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中风后遗症最佳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肢残等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案一、中风后遗症中医药康复中风造成的功能障碍一般来讲有肢体瘫痪、失语失忆、吞咽困难、心理障碍等,治疗这些中风后遗症应遵医嘱按疗程坚持用药,并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理疗、心理障碍康复进行综合治疗。
(一)药物治疗坚持服用汤药以促进脑血管病变区域侧支循环的形成和丰富,改善脑血流循环和脑缺氧状态;激活和修复受损脑细胞,清除脑组织代谢产物;清除自由基,建立脑组织功能代偿;同时对降低血粘度和高脂血症,对硬化动脉有软化作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和预防中风复发的双重目的。
中药汤药常分两型:气虚血瘀型方用补阳还五汤,中成药可用华佗再造丸、三七总甙片等;阳亢络阻型方用镇肝熄风汤,中成药可用太极通天口服液等。
(二)功能康复锻炼1、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是增强肌力、调节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方法包括被动训练、主动锻炼、助力运动,个别不能活动的患者可采用意识锻炼。
2、平衡和步行训练:包括坐位、站位平衡,有支撑无支撑、静态、动态平衡等,患者平衡训练应根据瘫痪恢复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程度进行,当站立平衡后方可进行步行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不能运动过度,以免造成新的伤害。
3、日常生活训练:个人洗漱,行走动作、更衣等。
作业疗法:患者有目的进行动作训练,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能力,如下棋、珠算、桌球、阅读、书写、刺绣等。
(三)理疗电疗、磁疗、高压氧治疗等,结合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
针灸一般取穴百会、风俯、内庭、太冲。
上肢不遂加肩榆、曲池、手三里、外关;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口眼歪斜加地仓、颊车、合谷、四白;舌强语涩加廉泉、通里。
推拿疗法能通过手法的作用以舒筋通络、活血化瘀,并能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患侧肌肉的萎缩,亦是本病康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推拿要点手法以揉捏、扣拍、点按为主,并应掌握轻松柔和、舒适透热为度,切忌暴力损伤肌肉。
一般操作如下:1、患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站在其右侧,用右手拇指按揉膻中、中脘、关元等穴。
“通络正瘫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

摘要针对中风后遗证脑络瘀阻的病机特点,用自拟“通络正瘫方”化瘀通络、息风化痰。
本方以虫类药物为主药,搜剔脑络瘀滞,随证化裁,疗效可靠。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通络化瘀中风后遗症以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或肢体伸屈不利,或肢体瘫软等为主要症状。
现将笔者用自拟“通络正瘫方”治疗经验介绍如下:1 “通络正瘫方”的组成及应用全虫8g、蜈蚣2条、地龙15g、水蛭8g、天麻12g。
上药焙干研细为末备用。
并用以下药物煎汤送服,丹参30g、红花12g、当归15g、白芥子15g、威灵仙30g、玉竹15g、腾莶草40g,每日1剂,每剂服3次。
功用:化瘀通络。
主治:中风后遗症(偏瘫,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等)。
临床加减:病程长,气短,足软,血压不高或低血压伴有气虚者加黄芪80~120g、甲珠8g、鸡血藤30g;头昏头痛,耳鸣者加龙骨、牡蛎各30g,赭石、白芍各24g,怀牛膝15g;语言蹇涩,口眼歪斜者加菖蒲、防风、蝉衣各10g;项强不适者加葛根、木瓜各15g;痰多便秘,胸闷,苔黄腻加胆星10g,大黄、瓜蒌仁、枳实各15g。
2治验举隅(1)李某,女,45岁,本县马村乡彭嘴人。
1997年2月25日就诊,家属代诉:患者关节疼痛10年,劳累后自觉心悸、气短。
3个月前突然昏扑,不省人事,醒后出现半身不遂。
经某部队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并发脑栓塞”,住院治疗7天后病情稳定,神志清楚,惟有半身不遂,瘫痪在床,伴有关节疼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两颧发红,神疲乏力等症。
经当地医院治疗2月未见好转。
诊断为中风后遗证,属脉络阻塞,气滞血瘀。
逐用“通络正瘫方”加黄芪80g、甲珠8g鸡血藤30g,服10剂后能下床拄拐移动,继服10剂后,能弃杖行走,生活能自理。
(2)蔡某,男,65岁,海南省琼海县朝阳乡人。
患者于1989年10月9日来函求治。
自诉在1987年3月25日夜2时许下床小便时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半身瘫痪,2天后渐清醒,留下半身不遂。
在当地医院治疗2年余,服中药和人参再造丸、华佗再造丸等药甚多,效差。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验案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验案
(原创版)
目录
1.介绍中风后遗症
2.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方法
3.举例介绍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验案
4.提示注意事项
正文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后遗留下的功能障碍,如偏瘫、言语障碍、视力障碍等。
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有着丰富的经验,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验案。
验案一:
组方:海风藤、秦艽、牛膝、杜仲、桑寄生各 15 克,巴戟、白芍、木瓜、制附子、狗脊、木香各 20 克,薏苡仁 50 克,肉桂 10 克,白醋 15 毫升 (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
功效:用于中风后遗症,症见关节僵硬,行走不便。
验案二:
组方:桂枝、川椒、寻骨风、桑枝、槐枝、桃枝、椿枝、茄根。
用法: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取药汁,兑热水至适宜温度后浸泡,每天两次,5 天为一疗程。
功效:具有温经通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等功效。
验案三:
组方:木瓜、桑枝、当归、黄芪、赤芍、川芎各 50 克,红花 15 克。
用法:将上药煎汤取汁,擦洗瘫痪侧肢体。
功效:用于中风后遗症,症见偏瘫、肢体无力等。
以上是三个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验案,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验案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

中医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发表时间:2016-05-05T17:05:48.6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作者:赵彤彤丁晓丹[导读]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针灸室 044000)采用中医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内外兼施,疗效互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方法。
赵彤彤丁晓丹(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针灸室 0440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灸配合运动疗法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14例脑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7例与对照组57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配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仅采取运动疗法治疗,具体方法与治疗组相同。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治疗后观察发现,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采用中医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内外兼施,疗效互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针灸;运动疗法;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330-02中风是老年人群较为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高,多数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半身不遂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更为其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1]。
针灸治疗中风后运动功能障碍在我国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成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重要方法之一[2]。
本组研究中,观察中医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14例脑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61例,女性53例;患者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8.7±8.7)岁;全部患者病程均在6个月以上,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
中风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后遗症(脑梗死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中医病名:中风后遗症(编码为:A07.01.01.05 )西医病名:脑梗塞后遗症(编码为:I69.300)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010年)。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 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痰瘀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一)中医经典【文献摘要】《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脑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要点

·281·脑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要点雷 鹏 绵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脑血管疾病对于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随着现在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受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因此人们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越来越高,从临床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当前脑血管病变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该病病因相对比较复杂,与一系列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有密切联系,而当前脑中风已经成为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脑中风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对于脑中风患者而言该病对其生活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各种脑中风后遗症,由于脑中风会导致患者部分脑组织血供受到影响,即使患者接受了妥善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在出院后仍会存在一系列由神经系统受损而出现的功能障碍,这一类功能障碍统称为脑中风后遗症。
目前来看脑中风后遗症对于脑中风患者健康影响非常大,往往成为影响脑中风患者生存年限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中医对于脑中风后遗症拥有一系列相应的治疗康复手段,相较于西药康复治疗,中医相应治疗手段具有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患者接受度高等一系列优势,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脑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的相关内容,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脑中风后遗症在中医理论中属于偏枯范畴,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一侧肢体麻木无力、下肢行动功能受限、上肢活动功能受限、语言不清、认知功能障碍等,而从中医理论来看,中风后遗症属于虚实夹杂之症,虚症主要是指患者自身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因而存在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等虚症,而标实则是指患者存在脑髓失养、痰瘀阻痹等实症。
目前来看,多数脑中风患者在入院接受紧急治疗后,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脑中风后遗症,而当患者出院回家调养时,多数患者家属又认为患者需要安静休养,慢慢恢复,因此在出院后没有给予患者正确的康复治疗措施,导致患者出院后相当一部分可以得到恢复的功能,长时间无法恢复,这会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容易引发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中风后遗症的推拿治疗

怎样预防和治疗
积极治疗中风相关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中风是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肥 胖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导致脑血管功能损害, 当损害到一顶程度时,在诱发因素的促使下而发 病。
诊断
二、起病有急有缓,病情复杂。急者有卒然头 昏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数小时后迅速出现 半身不遂,拌见口眼歪斜等症;缓者头痛、头 晕后三两日才逐渐出现一侧肢体萎软或偏废不 用。
三、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以老年居多。如: 元朝医家王履指出“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 际,、、、多有此疾”。椐资料表明,本病的 发生年龄有提早的趋势。
宋、严用和对其病因论述更为具体,他说: “营卫失度,腠理空疏,邪气乘虚而入,极其 感也,发为半身不遂”。金元时代,许多医家 提出了内在因素导致半身不遂的观点,如刘和 间(金代医家)的“心火暴盛”;李东垣的 “正气自虚”;朱丹溪(元朝医家)的“湿痰 生热”等,三家立论不同,但都重于内因,对 中风的病因学有重大发展。
辨证
2、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1)、表现:时常头昏、头晕、头痛,耳鸣、 眼花、目眩,少眠多梦,腰酸腿软;或面红、 激亢易怒;一侧肢体沉重、麻木,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语言蹇涩,舌红苔黄,脉弦滑。
(2)、分析:因某些原因造成肝肾阴虚,出 现肝阳偏亢,形成上盛下虚,故见头昏头痛, 耳鸣目眩,少眠多梦,腰痠腿软,步态不稳。 肝风夹痰上扰,流窜经络,则出现舌强语蹇、 口眼歪斜、脉弦滑,舌红为阴不足,苔黄为热 之征。
辨证
二、辨证侯表现
中风后遗症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新进展

中风后遗症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新进展中风,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往往给患者留下各种后遗症,如肢体偏瘫、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新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一、中风后遗症的概述中风,又称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中风后遗症则是指中风发病后遗留下来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恢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常见的中风后遗症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心理障碍等。
这些后遗症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对其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二、中医康复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中药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等目的。
例如,补阳还五汤常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天麻钩藤饮则适用于肝阳上亢型患者,有助于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2、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合谷、曲池、风池等,可以调节经络气血,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电针、艾灸等方法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针灸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针灸能够改善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通过手法作用于患者的肢体和穴位,以疏通经络、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
它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疲劳感。
4、中医功法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功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平衡能力,促进气血运行,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西医康复治疗方法1、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西医康复治疗的核心内容之一。
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洷康天然水蛭素治疗中风后遗症订购热线:400-0252600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意识不清、口渴、言蹇、偏瘫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它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短暂脑缺血发作等病,是一咱死亡率较高的疾病。
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必须抓紧时间积极治疗。
中风之后,脏腑虚损,功能失调,病邪稽留日久,正气定必耗损,临床上本虚标实。
当然以本虚症较明显,其中尤其以气虚、肝肾阴虚、心脾阳虚突出。
因此,在临床上治疗这类疾病,都以采用滋阴健脾、活血化瘀之法。
方用“复原丸”和“解凝活脑丹”。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意识不清、口渴、言蹇、偏瘫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它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短暂脑缺血发作等病,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
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发病6个月以后,仍遗留程度不同的偏瘫、麻木、言语蹇涩不利、口舌歪斜、痴呆等。
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必须抓紧时间积极治疗。
中风之后,脏腑虚损,功能失调,病邪稽留日久,正气定必耗损,临床上本虚标实。
当然以本虚症较明显,其中尤其以气虚、肝肾阴虚、心脾阳虚突出。
因此,在临床上治疗这类疾病,都以采用滋阴健脾、活血化瘀之法。
有促进血肿吸收和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
复原丸:黄芪30g 太子参18g 全当归12g 白术18g 茯苓18g 熟地18g 黄精18g 山萸肉15g 川芎12g 仙灵脾15g
解凝活脑丹:水蛭10g 丹参18g 川足2条g 川芎12g 田七末1.5g
复原丸滋补肝肾,益气养血。
方中熟地、黄精、山萸肉、仙灵脾滋补肝肾;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川芎、全当归益气活血,使气血周流旺盛,有助于通络活血化瘀之力。
解凝活脑丹功能为宣通脑络,化瘀解凝。
本丹以水蛭为主药。
水蛭是吸血动物,性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
其味咸、苦,咸能入血走血,苦泄结,咸苦并行,治疗血瘀有良效。
本病多为脑实质内形成血块,水蛭使脑络能通,血凝能解,说明水蛭有促进血肿吸收和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