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孩子的七大可怕后果
孩子过分溺爱的危害

孩子过分溺爱的危害太过溺爱孩子会有哪些不利影响?现在的孩子可以说是家中的宝,不管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对其溺爱的程度很多时候令人无法接受,而心理健康专家要提醒家长朋友们,过分溺爱孩子,反而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影响他们健康。
孩子过分溺爱的危害1、神经质,喜怒无常一不顺心就大哭大叫,发脾气扔东西,表面上非常主观执拗,样样事情自己说了算,否则就吵闹不休,而实质上是情绪不稳定,借机发泄。
吵起来胆子很大,离开父母又非常怯懦。
孩子所以形成脆弱的感情,是因为大人环境带来了孩子接受不了的刺激,孩子就像玩具一样的生活,得不到自然发展,加上父母不断“灌输”过沉的知识,这都对孩子神经系统的平衡带来危害。
过多的“教育”、过多的刻板刺激造成了多得惊人的神经质孩子。
2、性格孤僻独生子女整天关在家里,与外界和小伙伴很少来往。
见到别人家的孩子来了可能开心得不得了,甚至当小伙伴回去时会拉着对方不放手。
独生子女心灵的孤独是生活天地狭小造成的。
独生子女孤僻的独特性是好自言自语,好像成人一样罗嗦,经常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过了很久,还会向爸爸妈妈问同一个问题。
这种追根问底的特点,可能反映了孩子的好学,也许反映了孩子思维的呆板和不易转移。
3、胆小好哭整天只与父母打交道,一切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失去了动手能力,也没有与小同伴竞争玩耍的机会,变得胆小、害怕困难,一遇到挫折、痛苦就会哭。
这是由过度的保护形成的过分懦弱。
4、身体和心理的娇气娇气往往只被人理解为行为上的撒娇、耍赖,其实娇气意味着软弱无能。
现代家长往往忽视耐寒、吃苦、负重对孩子意志培养的重要性,这是人赖以生存的重要能力,可惜的是独生子女得不到方面的锻炼。
有人叹息,“现在的男孩、女孩已经没有上一辈人刚强了”,这句话并不是耸人听闻。
受了别的孩子的气就跑到家里向妈妈发火,老师要他冲洗厕所就哭鼻子,这都是没志气的表现。
以上就是很多受到过分溺爱孩子会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孩子性格往往比较孤僻,而且喜怒无常,所以这样的状态对他今后的成长以及人生,都可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希望家长们一定要注重这些问题。
溺爱是什么意思

溺爱是什么意思不少孩子很会耍小脾气,稍不如意就和家人吵闹,直到家人缴械投降为止,事后还会觉得自己很厉害,并屡试不爽。
其实,这是家庭教育失败的一种表现,多是因为太溺爱造成的。
那么,溺爱是什么意思呢?溺爱会带来哪些后果呢?溺爱是什么意思?溺爱就是过分宠爱,由着孩子的性子,惯着孩子,从而导致孩子产生各种不良习惯。
还有些家长过度保护孩子妨碍孩子独立发展,而导致孩子变得毫无独立性。
溺爱对孩子有什么影响?1、胆小怕事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受伤,因此不让孩子到公园玩,不让孩子和同年人玩游戏。
而当孩子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家长就立刻伸出援手,不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
长期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在爸妈“不许摸这,不许碰那”的管教中,孩子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容易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稍有不适就惊慌失措。
2、称王称霸父母的过度溺爱,无条件满足孩子,容易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进而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
而大部分家长,只要一看到宝宝哭闹,就会无条件满足宝宝,甚至是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导致宝宝没有好恶之分,像个小霸王一样,认为别人的东西也是属于自己的。
这种孩子,在幼儿园也容易和别的小孩发生矛盾。
3、偏食挑食在许多中国家庭,我们都会看到妈妈拿着一碗饭在孩子后面追着跑,好像求孩子吃饭似的。
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吃不饱,就算零食也照样给孩子吃,对宝宝“唯命是从”,宝宝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久而久之,宝宝养成这种习惯后,就开始挑食偏食了,这对宝宝的成长发育非常不利。
4、自私自利现在,许多家庭都是6个长辈喂养一个孩子,于是,宝宝一出生就犹如众星捧月般的让全家人爱到心坎里。
看到宝宝哭闹、不小心跌伤,父母都心痛不已。
但是,许多家长对于宝宝想要的东西从不舍得说不,如果宝宝长期得到特殊待遇,处处优先,只要提出要求就会得到满足,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宝宝,容易忽视别人的需求,以自我为中心。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已经知道溺爱是什么意思了。
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的结果幼儿教育随笔

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的结果幼儿教育随笔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的结果幼儿教育随笔现在的家庭里很多都是只有一个小宝贝,全家人都宠着,特别是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身边长大的孩子,老人们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也许就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一、孩子的人际交往会出现障碍人际交往是一种互动和互利的交流。
过度被宠溺的孩子总觉得自己是小皇帝,别人都必须听他的.,他不肯为别人着想,自私自利,目中无人,自然没人愿意和他交往。
久而久之,那些宠坏了的孩子们必然成了孤家寡人,人际关系一塌糊涂,未来的学业事业甚至婚姻都可能变得比较困难。
二、孩子性格骄横过度被宠溺的孩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性格骄横乖张。
由于家长会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包括很多无理的想法,孩子打小就会目中无人,敢于骑在长辈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宽容,不懂让步,更受不了委屈。
三、孩子懒散唯我独尊孩子在家里就是老大,无论做什么都有父母代办,什么都不去思考,什么也不想做,这样下去必然会变得懒散。
而且在家谁也管不了他,唯我独尊,他不听别人的,别人却必须听他的,试想,这样的人将来在社会上如何立足?四、自私自利的孩子由于长期被家长的宠溺包围,这些孩子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根本想不到还需要为别人着想,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
在社会上,也许自私能谋得一时之利,但是自私自利之人的事业迟早会遭遇失败,感情也是一样。
要想做事,必须先学会做人。
五、不能经受挫折家长给予孩子的溺爱,把孩子变成了温室中的花朵,一直受到呵护和宠溺,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挫折。
一旦离开温室,遭受一点小小的困难便会手足无措,性格变得懦弱,根本成不了大器,无法行大事。
六、不知礼节为何物家长对孩子过度宠溺,一般会对孩子做各种让步,更不会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阻止。
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礼貌,没有做人最基本的礼节,坏习惯会慢慢发展扩大,后果不堪设想。
(幼教精选)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的结果 - 教育随笔 -

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的结果-教育随笔-现在的家庭里许多都是只有一个小珍宝,全家人都宠着,特殊是在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身边长大的孩子,老人们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或许就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一、孩子的人际交往会消失障碍人际交往是一种互动和互利的沟通。
过度被宠溺的孩子总觉得自己是小皇帝,别人都必需听他的,他不愿为别人着想,自私自利,目中无人,自然没人情愿和他交往。
久而久之,那些宠坏了的孩子们必定成了孤家寡人,人际关系一塌糊涂,将来的学业事业甚至婚姻都可能变得比较困难。
二、孩子性格骄横过度被宠溺的孩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性格骄横乖张。
由于家长会无条件满意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包括许多无理的想法,孩子打小就会目中无人,敢于骑在长辈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宽容,不懂让步,更受不了委屈。
三、孩子懒散唯我独尊孩子在家里就是老大,无论做什么都有父母代办,什么都不去思索,什么也不想做,这样下去必定会变得懒散。
而且在家谁也管不了他,唯我独尊,他不听别人的,别人却必需听他的,试想,这样的人将来在社会上如何立足四、自私自利的孩子由于长期被家长的宠溺包围,这些孩子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根本想不到还需要为别人着想,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
在社会上,或许自私能谋得一时之利,但是自私自利之人的事业迟早会遭受失败,感情也是一样。
要想做事,必需先学会做人。
五、不能经受挫折家长赐予孩子的溺爱,把孩子变成了温室中的花朵,始终受到呵护和宠溺,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挫折。
一旦离开温室,患病一点小小的困难便会手足无措,性格变得软弱,根本成不了大器,无法行大事。
六、不知礼节为何物家长对孩子过度宠溺,一般会对孩子做各种让步,更不会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阻挡。
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礼貌,没有做人最根本的礼节,坏习惯会渐渐进展扩大,后果不堪设想。
【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的结果】。
十大毁掉孩子的父母行为

十大毁掉孩子的父母行为
以下是十大可能毁掉孩子的父母行为:
1. 过度溺爱:过度溺爱孩子,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不让他们面对任何困难或挑战,会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忽视孩子的感受:忽视孩子的感受,不与他们沟通,不理解他们的情绪,会导致孩子感到被忽视和不被理解,从而影响他们的情感发展和社交技能。
3. 严厉的惩罚: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惩罚,甚至体罚,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不安,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4. 缺乏鼓励和支持:不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到无助和失望,会削弱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5. 过度干涉: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不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意愿,会让孩子感到被控制和束缚,导致他们缺乏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6. 缺乏榜样:父母自身行为不当,缺乏榜样作用,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和失望,影响他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7. 不尊重孩子的隐私:不尊重孩子的隐私,侵犯他们的个人空间,会让他们感到被侵犯和不安,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8. 缺乏耐心和理解:缺乏耐心和理解,对孩子的问题不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会让他们感到被忽视和不被理解,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9. 缺乏沟通:不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不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会导致关系疏远,影响家庭氛围和孩子的情感发展。
10. 缺乏责任感:父母缺乏责任感,不关心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会导致孩子缺乏家庭温暖和支持,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可能毁掉孩子的父母行为,这些行为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相反,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成为他们的榜样和引导者。
十大溺爱行为可导致孩子性格缺陷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
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泛滥起来,那也会“淹没”孩子的,这就是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1.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过分注意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
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
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
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3.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
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4.生活懒散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祈求央告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
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6.包办代替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
”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
父母11种溺爱 宠坏孩子毁他一生

父母11种溺爱宠坏孩子毁他一生1、有求必应打从孩子出生开始,你就给他所有他要的东西,如此一来就算他以后长大成人还是会倔强的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
2、他出口成“脏”你一笑置之当孩子讲出不得体的话甚至口出秽言时,你却只是笑了笑,这将会使他认为自己很可爱他说的话很讨喜,你的反应不外乎是鼓励他下次再挑些更讨喜的话来讲。
3、从不训练他精神独立从小一切帮他打点好一切事情由你来负责,等到他20岁时再突然告诉他“自己决定吧!” ,我们不难想象孩子们对这种突如其来且迟来的恩准反应会是措手不及。
4、从不告诉他你错了如此将造成他日后严重的罪恶感,若我们一直避免把错字冠诸孩子的不良行为,一直不告诉他孰是孰非,待某**抵触了法律,犯下了父母再也无法替他掩饰的罪行,他还以为整个社会都与他作对,是他自己受到迫害。
5、替他收拾所有弄乱的东西像个名符其实的老妈子一样地跟在他后面,捡起他丢再地上的书鞋子脏衣服,帮他整理房间做东做西打理一切,养成他日后推卸责任,将别人的好意当成是理所当然的恶习。
6、毫不限制他的读物小心啊,虽然碗筷洗了餐具消毒了,孩子嘴巴吃得干净,脑子吃的却是垃圾。
7、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日后父母离婚了家庭破碎了,你也不用为孩子麻木不仁无关痛痒的反应感到震惊与不解。
8、当他的摇钱树若金钱对他们而言太容易到手,想买东西时只要他们摇一摇、吵一吵钱就掉下来了,不让孩子明白金钱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赚取的,如此要他们如何能了解“钱歹赚”,如何使他们能有正确的金钱概念。
9、满足他所有的口腹之欲当你自始至终永远满足他的需求时,你会发现一次的拒绝,就足以对他造成伤害极大的挫折感。
10、永远站在他这边站在孩子这边固然是好的,但要永远吗?当孩子真的犯错时呢?你能想象这种心态“都是别人不好他们都对我的孩子有偏见”会造成他日后一生多少问题吗?永远站在孩子这边,永远教他与邻居师长警察对立,不过是提早让他走上不归路罢了。
11、我就是拿他没办法当孩子们闯了大祸犯了大错,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这句话来搪塞,替自己的不是找借口找台阶下,孩子们以后如何能尊重你呢?他难道不会想,“既然没办法,那就干脆让你一辈子都没办法好了”。
溺爱孩子的教训

溺爱孩子的教训
溺爱孩子往往是父母对孩子过度宠爱,过分迁就,不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引导。
这种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和教训,包括:
1. 缺乏自立能力:溺爱的孩子常常失去了自己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因为他们习惯于依赖父母的帮助和保护。
一旦离开父母,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和困惑。
2. 自我中心:溺爱的孩子往往变得自我中心,他们习惯于将自己放在首位,而不考虑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这种态度可能会影响他们在社交和团队合作方面的能力。
3. 缺乏责任心:溺爱的孩子常常不愿承担责任和后果,因为他们相信父母会包容和解决问题。
这会导致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懒散和不负责任。
4. 情绪不稳定:溺爱的孩子经常缺乏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
为了避免孩子溺爱带来的不良后果,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责任心和适应能力。
同时,父母也应该平衡给予孩子的爱和严格要求,建立正确的教育方式和家庭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溺爱孩子的七大可怕后果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向是主张“赏识教育”,但中国的父母很容易走入一种误区,以为赏识教育就是一味的表扬甚至演化为过度的宠溺孩子,尽管其愿望当然是好的,可结果往往并不是总能如自已所愿,正所谓适得其反。
现如今的中国大陆多以独生子女为主,宠溺孩子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作为父母,宠溺孩子的心理当然可以理解,自已的孩子谁又能真的狠下心来打骂批评,有时候道理也懂,可人是感性的,涉及到自已的孩子,毕竟是亲骨肉怎能做到不宠不溺?不过人也得有理性的一面,为了孩子的将来,作父母的有时还真的必须恨下心来理性一点,适当地宠爱孩子是应该,但不能过度,要把握其中的分寸,毫无原则的过度宠溺,对孩子有百害无一利,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不要等到孩子长大不成器了才后悔莫及。
父母过度宠溺孩子会有些什么后果?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被过度宠溺的孩子,由于长期被父母的溺爱所包围,根本不知道为人着想,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自利。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社会就应该自私一点,这样才不会吃亏,实在是大错特错,自私也许能谋一时之利,但自私之人的事业必定迟早会失败,感情生活也一样,所以孩子可以学习不够好,或者不够聪明,但绝对不能过于自私自利,否则将来后果难以设想。
孩子性格骄横乖张。
孩子被宠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骄横,由于父母一切让步,也满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无理要求,其骨子里就养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听他的,敢于骑在父母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得让步,不懂得宽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骄横目中无人,行为乖张专横。
孩子做事懒散无纪律。
在父母的眼里,他就是老大,谁也管不了他,而且吃喝拉撒行食住行都有父母代办,什么事也不想做,日益变得懒散,偶尔做一点事也是丢三拉四,更没有纪律性,在他眼中,他就是纪律,他可以不听别人的,别人却必须听他的,将来在社会上势必难于立足。
孩子不懂礼节目无长辈。
由于父母的过度宠溺,对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不礼貌行为也没有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礼貌,目无长辈,口无遮拦,更没有基本的做人礼节,因为他压根儿不知道礼节礼貌为何物。
孩子懦弱不能经受困难。
长期生活在父母的呵护宠溺下,从小不知道什么是困难,因为一切有父母代为解决,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手足无措,性格变得懦弱,根本无法行大器,成不了大事业,经受不了任何一点小小的困难,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旦开温室就必然被暴风雨摧毁。
孩子人际关系障碍。
由于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行事专横无纪律,目中无人,自然无法与人和谐相处,与他人的交流也变得障碍,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和互利的交流,而被过度宠溺的孩子总以为自已是皇帝老大,不肯委屈自已,不肯为人着想,总站在不平等的角度来行事,自然没人愿意和他交往,其人际关系必然一塌糊涂,必然成了孤家寡人,学习就业以及爱情婚姻可能都变得困难。
孩子健康状况不良。
孩子被宠溺过度一个最直接的后果也许就是对孩子身体的损害,要么过于挑食,营养不良,要么就是任性暴饮暴食,过于肥胖,两者都是健康的大敌;由于懒惰,更不会去锻炼身体,于是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从小就落下病根子,对今后一辈子的身体状况都会有影响。
学对孩子说“不”要想改掉溺爱孩子的习惯,第一步就要给孩子定出一个界限,让孩子能够接受你说“不”的时候。
比如孩子已经有了二十辆玩具小汽车,当他缠着你再买一辆;或者临睡前已经讲完了第三个故事,孩子还要您再讲的时候,就一定不要再对孩子让步。
有时候做父母的会觉得很难拒绝孩子的某些要求,比如在超市里,孩子吵着闹着一定要买糖果,你马上就会觉得其他顾客的眼睛都看着你。
这时,你一定要将政策贯彻到底,告诉孩子如果他要这么闹下去的话,下次就不带他一起出来买东西,如果孩子继续闹下去,你下次就一定不要再带孩子一起去买东西。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知道你所讲的话都是当真的。
不要怕如果你对孩子说了“不”字,孩子会不喜欢你。
任何人都不会因为你对自己亲爱的孩子说了一次“不”,而觉得你是坏妈妈或坏爸爸。
不忽视自己的需求不要认为孩子是你全部的生活内容,不要让自己成为“牺牲品”。
你也有自己的需求,请你不要忽视这一点。
如果孩子的要求越来越过分,你就一定要及时制止,让孩子明白:在家里,在获取的同时,也要付出,爸爸妈妈和他一样,都有自己的需求。
接受孩子发怒或者提不起兴致孩子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精神抖擞、表现出色,任何孩子都会有发怒哭闹、调皮捣蛋的时候,这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当孩子发怒或者对一些事情提不起兴趣来的时候,你不妨坦然接受,不要过于紧张。
如果孩子一出现问题,你马上就跑去安慰他或者满足他的一些无理要求,那么孩子就会习惯于用吵闹来解决问题。
让孩子独立你是孩子的妈妈(爸爸),并不是家庭文娱委员,所以不必要每时每刻都陪着孩子玩,你完全可以让他独自玩一会儿。
即使他是你的心肝宝贝,也并不一定要时时刻刻处都在你生活的中心位置,总是围着他转或抱着他。
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帮孩子完成所有的事情,相信没有你的帮助,他也能把一些事情做好。
如果孩子已经能够自己将水倒进杯子里,那就让他自己做。
小事上的成功,也能让孩子有成就感,变得坚强和自信。
就算失败了,孩子也能从中学到如何面对挫折。
不用玩具“淹没”孩子不要让孩子的玩具堆积成山。
过多的玩具并不代表孩子会从中获得乐趣。
告知你的亲戚朋友们,到你家里来做客时,不要送贵重玩具给孩子。
因为对孩子来说,父母能够陪他一起多读读故事书、多点时间陪他一起玩,比任何的玩具都要好。
正确表扬孩子在表扬孩子时,请你遵守这个黄金规则,即:表扬不能太少,但也不能太多。
比如,你的孩子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纸和笔,那么你就不必对他每一次的随手乱涂都拼命表扬,而应该只是在他画得好的时候表扬他。
理解“不溺爱”的含义不溺爱孩子的教育并不代表是没有爱的、特别严厉的教育。
比如,在孩子生日时,你可以让他的多个愿望都得到实现;或者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满足孩子某些特别的愿望。
关键在于,在这种时候,你要让孩子知道,这是因为有特别的原因所以你才会这么做的。
不溺爱孩子还意味着让孩子有一定的自立能力,这包括孩子要能够完成和承受与他年龄相称的一些事情。
如果孩子能够完成这些任务的话,他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增加他的自信心。
如果孩子没有做好,那他也能从中学到如何正确对待失败。
家长溺爱孩子的十个典型事例[标签:家长]奥数精华资讯免费订阅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
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流横溢泛滥起来,那也会“淹没”孩子的,这就是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以下10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实例: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过分注意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
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
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
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
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生活懒散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祈求央告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
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包办代替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
”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
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大惊小怪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
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
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
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剥夺独立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
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
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害怕哭闹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
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
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当面袒护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
”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以上的实例不是每个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种溺爱中会占有几种,或各种都有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我们要以科学的爱,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各位领导、学生家长:你们好!首先,对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表示深深的感谢!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
回复1: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一、班级基本情况:1、本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女生21人,男生19人。
从各方面情况来看,总体是不错的,班级学习气氛浓厚,集体荣誉感强。
在良好的纪律的保证下我们班级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学生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在不断进步。
作为学生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和他们已经共同度过了一年多的时光,一年多来,每一个学生在我的心中都留有深刻的印象。
学生在一年多的学习中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