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的调查问卷
关于溺爱孩子调查报告樊学贤

关于溺爱孩子的故事
• • 一个干部子弟由于父母娇生惯养,堕落成犯罪分子。这件事很值得发人深思。信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某部副队长 夫妇只有一个男孩,其余三个都是 女孩。因此,他们就把他当作传宗接代的独苗苗。他爱吃的菜,就让他霸着吃, 妹妹靠边看,他要抽烟,爸爸就慷慨供给;要喝酒,爸爸就和他碰杯,开怀痛饮;要 花零钱,父母一概满足。儿子 十三岁时,要学骑自行车,爸爸就买了一辆。后来,老师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制止他抽烟喝酒,母亲竟对老师说。 “孩子烟瘾大,戒了烟 要头痛,会闹出病来”,仍坚持每月给他十多元烟酒钱。由于他喝酒交“朋友”,逐步由厌 恶学习和劳动,发展到逃学打架、玩弄女性,被开除出校。 儿子被学校开除后,父母要求调动工作,以便 给孩子换个环境。经领导批准,一九七八年九月,儿子随父迁到某县, 插班学习。但他进校不到两周,又“旧病复发”,迟到,早退、逃学,上课时抽烟、睡觉,期 中测验六科成绩总共 十九分。好心的老师和同志们劝他父母好好教育孩子,但他们却说:“人小不懂事,树大自然直,等他长大自然裁 好了。”他们不仅对孩子放任 自流,甚至对孩子的错误也百般袒护。儿子在初中时交“女朋友”,并把“女朋友” 带到家里过夜,父母视若罔闻,他装病不上学,给学校写“假条”,老师追问时,父母撒谎,为他承担了“责任”, 他偷看一些坏书,向妹妹传播,父母安之若素;他偷鸡被抓,父母辩护说是孩子们打赌捉鸡开玩笑,他在外打架动 刀子,爸爸夸奖说: “这孩子打架很勇敢,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不怕死的战士l”儿子在父母的庇护下,放荡不羁,由打群架发展到结伙 偷盗现金、粮票以及珍宝、玉器,直至被公安机关拘留。事实证明,他们的儿子并没有“自然好”起来l 儿子被拘留后,他母亲私下埋怨;“娃儿真笨蛋。卖了东西(指赃物),就没事了。”他们甚至怕儿子在公安局挨冻, 送去了军大衣’怕儿子在那里营养不良,送去罐头,苹果,怕儿子因不愿写检查而不得回家,就为儿子代写检讨, 并一再向公安局求情。儿子经过拘留审查回家后,他们为了给爱子“压惊”,特意买了六斤肉、一只鸡,设宴接待, 百般安慰。 为了挽救这个浪子,领导同志曾亲自到他家做 工作,并约法三章:孩子所偷东西由家长退赔,不让孩子单独住一屋; 割断不正当的社会联系。但等领导一转身,约法三章就成。了一纸空文。失主要求赔东西,他 们说:“不是我孩子 一人.偷的,我们不赔。”上午把孩子从公安局领回来,晚上又放他出去会“朋友”。群众叹息道:“受宠的浪子难 回头!”这个教训对那些溺爱子女的父母,或许是一付清醒剂。 还有一种溺爱,是一些干部热衷于让子女分享自己的“特权,,。他们让孩子成为“特殊学生”、“特殊公民”。孩 子不愿意参加学校的活动,他们可以用特权去请假’商店来了1『好 商品,他们让孩子依仗特权走后门采购。考大 学、参军、招工……不管自己孩子条件够不够,照样依仗自已的特权,要求录取……用特权去溺爱孩子,不但害了 孩 子,而重要的是破坏了党的优良传统,败坏了社会风气。广大群众对一些干部搞特权,非法安排子女的做法非常 不满,有的下乡知识青年编了这样一副对联:“你爹 有能你进城,我爹无能我务农”,横额是“以爹比爹”。这对 那些让子女分享特权的干部是个尖锐的批评。 高等学校实行考试招生制度以来,广大青少年 刻苦攻读,接受祖国的挑选。很多家长勉励子女勤奋学习,为实现四 个现代化,勇攀科学高峰。但是也有个别干部,目无党纪国法,纵容子女,甚至亲自插手窃取试 题,涂改分数,事 情被揭发后,不但不教育子女改过自新,反而挖空心思替子女开脱罪责,致使这些子女有恃无恐,在错误的泥坑里 越陷越深。
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学院:教育学院专业:小学教育111班姓名:卢胜艳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目前,很多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不当,以打代教,或放任不管,娇生惯养,甚至溺爱、姑息迁就,一些市侩思想、不良生活习气和作风带给孩子恶劣的影响。
而这一局部学生多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障碍,正常的教育和管理手段在这类学生和家长面前表现的苍白无力。
另外,凡河中心小学的学生还有其特殊性,相当一局部学生家长工作流动性大,在家的时间很少,学生多由祖辈、亲戚照料或单独在家,只能满足学生的最根本的生存需要,对学生很少或很难做出有效的监控和管理,长时间的失控导致学生丧失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状况良莠不齐,教育质量不理想,令人堪忧。
为了有针对性、有效地帮助广阔家长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质量,使学生在较好的气氛中茁壮成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对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问卷方式三、调查对象:本校四至六年级局部学生家长四、调查时间:2021年9月-10月五、调查内容:A、家庭根本状况调查:父母教育程度、职业特点、业余爱好、家庭经济状况等。
B、家庭学习情况:家庭学习环境、对孩子学习的认识程度。
C、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
D、家庭教育的效果,初步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局部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根底。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根底,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我发现: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许多孩子上课时表现生龙活虎,而学习成绩却很不理想······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引起了我的调查兴趣。
针对家长对孩子的问卷调查表(供班主任使用)

家校沟通调查表(仅供班主任老师使用)孩子姓名_________所在班级_______家长姓名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说明:此表将作为老师了解孩子和家庭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老师为孩子设计个性化教育方案的依据,因此请家长朋友们认真如实的填写.1、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A、很惭愧,完全不了解.B、不太了解,心里没底.C、比较了解,心中有数.2、您觉得您的先生/太太了解自己的孩子吗?A、完全不了解,放手不管.B、完全不了解,经常瞎指挥,制造矛盾.C、不太了解,缺乏管理孩子的自信心,管不了孩子.D、比较了解,能做出正确的教育行为,孩子服气.3、对孩子的评价上,你和孩子的班主任之间差异大吗?A、没有差异,评价一致.B、有差异,我们认同班主任的评价,但没法沟通.C、有差异,但能够沟通,我也能一定程度的接受.D、差异很大,我不能够接受老师对孩子的看法,希望换班主任.4、孩子经常有朋友到家里来玩吗?A、他几乎没有朋友,他也从来不邀请到家.B、他有一些朋友,但是不常到我家里.C、他有自己的朋友,但是我不大喜欢让他带同学到我家里.D、他有很好的朋友,经常来我家,我对他的朋友都很熟悉.5、孩子每天花在什么上面的时间让你最不满意?(可多选)A、总是想着玩电脑,一玩就下不来.B、学习过程很磨蹭,总是浪费很多时间C、莫名其妙的浪费很多时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做。
D、其它_____________6、你对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否存在烦恼?A、没有烦恼,孩子很善于交往.B、孩子不善于交往,为此他/她自己也很不开心.C、我们一家都不善长交往,因此孩子在这方面很弱.D、爸妈挺能交往,但孩子不善于.E、其它_____________7、孩子为人处事的态度,你觉得比较符合下列哪一些?A、态度友善,情感真诚,容易被人喜爱.B、态度粗暴,比较自我,不容易被人接受.C、态度畏缩,容易跟随,缺乏自我和自信.D、态度蛮横,性情暴躁,容易与人发生矛盾.E、态度冷淡,与世无争,性格较孤独.F、其它_____________8、您觉得孩子的学习习惯如何?A、比较好,在我的帮助下,自己会按排预习,复习和其他学习时间.B、不太好,太爱玩.C、不太好,学习时注意力很不集中.D、很不好,完全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觉按排时间的能力.9、当孩子的要求未得到满足时,表现如何?A、能自我调节, 过一会就好了.B、持续纠缠,不得到满足不罢休,态度较平和.C、不顾一切,非要得到,态度粗暴,方式野蛮.D、不吭声,生闷气,长时间无法自拔.10、孩子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何?A、很喜欢看书,涉猎广泛,懂很多课外知识.B、喜欢看书,但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方面.C、比较喜欢,主要集中在漫画,搞笑,夸张的内容.D、不喜欢看书,有时间就拿去游戏了.F、很不喜欢看书,喜欢看电视.11、在兴趣培养方面,您认为孩子现在的状态是:A、兴趣广泛,早期培养较好,业余生活丰富,很多方面拿得出手.B、家里没有对孩子的兴趣给予太多的开发,但孩子自己会给自己安排.C、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兴趣爱好,业余生活比较单调,学习完就看电视.D、没有兴趣爱好,但听从家长的安排,不过有时会反感.12、您是家庭状况是:A、双亲B、单亲多长时间_____________C、重新组合多长时间_____________D、其它:_____________13、您常用什么方式,让孩子觉得你爱他/她?(可多选)A、抽时间陪孩子玩.B、没时间陪孩子,只能金钱或物质满足.C、高度关注孩子的学习,严格要求.D、给孩子买很多学习辅导资料和课外书,报课外班.E、其它_____________14、您有让孩子每天帮家人做家务吗?A、经常有B、偶尔有C、从来没有15、您的孩子乱花钱,您的态度是:A、有计划的控制孩子的零花钱.B、训斥一下但仍然给C、只能用给钱的方式和孩子交流。
家庭教育调查问卷学生版

父母文化程度
父母文化程度对孩子的教育影响
父母文化水平与家庭教育方式的关 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父母学历高低对家庭教育的优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家庭教育的积极 作用
家庭教育方式
专制型:父母严格控制子女,缺乏民主沟通 放任型:对子女过分溺爱,缺乏有效监管 权威型:父母既关爱子女,又注重培养其独立性和自主性 民主型:尊重子女意愿,与子女平等沟通,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家庭教育方式:家 长采用的教育方法 和手段
家庭教育资源:家 长为孩子提供的各 种教育资源和支持
家庭教育效果:家 长对孩子教育的实 际效果和影响
xx
PART FIVE
其他信息
是否参加过家庭教育相关活动
参加过,如家长会、亲子活动等 没有参加过,但了解家庭教育相关知识 既没参加过也没了解过家庭教育相关知识 参加过线上家庭教育课程或讲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内容:请确保填写正确的姓名,以 免影响调查结果。
内容:姓名是本次调查的基本信息 之一,我们会为您保密。
年龄
调查对象:学生
年龄范围:根据 实际情况填写
调查目的:了解不 同年龄段学生在家 庭教育方面的需求 和特点
调查方法:问卷 调查
性别
调查问卷中必填项 分为男性和女性两个选项 用于了解受访者的性别分布情况 对于分析不同性别的教育需求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是否愿意参加家庭教育相关活动
愿意:表达对家庭 教育的重视和积极 参与的态度
不愿意:可能对家 庭教育存在疑虑或 对活动内容不感兴 趣
未回答:保留空白 或未给出明确答复 的情况
其他:提供其他选 项或解释的空间
父母教育方式状况调查表

父母教育方式状况调查表
以下是针对父母教育方式状况的调查表。
调查目的:
本调查旨在了解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有子女的家庭,被调查对象为父母。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网络或纸质问卷发放给被调查对象,调查时间为一周。
调查问题:
1. 您认为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子女
2. 您觉得您是如何对待子女的
3. 对于子女的学业成绩,您是如何进行指导和帮助的
4. 您是否认为夸奖和惩罚是教育子女的有效手段
5. 您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成长有何影响
6. 您觉得您的子女是否足够独立自主
7. 您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8. 您认为子女的性格形成是受何种因素影响的
9. 您认为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成长有何影响
10. 您认为您的子女是否对您的教育方式满意
解释:
1. 本问题旨在了解父母对子女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2. 本问题旨在了解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和行为。
3. 本问题旨在了解父母对子女学习的指导方式。
4. 本问题旨在了解父母对夸奖和惩罚的看法以及如何运用。
5. 本问题旨在了解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6. 本问题旨在了解父母对子女独立自主能力的认识。
7. 本问题旨在了解父母对自身教育方式的改进需求。
8. 本问题旨在了解父母对子女性格形成的认知。
9. 本问题旨在了解父母对家庭环境对子女成长的影响的认知。
10. 本问题旨在了解子女对父母教育方式的满意程度。
以上是父母教育方式状况调查表及其解释。
父母管教孩子方面的调查问卷

父母管教孩子方面的调查问卷
以下是一个父母管教孩子方面的调查问卷示例:
1.您的孩子年龄是?
•0-3岁
•4-6岁
•7-9岁
•10-12岁
•13-15岁
•16岁以上
2.您孩子的性别是?
•男
•女
3.您和孩子的关系如何?
•非常亲近
•比较亲近
•一般
•比较疏远
•非常疏远
4.您在管教孩子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孩子不听话
•孩子反抗
•孩子无理取闹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
•孩子与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紧张
5.您通常如何管教孩子?
•口头教育
•责骂或惩罚
•给予奖励
•榜样示范
•其他(请注明)
6.您认为有效的管教方法是什么?
•民主权威型管教(与孩子共同制定规则并明确后果)•逻辑后果型管教(根据孩子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后果)•正向强化型管教(奖励孩子的良好行为)
•情感引导型管教(理解孩子的情感并引导其表达)
•其他(请注明)
7.您是否参加过有关如何管教孩子的培训或课程?
•是
•否
8.您认为在管教孩子方面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9.您希望从哪些方面得到有关如何更好地管教孩子的建议或帮助?
10.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对管教孩子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父母的教育方式
•孩子的性格特点
•家庭氛围
•社会环境
•其他(请注明)
11.您是否认为孩子的行为问题在过去的一年中有所改善?
•是
•否
12.如果孩子的行为问题有所改善,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13.如果孩子的行为问题没有改善,您认为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溺爱的调研报告

溺爱的调研报告溺爱的调研报告调研对象:中学生及其家长调研目的:了解中学生父母对待子女是否溺爱的态度和行为,并分析影响溺爱行为的原因。
调研方法:问卷调查调研时间:2021年5月调研结果: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200份,其中包括100份父母问卷和100份中学生问卷。
以下是调研结果的概括:1.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父母(80%)认为自己溺爱了子女,而只有少部分父母(20%)表示没有溺爱。
这表明大多数父母对于在养育孩子方面过于放纵存在着自我反思和认识。
2.父母对待子女的行为:调查结果显示,父母普遍表现出一些溺爱行为,如过分关心孩子的生活琐事(60%),过度保护孩子(50%),不制定严格的规矩(55%),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65%)等。
这些行为表明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溺爱问题比较普遍。
3.影响溺爱行为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父母溺爱行为的主要原因包括:对子女的过分关心(40%)、过度保护对子女的担心(35%)、希望子女过上好日子(25%)、对子女的疼爱和放纵(20%)等。
结论: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绝大多数父母认为自己溺爱了子女,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
2.父母普遍存在溺爱行为,过分关心、过度保护、不制定严格规矩和满足孩子各种要求等表现在调查结果中。
3.主要的溺爱行为原因包括过分关心、过度保护、希望子女过上好日子和对子女的疼爱和放纵等。
建议:针对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家庭教育,提倡科学的养育方式。
2.父母应在子女成长过程中适度的关心和保护,但也要给予孩子适当的独立空间和责任,以帮助他们成长。
3.父母要为子女制定明确的规矩和约束,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4.对父母而言,平衡是关键,既要关心孩子的成长,又要给他们适当的自由和独立发展的机会。
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中学生及其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和行为。
针对父母普遍存在的溺爱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父母树立正确的养育观念,提供一个健康、全面发展的成长环境。
父母对于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问卷

父母对于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问卷1、您的性别【单选题】○ 男○ 女2、您的婚姻状况【单选题】○ 已婚○ 未婚3、您的年龄【单选题】○ 20—30○ 31—40○ 41—50○ 51以上4、您的受教育程度【单选题】○ 高中以下○ 高中及专科○ 本科○ 研究生5、您有孩子吗?【单选题】○ 有的○ 没有6、您孩子的年龄【单选题】○ 0—3岁○ 4—6岁○ 7—10岁○ 10岁以上7、您是否经常遇到一些育儿难题?【单选题】○ 是的○ 不是○ 偶尔8、一般您遇到难题的时候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多选题】□ 向父母求助□ 上网查资料□ 咨询专家□ 自己解决□ 其他9、您愿意和其他的同年龄层的父母交流育儿经验吗?【单选题】○ 愿意○ 不愿意10、您经常在朋友圈或者空间晒孩子的照片吗?【单选题】○ 是的○ 从来没有○ 偶尔11、您在网络上看到过玩具的广告吗?【单选题】○ 看见过○ 没有○ 没注意过12、您为孩子买玩具更加倾向于哪一类【单选题】○ 工具类○ 益智组合类○ 交通玩具○ 识图识字○ 卡通玩偶○ 其他13、您会买其他父母推荐的玩具产品吗?【单选题】○ 会的○ 不会○ 需要考虑14、请问您买玩具是注重玩具的那些特性(请排序)【排序题】(请填1-4数字排序)_____质量_____品牌_____价格_____安全性15、您一般一天会陪伴孩子多长时间?【单选题】○ 0—3小时○ 4—7小时○ 8—12小时○ 12小时以上16、您陪伴孩子的时候都干什么【单选题】○ 玩亲子游戏○ 玩玩具○ 看电视○ 其他17、您接受克莱辛儿童玩教具的陪伴式教育理念吗?【单选题】○ 接受○ 不接受○ 无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的调查问卷(家长好!我们只想简单的做个调查,没有其他意思.请配合一下.谢谢!)
1.您多大年龄?
A.20~30
B.30~35
C.35~45
3. 在以下的家庭教养方式中,您以哪种教养方式教养自己的孩子?
A.民主权威型
B.严厉专制型
C.娇惯纵容
D.冷漠忽略型
2.您的孩子有哪些劳动习惯?
A.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B.会帮忙上街买东西
C.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D.什么都不做
4.孩子在商场哭闹着要买玩具,您会如何做?
A.欣然同意,孩子要什么买什么
B.碍于情面,主动妥协。
C.看情况这个玩具是否需要购买,如果不需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D.直接拒绝,如果孩子大声的哭闹,直接把孩子抱走。
5.您认为下面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多选题]
A.和孩子成为朋友,经常沟通。
照顾好孩子的生活,交给孩子应有的生活常识。
B.不管不顾,让他自己学习吧。
C.孩子就应该宠着,等长大了再学习如何独立生活。
D.该批评时候批评,教育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事,不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
6. 您知道过度溺爱孩子会使孩子出现什么问题吗?[多选题]
A.性格孤僻
B.称王称霸
C.自私自利
D.胆小怕事
7. 您周边溺爱孩子的家长多吗?
A.不多
B.一般
C.多
8. 您认为您溺爱孩子吗?如果是,是否想要解决这个情况?
A.溺爱,想要解决
B.溺爱,但觉得保持现状挺好的
C.不溺爱
D.不清楚,如果有这种情况希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