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物理实验报告单
降落伞实验报告单八年级物理

降落伞实验报告单八年级物理今天一起来做一个超好玩的降落伞实验,看看有哪些因素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一、实验材料。
准备的材料可简单。
有塑料袋、剪刀、细线、螺母(或者小石子,这个当坠物用)、尺子,还有一个大大的空旷地方,像操场或者家里的客厅都行(只要够宽敞,没什么东西挡着)。
二、实验过程。
1. 制作降落伞。
先拿塑料袋,用剪刀剪出一个正方形,这就是降落伞的伞面。
想象一下,它就像一个小小的天空之伞。
然后在正方形的四个角上,用细线系好,把四条线的另一头系在螺母上。
瞧,一个简易的降落伞就做好,是不是还挺简单的?2. 开始实验。
第一次实验,先把做好的降落伞拿到空旷的地方,站在一个高高的地方(像楼梯上,注意安全),然后轻轻松开手,让降落伞自由下落。
眼睛可要紧紧盯着它,看看它下降得快不快。
同时,用尺子量一下它从放手的地方到落地的高度,再用秒表(手机上一般都有计时功能)记一下它下降所用的时间。
比如说,高度是3米,下降时间是5秒。
第二次实验,把伞面换大一点。
再剪一个更大的正方形塑料袋做伞面,还是按照刚才的方法系好细线和坠物。
同样在刚才那个高度松手,看看这次下降用了多长时间。
哇,你会发现,这次好像下降得慢一些了,比如说用了7秒。
第三次实验,来改变一下坠物的重量。
把螺母换成更重一点的小石子,伞面还是用第一次的大小。
再松手让它下降,这次下降得好像比第一次快了不少,可能只用了3秒。
三、实验结果。
通过这几次实验,就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儿。
当伞面变大的时候,降落伞下降的速度就变慢,就好像它在天空中多停留了一会儿,慢悠悠地飘下来。
这是因为伞面大了,它受到空气的阻力就大,就像一把大大的伞,风一吹,它就不容易快速掉下去。
而当坠物变重的时候,降落伞下降的速度就变快了。
就好比一个人背着很重的东西,会走得快一些,想要赶紧放下负担一样,重的坠物会带着降落伞更快地落下来。
四、实验收获。
这次的降落伞实验可真好玩!不仅自己动手做了降落伞,还知道了伞面大小和坠物重量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八年级物理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实验报告单.doc

物理实验报告单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实验名称: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正确方法实验器材、药品:弹簧测力计;木块;细线;斜面;木块实验步骤:1、观察图甲,弹簧测力计的主要结构有。
2、观察图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观察图丙,掌握在使用测力计测力时,要始终保持弹簧测力计弹簧的轴线与被测力的方向一致。
4、用细线拴住木块,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木块吊在空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在桌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和在斜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
实验结论:实验次数测力计示数/N123(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其,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以便测量时读数。
(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4)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以免指针被卡住,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
(5)测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避免扭曲和摩擦,尽量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
(6)要等到指针静止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
教师评分:日期XX大学生实习报告总结3000字社会实践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
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
人生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就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们要用行动证明自己。
打一份工,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 学习使用容器和水量计测量物体的体积。
3. 掌握质量和体积的基本概念和计量方法。
实验器材:1. 天平2. 容器3. 水量计4.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实验步骤:1. 测量物体的质量:a.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调整使其水平。
b.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中,等待天平指示的数值稳定。
c. 记录下物体的质量。
2. 测量物体的体积:a. 准备一个容器,并将其放在水量计中。
b. 将容器充满水,并记录下水量计的示数。
c. 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容器中,使水位上升,并记录下新的水量计示数。
d. 计算物体的体积。
实验数据:物体1:质量:50g体积:25cm³物体2:质量:75g体积:30cm³物体3:质量:100g体积:35cm³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一个标志物体惯性的量。
而体积则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是一个描述物体大小的量。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容器和水量计测量物体的体积。
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不同质量的物体可以具有相同的体积,而不同体积的物体也可以具有相同的质量。
这是因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是两个独立的属性,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实验中使用的天平和水量计是常见的物理实验仪器。
天平通过测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
而水量计则通过测量液体的位移来计算物体的体积。
这些仪器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实验中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质量和体积的概念。
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规律。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物理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以及如何使用容器和水量计测量物体的体积。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 检查器材。
(2) 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 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 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 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5)两次。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 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 O 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 ______________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1、15 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 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 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大赛八年级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弹簧测力计2个(规格相同),钩码2个,铁架台。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实验器材。
2.测量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刻线。
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5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与结论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分度值为 N。
实验结论: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实验目的探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处。
(2)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3)改变压力,将砝码放在木块上,测出木块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4)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毛巾平铺在水平桌面上,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
(3)实验结论:在接触面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方座支架(或玻璃板支架),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三、实验原理:光的反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
(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并记录。
(6)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实验步骤(4)、( 5)两次。
(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
(7)整理器材、摆放整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记录数据实验次数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155相等288相等377相等2. 实验结论(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1、15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光具座,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废物缸。
三、实验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
将点燃的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找出 2 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 2 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u1。
(4)找出 2 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 2 倍焦距以内且大于 1 倍焦距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实像时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u2。
(5)熄灭蜡烛,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
《实验报告册》八年级物理(下册)

一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日期:年月日小组成员:名师有话我们已经探究过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那么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又如何呢?是否同电流一样,处处相等呢?探究准备一、探究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在实验过程中,训练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
3.通过实验,训练正确识记、适用电压表的技能。
二、实验原理在串联电路中,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
三、实验器材及其使用电压表1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4只、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电压表读数:①看清量程;②看清分度值(一般而言,量程0~3V分度值为0.5A,0~3V分度值为0.1V);③看清表针停留位置(一定从正面观察)。
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与总电压有什么关系呢?猜想一: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与总电压都相等。
猜想二: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与总电压相等。
二、实验电路图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三、进行试验,记录数据实验步骤①检查实验器材。
②连接实物图,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串联电路。
③用电压表测AB间的电压。
④用同样的方法测BC、AC间的电压。
⑤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重复以上实验步骤。
⑥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
注意: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观察记录将实验中测量的数据填入下面表格中。
四、分析与论证分析上表中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五、交流与合作实验数据和结论与其他小组相比较,结果(填“不同”、“完全相同”、“基本一致”)。
如果不同,请分析原因:。
最终正确结论是:。
六、疑惑讨论1.在选择实验器材时,为什么要选择规格不同的灯泡呢?2.在实验过程中,如何选择电压表的量程?3.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探究拓展一、提出问题: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时,我们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灯泡来做实验,这样可以得到探究结论。
最新八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报告单

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2.正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弹簧秤2个(规格相同),钩码、铁架台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
2.测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支架、相同的钩码5个、铅笔、刻度尺。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重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重力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3.设计并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分析与论证:(1)用5组数据在图像中描点并绘出图线。
(2)根据图线得出结论。
5.整理器材、摆放整齐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个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杠杆的平衡与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有关?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
(2)调节杠杆平衡。
(3)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平衡后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记录(4)改变钩码数量和位置,平衡后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记录(5)整理器材。
物理实验报告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目的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长木板,木块(附挂钩),弹簧秤,细线、木垫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可能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
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
一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班级 姓名
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其余学生自备。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
2.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指针是否与平板之间有摩擦?
3.感受:
用手拉测力计,使指针分别指在1N、3N、5N,感受一下1N、3N、5N的力的大小。
4.测量:
(1)把笔袋挂在挂钩上,提起笔袋,笔袋对测力计的拉力,F=
(2)把笔袋挂在挂钩上,在桌面上水平拖动笔袋,笔袋对测力计的拉力,F=
(3)拉断一根头发,所需要的力,F=
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
(1)如果所测量的力的大小超出测力计的量程,会
(2)如果没有认清分度值,会
(3)如果指针指在零刻度线的上方或下方就进行测量,会使测量值 或
八年级(下)
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
二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班级 姓名
实验目的: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正确绘制数据图像,根据实验数据和
图像总结出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一个,勾码一盒。
1.看勾码盒上的标注,每个勾码的质量是 kg。
2.逐次增挂钩码个数,测出所受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次数
一个钩码 两个钩码 三个钩码 四个钩码 五个钩码 六个钩码
质量m/kg
重力G/N
重力与质量之比
3.在右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
描点并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
4.分析数据和图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是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 (用g表示)。重力与
质量的关系式用字母表示为:
5.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表示的物理意义
是
八年级(下)
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
三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班级 姓名
实验目的:通过探究,知道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时,才能平衡。
实验器材:长木板(两端有滑轮)一个,小车一个(两端有挂钩),钩码一盒,细绳两段。
1.小车保持平衡状态,是指小车处于 状态或 状态。
2.按右图所示装好器材
3. 两端挂上数量不相等的钩码,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4. 两端挂上数量相等的钩码,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
5. 两端挂上数量相等的钩码,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再放手,观察小车的运动
状态。
把实验条件和观察到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6.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方向 ,并且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这时物体就处于 状态或 状态。
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二力的情况 小车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大小 方向 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八年级(下)
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
四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班级 姓名
实验目的:通过探究,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及其关系。
实验器材:长木板一块,木块一个,钩码一盒,毛巾一块,弹簧测力计一个。
1.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 、
。
2.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时,必须要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
的是: 。
3.按如下图所示的顺序进行探究,并且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根据实验数据,总结结论: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 和 两个。当
相同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当 相同时, ,滑
动摩擦力越大。
5.本实验的原理是
本实验的方法是
八年级(下)
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
五、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班级 姓名
实验目的: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及其关系。
实验器材:压力小桌一个,海绵一块,钩码一盒。
1. 照图甲那样,只将小桌正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度。填记录表格。
2. 照图乙那样,在小桌上加放一盒钩码,再次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度。填记录表格。
3.照图丙那样,将小桌翻过来,加放一盒钩码,再次观察海绵被压下的深度。填记录表格。
4.比较三次现象,可得结论:
一定时, 。
一定时, 。
5.在比较三次实验结果时,要注意第一次与第 次比较,第二次与第 次比较,这样比较,
体现了 研究方法。
实验次数 受力面积 压力的大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
1 S脚 G桌 明显
2 S脚 G桌+G码 非常明显
3 S面 G桌+G码 不明显
八年级(下)
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
六、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
班级 姓名:
实验目的: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
实验器材: 大烧杯、水、弹簧测力计、铝块、细线、抹布
1.校正弹簧测力计。
甲 乙
2. 照图甲那样,测出铝块的重。记录。此时铝块受到 个力的作用,分别是
。
3. 照图乙那样,把铝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记录。此时铝块受到
个力的作用,分别是
4. 求出铝块所受的浮力。记录。
铝块重G/N 铝块浸没在水中测力计的示数F/N 铝块所受浮力的大小F浮/N
八年级(下)
物理探究实验报告单
七、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班级 姓名
实验目的:理清实验思路。通过探究,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
所受重力的定量关系。
实验器材: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一套。
A B C D E
1.检查校正测力计,照图A那样,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并记录。
2.照图B那样,在溢水杯中加满水。
3.照图C那样,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并记录。
4.照图D那样,把物体慢慢全部浸没在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并记录。
5.算出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并记录。
6.照图E那样,测出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并记录。
7.算出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记录。
桶重/N 物体重/N 物体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N 物体受到的浮力/N 桶和排开的水总重/N 排开的水重
/N
结论:
用公式表示为 。讨论:G排如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