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优秀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生物入侵者公开课教案设计

生物入侵者公开课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生物入侵者公开课教案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对象:八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概念、特点和危害。

2. 掌握生物入侵者防治的基本方法。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入侵问题的关注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和特点。

2. 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3. 生物入侵者防治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生物入侵者防治的方法。

2. 如何提高学生对生物入侵问题的关注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物入侵者的图片,如美国白蛾、巴西龟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物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出现在我国的?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它们?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入侵者。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概念、特点和危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生物入侵者的概念、特点和危害。

结合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生物入侵者的防治方法。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物入侵者防治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生物入侵者的认识。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物入侵者的概念、特点和危害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物入侵者防治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程度。

四、教学资源1. 教材。

2. PPT或板书。

3. 生物入侵者图片。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举例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结合时事,关注生物入侵者在我国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的关注度。

4. 加强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延伸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入侵者,我们可以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前往当地的动物园、植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观察和学习那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入侵者的情况。

《生物入侵者》教案3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3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第一篇:教材简介:本书是环保专家贾思勰先生著作,是一本以生物入侵为主题的科普读物。

书中详细介绍了我国目前面临的有害入侵生物,它们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农业经济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

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其危害。

2.认识我国目前主要的生物入侵种类。

3.掌握有效的生物入侵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1.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其危害。

2.我国主要的生物入侵种类。

教学难点:1.如何有效防治生物入侵。

2.如何通过教育普及生物入侵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生物入侵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

2.教师针对学生的反应进行提问:你们认为这些入侵生物存在哪些危害?二、讲授(30分钟)1.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其危害。

2.我国主要的生物入侵种类及其危害。

三、练习(20分钟)1.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2.请学生就一种生物入侵选题,汇报该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四、总结(10分钟)1.运用PPT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2.讲解生物入侵对我国的危害及需采取的防治措施。

五、作业(自行安排)1.阅读《生物入侵者》相关章节,完成作业。

2.收集一些生物入侵的新闻报道,进行展示和讨论。

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展示法4.总结法教学工具:1.生物入侵图片2.PPT3.生物入侵新闻报道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展示、总结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其危害。

但是,在讲述我国主要的生物入侵种类时,许多学生因为口语表达的不够流利,理解有些困难。

下一节课,我将重新规划课程,增加听力和口语训练。

同时,将通过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入侵相关的知识。

初二上册语文生物入侵者教案优秀3篇

初二上册语文生物入侵者教案优秀3篇

初二上册语文生物入侵者教案优秀3篇《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在老师指导下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自然,关注科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近几年,出国游逐渐走近了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小伙伴飞往世界各地去欣赏美景,尝了国外那些鲜嫩美味又新奇的水果,就想要带一些回国给家人朋友尝个鲜。

返回国内时才知道:我国明文规定新鲜水果不得邮寄和携带进境,水果被迫被销毁。

.。

20xx年3月壹五日,天津检验检疫人员对一批来自西班牙的20余吨水果进行销毁。

有些人对此很不理解,有必要这样小题大做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这样严格是为防止以地中海实蝇为代表的毁灭性的水果害虫的入侵。

这些生物入侵者到底有多可怕,现在我们就跟着中国当代科学家、科普作家梅涛一起了解一下。

2、作者介绍:梅涛(1962-),江西南城人,中国当代科学家、博士生导师、科普作家。

研究领域为信息获取科学与技术、特种机器人、微机电系统。

负责完成了多项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3、检查预习:读准下面的字音并理解词义:失衡藩篱监控归咎在劫难逃五彩斑斓啸聚山林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4、整体感知现在给大家3钟的时间出声的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每一段的关键句或关键词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此时,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生物入侵者,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对文本进行挖掘,以形成对说明文全面、系统、深入的理解与把握。

要求学生结合着介绍生物入侵者的相关语句找出“非自然途径”与“危害”各指哪些内容,再次进行关键词语的提炼,并由此总结出“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5、研读课文1、围绕着这一概念,作者都具体介绍了哪些生物入侵者所带来的危害?(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一种生物入侵者,注意它姓名,来源,特点,危害等)斑贝、天牛、红蚂蚁、棕树蛇等。

《生物入侵者》教案设计(精选8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设计(精选8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设计(精选8篇)《生物入侵者》教案设计什么是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生物入侵者》教案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入侵者》教案设计(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物入侵者》教案设计1课前准备1.分析教材:对教材进行分析之后,我认为《生物入侵者》一课的特点在于:科学概念通俗易懂,结构清楚明白。

如果仅按照常规方法:只分析说明对象,说明结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话,达不到教学生动的效果,更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2.分析学生:在实现了小班化教学后,学生掌握了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有较强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求知欲强.而教室中就配置了电脑,更可以让学生方便的利用网络,为教学提供了硬件条件。

于是我定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①利用网络让学生在课前做充分的探究性学习。

②紧扣教材内容让学生去学习: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有哪些动植物是生物入侵者?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有哪些?③进行拓展性学习:防治生物入侵者有什么好办法?在实际的准备过程中,学生在熟悉了教材之后,带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到利用网络的自主学习中,他们查阅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后,能够对相关问题得出结论。

并且,每个小组都制作了以生物入侵者为主题的电脑课件,作为他们自己学习成果的汇报。

图文并茂的网络,使平面的概念立体起来,让单调的文字鲜活起来,一下子让学生从课本中走了出来,激发了他们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极大兴趣,并产生了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同伴,老师交流的渴望。

《生物入侵者》教案四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四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四篇生物入侵者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是一篇介绍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移迁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的事理性说明文。

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原因、科学界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见解和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所采取的措施。

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同时也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提升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积累词语,掌握“劫掠、栖息、藩篱、归咎”等词的读音及词义,理解“在劫难逃、五彩斑斓、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利用。

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能力目标:理清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升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提升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3.把握文章所利用的说明方法(二)德育目标:加强防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2.通过学习,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利用的说明方法,能收集筛选信息,加强对生物入侵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三)教学方法:课文学习以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2.讨论归纳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收集资料,讨论归纳主题,共同解决。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预习认真阅读课文(至少三遍)。

2.学生预习了解作者。

3.通过查资料理解生字词。

4.能通过自学把握课文段落层次。

5.课前准备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及危害。

二:导入多媒体播放一则生物入侵者的新闻,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

生答:外来生物入侵者给我国生态带来严重危害。

师导入:是呀!生物入侵者不但危害我国还危及其他国家甚至全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梅涛的《生物入侵者》板书课题三:通过解题来学习课文师:什么是入侵?生答:“入侵”是指外来或有害的物质进入。

生物入侵者教案3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3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生物入侵者教案第一篇:了解生物入侵者课程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为什么生物入侵者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教学重点:1. 生物入侵的定义。

2. 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3. 生物入侵者的分类。

教学难点:1. 生物入侵者的分类。

2. 学生如何理解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威胁。

教学方法:1. 课前讲解。

2. 小组合作讨论。

3. 观看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内容:一、生物入侵者的定义什么是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指的是一种物种从它的原来的地理位置通过人为或者非人为的原因移动到另外一个地理位置,并在这里扩散和生存的现象。

生物入侵者指的是这类外来物种,它们不属于某个地区原有物种群体,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二、生物入侵者的危害生物入侵者的严重程度是不可忽视的,它们会给生态系统带来很多的危害。

以下是生物入侵者的危害:1. 生物入侵者会人为的改变原有的生态系统,新的生物物种可能带来新的病害、竞争,导致环境中物种的数量增加或减少。

2. 生物入侵者会干扰生态平衡,推动原来物种的衰落。

国际专家呼吁,生物入侵者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

3. 生物入侵者会危及人类生存,进入农业、林业、渔业之后,只会对这些行业带来影响,对人类生命产生直接或间接威胁。

三、生物入侵者的分类生物入侵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爬行动物:在全球范围内,考茨海岸水蛇、侏儒螈等物种是非常典型的生物入侵者,它们也给环境及其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伤害。

2. 水生生物:像金鱼、水螅、亚洲外来鱼、南美太阳鱼等,它们都是入侵者中比较危险的种类。

3. 细菌和病原体:生物入侵者也可能是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细菌和病原体。

小结:生物入侵者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对我们的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此类问题,尽可能的采取措施,为保护生态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

第二篇:如何应对生物入侵者课程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如何应对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公开课教案

生物入侵者公开课教案

一、教案名称:生物入侵者的概念与特征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物入侵者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生物入侵者的特征;(3)培养学生对生物入侵问题的关注。

2. 教学重点:生物入侵者的概念与特征3. 教学难点:生物入侵者与生态环境的关系4. 教学准备:PPT、生物入侵者案例资料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PPT,让学生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概念;(2)新课导入:讲解生物入侵者的特征,包括生物学特征、生态环境影响等;(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生物入侵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入侵现象;(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5)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生物入侵者问题的严重性。

6. 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其他生物入侵者案例,下节课分享。

二、教案名称: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2)培养学生识别和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识。

2. 教学重点: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及其防控方法3. 教学难点:生物入侵者传播途径的识别与防范4. 教学准备:PPT、生物入侵者传播途径图片资料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PPT,让学生了解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2)新课导入:讲解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包括人为传播、自然传播等;(3)图片分析:展示生物入侵者传播途径的图片,让学生识别和防范;(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入侵者传播途径的防控方法;(5)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识别和防范生物入侵者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让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防范生物入侵者,下节课分享。

三、教案名称:生物入侵者的生态环境影响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2. 教学重点: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表现3. 教学难点: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4. 教学准备:PPT、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案例资料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PPT,让学生了解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新课导入:讲解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等;(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案例;(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5)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注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生物入侵者教案公开课

生物入侵者教案公开课

生物入侵者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概念,知道生物入侵的原因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入侵者的概念2. 生物入侵的原因3. 生物入侵者的危害4. 生物入侵的应对措施5. 生态保护意识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2. 教学难点: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和应对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入侵者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2. 讲解生物入侵者的概念:明确生物入侵者的定义,解释生物入侵者为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3. 分析生物入侵的原因:探讨生物入侵的原因,如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

4. 探讨生物入侵者的危害: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系统、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5. 讲解生物入侵的应对措施:介绍防止生物入侵的方法,如加强监测、隔离措施等。

6. 培养生态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生物入侵者的认识。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应对生物入侵者,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生物入侵者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生物入侵原因和危害的认识。

3. 评价学生对生物入侵应对措施的了解。

4.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评价学生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情况。

1. 生物入侵者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在小学六年级接触过一点说明文,可真正把说明文作为重点教学的是在初二上学期半期考后的一段时间,虽然经过一个单元说明文知识的学习,可学生对这种文体相对记叙文还是比较陌生,一些文体知识落实不够到位,估计对本课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影响。

但我希望能通过本课的学习,把说明文的一些知识能落实的更加到位。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积累本课词语,了解本文说明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本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本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看待生物入侵现象?
五、教学方法:引导、探究
六、教学课前准备:
1、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
及危害。

(至少搜集一种生物入侵者的资料)
2、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3、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在卡片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