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是从几月到几月
7月到8月的天气表

7月到8月的天气表一、7月份的天气情况7月是夏季的高温时期,大部分地区都会经历酷热的天气。
下面是7月份的天气情况:1. 东北地区:7月份的东北地区气温较高,多数地方会达到30℃以上,局部地区甚至会超过35℃。
同时,东北地区的降水量也较为充沛,时常会有雷阵雨出现。
2. 华北地区:7月份的华北地区天气晴朗,气温较高,大部分地区都会达到35℃左右。
由于降水较少,导致空气干燥,人们需要注意防晒和补水。
3. 华东地区:7月份的华东地区气温高,多数地区会超过30℃,局部地区甚至会达到40℃。
此外,由于华东地区多为沿海地带,潮湿的空气使得天气闷热,人们需要注意防暑降温。
4. 华南地区:7月份的华南地区天气炎热,气温普遍在30℃以上,部分地区会达到35℃左右。
由于季风的影响,华南地区常常有大雨出现,人们需要注意防范洪涝灾害。
5. 西南地区:7月份的西南地区气温较高,多数地区会达到35℃以上,局部地区甚至会超过40℃。
西南地区的降水量较多,常常有雷阵雨和短暂的降雨出现。
6. 西北地区:7月份的西北地区天气干燥,气温较高,大部分地区都会达到30℃以上。
由于降水稀少,空气干燥,人们需要保持水分摄入和防晒。
7. 台湾地区:7月份的台湾地区气温高,多数地区会达到35℃左右。
由于台湾地区多山地,因此气温相对较凉爽,但由于梅雨季节的影响,降雨较为频繁。
二、8月份的天气情况8月是夏季的尾声,仍然是高温的季节。
下面是8月份的天气情况:1. 东北地区:8月份的东北地区气温较高,大部分地区会达到30℃以上,局部地区甚至会超过35℃。
降水量逐渐减少,但仍有雷阵雨的出现。
2. 华北地区:8月份的华北地区天气炎热,气温普遍在35℃左右。
降水量较少,空气干燥,人们需要注意防晒和补水。
3. 华东地区:8月份的华东地区气温高,多数地区会超过30℃,局部地区甚至会达到40℃。
此外,由于台风的影响,华东地区常常有大风和暴雨出现,人们需要注意防范自然灾害。
雨雪降温时间表

雨雪降温时间表
根据地理位置和季节的不同,雨雪降温时间表可能会有所变化。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雨雪降温可能发生的时间表:
春季:
- 3月下旬至4月初:在北半球的许多地区,春季是雨雪降温的常见时期。
气温开始回升,但仍可能出现寒冷的天气,降雨或降雪的可能性较高。
秋季:
-9月下旬至10月初:秋季是另一个常见的降温和降雨/降雪时期。
随着季节的转变,温度开始下降,天气变得更加湿润,有可能出现降雨或降雪。
冬季:
- 12月至次年2月:这是大部分北半球地区的冬季,也是降温和降雪最常见的季节。
当气温下降到冰点以下时,降雨会转变为降雪,并在寒冷的天气中持续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降温和降雨/降雪时间表会受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当地的气象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不同的地区和季节,最准确的信息应该来自当地气象部门或相关的气象预报机构。
他们可以提供更具体、准确的降温和降雨/降雪时间表,以帮助人们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三伏天完整时间表

2023年三伏天完整时间表2023年三伏天完整时间表公布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如何判断中伏时间长短判断中伏时间长短的办法也很简单,既然初伏参考夏至节气,末伏参考立秋节气,那么中伏长短,只需要查看当年夏至和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就行了。
如果包含了4个庚日,那么当年中伏长短就是10天,如果包含5个庚日,那么当年中伏长短就是20天。
根据“夏至三庚便数伏”的说法,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才是入伏,而每个庚日又是10天,所以,夏至到立秋节气之间,只能有4个庚日或5个庚日,不会多也不会少。
查询2023年夏至节气到立秋节气之间,一共有5个庚日,分别是6月21日(庚戌日)、7月1日(庚申日)、7月11日(庚午日)、7月21日(庚辰日)、7月31日(庚寅日)。
因此,今年中伏时间有20天,也就可以下结论,今年三伏天是40天,又属于“加长版”三伏天。
什么是三庚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
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
“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
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
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
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
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
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
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至结束

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至结束三伏天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多指夏季的一段时间。
根据农历,三伏天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在每年的七月初一到二十三之间变化。
在这段时间里,气温骤升,日照时间延长,天气炎热,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高温天气。
本文将从三伏天的起始时间、特征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三伏天的开始时间。
由于农历和公历之间的差异,每年三伏天的开始时间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三伏天的第一天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称为初伏,为期十天。
接下来的十天为中伏,即从农历七月十一日开始,持续十天。
最后的十天是末伏,从农历七月二十一日开始,一直到结束。
因此,整个三伏天的时间跨度大约为三十天左右。
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三伏天的特征。
三伏天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段之一,气温常常超过35摄氏度,甚至超过40摄氏度。
此时,阳光直射地表,土地和建筑物会长时间受热,加剧了室外空气温度的升高。
由于高温和高湿度的双重作用,人体的热量散发减慢,身体容易出现中暑、脱水和疲劳等症状。
此外,三伏天还是雷雨多发季节,这也给户外活动带来一定的不便。
面对高温天气,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以确保人身体的健康。
首先,饮食方面,要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并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肠负担。
其次,要注意补充水分,每天至少喝2升水,并根据体质状况和工作环境适当增加摄入量。
此外,保持室内的通风和凉爽也是应对高温的有效方式。
在室内,可以安装遮阳窗帘或使用百叶窗等防晒设施,减少阳光的直射,降低室内温度。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空调或电风扇等降温设备,保持室内的舒适环境。
同时,对于户外工作或活动的人员来说,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暴露,适当增加休息时间,防止中暑和脱水。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作息来适应高温天气。
在三伏天期间,应尽量避免在中午时分进行户外活动,尽量选择早晚气温较低的时间段进行工作和娱乐。
此外,可以适当增加户外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以提高身体的耐热能力,但要注意合理安排和适度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引发身体不适。
防暑降温费管理规定

防暑降温费管理规定第一条为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职业健康,提高生产效率,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各省市对防暑降温费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范围内各单位。
第三条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根据员工出勤情况编制防暑降温费发放清单,并确保清单准确无误。
第四条各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汇总审核防暑降温费发放清单,并进行发放。
第五条员工转场或离职,其防暑降温费需由工资结算部门进行结清。
第六条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在开具员工转场工资介绍单时,应将其防暑降温费发放信息注明。
第七条工会和纪监审计部负责监督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第八条区域划分按照各省市地域划分为4类区域。
1类(共16省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类(共10省市):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江西省、贵州省。
3类(共4省市):广东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4类(共1省市):海南省。
第九条防暑降温期划分1类区域防暑降温期为3个月(6月—8月);2类区域防暑降温期为4个月(6月—9月);3类区域防暑降温期为5个月(6月—10月);4类区域防暑降温期为7个月(4月—10月)。
第十条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现场(包括车间)施工生产人员、现场质量监督检查人员、现场安全监督人员、现场协调人员及现场技术人员等,每人每月200元。
其他人员每人每月150元。
第十一条防暑降温费发放条件:在岗人员按照考勤结果进行防暑降温费发放,不足半月(不含半月)的按半月发放,不足一月的按全月发放。
凡待岗、年休假、病假、事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看护假等休假人员不享受防暑降温费。
第十二条防暑降温费发放时间原则上各单位每月统计发放一次,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发放时间。
农历季节月份划分

农历季节月份划分农历是中国传统的农业历法,根据太阳的运行轨迹和月亮的变化来划分时间。
农历一年被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包含三个月份。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季节的月份划分及其特点。
一、春季春季是农历的第一个季节,包括正月、二月和三月。
正月是农历的元旦,也是春节的开始。
在正月,人们会祭祀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二月是农历的二月份,也是春季的第二个月份。
二月是寒冷的季节,但也是万物复苏的时候。
三月是春季的最后一个月份,天气逐渐变暖,春风吹拂,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二、夏季夏季是农历的第二个季节,包括四月、五月和六月。
四月是夏季的第一个月份,天气逐渐变热,阳光明媚。
五月是夏季的第二个月份,气温逐渐升高,大地上的植物茂盛生长。
六月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份,气温达到最高点,人们常常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中暑。
三、秋季秋季是农历的第三个季节,包括七月、八月和九月。
七月是秋季的第一个月份,天气开始凉爽,温度逐渐下降。
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份,天气逐渐干燥,是收获的季节。
九月是秋季的最后一个月份,气温继续下降,天空湛蓝,是赏秋的好时光。
四、冬季冬季是农历的第四个季节,包括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
十月是冬季的第一个月份,天气寒冷,人们开始穿厚衣服保暖。
十一月是冬季的第二个月份,天气更加寒冷,有时会下雪。
十二月是冬季的最后一个月份,天气最寒冷,是冬季的尾声。
农历季节月份的划分对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气候特点,人们在不同的季节会进行不同的活动。
通过了解农历季节月份的划分,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
农历季节月份的划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魅力和特点,人们在不同的季节中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体验生命的律动。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每个季节,享受四季的美好。
小暑和大暑的时间是几月几号

小暑和大暑的时间是几月几号小暑和大暑的时间是几月几号1、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在每年公历7月6日至8日之间。
当太阳到达经度105度时,它是干支历下午月的结束和最后一个月的开始。
2、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公历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经度120度。
小暑节气代表什么含义小暑(Lesser Heat),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
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是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和八日,为小暑天。
“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
太阳黄经为105度。
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这时与夏至相比,白天已经开始变短了,但是气温却一直在升高。
因为,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虽然己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但仍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收支情况仍是收大于支。
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北半球的温度还会继续上升,而不会随日照时间的缩短而马上改变。
由此可以推出,虽然从天文学上说,小暑时北半球的光照时间己经缩短,但是真正炎热的夏天还没有到,于是就被称为小暑,并且民谚也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大暑节气代表什么含义大代表很、非常的意思,暑就是炎热的意思,所以大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
大暑相对于小暑,更加的炎热,但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
小暑的气候特点一、南方雷暴、华南高温伏旱小暑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
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
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
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
二、淮河、秦岭一线降水增加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
小暑大暑是什么时间小暑和大暑分别是几月几日

小暑大暑是什么时间小暑和大暑分别是几月几日小暑和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重要节点,它们标志着我国的夏季正式进入炎热的阶段。
小暑大暑分别是几月几日?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一、小暑的时间小暑是夏季的第六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农历的6月中旬,每年的阳历日期大致在7月6日左右。
在这一天的阳光下,天穹上的太阳已经升至黄道60°,同时太阳直射点也开始向北移动。
二、大暑的时间大暑是夏季的第七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农历的7月中旬,每年的阳历日期大致在7月22日左右。
在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移到北回归线上,夏季的高温也逐渐达到顶峰。
在小暑和大暑之间,无论是温度还是气象条件都有明显的变化。
小暑时节,天气开始变得炎热,气温逐渐升高,酷热的夏季正式开始。
同时,大部分地区也进入了雨季,降雨量开始增多。
而到了大暑,夏季的炎热已经到达最高点,气温往往超过35摄氏度,成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之一。
在大暑期间,阳光暴晒,人们往往感到燥热,汗水不断。
同时,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大暑也是疾病传播的高发期。
因此,人们在大暑时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多饮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
古人云:“小暑不出汗,大暑穿轻纱。
”这句话也给我们提供了小暑和大暑时节穿着的建议。
小暑虽然开始炙热,但湿度相对较低,所以不容易出汗。
因此,在小暑时,人们可以穿着薄棉质的衣物,以便透气散热。
而到了大暑,湿度高,气温极高,人们要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以保持身体的舒适。
在农耕社会中,小暑和大暑时节也标志着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的不同阶段。
小暑时期,农作物的生长进入了快速阶段,农民要注意浇水、施肥等措施,帮助作物健康生长。
而到了大暑,作物的生长进入了稳定期,也是庄稼成熟、农民们收获的季节。
此时的农田一片丰收的景象,农民们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回报。
总结起来,小暑和大暑是夏季的两个重要节点,分别标志着夏季正式开始和炎热达到顶峰。
在这个时节,气温逐渐升高,降雨也增多。
人们要注意防暑降温,并且根据季节的特点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暑降温是从几月到几月
炎炎夏日到了,天是一天天热起来了。
甚至能达到三十七八度的高温了。
这样防暑降温就成了最近朋友们关心的话题了,那么,防暑降温费从几月份开始,具体指哪几个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防暑降温费从几月份开始的知识。
具体的防暑降温费从几月份开始是哪几个月让我们来看一看:
防暑降温费时间:6、7、8、9四个月,这样防暑降温费从几月份开始的解答我们就知道了吧,从6月份开始的。
防暑降温费是指企业发放的用于给员工抵御酷暑的高温补贴。
企业为员工下发的降暑饮料并不能充抵高温补贴。
按照规定,劳动者在室外露天作业应按每月60元的标准领取高温补贴。
同时,企业以现金或实物发放防暑降温费等都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并非人人有份,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
高温补贴并非每个劳动者都有,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获得高温津贴。
也有的地方对于高温作业的职工,高温津贴属于职工工资范畴,用人单位应按每人每月150元的标准在每年6月-10月发放,高温津贴在企业成本费中列支。
气温达到38℃(含38℃)以上时,用人单位经采取措施不能使工作场所温度低于38℃的,可适当缩短工作时间、增加休息,降低劳动强度。
用人单位在高温期间,要严格控制加班加点,禁止超时加班,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安全。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防暑降温费从几月份开始,也知道了高温津贴到底如何发放,还有高温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不只是了解了许多关于高温的规定,我们也要注意在高温,自身加强保护,注意保证身体的安全和健康。
1、江苏
如果企业安排职工在6月、7月、8月、9月这四个月安排职工在33度以上高温天气(环境)工作的,要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具体的标准按照江苏省的规定,是每人每月200元。
2、上海
企业每年6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
3、河南
劳动者在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天气下露天工作,可享受企业发放的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高温津贴。
4、天津
35℃下露天工作并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到33℃以下的,21元、天。
5、北京
每年6-8月,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
6、广东
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如按照规定需按天数折算高温津贴的,每人每天6。
9元。
发放时间为6月至10月。
7、东莞
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至33℃以下的(不含33℃),用人单位6~10月需按月发放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如需按天数折算,则每人每天6。
9元。
8、湖南
夏季高温期间(7月1日至9月30日),凡有高温作业和露天作业的用人单位,在气温和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7℃以上时,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降温措施的,应停止作业。
气温和工作场所温度超过35℃的,要配备相应的防暑降温防护设备和用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中暑,同时支付防暑津贴。
防暑补贴标准原则上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
9、浙江
高温作业人员160元、月;非高温作业工人130元、月;一般工作人员110元、月。
发放时间为6月-9月共4个月。
10、江西:
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120元、月;非高温作业人员100元、月;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其他人员80元、月。
11、重庆
5月,9月,当日最高气温在37,39。
9℃时,高温补贴额度为每天5,10元,日最高气温在40℃(含40℃)以上时,高温补贴额度为每天10元,20元。
12、陕西
每天10元。
13、海南
发放时间:4月1日到10月31日期间。
发放标准:每人每天10元
的标准发放高温津贴。
14、湖北
发放时间:6、7、8、9月。
发放标准:用人单位对在岗职工发放高
温津贴的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天8元,调整为每人每天12元。
15、福建
发放时间:5-9月。
发放标准:每人每天按810元标准发放。
16、山东
发放时间:6月、7月、8月、9月。
发放标准: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
人员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80元。
17、青岛
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
每月80元。
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4个月计发,列入企业成本费用。
18、四川
发放时间:未设定。
发放标准:每人每天6元至10元调整为每人每
天8元至12元。
19、新疆
发放时间:6-8月。
发放标准:每人每天按10至20元标准发放。
20、贵州
发放时间:6-9月。
发放标准:每人8元、天或168元、月标准发放。
21、宁夏
发放时间:每年6月、7月、8月、9月。
发放标准:高温、露天作
业人员每人每天12元,其他作业人员每人每天8元
22、安徽
发放时间:每年的6月至8月。
发放标准: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
元
23、吉林
发放标准:每人每日10元以上
24、云南
发放时间:6月至9月发放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室内工作
场所温度无法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
标准发放。
25、甘肃
发放时间:7-9月。
发放标准:每人每月45元
26、广西
发放时间:每年6月至10月。
发放标准:高温津贴标准可在每人每
月100元-200元之间
27、内蒙古
发放时间:未设定。
发放标准:高温岗位津贴为180元、月;高寒岗
位津贴为230元、月
28、辽宁
发放时间:6月份至9月份发放标准:每天分别为6元、8元、10元、12元,最高每月372
29、山西
发放时间:6月份至8月份。
发放标准:每人每月发放高温津贴240
元
30、河北
发放时间:6月-9月份。
发放标准:有三档(200元、月;160元、
月;130元、月)
国税总局表示,防暑降温费也须缴纳个税。
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实施
条例》规定,"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
所
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
因此,企业以现金或实物发放防暑降温费等都要并入个人应纳税所得,依
法缴纳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