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病从口入
卫生小常识

卫生小常识一、饭前、便后要洗手:手是人体的“外交器官”,人们的一切“外事活动”,它都一马当先,比如从事各种劳动、到垃圾、刷痰盂、洗脚、穿鞋、搽大便等,都要用手来完成。
如果饭前便后不洗手,就可以把细菌带入口中,吃到肚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菌从手来,病从口入”。
所以要养成勤剪指甲,饭前、便后、劳动后洗手的习惯。
二、不随地吐痰、甩鼻涕:痰是呼吸道分泌出来的粘性液体,借咳嗽动作排出体外。
痰液中含有几百万个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
如果把谈液吐在地上,当痰液干燥后,细菌便随尘土飞扬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样的尘埃,就有可能得呼吸道疾病。
因此,人人都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
有痰要吐在痰盂里,痰盂要每天定时刷洗。
在没有痰盂的地方,应把痰吐在废纸上包起来,然后扔进纸篓或垃圾箱里,自觉作到不随地吐痰,维护公共场所卫生。
三、不对别人咳嗽、打喷嚏:一声咳嗽可喷射出2万个很小的飞沫,一个喷嚏射出近100万粒的飞沫。
鼻腔和咽喉部是细菌、病毒聚居最密的地方之一,喷出的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
一个喷嚏喷出的病菌可高达8500万个,这些微小的飞沫可长时间地在空中漂浮游动,在无风的室内可以漂浮30——60分钟,漂浮时间长者可达30小时。
飞沫的水分蒸发后,细菌和病毒又随尘土飞扬,继续危害人的健康。
如果在面对人或食物的场合下忍不住打喷嚏时,应当立刻掏出手巾或面巾纸,掩住口和鼻子。
实在来不及也要转身背向他人或食物,并用手捂住口和鼻子。
四、不吸烟:吸烟有害而无一利,已为全世界的科学界所公认。
烟草的烟雾中含有3000多种有害物质。
其中主要有烟碱(尼古丁)、烟焦油、轻氟酸、丙烯酸和一氧化碳等。
尼古丁是一种有毒物质,烟焦油里含有亚硝胺、酚类、砷及放射性同位素等,这些都是致癌物质或促癌物质,尤其是苯并芘是公认的强致癌物质。
吸烟者易发生感冒、鼻炎、鼻窦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还有研究表明,吸烟与男性阳痿有关。
吸烟,也许能给你带来一点暂时的欢乐,但是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灾难、疾病和死亡。
第七课:预防病从口入

第七课预防病从口入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注重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情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天气渐渐暖和了,同学们户外活动多了,汗淌的多了,水也喝得多了,但在这个季节,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很容易得肠道传染病。
(二)学习新课
了解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主要有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等,他们都是由于病菌污染了水和食物,并侵入到人体内而引起的疾病。
肠道传染病病情严重时,能危及人的生命。
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好“进口关,防止病从口入。
引导讨论:
1.预防肠道传染病我们要知道
讲述:1.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
2.食品烧熟后才可以吃:
3.熟食品要在加热后方可以食用;
3.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
4.尽量不吃隔夜食;
6.保持厨房卫生;
7.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
四、巩固练习
请同学说说下面小朋友做的对不对。
为什么?
(1)、天气冷了就不洗手了。
(2)、太饿了,先填饱肚子再说。
(3)、在裤子上把手擦干。
(4)、我们一起来洗手。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知道:齐读儿歌(出示儿歌)
生水当中有细菌。
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食物要防苍蝇叮。
腐败食物不入口,身体健康有保障。
消防部队多措并举做好夏季卫生防病工作

消防部队多措并举做好夏季卫生防病工作近日,上海消防总队嘉定、普陀等支队根据双百日安全竞赛活动要求和《关于切实做好夏秋季节部队卫生防疫和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精神,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夏季防病防疫与卫生安全工作。
普陀消防支队针对夏季疾病多发、食品容易腐烂变质这一季节特点,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夏季卫生防病和防暑降温工作,为官兵的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一是加强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官兵卫生防病意识。
充分利用多媒体授课、板报、宣传栏等形式为官兵讲解日常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官兵的防病知识和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官兵们在轻松的环境下预防夏季流行病。
二是加强营区卫生管理,切实做好消灭“四害”工作,减少疾病传播途径。
支队要求各中队每周组织官兵开展营区卫生大扫除,及时清除卫生死角,保证营区内无蚊蝇滋生地,并定期对营区消毒。
同时,要求各单位加强对个人卫生的检查力度,督促官兵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
三是加强食堂卫生管理,严防病从口入。
支队要求各中队专门指定人员对食堂卫生和食物采购进行管理。
四是加强医药物资投入,强化医疗服务保障。
支队从防治夏季多发病、常见病入手,为官兵们及时配备了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板蓝根、感康以及多种防治胃肠疾病的药品,同时要求基层中队训练时要避开极度高温时段,防止高温中暑,并采购了大量风油精、花露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药品,发放到每一位官兵,并为随车急救箱配备了防暑降温药品,以备应急之用,确保官兵健康和部队安全稳定。
嘉定消防支队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夏季防病防疫与卫生安全工作。
一是强化教育,提高官兵对疾病的预防意识。
针对夏季卫生防疫工作特点,结合当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肆虐这一实际,各单位积极开展日常卫生防病知识学习活动,提高官兵的防病防疫知识与自觉做好卫生安全工作的意识,教育官兵要做到“三勤”,即勤洗手、勤打扫卫生、勤换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正确的卫生安全习惯。
二是严格把关,切实做好卫生监督工作。
防止传染病的温馨提示

防止传染病的温馨提示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传染病的防控成为了全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了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步骤,供大家参考。
1. 注意个人卫生- 经常洗手:饭前、饭后、接触垃圾、接触宠物等活动后都要洗手,使用合适的肥皂或洗手液,并彻底搓洗双手至少20秒。
- 不触摸脸部: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以减少细菌和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
- 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弯曲手肘遮掩口鼻,避免直接喷向他人或传播空气中。
- 使用个人物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餐具等个人物品,以防止交叉感染。
2. 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 保持家居整洁:经常打扫室内的地面、家具和卫生间,使用消毒液清洁与外界接触频繁的物品。
- 保持通风: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打开窗户,减少病菌和病毒在室内的滋生和传播。
- 定期消毒:定期对卫生间、厨房等易滋生细菌的地方进行消毒,如洗手间的马桶、地板、洗手池等。
3. 合理饮食- 均衡膳食:保证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类营养素,增强机体免疫力。
- 多吃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红枣等,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 饮食卫生:喝开水、食品煮熟煮熟再食用,避免进食生食或半熟食品,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食品。
4. 加强体育锻炼- 经常锻炼身体: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加体内抗体水平,提高免疫力。
- 避免长时间久坐:长时间的久坐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适时起身活动并进行简单的运动。
5. 减少社交活动和旅行- 如果所在地有传染病流行,尽量避免参与大型集会、聚餐等活动。
- 避免前往传染病高发的地区,以减少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 如确需出行,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触动物、避免乘坐拥挤的交通工具等。
6. 密切关注健康情况- 注意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乏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就医。
-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预防传染病的十个小常识

预防传染病的十个小常识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我们再次意识到传染病的严重性。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预防传染病的小常识。
下面将介绍十个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一、勤洗手。
经常用肥皂和流水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洗手能够清除手上的细菌和病毒,减少传播的机会。
二、避免接触眼、鼻、口。
眼睛、鼻子和口腔是病毒进入人体的主要通道。
所以,在外出时,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这些部位,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打喷嚏和咳嗽时遮掩口鼻。
当我们感到打喷嚏或咳嗽时,应该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以防止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四、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定期清洗被褥、衣物和个人用品,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整洁,能够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五、避免接触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可能是许多传染病的潜在宿主,接触野生动物容易感染病毒。
所以,我们要远离野生动物,避免接触。
六、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适当的锻炼有助于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七、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高免疫力,预防传染病。
八、避免拥挤场所。
人群密集的场所是传染病传播的高风险区域,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减少感染的机会。
九、佩戴口罩。
在疫情期间,佩戴口罩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措施。
口罩可以阻挡飞沫传播,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十、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以上是预防传染病的十个小常识。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牢记这些方法,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战胜传染病,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常见病防治总结(6篇)

幼儿园常见病防治总结(6篇)幼儿园常见病防治总结篇1预防疾病,增强体质,首先我们要做好自身的卫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与病源接触的机会。
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
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
其次是讲究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在日常生活中吃干净的食物,饮干净的水,用干净的器具。
吃饭不挑食,多吃水果蔬菜,。
第三,注重心理卫生,保持积极向上而又乐观豁达的心境。
预防疾病,增强体质,除了要养成自身的良好卫生习惯,环境卫生也是很重要的。
维护环境卫生,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因为细菌和病毒往往在脏、乱、潮湿、腐烂的地方滋生和传播,我们应该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要保持教室的洁净和通风,要彻底清扫公共场所,不留死角。
环境整洁了,那么细菌、病毒就很难生存了,同学们的身体健康也能得到保障了。
预防疾病,增强体质,我们要加强体育锻炼,健康是幸福的主要因素,锻炼是健康的重要保证。
我们要每天坚持做好课间操,积极上好体育课,如跳绳、跑步、打球等;多进行户外运动。
幼儿园常见病防治总结篇21.是要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2.保持1米的距离。
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那些带病毒的唾液可以溅到约70厘米远,因此当你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马上退到这个距离之外,如果在楼梯或公共汽车上遇到这种情况,可马上转过身去,因为你的眼睛和鼻子是最易传染的。
3.常洗手。
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个小时,所以你应经常洗手。
4.小心封闭的空间。
空气不好的办公室、教室等是很容易传染上感冒的地方。
因此我们应该做到每天让办公室、教室等人多的空间多通风。
也可以用淡盐水使你的鼻子经常保持湿润。
5.大量喝水。
多喝水可使口腔和鼻腔内粘膜保持湿润,能有效发挥清除细菌、病毒的功能;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你身上冲走,并防止脱水症的发生,而脱水症则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
6..不要总揉你的鼻子。
揉鼻子容易把手上的病毒直接揉在你身上这个最易被传染上的地方。
做好口腔护理,防止“病从口入”

家庭科学·新健康健康一点通节制房事,养护精气2024·03身体管理·全科医生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口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口腔除去可实现语言交流功能,还可不断分泌唾液、保持人体呼吸畅通,这些无不体现了口腔的重要性。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口腔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常言道:“病从口入”,即提醒人们要保证对口腔的关注度,其作为食物转化场地,极易残留各种食物残渣,倘若缺乏对口腔的有效关注,则口腔极可能成为病发的源头。
口腔护理是维护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基础,做好口腔护理,可为人体预防疾病、抵抗各种病菌提供可靠保障。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口腔护理是身体保健、维持身体健康的一条重要途径,特别是在生病时,病人出现缺乏食欲、补水不足的情况,在此期间口腔中的牙齿、舌头上附着的细菌往往会“趁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机而入”,继而可能致使人体出现炎症及并发症,包括牙龈出血、口腔溃疡、喉咙肿痛等,对人们身体健康、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为提升人体抵抗力,有效清理口腔病菌,保障人体健康运行,口腔护理尤为必要。
(一)基础护理通常而言,基础护理即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保持口腔卫生所采用的口腔护理方法,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刷牙、漱口等,均属于基础护理范畴。
对口腔开展基础护理旨在依托早晚刷牙、餐后漱口等,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异物,进而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口气清新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展基础护理过程中,为确保不伤害到口腔,应尽可能选择质量可靠的牙膏、牙刷,并且要保证刷牙时间要达到一定时长,进而达做好口腔护理,防止“病从口入”□文/金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主管护师)26春季要注意节制性欲,防止因房事过度耗伤精气,不利于身心健康。
家庭科学·新健康健康一点通2024·03全科医生·身体管理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七到口腔清洁的目的。
小心病从口入

摊点食品更可疑。 “三无”食品要远 离, 牢记才能健身体。
把好“病从口入”关, 饮食卫生是关键。
饭前把手洗干净,
肠道疾病靠边站。 饮食习惯要养成,
细嚼慢咽不生病。
边吃边玩不可取,
饭后运动伤身体。
请小朋友们,一定要养 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 才能茁壮成长哦!
我是漂亮的食品包装袋,肚子里装着小 朋友爱吃的食物。我的身上还藏着许多 “小秘密”呢,你能找到吗?
你会看食品的保质期 吗?过期食品千万不 能吃呀!
包装袋上还发现了 什么秘密?
快快行动吧!找一找包装袋上秘密。
你认识它吗?
你找到了吗?
食品袋上的重要信息:
(;
警惕病从口入
生活中的食物危机
茶垢 水果中未烂掉的部分 用报纸包食品 霉变的大米、花生和玉米 烧焦的鱼和肉 用卫生纸或毛巾擦过的水果 筷子上的油漆 桌布上的有毒物质
几十种常吃的毒食品图片配文字
儿歌:
警惕病从口入
小心病从口入
• 你知道哪些有害的食物? 快快告诉你的小伙伴!
长芽的土豆不能吃
不吃不认识的野果
美味可口的食物
你可要记牢:
饭前便后一定 要把手洗干净!
吃的习惯
哎哟,太凉了!
哎哟,太痛了!
哎哟,太胀了!
这样做对吗?
暴饮暴食
边吃边玩
刚吃完饭就剧烈活动
危害:暴饮暴食不仅使胃难以承受,造成消化 不良,严重者可的胃扩张、胃穿孔;边吃边玩: 会影响肠道的消化功能;刚吃完饭就做剧烈活 动:你的胃会感觉沉甸甸的,会引起消化不良, 严重者会导致肠胃痉挛和胃下垂。
一家三口误吃野山芋出现食物中毒
佛山三位市民误将野山芋当作淮山 食用,出现了食物中毒迹象,其中一位 较严重者,当场脸部唇部严重变形,呕 吐不止。后经调查,三人食用的并非淮 山,而是其家人从乡下带来的野生芋。 食用野山芋可能会造成舌喉发痒、 肿胀、流涎、肠胃灼痛、恶心、呕吐等 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防止“病从口入”
近几年来,食品方面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毒豆芽”、漂白藕片、染色茶叶、毒鸡腿、红心咸鸭蛋、工业润滑油炒瓜子、“皮革果冻”、地沟油、三鹿奶粉事件……想想都觉得吃惊。
如此之多的威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对于餐桌上的食物,超市中的零食,都怀有异样的眼光。
相对于上一代人来说,在今天我们已经不用担心没有吃的,而是开始考虑该怎样吃,但是在我们身边有诸多的威胁,我们在预防食品安全的同时,也应注重我们的饮食习惯。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接下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些方法。
一、精心选用食品
1、食品超过保质期、涨袋最好不要食用;散装食物要看其标签上标注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食物存放是否卫生,是否在专用的容器中盛放。
2、防止食物中毒,在采购或使用食材时,要注意其来源,保证食材安全特别防止高毒、高残农药和剧毒杀鼠剂污染食品、餐具和食品包装。
3、购买调味品时在正规超市购买,尤其是食盐,不购买来历不明的食盐,防止“亚硝酸盐”类中毒。
4、识别两类“问题肉”:
○1识别注水肉:注水肉一般弹性较差,剖开后会看见组织有大量的水,可以用卷烟纸贴在肉上,过会用火点燃,若有明火,则说明肉未注水。
○2识别病、死禽畜肉:病、死畜肉的肉体明显放血不全,肌肉色泽较深,呈暗红色或黑红色;切面一般不向外翻,比较平整,还有可能见到暗红色或黑红色的血液淤积;脂肪与肌肉色泽浑浊不清,脂肪组织被染成玫瑰红色;病、死禽肉的肉体也因放血不全,皮肤呈红色、暗红色或淡紫色,尤其是冠部最为明显;另外,颈部、翅下、胸部的皮下血管充血;肌肉的切面颜色暗。
宰杀的刀口没有血液侵染的现象或没有刀口。
5、吃熟食、热食:
○1食物必须彻底加热(食物各个部分必须加热到70℃);
○2做好的食物要及时吃掉;
○3经过冰箱贮存的食物要重新加热到70℃
○4烹调时注意水质;
○5要贮存的食物避免受昆虫叮咬而被污染;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勤洗手。
○2避免进食过快(容易得肥胖)
○3按时吃早餐
○4不吃生食
○5不要手指头
○6实行分餐制
○7打喷嚏时注意用纸巾掩住口鼻后用肥皂洗手。
○8多锻炼,增强体质。
总结
要防止病从口入,最关键的是两方面:精心选用食品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除了这些,还有其他方面,比如药物安全。
我们在吃药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
不要随便吃保健品。
要加强对养生的认识,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定可以防止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