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开采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分析【论文】
石油行业油污水处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油气储运工程石油行业油污水处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前言】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 应用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有利于环境保护, 大大减少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大部分油库还只是简单的对生产性含油污水做初步分离(如用隔油池) , 不能完全达到排放标准。
目前国内外油库常用的几种含油污水处理方法有[1 ]:物理法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粗粒化法和膜分离法)、物理化学法(气浮法)、化学法(凝聚法和盐析法)、生物法(地耕法、堆肥处理法和污泥生物反应器法) 等。
为了更好满足油库含油污水排放的标准, 分析油污水处理的现状, 以便有效控制污水排放,减少污染环境。
【主题】一. 油库现用含油污水处理方式的缺点[2 ]。
国内油库原有污水处理工艺一般为含油污水在调节隔油池经过自然沉降, 由于油水的互不相容性以及油和水的密度差异而自然分离, 含油污水在经过调节隔油池的隔油后去除掉了一部份油后进入油水分离器(或果壳过滤器) 进行重力分离, 粒化聚积, 以及深度吸附, 过滤杂质。
该工艺经过生产运行, 出水含油能达到排放标准, 但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
同时,传统的油污水处理系统往往体积大,投资成本或运行费用高,因此,在油污水处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1进水水质要求比较严格, 油水分离器进水含油量要小于400ppm , SS (悬浮物) 要小于150ppm , 而油库含油污水含油量和SS 一般均大于400ppm 和150ppm。
这就很容易造成了设备滤芯出现堵和运行压力过高的问题, 在没达到滤芯的使用寿命内就需更换滤芯滤料。
1.2耐负荷冲击小, 油库含油污水是间歇性污水,平时很少来水, 在切罐洗罐时来水量大, 水质复杂,含油量高等特点。
这就要求所选工艺要有耐冲击, 运行稳定, 在高含油量高悬浮物的污水进入设备后也能稳定运行, 显然这套工艺满足不了目前油库的含油污水处理的要求。
二. 改进油污水处理方法的对策[5 ]对高浓度含油污水进行物化、生物处理; 其次, 经处理后的高浓度污水与低浓度有机污水混合(即综合污水), 再进行物化、生物处理, 达标后外排;上述所有工序产生的污泥、浮渣等排入污泥池, 进行消化处理2.1高浓度含油量的油污水处理高浓度含油污水水量虽然少, 油脂含量高,CODCr、SS等污染物浓度高,该污水可生化程度高。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业化进程,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污水处理的问题。
油田污水指的是油田开采中产生的含有石油、难降解有机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的废水。
这些废水如果不进行有效处理,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研究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成为促进石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1. 传统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传统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沉淀、过滤、气浮等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分离出来。
然而,传统处理技术难以完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同时处理效率低下,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剂和能源消耗。
2.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以微生物为核心,通过自然的生物降解过程将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其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颗粒法等。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目前最主要的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二、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1. 高效微生物菌种的研发微生物在生物处理技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发高效的微生物菌种是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关键。
通过基菌株,能够大幅提高油田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2. 利用生物分离技术提高处理效果生物分离技术是指通过生物膜、生物颗粒等方式将微生物与污水分离,提高处理效果。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避免微生物的泥失效现象,还可以提高对废水中不同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因此,生物分离技术将成为未来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
3. 借鉴其他行业的技术成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其他行业已经取得了一些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成果。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经验,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利用电化学、超滤膜等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油田污水的处理效果。
结论: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将逐步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
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

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随着石油开采的不断发展,采油污水处理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采油污水处理是指对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过程。
在目前的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采用深度处理技术来解决。
一、采油污水处理现状1. 采油污水的产生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主要来自地下油层的开采和生产过程、注水和压裂等过程。
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石油烃、挥发性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目前,对采油污水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式。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和膜分离等方式去除悬浮物和油脂;化学处理则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行氧化、还原或沉淀处理。
这些处理方式可以初步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但对于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往往难以完全去除,且处理成本较高。
3. 采油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在目前的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着处理成本高、处理效果不理想、二次污染难以避免等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源于石油开采过程中污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于其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传统的处理技术往往难以有效解决。
为了解决采油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需要采用深度处理技术。
深度处理技术是指在传统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对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进行深度处理,以达到更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的技术。
1.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通过强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紫外光、超声等手段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的技术。
这种技术能有效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并具有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操作维护成本低的特点,因此在采油污水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2. 生物降解技术生物降解技术是指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催化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害的物质的技术。
利用生物降解技术可以有效降解采油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处理效果好且无二次污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处理技术。
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分析

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分析采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业活动,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水。
采油污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重金属、悬浮物等有害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
采油污水的处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对采油污水处理的现状以及深度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一、采油污水处理现状1. 传统处理方法目前,常用的采油污水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生物降解、气浮等。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但是处理效果有限,对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
由于采油污水中含有的物质种类繁多,传统的处理方法往往需要多种工艺结合使用,处理过程繁琐,操作难度大,处理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
2. 现行政策和标准我国关于采油污水的处理有明确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石油天然气采油污水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石油天然气生产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文件明确了采油污水排放标准和处理要求,要求对采油污水进行综合处理,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
目前我国的采油污水处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小型采油企业的处理设施较为简陋,处理效果难以达标;一些企业由于成本考虑,对采油污水处理的投入不够,导致处理效果不尽如人意。
对采油污水的深度处理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采油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分析1. 生物降解技术采油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生物降解技术可以通过生物菌群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传统的生物降解技术存在对环境温度、溶解氧和PH值等环境因素的要求较高,且对于难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处理效果较差。
目前,生物降解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优化,比如利用生物膜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等新技术,可以提高生物降解的效率和适用范围,对于采油污水的深度处理具有很大的潜力。
2.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指利用臭氧、UV光、超声波等高级氧化剂,在较高的温度、压力和PH 值条件下,对废水进行氧化降解处理。
这些高级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可以对各种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行有效处理。
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分析

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分析采油是指通过地面或井下设备从地下岩石中开采原油,而采油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采油污水中含有各种油类、重金属、有机物和无机盐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将严重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
针对采油污水的处理工作已成为当前石油行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一、采油污水处理现状1. 传统处理方法传统的采油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沉淀、过滤和吸附等手段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去除;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化学物质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发生反应,使其沉淀或氧化分解。
这些方法处理简单、成本较低,但是针对污水中的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等物质效果较差,处理后的水质排放标准也不易达到。
生物法是目前采油污水处理的主要趋势之一,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
生物法的优势在于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对环境友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采油污水处理领域。
由于采油污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毒性物质,微生物往往难以适应较恶劣的环境条件和快速降解有机物的需要,因此生物法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采油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分析1.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指通过膜对污水进行过滤、截留,使有害物质被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目前,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膜分离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净化效果好等优势,可以有效去除采油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粒子、重金属和有机物等有害成分,但是由于污水中含油量较高,易造成膜的堵塞和破损,增加了后续的维护成本。
2.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指通过光、声、电等外界能量或催化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目前应用较广的高级氧化方法有臭氧法、紫外光催化氧化法和Fenton氧化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对采油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进行有效处理,但是设备投资大、操作复杂、成本高,且对氧化剂和催化剂的回收利用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分析

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分析采油过程产生的污水是一种特殊的工业废水,主要包括油田采油污水、油田化学品污水和钻井污水等。
这些污水在排放前需要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采油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采油污水处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采油污水处理现状1. 传统的处理方法传统的采油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沉淀、过滤、吸附等方法,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可溶性物质去除,达到一定的处理效果。
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水进行处理,如利用氧化剂氯化铁、PAM等进行絮凝沉淀、脱油除铁、脱硫等处理。
这些传统的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排放标准,但是存在处理时间长、耗能高、处理成本大等问题,难以满足环保要求。
2. 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污水处理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目前,国内外已经对采油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生物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成为采油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二、采油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分析1.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的膜材料对污水进行分离和浓缩的技术,具有能耗低、效率高、处理效果好等特点。
在采油污水深度处理中,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微小颗粒、有机物、胶体等,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
目前,膜分离技术已经在一些国内外的采油污水处理厂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未来,膜分离技术将成为采油污水深度处理的重要手段。
三、结语采油污水处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
目前,传统的处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引入新的深度处理技术。
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和微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有望成为采油污水深度处理的重要手段。
未来,随着深度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采油污水处理技术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为保护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分析

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分析【摘要】采油污水处理是目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采油污水处理的背景和研究目的,明确了研究的重要性。
然后对采油污水处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常见的处理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接着分别对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指出各自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最后探讨了组合技术在采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了新的思路。
总结了目前采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呼吁加强科研力量和政策支持,推动采油污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关键词】采油、污水处理、现状、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膜分离、组合技术、引言、正文、结论、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采油产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采油量的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采油污水处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采油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和悬浮物等,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对周围的土壤和水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对采油污水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已经迫在眉睫。
当前,我国采油污水处理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技术水平不高、处理成本较高、处理效果不佳等。
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技术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针对采油污水处理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新型的处理技术,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为我国采油污水处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为解决采油污水处理难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采油污水处理的现状以及深度处理技术,并分析各种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膜分离技术以及组合技术在采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比较和总结,旨在为采油污水处理提供更加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同时探讨未来在采油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分析

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分析采油是指通过钻井等方式将地下储量的石油开采出来,虽然采油对于社会经济的贡献非常大,但是在采油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水。
这些采油污水如果不得到有效处理,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采油污水处理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采油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深度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来探讨一下相关的解决方法。
一、采油污水现状1. 采油污水产生量大:由于采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含油污泥以及废弃的石油、化学品等,这些废水中的化学物质和有机物质浓度较高,且具有毒性和腐蚀性。
2. 采油污水处理成本高:石油开采和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水总量大,将大部分的废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周围的水质和土壤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对于采油污水的治理和处理是一项极为耗资的任务。
3. 采油污水处理技术落后:目前国内对于采油污水处理技术相对较为滞后,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是传统的方法进行处理,这些处理方法效率低,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差。
二、采油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分析1. 生物膜处理技术:生物膜处理技术是通过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将有机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从而实现对有机废水的处理。
利用生物膜反应器来处理采油废水,可以达到去除COD、BOD等污染物的目的,降低有机物对水体的污染。
2. 微生物处理技术:微生物处理技术是通过特定的微生物去降解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该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
通过添加特定的微生物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有机废水中的各类污染物。
3.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将废水通过膜分离设备,利用膜的微孔结构将废水中的杂质和有机物质进行分离,从而实现对废水的深度处理。
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对废水中微小颗粒、悬浮物等的有效去除,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果。
4. 其他深度处理技术:除了上述技术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深度处理技术,比如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法等,这些技术在处理采油污水时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用化学氧化法处理采油污水,可以通过氧化剂将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开采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对我国当前石油开采废水处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对石油开采废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针对石油开采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以期为我国石油开采废水处理行业的发展略尽绵力。
关键词:石油开采;废水处理;现状;问题
我国通常以注水输油的方式来进行石油开采。
近年来我国的石油开采需求越来越高,石油开采的工艺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石油开采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并没有跟上石油开采工艺的发展角度,处于较为落后的现状,这使得石油开采废水处理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阻碍,不仅会影响到石油开采废水处理的效率,还会使得石油开采废水处理的质量受到消极影响。
1我国当前石油开采废水处理情况
1.1除油工艺
石油资源通常都与地下水混合,想要得到较为纯粹的石
油,就必须要对油田中的石油资源进行除油。
除油工艺对于整个石油开采工作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曾有研究中统计过,每升的石油资源中存在大概2000mg~5000mg的废水,想要得到较为纯粹、使用价值较高的石油,一定要对开采出的石油资源进行多次除油。
1.1.1一级除油
现阶段我国一级重力除油主要采用立式除油罐和斜板式隔油池两种方式。
立式除油罐指的是利用油水比重差异,对石油和水进行自然分离。
浮油和废水的比重是存在差异的,而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在立式除油罐中,将废水和油分离开来。
立式除油罐的设计是利用油水运动的规律差异,不仅能够使得废水处理过程中最基本的重力流程的需求得到满足,还能够取得较好的除油效果,有研究表明,立式除油罐在对含油量<5000mg/h的含油废水进行除油处理的。
出油率通常会≥80%,当前在对开采出的石油资源进行一级重力除油时,通常会将立式除油罐当作首选的除油方式。
斜板式隔油池与平流式隔油池的不同,就是在其内部增加了一道斜板。
这道斜板看似简单,却能够起到更加显著的效果。
斜板式隔油池在处理半径25微米的油粒时,通常只需要将废水引至斜板式隔油池之中,废水之中80%以上的浮油就能够
被清除干净,其除油效果较比大部分的一级重力除油手段更加细致,除油效果也更加显著。
1.1.2二级除油
当前,在对开采出的石油资源进行二级除油过程中,混凝破乳除油法是最为常见的除油手段。
混凝破乳除油法主要应用于清除废水之中直径相对较小的乳化油,采用这种方法对乳化油进行清除,所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混凝破乳除油法在是由开采废水处理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混凝破乳除油法是对混凝破乳剂的脱稳破乳的特性加以利用,从而取得理想的除油效果。
在具体的除油操作过程中,主要利用的工具和手段为混凝破乳剂与混凝除油工艺,来完成整体的除油运作。
混凝破乳剂能够将细小的乳化油凝聚到一起,还能够对乳化油的浮力进行大幅度的提升,也可以说应用混凝破乳剂能够将废水之中乳化油性状进行改善,从而能够取得理想的除油效果。
有机混凝剂以及无机混凝剂是两种具体除油工艺中最常见的混凝剂,近年来,除油工艺的发展越来越快,有机高分子混凝破乳剂的出现使得除油工艺迈向新的台阶,在实际的石油开采废水处理的除油过程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对乳化油进行清除的过程中,混凝储油罐是最为常见的除油设备,混凝储油罐与立式除油罐的结构
设计原理是相同的,其差异性在于混凝储油罐的罐内增设了一个反应中心筒,在废水进入到混凝储油罐的反应中心筒之后,就会与其中所含的混凝剂进行充分的反应,使得废水中的乳化油能够与废水脱离开来。
之后将脱离出的乳化油提取出来,就能够完成对石油开采废水的除油处理。
1.2悬浮物处理方式
废水中的悬浮物处理也是石油开采废水处理的关键步骤,在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过滤罐,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过滤,从而实现清除废水中悬浮物的目的。
在实际的废水悬浮物处理的过程中,常见的过滤罐也有压力式过滤罐以及重力式过滤罐两种。
压力过滤罐在石油开采废水悬浮物处理的过程中更为常见,压力式过滤罐的处理效果较好,控制管理能力也相对更强一些,并且占地面积较小,运输起来也更为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广受好评。
同时卧式滤罐与立式滤罐相比,实用性也相对较差,因此并没有广泛的推广应用。
因为卧式滤罐无法精准的控制过滤断面悬浮物的负荷,然而压力滤灌的配水方式通常都会采用大阻力。
当前,我国对于回注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大部分油田都会采用两级过滤处理的方式进行废水处理,第一级会采用石英砂以及无烟煤作为滤料,对石油开采废水进行双
层滤料过滤处理。
第二季会采用更加精细的纤维素作为滤料,对石油开采废水进行纤维素滤料过滤处理。
经过两级的石油开采废水过滤处理,所排出的水,其含油量以及悬浮物浓度都能够符合回注水质的要求。
2当前我国石油开采废水处理技术中的问题
我国进入石油开发中后期的油田数量非常多,随着石油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很多油田已经开始进行油层潜力的进一步发掘,进行二次采油以及三次采油。
这种情况下,使得石油开采废水处理所面临的问题也更加的复杂化。
石油开采废水处理技术在此大环境下,也不得不做出突破,以满足废水处理的更高要求。
当前各油田都已经开始对稠油储量进行开发,对蒸汽驱的开采规模进行向上的调整,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稠油废水。
然而稠油比重相对更大,采用重力分离的方法对稠油废水进行废水分离的难度非常大,同时混凝除油在对稠油废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处理效率较低,混凝破乳剂对于废水停留时间的要求较高,因此对于废水的处理效率非常低。
与此同时,混凝除油法所应用的设施占地面积也相对较大,运行费用也更加的昂贵。
低渗透油藏的开采规模越来越大,国家对于石油开采废水处理的回注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低渗透油藏的开采废水处理难度进一
步的升级。
为了保持低渗透油藏的渗透性,使之不会对地层造成堵塞,就要尽可能的减少油田回注水中污染物的颗粒直径,至少污染物的颗粒直径不能够超过9微米以上。
这样的严格要求,常规的活性炭吸附等技术在实际的废水处理过程中都无法达到标准。
从理论上来讲,想要达到理想的废水处理标准,可以在进行废水处理的过程中应用膜处理技术,超过滤能够将废水中直径超过9微米的颗粒截留下来,但是超过滤对于废水水质具有较高的要求。
并且超过滤膜的耐久性以及抗腐蚀性也较差,当前对于超过滤膜的清洗以及可再生的研究也不够充分,广泛的推广运行难度相当大。
3总结
我国的驱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算得上是领先水平,但是,石油开采废水处理技术,在国际范围内还是较为落后的。
因此,对于石油开采废水处理技术的提升,是我国各油田现阶段的首要任务之一。
在今后的生产和研究之中,一定要将石油开采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当成首要问题进行解决,尽可能的加强除油效率,深入研究聚结除油原理,推广膜处理技术。
同时还要研发出更加先进的设备以及处理工艺,提升我国石油开采废水处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蒋建勋,赵勇.石油开采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分析[J].化工管理,2015(6):214-214.
[2]白志强,蒋强,刘彦丰.关于石油开采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展望[J].科学与财富,2017(13).
[3]范娟,毛志红,李小敏,等.试析石油开采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J].工业,2016(10):00028-00028.
[4]郇宇,麻宇杰,施磊.石油开采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化工管理,2015(9):193-193.
[5]卢立泉,邱立平,秦紫瑾,等.生物技术处理典型污染源海洋废水研究进展[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7,4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