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试题含答案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1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有答案)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溶液、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退色,这是由于它们含有或能生成()A.氯气 B.次氯酸C.次氯酸根 D.氯化氢解析潮湿的氯气和新制的氯水中都含有次氯酸,而次氯酸钠溶液和漂白粉溶液都含有次氯酸根,它们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次氯酸。
答案 B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 mol H2O所含电子数为10NAB.1 mol Al与足量的稀盐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1.5 molC.在标准状况下,0.5NA Cl2所占的体积约是11.2 LD.在非标准状况下,22.4 L O2含有的分子数一定不是NA解析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压强越小,体积越大。
非标准状况下,22.4 L O2也可能是1 mol O2,所以所含分子数有可能为NA。
答案 D3.下列溶液中c(Cl-)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c(Cl-)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B.75 mL 2 mol•L-1 CaCl2溶液C.150 mL 3 mol•L-1 KCl溶液D.75 mL 3 mol•L-1 FeCl3溶液解析离子的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c(Cl-)=3 mol•L-1,C 选项中3 mol•L-1的KCl中c(Cl-)=3 mol•L-1。
答案 C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②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铜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可放出氧气④氯气与铁反应生成三氯化铁⑤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雾⑥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A.③④ B.①③⑤C.②④ D.①④⑤解析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2O2;钠在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不能置换出铜;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氯气与铁反应:2Fe+3Cl2 =====点燃2FeCl3;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久置氯水中,2HClO=====光照2HCl+O2↑,最后剩下的是稀盐酸。
(完整版)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科研成果不是由我国发明或创造的是( )A .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B.黑火药和造纸C.发现元素周期律D.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2.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16 g O 2中含有N A 个氧原子B.标准状况下,22.4 L 空气含有N A 个单质分子C.分子数为N A 的CO 、N 2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D.含N A 个Na +的Na 2O 溶解于1 L 水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3.发射飞船的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和液氧。
如果1 g 液氧中含有n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 ) A.16n B .n C .16n D .32n4.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银白色,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B.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C.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都是碱性氧化物5.下列关于新制氯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有Cl 2B.加入Na 2CO 3溶液产生气体,说明氯水有酸性C.加入红色纸条,红纸条退色,说明氯水有漂白性D.滴入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并保持不变,说明氯水有酸性6.当不慎有大量Cl 2扩散到周围空间时,处在该环境中的人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该物质最适宜采用的是( )A .NaOH B.NaClC.NaHCO 3D.NH 3·H 2O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②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 ③过氧化钠可在防毒面具中作供氧剂 ④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色的FeCl 3 ⑤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都能产生白烟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8.等质量的CH 4和NH 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二者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B.二者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7∶16C.二者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7∶169.反应A +3B===2C ,若7 g A 和一定量B 完全反应生成8.5 g C ,则A 、B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 .14∶3∶17B .28∶2∶17C .1∶3∶2D .无法确定10.将2.48 g Na 和Na 2O 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 mL 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则Na 和Na 2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分层作业1走进化学科学练习含答案

分层作业1走进化学科学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题组1.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1.(2024河南郑州联考)我国科学家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属于我国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是()①新一代抗疟药——双氢青蒿素的合成②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发展奠定基础③首次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④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统一的理论体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2.(2024山东莱阳一中模拟)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B.近代化学诞生的标志是道尔顿提出了电子学说C.尽量购买本地、当季的食物,可减少运输中的能耗,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题组2.化学科学及其特征3.(2024安徽定远中学模拟)下列诗文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4.(2024山东泰安模拟)2020年10月7日,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女科学家,以表彰她们“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学科B.化学科学的特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表征物质、在不同层面上创造物质C.化学科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D.现代化学注重理论分析、推理,不需要做化学实验5.(2024辽宁实验中学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B.化学已成为自然科学领域中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基础科学C.化学变化是自然界中物质变化的所有形式D.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的特点和魅力所在题组3.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与应用6.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关于其研究领域说法错误的是()A.探索原子、分子的特征和行为,从而控制原子、分子之间的反应B.分析自然界物质构成,以便在工厂中实现规模生产C.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新材料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D.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元素,解决环境、能源、资源问题7.下列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分子组装技术操控球形C60分子构成“纳米算盘”B.两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核,释放巨大能量,用于发电C.大量电器释放电磁辐射,造成电磁污染D.许多金属在低温下具有超导性8.(2024河南部分学校模拟)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现代化学还将在能源与资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B.研究氯气的性质用到观察、实验等方法C.中国3 200兆帕超级钢问世,说明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D.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提出原子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以下选择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mol-1就是气体摩尔体积B. 1 mol H2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约为2 gC.标准状况下,18g水的体积为22.4 LD. 1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2.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和三氧化硫气体相比较:①它们所含分子数目之比为4∶5;②它们所含氧原子数目之比为5∶6;③它们所含原子总数之比为1∶1;④它们所含的硫原子数目之比为5∶4;⑤它们的密度之比为4∶5。
上述有关叙述中正确是()A.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④⑤D.①②⑤3.将一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有()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③反应后溶液变红④钠熔成闪亮的小球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③④⑥4.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溶于水的有毒气体B.氯气、液氯和氯水都是纯净物,都有漂白性C.点燃是H2和Cl2化合的唯一条件D.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5.某溶液中只含有Na+、Al3+、Cl-、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Al3+和的个数比为()A. 1∶2B. 1∶4C. 3∶4D. 3∶26.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B.在常温常压下,1 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AC. 32 g氧气含原子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N A个H原子7.决定一定量的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分子的大小B.气体分子的质量C.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大小D.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大小8.在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贡献在于()A.提出了元素周期律B.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C.提出了燃烧的本质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来水中通入少量Cl2用于杀菌、消毒是利用了Cl2能杀菌、消毒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可用于杀菌、消毒C.漂白粉是由Cl2和NaOH浓溶液制得D.漂白粉与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而失效,因此要密封保存在干燥阴凉处10.2005年3月,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一辆载有约35吨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中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多人伤亡。
鲁科版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测试卷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等质量的甲烷和氨气相比较,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两种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 C.两种气体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7∶16 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7∶16 2.配制100 mL 1.0 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容量瓶使用前用1.0 mol·L-1的碳酸钠溶液润洗 C.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D.用敞口容器称量碳酸钠且时间过长3.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尽管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纯净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B.氯气和液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C.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D.氯气有毒,它曾在战争中被用于制造毒气弹4.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氢气、甲烷、氧气、二氧化碳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体,其中气体为甲烷的是()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5.把500 mL含有氯化钡和氯化钾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 0.1(b-2a) mol·L-1 B. 10(2a-b) mol·L-1C. 10(b-a) mol·L-1 D. 10(b-2a) mol·L-16.化学变化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种类7.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A. Ca(ClO)2 B. CaCl2C. Ca(ClO)2和CaCl2 D. HClO8.化学史上的下列发明或发现中,不属于我国对世界作出贡献的是()A.火药B.造纸C.炼铁和炼钢D.发现元素周期律9.20 g A物质和14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 g C物质、3.6 g D物质和0.2 mol E物质,则E 物质的摩尔质量为(g·mol-1)()A. 100 B. 108C. 55 D. 9610.300 mL 0.5 mol·L-1的FeCl3溶液与0.2 L 1.0 mol·L-1的KCl溶液中Cl-的浓度之比为()A. 1∶2 B. 3∶2C. 3∶4 D. 9∶411.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则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A. 1∶4 B. 1∶2C. 1∶1 D. 2∶112.向盛有氯气的三个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约五分之一的液体并振荡,观察下图所记录的现象,其中判断各瓶所注入的液体正确的是()A.①中为硝酸银溶液B.②中为氢氧化钠溶液C.③中为蒸馏水D.③中为澄清石灰水13.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 LB. 1 mol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可能是22.4 LC.气体摩尔体积不仅适用于纯气体,也适用于混合气体D. 0.3 mol氢气与0.7 mol 氧气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是22.4 L 14.1 mol·L-1硫酸溶液的含义是()A. 1 L水中含有1 mol硫酸B. 1 L溶液中含有1 mol氢离子C.将98 g硫酸溶于1 L水中配成溶液D. 1 L硫酸溶液中含98 g硫酸15.下列有关化学科学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弹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B.随着化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自然界的一切都将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制造出新的原子D.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制造出新的分子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常温下,将20.0 g 14.0%的氯化钠溶液跟30.0 g 24.0 %的氯化钠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5 g·cm-3的混合溶液。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试题(含答案)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试题(含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A、B两卷, 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请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相应空格中....................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P:31 S:32 Ca:40 Cl:35.5A 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假说经过反复验证和修正,才发展成为科学的理论B.模型一般可分为物体模型和思维模型C.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D.科学实验能解决化学学科的所有问题2、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某气体的性质,这种方法属于A.实验法 B.观察法C.分类法D.比较法3、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后,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4、实验室要用固体氯化钠试剂准确配制0.5 L 0.2 mol·L-1的NaCl溶液,下列哪种仪器不是必须使用的A.500 mL容量瓶B.胶头滴管C.试管D.托盘天平5、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B.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C.氯气能与水发生反应D.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6、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A.Ca(OH)2B.Ca(ClO)2 C.CaCl2 D.CaCO37、某实验室的尾气中含有较多的氯气,有毒,要吸收这些尾气,下列试剂最适合的是A.饱和的石灰水 B.饱和的食盐水 C.自来水D.烧碱溶液8、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产物是:A.NaOH B.Na2O C.Na2O2 D.Na2CO39、在研究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中,反应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金属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熔点低B.密度小C.硬度小D.化学性质活泼10、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和药品是①试管夹②镊子③小刀④滤纸⑤研钵⑥烧杯⑦坩埚⑧石棉网⑨玻璃片⑩药匙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⑨ C.③④⑧⑨⑩ D.②⑤⑦⑨⑩11、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A.变红B.先变红后变白 C.变白 D.不变12、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更好的原因可能是A.漂白粉被氧化了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 CO2反应充分,生成了较多量的 HClO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13、在0.5 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 mol Na+,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B.该溶液中含有58.5 g NaClC.配制100 mL该溶液需用5.85 g NaClD.量取100 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式量B.摩尔质量就是物质式量的6.02×1023倍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15、现有CO、CO2、O3(臭氧)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1 B.1∶2∶3 C.3∶2∶1 D.6∶3∶216、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A.22.4L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0.5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C.1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D.0 5 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二、填空题:(本题有3小题,共31分)17、(10分)某工厂在山坡坑道的仓库里贮有氯气钢瓶。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 单元测试1

化学鲁科必修1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6分)1.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紫色火花;③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呈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其中描绘正确的选项是( )A .①②B .①②③C .④⑤D .①④⑤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H 2的摩尔质量是1 g·mol -1B .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C .一个CO 2分子的质量是44 gD .体积一样的两种气体,所含分子数目一定一样3.以下物质能使有色布条退色的是( )A .枯燥的氯气B .潮湿的氯气C .枯燥的次氯酸钙D .氯化钙4.以下有关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探究金属钠的性质只需应用实验法即可B .研究未知物质的性质可按照观察→实验→预测→结论的顺序进展C .科学家提出的假说一定能成为科学理论D .使用模型有助于人们研究物质的性质5.以下关于摩尔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摩尔是物质质量的单位 ②摩尔是物质数量的单位 ③摩尔是根本物理量之一 ④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⑤摩尔是物质的微粒个数 ⑥每摩尔物质都含有N A 个指定粒子A .①③⑥B .②⑥C .④⑥D .④⑤⑥6.发射飞船的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和液氧。
假如1 g 液氧中含有n 个氧原子,那么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 ) A.16n B .n C .16n D .32n7.反响A +3B===2C ,假设7 g A 和一定量B 完全反响生成8.5 g C ,那么A 、B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 .14∶3∶17B .28∶2∶17C .1∶3∶2D .无法确定8.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 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B .在常温常压下,1 mol Ne 含有的原子数为N AC .71 g Cl 2所含分子数为2N AD .在同温同压下,一样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一样9.将2.48 g Na 和Na 2O 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响,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 mL 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恰好完全反响,那么Na 和Na 2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1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第1章综合测试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S 32—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的特征就是用瓶瓶罐罐做实验B .化学家提出的假设都被实验证明是正确的C .化学模型有助于解释一些化学现象D .观察是一种只能用肉眼去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2.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
A .用两个250 mL 的容量瓶配制10.1 mol L 500 mL -×的NaOH 溶液B .用量筒测得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氢气体积为50.28 mLC .常温常压下测得21 mol N 的质量为28 gD .用托盘天平称得2.50 g 胆矾,充分受热失水后,固体质量减轻0.90 g3.下列关于金属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钠的还原性很强,在空气中易变质,最后变为过氧化钠B .钠在工业上用于制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化合物C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置换出铜D .钠与水反应时,可能会发生爆炸4.下列物质所含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
①241.20410´个C ②30.7 mol NH ③231.20410´个钠原子④240.2 mol H SO ⑤1 mol HeA .①③②④⑤B .②①④⑤③C .②④①⑤③D .④⑤②①③5.下列关于氯气的漂白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B .氯气没有漂白性,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C .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液氯具有极强的漂白性D .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氯气中是否混有氯化氢6.维生素C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熔点为190 ℃,其分子式为686C H O 。
下列有关维生素C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周训一
姓名班级
一、选择题
1、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某气体的性质,这种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D.比较法
2、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后,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3、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A.Ca(OH)2 B.Ca(ClO)2 C.CaCl2 D.CaCO3
4、某实验室的尾气中含有较多的氯气,有毒,要吸收这些尾气,下列试剂最适合的是
A.饱和的石灰水 B.饱和的食盐水 C.自来水 D.烧碱溶液
5、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产物是:
A.NaOH B.Na2O C.Na2O2 D.Na2CO3
6、在研究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中,反应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金属钠的下列
性质无关的是
A.熔点低 B.密度小 C.硬度小 D.化学性质活泼
7、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和药品是
①试管夹②镊子③小刀④滤纸⑤研钵⑥烧杯⑦坩埚⑧石棉网⑨玻璃片⑩药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⑨ C.③④⑧⑨⑩ D.②⑤⑦⑨⑩
8、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
A.变红 B.先变红后变白 C.变白 D.不变
9、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
会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 CO2反应充分,生成了较多量的 HClO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
10、现有CO、CO2、O3(臭氧)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1 B.1∶2∶3 C.3∶2∶1 D.6∶3∶2
11、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
A.22.4L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B.0.5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
C.1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
D.0.5 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12、将一小块钠投入盛5 mL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应是
A.钠熔成小球浮在液面四处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H2的质量是1 g
B.1 mol HCl的质量是36.5 g·mol-1
C.Cl2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D.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6 g·mol-1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 mol 氢
B.1 mol O
C.1 mol 二氧化碳
D.1 mol水
15.下列各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1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
号
答
案
16.①1molH2O约含个H2O;②1molO约含个e-;③2molH+约含个H+;
④ 3× 6.02×1023个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e-;⑤1.204×1024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17. 5mol的CO2与8mol的SO2的分子数比是;原子数比是;电子数比是。
18.____________ molH2SO4分子与1.806×1024个水分子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19.4.5g水与 g硫酸所含的分子数相等,它们所含氧原子数之比是,其中氢原子数之比是
三、推断题
20、现有A、B、C、D四种气体,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D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纯净的A可以在B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
把无色无刺激气味气体C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
(1)A、B、C、D的分子式分别为:A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与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与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厦门市2007—2008学年(上)高一质量检测答案
一、选择题:
1、D ;
2、A ;
3、B ;
4、C ;
5、B ;
6、B ;
7、D ;
8、D ;
9、C ; 10、B ;
11、B ; 12、C ; 13、B ; 14、D ; 15、D ; 16、A 。
二、填空题:
17、
⑴、B ;氯气与石灰反应能生成无毒物质。
⑵、B ;Cl 2的密度比空气大,会往地势低的地方流动。
⑶、D .
18、4;0.2N A ;2:1;11.2;0.5;1;0.1.(最后一个空格2分,其余各1分)
19、⑴、①、2K + Cl 2 ======点燃 2KCl
②、K + Cl 2 ======点燃 KO 2
③、2K + 2H 2O ===== 2KOH + H 2↑
⑵、化合态
⑶、实验法、实验法、比较法;
预测钾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利用实验来验证预测、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
三、实验题
20、钠块浮在水面上,熔成一只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不定向地迅速游动,发出“嘶嘶”
的响声。
发生轻微的爆炸,并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法、观察法和类比法。
2Na + 2H 2O ===== 2NaOH + H 2↑ 2NaOH + CuSO 4 ===== Cu(OH)2↓ + Na 2SO 4
21、解法一:依题意可得,气体HCl 的质量m(HCl) = n(HCl)⨯M(HCl) = m
V HCl V )(⨯M(HCl) = mol
L L /4.22500⨯36.5g/mol = 814.7g 所用水的质量m(H 2O) = ρ(H 2O)⨯V(H 2O) = 1g/mL ⨯1000mL = 1000g
所得溶液质量m[HCl(aq)] = 814.7g + 1000g = 1814.7g
所得溶液体积V[HCl(aq)] = )]([)]([aq HCl aq HCl m ρ = 3/18.17.1814cm
g g = 1537.9mL
所得盐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 = )]([)(aq HCl V HCl n = L
mol L L
5379.1/4.22500 = 14.5mol/L
21、解法二:依题意可得,HCl 的质量 = n(HCl)⨯M(HCl) = m
V HCl V )(⨯M(HCl) = mol
L L /4.22500⨯36.5g/mol = 814.7g 所用水的质量m(H 2O) = ρ(H 2O)⨯V(H 2O) = 1g/mL ⨯1000mL = 1000g
所得溶液质量m[HCl(aq)] = 814.7g + 1000g = 1814.7g
气体溶于水后,所得盐酸 中HCl 的质量分数
ω(HCl) = %100)]([)(⨯aq HCl m HCl m = %1007.18147.814⨯g
g = 44.9% 所得溶液中,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 c(HCl) =
)()()]([HCl M HCl aq HCl ωρ = mol
g cm g /5.36%9.44/18.13⨯ = 14.5mol/L 五、选择题
22、A ; 23、A ; 24、C ; 25、D ; 26、C 。
六、实验探究题
⑴、装在棕色瓶中保存在阴凉、黑暗处;
⑵、HCl 、HClO 、Cl 2;
⑶、①.酚酞被强氧化剂HClO 氧化而破坏;
②.NaOH 被氯水中的酸性物质中和,红色褪去;
向所得溶液中再滴入几滴NaOH 溶液,若溶液又恢复成红色,原因②对;若无变化, 原因①对。
七、推断题
A :H 2;
B :Cl 2;
C :CO 2;
D :HCl
H 2 + Cl 2 ======点燃 2HCl
Cl 2 + H 2O ===== HCl + HClO
Cl 2 + 2NaOH ===== NaCl + NaClO
Cl 2 + Ca(OH)2 ===== CaCl 2 + Ca(ClO)2 + H 2O
八、计算题
解:依题意可得:
2Na + 2H 2O ===== 2NaOH + H 2↑
46g 1mol 22.4L
4.6g n(NaOH) V(H 2)
g
g 6.446 = )(1NaOH n mol n(NaOH) = 0.1mol
g g 6.446 = )(4.222
H V L V(H 2) = 2.24L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