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提取物行业大线产品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植物提取物市场分析

中国植物提取物市场分析中国植物提取物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其增长得益于人们对健康和天然产品的日益重视。
植物提取物是指从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用和化妆品应用。
该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
首先,人们对于天然和有机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许多消费者开始转向天然和有机产品,以维护自己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的替代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其次,保健品和化妆品市场的不断扩大也对植物提取物市场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消费者对美容和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导致对天然成分的需求急剧上升。
植物提取物因其具有多种药用和美容效果而广受欢迎,成为众多保健品和化妆品的重要成分。
另外,政府对植物提取物行业的支持也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生物技术和草药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和补贴等方式,鼓励植物提取物的研发和生产。
这为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提高研发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中国植物提取物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间的产品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导致价格竞争加剧。
其次,一些企业的技术和生产能力相对较低,限制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行业监管不完善,导致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低质量和伪劣产品,消费者的信任度有待提高。
总体而言,中国植物提取物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和天然产品的需求的不断增加,植物提取物市场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政府的支持和监管力度的提高也将为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然而,企业需要拓宽产品的应用领域,提高研发和生产能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中国植物提取物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并且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这一市场的增长受益于多个因素,如人们对天然和有机产品的需求增加、保健品和化妆品市场的扩大以及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
植物提取物市场调研

植物提取物市场调研一、市场规模二、市场驱动因素1.健康意识提升: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天然、绿色的产品需求增加,植物提取物作为天然成分的产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青睐。
2.医疗用途广泛:许多植物提取物具有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如中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推动了植物提取物市场的发展。
3.化妆品需求增长:植物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追求天然呵护的消费者推动了植物提取物在化妆品市场的需求增长。
4.政策支持:一些国家对于植物提取物的研发和应用给予了政策支持,鼓励植物提取物的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三、市场热门产品目前,植物提取物市场上一些热门产品包括:1.绿茶提取物:绿茶提取物富含多酚类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抑制肿瘤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2.葡萄籽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富含原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美白、抗衰老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
3.金银花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具有抗病毒、抗菌、降血压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4.山楂提取物:山楂提取物具有降血脂、降血压、促消化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医药等领域。
四、市场竞争格局当前,植物提取物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植物提取物生产企业和研发机构。
1.国内企业:我国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传统草药文化,许多企业在植物提取物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如中工药业、华润三九、康美药业等。
2.国外企业:目前,一些国外企业在植物提取物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如法国的巴斯夫、美国的斯蒂芬斯等,其拥有先进的提取技术和丰富的产品线。
总结起来,植物提取物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天然产品的需求增加,植物提取物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泛。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发水平的提高,植物提取物的研发和生产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格局也将进一步演变。
因此,投资植物提取物领域具有较高的潜力和前景。
植物提取物行业研究报告

植物提取物行业研究报告
以下是对植物提取物行业的研究报告:
1. 概述:报告首先介绍了植物提取物的定义和分类,包括植物提取物的来源、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报告还提供了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的概述,包括市场规模、增长趋势和主要参与者。
2. 市场分析:报告对植物提取物市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包括市场的驱动因素和限制因素。
驱动因素包括消费者对天然和有机产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医药和保健品市场的增长。
限制因素包括制造成本高和质量不稳定性。
3. 主要应用领域:报告详细介绍了植物提取物在食品和饮料、医药和保健品、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等主要应用领域的使用情况。
报告还讨论了每个应用领域的增长机会和挑战。
4. 产品创新:报告提供了植物提取物行业的产品创新趋势和最新技术。
这包括新的提取方法、改进的提取工艺和创新的应用方式。
5. 竞争态势:报告列举了植物提取物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并分析了他们的市场份额和竞争策略。
报告还讨论了竞争压力和行业合作的趋势。
6. 区域分析:报告对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进行了区域分析,包括北美、欧洲、亚太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
报告还讨论了每个区域的市场机会和挑战。
7. 未来展望:报告对植物提取物行业的未来展望进行了评估,包括市场预测、增长机会和风险。
以上是植物提取物行业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具体的报告内容和结论可能根据研究目的和方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植物提取物行业分析

植物提取物行业分析植物提取物行业是指利用植物素材进行提取、分离、纯化等技术手段,获取活性成分或制备目标产品的工作。
在近年来,植物提取物行业发展迅速,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广泛应用,逐渐成为热门行业之一。
首先,植物提取物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对绿色天然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和广泛的应用空间,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植物提取物既可以应用于食品领域,改善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也可以用于医药领域,研发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此外还可以用于化妆品领域,研发护肤品和美容产品。
因此,植物提取物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其次,植物提取物行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植物提取物的产品质量和活性成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目前,植物提取物行业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提取技术,如超临界流体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提取效率,还可以减少对植物的损伤,提高产品的活性成分含量。
此外,还有一些新兴技术,如超声波提取、纳米技术提取等,也在不断探索中。
这些创新的技术将进一步推动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发展。
再次,植物提取物行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优势。
植物提取物的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等环境污染物,相比于化学合成工艺更加环保。
此外,植物提取物的原料来源广泛,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
通过合理的种植管理和采集方式,可以保护植物的种群结构和生态环境,确保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植物提取物行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综上所述,植物提取物行业在市场前景、技术研发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潜力。
未来,植物提取物行业将继续发展壮大,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植物提取物(中药提取物)行业现状情况分析

植物提取物(中药提取物)行业现状情况分析植物提取物是指以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手段分离、纯化植物原料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为目的而形成的以生物小分子和高分子为主体的植物产品。
葡萄籽提取物、厚朴提取物、番茄提取物、枳实提取物、樱桃提取物、芦荟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绿咖啡豆提取物、杜仲提取物等植物提取物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药、食品添加剂、功能食品、日用化学品、植物源农药和兽药等生产领域。
植物提取物产品在全球受到热烈推崇,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海关数据,2002年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出口额仅为2亿美元,至2011年便已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1.30亿美元。
2014年我国植物提取物(上禾生物)出口额跃升至17.78亿美元,同比增长25.88%,发展速度快。
2015年上半年,我国出口植物提取物产品10.9亿美元,出口量占我国出口中药总量的56.38%。
上禾生物--植物提取物-厚朴提取物在“2015CNIC中国植提国际论坛(北京)小型研讨会”上,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植物提取物分会秘书长于志斌说,2015年上半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美国位居第一位,占出口总量的19%;第二位是出口日本,占10%的出口量;第三位是出口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并列,分别占总量的9%。
而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17.78亿美元,占我国中药产品出口49.48%的份额,同比增长25.88%。
“近年来,提取物占我国中药类出口额比重越来越大,远高于我国医药保健品和中药类产品的出口增速,已成为中药类产品出口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新贵产业。
”于志斌说。
据了解,排名前十位的分别为:甜菊提取物、越橘提取物、桉叶油、辣椒色素、桂油、甘草提取物、万寿菊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水飞蓟提取物和芦丁,其中仅甜菊提取物出口超过1亿美元。
美国这支老牌劲旅继续领跑市场。
当下,服用膳食补充剂已是大部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这也是美国对植物提取物需求一直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植物提取物产业及现状研究分析报告

植物提取物产业及现状研究分析报告
摘要: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容需求的不断增长,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绿色、安全的原料,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报告通过对植物提取物产业的研究分析,包括植物提取物的定义和分类、植物提取物的应用领域、植物提取物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植物提取物的定义和分类
2.1植物提取物的定义
2.2植物提取物的分类
2.2.1挥发油
2.2.2植物多糖
2.2.3生物碱
2.2.4黄酮类
2.2.5茶多酚类
三、植物提取物的应用领域
3.1医药领域
3.1.1植物提取物的药用价值
3.1.2植物提取物在传统中药中的应用
3.1.3植物提取物的新药开发
3.2美容领域
3.2.1植物提取物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3.2.2植物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3.3食品领域
3.3.1植物提取物的食品安全性
3.3.2植物提取物在保健品中的应用
四、植物提取物产业的现状
4.1产业规模和产值
4.2产业链分析
4.2.1原料供应环节
4.2.2提取工艺环节
4.2.3成品加工环节
4.3产业竞争格局和主要参与者
五、植物提取物产业的发展趋势
5.1国内外市场需求分析
5.2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趋势
5.3政策环境和法规制度趋势
5.4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趋势
六、结论
6.1主要研究结果总结
6.2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
以上仅为报告的大致框架,具体内容及细节可根据实际调研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改。
植物提取物产业及现状研究分析报告

植物提取物产业及现状研究分析报告1、产业背景概述2、植物提取物概念的界定3、产业政策概况4、植物提取物国际市场概况5、植物提取物国内的产业状况5、1、植物提取物的国内生产概述5、2、植物提取物国内生产厂家5、3、植物提取物国内产业化的技术基础5、4、国内提取物品种5、5、相对优秀的提取物竞争6、植物提取物未来的发展趋势植物提取物的产业和研究状况1、产业背景概述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传统医学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天然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生物工程药已成为21世纪最热门的药物。
1)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疾病谱已悄然发生改变,医疗模式已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各种替代医学和传统医学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人类"回归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使传统医药倍受青睐。
2)我国加入WTO组织后,中国医药市场融人国际医药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增加。
3)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大,易产生抗药性,而中药天然药物在这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4)纯化合物新药开发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使植物提取物和复方药物的开发成为新的选择。
“回归自然”、“绿色”消费成为时尚,使天然植物药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医疗保健的良好选择。
对植物药的认可,营造了巨大的天然植物产品市场。
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天然药物已占30%份额,市场销售额约270亿美元;1994-1997年美国植物药销售额从50亿美元增长至12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在30%以上;1994年欧盟草药零售额为60亿美元,并以年增长10%的速度发展;日本汉方制剂1993年销售额达2500亿日元,年增长达15%以上。
以上植物药制剂的主要原料是包括中药提取物在内的植物提取物,由于植物提取物除作为植物药制剂的主要原料外,也应用于营养补充剂、化妆品等,因此,必将成为今后天然医药保健品市场上的核心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植物提取物市场分析报告

植物提取物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植物提取物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
本文将对植物提取物市场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方面。
2. 市场规模植物提取物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到食品和医药行业对植物提取物的需求增加的推动。
3. 市场驱动因素3.1 健康意识的增强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天然和有机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的原料,被认为对人体健康有益,所以在食品和医药领域中的需求逐渐增加。
3.2 医药行业的发展植物提取物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随着医药技术的进步和疾病的增多,对植物提取物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3.3 化妆品行业的需求增长植物提取物在化妆品行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用于抗衰老、美白、保湿等功效。
随着人们对美容意识的提高,对植物提取物的需求也在增加,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4. 市场分析4.1 主要产品植物提取物市场主要包括茶叶提取物、果蔬提取物、花草提取物等。
茶叶提取物在市场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其次是果蔬提取物和花草提取物。
4.2 地区分析植物提取物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规模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
亚洲地区的市场规模最大,占据了全球市场的较大份额,其中中国市场规模最大。
4.3 竞争格局目前植物提取物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市场上存在着很多小型和中型的植物提取物企业。
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大型企业开始加大投入,提高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
5. 发展趋势5.1 产品多样化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植物提取物的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茶叶提取物、果蔬提取物和花草提取物外,越来越多的植物提取物被开发出来,满足不同行业和消费者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紫杉醇1、简介紫杉醇是从由紫杉树皮、木质根部、树叶、嫩枝和幼苗中分离提纯的天然产物(树皮中含量最高),是红豆杉属植物中的一种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是目前所了解的惟一一种可以促进微管聚合和稳定已聚合微管的药物。
同位素示踪表明, 紫杉醇只结合到聚合的微管上, 不与未聚合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反应。
细胞接触紫杉醇后会在细胞内积累大量的微管,这些微管的积累干扰了细胞的各种功能,特别是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期,阻断了细胞的正常分裂。
通过Ⅱ-Ⅲ临床研究,紫杉醇主要适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对肺癌、大肠癌、黑色素瘤、头颈部癌、淋巴瘤、脑瘤也都有一定疗效。
2、国内外市场概况自1992年上市,紫杉醇就受到了医学界的热烈欢迎,当年就创下年销2亿多美元的惊人业绩,上市第七年全球市场销售额已突破10亿美元。
由此,紫杉醇创造了植物抗癌药单一制剂的销售奇迹,即使是上市较早的长春碱和长春新碱等植物抗癌药,销售额至今只有2亿多美元。
2006年,包括天然原料加工的紫杉醇注射剂和半合成紫杉醇注射剂在内的紫杉醇制剂的国内市场销售总额已达37亿美元,高居世界抗癌药物之首。
由原料的制成紫杉醇产品包括注射剂、胶囊、粉针、片剂等形式,其中注射剂占比在90以上,主要生产企业有江苏南京思科药业有限公司、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澳大利亚科鼎有限公司福尔丁大药厂、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海南海口市制药厂有限公司、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紫杉醇具有抗癌药物的显著作用,一问世就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2010年全球紫杉醇原料药总产量约为950kg,国内年产在50kg左右,且基本上当年产量全部消耗掉(无库存产品)。
据权威的美国NCI预测:目前全世界每年至少需要1920-4800公斤紫杉醇才能满足20%癌症患者的需求。
3、原材料供应制约紫杉醇生产的主要原因有:(1)生产原料红豆杉属濒危的珍稀树种,存量极少,各所有国均明令禁止动用。
(2)需要尖端的技术和设备,否则生产成本太高,不适合产业化生产。
迄今为止,国际市场上只有2种紫杉醇原料药:一种来自各种红豆杉树皮;另一种是从欧洲观赏紫杉枝条里提取出“10-浆果赤霉碱”,然后再经半合成而成,即多西他赛(多烯紫杉醇),其结构与天然提取紫杉醇十分相似。
这两种原料药均为国际医药市场上的畅销原料药产品,并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据有关部门估计,紫杉醇原料药与多烯紫杉醇原料药的销量之比大约为10:1。
紫杉在中国植物学志中的学名为红豆杉,植物分类归裸子植物亚门,松杉纲,紫杉目,红豆杉科,红豆杉属。
红豆杉科含5属23种,我国有4属12种和1变种,分别为西藏红豆杉或喜马拉雅红豆杉(Taxus wallichinanaZucc.),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t.Mairei)和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分布在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和吉林山区。
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94年被我国认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紫杉醇的发现及上市以来取得较好的销售记录,也是人们受到利益的驱使对野生红豆杉乱砍滥伐,严重影响了环境和生态平衡。
在此严峻形势下,国家林业局大力鼓励和支持红豆杉繁殖技术及种植基地的建设,这也成为了目前紫杉醇生产企业目前生产紫杉醇的主要原材料来源。
我国东北林区以及云贵两省一些山区也在大力发展红豆杉速生林栽培技术,在今后3~5年内,这些地方的有望形成新的红豆杉林区,从而为国内提供宝贵的紫杉醇原料药新来源。
湖南、湖北等南方山区省也在建设红豆杉栽培基地,作为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措施之一。
按这一发展趋势,今后几年我国紫杉醇原料药年产量有望超过100公斤大关,从而成为世界主要紫杉醇原料药和制剂的生产大国。
紫杉醇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红豆杉农产品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部分省市已建立大批红豆杉育种及种植基地,为红豆杉产品的深加工、生态环境平衡及紫杉醇生产提供保证。
4、国内外紫杉醇原料药生产企业据Chemical Book搜索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外紫杉醇供应商共302家,其中国内供应商183家,国外供应商119家,国内的知名企业有江苏红豆集团旗下的江苏红豆杉药业有限公司,拥用7400亩GAP种植驯化基地,年产300公斤紫杉醇原料及600万支药剂GMP生产基地,12年获得FDA批准文号;其它知名的生产销售企业有苏州法姆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硕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西安天诚医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宁波绿之健等,四川省内紫杉醇原料供应商16家,生产企业只有4家,分别是四川协力药业有限公司、成都天源天然产物有限公司、成都普菲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成都普瑞法开发有限公司,其中协力制药以半合成法生产多烯紫杉醇为主,成都普菲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成都普瑞法开发有限公司紫杉醇产品规格小,只以标准品形式出售。
二、巨大戟醇1、简介巨大戟醇是存在于大戟属等植物中特征性天然化学成分,具有生物学活性,是质量评价和标准研究中的化学成分标准对照品,也可作为新药研制的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
以巨大戟醇为原料,生产巨大戟醇甲基丁烯酸酯(商品名为Picato),Picato是丹麦Leo Pharma 制药公司研发的世界上唯一可以治疗日光性角化症的药物,此药物于2012年1月25日获美国FDA批准。
日光性角化症( actinic keratosis,AK)是一种由持续的日晒引起的癌前病变,据美国皮肤病学会(AAD)统计,1/5的美国人在其一生中会患有皮肤癌,其中65%的皮肤癌是由未治疗的AK引起,Picato是首个获准用于AK治疗的局部凝胶制剂,其疗程只需要2-3天,相比传统的冷冻、电灼、微波或激光等疗法效果显著,周期短,绿色,天然。
2、国内外市场概况巨大戟醇是一种高附加值产品,从市场来看,巨大戟醇的生产大都处于初级的研发生产阶段,其产品价格在100-200元/mg左右,目前,巨大戟醇作为新药的原料药或医药中间体,随着药品市场的发展,必将带来原料药市场的稳步增长。
目前,就巨大戟醇而言,市场需要量大,而供应量却远远不足,主要原因由巨大戟醇生产技术决定,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
从市场成熟度来看,巨大戟醇市场虽然供不应求,但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对巨大戟醇的研究还不够清晰,相关产品开发较少,picota是第一个以巨大戟醇为原料的医药产品,能够治疗日光性角化症,这也促使一些化工企业从化学的角度进行巨大戟醇甲基丁烯酸酯合成,加大了以巨大戟醇为原料生产picota 的竞争力度。
3、原材料巨大戟醇分离提取原材料主要采用大戟属植物种子,比如续随子植物种子千金子,其功能有逐水消肿,破血消症,用于水肿,痰饮,积滞胀满,二便不通,血瘀经闭;外治顽癣,疣赘等,主要分布在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4.国内外主要生产企业上海士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贸易南京春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销售公司南京安博睿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加贸易上海纯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加贸易圣克鲁兹生物技术三、银杏叶提取物1、简介银杏叶提取物(Ginko Biloba Extract,GBE)是以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叶为原料,采用适当的溶剂,提取的有效成分富集的一类产品。
以GBE为原料制成的各种制剂,广泛应用于药物、保健品、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饮料、化妆品等领域。
该产品是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出的植物药(属中药)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银杏叶提取物除具有显著的拮抗PAF受体外,还可以在抗炎、抗过敏、扩张血管、保护心脑血管、改善外周血液循环、降低血清胆固醇及辅助抗癌等方面发挥药效,可以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神经等系统疾病的防治和保健。
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对银杏叶提取物已有明确的质量标准,CFDA目前批准了数十种银杏叶提取物剂型,国产厂家生产的包括银杏叶片、胶囊、颗粒、软胶囊、分散片、丸、酊、滴剂、口服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等,目前康恩贝银杏叶制剂的销售额主要来自银杏叶片和胶囊。
此外,CFDA已于2011、2012年先后批准成都百裕科技的银杏内酯注射液、江苏康缘的银杏二萜内酯及其葡胺注射液生产。
2、国内外市场概况全球每年银杏叶提取物制品的总销售额达50多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约20亿美元,欧洲市场约20亿美元,其它国家约10亿美元(其中,韩国为1.3亿美元,中国估计约为6亿美元)。
中国银杏叶产品开发创新还十分滞后,银杏叶提取物的开发仍然上不了规模。
而国外厂商不断更新质量标准,设置准入门槛,这几方面原因导致从2000年起的一段时期内国内,银杏叶提取物供过于求,使该品价格不断下降。
从2004年起,国际市场对银杏叶提取物需求很大,使该产品价格上扬1倍。
同时,国内市场在医院市场用药金额强劲增长的形势下,2006年医院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用药金额比2005年增长了25.75%,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43.52%,总金额超过了30亿元。
国际上的银杏叶制品已达300多种,世界上银杏叶制剂的年销售额为50多亿美元。
美国市场上银杏叶制品种类繁多,已成为最畅销的草药产品之一。
据统计,银杏叶产品排在近10年美国最畅销的十大草药之列,2003年银杏叶产品排在了第二位。
美国市场各类银杏叶制品总销售额有20亿美元左右,由于该产品的疗效和极低的毒副作用,在美国将继续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欧洲的银杏叶制剂的总产值约20亿欧元(不包含银杏叶提取物的各种保健品在内),德、法两国的应用历史较长,已批准为OTC药进行销售。
在德国,银杏叶制品是使用最广泛的植物药之一,德、法两国的银杏叶提取物制剂产品在世界范围占较高的份额,如德国Schwabe的Tebonin、法国Beaufor-Ipsen的Tanakan两家企业的银杏叶胶囊、片剂、注射剂等系列产品,其市场销售额约占世界银杏叶制剂的60%。
3、原材料供应银杏叶提取物原材料是银杏树无病虫害的新鲜或干燥叶片,银杏树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的五种之一。
银杏树资源甚广,分布于全球各地,其中中国的银杏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云南等省的60多个县市,另外台湾也有少量分布。
从资源分布量来看,以山东、浙江、江西、安徽、广西、湖北、四川、江苏、贵州等省最多,而各省资源分布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县或市,如甘肃徽县、江苏的泰兴、兴化、如皋、海安、东台、大丰、新沂,邳州、吴县,山东省郯城县新村、泰安市、烟台市,湖北省宜昌市雾渡河镇、湖北随州的洛阳镇,何店镇花园村,广西的灵川、兴安等。
4、银杏叶提取物主要生产企业Chemical book统计,全世界银杏叶提取物供应商71家,其中国内50家,国外21家,国内供应商中主要银杏叶提取物生产企业有上海得恩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佰世凯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瑞禾植物原料有限公司、成都华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