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地热资源研究

郑州市地热资源研究
郑州市地热资源研究

郑州市地热资源开发现状及利用前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郑州市没有地热井,地热开发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地热开发形成高潮,一直持续至今。

郑州市区东部地热资源普查的目的是为郑州市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热资源提供资源储量及其所必须的地热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取得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最大限度的保持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配合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工作,贯彻和落实国家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

郑州市区地热田属于开封次凹陷地热田的一部分,位于开封次凹陷地热田的西南部边缘地带,西部大致以老鸦陈断裂为界,南部大致以尖岗断裂、中牟断裂为界,属于沉积盆地型地热田。华北大型盆地沉积上层为分布广、厚度大的淡水相沉积,在结构上呈现砂层与泥质岩层交互叠置,以高的砂岩层比值构成富含低盐度、低温热水的半开启系统,成为有开采利用价值的主要热水储层。

由于沉积盆地型地热流体埋藏较深,其水源除少量大气降水补给外,大部分为古沉积水。地热资源开采所消耗的地热流体储存量,大部分为地热流体静储量。因此,随着地热资源的大量开采,地热流体静储量消耗很快,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原自流井均

不自流。对地热资源的进一步调查和勘查将对有关部门如何制定合理的地热资源利用规划,做到服务最大化和资源的有效保护为一体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郑州市区地热田地热流体属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供暖、供热、医疗、洗浴、温室、水产养殖等。郑州东部地区地下蕴藏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开发、利用前景是乐观的。通过对现有的地热井开发利用,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郑州市地热开发起步较晚,而且从未按照《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89)》系统的进行地热资源勘查,前期所施工的地热井大多由企业自主投资,所取得的地热资料,残缺不全,缺少地热资源评价的岩石孔隙度、岩石密度、渗透性能等有关主要参数,所计算的地热资源量相当于推测地热资源。为得到准确详实的资源量数据,地勘单位后续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牢固树立“大资源、大环境、大地质”服务观,找准“三个定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现阶段,郑州市区年开采地热水量较小,占年可开采热水量的比例较低。因此,目前开采条件下,不会产生地面沉降问题。今后,如长期大规模开采地热水,应重视因热储压力下降,导致地面变形和沉降的问题。解决地热开采回灌中出现的技术难题,避免地热水位下降而引发地面沉降,应科学规划、合理开采地热

水,研究解决地热开采回灌中出现的技术难题,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3 物探手段,还有发展空间

郑州地区地热勘探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各种物探方法在此领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物探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直流电阻率测深、人工地震勘探等。这些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均较为成熟,在地热勘探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勘探深度的增加,这些方法很难在城区展开,所以近几年我们先后研发或引进多种物探方法。

利用常规的一些物探手段,已经成功地为多个地热田的开发进行了前期论证工作,热储层深度、水量、水温、预测准确率高。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遍布各种电缆及地下管网,建筑林立,加之勘探深度的加深,常规的物探方法很难开展,物探方法勘查精度大大降低。

对于近几年涌现了一些新方法、新技术,由于对这些方法认识不够,未能对其在地热勘探领域有效性加以系统研究,盲目应用,导致物探解释推断误差增大,以至增加了钻探风险,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要对现有的一些地热勘查方法进行认真客观地加以总结,对的新方法的应用效果加以评价,提出综合物探方法组

合、合理的地热勘查程序建议,使其在实际勘查工作中起到更好的效果。

4 政策支持,发展机遇

国家对地热资源开发的支持与鼓励、市场的高速发展及发育,使地勘单位在这一过程中可赢得进一步发展的机遇。

地热资源要开发,就必须对地热资源进行勘查,弄清其分布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属于地勘单位“自己的那份蛋糕”。因此,地勘单位应及时开展地热勘查方法技术的研究工作,提高勘查效率。同时,要像江西地勘局那样,积极帮助地方政府进行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的论证,并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政策,把“蛋糕”继续做大。江西省有关领导已明确表示,只要该局能在南昌市区范围内找到地热资源,后续开发将由该局牵头组织经营活动。

在地热资源的开发中,地勘单位虽没有绝对优势,但仍处于较大的优势地位,并在开发上握有绝对的主动权。地热资源的区域分布情况、可开采的总量、怎样才能做到经济合理科学开采等开发必需的资料,只有地勘单位最为清楚。因此,地勘单位在开发地热资源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地勘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优势变成资本,在地热资源开发保护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5 产业化发展,抢占先机

北京地勘局其实已为全国地勘单位作出示范。

自1970年打出第一口地热井以来,该局已经在北京市查明了10个大地热田,面积达2370平方公里,占北京市平原区的37%,开凿出250多眼地热井,单井日出水量达到了1000立方米,开凿深度最深的超过了4000米。他们在1999年实施地热供暖的示范工程后,又于2005年成功完成了北苑家园地热供暖示范工程,供暖面积达40.6万平方米,并在这一项目中实现了对地热资源的梯级利用。而完成这一中国目前最大的地热供暖示范工程的,是以该局勘察技术院为重要股东的北京市天银地热开发有限公司。

在北京市确定奥运公园的地热供暖方式后,北京地勘局勘察技术院、北京市天银地热开发有限公司又成了从勘查到设计、施工任务的承担者。可以说,因为提前介入,该局已在北京市发展新能源战略中占尽了先机,不仅在地热勘查方面拿下了北京的十大地热田,切下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蛋糕”,而且加入了地热开发的行列,将其打造成了该局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目前,该局经济总量中有近四成来自于新能源开发领域的贡献。

6 加大力度,做好保障服务

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清洁环保能源,也是一种特殊的矿产资源,利用前景广阔。开发利用地热能对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我国现有的能源结构、促进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的实现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全面了解郑州地热资源情况,掌握详细地质、地热资料,协助地方做好地热能开发利用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应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划定适宜开发区、较适宜开发区和不适宜开发区;依据水文地质条件,圈定适宜不同开发方式(地下水、地埋管)的地段,估算不同适宜区浅层地热能的可利用量,估算可能的供暖服务面积.提出合理的开发利用规模。为地热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完整版)郑州市2016-2017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不等式的解集为11x > A. B. C. D.(),1-∞()0,1()1,+∞() 0,+∞2. 在中,若,则ABC ?11,2,sin 3 a b A ===sin B = A. B. 2313 3. 等比数列中,,则{}n a 243520,40a a a a +=+=6a = A. 128 B. 64 C. 32 D. 16 4. 两座灯塔A 和B 与海洋观测站C 的距离分别是和,灯塔A 在观测站C 的北偏东,akm 2akm 20 灯塔B 在观测站C 的南偏东,则灯塔A 与灯塔B 之间的距离为40 B. 2akm 5. “”是“”的 a b >22a b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函数的最小值为-2,则的最大值为()[]32 39,2,2f x x x x a x =-+++∈-()f x A. 25 B. 23 C. 21 D. 20 7.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n a n n S 100010182a a +=2017 S A. 1008 B. 1009 C. 2016 D.2017 8. 的内角分别为,已知,则ABC ?,,A B C ,,a b c 24,cos 3 a c A === b = A. 9.已知直线与曲线相切,则的值为 y x k =+x y e =k A. B. 2 C. 1 D. 0 e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中国地热概述 最近两年,在中国的东北高纬度寒冷的大庆地区和西北干旱的宁夏银川地区开展了地热勘探和开发利用工作,巨大的盆地型地热资源已被证实。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区云南腾冲近代火山地区也开展了以动力开发为主的高温地热勘探工作,为拟建单机10MW以上电站提供资源参数,在首都北京市区钻取到88℃地热流体,为减轻城市环境污染作出贡献。目前,地热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国家正在制订2001—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十五”清洁能源科技发展计划。地热开发规模和科学技术将以崭新面貌迎接21世纪。地热资源 通过地质调查,全国已发现地热异常3200多处,其中进行地热勘查的并已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的地热田有50多处。全国已打成地热井2000多眼。发现高温地热系统255处,经过评估总发电潜力5800MW?30a,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的西部。在西藏羊八井地热田ZK4002孔,孔深2006米,已探获329.8℃的高温地热流体。发现中低温地热系统2900多处,据调查,总计天然放热量约为1.04×1014kJ/a,相当于每年360万吨标准煤当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诸省区和内陆盆地区,如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渭河盆地以及众多山间盆地区。这些地区1000—3000米深的地热井,可获80—100℃的地热水。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 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地热开发与利用 最近5年,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很快,尤其是地热供热、温泉疗养、游乐等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如在北京小汤山和河北省雄县等地均建立了温泉旅游疗养基地,在南方的湖南汝城县热水镇建立了以种植、养殖和培育良种的综合示范基地。高温地热发电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在西藏、云南的高温地热分布区,其水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当地热衷于建造10—20MW的迳流式小水电站,而对建造地热电站,实施多能互补的认识不够。但是,无论如何当地小水电站都是季节性的,每年只在丰水期发电3000—4000小时,而枯水季节则不能满发或停发。为改变枯季缺电现状,地热专家提出地热发电与小水电联合调度、优势互补方针,得到了共识,今后地热发电仍会稳步增长。 一、资源状况 中国地热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据粗略计算,主要沉积盆地小于2 000米的深度中储存的地热资源总量约4.0184×1019kJ,相当于1.3711×1012吨标准煤的发热量,以其1%作为可开采量计算,可开采地热资源总量为4.0184×1017kJ,约相当于1.3711×1010吨标准煤的发热量(表2.5.7)。 因中国山地多,全国平均单位面积热储存量将小于沉积盆地单位面积平均热储存量,全国960万平方千米地热资源总量若以沉积盆地单位面积平均热储存量4.415×1013kJ的50%估算,估计约2.11920000×1020kJ或相当于7.2310×1012吨标准煤的发热量。可开采热量仍以热储存量的1%计算,则全国地热资源可开采量约相当于7.23×1010吨标准煤。 据1996年统计,全国已勘查的地热点(田)有738处,其中进行过勘探的有43处;详查的83处;普查及区域调查的612处。探明各级可开采地热水总量为247.016万立方米/天,

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申报流程及要求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指南 射洪科技信息网2009-07-12 10:05:54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一、依据 四川省科技厅《关于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在省内或国内同行业或同领域中技术领先; 2、具有技术创新、产业化意识较强和管理水平较高的领导班子; 3 、具有学术水平高、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带头人; 4、基本具备工程技术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有必要的检测、分析、测试手段和工艺设备; 5、密切联系一批企业和科研院所,并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6、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筹措资金能力和良好信誉; 7、拥有一定数量和较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人才。 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程序 1、具有组建资格并愿意承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任务的单位,须向主管部门提出并按格式填报《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可行性研究报告》,无行业主管部门的,以依托单位所在地的科技局为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在严格审查的基础上,择优向省科技厅申报。 2、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受理可行性研究报

告,提出初审意见。并组织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综合评审。评审合格的,由省科技厅批复。 射洪科技信息网_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指南(文件出处超链接) 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申报流程及要求 件 提出申 请 报批审 查 优惠政 策 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申报流程及要求-青神县科学技术局网站(文件出处超链接) 四川省科技厅关于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发布单位:四川省科技厅时间:2007-08-21查看次数: 114 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按照四川省“十五”科技发展规划要求,对“十五”期间我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主要原则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是我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开发条件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要在“创新、产业化”方针指引下,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面向企业规模生产的需要,推动集成、配套的工程化成果向相关行业辐射、转移与扩散,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培养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建设一流的工程化实验条件,形成我省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基地。

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不等式>1的解集为() A.(﹣∞,1)B.(0,1) C.(1,+∞)D.(0,+∞) 2.△ABC中,若a=1,b=2,sinA=,则sinB=() A.B.C.D. 3.等比数列{a n}中,a2+a4=20,a3+a5=40,则a6=() A.16 B.32 C.64 D.128 4.两座灯塔A和B与海洋观测站C的距离分别是akm和2akm,灯塔A在观测站C的北偏东20°,灯塔B在观测站C的南偏东70°,则灯塔A与灯塔B之间的距离为() A.akm B.2akm C.akm D.akm 5.“a>b“是“a3>b3”的() 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函数f(x)=﹣x3+3x2+9x+a,x∈[﹣2,2]的最小值为﹣2,则f(x)的最大值为() A.25 B.23 C.21 D.20 7.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1000+a1018=2,则S2017=() A.1008 B.1009 C.2016 D.2017 8.△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2,c=4,cosA=,则b=() A.2 B.2 C.4 D.6 9.已知直线y=x+k与曲线y=e x相切,则k的值为() A.e B.2 C.1 D.0 10.过y2=4x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O为坐标原点,则?=

() A.﹣1 B.﹣2 C.﹣3 D.不确定 11.在△ABC中,若BC=2,A=60°,则?有() A.最大值﹣2 B.最小值﹣2 C.最大值2D.最小值2 12.圆O的半径为定长,A是平面上一定点,P是圆上任意一点,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l和直线OP相交于点Q,当点P在圆上运动时,点Q的轨迹为()A.一个点B.椭圆 C.双曲线D.以上选项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若命题P:?x∈R,2x+x2>0,则¬P为. 14.若x,y满足,则z=x+2y的取值范围为. =(n∈N*),则a i=.15.数列{a n}满足a1=1,a2=2,且a n +2 16.已知F为双曲线C:﹣=1的左焦点,A(1,4),P是C右支上一点,当△APF周长最小时,点F到直线AP的距离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过程. 17.已知{a n}是等差数列,{b n}是等比数列,且b2=2,b3=4,a1=b1,a8=b4.(Ⅰ)求{a n}的通项公式; (Ⅱ)设c n=a n+b n,求数列{c n}的前n项和. 18.在△ABC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a2﹣c2=b2﹣,a=6,sinB=.(Ⅰ)求角A的正弦值; (Ⅱ)求△ABC的面积. 19.已知p:函数f(x)=lg(x2﹣2x+a)的定义域为R;q: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4x2+ax+1>0成立,若“p∨q”为真,“p∧q”为假,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0.S n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已知a n>0,a n2+a n=2S n.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中国地热资源储量及分布概况 【一】中国地热概述 最近两年,在中国的东北高纬度寒冷的大庆地区和西北干旱的宁夏银川地区开展了地热勘探和开发利用工作,巨大的盆地型地热资源已被证实。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区云南腾冲近代火山地区也开展了以动力开发为主的高温地热勘探工作,为拟建单机10MW以上电站提供资源参数,在首都北京市区钻取到88℃地热流体,为减轻城市环境污染作出贡献。目前,地热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国家正在制订2001—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十五”清洁能源科技发展计划。地热开发规模和科学技术将以崭新面貌迎接21世纪。 【二】地热资源 通过地质调查,全国已发现地热异常3200多处,其中进行地热勘查的并已对地热资源进行评价的地热田有50多处。全国已打成地热井2000多眼。发现高温地热系统255处,经过评估总发电潜力5800MW?30a,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的西部。在西藏羊八井地热田ZK4002孔,孔深2006米,已探获329.8℃的高温地热流体。发现中低温地热系统2900多处,据调查,总计天然放热量约为1.04×10^14kJ/a,相当于每年360万吨标准煤当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诸省区和内陆盆地区,如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渭河盆地以及众多山间盆地区。这些地区1000—3000米深的地热井,可获80—100℃的地热水。 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 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 【三】地热开发与利用 最近5年,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很快,尤其是地热供热、温泉疗养、游乐等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如在北京小汤山和河北省雄县等地均建立了温泉旅游疗养基地,在南方的湖南汝城县热水镇建立了以种植、养殖和培育良种的综合示范基地。高温地热发电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在西藏、云南的高温地热分布区,其水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当地热衷于建造10—20MW的迳流式小水电站,而对建造地热电站,实施多能互补的认识不够。但是,无论如何当地小水电站都是季节性的,每年只在丰水期发电3000—4000小时,而枯水季节则不能满发或停发。为改变枯季缺电现状,地热专家提出地热发电与小水电联合调度、优势互补方针,得到了共识,今后地热发电仍会稳步增长。 【四】资源状况

中国大陆地区地热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

地热能系指储存于地球内部的能量,一方面来源于地球深处的高温熔融体;另一方面源于放射性元素(U、TU、40K)的衰变。按其属性地热能可分为4种类型。 地热能系指储存于地球内部的能量,一方面来源于地球深处的高温熔融体;另一方面源于放射性元素(U、TU、40K)的衰变。按其属性地热能可分为4种类型:①水热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的热水或水热蒸气;②地压地热能,即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或含油气)盆地深处(3~6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③干热岩地热能,需要人工注水的办法才能将其热能取出;④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200℃)熔融岩体中的巨大热能,但如何开发利用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在上述4类地热资源中,只有第一类水热资源在中国已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分布在中新生代大中型沉积盆地如华北、松辽、四川、鄂尔多斯等。这类资源又往往跟油气或其他矿产资源如煤炭等处在同一盆地之中。上述三类地热资源分布在我国不同地区,并与该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密切相关。 一、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发电

目前在西藏羊八井热田已建起装机容量为25.18MW的地热电站,由于西藏地区传统能源如油气、煤炭缺乏,而高温地热资源又颇为丰富,因此在解决当地能源供应问题上起很大作用。羊八井地热电站从1977~1991年的14年内共装机25.18MW,最后一台3MW机组于1991年初投入运行。自1993年以来,年发电均保持在1亿度左右,截至2002年5月,羊八井地热发电总量达16亿度,电站年平均运行4300小时(羊八井地热电厂生产科,2002)。羊八井地热电站全年供应拉萨的电力为41%,冬季超过60%。另外两个较小的地热电站也已在朗久和那曲建成,其装机容量分别为2MW和1MW,对当地经济发展也起到相当作用。据估计,滇藏地热带的发电潜力为5817.65MW。表1我国大陆地区地热电站装机容量地点名称机组数装机容量/MW西藏羊八井925.18那曲11郎久22续表地点名称机组数装机容量/MW广东丰顺10.3湖南灰汤10.3总计28.78 二、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非电直接利用 如供暖、制冷、水产养殖、旅游疗养等。进入90年代,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地热兴起了直接利用的高潮,尤其在高纬度寒冷的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加大了以地热供暖(采暖和生活用水)为主的开发力度。这项工作的开展不仅减少了大量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还能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截至1999年底,用于非电直接利用的热水流量为64416L/s,相当于每年提供162009MJ 的热能。这一数字说明中国的地热直接利用水平已居世界之首。全国

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

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7分) 1. (2分)根据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分析,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 . 酸性强弱:H3PO4>H2SO4>HClO4 B . 离子半径大小:F﹣>Na+>Mg2+>Al3+ C . 稳定性大小:SiH4<PH3<H2S<HCl D . 碱性强弱:NaOH>Mg(OH)2>Al(OH)3 2. (2分) (2016高一下·昆明期中) 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但类比是相对的,不能违背客观实际.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IV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是:GeH4>SiH4>CH4;则VA族元素氢化物沸点顺序也是:AsH3>PH3>NH3 B . CH4是正四面体结构,则SiH4也是正四面体结构 C . 锂与氧气反应:4Li+O2═2 Li2O,则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D . 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 ,则CaS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 3. (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A . NaCl和K2S B . H2O和NH3 C . CaF2和CsCl D . CCl4和Na2O 4. (2分)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A . CaCl2 B . NaOH

C . CCl4 D . CO2 5. (2分) (2016高一下·涿鹿期中) 某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比K层的多5个,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A . +5 B . +6 C . +7 D . 无最高正化合价 6. (2分)下列有关化学键、氢键和范德华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金属键是金属离子与“电子气”之间的较强作用,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B . 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C . 范德华力是分子间存在的一种作用力,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D . 氢键不是化学键而是分子间的一种作用力,所以氢键只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 7. (2分)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 A . 3s B . 3p C . 3d D . 3f 8. (2分)下列每组物质发生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 . 碘和干冰升华 B . 氯化钠和冰的熔化 C . 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D . 食盐和蔗糖熔化

中国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

中国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 发布时间:2010-7-20信息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 [摘要]介绍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从地热发电和地热采暖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地热资源在我国的利用,对我国地热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等角度指出地热资源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地热资源概述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它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它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统称为新能源,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加以比较,地热能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的能源。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4种类型:一是热水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到的热水或水蒸汽;二是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深处(3~6 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三是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造成高温但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四是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 200℃)熔融岩浆体中的巨大热能;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地热能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直接利用。 我国是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的7.9%(表一),可采储量相当于4626.5亿t标准煤。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150℃)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台湾省,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我国的台湾省,高温温泉达90处以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西藏高温热田主要集中在羊八井裂谷带,其中藏南西部、东部及中部约有108个高温热田,构成中国高温热田最富集的地带;云南是全国发现温泉最多的省,高温热田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腾冲-瑞丽地区,约2O处;川西分布着8个高温地热区,为藏滇高温地热带的一部分。我国主要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热储层为厚度数百米至数千米第三系砂岩、砂砾岩,温度在40~80℃左右,目前已发现全国共有地热温泉3000多个,其中高于25℃的约2200个。从温泉出露的情况来看,我国主要有四个水热活动密集带[1]:藏南-川西-滇西水热活动密集带;台湾水热活动密集带;东南沿海地区水热活动密集带;胶东、辽东半岛水热活动密集带。从地质构造上看,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带和大型沉积盆地中,主要类型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 二、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地热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但真正大规模勘查和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70年初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近年

广东省地热资源分布规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2229099.html, 广东省地热资源分布规律 作者:梁家海 来源:《地球》2013年第05期 [摘要]广东省地热资源丰富,天然温泉出露有300多处。地热方面未来的主攻方向将是深浅结合,随着新一轮地热勘查的实施,归纳和总结已有地热资源的分布规律,有积极的前提意义。本文就天然温泉与深大断裂、岩浆侵入体的关系,温泉水化学分带,中、新生代盆地储热条件等进行了分析;根据地温异常指标,判定广东省地壳深部可能存在丰富干热岩地热资源。 [关键字]广东省地热资源天然温泉深大断裂岩浆侵入中新生代盆地干热岩 [中图分类号] P31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18-3 1前言 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已日益强大,同样作为“清洁能源”的地热能在利用仅停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水平,且方式单一、工艺简单、能效较低。随着国外浅层地温能和深部干热岩开发研究,并带来的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国家和地方近年再度重视地热勘查工作。[1] 2008年7月,“全国地热资源现状评价与区划技术要求”出台,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始着手部署全国的地热资源调查工作。广东省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有“广州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和“珠三角及周边地区深部控热地质构造调查研究”,今年正式启“动广东省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区划”项目。未来地热方面的主攻方向将是深浅结合,即加强深部隐伏地热勘探,包括高温地下热水及干热岩的研究和勘探,以及对浅层地温能的勘查和开发利用工作。 与此同时,广东省政府亦启动相应的开发计划,于2012年2月印发的《广东省地质勘查“十二五”规划》中,对省内的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进行部署,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工程被列为重点工程;而2012年8月份由省政府办公厅发出的《关于促进地质矿产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亦将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列为重点发展的领域。 目前,广东省地质部门掌握的浅层地热资源资料极为全面丰富,分析浅层地热资源现状的分布规律,对进一步查明和研究广东省深部隐伏高温地下热水、干热岩及浅层地温能,有积极的重要前提意义。 2地质构造、地貌特征 2.1 地质构造特征 从地质环境来看,广东省地处欧亚大陆的东南边缘,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运动的综合作用和影响,境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侵入、火山喷发、地震、新

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2: □认定□组建 郑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心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签章) 推荐部门:__________________(签章) 填报时间: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郑州市科学技术局编制

一、组建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1、本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组建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必要性 3、组建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可行性 4、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行业进步的带动作用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国内、省内需求状况 1、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与差距 2、国内需求状况 3、省内需求状况 4、本技术领域的成果及分布状况 5、国内从事本技术领域研究、开发和设计等的优势单位及水平比较 三、依托单位已具备的基本条件 1、依托单位基本概况 企业规模(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在行业的位次;市场占有率;单位占地面积等等;) 企业特质(企业获得的称号;经过的认证) 企业主导产品和装备水平(国内外比较) 其它按申报要求应具备的条件 2、科研成果

已取得的科研成果 在研项目情况 3、科研队伍情况(所有人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以及各自所占的比例) 4、科研条件平台建设(科研基地面积、中试基地面积、仪器总值、中试生产线等) 5、科研投入和经济实力(总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等) 6、主要合作单位情况 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总体目标 2、近期目标 科研开发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

[论文关键词]地热资源开发现状利用存在问题 [论文摘要]介绍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开发现状,从地热发电和地热采暖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地热资源在我国的利用,对我国地热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等角度指出地热资源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地热资源概述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它来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发出的热量。地热资源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地质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热能量、地热流体热能量及其伴生的有用组分,它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等统称为新能源,将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与地热能加以比较,地热能是新能源中最为现实的能源。地热资源按赋存形式可分4种类型:一是热水型,即地球浅处(地下100~4500m)所见到的热水或水蒸汽;二是地压地热能,即在某些大型沉积盆地深处(3~6 km)存在着高温、高压流体,其中含有大量甲烷气体;三是干热岩地热能,由于特殊地质构造条件造成高温但少水甚至无水的干热岩体;四是岩浆热能,即储存在高温(7001 200℃)熔融岩浆体中的巨大热能;根据地热水的温度地热能可分为高温型(>l50℃)、中温型(90~150℃)和低温型(<90℃)三大类,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发电,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地热直接利用。 我国是地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地热资源总量约占全球的7.9%(表一),可采储量相当于4626.5亿t标准煤。我国的高温地热资源(热储温度≥150℃)主要分布在藏南、滇西、川西以及台湾省,环太平洋地热带通过我国的台湾省,高温温泉达90处以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通过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西部。西藏高温热田主要集中在羊八井裂谷带,其中藏南西部、东部及中部约有108个高温热田,构成中国高温热田最富集的地带;云南是全国发现温泉最多的省,高温热田主要分布在怒江以西的腾冲-瑞丽地区,约2O处;川西分布着8个高温地热区,为藏滇高温地热带的一部分。我国主要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山东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热储层为厚度数百米至数千米第三系砂岩、砂砾岩,温度在40~80℃左右,目前已发现全国共有地热温泉3000多个,其中高于25℃的约2200个。从温泉出露的情况来看,我国主要有四个水热活动密集带[1]:藏南-川西-滇西水热活动密集带;台湾水热活动密集带;东南沿海地区水热活动密集带;胶东、辽东半岛水热活动密集带。从地质构造上看,我国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构造活动带和大型沉积盆地中,主要类型为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 二、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状 我国地热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但真正大规模勘查和开发利用始于20世纪70年初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对地热资源认识的提高,出现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热潮,平均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截至2005年底,全国每年直接利用的地热资源量已达44570万m3,居世界第一位,至2010年预计年开采地热水总量可达到900×106m3,开采利用的热量折合标准煤约495×104t/d。目前,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在供暖、供热水、医疗保健、洗浴、娱乐、温室、种植、养殖及工业应用等方面均达到一定规模,其中供热采暖占18.0%,医疗洗浴与娱乐健身占65.2%,种植与养殖占9.1%,其他占7.7%,初步形成了有我国特色的地热产业。但目前我国地热开发利用

全球地热资源储量状况分析

全球地热资源储量状况分析 1、世界地热能资源储量丰富 离地球表面5000米深,15℃以上的岩石和液体的总含热量,约为14.5×1025焦耳(J),约相当于4948万亿吨(t)标准煤的热量。 地球内部蕴藏着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地热能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估计,仅地壳最外层10公里范围内,就拥有1254亿焦热量,相当于全世界现产煤炭总发热量的2000倍。如果计算地热能的总量,则相当于煤炭总储量的1.7亿倍。有人估计,地热资源要比水力发电的潜力大100倍。可供利用的地热能即使按1%计算,仅地下3公里以内可开发的热能,就相当于2.9万亿吨煤的能量。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不过世界各地的地热资源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国家地热资源特别丰富。冰岛就是富地热资源的国家。它地处北极圈附近,尽管气候寒冷,但地下却蕴藏着巨大的热能。冰岛的岩流几乎占全球岩流的三分之一,近几个世纪里,平均每五年有一次火山爆发,有形成地热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据统计,冰岛拥有温泉、热泉、蒸汽泉、间歇泉等达1500多个。 美国也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据地质调查表明,美国高温地热发电潜力相当于755~7297亿吨标准煤,或600~4750亿桶石油;可以直接利用的中、低温热能则相当于1606~9139亿吨标准煤。 此外,日本、新西兰、意大利、前苏联、印度、菲律宾、法国、匈牙利、墨西哥、肯尼亚等许多国家都蕴藏着地热资源。 图表世界地热能利用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协会 2、我国地热能资源储量及分布状况 我国的地热资源也比较丰富。目前已发现的地热露头有2700多处(包括天然和人工露头),还有大量地热埋藏在地下尚待发现。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郑州市设计院年排名

s01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 s02 河南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 S03 河南纺织设计院 001 河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002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 003 河南省化工设计院 004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005 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006 河南省冶金规划设计研究院 007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008 河南省电信规划设计院 009 河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 010 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011 河南省人防建筑设计院 012 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013 河南省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014 河南省工程水文地质勘察院 015 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 016 河南省有色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017 河南豫中地质勘察工程公司 018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 019郑州同力机电设计事务所 020河南智中工程设计事务所 021 河南新广裕楼宇自控工程有限公司022 河南穆氏设计装饰有限公司 023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024 煤炭工业部郑州设计研究院 025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026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 027 化工部郑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028河南徐辉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

029 核工业工程勘察院 030 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 03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基础工程勘察研究院032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建筑装饰工程公司 033 郑州市建筑设计院 034 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035 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036 郑州市颖达热力工程设计院 037 中铁郑州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038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 039 郑州粮油食品工程建筑设计院 040 郑州中建建筑设计院 041 河南省城乡建筑设计院 042 郑州康利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043 河南中州地矿岩土水务有限公司 044郑州新世纪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和分析

我国地热资源分布和分析

通过地质调查,全国已发现地热异常3200多处,全国经正式勘察并经储委审批的地热田共103处,全国已打成地热井2000多眼。发现高温地热系统255处,经过评估总发电潜力5800MW·30a,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云南、四川的西部。在西藏羊八井地热田ZK4002孔,孔深2006m,已探获329.8℃的高温地热流体。发现中低温地热系统2900多处,据调查,总计天然放热量约为1.04×1014kJ/a,相当于每年360万吨标准煤当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诸省区和内陆盆地区,如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渭河盆地以及众多山间盆地区。这些地

区1000—3000m深的地热井,可获80—100℃的地热水。 中国地热概述 最近两年,在中国的东北高纬度寒冷的大庆地区和西北干旱的宁夏银川地区开展了地热勘探和开发利用工作,巨大的盆地型地热资源已被证实。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区云南腾冲近代火山地区也开展了以动力开发为主的高温地热勘探工作,为拟建单机10MW 以上电站提供资源参数,在首都北京市区钻取到88℃地热流体,为减轻城市环境污染作出贡献。目前,地热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国家正在制订2001—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规划,“十五”清洁能源科技发展计划。地热开发规模和科学技术将以崭新面貌迎接21世纪。 中国地热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高温(〉150℃)对流型地热资源,这类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腾冲现代火山区及

台湾,前二者属地中海地热带中的东延部分,而台湾位居环太平洋地热带中。 ②中温(90-150℃)、低温(〈90℃)对流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如广东、福建、海南等省区; ③中低温传导型地热资源 地热开发与利用 最近5年,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很快,尤其是地热供热、温泉疗养、游乐等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如在北京小汤山和河北省雄县等地均建立了温泉旅游疗养基地,在南方的湖南汝城县热水镇建立了以种植、养殖和培育良种的综合示范基地。高温地热发电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在西藏、云南的高温地热分布区,其水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当地热衷于建造10—20MW的迳流式小水电站,而对建造地热电站,实施多能互补的认识不够。但是,无论如何当地小水电站都是季节性的,每年只在丰水期发电3000—4000小时,而枯水季节则不能满发或

河南省郑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5分)抛物线x2=2y的焦点坐标是() A.B.C.(1,0)D.(0,1) 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x2=2py(p>0)的焦点坐标(0,)可直接求解 解答:解: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得,x2=2y的焦点坐标(0,)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简单的性质,属于基础试题. 2.(5分)设a,b∈R,则a>b是(a﹣b)b2>0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专题:规律型. 分析: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 解答:解:当a>b,b=0时,不等式(a﹣b)b2>0不成立. 若(a﹣b)b2>0,则b≠0,且a﹣b>0, ∴a>b成立. 即a>b是(a﹣b)b2>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基础. 3.(5分)不等式x2+2014x﹣2015>0的解集为() A.{x|﹣2015<x<1} B.{x|x>1或x<﹣2015} C.{x|﹣1<x<2015} D.{x|x<﹣1或x>2015} 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把不等式化为(x+2015)(x﹣1)>0,求出解集即可. 解答:解:不等式x2+2014x﹣2015>0可化为 (x+2015)(x﹣1)>0, 解得x<﹣2015或x>1; ∴不等式的解集为{x|x>1或x<﹣2015}. 故选:B.

中国地热资源管理制度

中国地热资源管理制度 2008-05-04 19:10:23 一、地热管理体制 自1986年《矿产资源法》颁布至1998年4月以前,地热资源由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各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实行统一管理,中央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全国地热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行使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各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地热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能。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在城市区内有地热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城市,一般在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或其他综合部门内设地热管理处,行使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统一管理;②一般地区的地热资源由所在地区的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管理体制如下: 1998年3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998年4月按改革方案撤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由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共同组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有关地热管理职能改由国土资源部行使。 二、地热管理法规与制度 地热资源属矿产资源范畴,在中国的矿产资源分类中,列入能源矿产类。地热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包括:《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和地下水勘探报告审批办法》、《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登记管理办法》等。1998年3月以前在中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对其行使管理职能;在地方,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中央与地方的分工管理权限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能。具体包括: 1.地热资源勘查登记 对探(采)矿权人申请勘查地热资源或探(采)结合建地热井,依照《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进行登记,办理地热资源勘查许可证。 2.地热储量审批 对探(采)矿权人经勘查探明可提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可开采储量,由矿产储量审批机构依照《矿产和地下水勘探报告审批办法》进行审批,批准其可采储量及其开采范围,作为申请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依据。明确地热资源可采储量未经批准不得提供开发利用。 3.地热资源储量登记统计 依据《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对探(采)矿权人探明的并经矿产储量审批机构批准的地热可开采储量进行登记,并对申报登记情况进行监督,建立国家统一的地热资源(储量)数据库。 4.地热资源开采登记 依据《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对探(采)矿权人申请开采地热资源的地区范围、开采深度、开采水量进行审定,办理开采许可证。 5.地热资源开发监督管理 对地热资源的开采量、开采中的水质、水位、水温、水量动态,及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如地热水位下降速

关于印发《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

关于印发《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 甘科计〔〕号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年)》,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现将修订后的《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附件: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日 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是我省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工程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工程中心在强化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工程化与产业化,提高对行业的技术扩散、辐射作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第二条工程中心的宏观管理工作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负责。各市州科技局和省直有关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配合省科技厅做好相关工作。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第三条工程中心建设要根据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市场导向、优势优先、合理布局的原则,依托在甘法人实体单位,通过科技资源整合、重

组、技术集成配套组建一批优势明显、工程化、产业化效益显著的工程中心,并指导其发展。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第四条省级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工程中心购置研究开发所必需的仪器、设备和自主创新研究。 专项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第二章工程中心的目的和任务 第五条工程中心坚持“创新、产业化”的工作方针,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中间环节,促进科技产业化;面向企业规模生产的需要,推动集成、配套的工程化成果向相关行业辐射、转移与扩散,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建设工程化实验条件,形成我省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第六条工程中心旨在推动企业及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探索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结合的有效形式和新的运行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商品化水平,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在工艺、装备、测试、标准及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薄弱环节;提高产业技术水平,逐步形成现代化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形成我省高新技术系列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加速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努力实现技术规范与产品标准化,促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 第七条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