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公路工程热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13篇)

公路工程热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13篇)

公路工程热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13篇)篇1:公路工程热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材料准备1.1沥青材料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情况及路面类型等,选取沥青路面沥青标号。

同时应根据品种、标号分开存储沥青材料,其存储不能长期放置于自然温度下,要求在储罐内沥青存储温度必须控制在130~170℃之间,并直立堆放桶装沥青,随后将苫布覆盖其上。

1.2集料粗集料。

碎石、筛选砾石、破碎砾石等为沥青层选取的粗集料类型,高等级公路通常情况下不选用砾石、矿渣进行施工。

清洁、干燥及表面粗糙为粗集料选取的要求,如集料受热易出现变质情况时,则可检验通过拌和机烘干后的集料。

选取50毫米以上粒径的破碎砾石作为施工材料,其砾石含泥量必须控制在1%以下。

细集料。

天然砂、机制砂及石屑等为沥青路面的细集料。

清洁、干燥、无风化与杂质为沥青路面细集料的选择标准,同时还要必须确保其颗粒级配符合施工规定。

0.075mm以下含量的天然砂为细集料的清洁程度指标,以砂当量表示石屑、机制砂。

1.3填料选取石灰岩、岩浆岩内的强基性岩石等石料磨制的矿粉作为沥青路面选取的矿粉,并清除原石料内的泥土杂质,确保其干燥性与清洁性。

作为填料的应用时,粉煤灰用量必须控制在1/2以下,粉煤灰烧失量控制在12%以下。

混合矿粉后其塑性指数必须控制在4%以下,其他质量规定等同于矿粉。

通常情况下不会选取粉煤灰作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填料。

1.4纤维稳定剂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等为沥青混凝土内纤维稳定剂的掺加材料,其中木质素纤维质量技术要求。

篇2:公路工程热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论文公路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转变我国交通运输结构,更推动了经济建设发展,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热拌沥青路面施工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形式,其优点为平整度良好、行车舒适等,基于此,在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与推广。

为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的.应用,规范施工流程,提升公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研究论文(5篇材料)

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研究论文(5篇材料)

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研究论文(5篇材料)第一篇: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研究论文【摘要】近些年,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国道路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高速公路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的同时,它的质量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状分析,探讨了我国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和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控制。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质量控制1引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对高速公路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高速公路的路面是衡量高速公路质量的直接性因素,也直接地影响到交通的便捷程度,当前的公路路面通常都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主,加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洼不平的现象普通存在着,影响混凝土路面的平整性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内在原因是施工人员的技术应用不恰当,没有按照规范的要求对路面进行施工,以致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受到影响,容易出现坑洼的现象;②外在原因是由于在路面的使用中,没有对路面的承载量有个明确的规定,导致许多超载现象的发生,或者有的驾驶员在明知有规定还违规驾驶,针对这一情况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

在内外方面共同的影响下,沥青混凝土的路面质量得不到保证,容易有坑洼情况的出现,不但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还给路面的施工带来困难。

3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3.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需综合考虑相关标准要求、施工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拌合温度,合理掺入矿粉:①适当地调整混合料的温度,以确保混合料的温度在加入矿粉之后仍然能符合规定的温度要求;②矿粉温度不得低于混合料的温度。

只有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混合料拌合后其温度的稳定性才能得到保障。

现阶段对于施工的规定中混合料的出厂要求有明确的标准要求,以165℃左右为最佳的状态。

3.2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及拌和温度对施工过程中的沥青含量及拌和温度是有标准要求的,因此需要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检查,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规定。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论文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论文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论文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的公路建设中应用广泛,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是我国各等级公路建设和市政道路建设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施工工艺,路面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的研究是保证公路耐久性的重要的保障。

本文作者结合现场施工经验总结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然后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机理出发,提出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期间的注意事项,并从合理施工的角度阐述了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机理;施工技术目前公路路面主要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结构,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行车舒适、噪音低、耐久性强、防渗性好以及易修复等特点,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公路的建设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高速公路几乎全部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成为了现代公路建设的一种主要施工工艺方式,其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层铺法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二是拌合法沥青碎石路面的施工。

其中拌合法又分为冷拌和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两种技术。

其中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的应用较多,下面对其施工工艺做一简单介绍:1.1准备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在施工准备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熟悉设计图纸,并进行详细认真的分析研究,对项目规模要有所掌握、对流程和施工日期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将沥青混凝土的数量准确的计算出来,为日后开展科学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1.2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首先在拌合机中拌好后然后通过运料车运送至现场,沥青的加热温度应该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严格控制混合原料的出炉温度,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和碾压温度应当根据沥青的粘连程度试验确定的原料温度曲线确定。

将改性沥青混合原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165~185℃运抵施工现场时的原料温度不得低于170℃,进行层铺时温度不低于160℃。

公路工程路面施工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公路工程路面施工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公路工程路面施工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公路工程路面施工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摘要: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下,公路事业随之取得显著进步,当公路工程进行路面施工时,应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可以提升路面施工质量,而且还能为公路工程的后期投入使用奠定基础,使其成为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主要施工技术。

对此,文章首先对沥青混凝土公路路面的施工准备进行分析,然后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具体阐述,最后研究加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措施,确保公路工程整体质量得以提升。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0引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使公路工程成为当前的基础建设之一,在进行公路工程的建设时,施工技术整体水平情况与工程质量存在直接联系,因此,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严格按照相应规范标准进行,认真做好各环节的有效控制,防止出现任何质量问题,保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满足合格水平。

由此可见,在公路工程进行路面施工时,加大对沥青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力度,对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整体施工效率。

1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准备在我国公路事业稳定发展的背景下,当进行公路工程的施工时,沥青混凝土路面逐渐成为其主要构成部分,施工技术水平更是关系到公路整体质量,因此,为了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要求施工企业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促进公路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提高公路施工质量。

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建设初期,其施工准备具体包括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时,对其配合比的设计,通常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目标、生产、已经生产等几个阶段,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对其施工材料进行配合比的制定,确保材料具有较高的质量标准。

第二,检测试验。

一般情况下,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检测试验时,其试验段是以150m长度为准,通过试验段的相关操作,以便获取有效数据,例如:混合料的初压与复压、终压温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摊铺速度和系数等相应设定,确保各项验证均满足生产标准,能为更好的施工奠定基础。

公路路面沥青混凝土应用论文

公路路面沥青混凝土应用论文

公路路面沥青混凝土应用论文【摘要】在公路交通建设过程中还应积极的推动公路施工的新工艺,本文主要结合作者的施工经验,对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配合比、碾压的变数以及碾压的速度等进行精心的控制,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沥青混凝士;路面;应用一、工程应用特点本工程的施工路面主要采用的是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大、整体性好、强度好,经久耐用,平整度高等针对抵抗控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碾压变数以及碾压速度的指标都是应该有效的提高路面的平衡度、密实度以及使用寿命的养护成本控制措施的,这不仅能够节省一定的费用成本,节省路面整体的养护管理费用。

在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性流程:(1).沥青混合料的拌制;(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3).沥青混合料摊铺;(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二、技术方案1.沥青混合料拌和采用LB.3000型先进拌和设备。

2.采用15.20T自卸车运输。

3.采用LT.9B型自动伸缩摊铺机铺筑。

铺筑沥青混凝土时,我们在摊铺机两侧熨平板前后各安装两个红外线感应探头,与摊铺机同步前进,大大提高沥青面层施工的平整度。

4.采用组合压路机形式碾压,通过铺筑试验段总结分析出铺筑沥青混凝土的虚铺系数和压实遍数。

压路机组合形式见平表1。

3.技术资料3.1经过试验路段铺筑,取得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数据,在整个沥青路面的铺筑阶段,又积累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技术资料。

3.2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经过试验路段的铺筑,取得多种技术数据的基础上,经检测合格并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开始沥青混合料的正式铺筑。

3.2.1沥青混合料铺筑的工艺流程。

3.2.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沥青混合料由LB一3000型先进拌和拌合设备拌制,每小时产量为220~340t,办好后由自卸车盖上蓬布运往工地,准备铺筑。

拌和楼连续拌料贮存。

沥青混合料出厂,须经试验人员逐车检测温度,合格后填写发料单才能出厂,发现花白料或温度质量不合要求者,按废料处理。

3.2.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研究论文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研究论文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研究论文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研究论文1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条件就地热再生技术是利用表面加热、翻松铣刨旧沥青路面,并将相应量的骨料、沥青及再生剂等添加到旧沥青内,通过移动式现场拌和设备进行加热拌和,热铺成为新的沥青路面面层。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维护改造施工中,如选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必须确保沥青路面厚度在75毫米以上。

当50毫米为沥青路面处理厚度(沥青面层在75毫米以下)时,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中下卧沥青路面少量基层结构将产生翻松现象,在拌和、摊铺施工中将增加施工的难度。

在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维护改造前期,应认真分析路面损坏程度,在进行损坏类型、程度等相关信息的确定。

在沥青路面维护中,就地热再生技术具有局限性,无法修复所有沥青路面。

在确定损坏程度后,可根据旧路面实际情况,进行与之相适应施工工艺的选择,表面再生、复拌与重铺为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主要工序,为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施工要求进行有效施工,才能推动公路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路面结构承载能力评价为确保施工质量,必须将沥青路面厚度控制在75毫米以上,才能使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

如旧路面结构承载力需补强时,可选用一般道路设计方式进行补强厚度的确定,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大规范结构失效情况的出现。

如旧路面结构承载力能够对预期交通量进行满足,可选用以下3种方式进行施工:(1)所需再生厚度在20毫米以下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可选用重铺、表面再生等方式进行施工,并处理薄热拌沥青混合料加铺层。

(2)如再生厚度在20到50毫米范围内时,可选用重铺方式,必要时则可选用表面再生与复拌方式进行施工,并与薄热拌沥青混合料加铺层相结合共同运用。

(3)如再生厚度在50毫米以上时,可选用复合维护、分期维护及热拌沥青混合料加铺层等方式进行施工。

(二)旧路面材料性能分析(1)芯样测试可选用表干法、水重法等进行试验,以此对旧路面材料的毛体积密度进行确定,并为配合比设计的确定提供可靠的保障。

路面施工技术论文(2)

路面施工技术论文(2)

路面施工技术论文(2)路面施工技术论文篇二浅析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公路也有了很大发展,并且对公路行车安全、舒适性及行车速度等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公路工程路面的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公路工程就要不断加强施工技术提高及质量控制,以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要求。

本文深入研究分析了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并对沥青路面原材料的选用、质量要求、混合料拌制及铺筑等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探讨,为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公路路面由垫层、底基层、基层、面层等构成,通过在公路路基上采用不同的材料或混合料铺筑而成,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汽车的行驶提供道路平台,并确保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以及乘客的舒适性。

公路路面的使用性容易受到行车荷载和天气因素的破坏,因此为加强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必须提高和控制施工技术,充分发挥出沥青路面特有的优势。

沥青路面具有质量高、耐久性好的特点,其所使用的沥青材料矿料间粘结力强,加强了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得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1]。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原材料的选用公路沥青路面原材料必须根据公路所处地地质、气候特点和对材料性能的要求选用,并且在充分考虑车辆荷载、交通量增加等因素对路面影响的基础上,选用质量优的路用原材料。

路用原材料主要包括沥青、集料、填料等,选择时必须谨慎。

(1)沥青材料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当地气候和沥青温度、疲劳特性及混合料类型等各种因素,即使在混合料中沥青材料只占小部分,但合适的沥青材料有利于加强混合料的弹性和粘结性。

(2)集料是岩石破碎后的碎石材料,可根据其粒径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两种,占据沥青混合料的大部分,对其路用性能具有关键性作用。

为加强粗集料在混合料中的骨架作用,应选择干燥、无杂质且无风化的碎石,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为了使细集料可以在混合料中有效的镶嵌、挤压并减少空隙,应采用可满足吸水率、粘附性和坚固性设计要求的材料。

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路面施工论文

沥青混凝土路基路面路面施工论文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学生姓名: 李缦专业:市政工程施工层次:专科指导老师: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二○一一年九月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学生姓名:李缦学习站点: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教育形式:成人教育层次:专科专业:市政工程施工入学时间:2009年3月指导教师:职称: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二○一一年九月摘要摘要: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对市政道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道路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使用品质。

要做到路基的坚固而稳定,必须精心施工,才能建成高质量的路基工程。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中一道关键工序,根据从事施工的工作体验出发,谈及该类路面施工中前场和后场的工艺控制及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对现场施工具有一定的作用。

自浙江省修建第一条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开始至今,高等级公路大多数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施工逐步引起了大家广泛关注。

根据现代交通的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足够的稳定性(包括干稳定性、水稳定性、温度稳定性)、足够的平整度、足够的抗滑性和尽可能低的扬尘性。

针对这些要求,我们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从选材到工艺控制、现场施工都加以严格的控制.通过对多条高等级公路的施工,从中总结出如何控制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控制施工质量的方法以及对其他施工质量控制能有借鉴、参考作用.[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沥青砼路面; 平整度;摊铺;压实目录第一章概述 (5)第二章、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控制是质量保障的关键 (5)2。

1、沥青混凝土后场质量控制 (5)2。

2沥青混凝土前场施工工艺控制(现场铺筑的控制) (6)2。

2.1、质量意识、管理的力度、科学制度的制定和严格执行是施工质量的保证 (7)2.2.2、赶工期造成工程质量失控 (7)2。

2.3、影响沥青砼路面平整度的可预见因素 (8)2.3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10)2.3.1、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10)2.3.2、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10)2.4质量控制的关键程序 (1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论文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的公路建设中应用广泛,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是我国各等级公路建设和市政道路建设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施工工艺,路面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的研究是保证公路耐久性的重要的保障。

本文作者结合现场施工经验总结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然后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机理出发,提出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期间的注意事项,并从合理施工的角度阐述了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机理;施工技术
目前公路路面主要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结构,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行车舒适、噪音低、耐久性强、防渗性好以及易修复等特点,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公路的建设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高速公路几乎全部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成为了现代公路建设的一种主要施工工艺方式,其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层铺法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二是拌合法沥青碎石路面的施工。

其中拌合法又分为冷拌和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两种技术。

其中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的应用较多,下面对其施工工艺做一简单介绍:
1.1准备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项目经理部主要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在施工准备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熟悉设计图纸,并进行详细认真的分析研究,对项目规模要有所掌握、对流程和施工日期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将沥青混凝土的数量准确的计算出来,为日后开展科学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1.2沥青混合料的拌合
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首先在拌合机中拌好后然后通过运料车
运送至现场,沥青的加热温度应该控制在规规定的围之,严格控制混合原料的出炉温度,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和碾压温度应当根据沥青的粘连程度试验确定的原料温度曲线确定。

将改性沥青混合原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165~185℃运抵施工现场时的原料温度不得低于170℃,进行层铺时温度不低于160℃。

1.3层铺工艺
沥青混合料的层铺工艺是确保沥青面层达到预期平整度的重要
环节,而提高路面平整度最主要的措施就是要连续、缓慢、均匀的进行层铺。

层铺过程中的控制指标主要有平整度和温度。

沥青混合料的层铺温度根据气温变化进行调节。

一般正常施工控制在不低于130℃~140℃。

不超过165℃,在层铺过程中要做到随时检查并作好记录。

层铺过程中,底、中、面层应采用走线法施工,表面层采用平衡梁法施工,摊销机均匀连续的行驶进行工作,这样才能确保路面的平整度。

2 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原因分析
目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和耐久性不足已成为了影响
我国公路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路面病害的产生主要由一些共性的技术因素造成的,但是其根源主要在于施工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握不够。

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形态及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2.1 裂缝
常见的纵向裂缝基本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大都出现在距路肩边缘3~5m围。

而且有时还伴随有少量支缝。

直线形裂缝主要是在大荷载反复的作用下产生的,还有一种裂缝主要是因为路基不均匀沉降形成的其形态呈弧形且两端向路堤边缘延伸的裂缝。

横向裂缝出现在垂直于道路中心线的位置,这些裂缝的间距不等,时常伴随有少量的支缝,并且随着时间的增长裂缝也逐年增加。

产生横向裂缝的两个主要原因是沥青面层的低温收缩与半刚性基
层收缩裂缝的反应。

同时,在填挖交界处的差异不均匀沉降也会产生呈弧形的横向裂缝。

2.2 变形破坏
沉陷指沥青混凝土路表面的局部凹陷,它是由路基沉降变形或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或者由于局部开挖后回填土压实不足而造成的,伴随路面的结构层破坏而形成。

修补后损坏继续发展。

2.3 水损
水损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水的作用下,沥青逐渐丧失与矿料颗粒之间的粘结力,造成了局部沥青从矿料表面脱落,并且在车辆往复行驶的作用下,使得沥青面层呈现出了松散的状态,以致集料从
路面脱落形成一个个的坑槽。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混合料加热使沥青的温度过高,从而导致沥青的老化严重以至于失去粘性,就可能导致松散现象的出现。

2.4 表面损坏
表面损坏的一种表现是泛油,其指的是沥青面层中的自由沥青受热膨胀,由于沥青混凝土空隙无法容纳,部分沥青迁移到表面的现象。

在施工过程中,设计空隙率过小、沥青的用量过多、沥青混合料离析等情况使细料过于集中以及沥青高温稳定性差都是导致泛油的重要原因。

3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3.1 原材料选择
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作为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原材料的选择主要是检查验收时候要按照规进行,正确合理地使用,避免为了省钱在工程上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

对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是一件很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施工中各个单位施的相互协调,其中包括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各材料供应部门。

施工单位是这些材料的直接使用者,从质检员、材料员、具体操作的个人班组和工长到项目经理都要十分重视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

3.2保证平整度的方法措施
路面的平整度是公路衡量车辆行驶舒适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平整度的要标准差小于1.2mm。

这项指标的检测方法是用平整度仪全线
每车道连续按每100m计算。

要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首先要保证混合料的质量,避免混合料的离析,同时还要防止由于粗细料压实系数不同而引起路面的不平整。

3.3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
沥青面层的压实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影响是非常重要
的因素,面层压实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既要保证压实足够但是也要避免延迟压实和碾压过度造成强度下降。

对于沥青等稳定类材料,压实延迟时间越长,压实度就越低,强度损失就越大。

过长的延迟压实和过度的碾压,都将对基层或底基层产生相当大的破坏作用。

3.4改进碾压工艺
碾压遍数会对压实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碾压初始阶段,压实度会明显增长,当压实度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便增长缓慢。

一般对于胶轮压路机,影响其压实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压路机的自重、轮胎的气压和压路机的洒水系统。

压路机的洒水系统非常重要,压路机刚刚开始碾压的时候,轮胎是凉的,所以沥青混合料很容易发生粘轮。

为了避免粘轮,可在胶轮压路机上喷洒少量的水。

但是如果喷水量控制不当,就会使混合料降温过快,从而影响压实效果。

结论
经分析得出结论,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的原材料一定要使用产品质量合格的原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保证路面的平整度是路面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指标,施工时应该严格控制这一指
标;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之后才能保证其有效地使用年限,因此压实过程中要使压实度达到规要求才行。

参考文献
[1] 天南,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1):206
[2] 宁,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创新途径[J],交通世界,2011(7):114-115
[3] 朱庆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北方交通[J],2011(6):169-1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