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96)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经典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经典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2.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X围的声音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6.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D.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X围的声音7.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8.根据所学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判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有物体的振动和传播的物质,就一定能得到声音B.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的物体C.在声的传播中,声源的位置并没有移动,只是通过介质向外传播波动D.声音是在生物的听觉X围内所能感觉到的一种振动9.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在真空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B.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C.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D.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物体停止了振动,我们也能听到很弱的声音C.骨传导方式可以让一部分失去听觉的人听到声音D.耳朵才是接受声音的,牙齿不能传导声音11.一个声源在振动,但人耳却听不到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B.一定是声源和人耳间没有介质传播声音C.一定是声音的频率太低或太高,超出了人的听觉X围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能靠一切物质传播,且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一般比液体快B.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但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相同C.凡是人听不到的声音都是频率很低的声音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13.(2011•金平区)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机上人员要X口做吞咽动作或咀嚼口香糖;在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X口,使咽喉管X开或闭嘴同时堵住双耳,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以防止()A.听小骨损坏B.听觉神经损坏C.鼓膜被震破D.14.如果我们看见物体振动,却听不到声音,下列分析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物体振幅太小B.物体振动太快C.物体离人太远D.空气不能传播声音15.当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站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那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C.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骨传导的D.饼干太干了16.大音乐家贝多芬晚年耳朵听不到声音,他将木棒的一端咬在口中,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倾听钢琴的演奏并谱写出了传世之作,这是因为()A.这样就可以使耳朵恢复正常B.钢琴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向耳朵,引起听觉C.贝多芬利用骨传导的方式听到声音D.贝多芬即使这样,也根本听不到声音17.下列属于骨传导的是()A.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B.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手轻轻敲打桌子的声音C.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牙齿上听音叉的声音D.以上说法都正确18.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琴声,主要是能过()A.空气B.水C.木棒和骨D.19.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在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A.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B.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C.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D.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20.人发声的频率X围大约为()A.20HZ~1100HZ B.85HZ~20000HZ C.85HZ~1100HZ D.二.填空题(共4小题)21.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 产生的,平时我们听到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 传入我们耳朵里面的;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用牙齿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琴声,他靠的是_________ .22.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____ Hz,人耳_________ (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_________ 次.23.声波的频率X围很宽,由10﹣4Hz到l012Hz,但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20Hz到_________ Hz之间的声音,低于或高于此频率X围的声音入耳都听不到.请你设想一下,如果人的听力可以听到20Hz以下的声音,我们的听觉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写出一个与此有关的合理的场景:_________ .24.我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 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组织传给_________ ,_________ 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们就听到了声音.三.解答题(共6小题)25.(2005•某某)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_________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_ .26.叫一位同学蒙住眼睛坐在房间中央,请他安静地坐着不动,也不要把头转动.然后,你拿两枚硬币敲响起来,你所站的位置要总是在他的正前方或者正后方.现在请他说出敲响硬币的地方,他的回答会令你吃惊.例如,声音本发生在房间的这一角,他却会指着完全相反的一角!请你和同学讨论这种现象,想想其中的原因是什么.27.根据声音传播速度和效果的知识,在下列横线上写出对应的原因:(1)夜晚,进行侦察的侦察员为了及早发现情况,常将耳朵贴在大地上倾听远处敌人的人踏地声和车辆的轰鸣声,其原因是_________ 的缘故(2)夜晚,把手表放在枕头下睡觉,隔着枕头能清楚地听到手表的“嘀嗒”声,若把枕头拿掉,反而听不到这种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_ 的缘故.28.(2012•某某)如图所示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听觉频率的X围信息,试归纳出上述信息的共性特征,井简述其合理性.29.看图说理:(1)观察如图所示,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2)如果按照如图所示去设计声音传播的实验,图中敲桌面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还是通过桌子传入人耳,或者两者都有?针对这些疑问,怎样改进实验,使它更完善?30.经过本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人要听清声音,除了听觉系统要正常外,还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一定要有正在 _________ 的物体,即发声体.发声体和人耳之间必须有传声的 _________ .发声体振动的 _________ 一定在人的听觉X 围内.声音到达人耳处的响度至少要达到 _________ dB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 . 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 .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05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058)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2.(2 分)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
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五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2 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17.(3 分)“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巨浪排
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
18.(3 分)歌中唱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发声体分别是 空
气 、马的声带 、 黄河水 。
19.(3 分)婉转的鸟鸣声靠的是鸣膜的 振动 ,而我们能听见鸟鸣声是靠 空气 传来
一、选择题
1.D 2.D 3.D 4.C 5.D 6.C 7.D 8.A 9.D 10.D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11.C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12.振动,水 13.固体传播声音比气体传播声音快 14.声音逐渐变低,直至消失;声音逐渐变大;空气;真空 15.固体; 气体; 液体. 16.物体振动产生音声 噪声 禁鸣喇叭。 17.振动、空气 18. 19. 20.反射 21.1700 22.空气 音色 山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09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094)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卷一、选择题1.(2分)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而产生的:()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2.(2分)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B.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C.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3.(2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B.一般是根据歌声的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乐音,不可能是噪声4.(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5.(2分)风吹树叶沙沙响,此时的发声体是()A.风B.空气C.树叶D.以上都是.6.(2分)以下现象中,用以说明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是()A.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B.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C.扬声器发声时纸盒会振动D.把响铃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抽气时,声音会逐渐变小.7.(2分)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A.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BP机,BP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见BP机呼叫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8.(2分)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针对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针对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针对练习(含答案)1 .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A.声音产生的原因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 .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CA.响度B.音调C.传播声音的介质D.音色3 .以下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CA.声波可以清洗钟表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C.将正在发声的交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4.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5.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嫦娥一号”登月工程。

假如你以后登上月球后,你所做的那个实验,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样进行的是DA.用刻度尺测长度B.用放大镜看细小物体C.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路径D.用小锤敲击音叉可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6.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A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7 .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C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传播的速度小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8 .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B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D.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9.以下说法中,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是D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5dmB.家庭电路的电压为36VC.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20℃D.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宇航员在月球也可以直接交谈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11.人们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18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184)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D 2.B 3.B 4.A 5.C 6. 7.C 8.B 9.A 10.C 11.C 12.C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13.AC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14.振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介质 15.振动 水 16. 17.振动 18.空气,水,固体,固体、液体、气体,真空 19.固体 20.空气 音色 山 21.音色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
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13.(0 分)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吓,这说明_____能传声,“土电话”说明______也能传声。可见声音可以在____、
___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中传播。
19.(3 分)声音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可以传播,但传播的速度不一样,在 中传播的
速度最大。
20.(3 分)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猿声是通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14.(3 分)声音是由发声体的 而产生,声音可以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136)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1136)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铅物质的密度(kg/m3) 1.29 1.432700790011300声音传播的速度(m/s)330316510050001300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2.(2分)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而产生的:()A.运动; B.振动; C.温度升高; D.体积膨胀 .3.(2分)如图所示,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A.电铃逐渐停止振动; B.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响;C.听到的铃声越来越轻; D.听到的铃声保持不变。

4.(2分)邮局的长途电话亭大都是用玻璃制造的,隔音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A.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B.能较好地吸收声音;C.不能传播声音; D.能够发出声音.5.(2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不能发声B.声音是一种波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6.(2分)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7.(2分)声音在下列介质中传播速度最慢的是 ............................................................. ()A.空气B.海水C.大地D.铁8.(2分)有两部手机都开通了来电显示功能,且来电铃声都已开启。

精品练习(附答案)《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

精品练习(附答案)《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

人教版2022年八年级物理训练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选择题1.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A.半导体 B.磁性物质 C.真空带 D.金属物质2.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3.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B.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水中传播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4.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5.如图五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

此现象可以说明()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6.下列现象中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敲击音叉发声,与音叉接触着的乒乓球被弹开B.敲击一下长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的人先后听到两次打击声C.敲击打击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D.敲击水中的石块,岸上的人也能听到敲击声7.某同学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D.声音具有能量8. 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中启动并向湖边驶去.此过程中,水中的鱼可听到马达声,岸边飞行的鸟、散步的人也可听到.若距快艇的距离三者都相等,最先察觉快艇起动的是()A.鱼 B.人 C.鸟 D.三者同时察觉9.喜庆的锣鼓敲起来,不少同学发现,在敲响锣以后,虽然停止了对锣面的敲击,但锣声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A.锣面仍在继续振动B.锣面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C.锣声的回音D.人的听觉发生“暂留”10.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1.关于人听觉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是人耳的听小骨断裂,人就会永远听不到声音B.只要是人耳的鼓膜破裂,人就会永远听不到声音C.若只是传导障碍,只要能将声音的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听到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2.助听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仪器()A.引起头骨、颌骨振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B.产生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C.产生超声波直接作用在听觉神经引起听觉D.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二.填空题13.上课时老师讲话的声音是由于______ 振动产生的,并通过_____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里。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基础巩固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基础巩固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基础题(共8题)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D. 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的速度光相同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A. 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3.在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境: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

对此情境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 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 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 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播D. 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4.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而产生的,真空铃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5.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表明________能够传声。

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________也能传声。

6.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去,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弱,这说明声音的传递需要________;宇航员们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其原因是太空是真空________传声。

7. 2019年2月5日零时,中央电视台的新年钟声准时响起,让全国人民感受到新年的喜悦。

这优美的钟声是由钟________产生的,电视机直播的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观众的耳朵里。

8.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叫________。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二、提升题(共8题)9.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 音叉被敲击后,以及伸入水中,会溅起水花B. 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地跳动C. 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D. 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生,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铃声明显减弱10.如图所示,中国海军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噪子”,对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探究
29.(5 分)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
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五、论述计算题
30.(6 分)汽车开进一个两侧山坡平行的峡谷,鸣笛后经 0.5s 听到左边山坡的回声,再经 0.5s 听到右边山坡的回声。求这个峡谷的宽度。(空气中声速为 340m/s)。
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_传播的观众从演员的口技表演中听着像是黄鹂鸟的叫声,是
因为演员模仿了黄鹂鸟叫声的____________。
17.(3 分)小提琴发出悦耳的声音时,琴弦在________.
18.(3 分)甲同学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另一端听到三下敲击
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 传播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从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11.(2 分)有两部手机都开通了来电显示功能,且来电铃声都已开启。用手机 A 拨手机 B
时,手机 B 发出响声,并且显示屏上显示手机 A 的号码,若将手机 A 置于一透明的真空罩
中,用手机 B 拨叫手机 A,则我们
A.能听到手机 A 发出的铃声,并能看到手机 B 的号码
B.不能听到手机 A 发出的铃声,但能看到手机 B 的号码
C.能听到手机 A 发出的铃声,但不能看到手机 B 的号码
D.既不能听到手机 A 发出的铃声,也不能看到手机 B 的号码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
12.(3 分)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________而产生的,以__________形式传入人耳,
的小儿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这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
播,还能在
中传播。(2) 小儿招手 (选填:“会”或“ 不会”)产生波动,鱼
儿听不见的原因是

15.(3 分)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_______,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
_______传播的.
16.(3 分)在 2008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手影表演》中的口技惟妙惟肖,现场观众听到的
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 )
A.传声;
B.传热;
C.导电;
D.通风.
4.(2 分)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信号.
27.(3 分)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也需要在太空锻炼身体,你认为常用健身器材中可以在宇宙飞
船中使用的是(举出一例)
。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感觉周围十分寂静,是因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
28.(5 分)如何理解:“不同物质传声本领不同”与“不同物质中声速不同”?
24.(3 分)为了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小丽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把正在发声
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
听到的闹钟声音逐渐变小,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25.(3 分)绷紧的橡皮筋____(会、不会)发声,而用手指拨动绷紧的橡皮筋____(会、不 会)发声,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B.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C.不能传播声音
D.以上都不对.
8.(2 分)下列关于声的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音乐会上,人们常用响度来区分是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感觉周围十分寂静,是因


22.(3 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
振动等一系列现象后,可运用
的方法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
的。
23.(3 分)小明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芳在另一端敲击铁管,小明先后听到两个响声,先
听到的声音是由_______传播来的响声。
16.空气 音色
17.振动
18. 水管 自来水 空气
19.振动
20.振动空气
21.拉力器(合理即可) 真空不能传声
22.归纳;振动
23.铁管
24.真空
25.不会,会,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6.能 不能
27.拉力器(合理即可) 真空不能传声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
28.解析: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能量会逐渐损失而衰减。不同介质传声本领不同指的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 ( )
A.敲打在空气中形成了两个声波
B.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
C.度不同,由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随距离衰减情况不
同所致(不同介质吸声系数不同)。如声源通过铁向外传播能量比通过空气向外传播能量
更有效,故铁的传声本领强。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是指声音通过不同介质传播的快慢不
同,由介质结构特性决定。如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是空气中的 4.5 倍。因此不同物质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五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2 分)把一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罩
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
6.(2 分)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注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当乙同学用力敲击一次水管的另
一端时,甲同学会听到几次敲击声(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以上都有可能.
7.(2 分)邮局的长途电话亭大都是用玻璃做的,隔音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 )
D.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9.(2 分)我们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我们听不到回声的原因( )
A.老师讲课的声音太小。
B.回声太小,听不到
C.老师讲课的声音根本没有回声
D.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
10.(2 分)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敲
传播来的, 第三
次听到的声音是从
传播来的。
19.(3 分)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20.(3 分)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老师讲课的声音通过 传到室的各个角落,使同
学们都能听到.
21.(3 分)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也需要在太空锻炼身体,你认为常用健身器材中可以在宇宙飞
船中使用的是(举出一例)
26.(3 分)探究电磁波特性的实验过程如下:(1)将手机的“背景灯光提示”功能打开后放在
真空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空气,打电话呼叫罩中手机,这时,手机背景灯光闪烁.这
个事实表明:电磁波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将手机放在金属
容器中 (手机不与金属容器壁接触),打电话呼 叫金属容器中的手机,这时手机
传声本领不同与声速不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些固体如橡胶,其传声本领比空气强,但
在橡胶中的声速却比在空气中小。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探究
29.振动空气能传播声音
评卷人 得分
五、论述计算题
30.s=340m
中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到听不到为止。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音在玻璃钟罩里发生了反射; D、声波被玻璃钟罩罩住了.
2.(2 分)声在下面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
A.空气;
B.水;
C.煤油;
D.钢铁.
3.(2 分)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管
一同学在距一高墙 20m 处对着高墙喊叫,则他________听到回声.(填“能”或“不能”)
13.(3 分)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
,这一现
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

.
14.(3 分)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1) 这个钓鱼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B 2.D 3.A 4.B 5.C 6.D 7.A 8.D 9.D 10.D 11.B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2.振动 声波
能.
13.被弹起 振动 能量
14.液体(水), 不会, 没有振动的声波传入水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