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负荷试验标准化调试报告
带负荷试验报告

带负荷试验报告一、引言带负荷试验是一种测试电气设备性能的方法,通过对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施加额外负荷,评估其在负荷情况下的工作能力。
本报告旨在对某电气设备进行带负荷试验并分析其性能表现。
二、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评估电气设备在负荷工况下的运行状态,确定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带负荷试验,可以检测设备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设备在负载变化时的响应能力。
三、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采用了以下步骤:1. 设定试验负荷:根据设备的额定负荷和工作环境要求,确定试验负荷大小。
2. 施加负荷:按照设备的额定负荷要求,逐渐增加负荷直至设备达到额定负荷。
3. 测试参数:在试验过程中,记录设备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4. 负荷变化测试:在设备达到额定负荷后,逐渐增加或减小负荷,观察设备的响应能力和稳定性。
5. 测试结束:试验完成后,记录试验数据并撰写试验报告。
四、试验结果本次试验的结果如下:1. 设备参数:设备在额定负荷下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均符合设计要求,表明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2. 负荷变化测试:设备在负荷变化时,能够迅速响应并保持稳定工作,表明设备具有良好的负载适应能力。
五、分析与讨论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符合要求,能够在额定负荷下正常工作。
2. 设备具有较好的负载适应能力,能够在负荷变化时保持稳定工作。
3. 设备的性能表现良好,符合预期要求。
六、结论通过本次带负荷试验,我们对电气设备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 设备在额定负荷下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2. 设备具有良好的负载适应能力,能够在负荷变化时保持稳定工作。
3. 设备的设计与制造质量良好,能够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七、建议基于本次试验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建议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严格按照设备的额定负荷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建议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带负荷试验,以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修复。
带负荷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带负荷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技巧。
3.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二、实验原理带负荷实验是一种测试发动机性能的方法,通过在不同负荷条件下对发动机进行测试,可以了解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状态,为发动机的设计、优化和维修提供依据。
实验原理如下:1. 在发动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发动机的负荷,即改变测功器供水量,使发动机在标定转速下稳定运转。
2. 测量发动机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燃料消耗量、燃料消耗率、转速、扭矩等参数。
3. 分析实验数据,绘制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评估发动机的性能。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测试用发动机(汽油机或柴油机)2. 测功器3. 转子4. 转速显示仪5. 油耗测定仪6. 秒表2只7. 气压计8. 温度计9. 湿度计10. 废气分析仪11. 烟度计12. 噪声仪13. 常用工具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按实验须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启动发动机,暖机,使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并调整发动机到最佳工作状态。
2. 实验进行:a. 使发动机在某一节气门位置(或某一供油齿条位置)下运转,调整发动机负荷(即改变测功器供水量),使发动机在标定转速下稳定运转。
b. 测取记录以下数据:(1)转速n(2)测功器磅称读数P(3)耗用定量燃油所经历的时间t(4)冷却水温度(5)机油压力、温度(6)发动机排气温度(7)发动机排放、噪声c. 改变节气门(或供油量)位置,改变发动机负荷,使发动机恢复到标定转速下稳定运转,再次测取记录上述数据。
d. 继续改变工况,一般由低负荷往高负荷作,一直到节气门全开(或供油量达到最大值)为止,可测取6—8个点。
e. 实验中要绘制监督曲线ge-p。
3. 实验结束:实验结束后,关闭发动机,整理实验仪器和设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整理:将实验过程中测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转速、扭矩、燃料消耗量、燃料消耗率等。
2. 绘制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以发动机转速为横坐标,燃料消耗量为纵坐标,绘制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
负荷开关试验报告

负荷开关试验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负荷开关进行试验,并分析试验结果。
负荷开关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设备,用于控制电路中的负载。
通过对负荷开关进行试验,可以验证其性能和可靠性,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评估负荷开关的负载能力、稳定性和断电保护能力。
具体试验目标如下: - 测试负荷开关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下的工作状态。
- 确定负荷开关在负载变化时的响应时间和稳定性。
- 评估负荷开关的断电保护能力,包括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
3. 试验装置和方法3.1 试验装置本次试验使用以下装置: - 负荷开关:型号 X,额定电流 10A,额定电压 220V。
- 电源:额定电流 20A,额定电压 220V。
- 示波器:用于测量电流和电压波形。
3.2 试验方法1.将负荷开关连接到电源,并保持负荷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2.逐步增加电源电流,记录负荷开关闭合时的电流值。
3.将负荷开关置于开启状态,将负载逐步增加到额定电流的75%、100%和125%,记录负荷开关的响应时间和稳定性。
4.对负荷开关进行短路试验,并记录断电保护时间。
5.对负荷开关进行过载试验,并记录断电保护时间。
4. 试验结果和分析4.1 额定负荷试验在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下,负荷开关正常工作,闭合时的电流值为10A,符合要求。
4.2 负载变化试验在负载逐步增加的过程中,负荷开关的响应时间较短且稳定性良好。
在75%、100%和125%负载下,负荷开关的响应时间分别为x ms、y ms和z ms。
试验结果表明,负荷开关能够平稳地承受负载的变化,并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4.3 短路保护试验在进行短路试验时,负荷开关能够及时断电,保护电路的安全。
断电保护时间为x ms,符合标准要求。
4.4 过载保护试验在进行过载试验时,负荷开关能够在过载时断电,有效保护电路。
断电保护时间为x ms,符合标准要求。
5. 结论经过试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 负荷开关型号 X 在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下表现良好,符合要求。
主变带负荷试验指导书

Q/ZD 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Q/ZDJ 40.21-2005 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作业指导书2005-12-31 发布 2006-06-15 实施浙江省电力公司发布前言«变电检修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继电保护部分)包括二十二个部分。
本部分为Q/ZDJ 40—2005的第21部分,是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的作业指导书。
本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生产部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信息部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生产部、浙江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绍兴电力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何强。
本部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生产部负责解释。
文档* * 变电所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 * * 变电所#* 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包括PST-1202A、PST-1202B、PST1212、PST-12、PST-1200)。
2修前准备2.1 准备工作安排(见表1)2.2 主要工器具(见表2)表2 主要工器具文档2.3 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编制要求(见表3)2.4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见表4)表4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2.5 安全注意事项(见表5)表5 安全注意事项文档3校验工作流程(见表6)表6 校验工作流程续前表文档4校验项目及工艺标准(见表7)表7 校验项目及工艺标准文档文档续前表文档附录A(规范性附录)安全预控措施卡表A.1 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单位编号文档文档执行人:监护人:恢复人:监护人表A.2 危险点分析及预控记录卡附录B(规范性附录)* * 变电所#* 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记录卡表B.1~B.13给出了 * * 变电所#* 主变保护带负荷试验记录文档表表B.3 主变一次侧负荷记录表B.6 第一套差动保护实测负荷电流及相位值文档文档图1 第一套差动保护向量图0O 150180O210270O表B.7 第一套差动保护差电流显示值表B.8 第二套差动保护实测负荷电流及相位值图2 第二套差动保护向量图文档表B.10 后备保护用电流回路实测负荷电流及相位值文档文档图3 高压侧后备保护用电流向量图0O90O150180O210270O文档图4 中压侧后备保护用电流向量图 图5 低压侧后备保护用电流向量图0O 90O150180O 210270O0O90O150180O 210270O表B.11 备用、计量、测量等电流回路实测二次负荷电流值表B.12 状态检查表B.13 校验工作终结文档文档。
带负荷试验标准化调试报告

第一部分、母线电压及所用电低压侧核相
接地变同电源核相
4.结论:合格
第二部分110kV线路保护带负荷
5. 110kV陆虹风1940带负荷
故障录波回路带负荷
检查结果:正确
结论:合格
第三部分主变带负荷
6. 主变带负荷
6.1. 交流电压检测
测量、计量回路带负荷
低压侧测量回路六角图测量(参考高压侧电压)
测量、计量读数检查
检查结果:正确
6.3. 主变差动保护带负荷
保护显示值检查
检查结果:正确
6.4. 测量、计量回路带负荷
测量、计量读数检查
检查结果:正确
6.5. 结论:合格
第四部分110kV线路保护带负荷
7. 110kV陆虹风1940带负荷7.1. 保护回路带负荷
检查结果:正确
8. 110kV陆虹风1940带负荷8.1. 保护回路带负荷
8.1.1.交流电压检测
检查结果:正确
9. 35kVSVG带负荷9.1. 测量、计量回路带负荷
9.1.3.测量、计量读数检查
检查结果: 9.2.
保护带负荷
9.2.1.
保护显示值检查 检查结果:正确
9.3.
母线保护带负荷
9.3.1.
保护显示值检查 检查结果:正确
9.4.
结论:合格
10.
调试结论
合格!
11.
使用仪表、调试人员和审核人员
正确。
电站调试实践报告范文

电站调试实践报告范文背景介绍电站调试是指在完成电站建设后,对电站设备和系统进行测试、运行和故障排除,以保证电站正常稳定运行的过程。
电站调试是电站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电站正式运行前的最后一步,对于确保电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非常关键。
本实践报告将对一次电站调试实践进行详细描述和总结。
调试目标本次电站调试的主要目标是验证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系统的功能完整性,确保各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实现电流、电压等参数的稳定和可控。
调试方案根据电站设计和工程施工图,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调试方案。
首先,对电站设备进行逐个检查,确保其安装牢固,各连接线路正常,各传感器和仪表的接线正确。
然后,逐个启动各设备和系统,调整参数,观察设备运行情况以及系统响应。
在调试过程中,我们还将进行负荷测试和过载保护测试等特殊测试,以确认电站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最后,对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整理,并提出解决方法和改进建议。
调试步骤1. 设备检查首先,我们对电站设备进行逐个检查,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控制系统等。
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的外观、安装和固定情况,设备间的接线和连接器的连接情况,设备传感器和仪表的接线是否正确等。
2. 设备启动和参数调整在设备检查完毕后,我们逐个启动各设备,按照设备的启动顺序和要求进行操作。
同时,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要求,对设备的参数进行调整,如发电机的电压、频率调整,变压器的接线方式调整等。
3. 系统测试和功能验证在设备启动和参数调整完成后,我们对电站系统进行测试和功能验证。
主要包括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保护功能、监测和报警功能等。
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特殊测试,如负荷测试、过载保护测试等。
4. 问题记录和总结在调试过程中,我们记录了各个设备和系统运行的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同时,我们对问题进行整理和分类,并提出解决方法和改进建议。
调试结果设备运行状态稳定通过对各设备和系统的调试,我们成功实现了设备的正常启动和参数调整。
工程施工调试实验报告总结

工程施工调试实验报告总结实验名称:工程施工调试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施工调试,检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效率性,提前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一、实验背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调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施工调试,可以对施工方案进行验证,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二、实验内容1. 实地勘察: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地形地貌、环境条件和施工现状,为施工调试做好准备。
2. 施工准备:根据勘察结果,确定施工方案,制定施工计划,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力。
3. 施工调试:按照施工方案和计划,进行施工操作,并注意观察、记录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情况。
4. 问题解决: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和总结,为日后施工提供参考。
5. 结果分析:对施工调试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为未来的施工工作提供参考。
三、实验结果1. 实地勘察结果显示,施工现场地势平坦,环境条件较好,适合进行施工调试。
2. 施工方案经过调试验证,操作流程简单清晰,施工效率高。
3. 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未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4. 结果分析表明,施工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工程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实验总结本次工程施工调试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验证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通过实地勘察、施工准备、施工调试、问题解决和结果分析等环节的有机结合,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未来的工程施工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施工计划,提高施工效率,加强施工质量管控,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工程施工的水平和品质。
希望通过本次实验报告的总结,能够为工程施工调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为工程施工调试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愿大家共同努力,为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
机组甩负荷带厂用试验电调试方案

机组甩负荷带厂用试验电调试方案一、试验目的:通过机组甩负荷试验,验证机组的运行可靠性,确保机组满足厂用电的需求,并检验机组的调节性能。
二、试验原理:三、试验内容:1.确定试验负荷:根据厂用电的实际负荷情况,确定机组的额定负荷和甩负荷的负荷等级。
2.检查机组状态:确认机组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包括燃料供应、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等。
3.启动备用机组:启动备用机组,并使其达到稳定工况。
4.制备试验机组:使试验机组达到额定工况,并确保各项参数稳定。
5.甩负荷操作:通过开关装置将试验机组与厂用电系统隔离,并切换至无负荷状态。
6.观察参数变化:记录机组的电压、频率、功率因数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在瞬态过程中评估机组的调节性能。
7.恢复负荷:将试验机组恢复至正常工况,逐步接受厂用电负荷。
8.停机检查:停机后检查机组的运行状况,包括设备温度、润滑、排烟等。
四、试验安全:1.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避免过载损坏设备。
2.确保试验过程中旁路开关、隔离开关等装置可靠。
3.确保人员安全,控制试验区域的进出。
五、试验记录:1.记录启动备用机组的时间和过程。
2.记录试验机组达到额定工况的时间和过程。
3.记录甩负荷操作的时间和过程,包括各参数的变化。
4.记录试验机组恢复负荷的时间和过程。
5.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六、试验分析:根据试验记录和数据分析,在甩负荷过程中评估机组的调节性能,包括起停时间、电压和频率的波动范围等,并结合厂用电的实际需求,确定机组是否能够满足负荷的要求。
七、试验改进:根据试验分析结果,如有必要,可以对机组的控制策略、调节装置等进行改进,以提高机组的调节性能和可靠性。
八、试验总结:总结试验结果,评估机组的运行状况,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确保机组满足厂用电的需求,提高机组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试
名称
110kV 风凌站
投产带负荷试验 内容
第一部分 110kV、10kV 母线电压及所用电低压侧核相
1. 110kV 母线电压二次电压测量
测试项目
Ua Ub Uc Uab Ubc Uca Ul 相序
1 母二次电压
测试数据(V)
保护电压
计量电压
60
60
60
60
60
60
105
105
105
105
Ubc
Uca
97
98
97
98
功率潮流 P= 0 MW Q= - 5MVar
P= 0 MW Q= - 5MVar
相序 正序 正序 CT 变比 600/5
600/5
检查结果: 正确
9.2. 保护带负荷
9.2.1. 六角图测量(参考电压 Ua)
相别
一次电流(A) 二次电流(A)
A
258
1.6
B
258
1.6
检查结果: 正确 8. 110kV 陆虹风 1940 带负荷 8.1. 保护回路带负荷 8.1.1. 交流电压检测
检测项
检测值
Ua
Ub
Uc
Uab
测量回路电压
59.7
60.1
60.0
103.6
计量回路电压
59.9
60.1
60.0
103.6
8.1.2. 六角图测量(参考电压 Ua)
相别
一次电流(A) 二次电流(A) 相位(度)
功率潮流 P= 0MW Q=7.62Mvar
相序 正序 正序 CT 变比 600/5
CT 变比 600/5
检查结果: 正确
检查结果: 正确
9. 35kVSVG 带负荷 9.1. 测量、计量回路带负荷
9.1.1. 交流电压检测
检测项
检测值
Ua
Ub
Uc
Uab
保护、测量回路电压 56.5
56.5
56.6
98
0.57
270
B
456
0.57
30
C
456
0.57
150
N
0
0
----
6.2.3. 测量、计量读数检查
检查结果: 正确
功率潮流 P= 0 MW Q= 5 MVar
功率潮流 P= 0 MW Q= -5 MVar
6.3. 主变差动保护带负荷
CT 变比 2000/5
CT 变比 2000/5
6.3.1. 保护回路六角图测量(参考高压侧电压 Ua)
有效日期 2017.10
调试日期
60
60
60
103
103
103
0
正序
6.1.2. 低压侧
检测项
检测值
Ua
Ub
Uc
Uab Ubc Uca
UL
相序
计量回路电压
60
60
60
103
103
103
-
正序
测量回路电压
60
60
60
103
103
103
-
正序
主变保护
60
60
60
103
103
103
-
正序
后备保护
60
60
60
103
103
103
-
正序
6.2. 测量、计量回路带负荷
相别
一次电流(A) 二次电流(A) 相位(度)
A
80
0.67
90
B
80
0.67
209
C
80
0.67
330
N
0
0
----
Ubc 101.0
Uca 101.4
功率潮流 P= 0MW Q=5.1Mvar
功率潮流 P= 0MW Q=5.1Mvar
相序 正序 CT 变比 600/5
CT 变比 600/5
检查结果: 正确
相别
一次电流(A) 二次电流(A) 相位(度)
低
A
456
0.57
270
侧
B
456
0.57
30
C
456
0.57
150
N
0
0
----
6.4.3. 测量、计量读数检查
检查结果: 正确
功率潮流 P= 0 MW Q= -5 MVar
CT 变比 2000/5
6.5. 结论:合格 第四部分 110kV 线路保护带负荷 7. 110kV 陆虹风 1940 带负荷 7.1. 保护回路带负荷
6.2.1. 低压侧测量回路六角图测量(参考高压侧电压 Ua)
相别
一次电流(A) 二次电流(A) 相位(度)
A
456
0.57
90
B
456
0.57
209
C
456
0.57
330
N
0
0
---
6.2.2. 低压侧计量回路六角图测量(参考高压侧电压 Ua)
相别
一次电流(A) 二次电流(A) 相位(度)
A
456
检查结果: 正确
相位(度)
271 29 149 ---
功率潮流 P= 0 MW Q= - 5MVar
9.4. 结论:合格
CT 变比 600/5
CT 变比 600/5
10. 调试结论
合格!
11. 使用仪表、调试人员和审核人员
仪表名称 嵌型相位表
型
号
A460
审核者
计量编号 007901
准确级 0.5
调试者
临时变
Ua
Ub
Uc
UN
Ua
2
398
340
232
Ub
389
3
392
235
Uc
388
391
2
224
UN
230
230
230
--
4. 结论: 合格 第二部分 110kV 线路保护带负荷 5. 110kV 陆虹风 1940 带负荷
故障录波回路带负荷
交流电压检测
检测项
检测值
Ua
Ub
Uc
Uab
故障录波装置电压
60
105
105
2
-
正序
正序
测试项目 保护电压
Ua Ub Uc Uab Ubc Uca Ul 相序
2. 35kV 母线电压二次电压测量
测试项目
Ua Ub Uc Uab Ubc Uca Ul 相序
I 段二次电压
测试数据(V)
保护电压
计量电压
59
59
59
59
59
59
103
103
103
103
103
103
2
-
正序
60
60
103
六角图测量(参考电压 Ua)
相别
A B C N
一次电流(A) 二次电流(A)
72
0.33
72
0.33
72
0.33
0
-----
相位(度)
268 28 147 ----
测量、计量读数检查
检查结果: 正确
Ubc
Uca
103
103
功率潮流 P= -1.1 MW Q= -5 MVar
相序 正序 CT 变比
相别
A
读数(A)
0.00
B 0.00
C 0.00
6.3.3. 中性点零序电流、间隙零序电流检查
高压侧中性点零序电流(mA)
10
中压侧中性点零序电流(mA)
10
高压侧间隙零序电流(mA)
----
中压侧间隙零序电流(mA)
----
6.3.4. 保护显示值检查
检查结果: 正确
6.4. 测量、计量回路带负荷
C
258
1.6
N
0
0
9.2.2. 保护显示值检查
检查结果: 正确
相位(度) 271 29 149 ---
功率潮流 P= 0 MW Q= - 5MVar
9.3. 母线保护带负荷
9.3.1. 六角图测量(参考电压 Ua)
相别
一次电流(A) 二次电流(A)
A
258
1.6
B
258
1.6
C
258
1.6
N
0
0
9.3.2. 保护显示值检查
计量回路电压
56.5
56.5
56.6
98
9.1.2. 六角图测量、计量(参考电压 Ua)
相别
一次电流(A) 二次电流(A) 相位(度)
A
258
4.3
271
测
B
258
4.3
29
量
C
258
4.3
1458
4.3
271
计
B
258
4.3
29
量
C
258
4.3
149
N
0
0
----
9.1.3. 测量、计量读数检查
A
40
0.33
90
B
40
0.33
209
C
40
0.33
330
N
0
0
----
8.1.3. 六角图计量(参考电压 Ua)
相别
一次电流(A) 二次电流(A) 相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