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公开课)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教案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全文;(2)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李白、时代背景等;(3)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白豪放洒脱的个性及其对美好生活的热爱;(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2.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背景知识;3. 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文章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 对文章中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李白及其时代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大意;(2)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和难点句子;(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技巧。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李白豪放洒脱的个性及其对美好生活的热爱;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3. 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文章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4. 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提高。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继续深化对《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的理解,重点分析文章中的意象和意境;(2)通过对比分析,了解《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与其他古典文学作品的异同;(3)探讨李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解析

1、浮生如梦,为欢几何?
人生不过一场梦而已,欢 乐时光又有多少呢?今夜正 乐,当然应宴饮作诗,以恣 欢乐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古人秉烛, 我辈夜宴
这里宕开一笔,借古人之行 为说自己之行为。古人夜宴是有 原因的,那么自己夜宴也是有原 因的。
不直接说自己,而说古人, 着实巧妙。
3、召我以烟景,假我以文章
* 序: 一种文体,本文属宴集序。 题意: 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
堂弟所作的序文。
四、齐读 初步感悟
注意感情基调
五、检查预习
四、积累文言知识, 疏通文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 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 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 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 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四、主旨解读
作者在这次宴会上感受 到哪些乐事?从中表达 了什么情感?
欣赏美 景之乐
及时行
乐
畅叙天 伦之乐
酣饮赋 诗之乐
情感:对人生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对自然美 景的陶醉。
通过记写兄弟春夜宴游之乐,
表达作者热爱生活和自然的雅兴逸致。 虽有浮生若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但格调积极,显示了诗人洒脱旷达的 性格特点。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李白
砺儒中学高二语文集备组
▪ 【学习目标】
▪ 1、理解关键字词,疏通文意,品味鲜活优 美的语言,熟读成诵。
▪ 2、把握情感,理解“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背后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 情逸兴;
二、解 题
第26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时间 : *人物 :春 夜 *事件: 诗人与从弟 *地点: 宴饮 * 序:一桃种花文园体,本文属宴集序(书序)。 题意: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所 作的序文。
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 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 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 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 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 王勃《滕王阁序》是饯别序,也 属于赠序类文章。宴集序,是指 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 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 序,如本文和王羲之的《兰亭集 序》。
(二)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 章”,这两句话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句话有 何精妙之处?
这两句还把审美客体拟人化。那“阳春” 是有情的,它用美丽的“烟景”召唤“我”, 那“大块”也是有情的,它把绚烂的“文章” 献给“我”,既然如此,作为审美主体的 “我”又岂能无情?这样主客体融会无间。
(三)诗人李白与堂弟们在桃花园夜宴,究竟有哪些
原文:
夫天地者, 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 之过客也。而 浮生若梦,为 欢几何?古人秉 烛夜游,良有 以也。况阳春 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 章。会桃李之 芳园,序天伦 之乐事。
1、夫:句首发语词,无义。 2、几何:多少。 3、秉烛夜游:拿着燃着的蜡烛在夜间游
乐,指及时行乐。秉:持,拿着。
4、阳春:温暖的春天。 5、召:召唤(含有吸引的意思)。 6、假:借(这里含有提供的意思)。
于是就产生了艺术创作的冲动。
(四)李白俯仰天地古今,就人与宇宙的关系,发
出了“浮生若梦”的慨叹,再转到 “秉烛夜游”,
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读起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PPT

春 夜 宴 唐桃 李李 白园 序
目
知 人
诗 词
诗 词
历 史
录
论 世
内 容
赏 析
趣 闻
目
第一章
录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尊称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其诗风格豪放飘逸 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 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 义诗人,代表我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 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智怼乡绅
李白十四岁的时候,来到南浦,当地有一个姓胡的乡绅,非常自 大。他常常自以为很有学问,看不起别人。听闻了李白的名气, 于是想要考一考李白。面对胡乡绅的刻意刁难,李白一一对答, 胡乡绅满脸通红,慌忙跑出了房间。从此以后,胡乡绅再也没有 蔑视过李白,反倒是对他无比尊敬。
李白赋李花
小李白七岁那年的春季,李父写下了一首只有开头两句的赞美春日的七言绝句体裁诗,随 后就让自己妻儿一人一句补全该诗。话音未落,李母不假思索说道:“火烧杏林红霞落。”
中心思想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又名《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是唐代诗人李 白所著。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文章以清新俊 逸的风格,转折自如的笔调,记叙了作者与诸位堂弟在桃花园聚会赋诗畅 叙天伦一事,慷慨激昂地表达了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生追求和积 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目
第四章
坐花:坐在花丛 中。
羽觞(shāng): 古代一种酒器, 作鸟雀状,有头 尾羽翼。
醉月:醉倒在月 光下。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PPT课件15 (粤教版)

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 之而作的序文。从弟即堂弟。但唐代风 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 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序中写了 欣赏美景、高谈清论、饮酒作诗的情景。 虽有“浮生若梦”等颓废之语,但主要 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 逸兴。全文仅百余字,紧扣题目,句无 虚设,而层次井然。
结尾跟一般宴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造成 这种不同?
《古文观止》上评道: “未数语,写一觞一 咏之乐,与世俗浪游者逦别。”古人作的“宴序” 这一类文章,多有“兴尽悲来”的情绪转换,开始 写乐,继而写悲,成了一个套子。如《滕王阁序》, 虽然作者王勃相当年轻,但依然逃不开对于人生际 遇的感慨。而作为不惯表达哀情的大诗人李白此文 却不是这样,结在“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上,表达了一种兴致勃勃的情绪让 人觉得,欢乐的酒宴正在进行。这 一结尾真是别开生面。
一、浮生若梦,要及时行乐,秉烛夜宴。
层
(开首到“良有以也”)
次
二、叙写宴饮时的良辰美景及来宾的儒雅风流。
大
(从“阳春召我以烟景”到“飞羽觞而醉月” )
意
三、点明序文意图 (文末四句)
作者为何要夜宴?这体现了李白什么样 的人生态度?你能从李白的其他诗歌中找到 相呼应的句子么?
因为浮生若梦,为欢几 何。古人尚且秉烛夜游,狂 放的诗仙当然也要及时行乐, 夜间都不要放过。李白诗中 这样的句子相当多:行乐须 及春;会须一饮三百杯;三 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注音解词:
(1)、逆旅(nì,迎接。) (2)、过客(过路的客人。) (3)、秉烛(bǐng,拿着,握着。) (4)、假 (借用,给。) (5)、序 (排次序。) (6)、琼筵(yán,古人席地而坐时铺 的席。
泛指筵席。)
九上第5课《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李白简介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 ,
号
。李白是 著名 ,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
人之一,好剑术,志气宏放,是我国文学史上继
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 ”之称。李白
和 合称“ ”。风格
。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
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组()
A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忠言逆耳利于行 B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徐公不若君之美 C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D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下列句式不同的一组()
A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B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C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D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E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F 臣之所好者道也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唐]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 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 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 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 成,罚依金谷酒数。
探究题:
李白在文中发出“浮生若梦,为欢几 何?”的感慨,另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也发出“世间行乐亦如此”的感叹, 又在《将进酒》中有“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说法。你认为这种 人生态度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为什 么?
典故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用《庄子 刻意》中的典故。表明人生欢乐有 限,今晚要尽情欢乐。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用南朝文学家谢惠连的典故。目的是赞颂堂弟 们聪慧。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教案李白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教案李白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李白及其作品《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的背景,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首诗,并理解其诗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意象、表现手法等,提高学生解读古诗词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李白的豪放洒脱,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的诗意,把握李白的思想特点和创作风格。
2. 学会分析古诗词的主题、意象、表现手法等,提高解读古诗词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 诗歌意境的感悟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李白及其作品《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意象、表现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点拨诗歌的关键。
5. 练习与拓展: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并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2. 分析《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的主题、意象、表现手法等,写一篇短文。
3. 收集其他李白的诗作,进行欣赏和分析,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估学生对《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的朗读、背诵情况,以及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在分析诗歌主题、意象、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进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李白诗歌的态度和兴趣,以及他们在欣赏和分析诗歌时的情感体验。
七、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反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1)

中写作序原因留下了空间。
题意: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 所作的序文。
书序 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 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 赠序 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如韩愈的 《送孟东野序》 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宴集序 古人在宴集时,常常地一起借着酒兴抒 情赋诗,诗写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 《兰亭集序》。
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写过类似的“宴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章,我们学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王勃《滕王阁序》。我们回顾一下,尝
试比较:李白此文在写法上,与《兰亭
集序》、《滕王阁序》之间最大的不同
体现在哪?
《兰亭集序》开篇“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 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末段“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发出“悲夫”的慨叹 。 《滕王阁序》前文是“胜友如云”“高朋满座”“遥襟俯畅,逸 兴遄飞 ”。中间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 ”。后文是“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
万物之逆旅也
会桃花之芳园
(的)
(补助音节,不译)
文言句式 判断句 比喻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状语后置 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拟 人
文言典故
1、金谷酒数
晋代石崇,官至卫尉 卿。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 金谷园 奢侈。有金谷园,曾与友人 杜牧 宴饮其中,作《金谷诗序》: 繁华事散逐香尘, “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 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不能者,罚酒三斗。” 落花犹似坠楼人。
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
下文写到的如诗如画的春景,众人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 结
夜宴之事
“四美具,二难并”
• “四美”:“指良辰、美 景、赏心、乐事。” • “二难”:“指贤主,嘉 宾。”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内容 主旨
夜宴之由 (四美)
夜宴之事 (乐事)
是否表 现了一种 消极思想?
•
•
起句,为引出下文而设,“欢乐”才
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 下文写到的如诗如画的春景,众人宴 饮的痛快,作诗罚酒的雅兴,无不显示出 欢乐的景象,又何来消极呢?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 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 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 C.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 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 称李白为“谪仙”。。 •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 心”“沧海泣珠”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 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
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庄子》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 故后人常说“浮生”;又《庄子•齐物论》有 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是:人生变幻无常, 就像做梦一样。
②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惠连,指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 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 ,工诗赋,深得谢灵运爱赏。世称小谢。谢灵运( 385-433),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 谢康乐。是南朝山水诗派的创始者。这几句是李白夸 奖自己的堂弟才能杰出,各个都像谢惠连;而自己作 诗却赶不上谢灵运。是一种自谦,实际上李白比他们 厉害多了。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内容 主旨
夜宴之由 (四美)
夜宴之事 (乐事)
对人生的热爱, 对亲情的珍惜, 对自然美景的陶醉。
四、写作特色
语言简洁凝练,句式灵活多变。
文章始终扣着春季、夜晚、桃花 园,毫不偏离。夜宴席上的咏歌、 清谈、观花、飞觞痛饮,以及作诗 、罚酒,总共才用了寥寥五十几个 字。句式多变,从三言到七言,或 长或短,交错运用,而且往往上下 两句构成整饬(chì)、巧妙的对仗 。
• 3、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以 • “ ,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 两句表现春天的 • 美景、大自然的斑斓形态和色彩对自己的吸引。 • 4、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用 会桃花之芳园 • “ , 序天伦之乐事 • ”两句描绘了趁着 春夜,在桃花盛开的园林中与兄弟们团聚,尽 享天伦之乐的情景。
书序 多为叙述著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 等,如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 赠序 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如韩 愈的《送孟东野序》 宋濂的《送东阳马 生序》 宴集序 古人在宴集时,常常地一起借 着酒兴抒情赋诗,诗写成后公推一人作 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王勃的 《滕王阁序》。
三,自读作者
李白 李白
提问: 在你的记忆 库里能调出 多少有关李 白的信息资 料呢?
琼筵:华美的宴席 坐花:坐在花丛中。 羽殇:古代一种酒器,作鸟雀状, 有头尾羽翼。 醉月:醉于月光下。 金谷酒数: 晋代石崇,官至卫尉卿 。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有金 谷园,曾与友人宴饮其中,作《金谷 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 不能者,罚酒三斗。”
⑥文中典故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3、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4、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 数。
乐
咏歌,高谈,观花, 赏月,飞觞痛饮, 作诗,罚酒。
• A、李白和堂弟们相会在流光溢彩的桃花园中,阳春既 召我烟景,大块又假我以文章,此时此地,序天伦之 乐,真是百倍的欢乐,这当然是“乐事”之一! • B、堂弟们个个都像谢惠连一样聪敏、多才,能在宴席 上一同吟诵诗篇,这当然是“乐事”之二! • C、在宴席上大家不停地寻觅新颖、奇特的话题,纵情 地高谈阔论,进而转变成了清言雅语,这是“乐事” 之三! • D、他们高兴地观赏盛开的桃花,在月光下频传酒杯, 这是“乐事”之四! • E、文章最后,写大家举杯痛饮,酒酣之后情绪达到高 潮,于是就产生了艺术创作的冲动。他们相约一同赋 诗抒怀,并决定依照石崇金谷园的旧例,作诗不成者 ,罚酒三杯,这是“乐事”之五!
C
• 【解析】 • 试题分析:C项中张冠李戴,应 是杜甫说的“笔落惊风雨,诗成 泣鬼神”。是贺知章称他为“谪 仙”。
• 考点:识记常见的文学常识。能 力层级为识记A级。
四、品读全文
提问:
1、通过品读课文,你读懂了 的字词句方面的知识点有哪些? 2、你还没弄懂的,需要大家合 作探究的问题又有哪些?
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从弟就是堂弟或族 弟的意思。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 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时间 : 春 夜 *人物 : 诗人与从弟 *事件: 宴饮 *地点: 桃花园 * 序:一种文体,本文属宴集序。 题意: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所 作的序文。
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 1、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开篇表 现人生短暂,韶光易逝 的句子是: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 , • 。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 • 2、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 • “ 古人秉烛夜游 ,良有以也 ”。 • 两句的意思是古人“秉烛夜游”的行为是很有 根据的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 白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读
讲
练
桃 李 园
读
“读”的步骤
一、齐读课文,初步感悟 二、细读题目,读出题意 三,自读作者,把握常识 四,品读全文,读出深意
一、齐读课文
声音宏亮 有气势、有情感
二、自读题目 • 提问: • 从题目中你读到 了哪些信息了?
解 题
从(zòng):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李白是 唐朝 著名 浪漫主义诗人 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好剑术,爱饮酒作 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继 屈原 之后又一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有“ 诗仙”之称。李白和 杜甫 合称“ 李杜 ”。风格 豪放飘逸 。
有关唐代几位著名诗人的文学常识题
1、浮生如梦,为欢几何?
人生不过一场梦 而已,欢乐时光又
有多少呢?今夜正
乐,当然应宴饮作 诗,以恣欢乐了。
2、古人秉烛,我辈夜宴
这里宕开一笔,借古人之 行为说自己之行为。古人夜
游是有原因的,那么自己夜
宴也是有原因的。
不直接说自己,而说古
人,着实巧妙。
3、美景在前,不容辜负
“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春景美如画,春光暖 人心,一切都是那么
④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2、状语后置: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 假我以文章
⑤重点、难点字词
群季:诸弟。兄弟长幼之序,曰伯、 仲、叔、季,故以季代称弟。
惠连:南朝宋文学家,幼而聪慧,十 岁便能作文,深为族兄谢灵运所赏爱 ,常一同写作游乐。 康乐:南朝刘宋时山水诗人谢灵运, 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 3、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既是对古人夜游原因的领悟,又是自 己夜宴效仿的范例。因而可以读出(恍然 大悟)若有所悟,也可读出理直气壮。 4、“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这是夜宴的另一个理由, “召我”“假 我”写出了春景诱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感 激。要读出对春天美景的向往,禁不住诱 惑、压抑不住的喜爱。
参考译文 天地,是万物的旅社光阴,是 百代的过客。而虚浮的人生像梦幻 一样,能有几多欢乐?所以古人掌 灯夜游,是有道理的。况且和煦的 春天以绮丽的景色在召唤我们,大 自然又提供我们如此灿烂的文采。 我们集会在这桃李芬芳的园里,畅 叙天伦间的乐事。
诸位贤弟都是俊才秀士,个个 比得上谢惠连,只有我所吟咏的诗, 有愧琼筵于花丛之中,飞动羽觞于 明月之下,没有好的诗歌,怎能表 述我们风雅的怀抱?如果谁写不成 诗,依照金谷园的旧例,罚他饮酒 三杯!
•什么是用典?古诗文中 的用典起到了怎样的作 用?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
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 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 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 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 言简意赅、辞近旨远。具体说来有如下作用:
2、巧妙化用典故,增添了文章内涵
1、浮生若梦 2、皆为惠连 独惭康乐 3、罚依金谷酒数
有的直取其词,逆旅,大块等, 有的借用其语句“秉烛夜游”,又 借用古人古事,增添了小序的历史 、文化内涵,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 盛唐时期文人生活的宝贵资料
五、畅所欲言
这样的一篇美文给了 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既然浮生若梦,生命易逝, 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不断的拓 展生命的宽度,让我们的人生 变得更加有意义。屈原选择上 下求索、曹操选择建功立业、 陶渊明归隐田园、李白及时行 乐,从本质上讲,都是充实生 命,热爱生命的一种方式。
一、积累文言 知识疏通文意
讲
①通假字: 序天伦之乐事 (序,通“叙”)
②古今异义:
1、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 块头 。 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今义:篇 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2、 群季俊秀 (季:古义,弟弟。今义,季节)
③词类活用: 1、古人秉烛夜游(夜:在 夜里,名作状) 2、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咏:动词作名词,诗歌) 3、幽赏未已(形容词作名 词,幽雅的景致)
•
这篇文章主要在说李白和其诸弟相聚一同歌唱 一同饮酒的情景,深刻的表现出天伦之乐和兄弟之情 ,虽然文章篇幅不长,但却能令人有回味无穷之感, 现时现况下,能拥有如些深厚的兄弟之情真的是不多 见了,但却往往看到新闻报告:兄弟隙墙、反目成仇 诸如些类的天伦悲剧,唉!这怎能叫人不心寒呢? 相 形之下,我们的手足之情该算什麼呢? • 兄弟就是「手足」,为什么叫「手足」呢? 就是 因为手与脚是不能分开的,只要手脚合作那就没有不 能完成的事,同样的,只要兄弟同心,其力是可以断 金的,这就和一根筷子折的断,但十根筷子要一次折 断就不容易了哦!!所以我们更加要珍惜手足之情, 将它扩大之朋友之情,如此一来,社会哪有不进步、 国家哪有不强之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