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的桥和塔》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家乡的桥和塔》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家乡的桥和塔》

《家乡的桥和塔》教课设计【教材剖析】本课教材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绘画,工艺,赏识并重,着力培育学生审美情味;着重联系学生生活实质,着重思想性、知识性、适用性、兴趣性相联合;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样工具,体验不一样媒材的不一样效果,经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家乡的桥和塔,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建梦想;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育。

帮助学生获取亲自体验,形成乐于研究,努力争知的创新意识。

【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经过图片资料或视频认识各样桥和塔的结构及造型。

2、过程与方法:指引学生用自己独到的视角、稚嫩的画笔赏识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四周的光景,使画面饱满,富裕情味。

3、感情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设计能力,鼓舞学生经过勇敢想象设计出将来的桥和塔。

【教课重难点】1、指导学生认识各样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2、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教课方法】检查 --- 沟通 --- 解说 --- 总结 --- 构想 --- 作画 --- 评论。

【教课准备】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勾线笔、素描纸。

教师准备:相关桥和塔的图片和资料、PPT课件、优异学生绘画作品。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1、观看图片,启迪学生学习、创作感情。

师:播放图1(海南儋州市王金梅老师划船送学生上学的情境图片)。

图 2 小学新手牵手踩石头过河上学的图片。

图 3 澄迈金山寺“药师塔”图片。

师:看了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感想?生: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二、解说新课1、学生回想自己所见过的桥和塔。

2、学生疏组沟通商讨相关桥和塔知识,认识各样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3、教师小结:有的桥是弯弯的,有的桥是平平的,有的桥上有孔,有的桥是靠柱子支撑起来的,有的桥上还有花纹。

桥有桥座、桥面和栏杆三部分构成。

塔有一个顶端,有角,是对称的。

经过沟通桥和塔的图片、资料,同学们对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我一同议论怎样表现桥和塔。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乡的桥和塔》是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家乡的桥和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桥和塔的分类、特点和绘画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家乡的桥和塔的美。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于桥和塔的认识和绘画技巧还需进一步提高。

学生对家乡的桥和塔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更深入地认识和描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桥和塔的分类、特点和绘画方法。

2.培养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家乡桥和塔的美。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桥和塔的分类、特点和绘画方法。

2.如何通过绘画表现家乡桥和塔的美。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的桥和塔,了解其特点。

2.讲解法:讲解桥和塔的分类、特点和绘画方法。

3.示范法:示范如何绘画桥和塔,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评价法:对学生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的桥和塔图片或视频资料。

2.准备桥和塔的绘画教材或图片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桥和塔,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和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桥和塔的绘画教材或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桥和塔的分类、特点和绘画方法。

3.操练(10分钟)讲解绘画方法,示范如何绘画桥和塔。

学生根据讲解和示范,动手实践绘画桥和塔。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绘画技巧。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性的桥和塔作品。

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桥和塔的分类、特点和绘画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绘制一幅家乡的桥和塔作品,并填写作品背后的故事。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6课 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6课 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美术三年级下册的第16课,课题为《家乡的桥和塔》。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桥和塔,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家乡的桥梁和塔楼建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建筑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深入观察和欣赏过桥和塔的美。

此外,学生可能对家乡的桥和塔有一定的情感认同,但对其他地方的桥和塔可能了解不多。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各种各样的桥和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表达对桥和塔的认识和感受。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桥和塔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各种桥和塔的图片,发现它们的特点和美感。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桥和塔的认识和感受。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描绘自己喜欢的桥或塔,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桥和塔的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投影仪和电脑,用于展示图片和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桥和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桥和塔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对桥和塔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更多的桥和塔的图片,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桥和塔的结构、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同时,教师可以对这些图片进行简要的介绍,如桥和塔的名称、所在地点、历史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座桥或一座塔,分析其特点和美感,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的桥和塔》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的桥和塔》教案

第9课家乡的桥和塔一、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欣赏有关桥塔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桥的结构和造型特点,了解、欣赏桥的造型美。

技能目标:启发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家乡的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2、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三、教学难点:了解桥的结构、用途,感受桥的造型美。

四、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见到过的桥和塔,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家乡的桥和塔。

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国比较有名的几座桥和塔。

2、出示玉带桥图片玉带桥位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长堤上,建于清乾隆年间。

该桥单孔净跨11.38米,高约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桥面是双反向曲线,组成波形线桥型,配有精制白石栏板,显得格外富丽堂皇。

3、出示安济桥图片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

建于隋代大业年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赵州桥是重点文物,通车易造成损坏,所以不能通车。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塔4、出示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图片崇圣寺三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建筑的一组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位于原崇圣寺正前方,呈三足鼎立之势。

崇圣寺初建于南诏丰佑年间,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后建,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

现寺的壮观庙宇在咸同年间已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两座桥在构造上有什么不同么?你比较喜欢哪座桥的造型结构?具体说说。

(师生讨论,师出示课件)刚才我们欣赏了我国比较著名的几座桥和塔,那我们的家乡滨州又有哪些桥和塔呢?(出示中海天地桥和无棣海丰塔图片)5、通过刚才欣赏过的桥和塔,大家想一想:它们的用途是什么?(美观、实用的桥给我们居住的城市带来了美,它们经历了时间的洗礼,见证了我们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繁荣,是我们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

《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设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难点: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北京的桥,并欣赏各地桥和塔的图片。

创设情境。

一、情景导入ppt播放歌曲北京的桥,并动画播放各地桥和塔的图片,创设学习情境。

师:刚才我们听得这首歌曲是不是特别有激情啊,那今天的这节课就让我们带上这种激情来上课好不好?开动你的小脑筋,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

刚才我们听的歌是表现什么的歌曲?生:(桥、北京的桥、家乡的桥)师:我们家乡有许许多多的桥,不只有桥还有塔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家乡的桥和塔。

板书课题《家乡的桥和塔》二、新授1.家乡桥塔知道多少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观察生活中的桥和塔,并搜集一些关于桥和塔的资料,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2.走近家乡桥和塔通过同学们的交流,老师知道我们大部分同学都见过桥和塔。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分享老师的收获,走近家乡桥和塔。

(伴着悠扬的音乐,幻灯片播放具有代表性的桥塔图片)欣赏完老师的图片,我们进行一场比赛,用线条勾勒桥或塔的形状。

同学们一定注意观察,桥和塔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造型有什么特点?师:(古老的木桥、江南小镇的石桥、高科技的钢架桥、别具特色的吊桥、中国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它记录了历史的沧桑、我们身边的桥红石公园的桥、西湖断桥,它是多孔桥的代表、繁华都市的立交桥、现代功能的跨海大桥。

我们身边的金凤阁、东方明珠电视塔、有着美丽传说的雷峰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先进技术铸就了它斜而不歪的传奇。

)我们的比赛就要开始了,注意听比赛规则:(请同学们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用线条勾勒桥或塔的形状。

音乐停,比赛结束。

)每大组派一名同学来讲台上展示。

三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的桥和塔》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三年级美术下册《家乡的桥和塔》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家乡的桥和塔》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桥和塔的结构特点,感知桥和塔的造型美。

过程与方法:描述家乡的桥和塔,尝试表现家乡的桥和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乡的文化和历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桥和塔的结构、用途,感受桥和塔的造型美,并将其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画面、使家乡的桥和塔更显突出。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各地桥与塔的图片、油画塔和桥作品。

学具:画笔、画纸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视频:桥和塔,观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桥: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

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称“佛塔”。

14世纪以后,塔逐渐世俗化。

塔也指高耸的塔形建筑,如埃菲尔铁塔、比萨斜塔、电视塔等。

(设计意图:通过桥和塔,观察了解桥和塔的特点,带入课程,激发兴趣。

)二、新课讲授1.说一说家乡的桥和塔。

师:谁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桥?(赵州桥)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

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桥和塔并分享。

出示视频:桥。

(欣赏各种各样的桥和塔)展示讲解大雁塔: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

唐永徽三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6课 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4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6课 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4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家乡的桥和塔》是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桥和塔的基本绘画方法和表现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向学生展示了不同形状、不同特点的桥和塔,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绘画素材。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观察能力,对桥和塔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表现家乡的桥和塔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观察不细致、表现手法单一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启发想象,鼓励创新,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桥和塔的基本绘画方法和表现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化遗产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桥和塔的绘画方法和表现技巧。

2.难点:如何创新表现家乡的桥和塔,使之具有独特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不同形状、不同特点的桥和塔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灵感。

2.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绘画方法。

3.讨论法:在绘画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促进共同进步。

4.评价法:学生展示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桥和塔的图片、绘画材料、课件等。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家乡的桥和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谈论自己见过的桥和塔,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不同形状、不同特点的桥和塔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了解桥和塔的基本绘画方法。

3.操练(15分钟)教师现场示范绘画过程,讲解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幅家乡的桥或塔的绘画作品。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范画,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趣味构成。
(1)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材料来怎样表现桥和塔?
(2)他们怎样巧妙利用材料的特点?
(3)你们觉得哪幅作品画面组合得好,为什么?
2.师:欣赏了这些作品后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画?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家乡的桥和塔。
3.作业要求:
A、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或塔,利用各种材料和创作方式进行创作。
1.说一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桥和塔,观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图片与资料,大家完成了没有?
(1.你们在哪里见过桥和塔?
2.它们在结构和造型上有哪些特征?)
2.小组汇报交流感受,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3.师小结。
利用多媒体演示
把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交流。
教师向学生讲一讲作画的各种详细要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的个性化修改
看一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造型与众不同,就让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
(2)全班欣赏和评价这些小组作品,评出“最受欢迎的作品”。
三、课后拓展
1.运用多种表现形式绘画和制作桥和塔。大胆想象,创作出“未来的桥和塔”。
、学校
年级

学科
美术
主备人
授课人
班级
123
备课时间
年4月12日
课题
第16课家乡的桥和塔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重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教学难点: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你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为什么?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1)作品是否突出了桥或塔的结构美和造型美。
(2)色彩搭配及画面饱满程度。
3.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画为媒介,介绍家乡的桥或塔。
本课总结:同学们,未来的桥和塔会用什么材料组成?会是什么样子?请你们好好设计一下,将来有机会的话,把你的设计送到建设部门去实现吧!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有关桥和塔的图片和资料。
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美术本。
六、课时:1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引导阶段
(5分钟)
一、导入新课
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你们看一看这些图片上展示的都是什么?它们都有哪些特点?
出示河南少林寺佛塔和几张桥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难点: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解决措施:通过欣赏大量桥和塔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感受建筑的魅力,感悟、理解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美。再通过作品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桥和塔的造型表现要点。在讲评环节,帮助学生了解作业表现的要点。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构思画面、自由创作,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作画。
播放动画《美丽的风景》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交流(5分钟)
四、作业讲评
1.教师引导学生展示作品。
2.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交流、评价。
提问:
(1)你最喜欢哪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河南少林寺塔林图片导入新课,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提问桥和塔的知识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桥和塔的图片使他们感受塔和桥多样的形式和独特的风格。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绘画作品、理清作画步骤,让学生为完成作业打下基础。
学生欣赏
出示学生作品
课堂实践,学生进行制作
(16分钟)
三、能力反馈(学生动手实践)
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或塔,利用各种材料和创作方式进行创作表现。教师通过播放动画《美丽的风景》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制作步骤。
作业步骤:
1.用铅笔构图。
2.将桥或塔适当的放在画面中相应的位置。
3.在桥或塔周围添加上适当的景物。
《家乡的桥和塔》精品教案
(欣赏·评述、造型·表现)
一、学情分析
本年龄段的学生虽已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法,但在创作中依然容易出现表现单一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与学生进行交流等方式,使学生能用多样的形式表现桥和塔的造型美。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知识点是桥和塔。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最终能够画出桥或塔,并为桥或塔的周围配上与众不同的景物。在拓展阶段,教师可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做出各种立体的模型。教学评价重点在于学生能否创作出具有造型美的桥或塔结构,能否添画出与众不同的景物使整个画面饱满。
(板书)──家乡的桥和塔
欣赏图片、回答问题。
介绍家乡的桥和塔。
明确课题。
出示图片:少林寺佛塔和桥
课件出示课题
发展阶段:基础知识的讲授,过程、方法步骤演示(14分钟)
二、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了解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导语:桥和塔的造型有很多,其结构也都各不相同,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教师出示桥和塔的图片。Fra bibliotek提问:(1)桥或塔的结构主要分为哪几部分?
(2)这几座桥或塔在建造材料和造型上有什么不同?
(3)你比较喜欢哪座桥或塔?为什么?
教师小结:桥由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两部分组成。上部结构包括桥身和桥面;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塔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
欣赏图片,分析,回答问题。
出示图片:桥、塔
2.引导学生感受桥和塔的艺术魅力。
导语:桥和塔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从古到今,人们建造了许多各种造型的桥和塔,不论是建筑师还是游客都被它们深深地吸引。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感受这些建筑的艺术魅力。
出示中国著名的桥和塔的图片,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魅力。
教师小结:塔和桥梁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造型风格和装饰工艺。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曲线柔和、韵律协调和雄伟壮观上。
小结:这些桥都是圆拱桥,拱形桥可实现的跨径大,通航和泻洪能力较强,坚固耐用,建造时可以节约材料,而且其形式优美,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桥艺术。塔是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用于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又称“佛塔”、“宝塔”。桥和塔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有着悠久历史和特定的形式、风格的传统建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乡的桥和塔》。
欣赏图片,体会桥和塔的艺术魅力。
出示图片:著名的桥和塔
3.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范画,了解创作要点。
出示一组优秀的表现桥和塔的风景画。
提问:
(1)你最喜欢其中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你准备怎样表现一座桥或塔?
(3)在绘制桥或塔的过程中,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4)在绘制桥或塔的过程中你将如何突出重点景物?
欣赏、交流、评价。
教师小结:建筑物绘制不同于普通的风景画,还应注意对建筑结构和透视比例的正确掌握。
欣赏作品,讨论、交流,了解创作要点,回答问题。
出示图片:优秀绘画作品
4.学生作品欣赏:
教师:我们来看看其他同学是如何表现自己家乡的桥的。
出示学生作品。
小结: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