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年级上物理实验报告(全部)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报告1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报告
姓名:___班级:实验日期:___年__月日
实验名称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停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弹簧片,木块,刻度尺。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
2.、将木板用木块组装成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4、用停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5、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6、将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7、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程路的平均速度V2.
8、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验证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一个物体,天平,,标尺。
2. 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m)。
3. 使用标尺测量物体的体积(V)。
4. 使用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ρ):ρ = m / V。
5. 根据结果判断物体的密度。
实验结果
我们使用上述步骤对不同物体进行了实验。
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些物体的密度均为2 g/cm^3。
结论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验证了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这些物体,它们的密度均为2 g/cm^3。
这一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研究物体性质提供基础。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顺利完成,我们了解到了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一实验,我们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还培养了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验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物理实验的奥秘,深入理解物质的特性。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全)实验报告1(上)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目的: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作业本、物理课本等。
实验原理:使用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使用停表可以测量时间。
实验步骤:1.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重复测量3次。
2.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重复测量3次。
3.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的长度,重复测量3次。
4.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的宽度,重复测量3次。
5.用停表测1分钟脉搏的次数。
6.用停表测10分钟脉搏的次数。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1.记录数据:测量对象:长度宽度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课本25.8825.9025.9225.9018.2018.2218.2418.22作业本25.6325.6425.6525.6418.1818.1918.2018.192.测量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和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单位:秒):对象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成员xxxxxxxx3.39.29.49.69.4成员xxxxxxxx99.69.49.89.6回答问题:为什么长度测量要估读?答:为了减小误差。
讨论、分析实验中的问题:1.刻度尺应紧贴被测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面垂直。
3.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4.求平均值时,先去掉有明显错误的数据。
评语:无实验报告2(上)实验名称:测定平均速度实验目的:测定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停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弹簧片、木块、刻度尺。
实验原理:小车在斜面上滑动,利用运动学公式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
2.将木板用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度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3.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
4.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5.重复步骤2-4,进行第二次测量。
关于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的范文

关于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的范文初二物理实验报告自查报告。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学习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掌握实验操作
的基本技能。
实验过程,在实验中,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先将天平调零,然
后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子上,等待天平平衡后读取质量值。
我
重复进行了几次测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测量了几个不同质量的物体,得到了
它们的质量值。
在实验中,我发现有些物体的质量值有微小的波动,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不够细致或者天平的精度限制。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
质量,并且掌握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会更
加细心地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实验中
可能出现的误差,需要在实验操作中加以注意。
自查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认真完成了实验操作,并且得到
了符合预期的结果。
但我也意识到了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需要
在今后的实验中加以注意。
同时,我也会更加注重实验操作的细节,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自查人,(你的名字)。
日期,(自查日期)。
经过自查,我对本次实验的操作和结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
时也明白了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会更加细心
地操作,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4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4篇)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4篇)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 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二、猜测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三、制定方案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反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此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似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间隔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间隔.比拟两个间隔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四、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展,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五、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间隔与物体到平面镜的间隔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间隔与人到镜面的间隔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初中物理实验报告2 器材找一个底面很平的容器,让一个蜡烛头紧贴在容器底部,再往容器里倒水,蜡烛头并不会浮起来;轻轻地把蜡烛头拨倒,它立即就会浮起来。
八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生实验目录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二、用停表测量时间三、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四、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九、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十一、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量十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十三、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学会用刻度尺直接测长度,学习测量特殊长度实验器材:刻度尺、三角板、铅笔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二观:三观: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
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进行试验: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评估交流: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填“大”“小”)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实验名称: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观察停表停表有个表盘,大表盘数字代表,小表盘数字代表;有根指针,长指针是,短指针是。
停表秒针走一圈是分钟。
2、停表时间等于分针指示能准确读数部分加上秒针指示读数部分。
进行试验: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 s,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了次。
评估交流:大家的测量结果是否相同。
三、测量同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 验 报 告年级 班 实验人: 组次: 实验时间:实验名称: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1、在操场上用 测出奔跑的路程1s =20米,2s =30米。
2、用 测出自己跑20米所用的时间1t ,跑30 米所用的时间2t 。
3、根据公式tsv 求出两次奔跑的平均速度。
记录数据:评估交流: 自己记时好还是请同学计时好。
四、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4、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八年级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弹簧测力计2个(规格相同),钩码2个,铁架台。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实验器材。
2.测量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刻线。
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5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与结论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分度值为 N。
实验结论: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实验目的探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处。
(2)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3)改变压力,将砝码放在木块上,测出木块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4)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毛巾平铺在水平桌面上,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
(3)实验结论:在接触面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03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
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
实验报告封面
• 填写实验报告标题、姓名、日期等信息
实验目的和原理
• 简要介绍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
• 描述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
实验数据和结果
• 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实验结论和建议
•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提出改进意
见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D O C S S M A RT C R E AT E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物理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兴趣
•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物理现象
• 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 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为学生后续学习物理知识打下基础
• 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方法和技能
• 培养学生的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 为学生后续学习物理知识打下基础
⌛️
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
物理学中的实验法
• 通过实验来验证或探究物理规律
• 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介绍实验目的和原理
• 描述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
• 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
浮力实验案例
• 介绍实验目的和原理
• 描述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
• 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
摩擦力实验案例
• 介绍实验目的和原理
• 描述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2013年9月4日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课本、长方体、硬币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测量长方体的边长
2.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宽度
3.测量硬币的直径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长方体的长/cm 10.00 10.00 10.00 10.00 长方体的宽/cm 8.02 7.98 8.01 8.00 长方体的高/cm 2.50 2.52 2.51 2.51
物理课本长/cm 26.10 26.12 26.10 26.11 物理课本宽/cm 18.00 18.00 18.00 18.00
硬币的直径/cm 2.50 2.50 2.50 2.50
回答问题
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量程
2、分度值
3、零刻度是否磨损
讨论、分析实验中的问题
评语
教师签名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2013年9月5日实验名称用停表测量时间
实验目的学会使用用停表测量时间
实验器材停表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认识停表
2.按动停表上的按钮,观察指针的变化,学会使用方法。
3.测量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
4.测量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
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
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
回答问题
讨论、分析实验中的问题
评语
教师签名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2013年9月12日
实验名称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进一步练习使用停表测量时间及刻度尺测长度
实验器材秒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弹簧片、木块、刻度尺.
实验原理:V=S/t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并将器材按装置图放置,把木板和木块组装成斜面,小车放于斜面顶端A点,弹簧片固定在斜面下端C点,测出距离S1记录于表格中;测出时间为t1,同样记录于表格中,利用公式v1=S1/t1计算出v1记于表格。
2、将金属片放于B处固定,重复步骤上述过程,进行第二次测量,同时将AB之间的S2、t2和计算出的v2记于表格。
3、利用S1-S2=s3,t1-t2=t3,算出BC之间的S3、t3,再用v3=S3/t3算出v3记于表格。
4、比较v1、v2、v3的大小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5、收拾整理器材。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2013年10月9日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烧杯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一)测量水温的方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相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二)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一:
1、准备四杯分别有冷、温、热、烫的水;
2、用温度计分别测量四杯水的温度、记录结果;
3、比较测量结果。
实验二:
1、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2、连续测量10 分钟(或更长)
3、比较探研结果。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2013年10月15日
实验名称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通过探究得出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特点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冰、蜡、水、铁圈、火柴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研究蜡和冰的熔化过程,参照图4.2----1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并照图进行组装。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在冰和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物理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2013年10月17日
实验名称水的沸腾
实验目的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纸板、温度计、水、秒表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向烧杯中加入温水,水位高为烧杯的1/2左右。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观察水的温度变化,水发出的声音变化,水中
....................
的气泡变化
.....)
3. 当水温达到90℃时开始计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填入下表中,至沸腾后两分钟停止。
4、观察撤火后水是否还继续保持沸腾?
物理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2013年10月29日
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物理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2013年11月13日
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实验器材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粉笔
实验原理
(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安装光具座,调节凸透镜、光屏、蜡烛高度一致。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的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的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5)整理器材。
物理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实验名称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滴管盐水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 检查器材。
2. 记录总质量。
3. 测盐水的体积。
4. 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5. 计算盐水的密度。
6. 整理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