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诊断
临床症状+体征 确诊靠组织学检查:活检应在病灶区、 注意多点活检。活检前先以1%甲苯胺蓝涂 抹局部皮肤,干燥后用1%醋酸液擦洗脱色, 在不脱色区活检。
4.鉴别诊断
白癜风 滴虫 念珠菌 糖尿病所致外阴炎相鉴别。
5.处理
(1)一般治疗:同外阴硬化性苔癣。 (2)局部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局部治疗。 (3)手术治疗:适用于长期药物治疗无效 (4)激光治疗: CO2激光或氦氖激光治疗。 (5)其他治疗:冷冻、电灼、中医中药、高
能超声治疗。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重点提示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病理特点为表皮层角化过度 和角化不全,棘细胞层增厚,但上皮细胞排列整 齐、无异型性。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是一组女性外阴皮肤和粘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 和变性的常见慢性病变,这类病变过去被归类于 外阴营养不良。
1987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学会(ISSVD)与国际 妇科病理家学会(ISGYP)提出新的分类系统与 命名,肤病。
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确诊靠组织学检查。
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局部药物治疗结合物理治
临床上也称外阴白色病变。
(一)外阴硬化性苔癣
以外阴及肛周皮肤萎缩变薄为特征的疾病。 绝经期妇女和青春期少女最多见 1.病因①遗传因素;②自身免疫因素; ③性激素缺乏;④感染;⑤局部细胞代谢功能
紊乱。 2.病理:表皮萎缩、过度角化及黑素细胞减
少造成外阴苍白伴皮肤皱缩。
外阴硬化性苔癣
3.诊断
(1)临床表现:外阴瘙痒、性交困难。典型 体征为外阴萎缩。病变早期皮肤红肿,出 现多角形扁平丘疹,晚期外阴皮肤皱缩、 菲薄似羊皮纸状,阴道口挛缩狭窄.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11
第一节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的护理
1
2
3
4
护理评估
护理问题
12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12
第一节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护理评估】
1. 健康史
了解患者有无瘙痒及性激素水平不足等情况。
2. 身体状况
(1)外阴硬化性苔藓: 症状:外阴瘙痒。
13
体征:外阴萎缩,小阴唇变小消失,大阴唇变薄,皮肤颜色 变白、发亮、皱缩、弹性差,常伴有皲裂及脱皮等。
【护理目标】
1.患者住院期间皮肤未发生新的破溃。 2.患者外阴瘙痒症状减轻,舒适度增加。 3.患者焦虑程度减轻。
17
17
第一节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保持外阴皮肤清洁干燥,禁用肥皂或其他刺激性药物擦 洗,避免搔抓患处。忌穿不透气的化纤内裤。
18
18
第一节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护理措施】
4. 处理原则
局部用药为主 (1)外阴硬化性苔藓:2%丙酸睾酮油膏
15
(2)外阴鳞状上皮增生:采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治疗
15
第一节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护理问题】
1.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局部瘙痒有关。
2.舒适度减弱 与外阴瘙痒有关。
3.焦虑 与担心疾病发展与预后有关。
16
16
第一节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3.了解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病理。
知识要点
技能要点
能对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4
4
第一节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概述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
执业医师妇产科第十九章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

第十九章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是女性外阴皮肤和粘膜组织色素改变和变性的一组慢性疾病,包括硬化性苔癣、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及其他皮肤病。
由于硬化性苔癣及鳞状上皮细胞增生患者的外阴皮肤粘膜多呈白色,故也称为外阴白色病变。
硬化性苔癣和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在不同年代由于对其临床、病理认识不同而几易其名,最早称为外阴白斑、外阴干枯症、增生性或萎缩性外阴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等。
由于命名混乱,给疾病治疗及结果比较带来困难,且各家报道外阴白斑恶变率相差较大。
为统一认识,l975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ulvar Disease,ISSVD)将其统称为外阴营养不良(chronic vulvar dystrophy),根据组织学表现而分为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增生型营养不良及混合型营养不良,后两型中又进一步分出无不典型增生及不典型增生两个亚型,若病变中存在不典型增生则恶变率高,否则恶变率低。
近年来,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的认识不断加深,并且经过数年研究并未发现病变部位有明显的血管营养失调,1987年ISSVD与国际妇科病理学家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Gynecological Pathologists,ISGYP)共同制订了新的外阴皮肤病分类,见表l9—1。
新分类的特点是将上皮内瘤样变及非瘤样变截然分开,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比较。
本章重点讨论外阴硬化性苔癣及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若合并不典型增生,则归为外阴上皮内瘤样变,其诊断及治疗参见第二十章第一节外阴及阴道上皮内瘤样变。
302 妇产科学第一节外阴硬化性苔癣外阴硬化性苔癣(1ichen sclerosus of the vulva)是以外阴、肛周皮肤萎缩变薄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最常见的外阴白色病变。
【病因】病因不清。
目前有几种观点:①基因遗传病。
妇产科学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鉴别诊断
白癜风 外阴炎 银屑病 外阴白化病
第一节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治疗
• 一般治疗:保持外阴局部皮肤清洁干燥。精神紧张者, 可予镇静、安眠或脱敏剂。增加营养,补充 维生素A等。
• 局部治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 物理治疗:激光治疗;聚焦超声。 • 外科治疗:局部组织出现不典型增生、可疑恶变或恶变
皮肤发红肿胀→小丘疹→外阴萎缩、色素减退 晚期皮肤菲薄、皱缩、阴道狭窄 • 辅助检查:活检
第二节 外阴硬化性苔藓
鉴别诊断
• 老年性生理萎缩 • 白癜风 • 外阴炎 • 外阴白化病 • 银屑病 • 外阴癌
第二节 外阴硬化性苔藓
治疗
• 一般治疗:同外阴鳞状上皮增生 • 药物治疗:2%丙酸睾丸酮制剂、0.3%黄体酮制剂、糖皮
者反复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无效者。
第二节 外阴硬化性苔藓
第二节 外阴硬化性苔藓
病理
• 真皮乳头层水肿、血管扩张。 • 表皮层角化,毛囊角质栓塞,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素
细胞减少,真皮层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带。 • 表皮过度角化和黑素细胞减少使外阴皮肤粘膜呈白色。
第二节 外阴硬化性苔藓
诊断
• 症状:外阴瘙痒,性交痛,性交困难 • 体征:
妇产科学
第十八章外阴上 皮非瘤样病变
学习目标
1. 掌握: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分类、诊断及治疗。 2. 熟悉: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 3. 了解: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病因。 4. 具有诊治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能力,能行外阴活组织
检查。 5. 能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开展健康教育,积极配合治疗。
• 上皮层细胞排列整齐,保持正常极性,细胞大小、核 形态、染色均无异常。
妇产科学第16章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课件

白癜风 外阴炎 外阴白化病 银屑病
治疗
以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为主
一般性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禁肥皂 水,禁饮酒禁辛辣食物,忌穿化纤类内裤 等 局部治疗:用皮质激素类膏霜剂局部涂抹
治疗
物理治疗 激光治疗:CO2激光或氦氖激光治疗 聚焦超声 外科治疗:外科治疗仅限于已恶变或恶变 可能者及药物治疗无效者
以40岁左右患病率最高 主要症状是轻度皮肤痒感
早期皮肤红、肿、胀,出现白色、粉红色 小丘疹 进一步发展为皮肤变白变薄,干裂、粘连, 晚期皮肤菲薄皱缩,阴道狭窄,影响性生 活
诊断与鉴别诊断
确诊需行病理检查 与老年性生理萎缩相鉴别
老年性生理萎缩仅见于老年妇女,表现为 外阴组织包括皮肤全层及皮下脂肪层均萎 缩,虽大阴唇变平,小阴唇退化,但无自 觉症状
临床表现
又称为慢性单纯性苔癣 多见于30~60岁妇女
常累及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或后联合 等处,多呈对称性 严重者皮肤表面可出现破溃、皲裂、溃疡, 如溃疡长期不愈,特别是皮肤表面有隆起 时,应警惕癌变的可能
诊断
局部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在粗糙、隆起、溃 疡或有硬结的地方咬取
鉴别诊断
第十六章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又称女阴白色病变,外阴上皮内非瘤样 病变是一组常见的女阴皮肤、粘膜组织 变性及色素改变的慢性疾病。包括 :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外阴硬化性苔癣 外阴瘙痒
第一节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鳞状上皮细胞增生(squamous cell hypeplasia)最常见,既往称为增生性营 养不良,主要症状是外阴瘙痒,可能与阴 道分泌物刺激、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等 因素有关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课件

第四节 其他外阴皮肤病
外阴白癜风 外阴白化病 继发性外阴色素减退疾病----各种慢性外阴病变 ,如糖尿病外阴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外 阴擦伤、外阴湿疣等长期刺激外阴,表皮过度角 化—脱屑呈白色—局部瘙痒、灼热甚至疼痛。通 常原发病治愈后,白色区域自然消失。 个人卫生、忌食辛辣及过敏性食物、少饮酒、不 宜用肥皂及清洁剂药物擦洗外阴。
2 肝郁气滞证
(1)临床见证:外阴瘙痒、干燥、灼热疼痛,情志抑郁,经前乳房胀痛,胸 闷嗳气,两胁胀痛。外阴局部皮肤粗糙肥厚,或皲裂、脱屑、溃疡,或色素 减退。可发生在大小阴唇间或波及阴蒂、会阴处。病理活体组织检查多见于 增生型营养不良改变。舌质或有瘀斑,脉细弦。 (2)辨证依据 ①有情志创伤史,或平素性情抑郁。 ②外阴局部多呈增生型改变,伴情志抑郁、乳房胀痛等。 ③病理检查多为增生型营养不良。 ④舌质或有瘀斑,脉细弦。 (3)治法与方药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通络。 ①黑逍遥散(《医略六书·女科指要》)去生姜加川芎 组成:地黄、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川芎。 若外阴痒痛,加郁金、石菖蒲等。肝郁化热、心烦易怒者,加丹皮、黑栀子 等。 ②清肝引经汤(《中医妇科学》第四版统编教材) 组成:当归、白芍、生地、丹皮、栀子、黄芩、川楝子、茜草、白茅根、牛 膝、甘草等。
表1 外阴上皮疾病分类法
硬化性苔藓 皮肤和粘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鳞状上皮增生 硬化性苔藓合并鳞状上皮增生 其他外阴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外阴擦 烂、外阴毛囊炎、银屑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 混合性上皮内非瘤样病和瘤样病变 轻度不典型增生(VIN 1) 鳞状上皮内瘤变 中度不典型增生(VIN 2) 上皮内瘤变 重度不典型增上(VIN 3) 派杰病 非鳞状上皮内瘤变 非浸润性黑色素瘤 浸润癌
妇科考试试题_25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第二十五章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一、判断题1.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病因与慢性损伤、过敏、局部营养失调或代谢紊乱有关。
( √ )2.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以30岁左右生育年龄妇女居多。
( ╳ )3.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发生癌变机会约为1%。
( ╳ )4.外阴硬化性苔癣的典型病理特征是表皮层角化和毛囊角质栓塞,表皮棘层变薄,黑素细胞减少。
( √ )5.外阴白癜风是黑素细胞被损坏所引起的疾病。
( √ )6.外阴局部白化病无自觉症状,也不癌变,无须治疗。
( √ )二、填空题1.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药物治疗,主张用皮质激素局部治疗。
2.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手术治疗,适用于已有恶变者或长期药物治疗无效者。
3. 外阴白化病为遗传性疾病,无须治疗。
三、问答题1.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包括哪些内容?答:外阴皮肤和粘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包括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外阴硬化性苔癣、硬化性苔癣合并鳞状上皮细胞增生以及其他皮肤病(外阴白癜风、外阴白化病、继发性外阴色素减退疾病)。
2.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病因有哪些?答: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与外阴局部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和阴道分泌物刺激可能有关。
外阴硬化性苔癣与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B40有关,或与自身免疫可能有关,血中二氢睾酮低值可能也是病因之一。
3.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进行病变部位多点取材作病理检查,常采用哪种方法提高诊断准确率?答:除多点取材进行活检在有皲裂、溃疡、隆起、硬结或组织粗糙处进行外,应在该处先用1%甲苯胺蓝涂抹病变皮肤,待自然干燥后用1%醋酸液擦洗脱色,在不脱色区(表明该处有裸核存在)取材能提高诊断准确率,发现不典型增生或早期癌变的可能性较大。
4.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如何选择局部用药?答:治疗主要在于控制外阴瘙痒。
主张用皮质激素局部治疗。
常用药物有0.025%氟轻松软膏、0.01%曲安奈德软膏、1%~2%氢化可的松软膏,每日涂擦局部3~4次,因长期连续使用高效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导致局部皮肤萎缩,故一旦瘙痒基本控制应停用皮质激素类药物。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治疗进展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治疗进展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
其发病原因和机制迄今不明。
以外阴奇痒、干涩疼痛及外阴黏膜变白、粗糙、萎缩或增生皲裂。
失去正常色泽、弹性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
1 西医治疗1.1 糖皮质激素应用糖皮质激素目的在于控制局部瘙痒、抗炎及抗过敏作用,抑制结缔组织细胞增生,还可稳定细胞内溶酶体膜。
防止细胞内溶酶体酶释放组织而引起组织损伤。
临床常用的药物有0.01%曲安奈德软膏或0.025%氟轻松软膏或1%~2%氢化可的松软膏。
每日涂擦局部3~4次缓解瘙痒症状,当瘙痒基本控制后,改用作用较轻微的氢化可的松软膏每日1~2次继续治疗。
一般认为糖皮质激素治疗鳞状上皮增生的疗效优于硬化性苔藓。
1.2 丙酸睾酮丙酸睾酮具有促进蛋白合成的作用,故能促使萎缩的皮肤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皮肤厚度,临床一般用丙酸睾酮涂擦,或将丙酸睾酮配以维生素B2、鱼肝油或加凡士林制成油剂。
青春期前硬化性苔藓患者以及长期使用丙酸睾酮引起男性化患者,可采用黄体酮100 mg加入30 g凡士林油膏局部涂擦以代替丙酸睾酮。
1.3 激光治疗一般采用CO2激光或氦氖激光治疗。
破坏达2 mm皮肤层,消灭异常上皮组织和破坏真皮层内神经末梢,从而阻断瘙痒和搔抓所引起的恶性循环。
1.4 冷冻治疗冷冻治疗可调节外阴病变组织的免疫反应,提高局部组织免疫能力及修复创伤组织的能力,起到止痒痛和治愈外阴白色病变的作用。
一般均采用液氮进行治疗。
易晓芳等[1]指出冷冻治疗的近期效果好。
但远期复发率较高。
1.5 超声治疗超声治疗是近年发展的一种微创技术。
超声治疗可使真皮内组织包括血管和神经末梢发生变性,继而促进该处新的微血管形成和改进神经末梢的营养状况以达到治疗目的。
1.6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仅适用于①局部病损组织出现不典型增生或恶变可能者;②反复应用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无效者,因病灶极局限。
可考虑性单纯病灶切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人外阴瘙痒的十大原因
1、真菌性阴道炎 2、阴道毛滴虫病 3、阴虱病 4、蛲虫感染 5、疥虫感染 6、局部皮肤不洁 7、药物过敏 8、外阴部皮肤疾病 9、病毒感染 10、性交过敏
性生活后外阴瘙痒的原因 1、精液过敏。 2、避孕套、外用避孕药物过敏。 3、白带过敏。 4、阴道炎症。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一组常见的女阴皮肤、 粘膜组织变及色素改变的慢性疾病。包括 :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外阴硬化性苔癣 外阴瘙痒
• 中医归属于“阴痒”、“阴疮”、“阴痛 ”等范畴。
第一节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鳞状上皮细胞增生(squamous cell hypeplasia)最 常见,既往称为增生性营养不良,主要症状是外 阴瘙痒,患者多难耐受。 在慢性损伤、过敏、局部营养失调与代谢可能导 致本病。可能与阴道分泌物刺激、皮肤长期处于 潮湿状态等解剖生理因素有关。
• 原因:
四、 外阴瘙痒
阴道分泌物刺激
外阴营养不良
不良卫生习惯
其它a.糖尿病b.黄疸,维生素A、B缺乏,贫血,白
血病等c.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妊娠期或经前
期外阴充血d.不明原因外阴部瘙痒
临床表现及诊断
多位于阴蒂部、小阴唇、也可波及大阴唇、
会阴甚至肛周等皮损区。
常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一般夜间加剧
(一)、外阴白癜风 是黑素细胞被破坏所引起的疾
病,青春期发病者居多。除外阴外,身体其他部
位也可伴发白癜风。
病变区皮肤燃油润泽,弹性正常,不致转化为癌,
患者也无自觉症状,也不致癌变,故无需治疗。
(二)、外阴白化病为全身性遗传性疾 病, 介也可能仅在外阴局部发病。 此病是由于表皮基底层中仅含有大而灰白的 不成熟黑素细胞,因而不能制造黑素所致。 外阴局部白化病无自觉症状,也不致癌变
二、中医病因病机
• 气血失和,外阴失于濡养 • 湿热下注
临床表现
又称为慢性单纯性苔癣
有性情抑郁,或居住潮湿,或带下量多史,或各 种阴道炎症等病史。 多见于50岁以前的中年妇女,亦可发生在老年期 常累及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或后联合等处, 多呈对称性
严重者皮肤表面可出现破溃、皲裂、溃疡,如溃 疡长期不愈,特别是皮肤表面有隆起时,应警惕 癌变的可能
三、中医治疗 ㈠辨证论治 1.肝肾不足:治法,补益肝肾、养荣润燥。 2.血虚化燥:治法,益气养血,润燥止痒。 3.脾肾阳虚:治法,湿补脾肾,祛风止痒。 4.湿热下注: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外阴瘙痒应注意事项
1、注意经期卫生,行经期间勤换月经垫,勤清洗。 2、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不用热水烫洗,不用肥皂擦洗。 3、忌乱用、烂用药物,忌抓搔及局部摩擦。 4、忌酒及辛辣食物,不吃海鲜等及易引起过敏的药物。 5、不穿紧身兜裆裤,内裤更须宽松、透气,并以棉制品为宜。 6、局部如有破损、感染,可用l∶5000高锰酸钾液浸洗,每日2 次,每次20~30分钟。最好看过医生后遵医嘱。 7、检查是否有霉菌或滴虫,如有应及时治疗。 8、久治不愈者应作血糖检查。
二、 外阴硬化性苔癣
以外阴及肛周皮肤萎缩变薄为特征 病因未明,有的患者可合并斑秃、白癜风、 甲亢或甲低等自身免役性疾病。 该病好发于成年女性,患者血中二氢睾酮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妇女
病理
早期为真皮乳头层水肿、血管扩张
进一步发展为表皮层角化、毛囊角质栓塞,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色素细胞减少,真
皮层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带
临床表现
可发生于包括幼女在内的任何年龄妇女,以40岁 左右患病率最高 主要症状是轻度皮肤痒感 早期皮肤红、肿、胀,出现白色、粉红色小丘疹
进一步发展为皮肤变白变薄,干裂、粘连,晚期 皮肤菲薄皱缩,阴道狭窄,影响性生活 幼女患者瘙痒症状多不明显,可能 仅在小便或大 便后感外阴及肛周不适。检查时在外阴及肛周区 可见锁孔状珠黄色花斑样或白色病损环,但至青 春期时,多数患者的病变可能自行消失。
诊断与鉴别诊断
确诊需行病理检查 阴道镜下 与老年性生理萎缩相鉴别 老年性生理萎缩仅见于老年妇女,表现为外阴组 织包括皮肤全层及皮下脂肪层均萎缩,虽大阴唇 变平,小阴唇退化,但无自觉症状
治
疗
一般性治疗同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局部药物治疗:目前以丙酸睾酮局部涂抹是治疗硬化 性苔癣最有效的方法,如在采用丙酸睾酮治疗期间出 现毛发增多或阴蒂增大等男性化副反应或疗效不佳时, 可改用100mg黄体酮油剂加入30g凡士林软膏或油膏中 局部涂擦。 物理治疗与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治疗相同 外科治疗但因恶变机会更少,多不采用手术治疗 幼女硬化性苔藓至青春期时有自愈可能,治疗目的主 要是暂时缓解瘙痒症状,但仍应长期定时随访。
,故无需治疗。
(三)、继发性外阴色素减退疾病
各种慢性外阴病变,如糖尿病外阴炎、念珠 菌外阴炎、外阴擦伤、湿疣等长期刺激后,均可 使外阴表皮角化。经渗出物浸渍,角化表皮常脱 屑而呈白色。 此类患者多有局部瘙痒、灼热甚至疼痛等自觉症 状。临床上有时可能误诊为慢性外阴鳞状上皮细 胞增生。但在原发疾病治愈后,白色区随之消失 。若在表皮脱屑区涂以油脂,白色也可减退 治疗应针对原发疾病。此外,还应注意卫生,平 时穿透气的棉制内裤和经常保持外阴干燥。
三、硬化性苔癣合并鳞状上皮细胞增生
可能在原有硬 化性苔癣的基础上出现鳞状上皮 细胞增生,即以往所称的外阴混合性营养不良。 当上述两种病变同时存在时 治疗应选用氟轻松软膏涂擦局部,每日3~4次, 共用6周,继用2%丙酸睾酮软膏6~8周,之后每周 2~3次,必要时长期使用。
四、其他外阴色素减退疾病
第十八章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妇科 刘海燕
定
义
• 系指女阴皮肤和粘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 一组慢性疾病。 • 因病变部位皮肤和粘膜多呈白色,故又称其为外 阴白色病变。
• 以往称外阴色素减退疾病,曾经有学者建议将其 统称作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但是在病变局部未发 现有血管神经营养失调,所以目前称之为“外阴 上皮非瘤样病变”。
治
疗
一般治疗:注意经期卫生,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切忌瘙
抓。不用热水洗烫,忌用肥皂。有感染时用1:5000高锰
酸钾液坐浴,但严禁局部擦洗。忌酒及辛辣或过敏食物。 病因治疗 对症治疗 乙醇注射疗法:对外阴皮肤完全正常,但瘙痒严重,其他 治疗无效的患者亦可采用皮下注射纯乙醇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 • • • •无明显原因的外阴瘙痒多发生在生育年龄或
绝经后妇女
局部原因
特殊感染 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是引起外阴瘙痒最常见 的原因。虱子、疥疮也可导致发痒。蛲虫病引起的幼女肛门周 围及外阴瘙痒一般仅在夜间发作。 慢性外阴营养不良 以奇痒为主要症状,伴有外阴皮肤发白。 局部过敏 避孕套、卫生棉条、卫生巾或其他药物、化学品过敏 所致. 不良卫生习惯 不注意外阴局部清洁,皮脂、汗液、月经、阴道 内分泌物,甚至尿,粪浸渍,长期刺激外阴可引起瘙痒:经期 用橡皮或塑料月经带,平时穿着不透气的化学纤维内裤均可因 湿热郁积而诱发瘙痒.
病因病理
• • • • • 一、西医病因病理 ㈠病因 病因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外阴局部神经、血管功能失调。 2.表皮局部代谢刺激物—抑制平衡遭到破坏 。
• 3.局部刺激,局部末梢神经变性,无毛细血 管扩张,组织水肿,局部供血不足,表皮 生长发生障碍。 • 4.卵巢功能低下、雌激素缺乏。 • ㈡病理 • 表皮层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
诊断
局部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在粗糙、隆起、溃疡或有硬结的地方咬取。
鉴别诊断
白癜风
外阴炎
外阴白化病
银屑病
治
疗
以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为主 一般性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禁肥皂水,禁 饮酒禁辛辣食物,忌穿化纤类内裤等。 局部治疗:主要在于控制局部瘙痒,用皮质激素 类膏霜剂局部涂抹。 物理治疗:®激光治疗(CO2激光或氦氖激光) 外科治疗:外科治疗仅限于已恶变或恶变可能者 及药物治疗无效者,行单纯外阴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