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采集
医学专题病史采集及病例分析

结核病
• 肺结核=青壮年+咳血+午后低热+夜间盗汗+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
(2)结合性胸膜炎=结核+胸膜积液体征(胸语颤消失+叩诊实音)
(3)结合性心包炎=结核+心包积液体征(心前区痛+呼吸困难+上腹部闷胀+下肢浮肿) (4)肠结核=结核+腹部症状(腹痛、腹泻、右下腹部肿块) (5)结合性腹膜炎=结核+腹部炎症(腹痛、腹泻、腹部柔韧感) (6)肾结石=结核+膀胱刺激症+肾实质(shízhì)变薄并有破坏(严重的膀胱刺激症应想到结核病变)
(说明:黑体部分是直接摘录部分,适当增减。蓝体部分为发挥部分,病史采集的主体部分。)
第三页,共三十六页。
诊断(zhěnduàn)及鉴别诊断(zhěnduàn)
本例初步(chūbù)诊断:(要写全)
1. xxx 2. xxx
诊断依据: 1、 病史
2、 体检 3、 辅助检查 鉴别诊断 1、 xxx 2、 xxx
疼痛缓解(huǎn jiě)+B超/X线
4、 肾癌=老年人+无痛性肉眼血尿 5、 肾衰=多年肾炎病史+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血肌酐↑(待长期133、失代偿442、衰竭期707、尿
毒症期)
6、 前列腺增生=老年人+尿频+进行性排尿困难
第二十页,共三十六页。
泌尿系统(mì niào xì tǒnɡ)疾病检查
2.诊疗经过: (1)是否到医院就诊?做过何种检查? (2)是否做过治疗?服用何种药物?疗效如何? (3)伴随症状
(4)全身症状 病后的一般状态,即饮食、睡眠、二便、体重、精神状态。
临床病史采集

临床病史采集在临床医学领域中,病史采集是诊断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步骤之一。
合理、准确地采集病史信息对于医生正确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病史采集的目的、步骤和技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史采集的目的病史采集是通过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收集及整理患者疾病发生前、发生时及发生后的有关资料的过程。
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确定患者的主诉和症状:通过询问患者病情主诉和详细描述症状,有助于医生初步了解患者当前的健康问题。
2. 向患者了解病程:了解患者疾病的发展过程、与其他相关疾病的关系以及治疗情况,有助于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3. 获取患者的个人和家族病史:了解患者个人和家族的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情况,有助于评估患者疾病发生的风险和诊治方案的制定。
4. 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因素: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等的了解,有助于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二、病史采集的步骤病史采集应当有条不紊,具体步骤如下:1. 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首先要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以便患者能够自愿、自发地与医生进行交流。
2. 不间断地收集信息: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医生需要不间断地询问和记录患者的主诉、症状、疾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信息。
同时,医生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体态、呼吸和语气等非言语信息,以帮助完整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3. 使用开放性和封闭性问题:在对患者进行病史采集时,医生可以使用开放性问题(例如:“您觉得疾病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和封闭性问题(例如:“您是否有过敏史?是否有使用特殊的药物?”)来引导患者详细描述病情和提供相关信息。
4. 考虑时间线索和重要细节:在采集病史时,医生可以根据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逐步了解患者的病情。
同时,医生还应特别关注患者提供的重要细节,如症状的频率、程度和持续时间等,有助于对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
5. 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医学技术:在进行病史采集的同时,医生还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其他医学技术,如影像学检查、生理学检查等,来获取更准确、全面的病情信息。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病史采集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病史采集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病史采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病
史采集是指医生通过与患者交谈和观察,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包
括疾病的起病、发展、变化、治疗情况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医生
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疾病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病史采集过程中,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详细而全面地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疾病的起因、发展过程、
症状表现、曾经的治疗经历等。
2. 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身体特征,这些都是中
医诊断的重要依据。
3. 善于倾听患者的述说,尊重患者的感受,有助于建立良好的
医患关系,也有利于患者真实、全面地反映病情。
4. 需要注意对病史信息的梳理和归纳,确保获取的信息准确无误,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此外,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在病史采集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沟通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患者隐私的尊重,确保病史采集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这些都是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内容,因此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练习。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病史采集的方法(含5篇)

病史采集的方法(含5篇)第一篇:病史采集的方法一、病史采集1现病史首先要问诱因。
大多数考生对咳嗽、呕吐这些主诉问得比较全面,但是就忘记问诱因。
给分标准是只要提到诱因二字,就全给这1分。
然后问病情的发生发展,范围和要求不会超过诊断教材讲到每个症状后附的问诊要点。
接下来要问诊疗经过,一般是两分,几乎有一半的考生忘记,给分标准是只要提到经过两字就给05分。
只要问到做过哪些检查,用过何种药,就给全分。
2相关病史主要是指既往史、个人史、家族中和该疾病有关的一些内容,比如上消化道出血,就要问有没有肝炎、肝硬化,血吸虫(这点很容易忘),饮酒史等等。
每个疾病都要问药物过敏史,否则这1分就白扣了。
两部分一定要分条分项写,字迹务必清晰工整。
一天上百份卷批下来,再看到写成一团一团的,哪有心情给你慢慢找“诱因、发病、缓解、诊疗经过”,第一眼看不到就扣分了。
卷面不整洁,字写得难看的更吃亏。
还有两分是问诊条理和是否围绕主诉问。
完全是看评卷老师的心情给分。
温馨提示:如何在病例分析和病史采集中争取更多的时间病例分析和病史采集时间太短,大家一定要抓紧。
1、要争取先进考场;2、要争取坐在后面;3、拿到手册和答题纸要立即写下名字及考号及考试类别;4、把病史采集的公式先写上,我是指公式的标题及问诊的后几点!因为这几点的内容是固定的,无论什么病例都实用:发病诱因:发病相关症状:伴随症状:发病后一般状态:睡眠、饮食、二便、体重。
相关病史:发病后是否到医院检查及治疗过,经过及结果如何?药物或其它物品过敏史。
是否有手术史。
5、病例分析,最好确定是什么病,如果没把握,千万不要在这上面过多耽误时间,因为这只不过是几分而以,一定要抓紧时间写下面的!最后一定记得写健康及饮食治疗!6、还有一点就是监考老师说的话一定要听!二、病例分析1诊断第一诊断基本都对,但高血压要分级分危险组,糖尿病要分1型2型,心绞痛要分型。
次要诊断要写全,Hb低就要写贫血,钾低就要写低钾血症。
病史采集.ppt

*医生应穿着整洁,坐姿端正,面向病人,
和病人保持适当距离。距离太近,尤其对 女病人,不够礼貌;距离太远,又显得不 够亲切,一般以距离1米左右为宜。
2.问诊的开始
医生先作简要的自我介绍,说明谈话的目 的和了解病史对弄清疾病和确定治疗的意 义,表示愿为解除其病痛而尽力。
如病人要求其家属在场,医生应予同意。 如病史涉及个人隐私,不愿他人在场,医 生也应尊重病人意见。
5.问诊的语言
医生问诊时应用普通用语,使病人明白、易懂。 必要时可用当地方言与病人交谈,避免用医学术 语或书面语言。例如,“您有无里急后重?”
有的医学名词容易使病人恐惧或误解,也要尽量 避免。例如,“癌”,一般群众不愿提起,可笼 统地用“瘤子”代替。“心力衰竭”、“晕厥”、 “谵妄”,也容易误解为“心跳停了”、“昏 死”、“疯了”,在临床实践中有时因此发生误 解而闹纠纷。
在与病人交谈中,还应注意语言柔和、亲切,不 要大声、厉声说话,也要避免絮叨、重复,说话速 度不要太快,避免连珠炮式提问,让病人感到厌 烦。当病人回答提问需要考虑的时间,医生可等 待,或告诉病人:“不要着急”,更不要紧催病
现病史采集内容

现病史采集内容
1. 发病时间呀,这可太重要啦!就像你出发旅行,你得知道啥时候踏上旅程呀!比如说,你啥时候开始觉得不舒服的呀?想想,这可是找到问题根源的第一步呢!
2. 症状特点呢,也得好好琢磨。
这就好比认识一个人,要了解他的独特之处呀!像咳嗽,是干咳还是有痰呀,厉害程度咋样啊?
3. 伴随症状肯定不能落下呀!这就如同一件事情总有相关联的情况一样呀。
头疼的时候会不会也觉得恶心呀,或者有没有其他的表现呢?
4. 病情的发展变化,就好像一条变化的线呀。
是慢慢好起来了,还是越来越严重呀?比如刚开始只是有点疼,后面会不会疼得更厉害啦?
5. 诊疗经过也是重点呢!过去看医生怎么说的呀,多像回顾走过的路呀。
有没有吃过啥药呀,效果怎么样呢?
6. 一般情况也得关心呀!这就像了解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一样。
最近吃饭睡觉怎么样呀,精神头好不好呢?
7. 既往病史千万不能忘哟!这就好像了解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呀。
以前得过什么大病没呀,对现在有没有影响呢?
我的观点结论:现病史采集内容真的都很关键呀,每一个方面都不能忽视,这样才能更全面准确地了解病情呢!。
病史采集-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课堂重点:询问呼吸困难持续时间、程度、节律及其影
响因素.
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心源性 哮喘
心悸:a发作诱因、时间、频率、病程.b有无心前区疼痛、 发热、头晕、头痛、晕厥、抽搐、呼吸困难、消瘦及多汗、 失眠、焦虑等相关症状.c有无心脏病、内分泌疾病、贫血性 疾病、神经症等病史.d有无嗜好浓茶、咖啡、烟酒情况,有无 精神刺激史.
患者全身一般情况。
2.诊疗经过 (1)是否到医院就诊过?做过何种检查? (2)治疗用药情况,效果如何?
(二)相关病史询问 1.有无药物过敏史。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既往有无耳鼻喉科疾病史. 询问病史,一定要努力做到逻辑性强,层次、条理清楚,切忌思
维混乱,东一句西一句乱问。
三、问诊的内容及方法:
2.诊疗经过
(1)发病以来是否到医院看过,曾做过那些检查? (2)曾做过那些治疗?疗效如何?(或问治疗用药情况,
效果如何?)
(二)相关病史 1.有无药物过敏史?(可加问服用药物史) 内容简单,
基本成为套路。 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要根据疾病的不同作
适当的调整/询问的内容)
病史采集举例
病所致咯血、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咯血均须结合上 述病史作出诊断.
课堂重点:询问咯血量、颜色和性状(有无凝血
块)及其与全身症状的关系, 有无黑便.须与呕血鉴别.
恶心与呕吐:a呕吐的起病,如有无确定的病因或诱因,急 起或缓起,过去腹部手术史,女性患者的月经史等;呕吐的 时间,晨起还是夜间,间歇或持续,与饮食、活动等等有无 关系;呕吐物的特征,呕吐物性状及气味等,由此可以推测 是否中毒、严重消化道器质性疾病或梗阻等;根据是否有 酸味可区别胃潴留与贲门失弛缓;是否有胆汁,可区分十 二指肠乳头平面上、下之梗阻等;根据呕吐物的量可确定 有无上消化道梗阻,并估计液体丢失量.b发作的诱因,如体 位、进食、咽部刺激等诱因.c症状的特点与变化:如症状 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等.d伴随症状e加重与缓解 因素.f诊治情况,如是否作X线钡餐、胃镜、腹部B型超声、 血糖、尿素氮等检查.
病史采集

(一)现病史1.发热本身(1)起病诱因:如受凉、不洁饮食等。
(2)起病缓急、病程长短:①急性发热:起病急,病程<两周,主要由感染引起;②长期发热:两周以上体温>38℃的高热,仍以感染为主;③慢性低热:体温<38℃的非生理性发热,持续1个月以上,可能是器质性低热或功能性低热。
(3)发热的特点:确定热型,对发热的诊断和鉴别有帮助。
2.伴随症状与临床意义(1)寒战:①一次性寒战:即先寒战后发热,发热后不再有寒战,见于肺炎球菌肺炎、输血、输液反应;②反复性寒战:见于疟疾、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某些传染病等。
(2)出血:见于重症感染及某些传染病,如肾综合征出血热、钩体病等,某些血液病,DIC等。
(3)头痛:见于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等。
(4)咳嗽、咳痰、胸痛: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球菌肺炎、肺脓肿等。
也可见于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等。
(5)恶心、呕吐、腹痛:见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腹膜炎及腹部肿瘤等。
(6)明显的肌肉痛:见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军团菌病、钩体病等。
(7)皮疹:见于①发疹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②非传染性疾病,如风湿热、药物热、红斑狼疮、败血症等。
3.诊疗经过患病以来的检查、治疗及用药情况可为诊断提供线索。
(二)相关既往及其他病史1.既往史、药物和食物过敏史、创伤手术史。
2.流行病学情况3.爱人健康状况,月经婚育情况,有无流产史等。
4.有无相关遗传家族史、性病和冶游史.临床表现1.发病情况急性:感染性疾病,颅内血管性疾病等。
慢性:①反复发作性:血管性头痛,神经官能症等;②进行性头痛:颅内占位性病变等。
2.头痛部位一侧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等;深在部位头痛:颅内病变等;浅表性头痛:眼源性,鼻源性或齿源性;全头痛:高血压,全身性疾病,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3.头痛程度4.头痛性质5.头痛出现时间与持续时间6.加重、减轻或激发头痛的因素伴随症状1.剧烈呕吐:颅内压增高;2.眩晕:小脑肿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发热:感染性疾病;4.慢性进行性头痛伴精神症状:颅内肿瘤;5.视力障碍:青光眼,脑瘤;6.脑膜刺激征: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急性形式起病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起病缓慢者。
2.病程短者的预后好于病程较长的患者。
3.初次发病者预后好于反复发作者。
4.情感症状,如抑郁、焦虑等症状明显者预后好于情感平淡者。
5.从亚型来看,偏执型、紧张型预后较好,单纯型预后最差。
6.发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差,因此老年期的精神分裂症预后较好。
1.起病时间与发病形式
精神疾病的发生或急或缓,急者可能以天或小时计算、甚至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形式,而有些起病隐袭者则往往难以确定具体的发病日期,但应确定其大致的时间段与当时年龄等。在初步获得起病日期后,应反复问一下:“在此之前是否一切正常?”以进一步确认。同时应注意了解起病当时有无精神诱因、环境变化等生活事件发生,以及本次发病与这些因素有无联系等。
•要求病人对自己整体精神病况做出判断,由此推断病人的自知力,并进而推断病人在今后诊疗过程中的合作程度。
不合作病人病人的精神检查
•一般外貌
可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仪表、接触情况、合作程度、饮食、睡眠及生活自理
状况。
•言语
有无自发言语,是否完全处于缄默;有无模仿言语、持续言语。缄默患者能否用文
字表达自己的思想。
(六)家族史
了解患者主要家庭成员的构成、关系等情况,详细了解父母两系三代有无精神病患病史、精神发育迟滞者、人格异常者、滥用酒和药物者、自杀者以及违法犯罪者等。家族成员有无近亲婚配及其他遗传性疾病。
精神状况检查的内容:
1、外表与行为
2、言谈与思维
3、情绪状态
4、感知
5、认知功能
6、自知力
外表与行为
外表包括体格、体质状况、发型、装束、衣饰等。
•单相与双相由Leonhard(1962)首先提出,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者称为双相障
碍;只表现为躁狂或抑郁者为单相障碍。
•DSM-IV中将双相分为二个亚型。
双相I型:有躁狂、抑郁发作史,躁狂发作严重。
双相Ⅱ型:有躁狂、抑郁发作史,抑郁发作重,躁狂发作轻;与双相I型不同,不仅是躁狂程度轻,而且家族中患双相Ⅱ型者比双相I型多,另外发作次数较多,对治疗反应可能较差。
言谈的形式与逻辑思维逻辑结构如何,有无思维松弛、破裂、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或
词语新作。病人的言谈是否属于病理性赘述,有无持续性言语等。
言谈内容是否存在妄想。妄想的种类、内容、性质、出现时间、是原发还是继发、发展趋势、涉及范围、是否成系统、内容是荒谬还是接近现实,与其它精神症状的关系等。是否存在强迫观念及与其相关的强迫行为。
(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
(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等);
(7)睡眠需要减少;
(8)性欲亢进。
CCMD-3躁狂发作诊断标准
【严重标准】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CCMD-3精神分裂症(分裂症)诊断标准
【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学龄前教育指家庭教育的方式,文化背景,家长的价值观;学校教育情况包括患者在学校的成绩,所爱好的学科,与老师同学相处以及在校期间有无违纪逃学等方面内容以及最终学历等。
3.职业和工作经历
目前从事何种职业,能否胜任工作,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是否经常变换工作,是否经常存在违反劳动纪律或违法情况。
4.婚恋经历和家庭状况
(五)个人史
精神科病史中的个人史采集十分重要,应较为全面地反映患者的成长和生活经历及人格特点。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生长发育情况
母孕期与分娩情况,早期发育情况(应包括开始认人、开始说话、开始走路等的时间),成长环境(如是否长期与父母分离,与父母的关系,家庭氛围等),幼儿园经历等。
2.受教育情况
2.早期症状
许多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发作等存在早期症状,这些症状往往因其表现潜隐而被忽略,因而需要反复询问。通常应注意了解患者明显发病前有无生活习性、学习及工作热情、态度与状况、人际交往、个人日常卫生习惯、兴趣、睡眠、个性、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3.症状的发生、发展与演变
按发生时间次序从首发症状开始描述各种症状的具体表现、背景条件、变化特点、持续时间、相互联系和造成后果等方面内容。
CCMD-3心境障碍的分类
1、躁狂发作
2、双相障碍
3、抑郁发作
4、持续性心境障碍
5、其他或待分类的心境障碍
CCMD-3躁狂发作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3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
(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2)语量增多;
(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
•面部表情
有无呆板、欣快、愉快、忧愁、焦虑等,有无凝视、倾听、闭目、恐惧表情。
对医务人员、亲友的态度和反应。
•动作行为
有无特殊姿势,动作增多还是减少;有无刻板动作、模仿动作;动作有无目的
性;有无违拗、被动服从;有无冲动、伤人、自伤等行为。
精神科诊断过程
•在诊断过程中,要根据等级诊断,首先确定病人是否有器质性因素,只有排除了器质性问
题,才考虑“功能”性精神障碍。
•在诊断“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过程中,要考虑是精神病性(有幻觉、妄想、现实检验能力丧失等)的,还是非精神病性的(神经症性,没有上述重性精神病性特征);
•还要考虑人格因素和心理应激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诊断思路:
1、是否器质性病变所致
2、是否由精神活性物质所致
3、是否精神分裂症
4.既往诊治经过
历次就诊的时间、地点,医生诊断(有变化者应了解诊断改变的理由)与处理,特别是用药的品种、剂量、治疗反应与症状的发作——缓解形式等。
5.发病后的一般情况
发病后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饮食起居与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整体情况,有无伤人毁物、自残自杀等现象发生。
(四)过去(既往)史
通常包括一般健康状况,此前发生的与本次就诊无直接关系的疾病史(如有直接关系,应归纳于现病史中)。尤其注意儿童期有无高热、惊厥、抽搐和头部外伤等病史,有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输血史,药瘾酒瘾史等内容。
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阻断D2及5HT2受体。
抗精神病药物的选择
•兴奋躁动: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
•阴性症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舒必利。
•阳性症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奋乃静。
•依从性差者:长效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疗程
•急性期:
2个月
•巩固期:
4~6个月
•维持期:第一次发作1~2年,第二次发作3~5年,多次发作需终身服药。
至今有无恋爱史,恋爱的基本态度,恋爱中有无挫折以及遭受挫折的原因和处理态度;结婚年龄,目前婚姻状况,夫妻感情和性生活,有无婚外恋和性功能与性心理障碍等情况;家庭大致收入和社会地位等。
5.月经、生育史
初潮和绝经时间,月经周期规律和月经期的生理、心理反应,怀孕及生产情况等。
6.个性特点
主要了解患者个性倾向性,如个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烟酒嗜好。也应了解其情感反应模式、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式。
7.在接受治疗方面,有良好的依从性者预后优于治疗不合作者。
8.病前人格相对完好者预后好于病前人格有明显缺陷者。
9.从家庭因素来看,婚姻保持完好者预后好于家庭破裂者和独身者。
10.从社会因素方面看,有良好的工作记录者,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者的预后好于没有固定工作和没有良好社会关系的患者。
心境障碍
—单相与双相
精神分裂症
CCMD-3精神分裂症(分裂症)诊断标准
【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
(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面部表情从面部的表情变化可以推测一个人目前所处的情绪状态
活动注意活动的量和性质。
社交性行为了解病人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情况,是否关心周围的事物,是主动接触还被动接触,合作程度如何。
日常生活能力病人能否照顾自己的生活,如自行进食、更衣、清洁等。
言谈与思维
言谈的速度和量有无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中断等。
情绪状态
•通过主观询问与客观观察两个方面来评估。
•客观表现可以根据病人的面部表情、姿态、动作、讲话语气、自主神经反应(如呼吸、脉
搏、出汗等)来判定。
•主观的体验可以通过交谈,设法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
如果发现病人存在抑郁情绪,一定要询问病人是否有自杀观念,以便进行紧急风险干
预。
感知
•有无错觉,错觉的种类、内容、出现时间和频率,与其它精神症状的关系;是否存在幻觉,
(三)现病史
是导致本次就诊的全部内涵所在。主要包括起病时间、发病形式、并依发生时间先后次序详细描述各项主要症状(每项症状的具体表现、持续时间、发展演变及诊疗经过等)、各症状之间的互相联系等情况。对于各种症状与演变情况,应让供史者尽量举例说明,并反复求证后记录在案。一般情况下,现病史可按以下顺序描写:
【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