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系统能耗计算
供配电常用公式(验算)

供配电案例常用的公式1.负荷计算:设备功率、需要功率和平均功率补前的功率因数:cosφ1={1/[1+(βQ/αP)]2}1/2,补后的功率因数:cosφ={1/[1+[(Qc-Q)/Pc]2]}1/2。
Qc=Pc(tgφ1-tgφ2),设备功率:Pe=2P rεr1/2.Pe= P rεr1/2.Pe= S rεr1/2cosφ. 负荷持续率。
二项式法:Pjs=cPn+bPs,Pn表示n个最大功率设备功率和,Ps表示全部运转设备的功率和(除去备用设备)。
线负荷转为三相负荷:Pd=1.73P UV+1.27P WV=1.73P UV。
相负荷中最大和第二大的功率。
相负荷计算P U=p*P UV+q*P WU。
Q U=p*Q UV+q*Q WU。
单相功率转为三相功率是最大相负荷的三倍。
需要系数法: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利用系数法:利用系数和最大系数。
计算负荷:设备组:Pc=KxPe,Qc=Petgφ,Sc=[P2+Q2]1/2,Ic=Sc/(1.732Ur)变电所:Pc=K∑p∑(KxPe),Qc=K∑q ∑(KxPetgφ)。
同时系数K∑p、K∑q(两个不计入,一个择大者即备用设备和消防设备不计入,季节性计入最大者)利用系数:设备组平均负荷:P av=K l*Pe,Qav=Pav*tgφ。
计算负荷:Pc=K m∑P av;Qc=K m ∑Q av。
节能传动钢铁设计手册找,以配电手册为主,如它没有及时翻到钢铁手册对应部分。
2.电源质量:n次谐波电压含有率:HRU n=1.732U N*h*I h/10S k。
谐波电流的计算:I1=I n*n,I h=I1/h=I n*n/h。
详见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P282。
全部用户允许注入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流短路容量不同时:I n=S k1/S k2*I(n)p, 不同用户注入公共接点的允许值I n=I h(Sj/St)1/α。
两个用户(变压器)注入同一公共接点的谐波电流:I n=(I n12+I n22+KI n1I n2)1/2。
总负荷计算公式

总负荷计算公式
负荷计算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了确定供配电系统的规模和容量。
总负荷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合,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总负荷计算公式:
1. 平均功率乘以时间:总负荷 = 平均功率× 时间
2. 最大功率乘以时间:总负荷 = 最大功率× 时间
3. 功率因数法:总负荷 = 平均功率× 功率因数× 时间
4. 需要系数法:总负荷 = 平均功率× 需要系数× 时间
5. 负载率法:总负荷 = 平均功率× 负载率× 时间
这些公式中,平均功率、最大功率、功率因数、需要系数和负载率等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其中,功率因数和需要系数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它们反映了用电设备的效率和负荷分布情况。
负载率则反映了设备的利用情况和负荷的分布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进行计算,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总负荷值。
供配电设计原则及相关要求

供配电设计原则及相关要求供配电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用电需求和安全要求,合理规划和设计供电系统的布置、线路的走向、设备的选型等,以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供配电设计原则及相关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可靠性原则:供配电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保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为此,设计中应考虑备用电源、双回路供电、过载保护等措施,以应对电力故障和突发情况。
2. 安全性原则:供配电系统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和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设计中应合理设置接地装置、漏电保护装置、过电压保护装置等,以防止电气事故和人身伤害。
3. 经济性原则:供配电系统应在满足用电需求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设计中应合理选择设备容量、线路截面、电缆敷设方式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耗。
4. 灵活性原则:供配电系统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用电负荷的变化和扩容需求。
设计中应预留一定的电容量和线路容量,以便于后期的改造和扩建。
5. 规范性原则: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如《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电气装置设计规范》等。
设计中应合理选择设备和材料,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6. 可维护性原则:供配电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方便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设计中应合理设置开关柜、接线盒、检修孔等设施,以便于设备的维修和更换。
7. 环保性原则:供配电系统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设计中应合理选择节能设备、低耗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能耗。
供配电设计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用电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用电设备和用电负荷特点,进行合理的用电负荷计算,确定供配电系统的容量和规模。
2. 电源选择:根据用电负荷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源类型和容量,如市电、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池等。
3. 线路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用电设备的分布,合理规划线路的走向和布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均衡和稳定。
【案例】弱电机房用电负荷计算意义及计算方法

弱电机房每次设计或者施工的时候,总是要统计一下用电负荷,需要甲方或者总包提供多少负荷的配电箱(配电柜),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做好这个工作呢?那么需要计算,如何计算呢?看完本篇文章你就知道了机房作为设备高密度存放的地方,用电量非常大。
据统计,一个数据中心机房建成后的维护费用的七成都是电费,也不外乎各个企业都在想办法给机房降温了。
有建在山上的、地底的,还有建在海中的,省电还真是不容易啊!相较于省电,机房的用电也是个大问题,今天来介绍机房负荷的计算方法。
了解这个是安全用电的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负荷计算目的和意义低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中负荷的统计计算是一项重要内容,负荷计算结果对供电容量报装、选择供配电设备及安全经济运行均起决定性的作用。
负荷计算的目的是:1. 计算变配电所内变压器的负荷电流及视在功率,作为选择变压器容量的依据。
2. 计算流过各主要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熔断器等)的负荷电流,作为选择设备的依据。
3. 计算流过各条线路(电源进线、高低压配电线路等)的负荷电流,作为选择线路电缆或导线截面的依据。
4. 计算尖峰负荷,用于保护电器的整定计算和校验电动机的启动条件。
二、负荷计算方法我国目前普遍采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系数法确定用电设备的负荷,其中需要系数法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最为简便;而二项式系数法在确定设备台数较少且各台设备容量差别大的分支干线计算负荷时比较合理;在建筑配电中,还常用负荷密度法和单位指标法统计计算负荷。
在方案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在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宜采用需要系数法。
三、负荷计算原则进行负荷计算时,应按下列原则计算设备功率:1. 对于不同工作制的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应换算为统一的设备功率。
2. 整流器的设备功率是指额定交流输入功率。
3. 成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不应包括备用设备。
4. 当消防用电的计算有功功率大于火灾时可能同时切除一般电力、照明负荷计算有功功率,应按未切除的一般电力、照明负荷加上消防负荷计算低压总的设备功率、计算负荷。
供配电负荷计算方法详细解答

供配电负荷计算方法详细解答配电负荷计算是指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以及用电时间等因素,对供配电系统负荷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
配电负荷计算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合理的供电容量,从而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配电负荷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静态负荷计算和动态负荷计算。
1.静态负荷计算:静态负荷计算主要是通过统计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以及用电时间进行负荷计算。
具体步骤如下:1.1确定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首先,需要确定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
可以从用电设备的技术参数手册、设备标牌或相关的设计文件中获取这些信息。
然后,按照设备的类型和数量,列出所有的用电设备及其对应的功率。
1.2计算用电设备的总功率:将所有用电设备的功率相加,得到用电设备的总功率。
1.3计算用电设备的负荷率:负荷率是指设备实际工作时的功率与额定功率的比值。
通常来说,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不会达到额定功率的100%,因此需要根据设备的使用特点和工作条件,对负荷率进行合理估计。
1.4计算用电设备的负荷电流: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和负荷率,通过公式I=P/(√3×U×η)计算出用电设备的负荷电流,其中I为电流,P为功率,U为相电压,η为负荷率。
1.5计算用电设备的总负荷电流:将所有用电设备的负荷电流相加,得到用电设备的总负荷电流。
1.6计算用电设备的负荷阻抗:根据用电设备的负荷电流和相电压,通过公式Z=U/I计算出用电设备的负荷阻抗。
1.7计算用电设备的总负荷阻抗:将所有用电设备的负荷阻抗相加,得到用电设备的总负荷阻抗。
2.动态负荷计算:动态负荷计算主要是考虑负荷的变化规律和负荷的峰谷差异,以更加精确地计算负荷。
具体步骤如下:2.1确定用电设备的功率和数量:同静态负荷计算中的步骤1.12.2分析负荷曲线:通过统计用电设备在一天、一周或一个月内的用电时间和负荷变化规律,绘制出负荷曲线图。
负荷曲线图反映了负荷的峰谷差异和负荷的持续时间。
2.3计算负荷峰值:根据负荷曲线图,确定负荷的峰值,即负荷曲线上的最大负荷点。
pue计算

pue计算
PUE的3种计算公式:
1:=数据中心总能耗/IT设备能耗
2:=(IT设备能耗+空调能耗+供配电系统能耗+其他能耗)/IT设备能耗
3:=1+空调能耗因子+供配电能耗因子+其他能耗因子
PUE即电源使用效率,PUE值已经成为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数据中心电力使用效率的衡量指标。
PUE 值是指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IT负载消耗的能源之比。
PUE值越接近于1,表示一个数据中心的绿色化程度越高。
当前,国外先进的数据中心机房PUE值通常小于2,而我国的大多数数据中心的PUE值在2-3之间。
所以国内机房内芯片级主设备1W的功耗会导致总体耗电量达到2-3W,而国外机房内芯片级主设备1W的功耗只会导致总体耗电量为2W以下。
机房建设前期的设计和规划就把节能、环保考虑到,并在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达到机房的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把机房的PUE值作为机房的设计和规划要求。
用户对PUE值的要求,机房设计满足并说明从几方面可以把机房的设计达到用户的要求。
供配电负荷计算范文

供配电负荷计算范文1.用电负荷的计算要准确。
根据用电设备的种类、数量和功率来计算用电负荷,要充分考虑用电设备的同时运行情况和峰值负荷需求。
2.确定系统的最大需求。
根据用户的用电习惯和用电设备的特点,找出系统历史上出现的最大需求,以此为依据确定供配电系统的容量。
3.考虑未来的用电增长。
根据经济发展和用户的用电需求变化趋势,对未来用电负荷进行合理的预测,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4.考虑供电可靠性。
为了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对用电负荷进行适当的余量设计,以应对非预期的负荷波动。
静态方法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经验,将用电设备的功率加总来计算负荷。
常用的静态负荷计算方法有:标准负荷法、个别法、全面法和过程法。
标准负荷法是根据一定的负荷标准,按照用户数量和类型来确定各个设备的负荷。
例如,居民用电按照人均负荷、商业用电按照单位面积负荷、工业用电按照单位产值负荷等。
个别法是指根据用电设备的详细参数来计算负荷,例如,根据电动机的功率、运行模式和工作效率来计算其负荷。
全面法是根据全面的用电设备清单和功率参数,对每个设备的功率进行加总计算负荷,适用于较小的供配电系统。
过程法是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将负荷分为不同的工序,按照各个工序的功率特点来计算负荷。
动态方法是指根据负荷的实际波动情况,考虑用电设备的开关操作特点来计算负荷。
常用的动态负荷计算方法有:平均负荷法、时段负荷法和负荷重构法。
平均负荷法是根据负荷曲线的统计特征,将负荷分为基本负荷、峰值负荷和谷值负荷,计算它们的平均负荷。
时段负荷法是根据负荷曲线的实时数据,将负荷划分为不同的时段,分别计算每个时段的负荷。
负荷重构法是通过对负荷曲线进行分析,找出负荷的周期性规律和趋势,进而对负荷进行重构和预测。
综上所述,供配电负荷计算是电力系统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负荷计算方法,可以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保证供电系统的负荷安全和可靠性。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能量核定导则

1.0.3节能量核定是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效果的分析判断,主要根据改造措施实施前后公共建筑能源消耗情况的检测、监测和分析结果对节能量进行核定。
1.0.4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能量核定的相关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节能量的核定应在相应工况下开展。
主编单位及人员:
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殷帅、丁洪涛、曾荻、梁俊强
参编单位及人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孙峙峰、王选、曹勇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张蓓红、卜震、张文宇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印慧、刘书荟
重庆大学丁勇、刘学
天津住宅科学研究院李胜英、姜婵
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李振全、雷亚平、马思聪
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廖深瓶、贾遵锋
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彭军芝、王建飞
北京博锐尚格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王鑫、窦强
深圳市奥宇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曾江游、张红宇
青岛中建能源管理有限公司刘玲、生晓燕
主要审核人员:
朱能(天津大学)
张德明(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赵云峰、黄锦(青岛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
林波荣、魏庆芃(清华大学)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能量(率)核定的原则、节能量核定方法(账单分析法)、节能量核定方法(测量计算法)、形式检查。本导则明确了节能量核定的项目边界和主要指标,阐明了以账单分析法为主、测量计算法为辅的节能量(率)核定方法,规定了改造前和改造后的检查要求,对科学评价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效果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4.4.3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建筑年能耗修正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配电系统能耗计算
一、变压器损耗
变压器的装机容量为2500KVA (2台),型号为S 11-2500 /10/0.4
变压器参数: P 0=1.64kW ,P k =14.50kW 。
其他相关参数查表可知:,T=8000h τ=7200h β=0.70
每台变压器的年电能损耗
△W=(P 0·T+ P k β2·τ)×10- 4
=(1.64×8000+14.50×0.702×7200)×10- 4
=6.43(万kWh )
主厂房变压器总年电能损耗为6.43×2=12.86万kWh
式中:P 0----- 变压器空载损耗,kW ;
Pk----- 变压器短路损耗,kW ;
β---- 变压器负载率,%;
T----- 变压器全年投入运行小时数,h ;
τ----- 变压器的最大负荷损失小时数,h 。
变压器损耗12.86万kWh ,折标煤当量值15.81tce ,等价值51.95tce 。
二、 输电线路损耗计算
1.工业园区配电站到厂区10/0.4kV 变电所线路损耗
该供电线路输送功率为3710.2kW ,共2根,单根电缆输送功率为1855.1KW ,选用YJV 22-8.7/10kV 3×240mm 2电缆,
r=0.156Ω/km ,L=2.0km , R=0.156Ω
(1)线路有功功率损耗
232210cos L P R P U φ
-∆=⨯
=32221093
.010156.01.1855-⨯⨯⨯ =6.21kW
式中:L P ∆-----线路有功功率损耗,kW
P-----有功功率,kW
R-----阻抗,Ω
U-----线电压,kV
cos φ-----功率因数
(2)线路总有功年电能损耗为:
410L L W C P τ-∆=⨯∆⨯⨯
=410720021.62-⨯⨯⨯
=8.94万kWh
式中:C-----线路数量
τ-----最大负荷损失小时数,h
2.厂区内低压电缆线路损耗的估算
厂区内低压设备年耗电量为993.1万kWh ,由于低压电缆规格和长度不同,无法逐一核算,线路总有功年电能损耗估算为:
∆WL ≈1041.34×0.0129=13.46万kWh
全厂线路总损耗为8.94+13.46=22.4万kWh
三、全厂总线损率
(一)全厂线变损
1、变压器总损耗:12.86万kWh
折标煤=12.86×1.229 =15.81tce(当量值)
折标煤=12.86×4.04 =51.95tce(等价值)
2、线路总损耗:22.4万kWh
折标煤22.4×1.229 =27.53 tce (当量值)
折标煤22.4×4.04 =90.5 tce(等价值)
3、全厂线变损耗:12.86+22.4=35.26万kWh
折标煤=35.26×1.229 =43.33tce(当量值)
折标煤=35.26×4.04 =142.451tce(等价值)
(二)总购入电量
总购入电量 =1041.34+35.26=1076.6万kWh
(三)全厂线损率
全厂线路损耗率为 = 35.26/1076.6=3.28%
根据GB/T 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中规定,受电电端至设备的变压级数,其线损率一次变压不得超过3.5%。
本项目总线损率符合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