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我的母亲》阅读及参考答案

《我的母亲》阅读及参考答案

《我的母亲》阅读及参考答案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理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深我终生难忘。

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

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

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

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

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

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

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

我的母亲课后题答案

我的母亲课后题答案

课后题答案
一、[cuō] (niàn)[chēng] [diàn]
二、
1.“终年”一词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辛劳着,没有休息。

突出了母亲任劳任怨、勤劳质朴的美德。

2.“这里”指的是“我跟着母亲与三姐做事”。

“这些习惯”指的是爱花,爱草,爱清洁。

3.文中连用“怕”字,是急切盼望家信与迟疑打开的家信的心理矛盾的体现。

“失了根的花草”在文中的意思是没有了娘的孩子。

三、
第一问:主要写了“缝洗衣服”“收拾家务”“款待客人”“善待姑母”“保护儿女”“筹款上学”“三姐出嫁”“送我返校”等事。

第二问:分别写了母亲认真、诚实、善良、热情、宽厚、坚韧等思想性格。

第三问:勤俭诚实;任劳任怨;爱花菜草爱清洁;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宁可吃亏,不斗气;在灾难面前有着保护儿女的铮铮硬骨;为了子女的前程,不辞辛劳;深明大义,把对子女的爱深深地藏在心底。

四、
1.依依不舍之情
2.百感交集的感情
3.写出了母亲对三姐的爱
4.“笑”写出了母亲的激动之情;“愣”和“叹”写出了母亲失望而无奈的心理。

“去吧,小子!”写出了母亲的深明大义和无尽的爱意。

14. 我的母亲课课练答案

14. 我的母亲课课练答案

初二语文课课练课题《我的母亲》命题做题审核班级姓名整洁得分一、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查.(zhā)氏惺忪..(xīngsōng)憧.( chōng )蹑.(niâ)娓.(wěi )唏嘘..( xīxū)女红.( gōng )万籁.(lài )歉疚.(jiù)颊.( jiá)辗转..(zhǎnzhuǎn )勉强.(qiǎng)二、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达上存在一些毛病,请修改文中的4处毛病。

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奈特曾披露:“①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②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

”中国水利部部长钮茂生日前发出警告:“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在30年内,③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

”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④饮用水质已经成为12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

保护环境,改善水质,是当前中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①将“至少有5万人”和“每天”调换位置。

②删去“大约”或“多”③在句末加上“的危机”或“的问题”④在“12亿”前加上“威胁”三、古诗文名句填空。

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⑵.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⑶.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⑷.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四、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

当我们思乡想家的时候,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感情依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千言万语,汇成一句,用你心底的声音向母亲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五、读课文第5自然段,回答问题。

1.“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中的“清算”一词的本来意思是什么?在这里表现了什么?本来是指列举全部罪恶和错误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这里表现了父母对子女学习上要求的严格和态度的严厉。

《我的母亲》课后练习答案-word课件

《我的母亲》课后练习答案-word课件

《我的母亲》课后练习答案【小编寄语】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同学们又回到课堂了,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我的母亲》课后练习答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祝大家学习愉快!第一部分:1.本文作者。

(2分)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6分)迁徒( ) 祖籍( ) 妯娌( )( ) 劳l擻plain( ) 和僫( ) 3.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选填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⑴聊叙 ( ) A、姑且 B、聊天 C、依赖⑵任劳任怨 ( ) A、相信 B、承受、担当 C、任命⑶虽然自己不富裕,还还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 )A、救济B、接济C、周济⑷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远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是无法补救的。

( )A、惨痛B、哀痛C、沉痛4.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不同含义:(4分)⑴母亲是个好劳动。

⑵她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

5.用你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作者的母亲有哪些高尚的品质。

(4分)6.摘出课文中作者概述母亲对自己影响的句子。

(4分)7、三个读书人凑在一块聊读书。

甲说:“读书好。

”乙说:“好读书。

”丙说:“读好书。

”请问他们各自的意思是什么?(3分)甲:乙:丙:8、把下列词填入空缺中,依次是 (3分)⑴其实,在她那江南女子的秀气中,却蕴含着几分。

⑵不知是喘息了一会儿,还是来了一股,招娣练球练得完全忘我了。

⑶小李也冒火了,一上来,就不顾一切了。

(备选词语:愣劲野劲邪劲)9、把下列成语按修辞方法归类:(4分)⑴门庭若市⑵今是昨非⑶少见多怪⑷一日千里⑸鬼斧神工⑹手足之情⑺地老天荒⑻投笔从戎比喻:⑴⑸夸张:⑷⑺对比:⑵⑶借代:⑹⑻第二部分(一)①每天天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②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③她的性格( )(A、和睦 B、和蔼 C、和气),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④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很( )(A、和睦 B、和蔼 C、和气),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

《我的母亲》阅读分析及参考答案

《我的母亲》阅读分析及参考答案

8、我的母亲中国文化馆要我写一篇《我的母亲》,并寄我母亲的照片一张。

照片我有一张四寸的肖像。

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

已有放大的挂在堂上,这一张小的不妨送人。

但是《我的母亲》一文从何处说起呢?看看母亲的肖像,想起了母亲的坐姿。

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

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

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是我的堂兄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叔家,中央一间是我家。

但是没有板壁隔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界限。

所以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

若是沙发椅子,三面是柔软的厚壁,凌空原无妨碍。

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

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

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

所谓西北角,就是左边最里面的一只椅子。

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

退堂里就是灶间。

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

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

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

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

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翻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

但我的母亲一向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重要。

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

母亲为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静不清静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我的母亲》课后练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我的母亲》课后练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我的母亲》课后练习题(带答案)第一课时课时训练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厌恶(wù)管束(sù)广漠(mò)质问(zhì)B.责罚(zé)眼翳(yì)调度(diào)轻薄(bó)C.庶祖母(zhé)嬉戏(xī)抽屉(tì)野蛮(mán)D.文绉绉(zōu)绰号(chuò)牢骚(sāo)宽恕(shù)2.为下列句子选择一个准确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1)我母亲待人最____________(A慈详B仁慈C仁义),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2)在这_____________(A广漠B茫茫C广大)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_____________(A约束B管理C管束)过我。

(3)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_____________(A请B找C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3.与下面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我只得感谢我的慈母。

B.我必得感谢我的慈母。

C.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D.我就得感谢我的慈母。

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我只知道母亲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说明妇女在封建社会没有地位。

B.到年底,父亲“清算”我的功课,如发现问题就用竹板教训我,这一做法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这种教育方法,应该批判。

C.母亲看到父亲因我不好好读书而打我时,在一旁说“打得好”可见她完全站在父亲一边,帮助教训我。

D.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勤劳,能干的封建妇女。

第一课时课时训练答案1.B2.(1)B(2)A C (3)C3.C4.C第二课时课时训练1.下列句子画线词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

《我的母亲》练习题+答案

《我的母亲》练习题+答案

《我的母亲》练习题+答案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一、我的母亲课时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折扣(zhé)筹划(chóu) 绞脸(jiǎo)贻人口实(yí)B.蛮横(hènɡ) 份礼(fèn)怀揣(chuǎi) 天寒地坼(chè)C.书籍(jí)供给(jǐ) 敷衍(yán)为虎作伥(chānɡ)D.刮痧(shā)撮土(zuō)惦念(diàn) 殷勤款待(yī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疑虑私塾礼义廉耻焕然冰释B.殷勤委屈指手画脚苦思冥想C.红肿书藉千古之谜提纲挈领D.凄惨耽误真知卓见弥天大谎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她做事丝毫也不敷衍,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步袜,她给洗得雪白。

②有客人来,手中怎么窘,母亲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A. 从来无论都就是也B. 永远无论都无论都C. 从来就是也就是都D. 永远就是也无论也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有客人来,尽管手中怎么窘,母亲都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B.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

C. 母亲大概出嫁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

D. 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嫩红微肿的。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

B. 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过两次。

C. 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D. 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6.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反问)B.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比喻)C. 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我的母亲》阅读及答案解析

《我的母亲》阅读及答案解析

《我的母亲》阅读及答案解析全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母亲,母亲是伟大的名词,是爱与包容。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阅读文章《我的母亲》,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母亲丰子恺中国文化馆要我写一篇《我的母亲》,并寄我母亲的照片一张。

照片我有一张四寸的肖像。

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

已有放大的挂在堂上,这一张小的不妨送人。

但是《我的母亲》一文从何处说起呢?看看母亲的肖像,想起了母亲的坐姿。

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

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

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是我的堂兄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叔家,中央一间是我家。

但是没有板壁隔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界限。

所以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

若是沙发椅子,三面是柔软的厚壁,凌空原无妨碍。

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

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

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

所谓西北角,就是左边最里面的一只椅子。

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

退堂里就是灶间。

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

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

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

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

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翻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

但我的母亲一向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通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3.试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发表一点评论。

设置这三道小题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且这三小题是逐层深入的。

第1小题,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内容;第2小题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深层内涵和写作方法;第3小题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所拓展,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1.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

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

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即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通过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3)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

2.在本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

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教导”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

因此,可以说,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3.关于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的看法,可以见仁见智,但总的来说应该是有教育意义的。

作者母亲为人方面,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而在教子方面,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

这是由于旧社会的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和美德。

而对于作者母亲来说,深感教子的责任更加重大。

她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同时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还有如何才能对得住她去世的丈夫,等等。

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坏毛病,生怕他不争气。

所以,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细而严格。

二、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分寸感。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

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设置本题是希望学生通过关键词语的品味,来进一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1.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2.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

“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3.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三、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

设置本题主要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会反思,获得教益,并通过这一练习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

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正如作者自道: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

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