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利用航片采集地形图

合集下载

航摄相片与地形图

航摄相片与地形图
确定a 2)找像底点n 3)连接na 4) na与SB的交点为b 5)a与b 连线
测绘学院
本讲参考资料
教材
张剑清,潘励,王树根 编著,《摄影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测绘学院



n

线

N

底点特性:铅垂线
在像平面上的构像位于 以像底点n为辐射中心的 相应辐射线上
测绘学院
重 要 的

c
线

C

等角点特性:
在倾斜像片和水平地面上, 由等角点c和C所引出的一对 透视对应线无方向偏差,保 持着方向角相等
测绘学院
重 要 的

线


等比线特性:等比线的构像比例尺等于水平像片上的摄
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 位移
s
a
b0
p
a0 b
A B0
E
A0
B
地形起伏引起的 像点位移
测绘学院
地形图的特点
➢ 图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与相 应地面点的水平距离之比为 一常数,等于图比例尺
➢ 图上任意一点引画的两条方 向线间的夹角等于地面上对 应的水平角
测绘学院
两者区别
投影方式:地图为正射投影,航摄像片为中心投影 比 例 尺:地图有统一比例尺,航片无统一比例尺 表示方法:地图为线划图,航片为影像图 表示内容:地图需要综合取舍 几何差异:地图仅可进行平面展示,航摄像片可组成像对立体观察
影比例尺,不受像片倾斜影响
测绘学院
已知 E 平面上有 A 点,在像平面上作对应的像 a






v
迹点
主合点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

无人机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及地形图制作项目技术方案

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制作项目技术方案1、概述根据项目需求对项目区进行彩色数码航空摄影,获取真彩数码航片,并制作正射影像及地形图。

1.1作业范围呼伦贝尔市北部区域约400平方公里。

如下图:飞行区域(红色)1.2作业内容对甲方指定的范围进行1:2000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的彩色影像。

1.3行政隶属任务区范围隶属于呼伦贝尔市。

1.4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1.5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

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2]??,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

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

边境线总长1733.32公里,其中中俄边界1051.08公里,中蒙边界682.24公里。

(2)地形概况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

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

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

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3)气候状况呼伦贝尔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着。

以根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为北起点,向南大致沿120°E经线划界:以西为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以东的大兴安岭山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混交林气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为中温带季风性森林草原气候,“乌玛-奇乾-根河-图里河-新帐房-加格达奇-125°E蒙黑界”以北属于寒温带季风性针叶林气候。

1.6已有资料情况甲方提供的航飞范围。

2、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2)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CH/Z3005-2010;(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Z3004-2010;(5)《航空摄影技术设计规范》GB/T 19294-2003;(6)《摄影测量航空摄影仪技术要求》MH/T 1005-1996;(7)《航空摄影仪检测规范》MH/T 1006-1996;(8)《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B/T 16176-1996;(9)《国家基础航空摄影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实施细则》国家测绘局;(10)《国家基础航空摄影补充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局;(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12)《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1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1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 15967-1995;(1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6)《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17)《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定》(18)《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23236-2009;(1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26-2001;(20)《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4356-2009;(2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2012;(2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8.3-2010;(24)《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0;(25)《高程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1-2010;(26)《平面控制测量成果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2-2010;(27)《测绘管理工作秘密范围的规定》(国测办[2003] 17号)。

2021年注册测绘师考试真题:案例分析(文字版)(1)

2021年注册测绘师考试真题:案例分析(文字版)(1)

2021年注册测绘师考试真题:案例分析(文字版)2021年度全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试卷测绘案例分析第一题(18分)某市的基础控制网,因受城市建设,自然环境、认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标志持续破坏,减少。

为了博阿正基础控制网的功能,该市决定对基础控制网实行维护,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控制点的普查、补测、观测、计算及成果的坐标转换等。

1 已有资料情况该市基础控制网的观测数据及成果:联测国家高等级三角点5个,基本均匀覆盖整个城市区域,各三角点均有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城市及周边地区的GPS连续运行参考站观测数据及精确坐标;城市及周边地区近期布设的国家GPS点及成果。

2 控制网测量精度指标要求控制网采用三等GPS网,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等级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三等≤10≤51/80 0003 外业资料的检验使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对观测数据实行解算,对同步环闭合数、独立闭合环闭合差、重复基线较差实行检核,各项指标应满足精度要求:A. 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B. 独立闭合坐标闭合差和各坐标分量闭合差C. 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应满足规范要求项目实施中,测得某一基线长度约10 公里,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95.5毫米,某一由6条边(平均边长约5公里)组成的独立闭合环,其X、Y、Z坐标分量的闭合差分别为60.4毫米、160.3毫米、90.5毫米。

4 GPS控制网平差解算A. 三维无约束平差B. 三维约束平差5 坐标转换该市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了城市独立坐标系,该独立坐标系使用中央子午线为东经×××°××′××",任意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通过平差与严密换算获得城市基础控制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独立坐标系成果后,利用联测的5个高等级三角点成果,采用平面二维四参数转换模型,获得了该基础控制网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

利用既有航片及卫片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

利用既有航片及卫片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

2006年12月铁道工程学报增刊J O U R N A L O F R A I L W A Y E N G I N E E R I N GSO C I ET Y D eeem ber2006Su ppl e m e n t文章编号:1006—2106(2006)增刊一0114—05利用既有航片及卫片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

黄华平“(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成都610031)提要:利用国家既有航片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后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在精度上可以满足铁路初步勘测和初步设计的要求,在受天气影响航空摄影不能按时完成或出现小面积摄影漏洞的情况下,可以解决初步勘测和设计的用图问题,保证项目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立体像对进行大比例尺制图虽然在精度上已经满足某些比例尺地形图的要求,但由于受立体像对采集周期的影响,要普及使用还有待时日。

关键词:既有航片;卫片;立体像对;大比例尺地形图中图分类号:U212.241文献标识码:AD r a w i ng L a r ge Scal e G eogr aphi c M ap w i t hE xi s t i ng A er i al a nd Sa t el l i t t e Phot ogr aphH U A N G H U A—P D i G(T he S e cond Sur vey and D es i gn I nst i t ut e of C hi na R ai l w ay,C hen gdu,Si chuan610031,C hi na)A bst r ac t:D r aw i ng l a r ge s ca l e geogr aphi c m ap w i t h exi st i ng ae r i a l phot ogr aph of t he coun t r y by t ak i ng som e t ec hni c al m eas u r es can m ee t t he pre c i s i on dem a nd i n t he s t ep of pr el i m i nar y r econnai s s ance and desi gn of r ai l w ay s,i n c a se t he ae r i a l phot og r aphy can not be acc om pl i s h ed i n t i m e beca us e of w eat her i nfl uen ce o r m e et l i tt l e r ange ae r i a l phot og r aphy ga p,l a rge s ca l e geogr aphi c m ap can be pr ovi ded f or pr el i m i nar y r econnai s s ance and des i g n,SO as t o ens ur e t he proj ect t ask can be c ar ri ed out,a nd i t has pr o di gi o us ec onom i c benef i t and soci a l benef i t.A l t hough geogr aphi c m ap dr aw n w i t h hi gh—def i ni t i on sat el l i t e phot og r aph can m ee t t he pre c i s i on dem a nd of s pe ci al s cal ed geogr aphi c m a p,t he ap pl i cat i o n of hi g h-defi ni t i on sat el l i t e phot o gr aph is s ti ll l i m i t ed beca us e of t he capt ur e peri od of hi gh—def i ni t i on sat el l i t e phot ogr a ph.K e y w or ds:e xi s t i ng ae r i a l phot ograph;s at el l i t e phot ograph;st ereopai r;l arge s ca l e geographi c m ap航测技术制图以其精度高、速度快的优势,在铁路勘测设计中已经取代传统的地面测量,为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简述公路基础数据的采集方法

简述公路基础数据的采集方法

简述公路基础数据的采集方法作者:徐少明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年第10期摘要: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地形、地物和地质等资料,早期的数据采集方法以传统测量为主,即利用经纬仪、水准仪和平板仪等仪器进行现场实测,然而随着公路CAD 系统研究不断深入和应用的日趋普及,对数据采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测量手段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在测设新技术不断推出的背景下,一些先进数据采集方法不失时机地应用于公路测试中,彻底改变了传统数据采集方法的落后状况。

本文着重介绍了航测数据采集、全球定位系统及其数据采集和地图数字化在公路基础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所介绍的三种先进数据采集方法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公路数据采集方法的不足,可以满足高速公路管理、控制和设计的需要。

关键词:公路CAD 航测数据采集全球定位系统地图数字化1、引言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测量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公路勘测设计技术进入了一个以计算机新技术和测量新技术相结合的公路测设现代化新阶段。

测设阶段逐步完善,设计速度显著提高,设计成果更加合理。

公路工程CAD 技术是当前公路测设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CAD 技术的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公路建设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有利于实现公路建设项目方案优、投资省、工期短、效益好的总体目标,极大促进了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1,2]。

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地形、地物和地质等资料,早期的数据采集方法以传统测量为主,即利用经纬仪、水准仪和平板仪等仪器进行现场实测,然而随着公路CAD 系统研究不断深入和应用的日趋普及,对数据采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测量手段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在测设新技术不断推出的背景下,一些先进数据采集方法不失时机地应用于公路测试中,彻底改变了传统数据采集方法的落后状况。

目前,公路基础数据采集方法有以下几种:从航测相片上获得数据、利用已有地形图数字化方法、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来采集数据、利用光电测距仪或者全站仪等现代化测量仪器进行地面速测[3,4]。

无人机航测应用于沙漠地区1∶2000地形测图

无人机航测应用于沙漠地区1∶2000地形测图

第34卷第4期2020年4月北京测绘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Vol.34No.4April2020引文格式:赵雍•无人机航测应用于沙漠地区12000地形测图北京测绘,2020,34(4):566569.D"I:10.19580/ki.10073000.2020.04.027无人机航测应用于沙漠地区12000地形测图赵雍(陕西地建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5#[摘要]无人机低空航测摄影技术已成为目前最重要的测绘手段,其具有快速获取信息、地面分辨率高的优势$本文根据沙漠地形地貌的特点,选取飞前布控野外地标点的方案来进行空三解算与正射纠正,提高了影像的几何精度$利用点云地形点采集方法便捷高效的生成等高线,使最终地形图的平面和高程精度达到了1:2000地形图的要求,为无人机在沙漠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关键词#无人机低空航测;点云数据;飞前布控;地形图[中图分类号]P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000(2020)04-0566-40引言固定翼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GPS自动导航技术的应用,使得运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成为可能无人飞机便于携带,机动性强,不需要专用跑道来进行起降,天气条件限制少,空域管制的影响性小,在短暂时间内获取影像数据质量高,如果使用大飞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作业,不仅费用高,还易受天气、时间、测量面积等诸多条件的限制,获取影像数据需要的条件相对复杂利用无人机拍摄的航空影像来测绘地形图,对大飞机获取影像困难的地区、要快速完成测绘成图的地区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其航拍影像具有小面积、大比例尺、现势性强、清晰度高的优势,因此无人机在沙漠地区小范围内进行航测作业,生产大比例地形图将极大的缩短生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成图精度高于传统测量精度。

1航空摄影准备航摄地点位于榆林市岔河则毛乌素沙漠地区,测区面积约6km2,地形地貌主要以沙漠为主。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工程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简述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工程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简述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工程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简述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是利用无人机搭载的航空相机进行摄影测量,以获取地表地貌、地形地貌等信息的一种测量技术。

在工程地形图测绘中,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具有以下应用:1. 高精度地形测绘: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表地形数据,并利用测距和测角技术实现数据的高精度测量。

相比传统的地面测量方法,无人机可以覆盖更广的范围,同时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可以获取更准确的地形图数据。

2. 工程量计算: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可以快速获取大量的地形数据,包括地表高程、地面坡度、地表覆盖类型等信息,可以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对工程量的计算。

在道路工程中,可以通过无人机航拍获取道路纵横断面的地貌数据,并基于此计算挖填方量。

3. 工程设计和规划: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可以为工程设计和规划提供详尽的地貌数据支持。

利用无人机获取的地形数据,可以进行三维地形模型的建立,并结合其他工程数据,对工程场地进行布局和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地形图数据,为城市规划的精准性和科学性提供支持。

4. 工程施工监测: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可以实现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形变化的监测。

通过反复进行测量,可以获取施工前后的地形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施工过程中地形的变化情况。

这对于工程质量控制和施工进度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中,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获取准确的地貌信息。

数据处理包括几何校正、图像匹配、高程插值等过程,以及地貌数据的提取和分析,以获得最终的地形图数据。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也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确保无人机的飞行安全和数据采集的合规性。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地形图测绘工作面临着新形势与新任务,如何通过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充分有效运用,提高地形图测绘工作的整体效果,成为业内广泛关注的焦点课题之一。

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相关优势特点,分析了无人机航空测量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以某矿区为例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进行了应用分析,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浅见,望对地形图测绘相关工作的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地形图测绘;应用1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概述现代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对现代意义上的地形图测绘产生了更高要求,使相关测绘技术方法的运用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现代测绘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地形图测绘中具有广泛应用,优势显著,具体表现在:摄影测量精度高,可有效防止测绘测量数据误差,提高测绘数据可信性,为用户提供更为准确的测绘信息;响应能力强,受外界地形环境条件的限制较少,可在相对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完成测量测绘任务,且适应低空飞行,在无人机起飞与降落方面的局限相对轻微;测绘效率高,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可在特定环境中连续性、不间断地实施地形测绘,通过无人机搭载的彩色数码摄影机与数码相机等设备,对地表影像信息进行快速搜集,并将影像生成三维可视化数据等信息,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动态化地进行数据信息传输,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测绘工作效率。

正是凭借着上述诸多优势,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工程项目建设、地质勘探、灾害预警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2无人机航空测量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2.1DOM工艺DOM的主要应用在于将无人机航空测量所获取到的图像信息进行二次采集,对可能因多种原因造成偏差与谬误的数据进行修订完善与整理,充分提高测绘数据的可信性与精准性,使最终形成的地形图更加精细。

DOM工艺基于传统测绘方法,实施包括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等多种测绘操作方法,在特定技术处理基础上,获取DOM数据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利用航片采集地形图
摘要:地形图在国家建设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航片采集地形图作业过程和作业要点。

关键词:测绘;地形图;控制点
一、引言
航片测图指的是在飞机上用航摄摄仪器对地面连续摄取像片,结合地面控制点测量、调绘和立体测绘等步骤绘制出地形图的作业。

二、划定测区和搜集资料
根据计划测图的范围和图幅数,按图幅分幅方法用经纬度或图号在计划图上标示出所需航摄的区域范围,或直接标示在小比例尺的地形图上。

搜集测区已有的地形图、控制测量成果、气象资料和其它图件、图表等作为制定航摄技术计划的参考或依据。

三、航空摄影
航摄日期和时间一般应避免或减少植被或积雪等的遮盖,并应晴天无云。

像片倾斜角:航向和旁向倾角小于3--5度,航偏角小于15度。

像片重叠度:航向60%--65%,旁向30%--35%。

摄影比例尺,M图:M像=5倍左右。

同一航线上相邻像片之间航高之差不得大于30m;最大和最小航高之差不应超过50m;摄影分区内实际航高不应超出设计航高的5%。

航空摄影后所获得的航摄像片应满足影像清晰、色调均匀、反差适中、灰雾小、底片压平合格(出现上下视差或左右视差影响相对定向或绝对定向),光学框标的影像清晰、齐全,(影响恢复内定向)不应有云影、划痕等。

四、像片控制测量
1、像片控制测量是以测区5″以上的平面控制点和等外水准以上的高程控制点为基础,采用地形控制测量的方法,在像片的规定范围内联测出像片上明显地物点(称为像片控制点)的大地坐标,并在实地把点位准确刺到像片上的整个作业过程。

2、像片控制点分为平面控制点(P)、高程控制点(G)、平高控制点(N)
3、像片控制点布设要求:点位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读和立体量测;距离像片上各类标志应大于1mm,距离像片边缘不得小于1cm(18cm﹡18cm像幅)或1.5cm(23cm﹡23cm像幅);
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离开方位线的距离大于3 cm(18cm﹡18cm像幅)或4.5cm(23cm﹡23cm像幅)。

五、空三加密
空三加密是依据像片上量测的像点坐标和少量野外测定的控制点(人工点)为基础,用数字影象匹配等技术,产生大量的同名点(自动点)最后人工点、自动点一起整体平差,根据平差结果调整完所有的像点粗差后,生成加密点。

主要作业步骤:(1)、建立测区,在此设置测区的目录、加密点文件、相机参数文件以及摄影比例尺;(2)、建立测区影像列表,添加影像的基本顺序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3)自动内定向;(4)选取航线拼接点(用“T”开头)和检查,航线拼接点的作用是用于确定航线与航线之间像片相互位置对应关系;航线与航线之间最少选二个点(首尾各量测一个点)最多选九个点(一般是隔10-20张像片选一个,在重叠度突变的像片上最好选一个);(5)选取标准点位点和检查,选取测区四角四个地面平高控制点的目的,是用这四个点,反算其它地面平高控制点在像片上的位置;(6)自动匹配加密点;(7)修测人工点粗差,调用平差程序进行平差,并根据平差结果剔除自动转点中的粗差点,最后根据边接点分布方式挑选精度高的点保留下来作为加密点;(8)计算未量测的地面控制点点位并检查修测;(9)连接点及像点网的编辑,量测控制点后,调用平差程序进行平差,根据平差结果人工调节连接点的粗差;(10)生成加密点。

六、定向建模型
内定向是确定像点在像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相对定向是恢复摄影瞬间立体像对内左右像片之间的相对空间方位;相对定向完成后就可以建立一个没有上下视差的理想像对,绝对定向、自动获取DEM及向量测图都将在核线影像上完成,立体像对作业只对重叠范围内作核线纠正,核线影像大约为原始影像的65%;绝定定向是恢复摄影瞬间的空间方位,即变换到地面坐标系的绝对位置。

内定向误差不大于0.01毫米;相对定向误差不大于0.05毫米,最大不得大于0.08毫米;绝对定向,平面坐标误差不大于0.0002mm,高程定向误差平地不大于0.3米,丘陵地、山地、高山地分别不大于0.75米、1.5米、2.25米。

七、立体测图
测图范围应以控制点连线为准,最大不大于控制点连线1 CM,且离像片边缘不小于1.5CM。

地物依照影像或调绘采集,地貌采集是由等高线和注记高程点
两个部分组成;测等高线前应先测绘山脊线、山谷线、应先读取高程点;高程注记点一般应选在明显地物点和地形点上,如:山头、鞍部、洼地、地形变换处,一类、二类方位物。

对于先内后外作业方法,原则上由内业定位,外业定性。

内业对有把握并能判准的地物、地貌元素,按图式符号直接采集,对无把握判准的(包括隐蔽地区、阴影部分和小的独立地物)尽量采集,并做出标记由外业实地进行精确定位补调。

对于先外后内作业方法,参照调绘片,根据立体模型判读采集,测标中心始终切准地物外轮廓和定位点,依比例尺的地物应切准地物的外轮廓线,半依比例尺的地物应切准地物的中心线,沿着依比例尺的长度测绘、不依比例尺应切准地物的中心位置采集,做到不变形、不移位、不遗漏。

八、外业调绘基本调绘方法、符号和测量控制点基本表示方式、需调绘的基本内容
外业调绘可根据比例尺或作业需要采用先野外判调,后室内清绘;或先室内判绘,后野外检查的方法。

基本调绘方法:(1)远看近判,远看就是调绘时要随时注意观察远处的情况,如烟囱、独立树、高大的楼房等,近判就是指在远处判断不清的地物,到近处准确判定其位置。

(2)以线带面,调绘时以调绘路线为骨干,沿路线两侧的一定范围都要同时调绘,即,走过一条线,调绘一大片。

(3)下笔要仔细、准确、清楚;记录是调绘过程中重要的记忆方式,是室内清绘的依据。

(4)要养成“三清”、“四到”的良好习惯,“三清”就是指站站清、天天清、幅幅清。

“四到”指跑到、看到、问到、画到。

(5)注意依靠当地群众。

符号和测量控制点基本表示方式:调绘时,地形图上的符号类型分为依比例尺符号、半依比例尺符号和不依比例尺符号。

依比例尺符号是指地物依比例尺缩小后,其长度和宽度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

半依比例尺符号是指地物依比例尺缩小后,其长度能依比例尺表示而宽度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

不依比例尺符号是指地物依比例尺缩小后,其长度和宽度都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

调绘对成图精度起着关键的作用,要求必须正确表示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

符号图形中有一个点的,该点为地物的实地中心位置。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符号,定位点在其几何图形的中心。

宽底符号(烟囱、水塔等)定位点在其底线的中心。

底部为直角的符号(风车、路标、独立树等)定位点在其直角的顶点。

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教堂、气象站等)定位点在其下方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下方没有底线的符号(窑、亭、山洞等)定位点在其下方两端点连线的中心点。

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他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等)定位点在其符号的中心点。

线状符号(道路、河流等)定位线在其符号的中轴线;依照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轴线。

野外调绘测量控制点要经实地和有关的资料查对后准确表示,测量控制点包括利用三角测量方法或精密导线测量方法测定的国家等级的三角点和精密导线点,测角精度为5秒或者10秒小三角点和同等精度的其他控制点,埋石的或天然岩石上凿有标志的精度低于小三角的图根控制点,利用水
准测量方法测定的国家等级的高程控制点,利用卫星定位技术测定的AA级控制点,利用卫星定位技术测定的国家等级控制点,利用天文观测的方法直接测定的其他地理坐标和方位角的控制点等。

三角点和精密导线点、小三角点或埋石图根点,设在土堆上的且土堆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用土堆上的三角点、土堆上的小三角点或土堆上的埋石图根点表示。

卫星定位登记点包括A-E级。

测有大地坐标的天文点用三角点符号表示。

另外,外业调绘基本内容包括居民地及其附属设施,水系及其附属设施,交通及其附属设施,工矿及其附属设施,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植被与土质、地貌等。

九、内业编辑成图
依据图式和相关技术要求对所测的地形图进行编辑,处理地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整饰图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