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文言文: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原文译文赏析

文言文: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原文译文赏析《春夜宴桃李园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唐代: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桃花一作:桃李)【译文】天地是万物的客舍,时间是古往今来时间的过客,死生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纷纭变换,不可究诘,得到的欢乐,又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执着火炬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召唤我,大自然把各种美好的形象赐予我,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
弟弟们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而我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灵运。
清雅的赏玩兴致正雅,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
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快速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月光中,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倘若有人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谁咏不出诗来,罚酒三杯。
【注释】桃花园,疑在安陆兆山桃花岩。
从:cóng(旧读zòng),堂房亲属。
从弟:堂弟。
逆旅:客舍。
逆:迎接。
旅:客。
迎客止歇,所以客舍称逆旅。
过客:过往的客人。
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
”浮生若梦:意思是,死生之差异,就好像梦与醒之不同,纷纭变化,不可究诘。
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
秉:执。
《古诗十九首》其十五:"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有以:有原因。
这里是说人生有限,应夜以继日的游乐。
秉,执。
以,因由,道理。
阳春:和煦的春光。
召:召唤,引申为吸引。
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
大块:大地。
大自然。
假:借,这里是提供、赐予的意思。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全文充满着春天的生机,洋溢着健 康的欢乐,意境高雅,格调明朗 。
•李白不愧为一代诗仙,他的作品完 全摆脱了“既喜而复悲”的陈套, 给人以乐观情绪的感染,与古人的 同类作品相比,它别开生面,自是 锦心绣口之文。
王羲之 《兰亭集序》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时 东晋 政治黑暗,迫害严重,世人普遍产生
这次筵席上,李白和堂弟们没有清歌曼舞,没 有管弦丝竹,而只是观花赏月、吟咏论文,这纯属 一场文人墨客的集会,作者成功地展示了一次高 雅的精神盛宴!但是,切莫因为浮生若梦就消极地 追求享乐。这样会使生命之花过早凋谢,失去 理性的哀叹人生苦短会让生命的齿轮白白的消 磨。人生是宝贵的,或者,她对我们来说是那 么的短暂,甚至有如昙花一现。然而,如果我 们的人生能够像昙花那般的玉洁、清香、美丽 和动人,她在怒放的时候充满活力与豪情,我 们又何须惋惜她的短暂呢?
然而,如果我们的人生能够像昙花般的玉洁、 清香,充满活力与豪情,我们又何须惋惜她 的短暂呢?
历来写宴饮的文章都脱不了悲凉的情调: 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 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结尾却“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 怀”,发出“悲夫”的慨叹 王勃《滕王阁序》:呜呼!胜地不常,盛筵 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石崇《金谷诗序》: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 之无期
讨论以下问题
浮生如梦 阳春召我
为什么李白虽有“浮生 若梦”的慨叹,读起来 却并未让人感觉到低沉
呢?
这次筵席是一场文人墨客的集会,作者成功 地展示了一次高雅的精神盛宴!
切莫因为浮生若梦就消极地追求享乐。这样 会使生命之花过早凋谢,哀叹人生苦短会让 生命白白地消磨。
人生是宝贵的也是短暂,有如昙花一现。
九上第5课《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李白简介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 ,
号
。李白是 著名 ,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
人之一,好剑术,志气宏放,是我国文学史上继
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 ”之称。李白
和 合称“ ”。风格
。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组()
A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忠言逆耳利于行 B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徐公不若君之美 C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D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下列句式不同的一组()
A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C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E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F 臣之所好者道也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唐]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 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 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 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 成,罚依金谷酒数。
探究题:
李白在文中发出“浮生若梦,为欢几 何?”的感慨,另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也发出“世间行乐亦如此”的感叹, 又在《将进酒》中有“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说法。你认为这种 人生态度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为什 么?
典故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用《庄子 刻意》中的典故。表明人生欢乐有 限,今晚要尽情欢乐。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用南朝文学家谢惠连的典故。目的是赞颂堂弟 们聪慧。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注释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注释
哎呀呀,今天咱就来说说这个《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注释哈。
你们知道不,这“春夜宴”,那就是春天晚上的宴会呀。
就好比咱有时候晚上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可有意思啦!“从弟”呢,就是堂弟呗。
这就是说在春天的一个晚上,和堂弟们一起在桃李园里搞个宴会呢。
嘿,你们想想,春天的晚上,那景色得多美呀!可能有柔和的月光洒下来,照得满园的桃李花影影绰绰的,就跟梦幻似的。
然后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哎呀,那场面,我觉得可热闹啦!也许大家会一边吃喝,一边谈天说地,讲讲笑话啥的。
就像我有次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外面玩,晚上的时候也有点像这样呢。
我们围坐在一起,吃着零食,讲着各种好玩的事儿,时不时还哈哈大笑。
这和那个春夜宴是不是有点像呀?
这宴会在桃李园里,那桃李园说不定到处都是盛开的桃花、李花,粉粉的、白白的一片,可漂亮啦!就像童话里的花园似的。
说不定还有阵阵花香飘来,让人闻着心情都特别好。
咱再说说这注释哈,注释就是给咱解释解释这里面的一些词呀、句子呀啥的,让咱能更好地理解。
就好像有个老师在旁边给咱细细讲解一样。
你们说,古人可真会享受呀!在那么美的园子里开宴会,还写下来让后人知道。
咱现在虽然也能聚在一起玩,但是好像没有古人那么有诗意呢。
哎呀,这可咋办呢?不过没关系啦,我们也可以有我们自己的快乐呀!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
这《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注释呀,就是帮咱更好地理解古人的这份快乐和诗意。
也许我们也能从中学到点啥,以后咱也可以搞个更有意思的聚会呢!你们说呢?。
春夜宴桃李园序 赏析

春夜宴桃李园序(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光阴者,百代之过客②。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③?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④。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⑤。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⑥。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⑦;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⑧。
幽赏末已,高谈转清⑨。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⑩。
不有佳作,何伸雅怀11?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12。
【题解】本文生动地记述了李白和众兄弟在春夜聚会,饮酒赋诗的情景。
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快心情。
虽然作者因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流露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伤情绪,但文章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文章写得潇洒自然,精彩的骈偶句式,使文章更加生色。
【注释】①夫;用在句首,表示阐发议论的语气。
者:用在主语后面,表示语音及语气上的停顿。
逆旅:旅馆。
逆,迎,迎止宾客的地方。
②过客,过路的旅客。
③而:连接上文,表示顺承关系。
浮生:谓世事无定,人生短促。
这是旧时对人生的消极看法。
汉贾谊《鹏鸟赋》:“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
”几何:多少。
④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
秉,执。
《古诗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良:实在,的确。
以:原因,道理。
也:表示肯定语气。
⑤阳春:温暖的春天。
烟景:春天的美好景色。
大块:大自然。
《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期名为风。
”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自然之称。
”清人俞樾认为“大块”就是地。
见《诸子评议》卷一。
文章:错综美丽的色彩或花纹。
这里指锦绣般的自然景物。
⑥芳园:即花园。
序:欢舒,畅谈。
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天然的亲属关系。
⑦群季:诸弟。
古人兄弟按年龄排列,称伯、仲、叔、季。
惠连: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陈郡阳夏人。
谢灵运的族弟,当时人称他们为“大小谢”。
作者借以赞誉诸弟的才华。
⑧吾人:即吾。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
咏歌:吟诗,做诗。
康乐:即谢灵运。
他在晋时袭封康乐公,所以称谢康乐。
他是南朝宋的著名诗人,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开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翻译赏析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翻译赏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翻译赏析《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篇骈文。
全文生动地记述了作者和众兄弟在春夜聚会、饮酒赋诗的情景。
作者感叹天地广大,光阴易逝,人生短暂,欢乐甚少,而且还以古人“秉烛夜游”加以佐证,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快心情,也显示了作者俯仰古今的广阔胸襟。
文章写得潇洒自然,音调铿锵,精彩的骈偶句式使文章更加生色。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夜宴桃李园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末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注释】①夫;用在句首,表示阐发议论的语气。
者:用在主语后面,表示语音及语气上的停顿。
逆旅:旅馆。
逆,迎,迎止宾客的地方。
②过客,过路的旅客。
③而:连接上文,表示顺承关系。
浮生:谓世事无定,人生短促。
这是旧时对人生的消极看法。
汉贾谊《鹏鸟赋》:“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
” 几何:多少。
④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
秉,执。
《古诗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良:实在,的确。
以:原因,道理。
也:表示肯定语气。
⑤阳春:温暖的春天。
烟景:春天的美好景色。
大块:大自然。
《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期名为风。
”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自然之称。
”清人俞樾认为“大块”就是地。
见《诸子评议》卷一。
文章:错综美丽的色彩或花纹。
这里指锦绣般的自然景物。
⑥芳园:即花园。
序:欢舒,畅谈。
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天然的亲属关系。
⑦群季:诸弟。
古人兄弟按年龄排列,称伯、仲、叔、季。
高中语文文言文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原文、译文及赏析春夜宴桃李园序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桃花一作:桃李)【译文】天地是万物的客舍,百代是古往今来时间的过客,死生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纷纭变换,不可究诘,得到的欢乐,又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执着蜡烛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召唤我,大自然把各种美好的形象赐予我,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
弟弟们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而我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灵运。
清雅的赏玩兴致正雅,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
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快速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月光中,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倘若有人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谁咏不出诗来,罚酒三杯。
【注释】桃花园,疑在安陆兆山桃花岩。
从:cóng(旧读zòng),堂房亲属。
从弟:堂弟。
逆旅:客舍。
逆:迎接。
旅:客。
迎客止歇,所以客舍称逆旅。
过客:过往的客人。
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
”浮生若梦:意思是,死生之差异,就好像梦与醒之不同,纷纭变化,不可究诘。
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
秉:执。
《古诗十九首》其十五:"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有以:有原因。
这里是说人生有限,应夜以继日的游乐。
秉,执。
以,因由,道理。
阳春:和煦的春光。
召:召唤,引申为吸引。
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
大块:大地。
大自然。
假:借,这里是提供、赐予的意思。
文章:这里指绚丽的文采。
古代以青与赤相配合为文,赤与白相配合为章。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原文、译文及注释)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原文·题解·注释·译文)[唐]李白【题解】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
从弟即堂弟。
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序中写了欣赏美景、高谈清论、饮酒作诗的情景。
虽有“浮生若梦”等颓废之语,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
全文仅百余字,紧扣题目,句无虚设,而层次井然。
以骈偶句式为主,铿锵动听,而又潇洒流动,无板滞之弊。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1];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2],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3]。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4]。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5]。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6];吾人咏歌,独惭康乐[7]。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8]。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9]。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李太白全集》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
而人生浮泛,如梦一般,能有几多欢乐?古人持烛夜游,确实有道理啊。
况且温煦的春天用艳丽的景色召唤我们,大自然将美好的文章提供给我们。
于是相会于美丽的桃李园内,叙说兄弟团聚的快乐。
诸位弟弟英俊秀发,个个好比谢惠连;而我的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康乐。
正以幽雅的情趣欣赏着美景,高远的谈吐已更为清妙。
铺开盛席,坐在花间;行酒如飞,醉于月下。
不作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赋诗不成,须依金谷雅集三斗之数行罚。
(王运熙杨明)[注释][1]逆旅:旅舍。
逆;迎。
古人以生为寄,以死为归,如《尸子》:“老莱子曰:人生于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固归也。
”又如《古诗》:“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此用其意。
[2]浮生若梦:《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又《庄子·齐物论》称庄周梦为胡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意谓死生之辨,亦如梦觉之分,纷纭变化,不可究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
品味鲜活优美的语言,熟读成诵。
2、把握情感,理解文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3、比较“一觞一咏”与“世俗浪游者”宴饮之乐的不同之处,并引申至《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作比较,领悟李白飘逸潇洒、豪情纵情的诗意。
教学重点:
通过文章理解,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同类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文情诗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一边出示幻灯片一边解说)这是一幅月光下的桃源胜景,是一位画家根据李白的一篇散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想象创作的。
画中一千多年前的李白正在开满桃花的庭院中大宴宾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走进这篇千古传颂的美文,感受一下李白的“夜宴”诗情。
)
二、初步阅读整体感知(首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带着你们对画中美景的向往初读课文,感受李白笔下的这场盛宴,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两点: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为个别字正音,点评,并做诵读指导。
明确:本文以骈偶句式为主,整句散句穿插其间,注重对偶、音律和谐。
要读出错落有致,潇洒流动的音韵美。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读出错落有致的音律美。
老师点评:这一次就比上一次有感情多了,读出了一些趣味了。
3、要想把文章真正地读好,还必须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
下面就请同学们参照注释,同桌合作,在字词义不明确的地方做上记号,跟同学讨论解决,如果还有疑问,我们就共同探讨。
(分组讨论——质疑释疑——提问解答)
三、解读与探究
(一)赏析课文
1. 解题:文章字词释疑先暂告一段,下面我们来具体欣赏诗文。
首先来看标题,题目给我们交代了哪几点内容?
题目信息:①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从弟)、事件(聚宴)②文体:序。
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一个春天的夜晚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2.那这时我就有一个疑问了:李白好饮酒,朋友自然多,宴饮的机会肯定也多,为什么唯独对此次“夜宴”如此动情? 那文章中从哪句话开始,具体描绘宴饮场景的?(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那这句话之前的文字在交代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品品。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
(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古人有先例。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春景的召唤,对自然的热爱。
板书: 夜宴原因:
小结:
李白从天理、古人、美景的角度分别述说了夜宴的理由。
是啊,天地永恒,生命短暂;古人秉烛,今人夜游;阳春召唤,烟景招引。
自然如此多情,李白岂能无义?于是,绝佳的时间,绝妙的地点,绝色的环境,一群俊秀绝顶的文人举行了一场精妙绝伦的夜宴。
这将会是怎样的一场宴饮,同学们看文中哪一个字最能概括这场宴会的气氛?(用何字最贴切?)
3.一起思考:文中哪个字可以概括出的这场宴会的气氛?
“乐”
追问:李白与堂弟们在桃花园夜宴,究竟有哪些可乐之事?
咏歌,高谈,观花,赏月,飞觞痛饮,作诗,罚酒。
A 、李白和堂弟们相会在流光溢彩的桃花园中,阳春既召我烟景,大块又假我以文章,此时此地,序天伦之乐,真是百倍的欢乐,这当然是“乐事”之一。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B 、在宴席上大家不停地寻觅新颖、奇特的话题,纵情地高谈阔论,进而转变成了清言雅语,这是“乐事”之二。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C 、他们高兴地观赏盛开的桃花,在月光下频传酒杯,这是“乐事”之三。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D 、文章最后,写大家举杯痛饮,酒酣之后情绪达到高潮,于是就产生了艺术创作的冲动。
他们相约一同赋诗抒怀,并决定依照石崇金谷园的旧例,作诗不成者,罚酒三杯,这是“乐事”之四。
——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板书:
人生短暂,须及时行乐 秉烛夜游,古人有先例 春景召唤,热爱大自然
宴会盛况:
桃花芳园,共叙天伦之乐
群秀咏歌,高谈幽赏之乐
坐花醉月,狂欢宴饮之乐
抒吟雅怀,赋诗罚酒之乐
小结:这真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纯属一场文人墨客的集会,是一次高雅的精神盛宴!
(二)迁移探究
1.《古文观止》里有一个评语:“末数语,写一觞一咏之乐,与世俗浪游者迥别。
”(说末尾那几句话,写饮酒赋诗的快乐,跟世俗一般游玩的人有很大的差别)你们觉得有很大差别吗?
“世俗浪游者”有何乐?物质的,感官的,一时的,低俗的。
“一觞一咏”是什么乐?精神的,长久的,丰富的,高雅的。
李白的夜宴是兄弟相会,花月交辉,幽赏高谈,宴饮赋诗,有花有月,有诗有酒,多了许多高人雅趣。
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写过类似的“宴游”文章,我们学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王勃《滕王阁序》。
我们回顾一下,尝试比较:李白此文在写法上,与《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之间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哪?
《兰亭集序》开篇“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末段“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发出“悲夫”的慨叹。
《滕王阁序》前文是“胜友如云”“高朋满座”“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中间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后文是“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古人作的宴集序多有“兴尽悲来”的情绪转换,开始写乐,继而写悲,形成了一种套路。
李白同样写游宴,却完全摆脱了“既喜而复悲”的陈套。
全文充满着春天的生机,洋溢着健康的欢乐,意境高雅,格调明朗。
阳春,月下,美酒,共享天伦;咏歌,畅谈,赋诗,其乐融融。
过渡:这场夜宴其实就是李白一次个性与人生的诠释,美景催生宴饮,酒兴引发诗情,这才是李白喜欢的诗酒人生。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人的本质是诗意的生活”,而李白饮酒作乐并非是麻痹自己,而是用来抒发情怀,赞美自然,讴歌生命,追求人生的诗意生活。
而我们作为后人,从这篇文章中又得到怎样的启示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及时”是对抗岁月无情的法宝,正是因为浮生若梦,所以我们需要保持强烈的“及时意识”。
“及时”恰恰就是热爱生命、珍惜光阴的一种积极态度。
“行乐”是对抗人生痛苦的良药,行乐并非有罪,关键在于“行什么乐”,如果你的快乐是高雅而健康的,及时行乐,难道不正是我们短暂人生应该作出的正确选择吗?“行乐”倡导就是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一种积极人生。
小结:在浩瀚的宇宙与无穷的光阴里,个人的生命是如此的渺小。
既然浮生若梦,生命易逝,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不断的拓展生命的宽度,所以屈原选择上下求索、曹操选择建功立业、陶渊明归隐田园、李白及时行乐,从本质上讲,都是充实生命的一种方式。
既然我们不能为生命增加时间,那就为时间赋予生命吧!就让我们带着李白给予我们的启示,过诗意的人生。
五.作业安排
•1、熟读并背诵课文,完成《创新方案》上的相关课内练习。
•2、阅读《送黄钟之鄱阳谒张使君序》,深入理解李白散文意境高雅、豪情纵横的特点。
•附《送黄钟之鄱阳谒张使君序》
•东南之美者,有江夏黄公焉。
白切饮风流,尝接谈笑。
亦有抗节玉立,光辉炯然,气高时英,辩折天口。
道可济物,志栖无垠。
鄱阳张公,朝野荣望,爱客接士,即原、尝原作常、春、陵之亚焉。
每钦其辞华,悬榻见往。
而黄公因访古迹,便从贵游,乃侨装撰行,去国遐陟。
诸子衔酒惜别,脱巾赠分。
沉醉烟夕,惆怅凉月。
天南回以变夏,火西飞而献秋。
汀葭飒然,海草微落。
夫子行迈,我心若何!
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湖水悠沔,勖哉是待。
共赋《武昌钓台篇》,以慰别情耳。
【作品译文】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时光是百代的过客。
人生飘浮无常,好似梦幻一般,欢乐的日子能有多少呢?古人拿着蜡烛,在夜间游乐,确实是有原因的!何况清明温和的春天以秀美的景色来召引我们,大自然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派锦绣风光。
现在聚会在桃李芬芳的花园里,畅谈兄弟间的乐事。
诸弟聪明过人,都有谢惠连的才华。
大家咏诗歌唱,唯独我不能和谢康乐相比而感到羞愧。
静静地欣赏春夜的景色还没有完了,纵情的谈论又转向清雅。
摆出豪华的筵席,坐在花丛中间,酒杯频传,醉倒在月光之下。
没有好的诗篇,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有作诗不成的,按照金谷园的先例,罚酒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