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工作总结

分数乘法这一单元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法的应用。内容不仅多并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难。

分数乘法的意义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特别是对一个数乘分数的理解上是这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重要了。

数量关系的理解,要紧紧依托于图像的直观性,这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图形与数量的结合。变抽象为直观,用直观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字表述,再逐步使学生脱离直观上升到抽象语句的规律性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图示的方式方法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反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直接用乘法来列式即可。同时引导学生直观的感知到了积小于被乘数的道理。下一步教学计算时更是要借助图示来帮助理解等于几的道理。用图形表征让学生充分观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这一比较复杂的计算过程。引导归纳得到一个规律性的结论:分子相乘做积的分子,分母相乘做积的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才比较简便。分数乘法的应用,则要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数量与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和明确分数乘法的应用就是对分数乘法意义的拓展和深化。

数学的理解是离不开图形的辅助的。图形和数量是数学学习的一对相互依附的对象。要学好数学就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用一定的符号、图形来翻译抽象的数学内涵,变深邃为简约,更有利于学生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的学习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吧。

在教学《分数乘法》时,我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坚持每天进行口算训练。对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能联系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教学,注重加强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但也忽略了单位化聚的方法复习以及一些重点评讲。

以后应从以下几点来加强日常教学。

1、在教学中多进行题组训练,突破难点,让学生充分感知提炼方法。

2、教学中要注意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弄清以谁为标准, 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3、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4、加强单位化聚方法的复习,如时=( )分吨=( )千克。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位置》教学工作总结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如教室里的位置、电影院的座位等等。本节课"位置"的教学,教材只要求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从两个维度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如"第几组第几个"。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地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学习《位置》这一课时,我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利用了班内学生的位置这一"活"教材,让孩子们共同学习。首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在班内的位置。有的说他是班内左数第几列几行,有的说他自己的位置是班内右数第几列几行等。描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次,让他们继续更加简练地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在自我描述位置的同时,孩子们发现虽然描述位置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自学课本中的有关知识,并作交流与汇报。我认为孩子们在自我描述中和与书本学习中,思维在进行着一次次的碰撞,在对比中掌握了应用数对知识来表示位置的方法与技能。教学中我发现只要知识与身边生活相联系,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高,学习的兴趣也很浓。在教学中我们要扮好知识与学生的搭桥与铺路的角色,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这比我们乏味的讲解要好得多。

由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因此学生很感兴趣,教学效果也较好。但有一点,我觉得不好把握,如果提供给你一张确定位置的格子卡片图,哪为第一行呢?到底是从上往下数,还是从下往上数,我查看了好多教辅资料,"上一行"为第一行的也有"下一行"为第一行的也有,到底怎么给学生说呢?没办法,我只好告诉学生,先看看题中有没提示的语言,如果有,先根据提示的语言来决定是上一行为第一行还是下一行为第一行,再做题。

"位置"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学段相应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提高。学生在低

年段已经学习了如何根据行、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中年级"位置与方向"的学习,知道了在平面内可以根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结合具体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造性的处理教材。

借用教材的情境与问题这一思路,先从学生自己班上的座位情况这一真实的课堂情境引入,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习。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练习时的城市街区图、火车票、电影票、地球的经纬线等等,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知识与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生成,效果较好。二、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此时,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完“分数除法”这一课时,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在猜想中进行验证,取得了良好效果。

【片断1】

教师出示口算题,观察每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0÷5= 48÷8= 36÷4= 20×1/5= 48×1/ 8= 36×1/4 =

生1:前一个是除法,后一个是乘法,但它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生2:第一个数都是相同的,第二个数是前一个数的倒数。

师:“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0除外)与乘以另一个数的倒数的结果是相等的”这个规律在整数除法里成立,那是不是适合分数除法呢?

【安排的三组(整数除法、分数乘法)口算练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和计算结果,利用已有的整数除法和分数乘法及有关倒数的知识,通过观察、思考给学生一个感性上的认识。然后提出“是不是适合分数除法呢?”对知识进行迁移,让学生猜想之后去进行验证。】【片断2】

教师出示问题“妈妈买来张大饼,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大饼的几分之几?”学生试做之后交流算法

【把平均分的问题“张大饼平均分成3份——÷3”和分数乘法的意义“的是多少——×”结合起来,进一步说明了上面总结的规律在分数除法里同样适用,这是一个计算方法的形成和验证的过程。】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分数除以一个数也有这样的规律吗?

【此环节也是一个计算方法的形成和验证的过程。通过片断2的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计算,得出结果,对规律进行验证和扩展,形成计算方法。】

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经历了从整数除法迁移到分数除法,从特殊到一般,从初步感知到猜想尝试、验证、归纳的严谨的数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计算方法的形成和验证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扎扎实实进行分数除法计算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工作总结分数除法应用题,在新教材中的解题方法淡化了用算术解题的要求,更侧重于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侧重于用代数思想解题,即让学生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方程。但由于小学生目前尚未接触到比较复杂的用算术方法很难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对方程解法的优越性认识不足。一些学生觉得用方程解,需要写设句,比较麻烦,因此喜欢用算术解法。要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透切理解这类型的应用题,就要抓住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运用转化、对比,使学生了解这类分数应用题特征,再借助题中的

数量关系,找出解题规律。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组织教学:

一、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一开始我安排了研究同学们喜欢的运动员姚明身高和腿长的关系唤回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回忆。接着通过,你知道小巨人姚明的腿有多长吗?引出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如果是根据腿长求身高,你会吗?首先请你把上题改编成这样的应用题,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例题的呈现很自然,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中,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故意用乘法应用题与例题作比较,让学生从中发现与乘法应用题的区别,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也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再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我通过鼓励学生尽量找出其它方法,让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这样做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引导了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介绍方法的过程中,又让学生体会到各种方法之间的连通,感受数学知

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普遍出现计算错误,是计算的灵活性和应用性不够。

2、概念性的知识容易混淆,填空题的错误率较高,如:同一段路程,甲行了5小时,乙行了4小时。甲乙的时间比是( ),速度比是()。

3、出现平时作业正确率较高,而测试错误率较高的现象。因此,要加强平时作业的独立性,所学知识经常性地巩固练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教学工作总结

一、比的认识教学工作总结:

《比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既有同类量的比,又有不同类量的比。教材还介绍了每个比中两项的名称和比值的概念,举例说明比值的求法,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着重说明两点:(1)比值的表示法,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的是用整数表示。(2)比的后项不能是0。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教学难点是理解比的意义。

学生是在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所以在教学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索、讨论、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习比的意义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对“比”缺乏感性上认知,所以以上的例子采用“导、拨”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可以用除法,也可以用比的方法,即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意在节省教学时间,也使学生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学习比的各部分名称及读法、写法时,采用了让学生自学课本的方式,因为自学课本也是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据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充分相信学生,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索、讨论、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在学习比和除法以及和分数关系的时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意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讲授,让学生借助教材、板书的有机结合,总结出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了自主学习。

一堂课下来,感觉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有些细节地方处理得不是很到位。总之,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改进。

二、对“比的应用"的反思

“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长期以来,应用题教学在教材和课堂教学等方面,其应用性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教学流于简单的解题训练,这种现状必须改变。我在设计此课时,力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应用性。由于按比例分配计算应用较广,学生有很多应用机会,因此,课前让每一个学生到生活中调查生活中的比,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获得这些比的。以此引人新课,使学生感受到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就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教学工作总结本单元教学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在教授《圆的认识》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对圆规比较感兴趣,我便利用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做了很多个大小不同的圆的平面图形,并在课堂上通过折叠、比较等方法使学生明确了圆中各部分的名称。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半径和直径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圆的周长》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引进了圆周率的内容,我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测量手中圆形物体的周长,并对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列表比较,使学生在比较观察过程中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总是3倍多一点。在此情况下我告诉学生,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就叫做圆周率。并针对圆周率的取值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对学生来说可能意味着一堆混乱不清的字母,尤其是在引入了《圆的面积》这部分知识后,在对圆进行剪切、拼接长方形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强调圆的周长相当于长方形的两个长,半径相当于长方形的宽。但是学生仍旧在对公式的计算上存在着误差。在计算过程中时常把半径的平方写成半径乘以二。鉴于这种情况,我课下经过对个别同学的提问才发现,所有学生都知道一个r的平方等于r ×r,但是一遇到具体的计算,学生们往往忽略了平方,而用r ×2来计算。在计算元的周长和面积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学生对以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情况,更严重的是学生把知识学死了,不会用来解决实际遇到的数学问题。部分学生计算能力的薄弱也为解决实际问题带来很大的障碍,由于在计算圆周长和圆面积时,圆周率取近似值 3.14,所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不断出现某数与三位数相乘,除数出现三位数的除法。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部分同学就表现出计算能力的薄弱,往往一道题目的计算要经过反复的订正才能正确,大大影响到解决问题的效率。

改进措施:

1、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从他们理解的角度出发,还要通过外力手段强化他们的记忆,通过比较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

学知识。

2、加强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提高学生计算技能。如口算训练,熟记2∏——9∏的结果等等训练。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缺乏回顾反思的学习习惯。因此,对于自己解题的思路是否正确,解题的结果是否符合事实都不在乎,只有等老师反问时才会恍然大悟。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教学工作总结在教学百分数意义这一内容时,我发现教材是通过呈现一些生活当中存在的百分数的例子,提供一些实际的素材,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这样安排,我觉得略显单薄,似乎不能完全体现百分数产生的价值及在比较中的优势。在教学中我就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还想了解些什么,并让学生思考以下4个问题:1、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2、分母是100的分数是不是百分数?3、一支铅笔长多少米,可不可以说“一支铅笔长17%米”4、100%是不是最大的百分数。这样既关注了让学生经历百分数产生的过程,又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感受百分数产生的价值和作用。

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我力争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帮助了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实用价值。注重改变应用题的表述形式,丰富信息的呈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例题、习题时,呈现形式应力求多样、活泼,让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中不足之处主要有:

1、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关注不够,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学策略还需要调整,不能凭想当然通过一个例子或演示,就抽象出数学概念,然后让学生背概念。由于学生对概念学习缺乏参与和体验,因此对概念的理解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今后应注意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必须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2、对百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多样化及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到位,对于百分数应用题的开放练习及加深练习训练得也比较少。部分学生对应用题的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采用适当的方法正确解答问题的能力都还有待提高。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学工作总结较好的地方

1、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

让学生在感兴趣且较熟悉的生活问题中,复习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选取、呈现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较密切的扇形统计图,要求学生说说从这些扇形统计图中各获得什么信息,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特点有着丰富的感知。

2、激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教学时我通过提发散性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看图能力,进一步巩固了百分数的应用。

3、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

课标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基于这样的理念,我注重让学生与已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在对比中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通过对比,学生还会进一步理解每种统计图独特的作用。

不足之处

1、从统计图获取的信息中,所提出的有些问题难度较大,将简单知识复杂化了,不利于差生的学习。

2、有一部分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导致一些解决问题的环节上耽误了一定的时间,今后在练习中要继续加强计算方面的训练。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与形》教学工作总结“数形结合”是经典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在整个数学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又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思维的需要。小学数学中的数量关系、量的变化等都是以符号加以表示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数学的抽象性特征共同决定了“数形结合”在教学中的地位。“数形结合”是小学教育中运用得最多,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数学思想。

一、把数学直观化,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数与形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运用了教学图形,巧妙地把数和形结合起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找到了概念的本质特征,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求新、求异意识。二、把算式形象化,帮助学生领悟算理。

小学数学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计算问题,计算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算理就是计算方法的道理,学生不明白道理就不能很好的掌握计算方法。在教学时,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数形结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算理。把算式形象化,学生看到算式就联想到算式,更加有效理解了计算算理。

三、将问题显性化,缓解学生解题坡度。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各种图,使理论与实际有机联系,讲问题化难为易,能调动学会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40分钟时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效果很好。实现了将“苦学”变为“乐学”,“被动”变为“主动”,“负担”变为“享受”,真正将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体验。

在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与遗憾:在练习题的设计时题目较多,不能面向全体,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全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设计中

重视了“以数辅形”而淡化了“以形辅数”;在课堂总结时,教师说的过多,没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在以后的教学中,题目设计要注重基础,面向全体,恰当设计题组,完善题形了改进设计,用焕发生命力的课堂去激发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更广的展示舞台,诱发学生探索创新,从而充分体现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单元重点公式

1.圆周长=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周率 2.半圆形周长=πr+2r=(π+2)r=5.14r(注意:半圆形周长不同于圆周长的一半,前者要加直径) 3.圆面积=半径2×圆周率=(直径÷2)2×圆周率=(周长÷圆周率÷2)2×圆周率 4.圆环面积=(R2-r2)×圆周率 5.外圆内方阴影面积=1.14r2 6.外方内圆阴影面积=0.86r2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42=50.24 3.14×52=78.5 3.14×62=113.04 1.圆周长=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周率 2.半圆形周长=πr+2r=(π+2)r=5.14r(注意:半圆形周长不同于圆周长的一半,前者要加直径) 3.圆面积=半径2×圆周率=(直径÷2)2×圆周率=(周长÷圆周率÷2)2×圆周率 4.圆环面积=(R2-r2)×圆周率 5.外圆内方阴影面积=1.14r2 6.外方内圆阴影面积=0.86r2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42=50.24 3.14×52=78.5 3.14×62=113.04 1.圆周长=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周率 2.半圆形周长=πr+2r=(π+2)r=5.14r(注意:半圆形周长不同于圆周长的一半,前者要加直径) 3.圆面积=半径2×圆周率=(直径÷2)2×圆周率=(周长÷圆周率÷2)2×圆周率 4.圆环面积=(R2-r2)×圆周率 5.外圆内方阴影面积=1.14r2 6.外方内圆阴影面积=0.86r2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42=50.24 3.14×52=78.5 3.14×62=113.04 1.圆周长=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周率 2.半圆形周长=πr+2r=(π+2)r=5.14r(注意:半圆形周长不同于圆周长的一半,前者要加直径) 3.圆面积=半径2×圆周率=(直径÷2)2×圆周率=(周长÷圆周率÷2)2×圆周率 4.圆环面积=(R2-r2)×圆周率 5.外圆内方阴影面积=1.14r2 6.外方内圆阴影面积=0.86r2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42=50.24 3.14×52=78.5 3.14×62=113.04 1.圆周长=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周率 2.半圆形周长=πr+2r=(π+2)r=5.14r(注意:半圆形周长不同于圆周长的一半,前者要加直径) 3.圆面积=半径2×圆周率=(直径÷2)2×圆周率=(周长÷圆周率÷2)2×圆周率 4.圆环面积=(R2-r2)×圆周率 5.外圆内方阴影面积=1.14r2 6.外方内圆阴影面积=0.86r2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42=50.24 3.14×52=78.5 3.14×62=113.04 1.圆周长=直径×圆周率=半径×2×圆周率 2.半圆形周长=πr+2r=(π+2)r=5.14r(注意:半圆形周长不同于圆周长的一半,前者要加直径) 3.圆面积=半径2×圆周率=(直径÷2)2×圆周率=(周长÷圆周率÷2)2×圆周率 4.圆环面积=(R2-r2)×圆周率 5.外圆内方阴影面积=1.14r2 6.外方内圆阴影面积=0.86r2 3.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3.14×7=21.98 3.14×8=25.12 3.14×9=28.26 3.14×42=50.24 3.14×52=78.5 3.14×62=113.04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我会填空。 1. ( )+( )+( )+( )=( ) ( )×( )=( ) 2. ( )+( )+( )=( ) ( )×( )=( ) 3. 20的5 2 是( ),6 5的4 3是( )。 4.一个皮球4.8元,一个乒乓球的价钱是一个皮球的12 5,一个乒乓球( )元。 5.一个长方形,长2 1米,宽5 2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6.一根电线长150米,用去5 3,还剩( ),还剩( )米。 7.5 4时=( )分 8 5 3千米=( )千米( )米 ( )厘米=43米 53 1公顷=( )公顷( )平方米 8.比8米长4 1 是( )米。 9.在计算3 1 43-2413?时,应先算( )法,得( );后算( )法, 得( )。 10.如果a ×8 5 =b ×2 3=c ×1,那么a ,b ,c 这三个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最小的一个数是( )。 二、我会判断正误。 1.一件10元的小礼品,先降价 101后再提价10 1 ,结果还是10元。 ( ) 2.一个数乘真分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 3. 21×72 +21×7 5= 21×(72+7 5 ),这是应用了乘法结合律。 ( ) 4.1千克的43和3千克的4 1 一样重。 ( ) 5.2千克食盐,吃去21,还剩2 1 千克。 ( ) 三、我能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1.下面与87 ×5 3的结果相等的是( )。 A .7385? B .83 75? C .5 783? 2.下面( )的积在31与9 7 之间。 A .4352? B .2746? C .6532? 3.11 3 887811387??=??运用了( )。 A .加法交换律 B .乘法交换律 C .乘法结合律 D .乘法分配律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练习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圆的半径是一条()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2.对于圆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B.经过圆心的线段都是直径 C.圆是轴对称图形 D.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就扩大3倍;面积也扩大3倍 3.在一个长10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A.10厘米 B.8厘米 C.6厘米 D.4厘米 4.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A.2厘米 B.3厘米 C.4厘米 D.6厘米 5.经过1小时;钟面上分针转过的角度与时针转过的角度相差()A.330° B.300° C.150° D.120° 6.用圆规画圆时;圆的周长是圆规两脚间距离的()倍. A.2 B.π C.2π 7.圆的半径决定圆的() A.大小 B.位置 C.形状 8.圆的位置和大小分别是由()决定的. A.半径和直径 B.直径和圆心 C.圆心和半径 9.关于圆周率π;正确的是() A.π=3.14 B.π>3.14 C.π<3.14D.π是有限小数

10.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A.圆的半径 B.圆的直径 C.圆的周长 D.圆周长的一半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连接和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 12.圆周率是一个的小数;人们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时取它的近似值;它的近似值为. 1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是最长的一条. 14.填空:在同一圆内;半径与直径都有条;半径的长度是直径 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比是. 15.圆规两脚分开4厘米画出的圆的直径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

小学数学新版六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版六年级上册圆和扇形 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让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生活中圆的存在与作用,感受其神奇与蕴含的美学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特征。 (二)教学难点: 归纳圆的特征,并能准确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组生活中物体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1、刚才欣赏到的那些漂亮图片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 2、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还有那些地方能看到圆? (学生衣服上的纽扣、身上的硬币、桌子里的杯子等等) 请学生用手指一指这些物体上的圆,并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看来,在我们的大自然中、生活中圆是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虽然不熟悉但和我们处处在一起的圆。(板书:圆) (二)教学新知,初步画圆 1、刚才看了那么多的圆,说了那么多的圆。接下来请大家用你能想到的办法自己动手画一个圆。

2、请学生交流画圆的方法。如借助圆形的物体画,还有书上讲到的方法或是用圆规画) 3、通过刚才的看圆、说圆与画圆,你觉得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总结: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圆比较光滑,没有角。 4、大家介绍了很多画圆的方法。为了使我们能画出任意大小的圆来,勤劳、智慧的人们制成了专门用来画圆的工具——圆规。 (三)认识圆规,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1、认识圆规。 让学生取出课前准备好的圆规,一起认识圆规的的构成并介绍圆规两脚的功能:圆规有两只脚,一只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叉开。 2、尝试画圆。出示活动要求。 1)请你用圆规画一个圆。学生独立画圆。 2)刚才老师转了转,发现有些同学要么没画好,要么画出来的不圆,下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注意观察如何使用圆规画圆。(使用实物投影仪,教师示范使用圆规画圆) 3)说说,老师刚才是如何使用圆规画圆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 4)学生按照这个方法再练习画一个圆,同时思考:通过两次画圆,应该注意什么? 总结:针尖要固定,不能移动;两脚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5)练习画一个两脚之间距离是2厘米的圆。 (四)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先自学书本,然后请你结合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方法解决以下问题: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1)教学圆心:刚才我们画圆时,针尖固定的这个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找出你刚才所画的圆的圆心,并标上字母O。同桌相互检查一下,有没有标对。 2)教学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一点的线段是半径,用字母r表示。指导学生画一条圆的半径,并标上字母。在我们用圆规画圆时,这个半径就是指什么?(两脚之间的距离)因此圆的大小就是由圆的半径决定的。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空1分.30分)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如果+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2.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 2 3.+8.7读作().-读作()。5 4.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5.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18分表示 ().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6.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边。 7.在数轴上.离原点3个单位长度的数分别是()和()。 8.某地一天最低气温是零下八摄氏度.应写作()。 9.在数轴上.从左往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到()的顺序。 10.一包盐上标:净重(500±5)克.表示这包盐最重是()g.最少有()g. 11.大于-3而小于2之间有()个整数.他们分别是()。 12.在数轴上.-2在-5的()边。 13.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5℃.这天气温的温差是()。 14.某日上海早晨的气温是-2℃.中午的温度比早晨上升了5℃.这天中午上海的气温是()。 15.在-5,0.-1.5.+4,2.5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是()。 16.一个数从数轴上的某点出发.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两个单位长度.这时这个点表示的数是-1.那么起点表示的数是()。(2分) 二.判断对错。(7分)

()1.用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2.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3.上升一定用正数表示.下降一定用负数表示。 ()4.规定了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5.在8.2.-4.0.6.-27中.整数有3个。 ()6.在0~-4之间只有3个负数。 ()7.如果上车5人记作+5人.那么下车8人就记作-8人。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低于正常水位0.16米记为-0.16.高于正常水位0.02米记作()。 A.+0.02 B.-0.02 C.+0.18 D.-0.14 2.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米。 A.30 B.-30 C.60 D.0 3.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吨记为-8吨 B.15吨记为+5吨 C.6吨记为-4吨 D.+3吨表示重量为13吨 4.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克。 A.155 B.150 C.145 D.160 5.一个温度计上的温度原来是6℃.后来温度下降了2℃.这时温度计上的温度是()。 A.-2℃ B.8℃ C.4℃ 四.解决问题。(每题5分.第2题3分.共58分) 1.一台冰箱3600元.打折后便宜了540元.这台冰箱是打几折销售? 2.一部手机打八折出售后的价格是1200元.这部手机的原价是多少元?(3分)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练习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相关练习题 一、填空。 1、画圆时,()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2、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所有的半径都(),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倍。 3、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它的面积是()。 4、在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周长是(),面积是();如果画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半径是(),周长是(),面积是()。 5、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个小扇形,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2.56分米,这个圆的周长是(),面积是()。 6、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5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厘米。 7、一个车轮的半径是30厘米,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米。 8、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直径扩大()倍,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9、圆的周长公式C=(),面积公式S=();半圆的周长C=(),面积S=()。 10、用12.56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面积是(),如果把它围成一个圆,圆的面积是()。 11、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直径2米的圆,这根铁丝长()米;如果改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二、判断。 1、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周长一定不相等。() 2、两条半径的长度等于一条直径的长度。()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4、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5、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 6、圆的半径和直径都分别相等。() 7、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直线叫做直径。() 8、直径4厘米的圆与半径2厘米的圆一样大。() 9、半径2分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一样大。() 10、一个圆的面积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三、选一选。 1、把一张圆形纸片沿半径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其周长()。 A 等于圆周长 B 大于圆周长 C 小于圆周长 D 无法比较 2、圆的直径扩大2倍,它的面积扩大()。 A 2倍 B 4倍 C 6倍 D 无法确定 3、把一个直径10厘米圆分成两个相等的半圆,两个半圆的周长的和是() A 31.4 B 62.8 C 41.4 D 51.4 4、一个直径1厘米的圆与一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相比,它们的面积()。 A 圆的面积大 B 正方形的面积大 C 一样大 D 无法比较 5、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A、πr + 2r B、πr C、π/4 6、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A、π等于3.14。 B、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相等。 C、半径是2厘米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7、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取()。 A、2厘米 B、4厘米 C、3.14厘米 8、周长相等的圆和正方形,圆的面积()正方形面积。 A、小于 B、大于C、等于 9、圆的半径扩大2倍,圆的面积扩大()。 A、2倍 B、4倍C、8倍 四、解决问题。 1、一种钟表的分针长6cm,3小时分针尖端走过的距离是多少? 2、一种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60厘米,如果小红骑车车轮每分钟转动100周。她骑车每分钟行使多少米? 3、一个池塘的周长251.2米,池塘周围是一条5米宽的水泥路,在路的外侧围一圈栏杆。水泥路的面积是多少?栏杆长多少米? 4、将一个半径5厘米的圆形铁片,加工成半径为4厘米的圆形铁片零件,铁片的面积减少了多少平方厘米?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试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练习题 姓名:评分: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3分) 1、画圆时,固定的一点叫做(),从()到()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通过()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2、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 3、在同一个圆内,有()条直径,有()条半径;直径的长度都是半径长度的()倍。 4、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倍多一些,这个固定的倍数叫做(),通常用字母()表示。 5、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 6、已知圆的直径d,周长C=();已知圆的半径r,周长C=()。 7、圆是()图形,它有()条对称轴。 1、()决定圆的大小,()决定圆的位置。 A.直径 B.圆心 C.半径 D.周长 2、下面图形中()只有一条对称轴,()有无数条对称轴。 A.正方形 B.等腰三角形 C.圆 D.长方形 3、一个圆知道它的周长,要求面积,必须先要求出圆的()。 A.直径 B.半径 C.圆周率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面积()。 A.扩大3倍 B.扩大9倍 C.缩小3倍 D.缩小9倍 5、一个圆的周长是6.28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A. 2 B. 3.14 C. 1 四、判断。(5分) 1、圆周率的值是3.14。 2、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3、直径是7厘米的圆比半径是4厘米的圆大。 4、在圆内,任意一条直径都是圆的对称轴。 5、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五、计算。(28分)()()()()()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12分) ② 半径是6dm 半径是5cm 直径是25m 2、求下面各圆或圆环的面积。(16分) ② ④ 六、动手操作。(10分) 1、 2、画出以下图形的所有对称轴。(5分) 七、解决问题。(30分) 2、一根圆形柱子的周长是6.28米,这根柱子的直径是多少米? 3、一种自行车的轮胎外直径是0.8米,每分钟转动60周,每分钟能前进多少米? 4、学校草地上有一个自动旋转洒水器,射程是20米,这个洒水器最多可以淋到多少平方米的草地? 5、右图是一个边长8dm 的正方形,在正方形中作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6、李叔叔有471米长的铁丝,计划把它围成一个圆形牛栏,并绕牛栏3圈,这个牛栏占地多少平方米? 8cm 2m 6m 5m 2dm 3dm 在右边画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并用字母标出 它圆心、半径和直径。(5分) 8dm 1、一个圆形花坛,半径是1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检测卷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目标检测题(一) 班别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字母表。(14分) A 在第3列第2行,表示为(3,2)。 1、E 的位置在第( )列、第( )行,表示为( , )。 X 、J 和V 的位置分别是( , ),( , )和( , )。 2、在横线上写出下面这些格中的字母。 (1,2) (8,5) (7,3) (9,1) (3,5) (2,3) (9,4) (4,3) 二、座位表。(18分) 5 4 3 2 1 尹方 方明 邱实 张真

尹方的位置在第4列,第1行,可以表示为(4,1) 1、方明、张真和邱实的位置可以分别用( , )、( , )和( , )表示。 2、伍飞的位置可以用(1,2)表示,(1,2)中的1表示( ), 2表示( )。请你在图上圈出伍飞。 3、王帅的位置可以用(5,3)表示,李园的位置可以用(4,5)表示,请你在图中找出他们并在旁边写出他们的名字。 三、小区平面图。(30分) 下面是华晖小区的平面图,大门的位置是(5,1) 1、请你用数对表示下面场所的位置。 便利店( , ) 人工湖( , ) 竹 园( , ) 花 园( , ) 运动场( , ) 会 所( , ) 2、4号楼的位置是(9,8),5号楼的位置是(13,10),请你在平面图上把它 们标出来。 3、小叶从6号楼走到便利店,可先向( )走( )格,再向( ) 走( )格。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0 15 1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北

4、小力沿(3,2)→(3,6)→(4,6)→(4,4)的路径从1号楼到达 运动场,请你沿方格线画出他行走的路线。 5、3号楼在会所的( )面,运动场的( )面是竹园。儿童乐园在幼儿园的西北面,图上A 、B 、C 、D 四个点,( )点是儿童乐园的位置。 四、画图形。(18分) 1、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 A (6,7) B (9,5) C (9,3) D (6,3) 2、画出所连图形向左平移5个单位后的图形。 3、用数对写出平移后的图形四个顶点A 1、B 1、C 1、D 1的位置。 A 1( , ) B 1( , ) C 1( , ) D 1( , ) 五、行程图。(20分)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北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工作总结 分数乘法这一单元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法的应用。内容不仅多并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难。 分数乘法的意义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特别是对一个数乘分数的理解上是这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在本单元教学中就显得重要了。 数量关系的理解,要紧紧依托于图像的直观性,这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图形与数量的结合。变抽象为直观,用直观的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字表述,再逐步使学生脱离直观上升到抽象语句的规律性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图示的方式方法理解把一个数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反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直接用乘法来列式即可。同时引导学生直观的感知到了积小于被乘数的道理。下一步教学计算时更是要借助图示来帮助理解等于几的道理。用图形表征让学生充分观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这一比较复杂的计算过程。引导归纳得到一个规律性的结论:分子相乘做积的分子,分母相乘做积的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才比较简便。分数乘法的应用,则要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数量与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和明确分数乘法的应用就是对分数乘法意义的拓展和深化。 数学的理解是离不开图形的辅助的。图形和数量是数学学习的一对相互依附的对象。要学好数学就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用一定的符号、图形来翻译抽象的数学内涵,变深邃为简约,更有利于学生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的学习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吧。 在教学《分数乘法》时,我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坚持每天进行口算训练。对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能联系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教学,注重加强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明确把谁看作单位"1",但也忽略了单位化聚的方法复习以及一些重点评讲。 以后应从以下几点来加强日常教学。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 (二)棱长和 1.正方体棱长和=棱长x12 字母公式:C=12a 正方体棱长=棱长和÷12 2. 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字母公式:C=(a+b+h)×4 长=棱长和÷4-宽-高 宽=棱长和÷4-长-高 高=棱长和÷4-长-宽 (三)表面积 1.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字母公式:S=6a2 正方体底面积(占地面积)=棱长×棱长 2.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字母公式:S=(ab+ah+bh)×2 长方体前/后面=长×高 长方体左/右面=宽×高 长方体上/下面(底面积/占地面积)=长×宽 补充:正方体和长方体侧面积统一公式=底面周长×高

(四)体积与容积 区别 1.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体积常用单位: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立方厘米cm? 进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容积常用单位:升L、毫升ml 进率:1升=1000毫升 联系 1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毫升 (五)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1.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字母公式:V=a? 2.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字母公式:V=abh 3.正方体和长方体体积统一公式 体积=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sh 体积=横截面×长 (六)正方体涂色(n指每条边上小正方体的个数) 1.一面涂色正方体的个数是6(n-2)2个 2.二面涂色正方体的个数是12(n-2)个 3.三面涂色正方体的个数是8个 4没有涂色正方体的个数是(n-2)?个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测试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 第一单元圆测试题 一、填空。 1.看图填空。(单位:厘米) r=()cm r=()cm r=()cm 长方形的周长 d=()cm d=()cm d=()cm 是()cm 2.一个车轮的直径为50cm,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m。 3.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5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厘米。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5.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它的面积是( )cm2。 6.用一根12.56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接口处不计),铁环的直径 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7.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或()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8.完成下表。二、判断正误。 1、直径总比半径长。()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一个圆的面积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相等。() 4、半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 5、两端都在圆上的所有线段中,直径是最长的一条。() 三、选择。 1、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正方形 B、圆 C、等腰三角形 2、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2时走到4时,分针走过了()cm。 A、31.4 B、62.8 C、314 3、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78.5 B、15.7 C、314 4、圆周率π()3.14。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5、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A、π÷4 B、πr C、πr + 2r 四、根据对称轴画出给定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五、计算下面图形的面

积。(单位:厘米) 六、解决问题你能行。 1、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2、一个花坛,直径5米,在它周围有一条宽1米的环形鹅卵石小路,小路的面积是 多少平方米? 3、你能在下图的正方形中画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吗?如果剪去这个最大的圆,剩下部 分的面积是多少?4、保龄球的半径大约是1dm,球道的长度为18cm,保龄球从一端滚到另一端,至少要滚动多少周? 5、一块草地的形状如下图的阴影部分,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6、有一个周长62.8米的圆形草坪,准备为它安装自动旋转喷灌装置进行喷灌。现有射程为20米、15米、10米的三种装置,你认为选哪种比较合适?安装在什么地方?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知识点

第四单元圆知识点 一、 认识圆 1、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圆心: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 表示。 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 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中心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叫做等圆。 6、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在同圆或等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2 1。 用字母表示为:d =2r 或r = 2d 8、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9、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10、轴对称图形 11、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二、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2、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表示。 (1)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π ≈ 3.14。 (2)在判断时,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π倍,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3.14倍。 圆的周长是它的半径的2π倍。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七位小数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4、圆的周长公式: C= π÷π 或C=2π÷π÷2 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6、区分圆的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 计算方法:2π r ÷ 2 即π r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计算方法:πr+2r 7、车轮转动一周,所行的路程就是圆的周长。 三、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用字母S表示。 2、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把一个圆等分(偶数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近似于圆的周长的一半(πr),长方形的宽近似于圆的半径(r),圆的面积公式:S =πr2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练习卷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圆》检测试卷 一、想一想,填一填。 1、看图填空。(单位:厘米) r=()cm 长方形的周长d=()cm d=()cm d=()cm 是()cm 2、一个车轮的直径为55cm,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m。 3、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4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厘米。 4、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cm和5cm,它们的直径的比是(),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5、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 )倍,面积扩大( )倍。 6、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它的面积是()cm2。 7、用一根12.56分米的铁丝弯成一个圆形铁环(接口处不计),铁环的直径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8、完成下表。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10分) 1、圆周率的值是3.14。() 2、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3、直径是7厘米的圆比半径是4厘米的圆大。() 4、半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 5、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4分) 1、下面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正方形 B、圆 C、等腰三角形

2、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从2时走到4时,分针走过了()cm。 A、31.4 B、62.8 C、314 3、一个圆的周长是31.4分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A、78.5 B、15.7 C、314 4、一个半圆,半径是r,它的周长是()。 A、π 4 B、πr C、πr + 2r 5、下面图形中()只有一条对称轴,()有无数条对称轴。 A.正方形 B.等腰三角形 C.圆 D.长方形 6、一个圆知道它的周长,要求面积,必须先要求出圆的()。 A.直径 B.半径 C.圆周率 7、一个圆的周长是6.28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A. 2 B. 3.14 C. 1 四、根据对称轴画出给定图形的轴对称图形。(4分) 五、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后3个图求阴影的面积)(单位:厘米)(16分) 六、解决问题你能行。(36分)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

1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知识回顾: 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就是最简分数 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的加减法则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乘最简分数。 通分就是找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数。两个数是互质数关系,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一般情况用短除法来找最小公倍数,记住把所有的除数和最后的几个商连乘起来才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别忘了通分时分子和分母要 同时乘相同的数。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是:用整数乘分母加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一个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 3表示求 98的4 3是多少? 3.6× 6 5 表示3.6的 6 5 是多少? 6× 表示:6的 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和分母约分)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4、小数乘分数: 可以将小数化成分数在计算; 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 如果小数和分母可以约分,就先把小数和分母进行约分后,再计算。 注意:当小数和分数的分母可以约分,但分母不能约成1时,最好把小数化成分数后再计算。 分数与小数相乘,一般把小数化成分数后再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如果几个不为 0的数与不同分数相乘的积相等,那么与大分数相 乘的因数反而小,与小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大。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 几几 。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分数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2)分数前是“多或少”的意思:① 单位“1”的量+多或少的部分=比较量 (多或少的部分=单位“1” 的量×分率) ②单位“1”的量×(1±分率)=比较量(1±分率)求的是比较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增加”、“提高”、“增产”“上涨”“上升”快”“长”等蕴含“多”的意思,“减少”、“下降”、“裁员” “优惠”“节约”“慢”“短’等蕴含“少”的意思。 (3)如果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单位“1”的量×(1-分率)=部分量 (三)常见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 1 = 0.5 51 = 0.2 4 1 = 0.25 5 2 = 0.4 81 = 0.125 4 3 = 0.75 53 = 0.6 83 = 0.375 5 4 = 0.8 12 512 55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复习及练习题

圆单元检测 姓名:评价 一、基本知识: 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倍,d=()r, r =d÷() 2、在正方形里画最大的圆。 3、在长方形里最大的圆。 — 二、圆的基本公式。 1、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C= = 2、已知周长求圆的半径或直径的公式:r= d= 3、半圆的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C半圆= 4、圆的面积公式:S= 5、半圆的面积是圆面积的一半。S半圆= 6、r扩大n倍,直径扩大()倍,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 7、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周长最()。 8、求圆环的面积一般是用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 S圆环=S外圆—S内圆=: = 三、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1.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例1 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3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已知圆的直径,求圆的面积。例2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例3 一个圆形蓄水池的周长是,这个蓄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4、填表。

厘米 8分米 ~ 米 d=( )cm r=( )cm d=( )cm 长方形的周长是( )cm · 四、典型题目精练: 1、一个圆形纽扣的半径是,它的面积是多少 2.难点我来做判断 (1)直径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不一定相等。 ( ) (2)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1:2,面积之比是1:4。 ( ) 、 (3)一个圆的周长扩大3倍,面积也扩大3倍。 ( ) 3. 小明的爸爸放羊时把一只羊栓在木桩上,栓羊的绳子从木桩到羊颈项长米。这只羊最多能吃到的草的面积是多少 4.把一张长6dm ,宽4dm 的红纸剪成一个最大的圆,剪掉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5、一捆电线绕了9圈,每圈直径都是48厘米,这捆电线长多少米 、 6、一种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60厘米,小红骑车车轮每分钟转动100周。她骑车每分钟行使多少米 7、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70厘米,如果每分钟转100圈,通过一座1099米的大桥需要多少分钟 、 8、挂钟分针的针尖在4 1小时内,正好走了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 9、一个环形铁片的内圆半径8厘米,外圆半径12厘米。求这个环形铁片的面积。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知识点练习题

圆知识点总结 一、圆的意义 1、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以前所学的图形如长方形、梯形等都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2、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用圆规画圆的过程:先两脚叉开,再固定针尖,最后旋转成圆。 画圆时要注意: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4、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r =d÷2) 5、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就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6、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要比较两圆的大小,就是比较两个圆的直径或半径。 7、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边长=直径;圆的面积=78.5%正方形的面积 画法:(1)画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边长为直径画圆。 8、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画法:(1)画出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2)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宽为直径画圆。 9、同一个圆内的所有线段中,圆的直径是最长的。 10、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路程就是车轮的周长。 每分前进米数(速度)=车轮的周长×转数 11、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 我们在计算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3.14。π>3.14 二、圆的基本公式 1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C=πd或C = 2πr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标准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测试卷 一、选一选。(12分) 1.如下图,如果点A 的位置表示为(2,1),则点B 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A.(3,5) B.(5,3) C.(4,3) D.(3,4) 2.如下图,如果将长方形ABCD 向右平移3格,则顶点B 的位置用数表示为( ) A.(3,1) B.(1,3) C.(1,4) D.(4,1) 3.祝芳坐在剧院的第8列第5行,用数对(8,5)表示,李红坐在祝芳正后方的 的第3个座位上,李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11,5) B.(5,5) C.(8,8) D.(8,2) 4.在一个方格上,如果D 点用数对表示为(2,6),E 点用数对表示为(2,2), F 点用数对表示为(4,2),那么三角形DEF 一定是( )三角形。 A.直角 B.等腰 C.锐角 D.钝角 二、看图填一填。(10分) 1、如下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 ), 西瓜的位置记为( , )。 2、如下图:A 点用数对表示为(1,1),B 点用数对表示为( , ), C 点用数对表示为( , ),三角形ABC 是( , )三角形。 三、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如下图:如果点X 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 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 、(4,4) B 、(4,5) C 、(5,4) D 、(3,3) 2、如图:如果将△ABC 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 、(5,1) B 、(1,1) C 、(7,1) D 、(3,3) B A 3 2 1 1 2 3 4 · 第2题图 第1题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