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通用6篇)

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篇11、说教材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会读写几分之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通过操作、比较、推理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主动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难点是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2、说教学过程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主题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主题图以“游乐园”的形式呈现詥学生,主要呈现了四个场景图:分西瓜、分月饼、折纸和喂鸽子。
这些场景都是学生很熟悉的。
出示主题图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并完整的把图意说一说“你看到什么?你观察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分的、折的?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一开始,我就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分月饼的过程来引入分数。
平均分是学生学过的知识,通过学过的知识引出新知。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分就是半个月饼,半个月饼就用分数来表示。
分数会是怎样的一种数呢?这样就引入了新知。
即注重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提高了学生渴望学习新知的兴趣。
作为分数学习的开始,1/2的开始,1/2的认识是一个起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从这里开始,怎样突破这一难点,我是从这五个方面教学的。
一是初步建立理解1/2的意义:通过分月饼,月饼的一半就是整个月饼的1/2,用分数1/2来表示。
也就是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俩份,每份就是他的1/2,然后让学生试着说一说1/2表示的意义,这样就初步认识了1/2。
二是通过教学分数1/2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认识1/2。
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课时续数独立备课教案集体备课后的修改及提优补差措施(手写)教学内容:教材第78~79页例3、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事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
2.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圆片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1)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12朵花,每3朵一束,可以分成几束?(3)10个蘑菇,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个?让学生口答,说说计算列式的理由。
师: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
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3。
(1)谈话:今天天气真好,小兔一家去山上采蘑菇,一共采了36个蘑菇。
(出示教材第78页例3情境图)提出问题:这篮蘑菇的1/3是白蘑菇,白蘑菇有几个?(2)合作探究。
谈话:你们能帮助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思考一下,这篮蘑菇的1/3 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圆片分一分,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更好。
(3)学生汇报。
方法一: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把6个,平均分成3份,1/3是2个。
方法二:联系分数的含义: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
方法三:把这篮蘑菇平均分成3份,白蘑菇是其中的1份,是2个。
提问: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得出:6÷3=2(个)(4)比较方法。
提问: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试一试。
出示问题:这篮蘑菇的1是多少个? 2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适时表扬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生。
学生交流汇报。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共6篇)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郭楼镇阳坝小学一、教材与学情分析:人教版第五册第七单元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包括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简单计算两部分。
认识几分之几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第二块,是继学生学习了几分之一后的一节课。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而几分之几是对几分之一的又一次扩展,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这部分的知识掌握得如何,将直接影响以后小数的认识以及分数的进一步认识。
认识几分之几不仅是学生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简单的分数计算的基础。
教材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例5是认识十分之几,接着是教学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在例6中安排了通过学生涂色来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
由于有了前面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作为学习的基础,所以学生对于认识几分之几的认识还是比较容易通过知识的正迁移而主动建构的,但是因为这一课之后马上要学习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对于单位1和几分之几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课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认识几分之几,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明确分数各部分名称,而对于像4例题中出现的4/4这样的分数其实就是指整个图形这个含义的理解应该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就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体验。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分析,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着“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我将把以下几个主要的教学方法渗透、融合到本课的教学过程中。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的大小。
2、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三、重点难点: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几分之几,能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的大小。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3 认识几分之几|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3 认识几分之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分数的概念及数学符号“/”;2.能够根据给定的分子和分母写出正确的分数;3.能够对已知的分数进行简单的比较。
二、教学重点1.认识分数的概念及数学符号“/”;2.能够根据给定的分子和分母写出正确的分数。
三、教学难点1.能够对已知的分数进行简单的比较。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1. 认识几分之几1.引入:小明给小明妈妈做了一张卡片,他用了一张纸的三分之一,现在剩下了几分之几的纸?2.引出题目中“几分之几”的概念,告诉学生这就是分数。
3.解释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概念,让学生自己组合数字尝试写出不同的分数。
2. 认识分数的符号“/”1.以小数形式写出1/2、1/4、1/8等几个分数,带领学生发现这些分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2.引出分数的符号“/”及其用法,告诉学生“/”是分子和分母之间的一个符号。
3. 根据给定的分子和分母写出正确的分数1.指导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分子和分母写出正确的分数。
2.给学生一些实际例子练习,如:“把300毫升的水平均倒到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中有几毫升?”等。
4. 对已知的分数进行简单的比较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课桌,组成两排,每个学生拿出一些纸条,上面写有一些分数,让学生比较纸条上分数的大小。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进一步讲解比较分数的方法。
五、教学方式1.课堂教学;2.互动式教学;3.小组讨论。
六、教学手段1.范例展示;2.习题练习;3.学生自主实践;4.教师示范;5.讨论式教学。
七、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2.口头询问;3.书面练习。
八、板书设计分子分母分数121/2141/4181/8九、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引入了几分之几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
通过让学生组合数字写出不同的分数,再介绍分数的符号“/”,并指导学生根据分子和分母写出正确的分数,培养他们运用分数的能力。
最后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较分数的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认识几分之几》公开课教案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9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归纳推理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具准备:课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分之一,你能用你手中的长方形纸表示你喜欢的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吗?学生折纸、涂色,表示出长方形纸的几分之一。
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如果在你们刚才的纸上涂2份或3份又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分之几”。
(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1)学生4人小组,每人将手中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你喜欢涂几份就涂几份,然后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向小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
(2)谁能上来展示一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3)多媒体演示图片。
问:你能发现他们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吗?它与四分之一有什么不同?(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份是它的四分之二,3份是它的四分之三,4份是它的四分之四,取几份就是四份之几,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2、拓展思维,认识分数名称。
(1)让学生用尺子在本子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1、2、3……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
(学生画线段)你能说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吗?(2)同桌互相取其中的几份,说出相应的分数。
(3)你能仿照这些分数,自己说出一个分数来吗?(4)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分子、分母、分数线)3、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出示例6的一组分数,让学生小组讨论怎么比较?反馈。
用相同的方法比较第二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认识几分之一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认识几分之一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识别和书写几分之一的分数形式。
- 使学生掌握几分之一的简单计算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实物和图形,让学生感受分数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深化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欲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理解和掌握几分之一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能够正确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形式。
2. 难点- 理解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 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分数教具(如饼图、水果等),白板或黑板。
-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教具(如饼图)展示“一半”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一半”的意义。
- 提问: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一半”?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 引入“几分之一”的概念,通过教具演示和实际例子(如将饼图分割成更多相等的部分),让学生直观感受“几分之一”。
- 讲解分数的写法,强调分子和分母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3. 实践操作(15分钟)- 分发练习本,让学生尝试自己写出几分之一的分数形式。
-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写法和理解。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练习(10分钟)- 出示应用题,让学生用刚刚学到的分数知识进行解答。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计算。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提出拓展问题,如“分数还可以表示哪些意义?”或“分数与整数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几分之一的习题。
- 学生收集生活中使用分数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深度。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几分之一-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几分之一-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表示的意义。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分数,并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 通过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分数的形成过程。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分数是表示整体中的一部分的数。
2. 分数的读写: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3. 分数的意义:分数表示整体被等分后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分数的概念。
2. 学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1. 理解分数的意义。
2. 分数的读写。
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2.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分数的形成过程。
3. 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分数是什么吗?第二步:讲解分数的概念(10分钟)1. 讲解分数的定义:分数是表示整体中的一部分的数。
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第三步:讲解分数的读写(10分钟)1. 讲解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2. 示范如何读写分数,并让学生跟着读写。
第四步:实践操作(10分钟)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分数的形成过程。
2. 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分数的意义。
第五步:小组合作(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第六步: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分数的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分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在读写分数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几教案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几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认识几分之几,能够正确读出几分之几的读法;2.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能够画出几分之几的几何图形;3.能够将几分之几拆分成分数和百分数,并互相转换。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几分之几的读法;2.掌握几分之几的含义和几何图形;3.掌握几分之几、分数和百分数的互相转换。
教学难点:1.正确读出几分之几的读法;2.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能够画出几分之几的几何图形。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几份纸,计算器,RMB图。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直尺等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些有关百分数的问题,比如百分数是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百分数有哪些等等,引导学生思考。
2. 新知讲解1.认识几分之几教师出示“$\\frac{1}{2}$”的纸条,问学生是什么,这是半个圆形。
教师再出示“$\\frac{1}{4}$”和“$\\frac{3}{4}$”的纸条,问学生是什么,分别是四个相等的部分和四个部分中有三个相等的部分。
引导学生思考:“半个圆形可以写成$\\frac{2}{4}$,同样的,四个部分中有三个相等的部分也可以写成$\\frac{3}{4}$。
那么,我们可以把它们公式化吗?”答案是肯定的。
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把分纸条折成几份,然后观察它们的几何形状,引导学生体会“几分之几”的含义。
2.几分之几的读法介绍学生几分之几的读法。
$\\frac{1}{2}$可以读做“二分之一”,$\\frac{1}{3}$可以读做“三分之一”,$\\frac{2}{5}$可以读做“五分之二”等等。
3.几分之几的含义和几何图形教师可以出示“$\\frac{3}{5}$”的纸条,让学生把它们折成5份,再剪掉2份,剩下的3份即为“$\\f rac{3}{5}$”。
然后教师可以说:“当分母相等的时候,分数表示了一个被整体分成同样多份的情况,而分子就是其中的几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第68~69页“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几来表示。
2.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的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
能用几分之几来表示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
在用几分之几表示时不受总数和每份数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情境驱动、初步探究
1.谈话: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吗?在这熟悉的场景里,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教师出示课题:认识几分之几
2.课件出示例题场景。
(4只小猴分4只桃)
教师提问: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 )4
1,你从这里还能看到哪些分数?(42、4
3) 教师让学生重点说说
4
3是怎么想的? 生:1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41,3只小猴就是3个41,一共分得这些桃的4
3。
师追问:谁来说说4
3在这里的意思? 生: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是这些桃的43。
二、比较辨析、自主建模
1.桃子总数改变(总数变了)。
(1)桃子的只数变为“8只”。
(课件出示)
教师提问:现在,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4
3。
因为有4只小猴,所以要把8只桃平均分成4份,3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4
3。
(2)桃子的只数变为“20只”。
(课件出示)
教师提问:现在,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谁再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
4
3。
因为有4只小猴,所以要把20只桃平均分成4份,3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43。
(3)比较三次分桃情况。
(课件出示) 教师提问:桃子的总数不同,却都可以用4
3表示呢? 师生追问:看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时,关键要看什么?
2.猴子只数改变(份数变了)。
(1)猴子的只数变为“5只”。
(课件出示)
教师提问:把20只桃子平均分给5只小猴,3只小猴共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 教师追问:为什么4
3变成了53? (2)学生根据要求改条件。
教师继续提问:谁来改变这里的一个条件,但要求还是能用5
3来表示? 3.师生小结:用几分之几来表示时与总数没有关系,与分成的份数和要取的份数有关。
三、多层练习、巩固内化
1.基本练习。
口答:
(1)用分数表示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课本第69页第2题)
说说每幅图里的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占了几份。
2.重点练习。
(1)填一填、说一说。
(课本第68页第1题)
(2)在每个图里涂上颜色表示它上面的分数。
(课本第69页第3题)
(3)算一算。
(课本第69页第4题)
组织集体汇报交流。
重点交流第(1)题:第三、第四幅有两种答案,重点讨论几分之一的那种。
1朵红花是占了总朵数的61,那为什么2只山羊占了总只数的3
1呢?(学生
明确:只要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
3.游戏。
(比一比谁最心灵手巧)
(1)一堆小棒有12根,拿出这堆小棒的3
2; 教师追问:说说你是怎样拿得又快又准的? (2)一堆小棒有12根,拿出这堆小棒的
43; (3)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请学生说分数,大家一起拿小棒。
(六分之几、十二分之几)
4.情境判断。
猴妈妈要把27只桃子分给三只小猴。
猴子淘淘拿走了这些桃子的31,猴子乐乐拿了剩下桃子的3
1,猴子圆圆也拿了剩下的3
1。
三只小猴拿到的桃子一样多吗? 四、课堂小结、全面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