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材目录大全

初中历史教材目录大全
初中历史教材目录大全

初中历史教材目录大全七年级上册

单元主题:中国先民的活动和早期国家的创建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百家争鸣

单元主题:中国先民的活动和早期国家的创建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21课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附录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上)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3课盛唐气象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第22课活动课:中国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戊戌变法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9课辛亥革命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北伐战争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

第23课内战爆发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7课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八年级下册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2课抗美援朝

第3课土地改革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5课三大改造

第6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7课建设成就与奋斗精神

第8课“文化大革命”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0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11课对外开放

第12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3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民族大团结

第15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16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钢铁长城

第18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9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

第20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第2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课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附录: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下)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第3课古代印度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第8课西欧庄园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法典》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第五单元步入近代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第18课美国的独立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2课活动课:唱响《国际歌》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2课俄国的改革

第3课美国内战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第六单元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第23课活动课:时事溯源

有效利用书本图片 促进初中历史教学

有效利用书本图片促进初中历史教学 发表时间:2018-08-15T16:25:30.013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3期作者:刘敏[导读] 图片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初中历史的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石庙镇第一中学251700 摘要:历史是一门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学科,对于历史的教学应该是充满乐趣的、非常精彩的。但是,当前在初中的教学中,文字的描述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导致教学变得单调无味,这是因为教师忽略了教材中的图片。图片作为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初中历史的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书本图片有效利用 在初中的历史教材中,基于史料的记载绘制的插图在历史教材中占据着一定的比重,这些插图在一定程度上复现了历史人物、文物、古迹、遗址等,是对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同时,相较于文字,图片以更加直观的形式传递历史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历史教材中的图片进行有效利用,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利用书本图片对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1.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结合历史教材中的图片进行教学,从这个角度来看图片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材料。因此,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将这种特殊的教学材料进行有效合理的运用,再结合文字资料,将历史知识图文并茂地展现给学生,让教学内容极大地丰富起来。同时,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也要求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所以,有效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图片进行历史教学是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重要途径。 2.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有效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图片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视觉可以产生冲击,让学生的眼睛和大脑同时运行,极大地弥补了纯文字教学中学生容易产生枯燥感的不足。有效利用图片,让历史知识较为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拓,空间感和观察能力、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升。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将历史教材中的图片有效利用起来,能够让历史课堂更加活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结合图片去体悟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历史不是冰冷的、距离遥远的,而是熟悉的、有温度的。这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可以在长期的实践中让学生形成“以图解文”的思维,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速度并增强学生的记忆,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 二、如何有效利用书本图片,促进初中历史教学 1.利用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一个良好的开始是课堂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因为篇幅和学生理解能力等问题教材中的文字表述比较简练,而且配图的数量也比较多,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完全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片结合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历史课堂更加高效、更加活跃。 2.运用图片贯穿知识。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历史知识,整合新旧知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将图片对应的内容贯穿起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体系,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灵活运用图片,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存在较大的困难,尤其是在学习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时,因为缺乏有效的学习方式而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这也是导致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长期以来不佳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灵活地运用教材中的插图,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突破新学的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运用课本上原有的图片还可以与学生们一起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将课内和课外的图片有效结合,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清晰和深刻。可以说,灵活地运用历史教材中的图片,不仅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有效利用书本图片对促进初中的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有效利用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图片贯穿知识、灵活运用图片,突破教学重难点等一系列方式来促进书本图片的有效利用。参考文献 [1]翟玲玲合理利用书本图片促进初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8,(01):78。 [2]曾晓燕教科书插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6。 [3]覃善璞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2,(21):54-55。

九上历史思维导图图片大全

九上历史思维导图图片大全 欣赏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8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2、首先开始的国家:英国。 3、重大发明: ①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英国。 ②瓦特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英国。 ③富尔顿蒸汽汽船美国人。 ④史蒂芬孙蒸汽机车人类迈入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人们活动范围英国。 4、性质: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变革。 第9课古老印度的抗争 1、英国对印度侵略:东印度公司(1600年),代表人物:克来武。 2、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对英国的影响:从印度掠夺的财富流入英国后,被迅速投入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资本,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把印度作为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略对印度的影响:把欧洲的商品经济和工业生产活动带到了印度,对传统的印度社会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给印度人民带来灾难。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式,上有利于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4、印度民族大起义: ①时间:18571859年 ②导火线:1857年涂油子弹事件(民族压迫与宗教歧视) ③主力:土兵(在英国军队中服役的印度人)

④领导者:封建王公贵族(代表:章西女王) ⑤结果: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失败。印度成为英国的直属殖民地。 ⑥影响:表现了印度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⑦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是:反殖反封建。(不能说成反帝反封建) 思维导图在历史科目中的运用历史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可以教会我们以史为鉴。但是如此有用且有趣的东西如果真正当成一门课程来学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历史课本难度随着年级的升高,内容明显增加,由于内容多而细,且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较繁琐,所以很容易就会记混,闹出一些让人捧腹大笑的笑话。学的东西越多,脑子就会越乱,烦躁的情绪马上就会把历史的趣味性冲得一干二净,遇到这些问怎么办呢 1、系统梳理,提取关键词 首先对新学的课文进行系统阅读,反复朗读3-5遍,使知识点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清清楚楚的了解究竟学了哪些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把关键词提取出来。进行整体梳理。 2、画思维导图,建立知识体系 根据课程标准,利用思维导图编织自己的知识网络,这是最有效、最明晰、最简易又是最便于记忆的方法。使用思维导图可以使你头脑清晰,一目了然。否则,只是把习题做一遍,仍然会感到杂乱无章,答题时就没有把握。思维导图做得可大可小,大图是总的框架,在总图的框架下,再切分多个块面,每个块面就是一张小的迷你思维导图。 3、定期复习

浅议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浅议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图片教学是历史直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课本的图片和教师搜集、制作的图、画进行教学。“所有用于研究、解说历史的图片都是历史图片。而任何图片,都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进行研究。图片与所有的文字、人物、事件一样,一经产生就己经成为历史,它的身上就己经直接或间接带有历史信息。比如一张宣传海报、一张时装照片、一张普通的家庭合影,在它们产生的时候很难发现有什么历史价值,但在若干年以后,倘若它们还能够保存下来的话,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就会显现出来。” 由于历史的“过去性”这个特点,讲的是过去的事,无法直接看到,也无法再现,教师要使学生有历史的感觉、历史的形象,使“过去”能在学生观念中明显再现,就需要借助历史图片,历史图片是历史直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改中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图片史料的功能及教材中图片的运用。我们不再使用插图?的说法,而将图片资料作为历史的组成部分,以提升图片的功能;还要注意挖掘静态图片资料背后所隐藏的信息;注重对图片资料寻疑设问,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那么,历史图片教学都有何作用呢? (1)有利于掌握历史知识学生对图片的信息接受要比对文字的信息接受来得直接,接受时间也比对文字的接受时间快。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解读图片还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跨度内接触到更多的历史信息,记忆的效果也更佳。(2)有利于发展历史认知能力。 (3)有利于培养历史情感图片是凝固的历史,是对过去的高度浓缩和反映,但又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利用历史学科丰富的情感因素,推动学生去感知、去想象、去思维,这比阐述抽象的道理,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4)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历史资料是历史结论的依据和实证。历史图片是历史资料的一种,在教学中正确使用,

让历史图片不再寂寞

让历史图片不再寂寞 历史图片是窥视过去历史的窗口,作为一种文化的视觉文本,对描述历史的展开与演进有着特殊的功用,其释放出来的历史真实性与细节魅力,是任何其他记录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在平时学习中,充分利用历史图片,是激发认知和学习兴趣的一大法宝。 一、利用图片营造课堂氛围 利用图片信息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双方精神焕发,思维活跃,灵感迸发。 例如:《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课 用多媒体出示大跃进的宣传壁画“肥猪赛大象”,并在画面右上角附诗: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问题:“像大象这样大的肥猪你见过吗?”学生说:“这张壁画,太不切合实际了,简直是吹牛。”我接着提问:“当时的人们怎么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引起了好奇与疑问,在这样一种“愤悱”的状态下学习,定会事半功倍。 二、利用图片解释疑难问题 例如:《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影响就是具有高度概括的文字,可利用课本上的漫画《列宁清扫地球》,进行语

言描述:“画中的列宁手拿扫帚,清扫了沙皇为首的封建势力以及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等反动势力,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所以说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经济大危机》讲到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三个特点: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大,波及范围广,这三句话语言凝练,需要教师采用翔实的资料来加深学生对这些特点的理解。 通过观看三幅图《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从饥民艰难生存、苦求工作、失业率居高、生存环境恶劣等方面对“破坏性大”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 三、对比图片分析问题 例如,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策略,中国变化之大,无可比拟。由于学生经历不到,很难理解,采用图片对比法,加强释疑。 深圳──昔日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由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夜崛起之城”。 四、利用图片拓展练习 历史课也需要领会、巩固、学会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效地利用好图片信息,加强理解巩固知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通过以下周恩来总理有关的两幅老照片,领略他的外交魅力。

计算机发展史(图片版)

[史前时代:1623——1895] 1623年:德国科学家契克卡德(W. Schickard)制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台机械计算机,这台机器能够进行六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1642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Pascal)发明了著名的帕斯卡机械计算机,首次确立了计算机器的概念。 1674年:莱布尼茨改进了帕斯卡的计算机,使之成为一种能够进行连续运算的机器,并且提出了“二进制”数的概念。(据说这个概念来源于中国的八卦)

1725年:法国纺织机械师布乔(B.?Bouchon)发明了“穿孔纸带”的构想。1805年:法国机械师杰卡德(J.Jacquard)根据布乔“穿孔纸带”的构想完成了“自动提花编织机”的设计制作,在后来电子计算机开始发展的最初几年中,在多款著名计算机中我们均能找到自动提花机的身影。 1822年:英国科学家巴贝奇(C.?Babbage)制造出了第一台差分机,它可以处理3个不同的5位数,计算精度达到6位小数。

1834 年:巴贝奇提出了分析机的概念,机器共分为三个部分:堆栈,运算器,控制器。他的助手,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独生女阿达.奥古斯塔(Ada Augusta)为分析机编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计算机程序。阿达和巴贝奇为计算机的发展创造了不朽的功勋,他们对计算机的预见起码超前了一个世纪以上,正是他们的辛勤努力,为后来计算机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47年:英国数学家布尔(G.Boole)发表著作《逻辑的数学分析》。

1854年:布尔发表《思维规律的研究——逻辑与概率的数学理论基础》,并综合自己的另一篇文章《逻辑的数学分析》,从而创立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布尔代数,为百年后出现的数字计算机的开关电路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数学方法和理论基础。 1868年:美国新闻工作者克里斯托夫.肖尔斯(C.Sholes)发明了沿用至今的QWERTY键盘。 1873年:美国人鲍德温(F. Baldwin)利用自己过去发明的齿数可变齿轮制造了第一台手摇式计算机。 1886年:美国人Dorr E. Felt (1862-1930), 制造了第一台用按键操作的计算器。

人教版初中所有的历史图片

人教版历史图片快速检索(课本顺序) 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建造宫室,制作 衣裳,教人们挖井, 发明舟车,为后世的 衣食住行奠定了基 础。 商朝司母戊鼎 是现存古代世界最大 的青铜器。 三星堆大型 青铜立人像 (三星堆另 外还出土了 青铜面具、 青铜神树 等) 与商周时 期,四川成都平原独 特的青铜文明。 西周等级示意图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春秋时期开始出现 铁农具。到战国时, 铁农具使用范围扩 大。) 铸造铁农具示意图 都 江 堰 闻名世界的 防洪灌溉工程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大思想 家、大教 育家 孔子。 儒家学派 创始人, 提出“仁”的学说, 倡导“为政以德” 法家的 代表人 物:韩非 提出建 立君主 专制中 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受秦国国君赏识。 兵家鼻主孙武 着有《孙子兵法》一 书 秦始皇 我国历 史上第 一个封 建国家 建立 者。于前230年到前221 年 灭六国,统一全国。秦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 秦统一文字 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 文字,后来又推广笔 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秦朝的疆域

大一统的汉武帝 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的丝绸之路 东部起点是长安,向西经过河西走廊, 再到今天的新疆,再向西到西亚,最后一直 到欧洲。 东 汉 的 蔡 伦 改进 造纸术,用树皮、破 布、麻头、旧鱼网做 原料造出“蔡侯纸”。 东汉 时期 着名 医学 家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 散” 编成医学体操“五禽 戏” 东汉时 期着名 医学家 张仲景 写成 《伤寒 杂病论》 他医术高明,医德高 尚。后世尊称他为“医 圣” 司马迁采访史迹司 马迁是我国古代着名 史学家,编成《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 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 出代表。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反映民族融 合)左为汉族服饰俑 右为鲜卑服饰俑 南朝的祖 冲之是我 国古代着 名数学家 和天文学 家。在世 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 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 后第七位,领先世界 近一千年。 北朝的 贾思勰 是我国 历史上 着名的 农学 家。他写的《齐民要 术》一书是我国现存 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 科学着作。 东晋着名书法家王羲之代表作品《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他被后人尊称为“书圣”隋朝大运河。以洛阳 为中心,北达涿郡, 南到余杭。共分四段, 淮安境内一段叫邗 沟。 唐太宗李 世民,吸取 隋亡教训, 重视发展 生产,减轻 农民负担, 提倡节俭,任用贤才, 虚心纳谏,民族政策 开明,历史上称他的 统治为“贞观之治”。 我国历史 上唯一的 女皇帝。 当政时 期,继续 实行唐太 宗发展生产,选拔贤 才的政策,人称她的 统治“政启开元,治 宏贞观”。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思维导图 现在,初中历史所涉及的是粗线条的知识,每课的内容也不多,学起来应该很容易。可是,部分学生总是学不好,成绩不理想。这主要是态度和方法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初中历史思维导图来学习和端正学习态度。 一、端正态度,相信自己。 有的学生认为历史学不学没所以然,在学习中自然就会大打折扣,不会尽力去学习。所以,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可以帮你真正弄清学习历史的必要性。“学史使人明智”,历史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如何处事,学习历史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学习历史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在与人谈话时若能博古通今,一定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历史还是一部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它教育我们要爱国,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明白了学习历史的必要性,端正了态度,才会自觉主动去学好它。有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也是历史学不好的原因之一。其实,历史很容易学好,每一个学生应该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完全能学好它。 二、理清线索,把握整体结构。 学习历史,要理清线索,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初中历史思维导图就完全可以体现出来。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我们可以主要朝代为线索去学习。每本书的目录就是知识的框架,我们要学会看目录,通过它掌握知识整体结构。纵观历年中考试卷,考的都是主干知识,如果我们理清了线索,掌握了知识的整体结构,考试时也就能得心应手了。 三、注意前后联系,学会归纳整理。 历史是从古到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例如,在学习中国历史“香港回归”时,我们应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回顾香港是如

何被英国占领的相关知识。在学习世界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们应联想到中国历史“五四运动”的发生。经常注意前后联系,我们就能弄清楚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便于理解掌握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例如,我们可以就“港澳、台湾问题”、“三次科技革命”等专题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这样也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四、及时复习巩固,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不管哪个学科,要想学懂弄通,取得好的成绩,都必须及时复习巩固,历史的学习也不例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按质按量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学生懒散拖沓,所学的知识不及时掌握,作业也不按时完成,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责任心,这样怎么能把学习搞好呢? 五、学会解题,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要想学好历史,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必须掌握解题的方法,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现在,历史考试主要有以下四种题型: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首先,我们要了解各种题型的解答方法和要求。1、选择题。历史考卷中的选择题一般都是单项选择题,只要求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直选法。依据题目,联系所学知识,即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②排除法。在做题时,如果一时难以确定正确答案,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该题的选项逐一排除。③分析比较法。我们还可以对所有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最终通过思考确定选哪一个。 2、判断题。我们先要找出该题中的所有知识点,然后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判断,只要有一个错误,该题就应打“×”。做题时,一定要仔细些。 3、材料分析题。首先,要大胆去做,不要有畏难情绪。其次,要注意方法。我们可以按这个步骤

历史上杨玉环真实照片

历史上杨玉环真实照片 本文是关于杨玉环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历史上杨玉环真实照片是怎样的呢?历史上杨玉环是一位集美貌与智慧的传奇女子。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历史上杨玉环真实照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其籍贯存在争议,主要有五种说法:虢州阌乡(今河南灵宝)、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说、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广西容县)说。她出生于宦门世家,父亲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 她先为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杨玉环于六月十四日,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 杜甫有《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白居易形容她“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的《清平调》则说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

槛露华浓。“ 杨玉环确实是美艳绝伦、雍容华贵。但如果说她单纯凭姿色让唐玄宗对其迷恋得几近专一,似乎难圆其说。且不论唐玄宗“后宫佳丽三千人”(实际远不止这数,最多时达八千人),其中应该可找出几个貌可比杨玉环而较之更为年轻清纯的美少女。就是杨玉环引荐的那三个自家姐姐,论姿色风韵与杨玉环也是难分伯仲。再说杨玉环还有“狐臭”之疾,靠常年泡温泉、洗药浴掩饰。 杨玉环天生丽质,而且挺有女人味,符合唐代崇尚的丰腴肥硕审美标准;二是兴趣相投,其艺术天赋让唐玄宗感到“知音”难得;三是迎合有度,有时甚至是“欲擒故纵”。 《新唐书》上说杨玉环“姿质天挺”,“善歌舞,晓音律。”可见,这杨玉环不光是有张漂亮的脸蛋,丰艳的肌态,还是个艺术天才。她不仅歌喉甜美,舞姿优雅,又通晓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擅长击磬。当年诸王、郡主及宫中姐妹都拜她为师,自称“琵琶弟子”。唐玄宗毕生嗜好歌舞,而且应该是历代帝王中音乐天赋最高的一个。他能作曲并演奏多种乐器,其中尤偏爱传自西域的羯鼓。他曾选拔数百名一等乐工,在宫中设梨园加以培训,有时自己亲自教授法曲,这便是有名的“皇家梨园弟子”。 艺术上的趣味相投,应该是唐玄宗迷恋杨玉环的一个重要因素。《新唐书》又说杨玉环是“智算警颖,迎意辄悟。”杨玉环的确是天性聪慧,善于揣摩唐玄宗的心理,懂得如何迎合。野史上说某日唐玄宗与亲王下棋,并令贺怀智独奏琵琶,杨贵妃站在棋局前观战,眼看

珍贵的中国历史照片

珍贵的中国历史照片 珍贵的中国历史照片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s://www.360docs.net/doc/1212574950.html,/newweb/channels/bbs/res/h 009/h27/img200701181806140.jpg‘);}" onmou 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border="0">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https://www.360docs.net/doc/1212574950.html,/newweb/channels/bbs/res/h 009/h27/img200701181806141.jpg‘);}" onmousewheel="retur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