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病因学研究进展

综
述 Z o n g s h u 《 中 国 医 学 创 新》 第l O 8第1 2 期( 总 第2 5 8 ) 2 0 1 3 年4 月
外 阴上皮 内非瘤样病变病 因学研究进展
张璞① 邓新粮 ①
【 摘 要 】 外 阴上皮 内非瘤样病变是女性外阴皮肤 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 的一组慢性疾病 ,包括外阴硬 化性苔藓 、鳞状上皮增生
胞 周期从 G 1 期 进入 S期 的调 控起至关 重要 的作 用 ,c y c l i n g
D的失 衡必 然 导致 细胞周 期紊 乱 。郝 烁乐 等 研究 发现 ,
C y c l i n D1 在正 常外 阴皮 肤 、外 阴 白色病 变 中的表达分 别为 0 、2 3 . 6 %,认 为 C y c l i n D1 参 与 了外 阴 白色病 变 的发 病 过
糖尿 病 、6 . 0 9 % 的患有 哮喘 、6 : 0 9 % 的患有其他 自身免疫 疾
色 素改 变 和 变 性 的一 组 慢 性疾 病 ,包 括 外 阴硬 化 性 苔藓 病 ,而在这 些疾 病 中,往 往存 在较特 异性 的 自身抗 体 ,如 患有 甲状腺疾病 的患者血清 中甲状腺球蛋 白抗体 多为 阳性 。
【 关键词 】 外 阴白色病变 ; 病 因; 研究进展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4 9 8 5 . 2 0 1 3 . 1 2 . 0 7 6
外 阴上 皮 内非瘤 变 为 女性 外 阴皮 肤 和黏 膜 组 织 发生 ( 1 i c h e n s c l e r o s u s o f v u l v a ,L S )和鳞 状 细 胞 增 生 ( s q u a m o u s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11
第一节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的护理
1
2
3
4
护理评估
护理问题
12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12
第一节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了解患者有无瘙痒及性激素水平不足等情况。
2. 身体状况
(1)外阴硬化性苔藓: 症状:外阴瘙痒。
13
体征:外阴萎缩,小阴唇变小消失,大阴唇变薄,皮肤颜色 变白、发亮、皱缩、弹性差,常伴有皲裂及脱皮等。
【护理目标】
1.患者住院期间皮肤未发生新的破溃。 2.患者外阴瘙痒症状减轻,舒适度增加。 3.患者焦虑程度减轻。
17
17
第一节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保持外阴皮肤清洁干燥,禁用肥皂或其他刺激性药物擦 洗,避免搔抓患处。忌穿不透气的化纤内裤。
18
18
第一节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护理措施】
4. 处理原则
局部用药为主 (1)外阴硬化性苔藓:2%丙酸睾酮油膏
15
(2)外阴鳞状上皮增生:采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治疗
15
第一节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护理问题】
1.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局部瘙痒有关。
2.舒适度减弱 与外阴瘙痒有关。
3.焦虑 与担心疾病发展与预后有关。
16
16
第一节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3.了解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病理。
知识要点
技能要点
能对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4
4
第一节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概述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
执业医师妇产科第十九章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

第十九章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是女性外阴皮肤和粘膜组织色素改变和变性的一组慢性疾病,包括硬化性苔癣、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及其他皮肤病。
由于硬化性苔癣及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患者的外阴皮肤粘膜多呈白色,故也称为外阴白色病变。
硬化性苔癣和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在不同年代由于对其临床、病理认识不同而几易其名,最早称为外阴白斑、外阴干枯症、增生性或萎缩性外阴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等。
由于命名混乱,给疾病治疗及结果比较带来困难,且各家报道外阴白斑恶变率相差较大。
为统一认识,l975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ulvar Disease,ISSVD)将其统称为外阴营养不良(chronic vulvar dystrophy),根据组织学表现而分为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增生型营养不良及混合型营养不良,后两型中又进一步分出无不典型增生及不典型增生两个亚型,若病变中存在不典型增生则恶变率高,否则恶变率低。
近年来,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的认识不断加深,并且经过数年研究并未发现病变部位有明显的血管营养失调,1987年ISSVD与国际妇科病理学家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Gynecological Pathologists,ISGYP)共同制订了新的外阴皮肤病分类,见表l9—1。
新分类的特点是将上皮内瘤样变及非瘤样变截然分开,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比较。
本章重点讨论外阴硬化性苔癣及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若合并不典型增生,则归为外阴上皮内瘤样变,其诊断及治疗参见第二十章第一节外阴及阴道上皮内瘤样变。
302 妇产科学第一节外阴硬化性苔癣外阴硬化性苔癣(1ichen sclerosus of the vulva)是以外阴、肛周皮肤萎缩变薄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最常见的外阴白色病变。
【病因】病因不清。
目前有几种观点:①基因遗传病。
妇产科学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鉴别诊断
白癜风 外阴炎 银屑病 外阴白化病
第一节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治疗
• 一般治疗:保持外阴局部皮肤清洁干燥。精神紧张者, 可予镇静、安眠或脱敏剂。增加营养,补充 维生素A等。
• 局部治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 物理治疗:激光治疗;聚焦超声。 • 外科治疗:局部组织出现不典型增生、可疑恶变或恶变
皮肤发红肿胀→小丘疹→外阴萎缩、色素减退 晚期皮肤菲薄、皱缩、阴道狭窄 • 辅助检查:活检
第二节 外阴硬化性苔藓
鉴别诊断
• 老年性生理萎缩 • 白癜风 • 外阴炎 • 外阴白化病 • 银屑病 • 外阴癌
第二节 外阴硬化性苔藓
治疗
• 一般治疗:同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 药物治疗:2%丙酸睾丸酮制剂、0.3%黄体酮制剂、糖皮
者反复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无效者。
第二节 外阴硬化性苔藓
第二节 外阴硬化性苔藓
病理
• 真皮乳头层水肿、血管扩张。 • 表皮层角化,毛囊角质栓塞,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素
细胞减少,真皮层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带。 • 表皮过度角化和黑素细胞减少使外阴皮肤粘膜呈白色。
第二节 外阴硬化性苔藓
诊断
• 症状:外阴瘙痒,性交痛,性交困难 • 体征:
妇产科学
第十八章外阴上 皮非瘤样病变
学习目标
1. 掌握: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分类、诊断及治疗。 2. 熟悉: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 3. 了解: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病因。 4. 具有诊治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能力,能行外阴活组织
检查。 5. 能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开展健康教育,积极配合治疗。
• 上皮层细胞排列整齐,保持正常极性,细胞大小、核 形态、染色均无异常。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观察引言: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VN)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外阴白斑、糜烂、增生和不规则上皮结构。
目前,传统的西医治疗主要包括局部手术切除、冷冻治疗和激光治疗等,但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和副作用。
中医药学作为中国独特的传统医学体系,在治疗妇科病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VN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某医院的42名VN患者。
其中,20名患者接受传统西医治疗,包括局部手术切除、冷冻治疗或激光治疗。
另外22名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其中包括中药口服、中药局部涂抹和西医辅助治疗。
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和85.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患者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治疗所需时间较短。
讨论:中治疗方案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中药治疗具有温和、调节内环境的优势,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
其次,中药的抗炎、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自身抵抗力,减轻局部症状和炎症。
此外,中药局部涂抹可直接作用于病变区域,对病灶起到排毒、消肿和防治瘢痕形成的作用。
最后,西医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清除局部的异常组织。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VN可以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VN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治疗方法。
然而,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
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VN的具体机制和治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综合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疱疹性口腔炎(VN)在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妇产科学第16章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课件

白癜风 外阴炎 外阴白化病 银屑病
治疗
以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为主
一般性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禁肥皂 水,禁饮酒禁辛辣食物,忌穿化纤类内裤 等 局部治疗:用皮质激素类膏霜剂局部涂抹
治疗
物理治疗 激光治疗:CO2激光或氦氖激光治疗 聚焦超声 外科治疗:外科治疗仅限于已恶变或恶变 可能者及药物治疗无效者
以40岁左右患病率最高 主要症状是轻度皮肤痒感
早期皮肤红、肿、胀,出现白色、粉红色 小丘疹 进一步发展为皮肤变白变薄,干裂、粘连, 晚期皮肤菲薄皱缩,阴道狭窄,影响性生 活
诊断与鉴别诊断
确诊需行病理检查 与老年性生理萎缩相鉴别
老年性生理萎缩仅见于老年妇女,表现为 外阴组织包括皮肤全层及皮下脂肪层均萎 缩,虽大阴唇变平,小阴唇退化,但无自 觉症状
临床表现
又称为慢性单纯性苔癣 多见于30~60岁妇女
常累及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或后联合 等处,多呈对称性 严重者皮肤表面可出现破溃、皲裂、溃疡, 如溃疡长期不愈,特别是皮肤表面有隆起 时,应警惕癌变的可能
诊断
局部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在粗糙、隆起、溃 疡或有硬结的地方咬取
鉴别诊断
第十六章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又称女阴白色病变,外阴上皮内非瘤样 病变是一组常见的女阴皮肤、粘膜组织 变性及色素改变的慢性疾病。包括 :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外阴硬化性苔癣 外阴瘙痒
第一节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鳞状上皮细胞增生(squamous cell hypeplasia)最常见,既往称为增生性营 养不良,主要症状是外阴瘙痒,可能与阴 道分泌物刺激、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等 因素有关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课件

9
精选版课件ppt
鉴别诊断
❖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 外阴白癜风----
界限分明发白区,表面光滑润泽,质地完全正 常,且无任何症状,多为白癜风。 ❖ 特异性外阴炎---❖ 外阴皮肤增厚,发白或发红,伴有瘙痒且分 泌物增多,应先排除假丝酵母菌、阴道毛滴虫感 染所致阴道炎、外阴炎。分泌物中可找到病原体 ,炎症治愈后白色区逐渐消失;外阴皮肤出现对 称性发红、增厚,伴有严重瘙痒,但无阴道分泌 物者,应考虑糖尿病所致外阴炎可能。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一 定义
❖ 外阴皮肤和粘膜硬化性苔藓和鳞状增生过去称外阴色素 减退疾病,是女阴皮肤和粘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 的一组慢性疾病。因病变部位皮肤和粘膜多呈白色,故 又称其为外阴白色病变。
❖ 这组疾病因其病理组织学表现的多样化和易变性, 1966年Jeffcoate建议将此类疾病统称为慢性外阴营 养不良(chronic vulvar dystrophy)。但因未发 现病变部位有明确的血管神经营养失调,1987年国际 外阴疾病研究协会(ISSVD)建议废止慢性营养不良 的术语,以“皮肤和粘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来替代, 并根据其病理特征进行分类。
19
精选版课件ppt
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
萎缩型外阴营养不良
20
精选版课件ppt
混合型外阴营养不良
21
精选版课件ppt
混合型外阴营养不良
硬化型外阴营养不良
22
精选版课件ppt
(四)活检
外阴鳞状 上皮增生
呈表皮过度角化 或伴有角化不全, 棘细胞层不规则 增厚,上皮脚向 下延伸,真皮浅 层有不同程度的 淋巴细胞和少数 浆细胞浸润。
❖ 硬化性苔癣极少发展为浸润癌。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摘 要: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外阴皮肤的非肿瘤性病变,该病最明显症状为外阴瘙痒及烧灼样疼痛,后期可能会导致外阴色素减退、萎缩、外阴解剖畸形,进一步导致排尿或性交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该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
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失调、代谢异常及局部微循环障碍等相关。
目前,对于该病尚无根治方法,治疗目的多为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但复发率较高,所以对病因学的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病因做一综述。
关键词: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病因;发病机制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onneoplastic epithelial disorders of vulva,NNEDV)是一种发生于女性外阴皮肤、黏膜的非肿瘤样病变,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难治性外阴瘙痒,疾病发展至后期可出现外阴色素减退、瘢痕形成及外阴解剖学畸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现又称为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
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失调、代谢异常及局部微循环障碍相关。
目前NNEDV的治疗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为主要目的,但面临有效率低、复发率高等问题。
所以,针对该病病因的研究很有必要。
2011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ulvar Disease,ISSVD)对NNEDV病理学分类包括棘层细胞增殖型、苔藓样型、均质化或硬化性型等,其中在临床上棘层细胞增殖型又被成为外阴慢性单纯性苔藓,而苔藓样型或硬化型亚型又被成为外阴硬化性苔藓,部分患者病变组织中可包含两种病理类型,此类又称为混合型。
多项研究表明不同病理类型NNEDV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尽相同。
本文将对不同病理类型NNEDV的病因做一综述。
一、外阴硬化性苔藓外阴硬化性苔藓(lichen sclerosus,L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外阴奇痒、烧灼样疼痛,疾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外阴萎缩、小阴唇融合甚至出现排尿及性生活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女患者瘙痒症状多不明显,可能在大小 便后感外阴或肛周不适。检查见局部皮肤 呈珠黄色花斑样或呈锁孔状、白色病损环。
• 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表现+活检。与白癜
风及白化病鉴别。
治疗
性大的药物或肥皂清洗外阴,忌穿不透气 的化纤内裤,不食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加 用镇静和抗过敏药。 2、局部药物治疗:主要药物有丙酸睾酮及黄 体酮。幼女硬化性苔癣至青春期有可能自 愈。 3、手术治疗:对病情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者, 可行表浅外阴切除或激光切除。但是手术 切除复发率高且本病恶变机会极少,故目 前很少采用手术治疗。
恶变可能者,手术治疗包括单纯外阴切除 或激光手术。
第三节 硬化性苔癣合并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 定义:硬化性苔癣合并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指
两种病变同时存在,可能在原有硬化性苔 癣的基础上,由于长期瘙痒和搔抓导致局 部出现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 主要症状:局部烧灼感、瘙痒及性交痛。检 查见外阴皮肤皱缩、变薄伴有局部隆起、
• 病因:病因不清,目前有几种观点:
1、基因遗传病。 2、自身免疫疾病。 3、性激素缺乏:可能与雌激素缺乏、睾酮不 足有关。
• 病理:
表皮萎缩,表层过度角化,常见到毛 囊角质栓,棘层变薄,基底层细胞液化、 空泡变性,上皮脚变钝或消失; 真皮浅层早期水肿,晚期胶原纤维玻璃 样变,形成均质化带,均质化带下方有淋 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此外上皮黑色素细胞减少。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
• 定义: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是女性外阴皮肤和粘
膜组织色素改变和变性的一组慢性疾病,包括硬 化性苔癣,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及其他皮肤病,由 于硬化性苔癣及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患者的外阴皮 肤粘膜多呈白色,故也称为外阴白色病变。
• 命名及分类:最早称为外阴白斑,外阴干枯症,
增生性或萎缩性外阴炎等,为统一认识,1975年国 际外阴疾病研究协会(ISSVD)将其统称为外阴营养 不良,根据组织学表现而分为硬化苔癣型营养不 良,增生型营养不良及混合型营养不良,后两型 中又分无不典型增生及有不典型增生两个亚型。 近年,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的认识不断加深, 并且经过数年研究并未发现病变部位有明显的血 管营养失调,1987年ISSVD与国际妇科病理学家协 会(ISGYP)共同讨论制定了新的外阴皮肤病分类.
• 外阴皮肤病分类
• 皮肤和粘膜上皮内非瘤样变
硬化性苔癣 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其他皮肤病
上皮内瘤样变
鳞状上皮内瘤样变 轻度不典型增生 中度不典型增生 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 非鳞状上皮内瘤样变 派杰氏病 非浸润性黑色素细胞瘤
浸润癌
第一节
外阴硬化性苔癣
• 定义:是以外阴、肛周皮肤萎缩变薄为主要
特征的疾病,是最常见的外阴白色病变。
1、一般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禁用刺激
第二节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 定义: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是以病因
不明的鳞状上皮细胞良性增生为主的 外阴疾病,可能与外阴潮湿,分泌物 长期刺激导致外阴瘙痒而反复搔抓有 关。
病理:
• 表层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棘细胞层不规 则增厚,上皮脚向下延伸。
• 上皮脚之间的真皮层乳头明显,并有轻度 水肿以及淋巴细胞或少量浆细胞浸润。 • 上皮细胞整齐排列,细胞大小、极性和核 形态、染色均正常。
•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活检。鳞状上皮细胞增生除与白 癜风及白化病鉴别外,还应与特异性外阴 炎相鉴别。
治疗
• 一般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禁用刺激性
大的药物或肥皂清洗外阴,忌穿不透气的 化纤内裤,不食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加用 镇静和抗过敏药。
• 药物治疗:局部应用皮质激素药物控制瘙痒。 • 手术治疗:仅用于反复药物治疗无效,或有
• 临床表现:多见于50岁以前的中年妇女。
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其瘙痒程度远较 硬化性苔癣严重。 病损主要累及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 包皮及阴唇后联合等处。病变可呈孤立、 局灶性或多发、对称性。病变早期皮肤暗 红或粉红色,角化过度部位呈白色,病变 晚期则皮肤增厚,色素增加,皮肤纹理明 显突出,厚如皮革。
临床表现
硬化性苔癣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岁左 右妇女多见,其次为幼女。 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性交痛及外阴烧灼感。
典型临床特征是外阴萎缩,小阴唇变小、甚至
消失,大阴唇变薄,阴蒂萎缩而其包皮过长。皮 肤顔色变白、发亮、皱缩、弹性差,常伴有皲裂 及脱皮。病变对称,并可累及会阴及肛周而呈蝴 蝶状。早期病变较轻,晚期皮肤菲薄、皱缩似巻 烟纸或羊皮纸,阴道口挛缩狭窄。
角化过度。
• 诊断:需多点活检确诊。 • 治疗:应选用氟轻松软膏及丙酸睾酮交
替使用。
第四节
其他屑病、扁平苔癣、外阴擦烂、贝赫切 特病、外阴前庭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