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溺爱孩子的典型实例

合集下载

家庭教育案例《过度溺爱问题学生》

家庭教育案例《过度溺爱问题学生》

家庭教育案例《过度溺爱问题学生》案例背景该案例涉及一名学生,他表现出过度溺爱的行为模式。

这名学生是家中独生子女,从小得到了父母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

然而,这种过度的溺爱导致孩子无法独立解决问题、缺乏责任心和自理能力。

问题分析过度溺爱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以下问题:1. 针对困难和挫折缺乏应对能力:这名学生从小没有经历过太多困难和挫折,因此在面对困难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毅力。

2. 缺乏责任感:由于父母过分关注和照顾,这名学生缺乏自我约束和责任感,对于自己的行为不够负责。

3. 缺乏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因为家庭中一切都被父母安排好,这名学生在研究和生活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自主决策感到无力。

解决方案针对过度溺爱问题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家庭教育的方法:1. 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应逐渐减少对问题的干预,让孩子面对困难时独立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案。

可以鼓励孩子进行小任务或者给予适度的挑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建立责任感和自律性:父母应设定适当的责任和规矩,要求孩子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和家务事务。

鼓励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3. 培养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父母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做一些小决策,例如购物、时间规划等。

同时,可以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思考后果,培养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结论过度溺爱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需要从培养独立和责任感开始,通过逐步减少对孩子的干预和约束,培养他们的自主解决问题能力、自律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样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成为有责任心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溺爱毁掉孩子的名人例子

溺爱毁掉孩子的名人例子

溺爱毁掉孩子的名人例子
溺爱是指对孩子过分关爱,过度庇护和纵容,以至于孩子失去独
立性和自我意识。

下面是几个名人溺爱孩子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的例子:
1. 迈克尔·杰克逊:作为一个父亲,杰克逊对他的孩子们一直
非常溺爱,被认为是“最糟糕的魔爪”。

他的孩子们没有受过教育,
没有与同龄人交往,甚至通过家教老师和医生来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开始对父亲怀有猜疑和不信任的情感,最终
导致了他们的问题反弹和不良行为。

2. 布兰妮·斯皮尔斯:斯皮尔斯的母亲琳达·罗彻极度溺爱她
的女儿,扮演了她的经纪人和监护人。

这种不健康的关系导致斯皮尔
斯在她的婚姻和职业生涯中遭遇了许多问题,包括毒品和心理问题。

3. 费城鹰队的前教练安迪·雷德:作为一位职业球员和教练,
雷德的职业生涯一直非常成功。

然而,他的儿子加雷特长期受到严重
的药物滥用问题的影响,他们是他父亲长期溺爱的受害者,因为他父
亲经常为他遮盖和替他负责。

溺爱孩子无疑会破坏孩子的成长和自尊心,使孩子无法应对生活
和面对挑战。

因此,父母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自立成人,与他们建立
正常和健康的关系,以确保他们有良好的生活和职业成功的机会。

溺爱孩子教育案例

溺爱孩子教育案例

溺爱孩子教育案例
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一:女孩王芳,父母对她百般宠爱,过分照顾,年幼时一切如愿以偿。

等到上学后,在学习上,稍遇到一点困难,就受不住,回家哭丧着脸,乱发脾气,令父母心痛,为此,代劳一切。

每天的家庭作业不会做的,父母代笔完成;在学校受到一点委屈,父母出面交涉,遇到考试不及格时,父母找关系说情。

渐渐地,女孩不仅情感上脆弱,而且学习缺乏毅力。

上小学留一级,初中升不上,母亲通过“后门”把她移到一所乡镇中学,混了个毕业证书。

然继父母再托人安排进公交公司当一名售票员。

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二:独生女欣欣,家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十分宠爱她。

平时,她只吃牛奶、面包、鸡蛋,一般的饭菜嚼在嘴里迟迟不肯下咽。

穿衣服从小要挑花色品种,要比别人漂亮。

在家里对父母说话就象下命令似的,稍不如意就哭闹、发脾气。

在幼儿园连滑滑梯都不敢玩,出门上街走几步路就嚷着要抱。

到了5岁时,还不会穿衣服,街坊邻居都说她象个无赖的“小公主”。

照这样发展下去,适应社会都很困难,成才就更不用说了。

历史上关于溺爱的例子

历史上关于溺爱的例子

历史上关于溺爱的例子1.古人著名的溺爱的例子共叔段,春秋时期郑国人(今河南新郑人)。

姬姓,名段,后因奔共,故称共叔段,郑武公次子。

其母武姜因生长子时难产,厌恶长子姬寤生,多次请求郑武公立共叔段为太子,武公未同意。

郑武公死后,寤生即位为郑庄公(前744)。

前722年武姜请求把京(今河南荥阳东南)封给共叔段,得到允许后,共叔段得以居住在京,肆意扩展私家势力。

不久,共叔段命郑国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同时听自己指挥。

郑大夫公子吕向郑庄公表示,一国之臣,不能两面听命,若庄公打算让位于共叔段,那么就去侍奉他;反之就应该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其他想法。

郑庄公依然不加干涉,共叔段更加肆无忌惮,收取两属之地作为自己封邑,所控制的地域扩大到廪延。

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2)五月,共叔段整治城郭、积聚粮食、修补装备武器,充实步兵战车,准备袭击郑国都城,又联络都城中的武姜为内应,让其届时打开城门。

郑庄公闻知共叔段起兵日期,便命令郑大夫公子吕率领200辆战车攻打京邑城。

共叔段兵败,逃奔到鄢(今河南鄢陵县北),郑庄公又率兵追击,大胜。

此后,共叔段逃奔于共邑(今河南辉县)居住。

庄公出军追杀,最后使共叔段走投无路,被逼自杀。

正是由于其母武姜对幼子的骄纵,最终酿成亲兄弟互残的悲剧。

2.古代父母溺爱孩子造成大错的名人事例最明显的就是明孝宗朱祐樘与明武宗。

明孝宗一生坎坷,他父亲明宪宗朱见深多年宠爱万贵妃,万贵妃因无子,迫害其他嫔妃和皇子,导致朱佑樘幼年一直躲藏起来不敢见人,被宫女太监秘密抚养长大,六岁才见到自己父亲,才有名字。

后来他也多次受万贵妃迫害,不受父亲重视,九死一生。

所以他后来对于子女很宠溺。

他的一生后宫只有一个皇后无其他嫔妃,只有皇后生有两个皇子,有一个幼年夭折。

最终只剩下明武宗诸侯照一个人。

孝宗对武宗非常宠爱,襁褓中立其为太子,武宗少年聪慧,好武,但是明朝是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太子的老师们曾经为此谏言,但是孝宗比较放纵武宗,认为这是其天性,十分难得。

15个催泪小故事父爱真实例子

15个催泪小故事父爱真实例子

15个催泪小故事父爱真实例子1. 父爱的力量一位父亲为了给儿子治疗罕见疾病,卖掉了家中所有财产。

他心甘情愿地牺牲一切,只为能让儿子康复。

2. 暖心的午餐盒每天,一位父亲都会亲手准备午饭给女儿带去学校。

尽管工作很繁忙,他却从未忘记照顾女儿的每一顿饭。

3. 默默的守护一位父亲每天都会早起陪伴女儿上学,下班后再接她回家。

无论风雨,他总是默默守护着孩子的一切。

4. 友谊的契约为了帮助儿子度过学习难关,一位父亲与儿子签订了契约,承诺帮助他每天学习两个小时。

父亲严格地遵守着契约,为儿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5. 家庭的坚守在家庭遭遇经济困难时,一位父亲决定辞职并创业,为了保护妻子和孩子的生活质量。

他经历了许多艰辛,但从未放弃。

6. 父亲的陪伴一位父亲每天晚上都把儿子哄入睡眠,耐心讲故事并陪伴他进入梦乡。

这个简单的举动,却让孩子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

7. 父亲的教诲一位父亲在孩子小时候就开始教导他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

通过言传身教,他培养了孩子的良好品德。

8. 困境中的父爱一位父亲为了弥补家庭的经济困难,打两份工来养家糊口。

尽管他非常辛苦,但从未在孩子面前流露出疲惫,一直保持乐观的态度。

9. 坚定的支持一位父亲始终坚定地支持儿子的梦想,为他提供各种资源和支持。

他从未让儿子感到孤单,一直鼓励他勇往直前。

10. 父亲的倾听无论孩子遇到什么问题,一位父亲总是耐心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建议和支持。

他是儿子最重要的倾诉对象。

11. 教育的投资为了给儿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一位父亲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为他筹集了高额的学费。

他是儿子未来的保障。

12. 日日问候每天早上,一位父亲都会给大女儿发一条简短的短信,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她的爱和关心。

这份问候成为了牵挂的象征。

13. 乐于付出一位父亲为女儿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手工礼物,付出了数周的时间和努力。

虽然他没有什么手艺,但他愿意为女儿付出一切。

14. 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位父亲在女儿感到困惑和彷徨的时候,总是能够用简单的话语给予她信心和勇气。

溺爱的典型例子(一)

溺爱的典型例子(一)

溺爱的典型例子(一)溺爱的典型溺爱是指过度关爱、纵容和宠爱某个人,通常是指家长对子女的溺爱。

这种溺爱会导致孩子缺乏自主性、责任感和适应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不利影响。

下面是一些溺爱的典型例子:物质上的溺爱•给孩子买过多的玩具,不管孩子需要与否,只为满足孩子的欲望。

•每次逛商场都买给孩子想要的东西,对于孩子的消费观念没有教育。

•对孩子的金钱需求漠不关心,导致孩子对金钱价值无法正确评估。

情感上的溺爱•对孩子的任性和发脾气 o o宠爱,不教育孩子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

•过度保护孩子,不让他们面对挫折和困难,无法培养他们的应对能力。

•对孩子的错误和过失视而不见,没有及时纠正和引导。

学业上的溺爱•替孩子完成大部分学习任务,不给予他们必要的学习压力和自主学习的机会。

•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分关注,过分追求孩子的好成绩,忽视了他们的兴趣和个人发展。

•不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创新,只追求孩子的填鸭式记忆。

社交上的溺爱•对孩子的社交活动过度干涉,不让他们自由选择和结交朋友。

•对孩子的社交能力漠视不管,没有培养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

•过于依赖孩子的存在,无法让孩子独立生活和独立开展社交活动。

这些溺爱的典型例子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还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溺爱。

对于家长来说,应该意识到溺爱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并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给予孩子适度的关爱和支持,同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能力,让他们健康成长。

行为上的溺爱•接送孩子上下学、去各种活动,没有培养他们对交通的认识和独立出行的能力。

•替孩子做各种家务,不教育孩子分担家庭责任和尊重他人的劳动。

•不让孩子承担后果和责任,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其他人或事物。

•对孩子的言行不负责任,任由他们胡作非为而不加以制止和教育。

想象力和创造力上的溺爱•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过度限制,只关注规则和纪律,导致他们缺乏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限制孩子的选择和自由发挥,不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尝试新的事物。

家长溺爱孩子的10大“典型”

家长溺爱孩子的10大“典型”

害怕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当面袒护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 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 家庭不睦。
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 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 谈话。
大惊小怪

关于父母之爱的故事(共5则)

关于父母之爱的故事(共5则)

关于父母之爱的故事(共5则)第一篇:关于父母之爱的故事关于父母之爱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

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

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

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

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抖。

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眼。

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

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瓜子。

嗑好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

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

作为身强力壮的儿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

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

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着千言万语。

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异常美丽)的云霓(ní)交替出现。

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xiāo)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

父亲摔倒时,刀子插在他胸口。

他全身都在颤抖,嘴唇瞬间发青。

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

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儿,只是摔了一跤。

”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他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天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蔚蓝的大海,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却没有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 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刻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的人群中认出母亲,她大喊着:“妈妈!妈妈!”就在此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那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溺爱孩子的典型实例[原创]
2009-03-01 14:34:59.0 阅读:2931 回复:21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下面的实例不是每个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种溺爱中会占有几种,或各种都有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我们要以科学的爱,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以下10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实例:
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过分注意: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

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

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

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

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生活懒散: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祈求央告: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

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包办代替: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

”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

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大惊小怪: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

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

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

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剥夺独立: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

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

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害怕哭闹: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

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

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当面袒护: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

”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
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