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精编习题及答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一、解题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
从弟:就是堂弟或族弟的意思。
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时间:春夜*人物:诗人与从弟*事件:宴饮*地点:桃李园*序:一种文体,本文属宴集序题意: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二、齐读初步感悟注意感情基调三、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逆旅:旅舍。
逆,迎。
过客:过往的客人。
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
"有以:有原因。
假:借,助。
序:通"叙"。
参考译文:大地像万物的客栈,时间像百代的过客。
飘浮不定的人生,如同一番梦境,得到的欢乐,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持着蜡烛游玩,确实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的景色吸引着我,大自然把绚烂的色彩提供给我,大家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的天伦之乐!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群季:诸弟。
兄弟长幼之序,曰伯、仲、叔、季,故以季代称弟。
康乐:南朝刘宋时山水诗人谢灵运,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幽赏"二句:谓一边欣赏着幽静的美景,一边谈论着清雅的话题。
琼筵:华美的宴席。
羽觞:古代一种酒器,作鸟雀状,有头尾羽翼。
坐花:坐在花丛中。
参考译文:弟弟们人品俊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而我当哥的吟咏诗歌,却很惭愧唯独没有谢灵运那样的才华。
清雅的赏玩兴致正雅,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
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举怀痛饮以醉观月色,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倘若有人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罚酒三杯。
四、主旨解读缘起→欢聚→抒怀及时行乐美景之乐天伦之乐酣饮赋诗之乐五、难点分析(一)诗人为何与诸从弟夜宴呢?1、浮生如梦,为欢几何?人生不过一场梦而已,欢乐时光又有多少呢?今夜正乐,当然应宴饮作诗,以恣欢乐了。
《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习题及答案

《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习题及答案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若:像,好像B.大块假我以文章假:给,赐予C.群季俊秀季:弟弟D.序天伦之乐事序:为作序【解析】序:通“叙”,叙说,陈述。
【答案】 D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阳春召我以烟景 (介词,用)B.会桃花之芳园 (结构助词,的)C.皆为惠连 (表判断,可译为“是”)D.飞羽觞而醉月 (表修饰关系的连词)【解析】而:连词,表承接。
【答案】 D3.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古人秉烛夜游B.吾人咏歌C.幽赏未已D.如诗不成【解析】A项,“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C项,“幽”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D项,“诗”名词作动词,吟诗。
【答案】 B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B.为欢几何C.不有佳咏,何伸雅怀D.罚依金谷酒数【解析】B项,古义:疑问代词,多少;今义:几何学,数学的一个分支。
【答案】 B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一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
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花园)、干什么事(宴饮)等问题。
B.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
序中写出了欣赏美景、高谈阔论、饮酒赋诗的情景,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
C.诗人以主要笔墨写景,结合叙事、抒情,从而展现了情景交融、景美情浓的艺术天地。
D.文中用了不少典故,但读来顺畅,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解析】“主要笔墨写景”错,主要内容是“夜宴桃花园”。
【答案】 C6.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16课《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习题及答案

16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李白诗歌赏析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译文: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
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赏析: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
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
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
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流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
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
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
尾联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这其中的苦思、探索,更能给人启示,也更能让人深刻理解诗人的其他诗作。
文言积累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译文: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练习及答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训练检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良有以也良:确实B.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逆:迎C.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大面积D.古人秉烛夜游秉:持,拿着2、对下列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名词,原因)B.阳春召我以烟景(表承接,“而”)C.开琼筵以坐花(表承接,“而”)D.大块假我以文章(表对象,“把”)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况阳春召我以烟景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大块假我以文章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B.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C.群季俊秀,皆为惠连D.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5、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序”又称叙、叙文、叙言、序言、序文、引、引言、导言等,按类型可分为书序、诗序、赠序、宴集序等,《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应归类为宴集序。
B.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分别以《诗经》和《离骚》为代表开启先河。
C.《伶官传序》,是为《新五代史》中《伶官传》所作的序,本文通过对后唐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决定的道理。
D.《大铁椎传》是清代文学家魏禧的一篇传记散文,文中以细腻生动的手法,刻画了一位有识见、有气节、精武艺、识文墨,使用铁椎的大力士的“异人”的形象6、下列对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狱中杂记》中说:“京师有京兆狱,有五城御史司坊,何故刑部系囚之多至此?”这里的“五城御史司坊”是指五城御史衙门的监狱。
B.《狱中杂记》中的“极刑”是指凌迟之刑,“大辟”是指斩首之刑。
C.《春江花月夜》中有“碣石潇湘无限路”的感叹,其中的“碣石”和“潇湘”分别代指天南和地北。
D.《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逆旅”指迎客之旅社。
古人以生为寄,以死为归。
高考语文常考古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原文详解及练习题一套

高考语文常考古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原文详解及练习题一套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记叙了作者与诸位堂弟在桃花园聚会赋诗畅叙天伦一事,慷慨激昂地表达了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生追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文,考生必须要对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有深刻记忆。
原文: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译文:天地是万物的旅舍,时光是百代的过客。
人生飘浮无常,好似梦幻一般,欢乐的日子能有多少呢?古人拿着蜡烛,在夜间游乐,确实是有原因的!何况清明温和的春天以秀美的景色来召引我们,大自然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派锦绣风光。
现在聚会在桃李芬芳的花园里,畅谈兄弟间的乐事。
诸弟聪明过人,都有谢惠连的才华。
大家咏诗歌唱,唯独我不能和谢康乐相比而感到羞愧。
静静地欣赏春夜的景色还没有完了,纵情的谈论又转向清雅。
摆出豪华的筵席,坐在花丛中间,酒杯频传,醉倒在月光之下。
没有好的诗篇,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有作诗不成的,按照金谷园的先例,罚酒三杯。
注解:①夫;用在句首,表示阐发议论的语气。
者:用在主语后面,表示语音及语气上的停顿。
逆旅:旅馆。
逆,迎,迎止宾客的地方。
②过客,过路的旅客。
③而:连接上文,表示顺承关系。
浮生:谓世事无定,人生短促。
这是旧时对人生的消极看法。
汉贾谊《鹏鸟赋》:“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
”几何:多少。
④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
秉,执。
《古诗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良:实在,的确。
以:原因,道理。
也:表示肯定语气。
⑤阳春:温暖的春天。
烟景:春天的美好景色。
大块:大自然。
《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期名为风。
”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自然之称。
2019_2020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讲义精练(含解析)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

第16课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1.通假字序.天伦之乐事 同“叙”,叙述,叙说。
2.古今异义(1)大块..假我以文章。
古义:大自然。
今义:成疙瘩或成团儿的东西,形体大。
(2)大块假我以文章..。
古义:自然风光。
今义:①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②泛指著作。
③暗含的意思、复杂的情况。
④做事情的方法、计划等。
3.一词多义(1)伸⎩⎪⎨⎪⎧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抒发手指不可屈伸.:动词,舒展,伸直(2)良⎩⎪⎨⎪⎧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副词,诚,真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形容词,良好的,优秀的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 忠纯:名词,善良、贤良的人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副词,的确,果真,确实秦王目眩良.久:副词,很 (3)以⎩⎪⎨⎪⎧ 良有以.也:名词,原因开琼筵以.坐花:介词,在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介词,用(4)之⎩⎪⎨⎪⎧ 万物之.逆旅也:助词,的会桃花之.芳园:助词,补足音节4.词类活用(1)飞.羽觞而醉月:使动用法,使……飞动 (2)秉烛夜.游: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高谈转清.:形容词作名词,清雅的话题 (4)群季.俊秀:形容词作名词,弟弟 (5)如诗.不成:名词作动词,写诗 5.文言句式(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者,……也”,判断句。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介词结构后置句。
(3)罚依金谷酒数:介词结构后置句,应为“依金谷酒数罚”。
(4)会桃花之芳园:省略句,“会”后省略介词“于”。
一、结构图解二、中心主旨本文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转折自如的笔调,记述了作者与诸从弟聚会桃李园饮酒赋诗畅叙天伦一事,慷慨激昂地表达了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生追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但也显示出少许浮生若梦、及时行乐的消极色彩。
1.概括本文中的主要场景及其意义。
答:答案2.如何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答:答案李白是性情中人,所言皆性情中语。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阅读练习答案及翻译赏析(通用11篇)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阅读练习答案及翻译赏析〔通用11篇〕篇1: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阅读练习答案及翻译赏析《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这篇文章主要在说李白和其诸弟相聚一同歌唱一同饮酒的情景,深化的表现出天伦之乐和兄弟之情。
又名《春夜宴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假设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注释:此序约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前后作于安陆。
桃花园,疑在安陆兆山桃花岩。
从:cóng(旧读zòng),堂房亲属。
从弟:堂弟。
逆旅:客舍。
逆:迎接。
旅:客。
迎客止歇,所以客舍称逆旅。
过客:过往的客人。
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
”浮生假设梦:意思是,死生之差异,就好似梦与醒之不同,纷纭变化,不可究诘。
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
秉:执。
《古诗十九首》其十五:“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有以:有原因。
这里是说人生有限,应夜以继日的游乐。
秉,执。
以,来由,道理。
阳春:温暖的春光。
召:召唤,引申为吸引。
烟景:春天气候温润,风光似含烟雾。
大块:大地。
大自然。
假:借,这里是提供、赐予的意思。
文章:这里指绚丽的文采。
古代以青与赤相配合为文,赤与白相配合为章。
序:通”叙“,叙说。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这里专指兄弟。
群季:诸弟。
兄弟长幼之序,曰伯(孟)、仲、叔、季,故以季代称弟。
季:年少者的称呼。
古以伯(孟)、仲、叔、季排行,季指同辈排行中最小的。
这里泛指弟弟。
惠连:谢惠连,南朝诗人,早慧。
这里以惠连来称赞诸弟的文才。
咏歌:吟诗。
康乐:南朝刘宋时山水诗人谢灵运,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光阴者,百代之过客②。
而浮生若梦③,为欢几何④?古人秉烛夜游⑤,良有以也⑥。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⑦,大块假我以文章⑧。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⑨。
群季俊秀⑩,皆为惠连⑾;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⑿。
幽赏未已⒀,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⒁,飞羽觞而醉月⒂。
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⒃。
(选自《古文观止》)注释①逆旅:旅馆。
②过客:过路的旅客。
③浮生:以为世事无定,生命短促,好像浮萍生活在水面上一样。
④几何:多少,多久。
⑤秉:执持,拿。
⑥良:确定。
以:原因。
⑦烟景:指春天的景色。
⑧大块:指大地。
假:借,这里是提供的意思。
文章:错综华美的色彩或花纹。
⑨天伦:旧时用为父子、兄弟等亲属的代称。
⑩群季:众位弟弟。
季,幼小。
⑾惠连:指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
在这里,李白是借以赞喻众弟的才华。
⑿康乐:谢灵运是谢玄的孙子,世称谢康乐。
这里作者是借以自喻。
⒀幽赏:幽雅地观赏。
⒁琼筵:华贵的筵宴。
⒂羽觞:古代的酒器。
⒃“罚依金谷”句:晋代石崇,家有金谷园,经常宴客于园中,当筵赋诗,没有写成的就罚酒三杯。
阅读训练1.给下列字注音。
逆()秉()筵()觞()2.解释下列加括号的词的含义。
(1)群季(俊季)_______(2)何伸(雅怀)__________(3)幽赏未(已)_______(4)(皆)为惠连__________3.下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之:万物之逆旅会桃李之芳园B.以:良有以也以草虫为林C.乐:序天伦之乐事不亦乐乎D.游:秉烛夜游神游其中4.翻译下列句子。
(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走进春天你会有怎样的感悟?用一个排比句表达你的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1—15题。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李白①(甲)天地者,;光阴者,。
②(乙)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③(丙)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④会,序。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申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1.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A 百代之过客也万物之逆旅也桃李之芳园天伦之乐事B 万物之逆旅也百代之过客也天伦之乐事桃李之芳园C 万物之逆旅也百代之过客也桃李之芳园天伦之乐事D 百代之过客也万物之逆旅也天伦之乐事桃李之芳园2.原文甲、乙、丙三处括号内应填入的虚词分别是( )A 夫、因、且B 夫、而、况C 然、因、故D 然、苟、况3.根据所填写的虚词,写出①—④句之间的层次关系。
①与②之间( )②与③之间( )③与④之间( )4.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万物之逆旅也(旅店)B 大块假我以文章(给与)C 开琼筵以坐花(因为)D 不有佳咏,何申雅怀(抒发)5.对“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拿着蜡烛夜游,真是有所凭借的B 古人拿着蜡烛夜游,真是有原因的C 古人拿着蜡烛夜游,及时行乐,确是有所凭借的D 古人拿着蜡烛夜游,及时行乐,确是有原因的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2)忠言逆.耳利于行B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2)徐公不若.君之美(3)若.毒之乎C (1)不有佳咏,何伸.雅怀(2)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7下列句式不同的一组()A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C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D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E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F 臣之所好者道也8.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农人告余以春及B 求人可使报秦者C 大块假我以文章D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9.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②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③门虽设而常关④觉今是而昨非A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10、选出下列不属于骈句的项()A、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B、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C、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D、不有佳作,何伸雅怀1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万物之逆旅也(逆旅:)⑵阳春召我以烟景(烟景:)⑶序天伦之乐事(叙:)⑷开琼筵以坐花(坐花:)⑸飞羽觞而醉月(醉月:)12、译句。
⑴古人乘烛夜游,良有以也。
⑵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14.仔细阅读原文,完成下面的选择题①《春夜宴桃李园序》一文的主旨是()A.序天伦之乐事B.叹光阴流逝C.人生宜及时行乐D.记述李白和众兄弟在春夜聚会,饮酒赋诗之乐②对“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句中的“独惭康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唯独羞惭谢朓B.谢玄独独感到羞惭C.独有石崇羞惭D.只有我不能和谢灵运相比而感到羞愧③“飞羽觞而醉月”是说()A.频频举杯在皎洁的月光下喝醉B.在月光下喝醉,如在天上飞一般C.月光下有鸟儿飞翔,大家举杯畅饮D.酒杯快速的传递着,大家在月光下陶醉了④《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四个“之”字的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各不相同B.一二相同,三四相同C.一四相同,二三相同D.四个都相同15.阅读下面四个句子,理解其中四个“以”的用法,题中用︱把不同用法分开,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②阳春召我以烟景,③大块假我以文章。
④开琼筵以坐花。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16.阅读下面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对比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回答下列问题。
兰亭集序(作者:晋王羲之选自《古文观止》)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①山阴之兰亭,修禊②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③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晤④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⑤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⑥,未尝不临文嗟悼⑦,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⑧,齐彭殇为妄作⑨。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⑩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①会稽(kuàjī):郡名,在今浙江绍兴。
②禊(xì):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
③流觞:修禊时的一种活动。
用耳杯盛酒放在水上,让它随着流水漂浮,流到谁面前谁就拿起酒杯喝酒。
④晤(wù):见面。
⑤形骸(hái):指人的形体。
⑥一契(qì):古代的契有左右两半,各执其一,相合为信。
⑦嗟悼(jiēdào):哀叹,悲悼。
⑧一生死:庄子认为生死同时存在于一体,生死没有区别。
⑨齐彭殇:庄子认为长寿与短命没有区别。
齐,等同;彭,彭祖,相传为古代的长寿者;殇,夭折的人。
⑩致:情趣。
【译文】永和九年,是癸丑年,三月上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进行修禊活动。
有贤德的人全来了,年长的年轻的都聚集在一起。
这里有崇山峻岭,茂密的树林和挺拔的翠竹。
又有清水急流,辉映萦绕在左右,把它引来作为泛殇的曲水。
大家依次坐在水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是,边饮酒、边赋诗,也足以畅叙内心的情怀。
这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微风和暖。
仰观广大的宇宙,俯看繁盛的万物,借此放眼远览,舒展胸怀,足以尽享耳目的欢娱,实在快乐!人与人相处,转瞬间度过一生。
有的人和朋友在室内晤谈,倾吐心里话;有的人则把情趣寄托在某些事物上,旷达开朗,不拘泥小节。
虽然所采取和所舍弃的不一样,性格的恬静或浮躁相异,但当他们因遇到的事物而喜悦,暂时得意,也感到心满意足,这时竟然连衰老将要到的事都忘了。
等到他们对于所到达的地方已感厌倦,心情也随着而起变化,感慨就会随之而来。
以前所享受的欢乐,顷刻之间已成为往事,尚且不能不因此而发生感慨,更何况人的寿命有长短,随着天地间的变化,终归于尽呢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啊!”怎么能不悲痛呢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由,与我所感叹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未曾不面对着这些文章而叹息悲伤,心里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量齐观也是虚妄的。
后人看待今人,也像今人看待前人一样,这是可悲的事情!因此,我一一记下这次兰亭集会者的名字,抄录了他们所写的诗篇。
尽管时代不同,世事会变化,但引起人们兴叹的原因是一样的。
后世的读者,大概也将由这些诗文引起同样的感慨吧。
⑴从标题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与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都属于什么文体答:⑵《兰亭集序》所叙之事及一些细节与《春夜宴桃李园序》颇有相似之处,请一一罗列出来(引用两文中的原句)。
答:⑶两文在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上各有何异同请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分析。
答:《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精编练习答案3.承接;递进;因果,坐在6D( D“为”的意思表示判断“是”A(1)迎。
古人以生为寄,以死为归。
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2)不动听B(1)像(2)如(3)你们C(1)抒发(2)申诉)7C(C是状语后置其他都是判断句)8 B (B 是定语后置句;A C D 均是状语后置句)(①中“以”是名词,译为“原因”;②中“以”是介词,译为“用”;③中“而”是连词,表转折关系;④中“而”是连词,表并列关系)10D11、⑴客舍⑵指朦胧的春景⑶叙谈⑷坐在花丛中⑸醉于月光下12、⑴古人手持明烛长夜游玩,的确是有原因的。
⑵聚会在桃李芬芳的名园,畅叙兄弟间的欢乐事情。
1 3、旷达14.①D ②D ③A ④D15.A(说明:①名词,原因②③提前宾语,相当于“把”④连词,与“而”相同,在骈句中常与“而”对偶使用。
)16.⑴序文,且都是诗序。
⑵《春》文“会桃花之芳园”,《兰》文则“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春》文“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兰》文则“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春》文“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兰》文则“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⑶两文语言都运用了较整齐的句子,都运用了铺陈夸张等手法;表达方式上都运用了描写、叙述、抒情、议论。
《兰》文笔调清新和媚,《春》文用笔恣肆犷达。
思想内容上,两文同样写到了志趣相投者在一起传杯喝酒吟诗的快乐;都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慨。
但《春》文的感情基调基本为一“乐”字,强调及时行乐。
而《兰》文的感情则曲折多变,先由乐而叹,后由叹而悲,最后从悲中渐出,积极面对现实。
(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