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考试重点

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考试重点
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考试重点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密度:材料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实密度: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

孔隙率:指材料的体积内,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含水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比;吸水率为饱和状态下含水率。

吸水率:质量吸水率(吸水量占材料干燥下的质量比)、体积吸水率(吸水体积占自然体积之比)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显著降低的性质。

软化系数:反映材料饱水后强度的程度。软化系数小的材料耐水性差,大于0.85为耐水性材料;

镇静钢:炼钢时采用锰铁、硅铁和铝锭等作脱氧剂。脱氧完全,其组织致密、成分均匀、性能稳定。

强屈比: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屈强比愈小,结构安全性越高。

伸长率:表征钢材的塑性变形的能力。

冲击韧性: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冷加工与时效:时效是随时间的延长而表现出强度提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冷加工变形可促进时效迅速发展。时效处理使屈服点进一步提高。

电化学腐蚀:指钢材与电解质溶液接触而产生电流,形成微电池而引起锈蚀。

钢号:屈服点—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A、B、C、D四级;脱氧程度代号;如:Q235—BZ。

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膏和水玻璃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保持或发展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如:水泥)则不仅能在空气,还能在水中硬化保持或发展强度。

陈伏: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生石灰熟化形成的石灰浆在储灰坑中放置两周以上。

体积安定性: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主要指水泥硬化后浆体能保持一定形状。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混合材料、粉煤灰混合材料、硅灰

碱—骨料反应:混凝土中所含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反应生成复杂的硅酸凝胶,其吸水膨胀,破坏混凝土。

最大粒径:石子各粒级公称上限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和易性: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质。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三方面。

砂率与合理砂率:沙的质量占沙、石总重量的比例;合理砂率指用水量、水泥用量一定时,拌合料保证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的条件下,使拌合料具有最大流动性的砂率。或是,坍落度一定时,使拌合料具有最小水泥用量的砂率。

耐久性: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的能力。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按国标制成变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养护至28天龄期,按标准的测试方法测定的抗压强度值,单位Mpa.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变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强度值划分的。采用C与标准强度值表示。

沥青组分:石油沥青是由许多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含油分、树脂、地沥青质,还含有沥青碳和似碳物。

沥青的胶体结构:沥青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周围吸附油份和树脂的互溶物所形成的胶体。包括:溶胶型、凝胶型、溶凝胶型。

软化点:反映温度敏感性的重要标志。

结构沥青:由于沥青对矿物填充料的湿润和吸附作用,沥青以单分子排列在矿物颗粒或纤维表面,形成结合力牢固的沥青。

沥青的老化:由于沥青随时间发展,流动性和塑性将逐渐减小,硬脆性逐渐增大,直至脆裂。

热塑性: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而不破坏,除去外力后,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状的性质。

热固性:指在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承受多次重复荷载作用而不发生过大的累积塑性变形的能力。

针入度:是表示沥青软硬程度和稠度、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反映在一定条件下沥青的相对黏度的指标。悬浮密实结构:采用“连续密集配”沥青混合料,材料从大到小连续存在,由于粗骨料的数量少而细骨料数量较多,粗集料被细集料挤开,而以悬

浮状态存在于细集料之间。该结构密实度、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差。

骨架空隙结构:采用“连续升级配”沥青混合料,粗集料较多,细集料较少,形成较多空隙。该结构热稳定性好,但沥青与矿料粘结力小,空隙率大,耐久性差。

骨架密实结构:采用“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取上两种结构之长,既有粗骨料形成骨料,又加入一定细集料,形成较高密实度。纤维饱和点:当木材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的自由水完全脱去为零,而细胞壁内吸附水尚未饱和时的木材含水率。

徐变:混凝土在恒定荷载长期作用下,随时间增加而沿受力方向增加的非弹性变形。

环箍效应:在荷载作用下,压板的横向应变小于混凝土的横向应变,因而上下压板与试件的上下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对试件的横向膨胀起约束作用,这种作用提高强度。

平衡含水率:木材的含水率随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直到木材含水率与周围空气湿度达到平衡为止。

二、解答题

1)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及技术经济效果

当水泥与水拌合,在浆体内形成许多絮状结构。这些结构中包含许多并没有起作用的水,掺入减水剂后,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泥颗粒表面上的定向排列,降低了表面能并使得水泥颗粒表面均带有同种电荷,同时指向水的亲水基团还会吸附多层水分子起到润滑作用。即絮状结构由于静电斥力和增加的湿润作用破坏,从而释放游离水,包裹或分散在每个水泥颗粒的表面,提高水泥浆流动性。若保持流动性不变,则可大大减少用水量。

可收到如下结果:1、若用水量不变,坍落度可增加。即流动性提高。

2、若流动性和水泥用量不变,可减水、提高强度。

3、若流动性和强度不变,可减少、节约水泥。

4、改善粘聚性、保水性;提高耐久性

5、减小水化热速度,降低放热峰最高温度

2)混凝土开裂原因分析

1、水泥水化热大:产生很多热量,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热膨胀

2、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水泥硬化后产生不均匀体积变化(只能作为废品处理)

3、混凝土碳化: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水泥石中碳酸氢钙化合,产生碳酸钙过程,产生碳化收缩。

4、气温变化大:导致混凝土的热胀冷缩

5、碱—骨料反应:混凝土中所含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反应生成复杂的硅酸凝胶,其吸水膨胀,破坏混凝土。

6、混凝土早期受冻:早起强度低,水结冰体积膨胀造成开裂

7、混凝土养护缺水:影响混凝土的正常水化,使其结构疏松形成裂缝

8、混凝土遇硫酸盐腐蚀:生成硫酸钙,进而与水泥中水化铝酸钙作用,生成有膨胀性的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

3)影响混凝土性能(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一、影响和易性因素:水泥浆的数量、稠度;水灰比;砂率;水泥品种;骨料种类;粒形和级配以及外加剂

改善措施:尽可能降低砂率;改善沙石级配;尽量采用较粗的沙石;坍落度小时,维护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好水的用量,或加入外加剂;较小时,但粘聚性良好,可保持砂率不变,适当增加沙石。

二、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是最主要的。此外,龄期、施工质量、试验条件都能有影响。

改善措施:选用高强度水泥和低水灰比;使用混凝土外加剂;采用机械搅拌和机械振动成型;采用湿热处理。

三、影响耐久性的主要因素:组成材料的质量、混凝土本身密实度,以及空隙特征。

主要措施:合理选用水泥品种;适当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用质量较好的骨料,并改善粗细骨料的颗粒级配;掺用减水剂或加气剂;改善混凝土施工方法:搅拌均匀、振捣充分、加强养护、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4)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及试验评定方法

指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承受多次重复荷载作用下而不发生过大的累积塑性变形的能力。

试验方法:马歇尔实验法、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法、史密斯实验法

5)钢的腐蚀与防腐蚀

原因:化学锈蚀(氧化作用,使钢材表面形成疏松的氧化物)、电化学锈蚀(钢材与电解质溶液接触而产生电流,形成微电池而引起锈蚀)、应力腐蚀(钢材在应力状态下腐蚀加快的现象)

防止措施:表面刷漆;热侵镀锌等措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增加保护层厚度;限制氯盐外加剂的掺合量,保证混凝土一定的碱度;掺用阻锈剂。

6)掺混合材水泥(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混合材料、粉煤灰混合材料、硅灰)与普通水泥的性能差异及原因

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发展快:因掺合料中硅酸盐水泥熟料少,活性混合料的水化速度慢于熟料,故早期强度低。后期因熟料水化生成氢氧化钙不断增加和活性混合料中活性SiO2和活性氧化铝不断水化,故后期发展快。

2、水化热低、放热速度慢:因混合料中水泥熟料少,且活性材料水化时放热量远低于熟料,故水化热低。

3、适于高温养护、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因高温下活性混合材料水化反应大大加快,可大大提高早期强度,并提高后期强度。

4、具有较强的抗侵蚀、抗腐蚀能力:混合料中熟料少,故水化易受腐蚀饿成分氢氧化钙较少,且活性混合材进一步降低了氢氧化钙的数量

7)木材的腐朽与防护

木材的腐朽为真菌(分霉菌、变色菌、腐朽菌)侵害所致。

防腐措施:破坏真菌生存条件(保持通风干燥状态);进行油漆处理;把木材变成有毒物质(将化学防腐剂注入木材中)

8)木材含水率对性能的影响:对强度和湿涨干缩性影响最大;

1、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之内时,含水率下降,细胞壁趋于紧密,强度提高;反之,强度降低。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以上时,仅是细胞腔内自由水变化,强度不变

2、纤维饱和点是木材发生湿胀干缩的转折点: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之下时,随含水率升高体积膨胀;反之,收缩。含水率在纤维饱和点之上时,体积不变。

9)大理石:具有吸水率小、耐磨性好以及耐久等特点,但抗分化性较差;

花岗岩:坚硬密实、抗压强度高,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但耐火性差。

桥梁工程名词解释59060

1 桥梁:交通工程中跨越障碍具有承载能力的人工结构物。 2净跨径:对于设支座的桥梁为相邻两墩,台身顶内缘之间的水平净距,不设支座的桥梁为上,下部结构相交处内缘之间的水平净距,用l0表示。 3总跨距:多孔梁桥中各孔净跨径的综合El表示。 4计算跨径:对于设支座的桥梁,为相邻支座中心的水平距离,对于不设支座的桥梁,为上,下部结构的相交面之中心间的水平距离,用l表示。 5标准跨径:对于梁式.板式桥,是指两相邻墩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或桥墩中线至桥台台背前缘间距离;拱式桥和涵洞指净跨径。 6桥梁全长: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 7桥梁高度:桥面与低水位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 8桥下净空:为满足同行或行车行人的需要和保证桥梁安全而对上不结构底缘一下规定的空间界限。

9.桥梁建筑高度:上部结构底缘至桥面的垂直距离。 10容许建筑高度:公路定线中所确定的桥面高程,对通航净空顶部高程之差。 11净失高:对于拱式桥,净矢高是指从拱顶截面下缘至相邻两拱截面下缘最低点之连线的垂直距离. 12计算失高:从拱顶截面形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之连线的垂直距离。 13矢跨比:拱桥中拱圈的计算失高与计算跨径之比。 14主桥:在规模较大的桥梁中跨越主要障碍物的桥跨;引桥:连接主桥与路堤的桥跨部分。 15梁式桥: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 16结构稳定性:使桥梁结构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具有能保持原来形状和位置的能力。 17横断面设计:是决定桥面的宽度和桥跨结构横截面的布置。 18通航净空:是在桥孔中垂直与流水方向所规定的空间界限。 19永久作用:结构适用期间,其量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作用,包括结构重力,预加应

土木工程材料期末试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亲水材料 2、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3、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4.合理砂率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25分) 1、水泥的水化反应和凝结硬化必须在()的条件下进行。 2、新拌砂浆的和易性包括()和()两方面。 3、Q235-A.Z牌号的钢中,符号Q表示()。 4、合理砂率实际上保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和()的最小砂率。 5、钢材的热处理方法有()、()、()、()。 6、材料的耐水性用()来表示。 7、硅酸盐水泥适用于()的混凝土工程。 8、配制混凝土时,若水灰比()过大,则()。 9、砂浆的保水性用()表示。 10、普通碳素钢按屈服点、质量等级及脱氧方法分为若干牌号,随牌号提高,钢材 ()。 11、()含量过高使钢材产生热脆性。 12、材料的体积吸水率()与质量吸水率()存在如下关系:() 13、在100g含水率为3的湿砂中,水的质量为()。 14、普通混凝土破坏一般是()先破坏。 15、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16、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选用()水泥。 17、矿渣硅酸盐水泥与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比较,二者()不同。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常用的炼钢方法有转炉炼钢法,平炉炼钢法,电炉炼钢法三种。() 2.抗压性能是建筑钢材的重要性能。() 3.洛氏硬度一般用于较软材料。() 4、道路水泥、砌筑水泥、耐酸水泥、耐碱水泥都属于专用水泥。() 5、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以边长150㎜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其集料最大粒径为40㎜。() 6、混凝土外加剂是在砼拌制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砼性质的物质,除特殊情况外,掺量 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 7、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含有少量游离氧化镁,它水化速度慢并产生体积膨胀,是引起 水泥安定性不良的重要原因() 8、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称为废品水泥() 9、砼配合比设计的三参数是指:水灰比,砂率,水泥用量。() 10、按现行标准,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超过45 min。()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在土木工程中普通混凝土有哪些主要优点?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附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附答案 1. 对于开口微孔材料, 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不变,吸水性增强, 抗冻性降低, 导热性降低, 强度降低。 2. 与硅酸盐水泥相比, 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低, 耐软水能力好, 干缩大.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小, 比热容和热容大的 材料. 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 水化 铝酸钙,水化硫铝酸钙晶体 5.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 混凝土的干缩增大, 抗冻性降 低 .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水灰比、砂率 和单位用水量. 7.钢材中元素S 主要会使钢的热脆性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冷脆性· 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 克,其中含水为 2 克, 干砂200 克. 9. 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快,硬化后体积膨 胀. 膨胀率为1% 10. 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越大,大气稳定性越好. 11. 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13. 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足不早于

45min 。终凝不晚于(390min) 14. 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差。 15. 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或岩石立方体强度 表示。 16. 常温下,低碳钢中的晶体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 17. 据受热时特点不同,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9. 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大,与矿质材料的 粘结性更好。 20. 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储灰坑陈伏 2 个星期以上,表面有一层水分,隔绝空气,以免碳化22.材料确定后, 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单位用 水量。 23. 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24. 钢的牌号Q235-AF中A 表示质量等级为 A 级。Q235 是结构钢中常用的牌号 25. 结构设计时,硬钢的强度按条件屈服点取值。 26. 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确定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40mm×40mm × 160mm. . 27. 钢筋进行冷加工时效处理后屈强比提高。强屈比愈大,可靠性愈大,结构的安全性愈高。一般强屈比大于 28.石油沥青的牌号越大,则沥青的大气稳定性越好。

名词解释

1、Pure culture:微生物学中把从一个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经过培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称纯培养。所得培养物成为纯培养物。 1.无菌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自身也不污染 操作环境的技术称为无菌技术。 2.菌落:固体培养基中,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 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是菌落。 3.平板:是被用于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的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形式,是冷却凝固后固体培 养基在无菌培养皿中形成的培养基固体平面称作平板。 4.发酵: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 接交给某一内源氧化性中间代谢产物的一类低效产能反应。 5.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基质。 1.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 2.病毒:病毒粒子指成熟的、结构完整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基本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 3.营养:指生物体从外部环境中摄取对其生命活动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 4.无氧呼吸: 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经部分呼吸链递氢,最终由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接受氢的过程称无氧呼吸。 5.同步生长:这种通过同步培养而使细胞群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状态,就称同步生长。 1.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形态构造以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叫做微生物学。 2.噬菌斑:由于噬菌体粒子对敏感菌宿主细胞的侵染和裂解,而在菌苔上形成具有一定 大小、形状、边缘的透明圈,称为噬菌斑。 3.溶源性: 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由于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上,与宿 主细胞 DNA 同步复制,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这称为溶源性。 4.转化:受体菌接受供体菌的DNA片段而获得部分新的遗传性状的现象,就称转化。 5.消毒:消毒是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 的病原菌。 16菌落: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有时为内部)生长繁殖,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培养基(medium):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2.病毒:一类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分子生物。 3.温和噬菌体:凡吸附并侵入细胞后。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染色体上,并可长期随寄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不进行增殖和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称为温和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能够完成增殖周期,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4.溶源菌: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5.溶源转变:是指原噬菌体引起的溶源性细菌除免疫性以外的其他的表型的改变。 6.营养缺陷型:某些菌株发生突变(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后,失去合成某种(或某些)对该菌株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通常是生长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的能力,必须从外界

2015年《桥梁工程》名词解释满分答案

2015年《桥梁工程》名词解释满分答案 名词解释 1) 建筑高度:指桥上行车路面(或轨顶)标高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2) 桥下净空高度:指设计洪水位或通航水位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3) 桥梁高度: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高差。 4) 设计洪水频率:是由有关技术标准规定作为桥梁设计依据的洪水频率。 5) 净跨径: 对于梁桥是指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墩与桥台之间的净距离;对于拱桥是指两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6) 计算跨径: 对于有支座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的距离,用表示;对于拱桥,是指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7) 标准跨径: 对于梁桥,是指两相邻桥墩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或桥墩中心线至桥台台背前缘之间的距离;对于拱桥,则是指净跨径,用表示。 8) 桥梁全长: 指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对于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的全长. 9) 设计洪水位: 桥梁设计中按规定的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所得的高水位 10) 低水位: 枯水期的最低水位. 11) 高水位: 洪水期的最高水位 12) 荷载横向分布:表示某根主梁所承担的最大荷载是各个轴载的倍数。 13) 荷载折减系数:计算结构受力时,考虑活荷载标准值不可能全部布满和各构件受载后的传递效果不同,对荷载进行折减的系数。分为横向折减系数和纵向折减系数。

14) 车辆制动力:汽车刹车运动过程所产生的惯性力通常称为制动力. 15) 持久状况:指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一定出现,且持续期很长的荷载状况。 16) 刚构桥:主承重采用刚构,及梁和腿或墩(台)采用刚性连接的桥梁。 17) 偶然作用: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出现的概率很小,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作用。 18) 永久作用: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其量值不随时间而变化或其变化值与平均值比较可忽略不计的作用。 19) 冲击作用:车辆以一定速度在桥上行驶时,由于桥面的不平整、车轮不圆以及发动机的抖动等原因,会使桥梁发生振动,产生动力作用。这种动力作用会使桥梁的内力和变形较静活载作用时为大,这种现象称为冲击作用 20) 可变作用: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其量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值与平均值比较不可忽略的作用。 21) 施工荷载:指的是施工阶段为验算桥梁结构或构件安全度所考虑的临时荷载,如结构重力、施工设备、风力、拱桥单向推力等。 22) 荷载安全系数:是指结构截面按极限状态进行设计时所取的第一个安全系数。 23) 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向离开土体方向移动,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值逐渐减少,直至墙后土体出现滑动面。滑动面以上的土体将沿着这一滑动面向前滑动,在滑动瞬间,墙背上的土压力减少到最小值,土体内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一般用Ea表示。 24) 静止土压力:当挡土墙在土压力的作用下,不产生任何位移或转动,墙后

《土木工程材料》期末复习题_4447142681579354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土木工程材料》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增大材料的孔隙率,则其抗冻性能将( )。 A. 不变 B. 提高 C. 降低 D. 不一定 2. 孔隙率增大,材料的( )降低。 A. 密度 B. 表观密度 C. 憎水性 D. 抗冻性 3. 下列四种材料中属于憎水材料的是( )。 A. 花岗岩 B. 钢材 C. 石油沥青 D. 混凝土 4. 建筑结构中,主要起吸声作用且吸声系数不小于( )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 A. 0.1 B. 0.2 C. 0.3 D. 0.4 5. 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称为( )。 A. 塑性 B. 弹性 C. 冲击韧性 D. 硬度 6. 选择承受动荷载作用的结构材料时,要选择下列( )。 A. 具有良好塑性的材料 B. 具有良好韧性的材料 C. 具有良好弹性的材料 D. 具有良好硬度的材料 7. 两只钢种,若甲钢5δ=乙钢10δ,则甲钢的塑性( )乙钢的塑性。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D .不确定 8.下面四种岩石中,耐火性最差的是( )。 A. 花岗岩 B. 大理岩 C. 玄武岩 D. 石灰岩

9.以下水泥熟料矿物中早期强度及后期强度都比较高的是( )。 A. S C 2 B. S C 3 C. A C 3 D. AF C 4 10. 水泥安定性是指( )。 A .温度变化时,胀缩能力的大小 B .冰冻时,抗冻能力的大小 C .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 D .拌和物中保水能力的大小 11.水泥熟料中水化速度最快,28d 水化热最大的是( )。 A. S C 2 B. S C 3 C. A C 3 D. AF C 4 12. 坍落度所表示的混凝土的性质为( )。 A .强度 B .粘聚性 C .保水性 D .流动性 13. 为配制高强混凝土,加入下列( )外加剂为宜。 A .早强剂 B .减水剂 C .缓凝剂 D .速凝剂 14. 理论上,木材强度最高的是( )。 A .顺纹抗拉强度 B .顺纹抗压强度 C .横纹抗压强度 D .横纹抗拉强度 15. 按热性能分,以下( )属于热塑性树脂。 A .聚氯乙烯 B .聚丙稀 C .聚酯 D .聚氯乙烯+聚丙稀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性质中属于基本物理性质的有( )。 A .硬度 B .耐蚀性 C .密度 D .耐水性 2. 材料在吸水后,将使材料的( )性能增强。 A .耐久性 B .密度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完整)

土木工程材料考点整理 材料基本性质 材料按化学成分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1)轻质高强(2)高耐久性 ( 3 ) 构件及制品尺寸大型化、构件化、预制化和单元化(4)复合化(5)环保型材料(6 )智能材料 我国常用的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JC)、地方标准(DB)和企业标准(QB);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以 表示; 表观密度:材料单位表观体积(实体及闭口体积)的质量; 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实体,开口及闭口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实度:指材料的体积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孔隙率:指材料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率; 填充率: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其颗粒的填充程度称为填充率。空隙率: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亲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 憎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 (夹角小于等于90度,为亲水性材料;夹角大于90度,为憎水性材料;) 吸湿性:材料在空气中吸收水蒸气的能力;

吸水性:材料在浸水状态下吸入水分的能力;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水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 g b f f R K (工程中将R K >0.80的材料,称为耐水性材料) 抗渗性: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渗透的性质; 系数反映了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 渗透系数越大,材料的抗渗性越差;抗渗等级越高,抗渗性越好; 抗冻性:材料在饱水状态下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同时强度也不严重降低的性质; 冻融循环:通常采用-15℃的温度冻结后,再在20℃的水中融化,这样的过程为一次冻融循环; 冻融破坏:材料吸水后,在负温度下,水在毛细管结冰,体积膨胀约9%,冰的动脉压力造成材料的应力,使材料遭到局部破坏,随着冰冻融化的循环作用,对材料的破坏加剧,这种破坏即为冻融破坏; 导热性:热量在材料中传导的性质; (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表示其绝热性能越好;材料的孔隙率大其导热系数小,隔热绝热性好) 热容量:指材料在加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 比热容:反映材料的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进行建筑设计时应选用导热系数小而热容量较大的材料(良好的绝热材料),以使建筑保持室温度稳定性) 耐燃性:材料在高温与火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严重下降的性能;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材料期末复习资料讲诉

《土木工程材料》期末复习资料以及相关习题(东南大学) 第1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 (1)当某一建筑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强度、吸水率、抗冻性及导热性下降、上升还是不变? 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的含义如何?如何测定?了解它们有何意义? 答:孔隙率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 孔隙率指材料在散粒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百分比; 了解它们的意义为: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中,正确地使用材料,掌握工程质量。 (2)亲水性材料与憎水性材料是怎样区分的?举例说明怎样改变材料的变水性与憎水性? 答:材料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材料; 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材料。 例如:塑料可制成有许多小而连通的孔隙,使其具有亲水性。 钢筋混凝土屋面可涂抹、覆盖、粘贴憎水性材料,使其具有憎水性。 (3)塑性材料和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形变有何改变? 答: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变形,并保持变形后的尺寸且不产生裂缝;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无明显的塑性变形。 (4)材料的耐久性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材料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包括具有抵抗物理、化学、生物和老化的作用,以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和减少维修费用。 (5)建筑物的屋面、外墙、甚而所使用的材料各应具备哪些性质? 答:建筑物的屋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及隔热性能;外墙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外性、抗风化性及一定的装饰性;而基础所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良好的耐水性。 第2章天然石材 (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 答:可分为三大类: 1)岩浆岩,也称火成岩,是由地壳内的岩浆冷凝而成,具有结晶构造而没有层理。例如花岗岩、 辉绿岩、火山首凝灰岩等。 2)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由地表的各类岩石经自然界的风化作用后破坏后补水流、冰川或风 力搬运至不同地主,再经逐层沉积并在覆盖层的压力作用或天然矿物胶结剂的胶结作用下,重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既包含了颗粒自然状 态下的体积既又包含了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 3、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透性,用渗透系数或抗渗等级表示。 5、抗冻性:材料在水饱和状态下,经过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 完整性的能力。用抗冻等级表示。 3、孔隙率: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Vp)占材料总体积(V o)的百分率 4、空隙率:散粒材料颗粒间的空隙体积(Vs)占堆积体积的百分比。 6、吸水性: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 7、吸湿性:亲水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8、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无明显下降的性质。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 10、软化系数: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和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的 比值。 11、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恢复到原始形状的性质。 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一个指标。 12、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取消外力后,有一部分变形不能恢复 的性质。 13、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材料突然破坏,而破坏 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的性质。脆性材料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其抗拉强度。14、韧性:材料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过吸收较大的能量,同时也能产生 一定的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性质。 15、硬度:材料表面抵抗硬物压入或刻画的能力。测定硬度通常采用:刻划法、 压入法、回弹法。 16、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 17、伸长率:指钢材拉伸试验中,钢材试样的伸长量占原标距的百分率。是衡量钢材塑性的重要技术指标,伸长率越大,塑性越好。 18、冲击韧性: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19、钢材的时效: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明显提高而塑性、韧性有所降低的现象。 20、时效敏感性:指因时效而导致钢材性能改变的程度的大小。 21、钢材的硬度:表示钢材表面局部抵抗硬物压入产生局部变形的能力。 22、屈服强度:钢材开始丧失对变形的抵抗能力,并开始产生大量塑性变形时所 对应的应力. 23、冷弯性能:钢材在常温条件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并且是显示钢材缺陷的 一种工艺性能. 24、疲劳性:在交变荷载的反复作用下,钢材往往在应力远小于抗拉强度时断裂 的现象。 25、含泥量:集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26、泥块含量:粗集料中原始尺寸大于4.75mm,但经水浸、手捏后小于2.36mm 的颗粒含量。 27、压碎值:反映集料在连续增加的荷载作用下抵抗压碎的能力。

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考试重点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密度:材料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实密度: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 孔隙率:指材料的体积内,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含水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比;吸水率为饱和状态下含水率。 吸水率:质量吸水率(吸水量占材料干燥下的质量比)、体积吸水率(吸水体积占自然体积之比)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显著降低的性质。 软化系数:反映材料饱水后强度的程度。软化系数小的材料耐水性差,大于0.85为耐水性材料; 镇静钢:炼钢时采用锰铁、硅铁和铝锭等作脱氧剂。脱氧完全,其组织致密、成分均匀、性能稳定。 强屈比: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之比;屈强比愈小,结构安全性越高。 伸长率:表征钢材的塑性变形的能力。 冲击韧性: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冷加工与时效:时效是随时间的延长而表现出强度提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的现象;冷加工变形可促进时效迅速发展。时效处理使屈服点进一步提高。 电化学腐蚀:指钢材与电解质溶液接触而产生电流,形成微电池而引起锈蚀。 钢号:屈服点—Q;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A、B、C、D四级;脱氧程度代号;如:Q235—BZ。 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膏和水玻璃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保持或发展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如:水泥)则不仅能在空气,还能在水中硬化保持或发展强度。 陈伏: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生石灰熟化形成的石灰浆在储灰坑中放置两周以上。 体积安定性: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主要指水泥硬化后浆体能保持一定形状。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混合材料、粉煤灰混合材料、硅灰 碱—骨料反应:混凝土中所含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反应生成复杂的硅酸凝胶,其吸水膨胀,破坏混凝土。 最大粒径:石子各粒级公称上限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和易性: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质。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三方面。 砂率与合理砂率:沙的质量占沙、石总重量的比例;合理砂率指用水量、水泥用量一定时,拌合料保证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的条件下,使拌合料具有最大流动性的砂率。或是,坍落度一定时,使拌合料具有最小水泥用量的砂率。 耐久性: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的能力。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按国标制成变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3℃,相对湿度90%以上),养护至28天龄期,按标准的测试方法测定的抗压强度值,单位Mpa.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变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强度值划分的。采用C与标准强度值表示。 沥青组分:石油沥青是由许多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含油分、树脂、地沥青质,还含有沥青碳和似碳物。 沥青的胶体结构:沥青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周围吸附油份和树脂的互溶物所形成的胶体。包括:溶胶型、凝胶型、溶凝胶型。 软化点:反映温度敏感性的重要标志。 结构沥青:由于沥青对矿物填充料的湿润和吸附作用,沥青以单分子排列在矿物颗粒或纤维表面,形成结合力牢固的沥青。 沥青的老化:由于沥青随时间发展,流动性和塑性将逐渐减小,硬脆性逐渐增大,直至脆裂。 热塑性: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而不破坏,除去外力后,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状的性质。 热固性:指在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承受多次重复荷载作用而不发生过大的累积塑性变形的能力。 针入度:是表示沥青软硬程度和稠度、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反映在一定条件下沥青的相对黏度的指标。悬浮密实结构:采用“连续密集配”沥青混合料,材料从大到小连续存在,由于粗骨料的数量少而细骨料数量较多,粗集料被细集料挤开,而以悬

桥梁工程名词解释

1 桥梁:交通工程中跨越障碍具有承载能力的人工结构物。 2净跨径:对于设支座的桥梁为相邻两墩,台身顶内缘之间的水平净距,不设支座的桥梁为上,下部结构相交处内缘之间的水平净距,用l0表示。 3总跨距:多孔梁桥中各孔净跨径的综合El表示。 4计算跨径:对于设支座的桥梁,为相邻支座中心的水平距离,对于不设支座的桥梁,为上,下部结构的相交面之中心间的水平距离,用l表示。 5标准跨径:对于梁式、板式桥,就是指两相邻墩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或桥墩中线至桥台台背前缘间距离;拱式桥与涵洞指净跨径。 6桥梁全长: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 7桥梁高度:桥面与低水位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 8桥下净空:为满足同行或行车行人的需要与保证桥梁安全而对上不结构底缘一下规定的空间界限。

9、桥梁建筑高度:上部结构底缘至桥面的垂直距离。 10容许建筑高度:公路定线中所确定的桥面高程,对通航净空顶部高程之差。 11净失高:对于拱式桥,净矢高就是指从拱顶截面下缘至相邻两拱截面下缘最低点之连线的垂直距离、 12计算失高:从拱顶截面形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之连线的垂直距离。 13矢跨比:拱桥中拱圈的计算失高与计算跨径之比。 14主桥:在规模较大的桥梁中跨越主要障碍物的桥跨;引桥:连接主桥与路堤的桥跨部分。 15梁式桥:就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 16结构稳定性:使桥梁结构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具有能保持原来形状与位置的能力。17横断面设计:就是决定桥面的宽度与桥跨结构横截面的布置。 18通航净空:就是在桥孔中垂直与流水方向所规定的空间界限。 19永久作用:结构适用期间,其量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作用,包括结构重力,预加应力,土的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包括材料实体积和内部孔 隙的外观几何形状的体积。 2、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既包含了颗粒自然状 态下的体积既又包含了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 3、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Vp)占材料总体积(V o)的百分率 4、空隙率:散粒材料颗粒间的空隙体积(Vs)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5、比强度:是指单位体积质量的材料强度,它等于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 比 6、润湿边角:水滴表面切线与材料和水接触面的夹角。 7、吸湿性:亲水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8、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无明显下降的性质 9、胶凝材料:指能将散粒材料、块状材料或纤维材料粘结成为整体,并经物理、 化学作用后可由塑性浆体逐渐硬化而成为人造石材的材料。 10、过火石灰:若煅烧温度过高或高温持续时间过长,则会因高温烧结收缩而使 石灰内部孔隙率减少,体积收缩,晶粒变得粗大,这种石灰称为过火石灰; 其结构较致密,与水反应时速度很慢,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产生明显的水化效果。 11、废品:国家标准规定,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安定性、初凝时间中任一不符 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12、不合格品:其他要求任一项不符合合格标准规定时为不合格品 13、陈伏:指石灰乳(或石灰膏)在储灰坑中放置14d以上的过程。 14、碱—骨料反应:当水泥或混凝土中含有较多的强碱(Na2O,K2O)物质时, 在潮湿环境下可能与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的集料反应,在集料表面生成一种复杂的碱-硅酸凝胶体。 15、徐变:混凝土承受持续载荷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变形。 16、水泥活性混合材料:指磨成细粉后,与石灰或与石灰和石膏拌和在一起,并 加水后,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胶凝性水化产物,既能在水中,又能在空气中硬化的混和材料。 17、砂浆的流动性:指砂浆在自重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流动的性质。 18、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19、钢的冷弯性能:冷弯性能是钢材在常温条件下承受的弯曲变形的能力。 20、石油沥青的针入度:指在规定温度25 ℃条件下,以规定重量100g 的标准 针,经历规定时间5s 贯入试样中的深度。 21、弹性模量:钢材受力初期,应力与应变正比例地增长,应力与应变之比为常 数,称为弹性模量,即E=?ε 22、硬度:表示钢材表面局部体积内抵抗变形的能力。 二、论述题 1、论述沥青主要技术性质 (1)粘滞性 石油沥青的粘滞性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工程上,液体石油沥青的粘滞性用粘度指标表示,它表示了液体沥青在流动时的内部阻力;对固体和半固体石油沥青用针入度表示,它反映了石油沥青剪切变形的能力。一般地,沥青质含量高,有适量的树脂和较少的油份时,石油沥青粘滞性越大,

名词解释

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 以创造优异成绩和获得比赛胜利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体育活动。 2.身体形态: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状特征。 3.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提高运动员 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4.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 科学。(特征:本源性,实践性,综合性) 5.竞技水平:指运动员的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 6.竞技能力: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7.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活动中,提高运动员水平和完成运动任 务的方法和途径。 8.力量素质:指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9.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10.运动训练手段: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为了提高某一项竞技运动 能力,完成某一项训练任务所采用的具体训练。 11.耐力素质:指有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 量的能力,是人体基本的运动素质之一。 12.体能:以人体三大供能为能量代谢活动的基础,通过骨骼肌的做 工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

13.运动员心理能力定义: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 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4.运动技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也是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 的重要因素。 15.运动员选材:根据一定的方法和测量评价手段选拔适合从事某项 运动的专门性人才。 16.起始状态诊断: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训练负荷诊断 17.目标诊断:运动成绩评定,竞技能力评定,训练负荷评定 18.运动训练管理:训练活动的组织者为实现运动训练的目标,对运 动训练系统及训练过程进行计划,并予实施的组织行为。 19.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者为表现期望的竞技水平而 采取的计谋和行为。 20.运动智能:指运动员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育运动理论 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运动训练和运动比赛的能力,是运动员总体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1.高原现象:指运动员在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达到较高的水平后, 会出现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的现象。 22.最大力量:人体肌肉在随意收缩时所能表现出来的最大用力的能 力。 1.动作发展:研究人一生动作行为的变化,构成这些变化的过程和 影响因素的研究领域。

土木工程桥梁工程-名词解释-简答-期末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 1.低水位:枯水季节河流中的最低水位。 2.设计洪水位:桥梁设计中按“规定的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所得的高水位。 3.标准跨径:(1)梁式:两桥墩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或桥墩中心线至桥台背前缘之间的距 离;(2)拱式:每孔拱跨两个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4.计算跨径(1)对于有支座的桥梁:桥跨结构相邻及两个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2)对 于拱式桥:两个相邻拱脚界面形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5.桥梁高度: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桥面与桥下线路之间的距离。 6.建筑高度:桥上行车路面高程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7.净矢高:从拱顶截面下缘至相邻梁拱脚截面下缘最低点之间连线的垂直距离。 8.矢跨比:拱桥中拱圈(或拱肋)的计算矢高f与计算跨径L之比。 9.桥梁全长: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间距离。 10.永久作用:在设计使用期内,其作用位置和大小、方向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 平均值相比可忽略不计的作用。(可变作用包括汽车荷载、人群荷载、支座摩阻力、风 荷载和流水压力;永久作用包括结构重力、预应力、土侧压力、砼收缩及徐变影响力、 基础变位影响力和水的浮力。) 11.斜交角:斜交板桥的桥轴线与支承线的垂线呈某一交角。 12.单向板:变长比或长宽比≥2的板。周边支承板看作单由短跨承受荷载。 13.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表示某根主梁所承担的最大荷载是各个轴重的倍数。 14.预拱度:为抵消梁、拱、桁架等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挠度,而在施工或制造时所预 留的与位移方向相反的校正量。 15.合理拱轴线:指拱桥上拱圈截面只受轴向压力而无弯矩作用的拱轴线。 16.拱轴系数:拱脚截面的荷载集度与拱顶截面的荷载集度之比。 17.悬链线方程:上承实腹式拱是用恒载压力线作为拱轴线的拱,而这恒载压力线的方程就 是悬链线方程。 18.五点重合法:在拱跨上有五个点(拱顶、两个L/4点和两拱脚)的拱轴线与相应三铰拱 的恒载压力线重合。 19.假载法:通过改变拱轴系数来改变拱轴线,使拱轴线于压力线偏离所产生的效应有利于 拱顶或拱脚截面的受力。 20.单向推力墩:在多于4~5孔的拱桥为不承受永久作用引起的单向推力,以防止一孔因故 破坏时,使全桥倾覆,应每隔3~5孔设置一座能承受这种单向推力的“分段墩”。 二、简答 1.基本结构体系有几种?各自的受力特点? 答:基本结构体系:简支梁桥,悬臂梁桥,连续梁桥,钢构式桥。 (1)简支梁桥:是一种静定结构,受力简单,梁中只有正弯矩,其设计主要受跨中正 弯矩控制. (2)悬臂梁桥:利用悬支点以外的伸悬,使得支点产生负弯矩对锚跨之中正弯矩产 生有利的卸载作用,一般为静定结构,结构内力不受地基变形的影响,对地基要求较低. (3)连续梁桥:在恒载作用下,由于支点负弯矩的卸载作用,跨中正弯矩显著减小, 其弯矩图与相应跨径的悬臂梁相差不大,是一种外部超静定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将引起结构附加内力. (4)钢构式桥:带剪力铰刚构:剪力铰只能传递竖向剪力,不能传递水平推力和弯矩。 (5)带挂梁刚构:跨内因有正负弯矩分布,其总弯矩图面积要比带剪力铰刚构桥小, 增加了牛脚构造,免去了构造复杂的剪力铰.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 含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 1.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不变,吸水性增强,抗冻性降低,导热性降低,强度降低。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低,耐软水能力好,干缩大. 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小,比热容和热容大的材料. 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水化铝酸钙,水化硫铝酸钙晶体 5. 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增大,抗冻性降低.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水灰比、砂率和单位用水量. 7.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热脆性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冷脆性增大. 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 2 克,干砂200 克. 9.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快,硬化后体积膨胀 .膨胀率为1% 10.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越大,大气稳定性越好. 11.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12.木材的强度中,在理论上最大的是顺纹抗拉强度强度. 13.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足不早于45min 。终凝不晚于(390min)14.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差。 15.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或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 16.常温下,低碳钢中的晶体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 17.据受热时特点不同,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8.有无导管及髓线是否发达是区分阔叶树和针叶树的重要特征。 19.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大,与矿质材料的粘结性更好。 20.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储灰坑陈伏2个星期以上,表面有一层水分,隔绝空气,以免碳化 21.木材防腐处理的措施一般有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三钙。 2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单位用水量。 2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24.钢的牌号Q235-AF中A表示质量等级为A级。Q235是结构钢中常用的牌号 25.结构设计时,硬钢的强度按条件屈服点取值。 26.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确定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40mm×40mm×160mm. . 27.钢筋进行冷加工时效处理后屈强比提高。强屈比愈大,可靠性愈大,结构的安全性愈高。一般强屈比大于 28.石油沥青的牌号越大,则沥青的大气稳定性越好。 29.在沥青中掺入填料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沥青的黏结性、耐热性和大气稳定性。 30.用于沥青改性的材料主要有矿质材料、树脂和橡胶。 二.判断 1.塑料的刚度小,因此不宜作结构材料使用。………………………………………( √) 2.随含碳量提高,碳素结构钢的强度、塑性均提高。………………………………( ×) 3.设计强度等于配制强度时,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为95%.………………………( ×) 4.我国北方有低浓度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工程宜优先选用矿渣水泥。…………( ×) 5.体积安定性检验不合格的水泥可以降级使用或作混凝土掺合料。…………( ×) 6.强度检验不合格的水泥可以降级使用或作混凝土掺合料。……………………( √)

名词解释

1. accentance credit(承兑信用证):信用证规定开证行对于受益人开立以开证行自己为付款人或以其他银行为付款人的远期汇票,在审单无误后,应承担承兑汇票并于到期日付款责任的信用证。 2. Acceptance for honor supra protest(参加遭拒绝承兑汇票的承兑):当票据提示给付款人被拒绝承兑时,在持票人同意下,参加承兑人作为参加承兑行为,由他在票据上批注“参加成对“字样和签名,日期。条件:1.到期日前发生追索事由;2.符合参加承兑资格; 3.只有见票即付之外的汇票才可以。 3. accessory guarantee(附属保函):担保人承担第二性偿付责任或称从属的偿付责任,即担保人的偿付责任从属于或依附于委托人在交易合同下的债务义务。 4. advance payment bond(预付款保函):担保银行赢工程承包方或商品提供方的申请向业主或买方出具的、保证承包方或供货商在业主或买方支付预付款后履行合同义务的书面文件。 5. back-to-back documentary credit(背对背信用证):背对背信用证是指一个信用证的受益人以这个信用证为保证要求一家银行开立以该银行为开证行,以这个手艺人为申请人的一份新的信用证。也称转开信用证、桥式信用证、从属信用证、补偿信用证或抵押信用证。 6. bank guarantee(银行保函):银行保函作为一种保证履行或付款的工具在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银行保函是银行应客户的要求而开立的书面承诺书,保证在委托人违约时向受益人支付规定数额的货币。 7. bid bond/tender bond(投标保函):投标保函是指担保人(银行)应申请人(投标人)要求向受益人(招标人)开立的、保证申请人履行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否则担保人将向受益人赔付一定金额的书面保证承诺。 8. Bill purchased (托收出口押汇):由托收行买入出口商开立的以进口商为付款人的汇票及随附的商业票据,从汇票金额中扣除利息及费用后,将净款付给出口商。 9. Check (支票):支票是由出票人开出并签字,授权银行对某人或持票人及其支付一定货币金额的书面凭条件支付命令。 10. Cleaner collection(光票托收):光票托收指出口商仅开具汇票而不附商业单据(主要指货运单据)的托收。 11. Collection (托收):托收是这样一种安排,即进口商在货物装运后,开出以进口商为付款人的相关汇票,将汇票和运货单据连同其明确的托收指示交给进口地银行,通过其在进口商所在地的往来银行向进口商收取货款。 12. confirmed credit(保兑信用证):若一张信用证除了开证行的付款保证外,还有另一个银行对这张信用证作了付款保证,该信用证即为保兑信用证。(无追索权) 13. correspondent bank(代理行):代理行是指与另一家银行抖着直接或友好服务关系的一家银行。the so-called correspondent bank may be the defined as “a bank having connection or friendly since relations with another bank.” 14. counter guarantee(反担保):反担保是指示人出具的任何书面保证或其他付款承诺,凭提交与承诺条款相符的书面付款要求以及反担保内容规定的其他文件,支付款项给担保人。 15. counter guarantor(反担保人):指示方或称反担保人,是指接受申请人的委托,而向受益人所在地银行发出开立保函的委托指示,并同时保证在受托行遭到索赔时立即予以偿付的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在保函业务中,反担保人不直接接受受益人提出的任何索赔,而仅向担保人承担责任,对担保人负责,凭担保人提出的要求予以偿付,并同时享有对申请人进行追偿的权利。 16. Crossed check(划线支票):支票的划线实际上是由出票人只是付款银行只能将资金入银行账户的指示,因此划线支票不能再付款银行兑现,必须由代收行向付款银行提示付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