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甲午战争至北洋军阀统治 期》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模块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模块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THANKS
过双方协议。
鸦片战争的影响与意义
01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02
《南京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 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 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
03
鸦片战争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 解体,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 起。
04
鸦片战争也唤醒了部分中国人的 民族意识,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 历程。
日本为了实现其侵略野心 ,蓄意挑起战争,于1894 年7月25日在朝鲜半岛海域 突然袭击中国海军,甲午 战争爆发。
甲午战争的过程与结果
01
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为黄 海海战,中国海军损失惨重;第 二次为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 军覆没。
02
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 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与意义
9字
9字
八国联军侵华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和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1
3
八国联军侵华激发了中国人民的 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推动了民
主革命的发展。
9字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进一
2
4
9字
八国联军侵华也暴露了列强的贪
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
婪和侵略本质,促使中国更加坚
深了民族危机。
四次历史事件的比较与分析
性质比较
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起义,甲午战争是一场对外抗战,而 八国联军侵华则是一场帝国主义列强联合侵略中国的战争。
原因分析
鸦片战争的爆发源于英国的殖民扩张和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太平天国运动则是由于清朝 政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等社会问题引发的;甲午战争的背景是中日两国在朝鲜半岛的利 益冲突;八国联军侵华则是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结果。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PT优质课件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PPT优质课件
——毛泽东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说:《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 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 己的时代,……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 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后,北大和《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919年下半年全国有400多种白话文的报刊。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发通知: 从1921年开始在中小学里面逐步用白话文取代古文。
14
4.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动的 反封建、倡导民主与科学的运动。p107 •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经其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 开来。 •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 运动所涉及的内容比辛亥革命更广泛和深刻。 •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思想解 放的意义。
——陈钦《北洋大时代》来自? 北洋 印象北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一)袁世凯独裁专制(1912-1916年) (二)北洋军阀割据混战(1916-1928年)
学习目标: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 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专制VS民主)
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 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
印象北洋
1916—1927年,由于一个强权人物的消失产生了离心力,令国家陷入杂乱
无序的状态。军阀为了权利和自我扩张而互相攻伐,毫无理智、逻辑可言,造
成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一个空前混乱的年代,一个思想大解放的年代,英雄群起逐鹿中原的混乱时 代,思想自由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一个说真话的时代,一个出大师的时代。

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通史复习:北洋军阀统治[课件14张] (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通史复习:北洋军阀统治[课件14张] (共14张PPT)

(二)北洋政府的经济制度政策:
材料一 1912年5月14日袁世凯令工商部“参考各国矿章、商法, 草拟民国矿律、商律。” 1921年,先后颁布的经济法规达40多项, 包括工商、矿冶、金融、权度、农林、经济社团等。推行奖励制 度,对新办企业予以保息,对工业产品及原料调整或减免捐锐, 设立示范场所以劝导人们兴办实业,开办国货展览会和参加外国 博览会等等。 材料二 1912-1920年工矿业稳步发展,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其 资本都有大幅度稳步增长。据统计在1913年前,全国登记的工矿 企业有698家,资本为33082元,工人有20万。到1920年,全国工 矿企业增加到1759家,资本额50062万元,分别增长了152%和51%, 工人增加到56万,增长了167%。这一时期年工业平均增长率高达 13.4%。1921-1928年企业数仍然有较大幅度增长。
【随堂训练】
1.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商人通例》和《公司条例》 系根据清末各商会所商讨拟订的《商律总则》和《公司律》草
案,由农商总长张謇邀请原起草员来京,复加审视,修正十余
条,再交付国会议决公布。这表明北洋军阀政府( A.重视经济立法程序的规范性 B.成为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代表 C.经济立法借鉴清政府的经验 )
二、时空定位
护 护 二 次 新 国 法 革 文 运 运 五 命 化 动 动 四 运 运 动 动 1919 1912 1915
袁 世 凯 就 任 临 时 大 总 统
北 伐 中 战 国 共 争 共 政变 诞 开 东北 生 合 易帜 作 始 1921 1924 1926 1927 1928 新 三 民 主 义 思 想 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二轮复习——小专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12-1928)
【相关考点】 (1)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新文化运动;新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历史课标】 ①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②通过了解民国初年社会经 济、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的变化,认识其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统编版高中历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优秀PPT1

统编版高中历史《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优秀PPT1

黎元洪 冯国璋 徐世昌
1920-1924 直系军阀 英美 1924-1928 奉系军阀 日本
徐世昌 周自齐 黎元洪 高凌霨 曹锟
黄郛 段祺瑞 胡惟德 颜惠庆 杜钖圭 顾维钧 张作霖
思考:如何形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局?
三、“商人”的活跃
张謇的志投资 万元
年均办厂 家
“武人”
“强人”
北洋军阀系
“商人”
张謇
荣宗敬
荣德胜
“文人”
胡适 蔡元培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庶人”
一战中的中国劳工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强人”的倒逆
1、强者何强? “文足定顿,武足戡乱” ——严复
北洋新军的武力支撑 列强眼中的新代理人 高深莫测的政治手腕
1911年11月,英国政府致电北京公 使朱尔典:“我们对袁世凯怀有很友好 的感情和敬意。…这样一个政府将得到 我们能够提供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

8、 横 向 立 意 :就是 在思考 问题的 过程中 ,思维 顺着原 材料所 告诉读 者的指 向去考 虑。我 们无论 做什么 事,都 不能脱 离实际 。这种 立意的 好处是 能紧扣 材料的 基本倾 向、主 要观点 ,因而 不会出 现偏题 、走题 的现象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1915.10
接受“劝进”,复辟帝制
3、结果 “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
二、“武人”的纷争
“府院之争”
“张勋复辟”
“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 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孙中山
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军 政府海陆军大元帅
时间
北京政权控制者 列强助力 时任总统
(或代行)
1916-1920 皖系军阀 日本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23页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23页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北洋军阀 统治时期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通史复习:北洋军阀统治[课件14张] (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三历史高考【通史复习:北洋军阀统治[课件14张] (共14张PPT)
材料二 1912-1920年工矿业稳步发展,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其 资本都有大幅度稳步增长。据统计在1913年前,全国登记的工矿 企业有698家,资本为33082元,工人有20万。到1920年,全国工 矿企业增加到1759家,资本额50062万元,分别增长了152%和51%, 工人增加到56万,增长了167%。这一时期年工业平均增长率高达 13.4%。1921-1928年企业数仍然有较大幅度增长。
【随堂训练】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 国》中写到:如何评估 1928 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 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 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 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 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 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 不尊重。对这一时期的 历史,近年来史学界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地 一概贬斥否定到对其中的某些方面给予适当肯定的发展过程。他 们认为尽管这一时期是军阀混战、政治混乱的黑暗时期,然而另 一方面社会出现了新因素,历史仍在向前发展,是近代中国从传 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当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现代化正是在这种 新旧交替和冲突中向前发展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洋军阀时期的历史。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历史课标】 ①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②通过了解民国初年社会经 济、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的变化,认识其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考察角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阶段特征”、“民国建立 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军阀混战”等。
一、时间分期:
1.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 2.皖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1916-1920年) 3.直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1920-1924年) 4.奉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时期(1924-1928年)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甲午战争至北洋军阀统治 期》课堂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甲午战争至北洋军阀统治 期》课堂课件
• 4. 不同点
• (1) 发生时代不同。
• (2) 倡导者代表的阶级属性不尽相同:
• (3) 性质、影响不尽相同:洋务新政、清末新政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 动;戊戌新政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洋务新政是中国近代化的 起步;戊戌新政有利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清末新政激化了阶级矛盾, 促使革命形势发展。
• 5. 从三次新政看晚清近代化的特点: • 缺乏主动性,是被迫的;行动是迟缓的。
文化运动)都有长足的发展。
政治上:
_一__方__面__,__中__国__社__会__沦__为__半__殖__民__地__半__封__建__社__会__,__民__族___危__机__空__前__加__剧__;__另__一__方__面__,_ __资__产__阶__级__先__后__提__出__了__君__主__立__宪__、__民__主__共__和__等__救__国__方__案___,__探__索__在__中__国__建__立__民__主__政__治__ __的__道__路__,__均__以__失__败__而__告__终__;__无__产__阶__级__登__上__历__史__舞__台__,___中__国__新__民__主__主__义__革__命__开__始__;__ __国__共__两__党__发__动__国__民__大__革__命__,__沉__重__打__击__帝__国__主__义__侵__略__势___力__、__北__洋__军__阀__政__府__逐__渐__被__南__
这次新政是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各方面,较大 程度改革旧的封建体制,推行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是一次资 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
作为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清末新政也表明了现代化潮 流的不可抗拒性,历史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它以自身覆灭为 代价,为适应开放的新形势而培植了现代化的动力,为中国 人全面拥抱现代化创造了比之以前更好的条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 件: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共36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 件: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共36张PPT)

3.结果:《马关条约》
项目 内容
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影响和危害
破坏主权,刺激瓜分
割三地 辽东半岛、台湾及其 赔二亿
军费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 州、杭州 可在通商口岸投资 设厂,产品运销内 地免收内地税
加重负担,控制经济
开四口
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设工厂
加深掠夺,资本输出, 阻碍民资
中 国 近 代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黄海之战中日战况简表
项目 中方 参战舰 火炮 兵力 舰船损 伤亡人 艇(艘)(门) (人) 失 数 10 191 2052 5艘沉 1200 没 12 272 3566 5艘重 300 伤
日方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是什么支撑他们的血肉之躯坚持奋战?
北洋水师的浴血奋战 对民族、国家的责任感
4.影响

袁世凯小站练兵
4.影响

1895年4月,日本逼签 《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 北京,在康有为、梁启超 等的组织发动下,在北京 应试的 1300 多名举人联名 上书光绪帝,痛陈民族危 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 、迁都、练兵、变法的主 张。史称“公车上书”。
内因:统治腐朽, 制度落后(根); 清政府避战求和政 策;清军防务松弛
慈禧:哪管国家 兴亡 ,生日非 过不可。“万寿 无疆 普天同庆; 三军败绩 割地 求和。” 明治天皇:以饿 肚皮的精神,一 天只吃一餐饭, 鼓动着他的臣民 为战舰捐出口袋 里的最后一个铜 板。
外因:日本蓄谋已 久,且制度先进; 西方列强对日本的 支持。
1894.11
旅顺
黄海海战 平壤
1894.9.17 1894.9.15
1895.2.2
威海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断发易服、禁止缠足、社交礼仪、婚 丧习俗的变化。
5. 大众传媒的发展:报刊和广告的产生及影响。
甲午战后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文化
关键词: 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1. 维新思想:原因、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评价。 2. 三民主义:含义、新旧三民主义的变化、评价。 3. 新文化运动:原因、条件、代表人物、内容、《新青年》、 影响。 4. 马克思主义传播:背景、在中国传播史实、意义。
4. 五四运动:背景、过程、特点、结果及意义。 5. 国民大革命:原因、主要历史事件、结果及影响。
甲午战后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经济
关键词:实业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习俗、大众传媒 基
1. 清政府放宽兴办实业限制:背景、阶段、作用。
2. 实业救国思潮:原因、代表人物、历史影响。
3.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两个阶段发展的表现及原因、特点及 作用。
中国近代史 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救亡图存 ——甲午战后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
构体系·通史整合
阶段特征:甲午中日战争后,深重的民族危机震醒了中华民族。觉醒、探索和近
代化构成了 1895 年至 1927 年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政治民主化(戊戌变法、辛亥
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经济工业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科学理性化(新
文化运动)都有长足的发展。
政治上:
_一__方__面__,__中__国__社__会__沦__为__半__殖__民__地__半__封__建__社__会__,__民__族___危__机__空__前__加__剧__;__另__一__方__面__,_ __资__产__阶__级__先__后__提__出__了__君__主__立__宪__、__民__主__共__和__等__救__国__方__案___,__探__索__在__中__国__建__立__民__主__政__治__ __的__道__路__,__均__以__失__败__而__告__终__;__无__产__阶__级__登__上__历__史__舞__台__,___中__国__新__民__主__主__义__革__命__开__始__;__ __国__共__两__党__发__动__国__民__大__革__命__,__沉__重__打__击__帝__国__主__义__侵__略__势___力__、__北__洋__军__阀__政__府__逐__渐__被__南__
京国民政府取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上: _甲__午__中__日__战__争__后__,__民__族__资__本__主__义__得__到__初__步__发__展__;__一__战__期__间__,__民__族__资__本__主__义__进___ _一__步__发__展__;__一__战__后__,__列__强__卷__土__重__来__,__民__族__工__业__发__展__受___阻__。________ 思想上: _资__产__阶__级__维__新__思__想__、__三__民__主__义___思__想__、__民__主__与__科__学__思__想__、__新__三__民__主__义__和__马__克__思__ __主__义__先__后__成__为__思__想__界__的__主__流__,__马__克__思__主__义__与__中__国__实__践__相__结__合__的__毛__泽__东__思__想__萌__芽__。_ 社会生活上: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迁。生活
于美西战争,无暇东顾。瓜分后,美国设法插足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2)内容: ①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他们已取得的特权。 ②要求在其他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 ③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使帝国主义国家都有投资权利。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甲午战争至北洋 军阀统 治 期》优质课件ppt
甲午战前对形势的判断 2016 【甲午战争、洋务运动】
涉及土地革命时期
动;社会生活的变化;新
张之洞维护传统思想 思想的出现。
【中体西用】
考查方式:主要考查对史
皖系和直系之间的混战 康有为思想主张 2015 【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维新思想】
实理解 考查趋势:近代思想解放
潮;近代列强的侵华具有
双重性;西方文明的冲击
2014
梁启超废科举 【思想解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 国近觉醒;从变法新政到辛亥革命的救亡图存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甲午战争至北洋 军阀统 治 期》优质课件ppt
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1896----1899年)
以三国干涉还辽为开端,其主要表现有 争做中国债主;抢夺路权矿权;争相开厂; 划分势力范围;门户开放政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甲午战争至北洋 军阀统 治 期》优质课件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甲午战争至北洋 军阀统 治 期》优质课件ppt
“门户开放”
(1)背景: 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其他列强瓜分时,美国忙
习俗的变迁;婚姻观念;交通运输业的进步;通讯工具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变迁。
甲午战后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关键词: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大 革命基础清单
1. 戊戌变法: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 2. 清末新政:背景、实质、过程、结果及评价。 3. 辛亥革命:背景、过程、同盟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结果及评价。
近五年高考题分析研究
项目
全国Ⅰ卷
全国Ⅱ卷
全国Ⅲ卷
命题角度
2018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考情分析:重点考查甲午
2017
留学生的地域分布 《申报》的广告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20世纪婚礼的习俗变化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
战后的史实。 考点分布:西方冲击之下 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