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1954)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3单元法律与教化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高中历史第3单元法律与教化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下表所示为我国不同时期对人权的论述。这反映出我国( D )
时间 论述
20世纪 中国社科院关于人权的定义为,“人权是依照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应
80年代 当享有的权利,这样的权利受到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
1997年
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 障人权”
2017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出台相关的法律文件,有利 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体系形成,B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中国法律体 系的逐步形成,并非等同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排除A项;依法治国理念提 出的时间是1997年,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国家工业发展同法制建设之间 的关系,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对各族人民的权利保 障、义务履行及社会政治利益关系、民族关系的协调等发挥了重要的规 范作用。这体现了我国( B ) A.民族区域自治机构多元化 B.国家治理法治化取得重要进步 C.实现了全过程的人民民主 D.社会主义基层自治在不断完善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治化进程取得了重 大成就,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取得了重要进步,B项正确;材料没有关于自治机 构的讨论,排除A项;“实现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民族区域 自治,不涉及基层自治,排除D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这一运动旨在通过改变封建的婚姻家庭关系来进行反 封建斗争,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延续,C项正确;这一运动有利于调整男女 在婚姻家庭中的关系,未涉及政治权利,排除A项;本题题干并未体现这一运 动带来的结果,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这一运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劳动 力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

国家机构组织法

国家机构组织法

二、国家机构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1982年12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施行)第一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第一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召集。

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完成后的两个月内由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1个月以前,将开会日期和建议大会讨论的主要事项通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临时召集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不适用前款的规定。

第三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出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提出的报告,确认代表的资格或者确定个别代表的当选无效,在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前公布代表名单。

对补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前款规定进行代表资格审查。

第四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

各代表团分别推选代表团团长、副团长。

代理团在每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前,讨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的关于会议的准备事项;在会议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议案进行审议,并可以由代表团团长或者由代表团推派的代表,在主席团会议上或者大会全体会议上,代表代表团对审议的议案发表意见。

第五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选举本次会议的主席团和秘书长,通过本次会议的议程和其他准备事项的决定。

预备会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

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预备会议,由上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

第六条主席团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主席团互推若干人轮流担任会议的执行主席。

主席团推选常务主席若干人,召集并主持主席团会议。

第七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设立秘书处,在秘书长领导下工作。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概况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概况

第一届 1954年9月~1959年4月刘少奇一次会议(1954年9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五个组织法;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二次会议(1955年7月):通过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4年国家决算和1955年国家预算、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制定兵役法三次会议(1956年6月):通过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批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四次会议(1957年6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56年国家决算和1957年国家预算、1957年度国民经济计划;决定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五次会议(1958年2月):通过1958年国家预算、1958年国民经济计划;批准汉语拼音方案;周恩来总理作关于目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的讲话第二届 1959年4月~1965年1月朱德一次会议(1959年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1958年国家决算和1959年国家预算、关于西藏问题的决议;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二次会议(1960年3~4月):通过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1959年国家决算和1960年国家预算、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周恩来总理作关于目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关系问题的讲话三次会议(1962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60年国家决算,确定发展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四次会议(1963年11~12月):通过1964年度国民经济计划、1963年国家预算和1964年国家预算初步安排、关于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议第三届 1965年1月~1975年1月朱德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64年12月~1965年1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和1965年国家预算的初步安排;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第四届 1975年1月~1978年3月朱德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975年1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宪法;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第五届1978年3月~1983年6月叶剑英一次会议(1978年2~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修改宪法;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二次会议(1979年6~7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79年国民经济计划、1978年国家决算和1979年国家预算;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制定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作出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要决策三次会议(1980年8~9月):通过1979年国家决算和1980年国家预算;制定国籍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婚姻法;决定全面修改宪法并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四次会议(1981年11~12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0年国家决算和1981年国家概算执行情况的报告、198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点;制定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经济合同法,原则批准民事诉讼法草案五次会议(1982年11~12月):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六五”计划、关于1982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3年国家预算的决议;修改选举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六届 1983年6月~1988年4月彭真一次会议(1983年6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2年国家决算;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二次会议(1984年5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1983年国家决算和1984年国家预算;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新的兵役法;决定设立海南行政区三次会议(1985年3~4月):发展计划、1984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5年国家预算的报告;批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可以制定暂行规定或者条例;制定继承法四次会议(1986年3~4月):通过“七五”计划纲要,1985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86年计划决议,1985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6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了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外资企业法五次会议(1987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6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87年计划决议,1986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7年国家预算决议;原则批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七届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授权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的决定第七届 1988年4月~1993年3月万里一次会议(1988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7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8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预算草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通过宪法修正案、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通过成立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定;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二次会议(1989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8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1989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预算草案;通过行政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以及关于国务院提请审议授权深圳市制定经济特区法规和规章的议案决定三次会议(1990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89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1990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家预算草案;接受邓小平辞去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通过香港行政区基本法和相应的决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修正案、选举军委主席、副主席四次会议(1991年3~4月):通过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1990的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1年计划决议,1990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1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选举国家领导工作人员五次会议(1992年3~4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1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2年计划决议,1991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2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的决定;通过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八届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第八届1993年3月~1998年3月乔石一次会议(1993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2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3年计划决议,1992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3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澳门基本法,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及相关决定,授权人大常委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的预备工作机构的决定二次会议(1994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3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4年计划决议,1993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4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预算法;授权厦门市人大制定法规和规章在厦门经济特区实施三次会议(1995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4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5年计划决议,1994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5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教育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四次会议(1996年3月):通过“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关于纲要的报告;1995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6年计划决议,1995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6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行政处罚法,修改刑事诉讼法,授权汕头市和珠海市人大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各自的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五次会议(1997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6年国家计划执行情况与1997年计划决议,1996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7年国家预算决议;通过刑法,国防法,九届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九届人大代表的办法;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第九届 1998年3月~2003年3月李鹏一次会议(1998年3月):通过政府工作报告、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199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199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我国1954年《宪法》中的最高国务会议——运作、逻辑与原理

我国1954年《宪法》中的最高国务会议——运作、逻辑与原理

2021年第3期学习与探索No.3,2021(总第308期)Study&Exploration Serial.No.308・法治文明与法律发展・我国1954年《宪法》中的最高国务会议——运作、逻辑与原理李一达(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摘要:1954年《宪法》在国家机构设置层面的调整,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为了理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领导体制运转的不畅。

五四宪法部分地取消了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之间的隶属关系,但最高国务会议机制的存在实际上与国家主席对政府首脑的任命权一起促成了国家主席之于最高行政长官亦即国务院总理的领导地位。

国家主席此时享有的最高国务会议召集权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来自前设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亦即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权力让渡,由此,兼领该权和国家武装力量统率权的国家主席成为执政党领袖在这一时期参政施政、掌舵国务的最为重要的体制保障。

关键词:五四宪法;最高国务会议;国家主席;过渡时期中图分类号:D9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21)03-0079-07我国现行宪法是以1954年《宪法》(以下简称五四宪法)为基础进行全面修订的,所以五四宪法确立的国家机构体系与运作机制,是我们进行制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参照。

会议制度是当代中国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大部分的政治过程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会议来完成的⑴。

最高国务会议制度是五四宪法的一项独特发明,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产生较大影响。

①随着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发展,最高国务会议领导体制与工作模式在多个领域都有所重现。

考察该项制度的历史,对于我们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体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①借用许崇德先生较为权威的说法,最高国务会议曾在一定历史时期有着“很大的权威性和实际的影响力”。

参见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上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8页。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宪法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12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3批面上资助项目(2018M630240)作者简介:李一达,1987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地方政府学Y(逢考必过)

地方政府学Y(逢考必过)

地方政府学y 过程性评测一、单选1、我国地方政府组织结构实行:A行政首长负责制2、国家设置地方政府单位是按:A层级区划3、社会主义国家地方制度安排的基本模式为:D混合体4、自治体地方政府是的产物:C 近代民主政治发展5、地方政府类型中,不属于一般行政地方的是:D县6、特殊性地方政府设置,从其根源上看,可分为两种情况,基于政治上的需要和B管理上7、当代中国民族区域性地方政府的建制单位有:B 4种8、在我国民族乡: D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权9、国家结构单元的一般性表述:C地方行政建制10、在联邦制国家,地方政府的设置权力主要是掌握在(A联邦政府)手中11、社会主义国家的地方行政机关属于(A双)重领导体制12、地方政府是指一个:C政府单位13、地方政府在单一制国家里,是中央政府的:A分支机构14、美国的地方政府的下属政府是:B州政府行政区15、在中国地方的各级军事机关的下属组织是:D中央军事委员会16、在中国地方政权是指:C由同级所有地方国家机关组成的整体17、中国的地区行政公署是一级地方政府行政机关的:C派出机构18、决定着政府的职能是:A国家职能19、在联邦制国家联邦成员政府是:B地域性政府20、中国地方政府的正式发端是: C春秋时期建立21、自秦朝以后地方政府的基本单元A县22、法国地方政府是一种:B单一行政化23、在中世纪,英国的地方政府具有突出的特点:A地方自治24、美国州以下最普遍、最稳定的地方行政建制:A县25、建国之初我国建立了相应的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全国划分为六大行政区:A东北、西北、华北、华东、西南、中南26、现代地方行政机关的产生方式有(B3 )中27、狭义的地方政府是指:C地方国家行政机关28、地方政府层级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据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而有不同。

我国目前实行( A省、市、县(县级市)、乡(镇)四级制)制。

29、中国省级地方行政单位,总的变化趋势是少到多,由简到繁。

历史上的今天(9月21日)

历史上的今天(9月21日)

历史上的今天(9月21日)1933年9月21日,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时年39岁。

1921年7月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5月出席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总部主任,1925年参与领导了省港海员罢工。

1933年5月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

这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毛泽东在会上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会议选出了由毛泽东任主席的政协全国委员会。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会议通过了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改名为北京。

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大会还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及内外政策。

1954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正式施行。

1962年9月21日,中国现代著名戏剧、电影、舞蹈艺术家、教育家欧阳予倩在北京逝世,终年73岁。

主要作品有《天涯歌女》等,创作有优秀历史剧《忠王李秀成》,著有《唐代舞蹈史》和《一得余抄》等评论集,曾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等职。

1989年9月21日,第一届中国电影节在北京开幕。

为期7天的电影节推出了在两年时间里问世的40部影片。

电影节上还评选出新中国成立40年十大电影明星。

1990年9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徐向前逝世,享年88岁。

徐向前是山西五台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师师长,红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八路军129师副师长、第1纵队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兵团(后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太原前线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

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意见

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意见

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意见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
•【公布日期】2023.12.29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意见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

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号,邮编:100805。

信封上请注明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期限为30日。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的宪法、法律,以及1953年初颁布的(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D.《选举法》2.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 )。

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C.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D.中央书记处3.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 )。

A.2年 B.3年 C.4年 D.5年4.在我国所授予的勋章和称号中,具有最高荣誉等级者的授予人是( )。

A.中共中央总书记 B.全国人大委员长C.国务院总理 D.国家主席5.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 )。

A.一季度召开一次 B.两个月召开一次C.每月召开一次 D.不定期召开6.自治县(旗)可以设立在一般行政地方,也可以设立在民族自治地方。

设立自治县最多的省是( )。

A.黑龙江 B.青海 C.云南 D.四川7.中国少数民族中,有文字的民族有( )。

A. 20个 B.21个 C.22个 D.23个8.目前检察机关实行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案标准是数额在( )。

A.5万元以上的 B.10万元以上的C.15万元以上的 D.20万元以上的9.将公务员范围扩大到整个行政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选举产生和政治任命的政务官在内的国家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1954)
【法规类别】组织法
【失效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对1978年底以前颁布的法律进行清理情况和意见报告的决定
【发布部门】101
【发布日期】1954.09.28
【实施日期】1954.09.28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1954年9月2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54年9月28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制定。

第二条国务院设立下列各部和各委员会:
内务部,
外交部,
国防部,
公安部,
司法部,
监察部,
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建设委员会,财政部,
粮食部,
商业部,
对外贸易部,
重工业部,
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