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图片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三年级《庐山的云雾》课件

小学语文三年级《庐山的云雾》课件
针对图片和视频不够清晰的问题,可以尝试使用更高质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源,或者对图片 和视频进行优化处理,提高清晰度和观赏性。
针对难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反馈进行灵活调整和修改的问题,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 习状态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并适时调整课件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 高教学效果。
05
板书设计
了解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
力。
领略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丽,增强 学生的审美能力。
解决策略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学生身临其 境,增强对庐山云雾的感性认识,加
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品词析句、想象、表演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缺点
本课件在某些环节上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某些图片和视频不够清晰,某 些知识点讲解不够深入等。同时,由于课件是提前设计好的,有时候难以根据学 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进行灵活的调整和修改。
改进措施
针对知识点讲解不够深入的问题,可以进一步完善课件内容,添加更多的解释和说明,让 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练习法
总结词
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 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03
教学过程
导入
猜谜语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学生 思考庐山云雾的神秘和美丽。
展示图片
通过展示庐山云雾的图片,让 学生感受庐山云雾的变幻莫测

提问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庐山 云雾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02
教学方法

3、庐山的云雾

3、庐山的云雾
3、那么文中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云雾“瞬息万变”这个特点的呢?
生: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师:你觉得它变得——特别快,从哪些词看出?(刚刚,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
是呀,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又变成……
云雾变化得既快又多?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过得快的词?(刹那间、转瞬间、眨眼间、一转身)
个性设计
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第1页
教学流程
得还不够好,就请你做小老师指导他帮助他。
4、全班交流:
⑴庐山的云雾都有哪些特点?出示: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你真是一个非常会读书而且会思考的学生)
①谁再来读读这两个词语?(姿:平舌音,瞬:翘舌音。)
②姿是一个生字,你怎么记住它?(它是上下结构女字底)
③文中说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千姿百态什么意思?(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你能为它找一找近义词么?(形态万千、形态各异、姿态万千)
生: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板书)
师:你们是从哪里找到庐山云雾这两个特点的?
生: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师:你真有一双慧眼!像这样能够概括一个自然段意思的句子叫中心句。围绕一个中心去写,这样的构段方式就叫——总分(板书)
三、品“千姿百态”:
1、(理解千姿百态)那同学们,你喜欢千姿百态的云雾吗?那我们赶紧睁大眼睛,去欣赏那美丽的云雾吧。
你能通过朗读让我感受到云雾瞬息万变吗?
指名读2人评:你读出了一缕轻烟的缥缈;你读出了九天银河的壮观!
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云雾变化之神速!你可以被评为朗读小能手啦!
师:仅仅是文中提到的这些变化吗?你从哪儿看出来了?
个性设计
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第5页

庐山云雾的特点

庐山云雾的特点

庐山云雾的特点
1、庐山的云雾,有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两个特点。

2、庐山地理位置较高,气候潮湿,空气中的水汽饱和度非常高,在清晨的时候,往往气温比较低,这就更容易在山体周围形成云雾,而又因为庐山的山势较为崎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风将云雾吹散,就会造成云雾聚集,形成颇具特色的庐山云雾。

3、在庐山周围,有江湖环绕,这也造成了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为庐山的云雾形成提供了极为充足的水汽条件,这些水汽和空气中的尘埃结合,就会产生小水滴,从而形成云雾,这些云雾,在风的作用下,就会变化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形状、美感,让人流连忘返。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庐山的云雾》PPT课件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庐山的云雾》PPT课件

问:如果在前两次实验中,通电时间越长呢?那电灯消耗的电能 又会怎样? (学生回答) 问:电功除了和电流和电压有关外,还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回答) 归纳:根据进一步的实验证明: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跟电 压 、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3、电功的计算 引导学生根据上面得出的结论写出电功的计算公式 (学生回答):W=UIt 问:U、I、t 的单位各是什么? (学生回答)
举例:我们教室里的灯两端的电压是 220 伏,通过的电流是 0.18 安,那么通电 10 分钟,电流做了多少功?
(学生计算)
4、学生小结:通过这堂课学到了什么?
教案
家庭电路的组成
鄞州区高桥中学 林赛珠
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家庭电路与生活实际 联系十分紧密,应把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作为重点教授给学生,同时也由于现在施工日益注重美观,所以 家庭 电路中的许多线路都埋在墙内,讲解起来可观察性差,应努力 让学生 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懂得相线(火线)和零线的概念。 2、理解保险丝的作用。 3、了解插座及家用电器接地的作用。 4、了解测电笔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运用学过的电学基础知识分析实 际问 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兴趣,对学生进行尊重科学,遵守操作规程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 (会提到电流和电压) 引导,那我们该如何去研究呢? 点拨:研究这类问题,我们经常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先使其中 某 一个因素(如电压)发生变化,而其余的因素保持不变或者相 等,
找出电功和这个因素(如电压)的变化关系。然后,再使另一个因 素发生变化,而其余的因素也保持相等或者不变,找出电功和另外 这 个因素的变化关系。 出示串联电路教板(两个小灯泡,电阻不一样) 问:两个小灯泡是如 何连接的? 当开关闭合后,通过两个小灯泡的电流又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回答) 问:据此,那我们可以研究电功和哪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呢? (学生回答) 实验:在两个灯泡的两端各并联一个电压表,(可以边接边讲述有 关 操作)

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ppt课件02

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ppt课件02

2020/6/13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积累成语:
千姿百态 一泻千里
腾云驾雾
流连忘返 变幻无常
瞬息万变 云遮雾罩
2020/6/13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作业布置:
• 你游览过云雾弥漫的名山吗?你观看过云 雾缭绕的图片或电视片吗?你仔细观察过 家乡的云雾吗?请你说说看到的景象,也 可以画一幅画,或者写一段话,和同学共 同欣赏。
2020/6/13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 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 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 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 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 山……
2020/6/13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 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 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 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 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 山……
2020/6/13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 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 系在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 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
2020/6/13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
14、庐山的云雾
2020/6/13
起脚便是长安道,西风瘦马伴君行
我会读:
• 景色 秀丽 尤其 变幻 • • 增添 弥漫 千姿百态 • • 笼罩 流连忘返
2020/6/13

庐山的云雾赏析

庐山的云雾赏析

庐山的云雾赏析
人们经常把庐山称为“云海”。

因为庐山林木苍翠,悬崖峻绝,气候温和宜人,遍地秀美的自然景观,配上无边无垠的云雾,令人沉醉其中。

庐山之美,特别是云雾,它独特的迷人,确实让人难以忘怀,成为许多游客心目中最完美的视觉体验。

庐山云雾秀美壮观,如一层披在山上的白色披肩。

散落在山间,仿佛绵绵无绝伦。

每当月初到月中,云会形如威士忌般滚滚而来,仿佛带给游客一种如穿越时空的感觉。

水珠间的妖娆,你可以看到蓝色的云在天空中穿梭,像海浪一样翻滚跳跃,宛如一支宏大的交响乐。

看到这样的美景,心旷神怡,令人莫名激动。

此外,庐山还有一种独特的云雾,叫做“洒脱云”。

它能把整个庐山笼罩在
一层朦胧的静谧之中,被它覆盖的庐山一览无遗,人们宛如置身一位特殊的梦乡。

“洒脱云”的变化多端,会以不同的方式显现出未知的美景,有时会从眼前落下一片片清新的云朵,犹如一片片乌云扫过天空,宛如朵朵白花,把天空染白。

总的来说,庐山的云雾可以说是挚爱之美,它让许多游客陶醉在其中,永不忘怀。

在独特的云雾中,人们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放松心灵,远离现实尘嚣,在这份特殊的梦乡里,体验不一样的情感滋润。

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

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

庐山的云雾有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

庐山云雾中最壮观的要算云海。

庐山云海一年四季都可看见,尤其是春秋两季最美。

每当雨过天晴,站在“大天池”等处俯瞰,只见万顷白云转眼间汇成一片汪洋大海。

云海茫茫,波涛起伏,青峰秀岭出没在云海之上,变成了云海上的小岛。

庐山峰峦林立,峡谷纵横,构成了云雾滋生的天然条件。

而江湖环绕的地理位置,又为庐山提供了生成云雾的充足水汽,水汽一旦碰上空气中的尘埃,就成了小水滴。

数不清的小水滴就形成了美丽神奇的庐山云雾。

庐山其他情况简介。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

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

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

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句。

3、庐山的云雾

3、庐山的云雾

3.庐山的云雾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第二、三自然段分别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第二自然段按山头—山腰—山谷—山峰的顺序,以丰富的想象、恰当的比喻,形象地写出飘浮于庐山不同方位的云雾的独特姿态。

第三自然段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一缕轻烟”、“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四蹄生风的白马”和“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着力刻画出云雾变化之多;用“刚刚还……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了……”等词句,强调庐山云雾的变幻之快。

最后用“……”含蓄地表明庐山云雾“瞬息万变”。

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

全文层次分明,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基本掌握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意思的方法,他们能够积极思考,勤于动脑,有乐于思考、质疑的习惯!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创新能力方面的表现还不足,想象力不够丰富、对于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还有一定难度,不能够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结合学生实际和本课内容特点,本课应以读作为教学中的基本途径,引导学生品读文章语言,揣摩文章遣词造句,从而达到积累词语、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会文章布局谋篇的方法,能够运用文章的结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语文学习的无限兴趣。

教学目的:1.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品味比喻,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走进庐山云雾奇妙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