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的发展史
笔的发展历程PPT课件

2021/3/7
CHENLI
7
★计划怎样进行调查和总结调查的方案
★组员们尽力调查了解文献和网上资料
★组长总结并且整理资料写下整理报告
★归纳以上的工作整理思路并撰写论文
2021/3/7
L E U S G OCHENLI
8
★笔的文化——序 ★笔的作用(古代~~现代) ★笔的历史“征途” ★笔的发展情况 ★笔与环境保护 ★笔的发展到科技发展
CHENLI
13
自来水笔:自来水的种类,根据笔尖的材料不同,分 金笔,铱金笔和钢笔三类。金笔笔尖不是全用金子做 的,因为黄金太软,人们往里面掺铜,银,使之变得 坚硬一些。铱金笔和钢笔的笔头都是用不锈钢做的, 即使在墨水里浸久了,也不会生锈
2021/3/7
CHENLI
14
2021/3/7
1945年8月6日上午,第一颗原 子弹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造成 20万日本人遭难,人们对原子弹 的威力大惊失色。当时有个美国 人叫雷诺,抓住时机,大做广告, 炫耀他将出售一种“原子笔:就 象原子弹一样神秘,一支笔不用 灌墨水可一生受用。好多人闻风, 纷纷购买。原子笔风靡一时。其 实原子笔就是圆珠笔,和原子一 点关系也没有
★讨论各个途径所需的时间步骤
★分配每个成员应做的工作安排
★分道扬镳立刻开工大家加油干
2021/3/7
CHENLI
6
阶 段 时 间 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
1
3小时 计划任务
使任务进行更加有条理
2 48小时 调查了解 通过文献和网络了解笔的历史
3 24小时 整理总结 使课题有层次,总结调查的结果
4 72小时 撰写论文 完成研究性学习,总结全过程
到了中世纪的早期,欧洲人开始 使用鹅毛笔。它为西方文化服务了整 整1000年的时间!
笔的发展历史介绍

20XX年笔的发展历史介绍笔的发展史可以分几个时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笔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帮到你。
笔的发展历史最初以杆代笔时期笔的诞生要从那些用来在地上画出符号的树枝,木棒,骨头等都只是一个光光的杆子,然而正是这最简单的东西划出了人类最古老的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就是用这种笔在泥板上划出了闻名世界的契形文字,木炭棒可以画出黑迹,古埃及人曾用它将自己的象形文字记录下来,后来由于文字的载体出现了甲骨和石板,于是有出现了刀笔.刀笔也是杆式的,它的出现是为了对付坚硬的甲骨文和石头.自从古人发现用木炭棒可以涂写文字后,这种方法一直被沿用下来,并且发现了石墨也可以涂写,但无论木炭棒还是石墨棒拿在手上极易污手,聪明的人类在木炭棒和石墨棒外加上了一层外衣,多是软木质,也就是现在的铅笔,它的最大特点是字迹易于更改,橡皮一擦,笔迹就全无了.笔的发展历史笔的发展史蘸水笔时期随着文字载体向布料和竹简方面发展,以杆代笔的时期慢慢结束了,第二代蘸水笔开始出现了,其中首屈一指的要数毛笔,毛笔以竹节做杆,动物的毫毛为笔头,动物的毛软硬适中,吸水力强,但由于毛笔对握笔姿势,运笔速度等方面要求太高,所以蘸水笔又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羽毛笔,人们发现鸟儿翅尾的长羽质地较硬,适合于手握,羽杆又是中空的,刚好可以蘸取墨水,书写起来相当方便,于是,羽毛笔应运而生,但它有许多缺憾,比如羽毛笔的水量不易控制,写出的字迹时粗时细,弄不好将墨水滴在纸上.笔的发展历史笔的发展史便携式笔的时期自19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羽毛笔的基础上,发明了钢笔,钢笔迅速替代了传统的羽毛笔而成为20世纪主要的书写工具.钢笔也称自来水笔,它是根据气压原理制成的一种便携式笔,笔胆是空的小圆筒,挤压它使空气排出,松手后里面空间体积增大,压强变小,内外较大的压强使墨水吸入笔胆,书写时被压入的墨水在重力作用下随笔尖流出,这样书写就不必不停地蘸墨水,大大节约了时间,而且书写流畅,方便,再后来,又发明了书写更方便的圆珠笔,由于是油性书写材料,避免了钢笔会漏墨的麻烦,书写时间更长,更轻巧,更方便,更经济,所以深受现代人的喜爱.笔的历史简介笔,是人类的一大发明,是供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
钢笔发展史

钢笔发展史钢笔的发展经历由原始笔到鹅毛笔到浸渍笔再到现在使用的钢笔历程。
具体情况如下:1、原始笔:第一支钢笔出现在埃及时期,距今约3000年。
那时,埃及人用削得很细的芦苇或者木头做笔杆,用于在纸莎草上写字。
中国的甲骨、金文都是用骨制或铜器制成的刻字刀。
可以说,这就是钢笔的原型。
2、鹅毛笔(front)中古时期,羽毛笔在欧洲开始流行。
钢笔由鸟的羽毛制成,一般为天鹅绒或火鸡肉。
羽毛笔的优势在于容易写,并且能长期保存。
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其字迹不够平整,且须时常削尖。
3、1822年:浸渍笔(Steel Dip Pen)其实早在公元79年的庞贝古城遗址中就发现了青铜等金属制作的笔尖,只是由于工艺和技术的原因,金属笔尖直到19世纪才开始普及。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伯明翰的John Mitchell发明了一种可以大规模制作钢质笔尖的机器,此后羽毛笔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金属钢制作笔尖的“钢笔”,这也是现代钢笔的前身。
其使用方法与羽毛笔一样,需要蘸着墨水书写。
大规模生产的实现使得成本降低,而钢制的笔尖较羽毛笔尖更加坚固,因此越来越受欢迎。
4、1827年:钢笔(Fountain Pen)贮水笔/自来水笔(Fountain Pen)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钢笔,其诞生融合了许多人的发明与设计。
1827年,罗马尼亚发明家彼得拉克·波耶纳鲁(Petrache Poenaru)发明了第一支钢笔。
这项设计因无法控制墨水的流动会造成墨渍或没有墨,所以还不完善。
1884年,路易斯·埃德森·沃特曼(Lewis Edson Waterman)获得了第一个“槽形供墨”的专利,虽然他不是这项技术的发明者,但被后人称作“自来水笔之父”。
圆珠笔的发展历史

圆珠笔的发展历史最早出现圆珠笔这一名称的时间是1888年,是一位名叫约翰·劳德的美国记者曾设计出一种利用滚珠作笔尖的笔,但他未能将其制成便于人们使用的商品。
1895年,英国市场上也曾出售过商品化的非书写用圆珠笔,因其用途狭窄,未能流行起来。
1916年,德国也有人设计制作过一种新型的圆珠笔,其结构与今天的圆珠笔较为接近,但性能较差,未能引起广泛的重视。
匈牙利记者拉迪斯洛·比罗非常清楚地意识到普通钢笔所存在的问题。
比罗认为,他是在访问一家报纸的时候产生了用一种使用快干墨水的笔代替传统墨汁笔这一想法的。
报纸用的油墨几乎是在瞬间干燥,而且不会留下污迹。
比罗发誓要将类似墨水应用到一种新型书写工具中。
为了避免粘稠的墨水堵塞他的笔,他提出在装有这种快干墨水的管子顶端安装能够旋转的小金属球。
该金属球将有两个功能:作为笔帽防止墨水变干。
使墨水以可控速率从笔中流出。
1943年6月,比罗和他的兄弟格奥尔格(一位化学家)向欧洲专利局申请了一个新专利,并生产了第一种商品化的圆珠笔——Biro圆珠笔。
后来,英国政府购买了这个专利圆珠笔的使用权,使得这些圆珠笔可以被英国皇家空军的机组人员使用。
除了比传统钢笔更坚固以外,圆珠笔还能够在低压的高空中使用(在高空中,传统自来水笔的墨水会溢出)。
这在英国皇家空军中收到了很好的使用效果,使得Biro圆珠笔大受好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种圆珠笔由于其坚固性和适应战场环境的能力而在军队中广泛使用。
在美国,米尔顿·雷诺在1945年推出了新型圆珠笔,并首次成功地投入商业生产,以代替当时还很流行的自来水笔。
该圆珠笔使用了一颗小的圆珠,将浓度很大的明胶型墨水释放到纸上。
雷诺圆珠笔是一种简单的书写工具,并以“第一支能在水下书写的笔”大作市场宣传。
雷诺在初次推出新型圆珠笔时便卖出了10,000支。
这些首次公开销售的圆珠笔非常昂贵(10美元一支),主要是因为它们采用了新技术。
笔的发展简史

毛笔 羽毛笔→自来水笔
1548年:西班牙书法家胡 安· 德· 伊西亚尔在他的书法手册中 最早提及青铜笔。 1700年:尼古拉斯· 比翁(法国 路易十四时代的乐器制作大师)最早 为自来水笔留下画图. 1803年:英国工程师布赖恩· 唐 金获得第一个钢制笔尖的专利权 1830年:英国的钢铁工人威 廉· 约瑟夫· 吉洛特、威廉· 米切尔和 詹姆斯· 斯蒂芬佩里发明了大量生产 钢笔尖的方法。
新型笔
1966年:费希尔为美国航天局发明 了太空笔。这种笔的墨水囊经过加压, 能在失重状态下写字。 979年:吉列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 钢笔.它写出的字能在10小时内擦去,其 决窍是用橡胶胶水制成墨水。 1984年:日本樱花公司推出中性墨 水笔。它是圆珠笔和记号笔的中间产品, 用的是中性墨水(gel-ink)。 1996年:美国彭特尔公司推出 “Milkys"中性墨水笔,大受美国儿童欢 迎。
自来水笔→圆珠笔 Nhomakorabea
1888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韦茅斯的约 翰· 劳德获得第一枝圆珠笔的专利权.但直 到专利权期满.它也没被批量生产过。 1938年:匈牙利记者拉迪斯洛· 比罗和他 的兄弟格奥尔格发明了第一枝实用的圆 珠笔。它使用的是能迅速变干的印刷油 墨。 1950年:法国男爵马塞尔· 比什成立了比 克公司。他的公司擅长于大量生产圆珠 笔.(如今,比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制笔 公司。每天销售2100万枝笔,一年76亿 枝) 1951年:在最初的热情过后公众发 现圆珠笔价格高,而且不可靠,圆珠笔 销售量急剧下滑,自来水笔卷土重来。 1954年:派克钢笔公司推出[Jotter" 圆珠笔.这种更加可靠的新型圆珠笔的书 写时间比最流行的同类产品长5倍.圆珠笔 的销售量重新回升。
笔的发展历史

笔的发展史
笔是人类书写工具的重要发明之一,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最早的笔是毛笔,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约在3000年前。
毛笔是用兽毛或鸟羽制作而成,先将笔杆制成形状,然后将兽毛或鸟羽插在笔杆上,用墨汁来书写。
毛笔的优点是可以调整笔锋的宽度和软硬度,使得书写时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笔画线条。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毛笔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欧洲,因为毛笔在那里无法适应西方语言中字母的复杂结构,因此逐渐被鹅毛笔所替代。
鹅毛笔的材料与毛笔类似,只不过是用鹅羽制成,因为鹅羽中心有空气管,使得它比毛笔更为柔软,同时它的笔锋也可以进行调整。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鹅毛笔的笔锋过于柔软,无法书写细小的字迹,而且使用寿命也较短,于是逐渐被金属笔所取代。
最早的金属笔是由英国的克劳福德发明的,他在1803年获得了一项专利,专利名称为“半自动铅笔”,使用金属材料制成,需要人工给笔芯加油。
到了1830年,美国人约瑟夫·格罗斯发明了第一支可充式钢笔,这种钢笔使用金属笔芯,可以反复充电使用。
20世纪初,万斯公司发明了第一支圆珠笔,它使用小钢珠滚动在墨汁和纸张之间,从而实现书写。
20世纪50年代,迪克·斯廷伯格发明了现代的圆珠笔,这种笔使用的墨水可以在不同的纸张上书写,而且使用寿命长。
总的来说,笔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毛笔、鹅毛笔到金属笔、圆珠笔等多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中,人们都会发现之前的笔存在的不足,
并不断努力改进。
中国古代笔的演变

中国古代笔的演变
中国古代笔是中国书法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从最早的竹简、木简到后来的毛笔、硬笔,中国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笔具。
最早的中国古代笔可以追溯到商代。
那时候,人们使用的主要是竹简和木简,用于记载文字和绘画。
这些竹简和木简被磨成尖锐的形状,成为最早的笔。
虽然这种笔没有毛笔那样的灵活性,但它们已经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书写和绘画的热爱和追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笔逐渐出现在中国的文化舞台上。
毛笔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那时候的毛笔是用动物的尾毛制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笔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毛笔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毛笔的出现使得中国书法艺术的表现更加丰富多样,书法家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笔触和线条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毛笔的基础上,中国古代笔又出现了硬笔。
硬笔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后发展起来的一种书写工具。
与毛笔相比,硬笔更加方便使用,适用于快速书写和绘画。
硬笔的出现使得中国的书法艺术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许多人开始使用硬笔进行书法创作。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笔的演变经历了从竹简、木简到毛笔、硬笔的过程。
每一种笔具都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艺术发展。
这些古代笔具的演变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
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无论是毛笔还是硬笔,它们都是中国书法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通过这些古代笔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的书法艺术,感受到古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钢笔发展历史

钢笔发展历史钢笔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书写工具,有着丰富的发展历史。
从古代的羽毛笔到现代的钢笔,这一工具的演变过程中,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缩影。
钢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的唐朝。
当时,中国的文人墨客使用竹签或毛笔进行书写。
到了公元10世纪,中国的湖北人张思思将竹节削成钢笔般的形状,这也被认为是最早的钢笔雏形。
然而,真正的钢笔作为一种可持续使用的书写工具,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欧洲。
当时,人们开始利用铺满羊毛的羽毛制作书写工具。
这种羽毛笔使用起来非常顺畅,但需要频繁更换笔头。
它在发达国家的推广力度较大,但代价昂贵,普通大众使用的机会并不多。
19世纪的工业革命,给钢笔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推动。
1822年,罗马尼亚的罗施特发明了钢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螺旋供墨机构。
这一革新使得钢笔能够自动供墨,不再需要不断蘸墨。
不久之后,丹麦工程师约瑟夫·吉洛特设计出了更加完善的气泡自来水式供墨钢笔。
这种钢笔不仅更加便利,还大大提高了书写的速度和质量。
随着钢笔技术的不断改进,20世纪初的钢笔开始成为普通大众的书写工具。
它替代了羽毛笔,成为商务交流、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工具。
正是在这个时期,德国的帕克钢笔和英国的威斯特林钢笔等品牌崭露头角,成为享誉世界的顶级钢笔制造商。
然而,20世纪后半叶的数字化浪潮给钢笔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电子邮件和智能手机的兴起使得人们逐渐转向电子文字的书写方式。
然而,钢笔依然具有独特的韵味和优势。
钢笔独特的书写质感、流畅的线条以及对手部的舒适度,吸引着一部分人群坚守传统,保留对手写的热爱。
如今,钢笔市场多元化发展。
除了传统的钢笔,还有可拆卸笔头的钢笔、可更换墨仓的钢笔以及配备特殊墨水和笔尖的豪华钢笔等多种类型。
同时,一些设计独特、注重时尚的品牌也在钢笔市场中崭露头角,吸引着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钢笔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工具的变迁,更是人们对于书写艺术和审美追求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具市场容量
中国文具行业市场容量约1500亿元,约合 215亿美元,全球文具市场总量2500亿美元, 中国文具市场占全球文具市场总额的8.6%书 写工具类占10%,约为150亿元,学生用品占 7%,约为105亿元,而且近几年还在按照12% 的速率在增长,文具市场容量还是可观的。
我们的资源
派克 产品系列及产地 英国:世纪系列,丰采系列,派克45系列,云峰系列 法国:派克100系列,卓尔系列,仕豪系列,式雅系列 日本:式雅三合一产品 泰国:睿丽系列 中国东莞:卓尔迷你系列,IM系列,都市系列,悬彩系列 中国上海:威雅胶杆系列,V88系列 中国宁波:酷派系列 中国台湾:名仕系列
推广战略
礼让散客 电话勤访
开发核心客户
钢笔推广
பைடு நூலகம்
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 力度
代理商每年可以和单 位联合举办钢笔书法 大赛
我 们 的 明 天 会 更 好
钢笔目前拥有的市场和容量 钢笔业虽被冷落,但它还是有一定的市场: a、某些部门和单位还是强调使用钢笔; b、练习硬笔书法是必须采用钢笔的; c、礼品赠送、签约、名人签名等。 钢笔目前的市场分为两大块: a、学生用品和少量的办公用品; b、高档礼品:万宝龙、派克、公爵、毕加索等
公爵 德国上海金皇冠金笔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公爵”牌金笔、 铱金笔、圆珠笔和宝珠笔为主产品的专业制笔商,同时配 套生产“公爵”牌高级墨水和高档礼品。本公司生产的系 列笔以中高档为主,拥有一百多个系列、三百多个品种型 号,其中“公爵”品牌经过公司员工几十年的努力已成为 公司标志性产品。“公爵”牌在欧洲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 区注册,在德国成立了德国公爵金笔有限公司,充分运用 德国的技术,更使产品被世人接受和认可。
笔的收藏 我国自古有“盛世重典藏”,爱好收藏是中华民 族的一个传统,也是陶冶情操的好形式。收藏热 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兴衰,社会的进步,百姓家庭 生活的变迁。收藏,对于收藏者来说,可以陶冶 情操,磨炼意志,让人有个好心情;收藏让人增 长知识。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 高,兴起了被专家称为继宋、清两代两次民间大 规模收藏热之后的“第三次民间收藏热”。 搞收 藏,其兴趣在于鉴赏,其目的在于求真,其方法 在于历练,其心态在于宁静。让我们在收藏中学 到更多的知识,让收藏走进我们的生活,充实我 们的生活。
钢笔的发展
自19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羽毛笔的基础上发明了钢笔之后,钢笔迅速 替代传统的羽毛笔而成为20世纪主要的书写工具。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脑、打印机与网络迅速普及,在很大 程度上取代了钢笔的书写功能,而且性能更加优良的圆珠笔广泛运用 ,也挤占了钢笔的市场占有率。21世纪初的今天,钢笔仍然具有不可 替代的特性,它是许多人首选的书写工具,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体现 持有人身价的一种象征。制作工艺越来越精良的名牌钢笔,已成为高 档的名贵礼品,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追求,价格不菲。 钢笔因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收藏者 , 所以如何选择一枝好的钢 笔 ,也成了一门学问。 有不少人喜欢收藏钢笔。因为钢笔不仅有足够多的新老品牌与款式供 收藏者寻觅选择,而且价格适宜,全球都拥有庞大的市场,收藏容易 ,转手出让也极为方便。即使是专供收藏的珍稀品牌,很少有伪造的 假货,也没有很多人专门炒作,因此使得鉴赏家与投资者购买起来较 为放心。
毕加索 公司简介 毕加索Picasso是世界著名钢笔品牌、世界第一艺术品牌 企业。上海帕弗洛文化用品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2年的 民营股份制公司,系中国钢笔协会会员单位, “质量、信 誉双保障”示范单位,中国市场品牌战略论坛组委会“中 国知名品牌”重点推广单位。公司为了推广毕加索艺术的 精华,着力研发、生产、销售以毕加索艺术为主题的书写 工具-金属笔,积极倡导“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导 入了符合中国文化和企业发展、市场需要的CIS系统,通 过了国家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在2010年上 海世博会授权为特许产品生产商。 2002年上海帕弗洛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被美商毕卡索创意 公司认可,授权为中国地区唯一合法代理商。
笔
笔 的 发 展 史
笔的历史
笔,是人类的一大发明,是供书写或绘画 用的工具。多通过笔尖将带有颜色的固体 或液体(墨水)在纸上或其他固体表面绘 制符号或图画,也有利用固体笔尖的硬度 比书写表面大的特性在表面刻出符号或图 画。现今普遍使用的是签字笔和圆珠笔, 绘制艺术底稿和画图则多用铅笔。而古代, 在中国,使用的是毛笔。古希腊、古罗马 曾在木板面上涂蜡,然后用铁棒在蜡面上 划写。古代埃及和波斯,曾将芦苇杆削尖 当笔使用。从中世纪开始,在欧美,则是 使用芦苇笔或鹅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