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

合集下载

孩子哪些表现证明其心理压抑?

孩子哪些表现证明其心理压抑?

孩子哪些表现证明其心理压抑?*导读:尽管孩子的年龄可能比较小,但是也会有自己的小情绪,尤其是孩子特别不开心的时候,可能会选择多种方式来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

所以,各位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尽管孩子的年龄可能比较小,但是也会有自己的小情绪,尤其是孩子特别不开心的时候,可能会选择多种方式来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

所以,各位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孩子,特别是有以下几种表现的时候,很可能就是心理压抑。

*1、拒绝吃饭专家提醒,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饮食。

如果出现厌食现象,可能是孩子的情绪出了问题,家长应认真对待。

如果对此忽视,就有可能发展成饮食节律紊乱。

作为父母,此时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吃饭,而是应该经常改变饭菜的种类,鼓励孩子帮你做饭,帮你准备他爱吃的饭菜。

如果他在饮食方面的不良倾向持续很长时间或体重减轻很多,应及时看医生。

*2、说谎和欺骗5岁左右的学龄前儿童有时会撒谎,但他们通常并不知道他们行为的后果。

大一点的孩子在已经能够分清真假的情况下也会撒谎,这大多数是因为他们受到很多的压力。

如果你的孩子听到你吹嘘自己停车没付费,或撒谎以避开工作会议,你要小心自己在树立坏榜样。

最好把诚实的重要性和说谎的后果讲给孩子听。

如果说谎已成了他的一种习惯,你就应该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了。

*3、攻击性行为每个人都知道咿呀学语的孩子也会发脾气,但这些行为总是古怪的。

语言能力有限的儿童,减轻压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负他的玩伴。

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虽然和电视上的暴力情景不无关系,但孩子的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压抑,这就是说,你应该尽量少一点地告诉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则只能增加他的压力,因为孩子需要无忧无虑地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

*4、过度忧虑孩子看到电视里飓风灾难的报道后而害怕飓风是情理之中的事。

同样,学生害怕临近的考试也是正常的。

但如果他们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们越感到软弱无助,害怕的东西就越多。

总之,现在的父母不要总是特别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也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暴怒发作怎么办

孩子暴怒发作怎么办

孩子暴怒发作怎么办
有些孩子在父母没有满足他的欲望时大声哭闹、在地上打滚,或撕扯自己的头发、衣服,或抱着大人的腿赖着不走。

这些暴怒发作中的孩子往往不听劝阻,除非成人满足他们的要求,否则会僵持下去。

暴怒发作不仅严峻损伤孩子本人的心情和生理状态,也使父母狼狈不堪,许多父母感到很麻烦。

暴怒发作与孩子的性格有关,但频频发作的缘由往往在家长身上。

父母首先不要自己经常暴怒发作,摔盆砸碗。

荣格——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说过:“假如我们希望转变儿童身上的某个方面,我们应先端详一下,看看这是否也是自己身上应当被转变的东西。

”假如家长在孩子暴怒时企图接受溺爱和迁就的方法换取孩子中止暴怒,那么其后果是强化了暴怒发作的心理,以后孩子必将屡试不爽。

孩子暴怒发作时,最简洁的方法是把他单独放在房间里,作短时的隔离,冷落他一些时间。

孤独隔离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惩处,他将有时间冷却下来重新考虑下一步怎么办。

这时的父母决不要中途让步,去迁就孩子的暴怒发作,更不要在成人中形成两派对立看法。

对于简洁暴怒发作的孩子,平常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当发生不快乐时,要接受活动转移法,让他们在体育玩耍或其他活动中宣泄内心的紧急,并为他们树立讲道理、讲礼貌的榜样供他们学习。

每次发作安静后,要严峻地教育他们,使他们熟识到自己的错误。

假如发觉孩子在哪一次能
克制自己没有发作,应准时予以表扬和嘉奖。

------------------------------------------------------------------------------------。

如何帮助孩子处理情绪问题?

如何帮助孩子处理情绪问题?

如何帮助孩子处理情绪问题?哎呦喂,孩子的情绪问题真是个大难题!你说这熊孩子情绪就跟过山车似的,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大人跟着他们一起过山车,脑袋都颠晕了!说真的,我做教育工作这么多年,还真没见过哪个孩子能永远开心快乐的,就像我儿子,他一个星期七天,天天都有新的情绪。

就拿上周来说吧,周日下午,我儿子明明约了几个小伙伴去公园玩,结果临出门前,突然就哭丧着脸,说自己不想去。

我当时就纳闷了,问他怎么了,他闷闷地说:”我今天不想穿红衣服,想穿蓝衣服,可是蓝衣服找不到了!”我当时就笑了,心想这孩子,就因为衣服颜色就闹情绪?我耐心地解释说:“公园里谁会管你穿什么衣服啊,而且今天穿红衣服也很帅气啊!”结果他更生气了,直接就躺在地上打滚,还说:“我不穿红衣服,我要穿蓝衣服,蓝衣服,蓝衣服!”我当时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这孩子的情绪真是像打翻了调色盘一样,五颜六色什么颜色都有。

最后我只好妥协,把他心爱的蓝衣服从衣柜里翻出来,穿上之后,他还美滋滋地去公园了。

其实想想,孩子的情绪就像天气一样,晴天阴天雨天都是正常的。

有时候他们会因为一件小事就大哭大闹,有时候也会因为一件小事就开心得不得了。

我们作为大人,要做的不是去压制他们的情绪,而是去理解他们,陪伴他们,帮助他们去疏导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像我儿子,他虽然有时候会因为一点小事闹情绪,但是我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敏感的孩子,他内心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只是他不会表达,所以才会用这种哭闹的方式来吸引我的注意。

我学会了,不要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行为,要多去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

当他们遇到情绪问题时,耐心地和他们聊天,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时候,只需要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者一个简单的安慰的话语,就能让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

当然啦,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就像我儿子,我还在慢慢学习如何更好地理解他,陪伴他,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如何帮助婴幼儿处理情绪问题

如何帮助婴幼儿处理情绪问题

如何帮助婴幼儿处理情绪问题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情绪问题常常会出现。

婴幼儿由于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往往会通过哭闹、抓挠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

作为父母或照顾者,我们有责任帮助婴幼儿处理情绪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来帮助婴幼儿应对情绪问题。

1.给予关注和安抚婴幼儿在面对情绪问题时,最需要的是关注和安抚。

我们可以通过触摸、抱抱、亲吻等方式来传递爱和安全感,让婴幼儿感受到我们的陪伴和关心。

同时,我们还可以适当地说话,用柔和的声音安慰婴幼儿,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2.创造安全的环境婴幼儿的情绪问题通常是由于环境变化或不适应引起的。

因此,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提供婴幼儿所需的舒适和安全感。

例如,确保婴幼儿的生活习惯有规律,保持稳定的作息时间和环境;提供干净、整洁的生活空间,避免过度刺激等。

这样的环境能够帮助婴幼儿更好地适应外界的变化,减少情绪问题的发生。

3.倾听和理解虽然婴幼儿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但他们有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状态。

作为父母或照顾者,我们需要用心倾听婴幼儿的需求和情感,并尽力理解他们的感受。

当婴幼儿出现情绪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表情、姿势和行为,来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例如,当婴幼儿哭闹时,我们可以观察他们是否 hungry(饿了)、tired(累了)、uncomfortable(不舒服)等,从而进行相应的处理。

4.提供情绪调节工具婴幼儿还没有掌握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所以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情绪调节工具,例如安抚奶嘴、安抚毛巾等,让婴幼儿通过吮吸、抚摸等方式来舒缓情绪。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温和的体验,例如温水浴、按摩等,来帮助婴幼儿放松情绪,缓解不适之感。

5.建立稳定的亲子关系稳定的亲子关系是帮助婴幼儿处理情绪问题的基础。

我们应该与婴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他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通过陪伴、互动和爱的表达,我们可以建立起与婴幼儿之间的情感纽带,使他们在情绪问题出现时能够依靠我们,并逐渐发展出自我调节的能力。

亲子游期间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变化

亲子游期间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变化

亲子游期间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变化亲子游是一次难得的家庭时光,既能让孩子开阔眼界,又能增进亲子关系。

然而,在旅途中,孩子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情绪变化,这对于家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变化,让旅行更加愉快和顺利呢?首先,我们要理解孩子在亲子游中可能产生情绪变化的原因。

环境的改变是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孩子可能对新的住宿环境不适应,陌生的床铺、房间布置都会让他们感到不安。

旅行中的行程安排紧凑,孩子容易感到疲劳,这也会影响他们的情绪。

此外,与家长的期望不一致,比如家长想参观博物馆,而孩子更想去游乐场,这种冲突也可能导致孩子闹情绪。

当孩子出现情绪变化时,家长要保持冷静和耐心。

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或者发脾气而自己先变得烦躁。

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情绪,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更容易平静下来。

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是至关重要的。

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家长要停下手中的事情,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孩子说“我走累了,不想走了”,家长不要急于否定或者批评,而是回应“宝贝,我知道你累了,那我们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好不好?”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知道家长在乎他们的感受。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陪伴。

在旅行中,不要只顾着自己拍照或者欣赏风景,要时刻留意孩子的状态。

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一起探索新的地方,让他们感受到家长的陪伴和参与,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

比如孩子因为没有买到心仪的玩具而哭闹,家长可以说“宝贝,这次没有买到没关系,我们下次还有机会,或者我们看看有没有其他好玩的东西。

”帮助孩子学会接受不如意的事情,培养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

在亲子游中,提前做好规划和准备也能有效减少孩子的情绪问题。

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安排一些他们喜欢的活动。

准备好孩子喜欢的零食和玩具,在他们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可以起到安抚的作用。

灵活调整行程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回在小区楼下遇到一个闹情绪的小男孩妈妈怎么哄孩子就是哭不停

一回在小区楼下遇到一个闹情绪的小男孩妈妈怎么哄孩子就是哭不停

一回在小区楼下遇到一个闹情绪的小男孩妈妈怎么哄孩子就是哭不停对于孩子哭闹不停的情况下,很多父母会选择吓唬孩子,让孩子心生恐惧,然后停止哭闹。

这种方法对于父母来说屡试不爽,但是有负面影响的。

孩子一哭闹,家长就吓唬孩子,孩子的心理就会比较脆弱,会逐渐失去安全感,变得胆小怯弱,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父母应尽快改掉这种吓唬孩子的做法。

况且想让孩子停止哭闹,不止有吓唬孩子这一种做法,下面三招,父母可以考虑看看哦。

1、和孩子沟通。

孩子哭闹不停肯定是有原因的,父母只知道让孩子不要哭,而不问缘由,是很失职的。

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应该先学会与孩子沟通,问清楚哭闹的原因,有因才有果,知道了原因,解决哭闹就简单多了。

每次小家伙哭闹的时候,我都会尽量和生和气的问他是什么问题导致他不开心的,当他把心里的委屈说出来的时候,基本上哭闹就停止一大半了。

切忌不要对孩子太暴躁,要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知道了原因也劝不住孩子的时候,父母不用发愁,可以试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纯真的生物,很好哄的,给她一个好吃的就能停止孩子的哭闹。

孩子注意力非常短暂,刚才在哭,等会看到喜欢的东西就笑了,父母也不要跟小孩子计较太多哦。

3、不理睬孩子的哭闹。

有些孩子是家长越哄越哭个不停的,像这类孩子,父母直接放大了胆置之不理,不管孩子哭得多凶,都不要理他,冷漠的处理方法不是不爱他,只是要让他自己懂得:哭不能解决问题。

不过父母要把握好分寸,不要完全的不管不顾,否则孩子幼小的心灵会有伤疤的。

当孩子停止哭闹的时候,要记得安抚孩子,给孩子一个拥抱更好不过了。

不管孩子出于什么原因哭闹不停,父母都不能太过于纵容孩子,或者用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

家长应该要有方法的引导,有理由的去管教,这才是聪明父母应该学的家庭教育观。

小孩子没什么心眼,也没什么记性,哭闹也只是耍一下小脾气,父母也不要太严肃了,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什么都迎刃而解了。

育儿知识-孩子脾气差 就得这么“治”

育儿知识-孩子脾气差 就得这么“治”

孩子脾气差就得这么“治”
'孩子的性格因人而异,但他们却都会有脾气。

在孩子2岁的时候,他们似乎总爱生气,总是发脾气,那么父母们在面对孩子闹情绪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孩子是需要父母们帮助来排泄疏导情绪的,这样才能让心情平复,维持平和的心态。

有的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他们的父母会斥责孩子,例如孩子在嚷嚷着要玩具的时候,家长们会呵斥孩子说“不准哭,再哭就把你丢在这”,或者是“你再哭的话,警察就来把你带走”等等这样的话语,其实这就是压抑性的管理,这种疏导情绪的方法会让孩子的情绪被抑制,他们会慢慢变得封闭,叛逆等等,这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家长们最好不要用。

有的家长在见到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会采用冷暴力,让孩子独自待着,并不理睬他们,这样的结果导致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同样变得冷淡,或者是让孩子变得更加闹腾,甚至叛逆以此来达到引起父母注意力的目的。

这两种极端的性格都不适合孩子健康成长,所以家长们不要对孩子冷暴力,那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还有的家长特别溺爱孩子,在他们发脾气的时候会纵容他们,例如当孩子要求买玩具,或者是要求买新衣服的时候,家长们会顺从地给孩子购买,让他们能够开心,不再发脾气,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更加骄纵不听话,导致孩子出现自私的性格,所以这种疏导情绪的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不管哪种管理孩子情绪的方法,都需要父母们有耐心,要对孩子进行教育,你可以和孩子进行交流,告诉他们为何不能这样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便可以让孩子能够自我管理情绪,能够变得更加懂事。

'。

孩子闹情绪,妈妈怎么办-

孩子闹情绪,妈妈怎么办-

孩子闹情绪,妈妈怎么办?上个月底搬家了,孩子姑姑还有外甥文博来我们家帮忙,家里乱成一团,想着有文博来跟甜甜玩,我们大人好腾出手收拾东西,甜甜一直都很喜欢文博哥哥,文博一到我们家玩,甜甜晚上就不叫哥哥回家,非得叫文博在我们家住上一晚才行,这次也是这样,文博到我家,甜甜很激动,刚开始两个孩子玩的挺好的,可是玩着玩着,甜甜就有点反常了,开始跟哥哥吵起来了,哥哥拿什么玩具,甜甜就拼命跟他抢,刚开始文博一直让着甜甜,可是甜甜一直没有让步,反而越来越任性了,最后甜甜竟然和文博打起来了。

哭着闹着说我不喜欢她了,就喜欢文博...弄的我一头雾水...遇到孩子闹情绪,家长该怎么办呢?一,认真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我还是第一次看见甜甜这样闹情绪,也第一次看到他们两个打架。

赶紧把两个孩子拉开,把甜甜带到卧室,甜甜一直在哭,一直再说我对他不好,我就喜欢文博哥哥,不喜欢她。

看到他哭的这么伤心,我也没有说话,只是把她抱到怀里,等他情绪稳定了,不哭了,我开始问他原因,她说我给哥哥买新衣服,没有给他买,还有我给哥哥买玩具,我也没给他买,这样甜甜有点嫉妒哥哥,就以为我不喜欢她了,只喜欢哥哥了。

终于知道我家妞为什么闹情绪了,原来妞看我给文博买礼物,孩子嫉妒心上来了,我的心里也有底了。

二,积极回应孩子,认同孩子感受终于知道宝宝为啥闹情绪了,原来是我的原因造成的,因为前几天是文博的生日,我给他买了玩具还有新衣服,之前忘了给甜甜说了,这次他们来我家就直接给他了。

知道宝宝为啥心情不好了,赶紧给宝贝解释下,是妈妈做不对,没有给他商量就把礼物给哥哥了,这并不代表妈妈并不是不喜欢他了,只是文博过生日给他买的礼物。

等着甜甜过生日的时候,妈妈也会给宝贝买生日礼物的。

听到这些宝贝心情好多了,也不哭了。

三,和孩子积极想办法,把主动权交给孩子看着宝贝心情好了很多,我便问他,你喜欢文博哥哥吗?甜甜说,喜欢!哥哥过生日,我们是不是该送他礼物,妞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
每个人都会有闹情绪的时候,还没有学会管理情绪的孩子们更会把一切都表现在外。

这时,父母应该理解,接纳,并帮助孩子梳理情绪,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长此以往,父母会成为孩子的“心灵营养师”,孩子自主调节情绪的能力也会慢慢锻炼出来。

一次,女儿从学校回来,情绪低落。

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班里来了新老师讲公开课,她回答了两次问题,都答对了,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但是下
课后好朋友梦瑶却不跟她玩了。

原因是梦瑶也回答了问题,却没有得
到老师的表扬。

我就跟女儿说:“你回答问题回答的好,说明你很聪明,对吗?”
女儿说:“是的,我也觉得自己聪明。


“能回答对老师的问题,你觉得高兴吗?”
“当时很高兴,老师夸奖了我,还给了我小红花。


“那现在呢?”
“下课后梦瑶不理我,还把别的同学也拉走了。

”说着女儿的声音哽咽了。

“你很难过也觉得很委屈?”我再这样问的时候,女儿流着泪,低着头不说话,可见她真的觉得自己受了很大委屈。

看女儿这么伤心,我搂着她的肩膀,想让她的情绪平静下来。

过了一会儿,女儿说:“妈妈,为什么会这样,我有错吗?”
我告诉女儿:“你没有错啊!问题回答的好,说明你平时书都得多,知识面比较宽。

不过,梦瑶当时没有回答对老师的问题,心里也一定不好受。

”女儿点点头。

我继续说:“梦瑶可能正是因为没有回答对老师的问题,觉得没有面子,心里也不平衡,所以才做出那样的事情。

”女儿再次点点头,说:“可是我又没惹她,她干吗不跟我玩,还把别的小朋友也拉走。


我说:“你也许下午表现的太好了,引起了梦瑶的嫉妒吧。

不过,这事跟你真的没有关系,你做到挺好的!”
“但是同学都不跟我玩了,我觉得好不公平。


我说:“你其实有点生梦瑶的气.”
女儿说:“是的。


我说:“最主要的是,你还想跟小朋友一起玩,对吗?”
她说:“那是,大家一起玩的好好的。


“那你可以去找美琪或者瑞凯啊!”(这是两个跟女儿关系特别铁的两个小女孩)女儿有些担心:“如果梦瑶还不让她们跟我玩儿呢?”
我说:“只有试过才知道啊,你明天能主动去找美琪和瑞凯吗?”
“我试试吧。

”女儿虽然没有十足把握,但是已经不再难过。

第二天去学校,还没等女儿去找美琪和瑞凯,孩子又都像没事人一样,有说有笑,在一起玩的很开心了。

回家后我观察女儿的表现,知道事情已经过去了。

孩子时常都会闹情绪,我想大部分孩子都会有相似的经历,有时候是跟小朋友闹别扭了,有时候是挨了老师批评,有时候是考试没考好,有时候是跟父母起了冲突等等
女儿遇到的是跟小朋友闹别扭的问题。

她一开始很委屈,也很迷茫,还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可是又不清楚自己错在哪里。

我一步步帮女儿理清了问题的头绪,让她知道了事情结果之所以是那样,完全是别人的问题,她自己并没有错。

当明
白了问题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女儿便感觉释然,不再那么纠结。

这其实是告诉孩子,在遇到问题时,要学会归因。

只要弄明白问题的真相,才能有效地解决。

我和家中兄弟姐妹小时候如果在外面和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爸妈总是不分青红咋白的先骂我们,指责我们在外面惹是生非。

那种委屈,愤怒,不满的感觉,到现在依然非常强烈。

那时候我就觉得我爸妈总是认为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对的,从来也不站在我们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导致我们兄弟姐妹性格里都有委曲求全的成分。

这样的性格不能说不好,却总是有缺失的。

所以,我在女儿遇到问题时,就尽量避免冤枉她,站在孩子的角度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每个人都有情绪,情绪也有正面和负面之分。

正面情绪包括高兴,兴奋,宁静满足,轻松等,负面情绪包括伤心,失落,迷茫,沮丧,烦躁等。

正面情绪能够给到孩子正面的力量,使孩子身心舒展,不仅学习效率高,孩子看上去也会健康,快乐,充满阳光。

而处于负面情绪中的孩子会感到压抑,身心成长也会受到影响。

小孩子并不理解自己的情绪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管理情绪。

有的时候,孩子的情绪会很激烈,甚至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有一次,女儿告诉我想要一只小狗。

我和先生那时候很忙,没有时间每天遛狗,而且家里屋子也很小,不具备养狗的条件。

我就跟女儿列举了几条不能养狗的原因,女儿压根就没有听进去一边大声的哭喊“你们真讨厌,为什么人家都可以养狗,我们家就不能呢”,一边还把阳台上的升降架的绞手拽下来,狠狠地摔在地上,摔成了两截,然后冲进了自己的房间。

我当时也很生气,站在她的门口严厉地跟她说:“我知道你非常想养小狗,我也知道你现在特别愤怒,但是你用这样的方法,任何事情都得不到解决。

我希望你现在把绞手给我安上去。


听到我的话,女儿又冲出房间,把那个还勉强可用的绞手安了上去。

看得出来,她依然气的发抖。

那个晚上,我们谁也不理谁,家里气氛特别凝重。

这是我家发生的比较激烈的一次冲突。

第二天,在我们娘儿俩都比较平静的时候,我告诉女儿,我能理解她的心情,但她破坏东西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女儿认可了我说的话,以后她也有比较激动比较气愤的情绪,但再也没有摔过东西。

我们可以接纳孩子有情绪,也允许孩子发泄情绪,然而对发泄情绪的方式应该设定界限。

我告诉女儿,下次如果她非常生气,可以拿个沙发靠垫拼命去捶,摔东西则不允许。

当然最后我们还是要落在解决问题的层面上。

我知道女儿很孤单,也非常喜欢小动物,就跟她商量能不能换成别的小动物。

最后,女儿选择了饲养仓鼠,因为仓鼠笼子很小,并不需要占很大空间,而且仓鼠的大小便也很好收拾。

于是,那一年,我家搬进来一对仓鼠夫妻,生了好几窝小仓鼠,女儿忙不迭的送人,非常开心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