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礼仪第一章:国际礼仪的基本法则(重难点)
国际礼仪基本原则

国际礼仪基本原则
国际礼仪是在跨越国界、文化差异的情况下的一种行为方式,其目的是建立和谐、尊重和互相理解的关系。
以下是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
1. 尊重:尊重是国际礼仪的核心原则之一。
不同的国家和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习俗,要学会尊重和接受这些差异。
尊重他人的文化、习俗、信仰和价值观,并且不侵犯他人的权益,是正确的国际交往方式。
2. 理解:理解是国际礼仪的重要基础。
要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和习俗,并避免误解和冲突。
通过开放的心态和广泛的学习,我们可以建立更好的跨文化交流。
3. 谦虚:谦虚是国际礼仪中的重要品质。
要学会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以自我为中心,不轻易批评或贬低他人。
谦虚的态度能够促进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4. 合作:合作是国际礼仪中的关键要素。
在国际交往中,合作意味着互相支持、帮助和理解。
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关系,解决问题和达成共识。
5. 适应:适应能力是国际礼仪中的重要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学会适应他人的行为和环境,尽量遵守当地的风俗和规章制度。
适应能力不仅显示了我们对他人文化的尊重,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融入不同的文化环境。
综上所述,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理解、谦虚、合作和适应。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我们能够建立和谐的国际关系,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国际交往礼仪的基本原则

国际交往礼仪的基本原则个人的礼仪修养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形象,也涉及到国家的尊严。
因此,学习了解国际交流礼仪知识,有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基本礼仪包括行为举止、气质、风度、服饰等内容。
国际交往礼仪基本原则1、基本要求。
讲究仪表与衣帽整洁,面、手、衣履要洁净。
男子的头发、胡须不宜过长,应修剪整齐。
指甲要经常修剪,一般与指尖等长,不留污垢,保持手部活洁,若手部有疾症或疤痕要戴手套。
衣着要整洁笔挺,不能有褶皱,钮扣均应整齐,裤扣不能在室外或公共场合整理。
衬衣一般为白色硬领,袖与下摆不露出外套,并放入裤内。
要按交际场所或交际需要着装。
礼服、领带或领花应结好,佩戴端正,并备洁净手绢与梳子。
皮鞋应擦亮。
不要在人前做剔牙、抠鼻、掏耳、剪指甲、搔痒等到不雅的小动作。
也不要在人前打哈欠、伸懒腰、打喷嚏、擦鼻涕、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帕、餐纸捂口鼻,面向一旁,避免发出大声响。
举止大方得体,态度和蔼端庄,精神饱满自然,言行检点。
站、坐、走都要符合常规,任何失礼或不合礼仪的吉■行者会被视为有失体面。
说话客气,注意身份。
说话时神情衿持和蔼,面带微笑。
随便与人攀谈是失礼行为,萍水相逢,应在有人介绍后方可交谈。
遵守公共秩序,不打搅、影响别人,尊重别人。
不随意指责别人或给别人造成麻烦或不便。
发议论与指责别人会被认为缺乏教养。
在图书馆、博士物馆、医院、教堂等公共场所都应保持安静。
在隆重的场合,如举行仪式、听讲演、看演出等,要保持肃静。
守约遵时。
这是国际交往中极为重要的礼貌。
参加各种活动,应按约定时间到达。
过早抵达,会使主人因准备未毕而难堪;迟迟不到,则让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过久而失礼。
因故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万一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有礼貌地尽早通知主人,亲以适当方式表示歉意。
与人约会不能失约,不能超时。
失约和超时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承诺别人的事情不能遗,必须讲“信用”,按时做好。
2、礼貌用语礼貌用语是礼仪的表现形式,能传达爱心与礼节,使说话人更被人敬重。
国际礼仪培训教材

学习国际礼仪的意义
• 学习掌握国际礼仪的程序、方式、方法,并在对外交往中熟练的运用,对于 结交朋友、增进友谊、交换信息、开阔视野、开展业务、发展事业,都是十 分必要的。
• 国际礼仪作为”礼”的一种形式,表面上看表现为具体的行为举止方面的要求 ,在更深层次上则包含着人类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处理原则,而这些原则、 准则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遵守惯例
什么是国际惯例? 国际惯例的形成与出处? 为什么一定要遵守国际惯例? 怎样更好的遵守掌握国际惯例?
国际惯例定义
国际惯例从礼仪角度强调是国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标准化正规化做法,是国际交往的行为规范 ,是国际交往中行之有效的常规做法。
国际惯例的形成与出处?
一、来自国际法,国际法是国际交流的公约,是写成章程条文的。 二、来自国际社会的习惯做法。
没有自尊就不会被尊重。 • 不亢:避免自以为是、过分低三下四、孤芳自赏嚣张放肆 • 善于取长补短、博采众长,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不必过谦
毛主席说:谦虚使人进步! 法国思想家蒙恬说:谦虚是社交的美德! 卢梭从更高层次说:最有学问的人和最有见识的人总是最谦虚的!
谦虚本身没错,谦虚过度不好,因为中国的传统因素,中国人喜欢过度自我贬低、 自我压抑,但是在外国人眼里认为你假客套过了度。东方式的客套会产生连锁效 应会影响到你的交往对象。
尊重隐私
尊重隐私在西方国家是法律赋予的一项权利。
什么是隐私?一个人不希望被别人了解的属于自己的情况,与他人无关、与社会无关纯属个 人问题,隐私事关个人尊严。
每个人都要有隐私意识主动回避隐私问题,不但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也要尊重自己的隐私,尊 重所有人的隐私。
尊重隐私九不问
一、和收入相关的直接的、间接地一切问题不谈。痛苦来自比较! 二、年龄。国内尊称XX老,国外不行。 少年乐园、青年战场、老年坟墓 三、婚姻家庭 四、健康问题 五、政治信仰、宗教信仰 六、所忙何事 七、所居何处 八、个人经历 九、生活习惯
国际礼仪基本原则

国际礼仪基本原则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了解并遵守国际礼仪基本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国际礼仪是跨越国界的一种行为准则,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相互的了解和尊重。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助您在跨国交往中游刃有余。
1. 尊重尊重是国际礼仪的核心原则之一。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应尊重他人的文化、信仰和习俗。
当我们与外国人交往时,要尊重他们的观点、习惯和价值观,不要妄加评判。
在言谈举止中要注意礼貌,不使用冒犯性的语言或举止,以免造成误解或冲突。
2. 知识了解对方的文化和习俗是国际交往的基本要求。
我们应该学习对方的语言、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他们的礼仪习惯和行为规范。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他们的意图,避免因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和冲突。
3. 宽容宽容是国际交往中的一种必备品质。
在与外国人交往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行为方式,这时我们要保持宽容的态度,不要对对方进行过激的批评或指责。
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和决定,并尽量理解他们的立场和动机。
4. 适应在跨国交往中,我们应该灵活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场合。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礼仪规范,我们要尽量遵守当地的习俗和行为准则。
例如,在一些国家,握手是一种常见的问候方式,而在另一些国家,鞠躬或拥抱可能更为普遍。
适应当地的礼仪规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5. 言行一致言行一致是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我们应该言行一致,遵守承诺和约定。
如果答应某事,就要尽量兑现承诺。
不要言而无信,这样会损害我们的信誉和形象。
6. 礼貌礼貌是国际交往中的基本要求。
无论与谁交往,我们都应该保持礼貌和谦逊的态度。
要用友善的语言和微笑待人,不要使用侮辱性的言辞或表情。
在交流中要注意倾听对方的意见,不要打断或中断对方的发言。
7. 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国际交往的关键。
我们应该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尽量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方言或俚语。
如果对方不理解我们的语言,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手势或图示来解释。
国际礼仪概论第一章

第七节
一.肯定自我
二.展示实力
不宜过谦
1.充满自信; 2.具备实力; 1.自身相貌; 2.服饰品味; 3.文化素养; 1.学习成绩; 2.工作成绩; 3.生活成绩。 3.光明磊落 4.体现自尊 4.生活情趣; 5.社会地位
三.突出业绩
四.表达敬意
1.没有必要隐藏对外方人士的敬意; 2.没有必要否认为外方所做的工作; 3.没有必要贬低对外方人士的礼遇。
具体到中国涉外人员 一.摆正位置; 1.服务于人; 2.换位思考。
二.调整心态。
1.接受他人 2.善待自己; 3.”和而不同“
本章小结
第一节 以人为本
国际礼仪的基本法则
要求涉外人员 爱护人,保护 忠于祖国
无条件的维护祖国的利益,拥护本国的政府。
第三节 维护形象
1.掌握国际礼仪的各项基本法则。 2.提升对国际礼仪宏观的,本质的认识。 3.运用国际礼仪基本法则指导自身的国际交往。 4.以国际利益基本法则规范自身的涉外交际行为。 5.具体操作国际礼仪时以国际礼仪的基本法则为指导。
第一节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 基本含义:在国际交往中,与在国内交往中一样,任何行为均有意识地尊重并保障人权。
二.严于律己
1.不可毁坏损自然环境; 2.不可虐待动物; 3.不可损坏公物; 4.不可乱堆乱挂私人物品; 5.不可乱扔乱丢废弃物品; 6.不可随地吐痰; 7.不可到处随意吸烟; 8.不可任意制造噪声。
从细节做起
第十一节
白金法则
就本质而言包括 3要点
被视为交际通则和” 服务金律“
第一,在人际交往中必须自觉的知法,懂法,守法。 第二,交往的成功有赖于凡事以对方为中心。 第三,交往必须有效的满足交往对象的实际需要。
国际礼仪常识

国际礼仪常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上的跨国交流不断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礼仪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详细讨论国际礼仪的定义,重要性和实践指南。
一、国际礼仪的定义国际礼仪指的是跨越国界的社交和商务交流中的规范和习惯。
它可以展示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教养,进而增强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礼仪是跨越国界文化差异的桥梁,以及国际友好合作的基础。
二、国际礼仪的重要性1.增强沟通效果。
在跨国交流中,由于文化背景,语言障碍和规范差异,容易产生误会和冲突。
但礼仪规范可以缩小文化之间的差别,加强人际沟通的效率和质量。
2.表达尊重和关心。
在传递国际消息时,礼仪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礼貌的语言和行为可以表达尊重和关心,进而增强和加深人际关系。
3.树立形象和品牌。
参与国际交流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项文化宣传和品牌推广的机会。
通过恰当的礼仪,可以树立企业或国家在外交上的形象和口碑。
三、国际礼仪的实践指南1.礼仪多元化。
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礼仪可能存在差异。
比如,送礼物,握手的方式,分享餐桌习惯,坐姿等等。
因此,在参与国际交流前,尽管要了解相关的礼仪规范。
2.尊重和包容。
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可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有时与我们的文化和行为习惯不同。
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展现出尊重和包容,不要进行猜测或挖苦。
3.礼仪表现力。
无论是商务或社交,我们都需要展现出得体的礼仪。
比如,面对高级官员或客户,我们应该以适当的方式祝贺或寒暄,不要喧哗或过于亲热。
4.避免不恰当的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但有时会误导他人。
因此,我们需要避免一些不恰当的身体语言,比如指指点点,盯着眼睛等。
5.小心语言差异。
在跨国交流中,语言障碍是经常存在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小心语言的细微差别,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结论:国际礼仪在跨国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尽管礼仪规范因文化和国家的差异而存在,但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和尊重差异,展现出得体的礼仪表现,增强跨国交流中的人际沟通和合作效果。
国际礼仪

行为禁忌
在泰国、印度和中东一些国家认为左手是不清洁的, 是洗澡和上厕所用的,若用左手递送食物和礼品, 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泰国人重视头部而轻视双脚, 如果谁用手触摸泰国人不论大人还是小孩的头部都 会认为是一种失礼的行为而引起纠纷。泰国人的脚 是不能用以开门、指东西。泰国人睡觉时不能面向 西方。泰国人死后用红笔将死者的名字写在棺材上, 故泰国人通常不用红笔写字,更不能用红笔签名, 红笔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国际礼仪知识——禁忌
询问禁忌 在国外,每个人都有其隐私不让别人知道,在与之交往、接 触时不要问其政治信仰、财产、婚姻、家庭情况,特别是不 要问男人工资收入多少,妇女年龄多大,婚否等。甚至家里 的家具值多少钱都不能问。外国人认为这些纯属他个人的事 情,无需别人知道。中国人遇到老年人常问:“您老高寿”? 遇到年青人常问“多大了”?“结婚没有”?“你到哪里 去”?“吃饭没有”?等诸如此类问题,并认为这是礼貌用 语。但外国人认为这样问很粗鲁,他们不喜欢别人过问他们 的个人生活。如果要问,也要说“我可以问你——好吗”? 由对方决定是否告诉你。
(二)礼貌发出邀请 (三)恰当安排座次 (四)印刷精美说明 四、参观游览礼仪 (一)提前布置场地 (二)陪同参观游览 (三)安排解说介绍
(四)维持现场秩序 五、礼品馈赠增礼仪 (一)精心挑选 礼品 (二)重视礼品包装 (三)把握送礼时机 (四)区分送礼途径
伊斯兰教国家妇女见面时不能握手,更不能 拥抱、接吻。在外国人面前挖耳朵、挖鼻孔、 搓泥垢、脱鞋纳凉都是不礼貌的行为。中国 人的习惯是“摇头不算点头算”,但在保加 利亚、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国,则恰好相反, 而是“点头不算摇头算”。和尚不同妇女同 乘一部电梯上下楼。
小学国际礼仪的基本规范

小学国际礼仪的基本规范作为未来的国际人才,小学生们需要学会遵守国际礼仪的基本规范。
这些规范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礼仪修养,更能帮助他们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更好地交往。
下面就来介绍几个小学国际礼仪的基本规范。
一、问候礼仪问候是人们之间交往的第一步,合适的问候礼仪不但能给人留下好印象,更是传递友善与尊重。
小学生们应该学会用简单而礼貌的语言问候他人,并且需要注意使用正确的称呼,比如老师称呼为“老师”、同学称呼为“同学”等。
二、基本的餐桌礼仪餐桌礼仪是国际社交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小学生们需要学会使用餐具、用餐时保持动静有序、用餐结束时收拾餐具等基本餐桌礼仪。
同时,小学生还需要注意不要大声喧哗,不要长时间地谈论不良话题,以及不要过度挑食等不良餐桌习惯。
三、正式场合礼仪在正式场合,小学生们需要学会如何穿着得体并且有礼貌地行动。
比如参加校内外的重要场合,如开幕式、表彰仪式等正式场合,小学生们需要保持文明礼貌,不要擅自离席或大声喧哗,还要遵守礼仪守则,如礼让他人、讲究庄重等等。
四、基本礼品交换礼仪在国际社交中,礼品交换是很普遍的一种礼仪形式。
小学生们需要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礼品,并在交换礼品时注意礼仪规范。
之所以强调礼品要合适,是因为不合适的礼品很可能会带给对方不必要的困扰。
礼品交换时小学生们需要注意礼品携带、赠送方式等礼仪细节,还要注意不要太过于随便或者过于热情,以免看起来不合适。
五、基本的电话礼仪在电话交际中,小学生们也需要注意礼仪规范。
比如拨打电话时要有礼貌地问好,介绍自己的姓名、问候对方等等。
接听电话时也要注意礼貌和耐心,不要过于草率或者粗鲁。
此外,小学生必须保证电话通讯的基本技巧,如讲话音量、语速、表达清晰等等。
以上就是小学国际礼仪的基本规范。
小学生们如果能够牢记这些规范,不仅可以在社交中更加得心应手,更能够表现出自己文明、礼貌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国际礼仪的基本法则
内容简要
国际礼仪的基本法则,通常是指人们运用国际礼仪时所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即对人们运用国际礼仪所所提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它是对国际礼仪一般规律的高度概括,并对人们国际礼仪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本章所讲授的国际礼仪的基本法则有:以人为本、忠于祖国、维护形象、求同存异、遵时守约、热情有度、不宜过谦、尊重隐私、女士优先、保护环境、白金法则等。
学习目标
1.掌握国际礼仪的各项基本法则。
2.提升对国际礼仪宏观的、本质的认识。
3.运用国际礼仪基本法则指导自身的国际交往。
4.以国际礼仪基本法则规范自身的涉外交际行为。
5.具体操作国际礼仪以国际礼仪的基本法则为指导。
名词解释
以人为本P2
在国际交往中,与在国内交往中一样,任何行为均应有意识地尊重并保障人权。
女士优先P37
作为国际礼仪的基本法则之一,女士优先的主旨是: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而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保护妇女,并应想方设法、尽心尽力地为妇女排忧解难。
“和而不同”P47
基本含义是:维护世界多样性,尊重世界上所有客观存在的一切差别,承认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主张每一个国家在其国际交往中求同存异,倡导世界各国维护和平、共同发展、积极合作,共创和谐世界。
隐私权P32
是指某一个人出于个人尊严或者其他方面的特殊考虑,而不愿意对外公开、不希望外人所了解的私人事宜或个人秘密。
白金法则P44
基本内容是: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服务岗位上,若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做到:交往对象需要什么,就应当在合法的条件下努力去满足对方什么。
要点简答
为何要求涉外人员首先必须忠于祖国?P4-5
答:
涉外人员在国际交往中维护个人形象有何必要性?
答:P10涉外人员的个人形象一般是指个人在社会上所形成的公众形象,以及社会公众由此而产生的基本看法和做出的总体评价。
涉外人员必须重视个人形象主要原因:
它体现了个人的教养与素质。
它表现了个人的心态与风貌。
它展示了对交往对象的态度。
它反映了所在单位的具体形象。
它是本单位宝贵的无形资产。
在国际交往中怎样才能表现得热情有度?P24
答:1)关心有度。
涉外人员对外方人士所表示的关心不必要“无微不至”,应当有意识地加以一些限制。
2)批评有度。
在与外方人士打交道时,涉外人员必须做到批评有度,即对对方何处可以批评、何处不可以批评,要心中有数。
3)距离有度。
涉外人员在正式场合与外方人士共处时,应视此时此刻具体关系不同,而对对方保持与双方关系相适应的适度的空间距离。
4)交往有度。
涉外人员不论是在与什么样的外方人士进行接触时,不论双方之间的关系如何,均应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国际交往中怎样才能表现得不亢不卑?P29
答:一要肯定自我,对自己的评价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二要展示实力,即将自身的实力
尽可能地展示出来。
三要突出业绩,对自己所取得的业绩进行肯定。
四要表达敬意,应当敢于、善于对外方人士表达应有的敬意。
为何提倡“入乡随俗”?P17
答: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入乡随俗,1)能够促进中外双方的理解与沟通,恰如其分地向外方人士表达我方人员与人为善之意。
2)能够尊重外方人士的礼仪和习俗,不冒犯对方在风俗习惯方面的特殊禁忌。
在跨文化交往中“换位思考”的必要性是什么?P45
本章小结
本章所讲授的是国际礼仪的基本法则。
它是国际礼仪的宏观的指导方针,是人们运用国际礼仪时所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要求。
本章第一节讲授的是“以人为本法则”。
它要求涉外人员在国际交往中爱护人、保护人、发展人、尊重人权,服务于人。
本章第二节讲授的是“忠于祖国法则”。
它要求涉外人员在国际交往中无条件地维护祖国的利益,拥护本国的政府。
本章第三节讲授的是“维护形象法则”。
它要求涉外人员在国际交往中重视个人形象、规范个人形象。
本章第四节讲授的是“求同存异法则”。
它要求涉外人员在国际交往中承认差异,入乡随俗。
本章第五节讲授的是“遵时守约法则”。
它要求涉外人员在国际交往中信守承诺,遵守时间。
本章第六节讲授的是“热情有度法则”。
它要求涉外人员在国际交往中关心有度、批评有度、距离有度、交往有度。
本章第七节讲授的是“不宜过谦法则”。
它要求涉外人员在国际交往中肯定自我,展示实力。
本章第八节讲授的是“尊重隐私法则”。
它要求涉外人员在国际交往中莫问隐私,保护隐私。
本章第九节讲授的是“女士优先法则”。
它要求涉外人员在国际交往中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保护妇女。
本章第十节讲授的是“保护环境法则”。
它要求涉外人员在国际交往中爱护环境,维护环境。
本章第十一节讲授的是“白金法则”。
它要求涉外人员在国际交往中摆正位置,调整心态,
坚持交往以对方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