乔峰的英雄形象

合集下载

萧峰

萧峰

萧峰
萧峰(1060-1093),原名乔峰,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的男主角。

萧峰生于辽国,长于大宋,实为契丹人,他的生父为辽国珊军总教头萧远山,因受奸人所害骨肉分离,萧峰周岁时被寄养在少室山下的农户(乔三槐夫妇)之家,取名为乔峰。

他武功盖世,师从少林和丐帮,与慕容复并称为「北乔峰南慕容」,为江湖年轻高手中的双峰。

萧峰智勇双全、胆略过人、豪迈飒爽、不怒自威,曾任江湖第一大帮丐帮帮主,期间掌管丐帮八年,一直率领丐帮以帮助北宋抗击外敌为己任,其间吒叱风云,是领导武林群雄的泰山北斗,在身世揭秘后被迫退位。

萧峰在寻求身世期间结识了段誉和虚竹,并与之义结金兰,又得遇红颜知己阿朱,后为救被他误至重伤的阿朱之妹阿紫来到辽国,途中结识了女真族英雄完颜阿骨打,并在辽国助义兄辽帝耶律洪基平息叛乱,官拜南院大王,受封楚王。

然为两国和平,不愿百姓生灵涂炭,萧峰拒任平南大元帅一职并阻止辽帝攻宋,胁迫耶律洪基下令,终生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换回两国数十年和平,之后以断箭自尽于雁门关外,享年三十三岁[1] 。

萧峰一生有情有义,对爱情坚贞,对国家和民族忠诚,人生经历坎坷悲壮,其胸襟气吞山河,他提倡人道和平,选择为拯救世人而自我毁灭,是一个心系苍生、悲天悯人、思想境界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悲剧英雄。

《天龙八部》中乔峰形象分析

《天龙八部》中乔峰形象分析

2017.05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世界的“盟主”,他的小说被奉为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

作为金庸晚期代表作之一的《天龙八部》,被许多人誉为金庸小说的绝顶。

倪匡曾评价:“《天龙八部》是千百个掀天巨浪,而读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上。

一个巨浪打过来可以令读者下沉数十百丈,再一个巨浪掀起,又可以将读者抬高几百丈。

”这部作品篇幅巨大,将近150万字。

人物之多、头绪之繁、情节结构之复杂,在金庸的小说中也是极少见的。

《天龙八部》中出现了许多典型人物,如痴情而善良的大理王子段誉,质朴简单的和尚虚竹,风流王爷段正淳,复杂阴险的慕容复,兰心惠质的王语嫣,温婉柔情的阿朱,口蜜心狠的马夫人,各具特色的“四大恶人”。

其中,乔峰是这部小说的主角,也是金庸作品中的第一英雄。

下文将分几个部分探讨乔峰这个人物形象。

一、第一大侠诉平生《天龙八部》的叙事情节,牵扯极广,错综复杂,使人无法弄清楚。

仅从民族、国家的角度看,就写出了大宋、大力、大辽、西夏、女真、吐蕃及慕容复一心想恢复亡国的大燕,是让人眼花缭乱的“七国演义”。

从人物身份上来看,段誉是大理王子;乔峰是大辽南院大王和丐帮前任帮主;虚竹则是少林寺和尚又作了逍遥派的掌门人和西夏驸马;段延庆是大理前王子,又是武林中的“四大恶人”之首;慕容复是大燕王孙又是江湖上闻名的武林世家“姑苏慕容”家的少主。

也就是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多半有江湖和江山(朝廷)双重身份,从而使小说的叙事亦江山历史亦江湖恩怨,重重叠叠,自然是格外的错综复杂了。

《天龙八部》应该有三个半男主角,最先出场的是段誉,本来接着是“南慕容,北乔峰”。

但慕容复见面不如闻名,只好当是半个。

最后是虚竹。

乔峰一出场便威风压倒其他,而乔峰故事高潮过后,《天龙八部》也失去了神采。

说他是金庸笔下第一大侠绝非夸大。

这是因为乔峰具有十分健全的性格:他与郭靖同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但比之少了几分笨拙与木讷,多了几分机智与灵变;他与杨过同为性情中人,但比之少了几分跳脱“滥情”,多了几分沉稳凝重;他与张无忌同为武林绝顶高手,但比之少了几分“剪不断,理还乱”的优柔寡断,多了几分“拿得起,放得下”的干练气概;他与陈家洛同为群雄之首,但少了几分“三心二意”与胡乱猜疑,多了几分感情专一与自信可为。

乔峰

乔峰

落寞英雄之乔峰金庸老爷子的著作,我虽没有每一部都熟思深解,但书本夹杂着影视作品也了解了一些。

但唯独对《天龙八部》一知半解,每每听到别人谈论英雄跌宕的一生,总是心痒难耐,却也输于惰性,方至今才领略到了它的魅力。

读罢此书,不得不赞叹,金老笔下的英雄人物极多,但若论意气之豪迈,行笔之光明,胸襟之广阔,唯有乔峰。

乔峰堪称是人中之龙,金老笔下最完美的英雄非乔峰莫属。

心里不由自主感慨,好男儿当如乔峰!乔峰自幼聪明伶利,武艺超群;江湖上与姑苏慕容氏掌门慕容复齐名,“北乔峰,南慕容”只要是武林人士尽皆朗朗上口。

他是“剧饮千杯男儿事”的壮士,是“商略平生义”的丐帮帮主,是“胡汉恩仇,须倾英雄泪”的悲剧人物。

其间吒叱风云,是领导武林群雄的泰山北斗。

可英雄注定是孤独的。

乔峰的悲剧是所有英雄千古同之一哭的命定的悲剧。

没有人可以打败他,但他却不能不在冥冥的天意面前束手无策,做困兽之斗。

乔峰周岁那年,一场武林误会,酿成了雁门关大劫,从此改变了乔峰风平浪静的生活,也注定了英雄一生的孤苦命运。

身世之谜阻挡了乔峰保宋除胡、大展宏图的步伐,查明真相、报仇雪恨,成了迷失中英雄唯一的寄托,却一次次背上了弑亲灭师、狼子野心骂名,一时英明顿时一败涂地。

在那个惜名胜命的年代,乔峰的压力可想而知。

江湖之人随波逐流对他的一致抵抗,为救阿朱,逼得他在聚贤庄大开杀戒。

他救过耶律洪基两次,但是君臣之间的矛盾,自一开始,就是无可调解的,发生在乔峰身上的事,无一不是解不开的死结,这些死结一个连一个,终于令得英雄如乔峰,也不得不悲剧收场,天下人亦同声一哭。

乔峰悲苦的一生中,也有过最快乐最美好的记忆。

当他成为江湖公敌,天地茫茫,无处容身。

只有小阿朱对他说:“汉人是人,契丹人也是人,又有什么贵贱之分,我……喜欢做契丹人,这是真心真意的话,半点也不勉强。

”“便跟着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也永不后悔,跟着你吃尽千般苦楚,万种熬煎,也是欢欢喜喜。

”。

这番话,我听起来都觉得心头一热,难怪打动了乔峰英雄襟怀。

对乔峰的人物分析

对乔峰的人物分析

对乔峰的人物分析细数金庸笔下的天下英雄,乔峰若称第二,又有谁敢称第一呢?他果断而又稳重,宽容却有原则,豪迈而不失细心,刚毅又内蕴深沉感情。

他具有历史上一般侠客的讲义气、重承诺、扶危济困等优良品格,还具有古往今来的侠客中最为潇洒不羁、纵横无束而又豪爽纯真的性格和深厚的怜悯情怀。

所以,对于乔峰这一人物形象,最准确的概括和评价莫过于少林寺的那个无名老僧所言:“唯大英雄本色。

”但是乔峰的一生却可谓无处不悲。

身为丐帮帮主,忽然身世秘密暴露,竟然是契丹胡人。

乔峰的一生,注定是悲剧。

无论是他所处的历史环境、还是他辗转曲折的身世以及他的情感经历,都是他悲剧的一部分。

即使是在他最春风得意的时期,也不过是为其成为悲剧发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悲剧效果。

这样的一个英雄人物,竟遭到命运如此的捉弄,造化弄人,莫此为甚乔峰一生悲苦,出身辽族,却自幼在宋国长大。

置身血海深仇和民族矛盾之中,身世凄苦之极。

在襁褓之中,父母失于慕容博的诡计;书中出场不久,就被证实是契丹人。

在乔峰的姓氏由乔变萧的转变中,他的生命彻底的改变了:在乔峰时期,是他一生最得意的时刻,是名满江湖的丐帮帮主。

但随着身世真相逐渐被揭开,却成了众人鄙夷的契丹狗,避之唯恐不及的大恶人,为中原江湖所不容,得到“忘恩负义,残忍好色”八字评语。

此后为复仇陷入圈套,在满心恐惧焦虑中追踪仇人,结果反而误杀爱侣。

他救过耶律洪基两次,但是君臣之间的矛盾,自一开始,就是无可调解的,发生在乔峰身上的事,无一不是解不开的死结,这些死结一个连一个,终于令得英雄如乔峰,也不得不悲剧收场,天下人宜同声一哭。

我们看萧峰悲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一路通读下来,有所发现——正是因为萧峰的血统关系:萧峰不是汉人,他是契丹人。

萧峰正是生长在宋辽冲突、民族矛盾尖锐、战乱频仍的年代,再加上他辽人宋养的敏感身世,这一切都注定了他的悲剧,使他成为了民族矛盾的牺牲品。

乔峰在大宋长大,从小受的是北宋年间以儒家为主的汉人文化教育,但命运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论文_萧峰形象

论文_萧峰形象

金庸是中国新武侠小说派的旗手,在其笔下的十五部武侠小说篇篇异彩纷呈。

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展示了刀光剑影变幻莫测的武林风云,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从行侠仗义、叱咤风云的真英雄、真豪杰,到人面兽心、卑鄙龌龊的伪君子、真小人,从粗犷豪迈的大漠莽汉到特立独行的江南怪人,从倾国倾城的绝色美女到调皮可爱的市井无赖,无不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令人击节称赞。

就英雄人物而言,塑造得最成功的,无疑是《天龙八部》的主人公萧峰。

作者在萧峰的形象塑造中,不断将其拔高,最终成就其金庸武侠小说中第一英雄形象,并赋予其崇高的人格魅力。

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本文将通过萧峰的武功与智谋、性格特征二个方面去探讨这一艺术形象所具有的英雄气质及其人格魅力。

一、萧峰的英雄形象1.萧峰的武功与智谋萧峰是金庸笔下的一个异数,十五部武侠小说所塑的主人公虽各具特色,然总少不了历经一番磨难,唯萧峰是一个例外。

从萧峰一出场,就赋予了他非常人的姿态。

在文中论及武功与智谋都得到很好的讲述,智擒十方秀才,义服四大长老,都可以说是极力煊染了萧峰的武功才智和应变能力。

在平息内乱场合的短短叙述里,不仅很好地表现了萧峰武功的精湛更极其深刻的表现了他的领导艺术和智谋的高超。

再看书中另外两个场面,一是聚贤庄恶战群豪。

第二个场面是少室山英雄本色。

在小说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这三章中,对萧峰的武功描写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顶点。

有三招击退星宿老怪,力挫游坦之,击败慕容复的“老魔小丑岂堪一击胜之不武”的描写,也有将无名老僧打的吐血的描写。

萧峰的武功是和独孤九剑一脉相承的,他的武功描述中很少有招式的描写,更多是一掌,一脚,大有大斗,小有小斗这样的描述,降龙十八掌这种天下绝学也只使一招亢龙有悔而已,加上他数以千计的临敌经验和盖世的才略,可以说萧峰的武功是已经脱离普通招式范围的无往而不利的极高,达到了随心所欲返璞归真的境界。

2:萧峰的性格特征作者在赋予了萧峰一流的武功和机智才略后,也赋予了他英雄般的性格特征:胸襟坦荡豪迈刚毅萧峰的性格中,有一种令人十分震撼的质素。

天龙八部之乔峰传

天龙八部之乔峰传

天龙八部之乔峰传
《天龙八部》是中国古典武侠小说,由金庸先生所著,出版于20世纪
80年代中期,故事讲述了乔峰、虚竹、阿朱三人江湖旅途的冒险故事。

乔峰是一位来自日月神教的玄衣弟子,他英俊潇洒,练就一身绝世武功,善恶分明,有一颗追求真理的豪爽之心。

当一切凶险异变降临日
月神教,他发起群雄割据的大潮时,他便以凤舞九天的英姿,强势登
上了主角的舞台,终成正果,将群雄拆散。

乔峰的精神品质几乎可以满足当时人们的要求,他一步步攀登英雄崛
起之路,勇担风云重任,令人佩服和敬仰。

在江湖中,他挥洒英雄气概,奋勇斗争,实现自我本心,占尽江湖之先机。

他的处事方式标新立异,他的拳脚功夫无双无对,他的修养出众,他
的追求真理刚毅不渝,他的行为举止坚韧不拔,他的精神激励万千的
读者,令大家对自身的一切努力都充满了实质性的信心。

乔峰的传奇故事,不仅仅只激励了当时的读者,它更激励了几乎所有
的读者,他们将热衷于追求真理、追求自己本心、追求大义的激情带
入到自身的每一个行为之中。

因此,《天龙八部》之中乔峰传成为中
国古典武侠小说传奇中永远不朽的经典。

萧峰

萧峰

精彩賞析
• 萧峰道:“我们立时便放陛下回阵,只是想求陛下赏赐。 ” • 耶律洪基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心想:“天下哪有这 样的便宜事?啊,是了,萧峰已 • 然回心转意,求我封他三人为官。”登时满面笑容,说道 :“你们有何求恳,我自是无有不允。”他本来语音发颤 ,这两句话中却又有了皇帝的尊严。 • 萧峰道:“陛下已是我两个兄弟的俘虏,照咱们契丹人 的规矩,陛下须得以彩物自赎才 • 是。”耶律洪基眉头微皱,问道:“要什么?”萧峰道: “微臣斗胆代两个兄弟开口,只是 • 要陛下金口一诺。”洪基哈哈一笑,说道:“普天之下, 我当真拿不出的物事却也不多,你 • 尽管狮子大开口便了。”
• 耶律洪基一凛,寻思:“这萧峰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亡 命之徒,向来说话一是一,二 • 是二,我若不答允,只怕要真的出手向我冒犯。死于这莽 夫之手,那可大大的不值得。”当 • 下哈哈一笑,朗声道:“以我耶律洪基一命,换得宋辽两 国数十年平安。好兄弟,你可把我 • 的性命瞧得挺重哪!” • 萧峰道:“陛下乃大辽之主。普天之下,岂有比陛下更 贵重的?” • 耶律洪基又是一笑,道:“如此说来,当年女真人向我 要黄金三十车、白银三百车、骏 • 马三千匹,眼界忒也浅了?”萧峰略一躬身,不再答话。 • 耶律洪基回过头来,只见手下将士最近的也在百步之外 ,无论如何不能救自己脱险,权 • 衡轻重,世上更无比性命更贵重的事物,当即从箭壶中抽 出一枝雕翎狼牙箭,双手一弯,拍 • 的一声,折为两段,投在地下,说道:“答允你了。” • 萧峰躬身道:“多谢陛下。”
• 辽军中数十名亲兵飞骑驰出,抢来迎接。耶律洪基初时脚 步尚缓,但禁不住越走越快, • 只觉双腿无力,几欲跌倒,双手发颤,额头汗水更是涔涔 而下。待得侍卫驰到身前,滚鞍下 • 马而将坐骑牵到他身前,耶律洪基已是全身发软,左脚踏 入脚镫,却翻不上鞍去。两名侍卫 • 扶住他后腰,用力一托,耶律洪基这才上马。 • 众辽兵见皇帝无恙归来,大声欢呼:“万岁,万岁,万 万岁!” • 这时雁门关上的宋军、关下的群豪听到辽帝下令退兵, 并说终他一生不许辽军一兵一卒 • 犯界,也是欢声雷动。众人均知契丹人虽然凶残好杀,但 向来极是守信,与大宋之间有何交 • 往,极少背约食言,何况辽帝在两军阵前亲口颁令,倘若 日后反悔,大辽举国上下都要瞧他 • 不起,他这皇帝之位都怕坐不安稳。 •

英雄之悲怆—论萧峰的悲剧意义

英雄之悲怆—论萧峰的悲剧意义

英雄之悲怆——论萧峰的悲剧意义作者胡姗姗摘要:不论从豁达豪迈的气势,还是出神入化的武功,抑或崇高至善的品格来说,萧峰不愧为《天龙八部》中第一主人公。

可是他却意外而例外的死了,整部小说由此进入了悲壮苍凉的氛围,我们应该庆幸的是还有段誉、虚竹的趣味性结局冲淡了这层色彩,使故事不至于太悲剧化。

萧峰的悲剧精神在他面对命运不断的抗争中,在他被武林众豪杰误会唾骂中,在他雁门关自尽以谢天下中尤为凸显。

他不仅仅是个悲剧型人物,还是个悲剧型英雄。

而他的悲剧正好在于他是个英雄。

萧峰是至大至刚的,是完美的,其英雄形象存在于这个时代,也存在于任何一个历史时空。

他在金庸的笔下鲜明、丰满,也会在文化的积蕴中愈加深邃。

关键词:萧峰英雄悲剧意义金大师笔下英豪个个以侠纵横天下,以忠义睥睨四海,稍有不济者如韦小宝,也有邪侠之风。

而萧峰是金庸作品中侠客的完美化身,同时他也是金庸诸多作品中为数不多的悲剧英雄之一。

看《射雕英雄传》中愚钝的郭靖,终与黄蓉伉俪深情,双双留守襄阳,实现他的保家卫国壮志去了;《神雕侠侣》里杨过也是赢得“神雕大侠”的威名,得与小龙女长相厮守,天涯共赴;《鹿鼎记》里韦小宝就更不用说,揽七位貌美良妻、携巨额财富,遁世逍遥而去。

这些都是读者可以信手拈来的金庸作品中的主人公,看到他们如此完满的结局,想必欣慰之意溢于言表。

可是,萧峰,萧峰例外得成为了悲剧人物。

不论从豁达豪迈的气势,还是出神入化的武功,抑或崇高至善的品格来说,萧峰不愧为《天龙八部》中第一主人公。

可是他却意外而例外的死了,整部小说由此进入了悲壮苍凉的氛围,我们应该庆幸的是还有段誉、虚竹的趣味性结局冲淡了这层色彩,使故事不至于太悲剧化。

要知道萧峰不仅仅是个悲剧型人物,还是个悲剧型英雄。

而他的悲剧正好在于他是个英雄。

一、英雄种族的悲剧无锡杏子林一段,萧峰的身世之谜揭晓,可悲的是萧峰并不知自己还有“身世之谜”。

只见他一身正气凛然,气势非凡,面对风波恶、包不同时是措辞得当、进退得体的天下第一大帮丐帮帮主;面对怀疑自己、心生二意的四大长老时是义薄云天、一心维护属下弟子的乔帮主;面对暗中作梗、意图叛乱的全冠清时又成为了机智敏锐、铁面执法的乔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乔峰的英雄形象
教学目标:
1. 了解多种文学形式
2. 学习人物塑造
3. 理解金庸小说的内容和境界
教学重点:
人物的刻画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班级:初二(9)
教学时间:2005年12月20日
课时安排 1课时
新拍国内版的电视剧《天龙八部》,已在数家电视台热播。

由胡军扮演的乔峰形象深深打动着我,吸引着我,令我屡看不厌。

正如金庸先生所言,他认为一生所创英雄,惟乔峰最为满意。

我并无攀附金先生之意,因为原著遗憾地实未曾拜读过,仅观赏电视剧,《天龙八部》就已令我心驰神往,赞叹不已啦!
乔峰形象中寓含着较深的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和人本主义意义。

宋,辽,金,元,西夏时代,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关系错综复杂,相互撕杀,又相互同化,融合,是非正邪难于分清的一个混乱时期。

尤其从现在的中华多民族国家角度去分析,就更为复杂了。

金庸先生塑造的乔峰,正是生于乱世,起于草莽的,能扶危济困,见义勇为,能为朋友,为下层人两肋插刀,对恶棍,对小人,对阴谋诡计疾恶如仇的那种大英雄。

乔峰的英雄形象,不同于以往和一般的武侠小说中的英雄。

他不仅仅是武艺超群,也不光凭正义报打不平,铲奸除恶。

这些一般武林英雄所具备的品格,他当然具备。

乔峰有着区别于他人的特殊性格。

乔峰是一个异族,一个非我族类的英雄。

在历史主义角度,两个对立,仇视的民族,能够产生这样的英雄实在是难能可贵!他的典型意义就在于他的历史性和超历史性。

乔峰生活的那个历史时期,他能撇开民族偏见和偏私,从普遍人性的角度,宽容大度的对待一切,把所有人都看作自己同类,不计前嫌,以德报怨。

这是何等可贵的
伟大品质!他是一个真英雄,大英雄。

英雄所在就是他的超历史性。

乔峰的典型性格,不是他的身份被揭发之后才突变的。

在他的性格深处,能发展到那一步,似乎是天经地义,水到渠成。

最感人至深的就是他用自己的血和生命,来化解两个敌对国家民族间的征伐杀戮。

这一点是任何其他武侠英雄所望尘莫及的。

乔峰是一个悲情英雄,一个悲剧结局的英雄。

一个异族,在中华国土上演艺了一番惊天事业。

把乔峰放在一个特殊历史时代,特殊的民族关系中描写和塑造,悲凉英雄更显英雄,苍凉侠气铮铮傲骨更令人折服。

难怪金先生沾沾自喜于乔峰的塑造,而对于人们耳濡目染,异常熟悉的扬过,郭靖都未能出乔峰其右,就不足为怪了。

乔峰是一个平民英雄。

他的平民性格是他有别于其他英雄的又一长处。

他从不把自己看作救世主,也从不拿自己当高人一等的贵胄。

为人平和,善良,宽厚诚实,对落魄,落难者的深切同情和怜悯,是他又一过人之处。

乔峰不是先知先觉,十分聪明的英雄。

他在凶险江湖和叵测人心中,往往后发制人。

不识则以,一招致胜。

乔峰的同情和爱是有原则的。

对阿紫的关心爱护和对她的心狠手辣的厌恶,集中在他一身。

对幕容复的先佩服而后厌恶,都集中反映了这一点,反映了他的鲜明爱憎。

英雄多情但原则不改。

乔峰是一个人性中的英雄。

他对阿朱感情之厚重,对她的死无与伦比的歉疚,对父爱的追寻及对大恶人的仇恨,都体现在一身。

他的英雄形象是有血有肉的,是真实感人的。

他不贪恋权势,有近乎凄凉的自卑;同时也有简单的轻信。

他的形象是人性化的,是非模式化的;他具有活生生的普通人的性格和情感。

这非但没有冲淡他的形象,反而加重了他的生活性和社会性。

乔峰是一个坦荡君子,大度英雄。

他不念旧恶,不揣偏见。

尤其没有阶级和种族的偏见。

这是乔峰英雄形象更提升一步的重要所在。

他是重义气的,但他更讲是非。

他有民族意识,但却独无民族偏见,更没有民族歧视。

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这一点是十分难得的。

因为汉民族的人称契丹等为胡,而他们又叫汉人为狗汉。

真可谓“胡汉不归路”,最后英雄只能以血谏,以命谏。

悲壮之极,感人之极!
乔峰是一个超历史的英雄。

《天龙八步》是小说不是历史。

英雄也是艺术形象而非历史形象。

民族偏见和仇恨把乔峰欺辱到何等地步,而他仍屡次三番伸出援手,救助曾经伤害自己的人。

这是何等超历史,超民族的真英雄!比一比那些只想吃胡虏肉,饮胡虏血的民族英雄;看一看那些只为博取功名,封妻荫子的,替封建帝王舍身拼杀的英雄,那一个能与乔峰相比?因此,英雄形象的高大感人,缘出于情感性格的超历史性,超民族局限性以及强烈的现实感。

这种人性的共鸣,起到震撼灵魂的巨大作用。

在一个为民族仇杀,为民族偏执情绪,为所谓的正邪,对错掌控和愚弄的社会环境中,乔峰无疑是石破天惊,发聋振聩的英雄,是一个超群脱俗的,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真英雄!
乔峰英雄形象的人性意义是巨大的,深远的。

民族有可能泯灭,但人性是长存的。

民族不是区分是非的界限,更不能以民族划分优劣。

站在狭隘民族主义立场,不管以什么理由,其理由多么动人,仇视并屠戮另一个民族都是错误的。

人性中最伟大的核心部分是生命。

英雄何尝不爱惜自己?但将生命换取两个民族的相安和平,用
生命阻隔时代仇怨,着实是别出一格,高出一格。

虽然乔峰是一个悲情英雄,但他却赢得了汉和契丹,赞同和反对他的人们的爱。

身为契丹血统,时为南苑大王的乔峰,最终为汉人家国贡献一切。

这还不够令人感动吗?反躬自问,那些死抱民族之私,死守一党一派之识,打着所谓“正义”旗号,救民水火,解民倒悬的正人君子们,只不过是坚持封建一统,而屁股上却打着帝王印章的遗老遗少。

乔峰的人性,民族性不是远高出于他们吗?
金庸笔下的乔峰是一个大英雄,真英雄。

是金先生在历史的沉思中,在理想的玩味与追求中塑造的英雄。

但他的点滴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我们为金庸先生塑造如此成功的人物形象而喝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