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理用药
高血压合理用药

高血压合理用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许多人的健康。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以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然而,不合理用药却会给身体带来副作用,因此,合理用药是高血压患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遵医嘱用药:高血压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和用量进行用药。
不能随意更改药物种类、剂量和用法。
联合用药:高血压患者往往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来控制血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联合用药可以增加药物的协同作用,减少副作用。
长期坚持: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需要坚持长期用药,不能随意停药或减量。
定期监测: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以便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种类。
注意药物副作用:不同的药物可能会有不同的副作用,患者应该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该及时就医。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一些药物之间可能会有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患者应该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用药决策。
注意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注意饮食影响:某些食物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患者应该注意饮食与用药的相互影响。
高血压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用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患者也应该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
尽管高血压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合理使用药物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份高血压合理用药的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血压。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
原发性高血压没有明确的病因,而继发性高血压则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
高血压的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遵循医嘱:在使用降压药物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
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根据个人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出多种降压药物,患者需要按医嘱定时定量服用。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解读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解读前言高血压,也称为“三高”之一,即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病。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持续升高,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给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有些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血压,所以了解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合理用药对于患者来说十分必要。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由专业医学机构制定,旨在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明确、规范、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
以下是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的主要内容:1. 首选药高血压首选药物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因为它们的长期效果在许多临床试验中得到了证实。
此外,CCB(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也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2. 个体化用药高血压治疗应当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如年龄、性别、肾功能等。
另外,患者的血压值、病情以及既往药物使用情况也应该纳入考虑,在个体化用药的前提下,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组合。
3. 药物组合对于一些血压较高的患者,单一药物往往难以满足治疗效果,这时可以采用药物组合的方式。
合理的药物组合方案可以减轻每种药物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加强疗效。
4. 积极治疗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容易并发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疾病,应积极治疗并发症,以提高治疗效果。
5. 治疗过程监测高血压治疗过程需要监测患者的血压值变化,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同时,需要关注患者服药后出现的不适症状,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监测和调整方案。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给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案,但在用药过程中,还需遵循医师的指导,避免自我调整用药。
同时,高血压患者还需注意饮食和锻炼,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以达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高血压用药指导2024

高血压用药指导引言: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管理的关键部分,合理用药可以有效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旨在为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提供详细的药物治疗指导,使其正确选择和使用药物,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概述:高血压用药的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选择适当的药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药物副作用、费用等因素。
常用的高血压药物有利尿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断剂等。
正文内容:1.利尿剂的使用:a.利尿剂是高血压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可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降低血容量,降低血压。
b.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襻利尿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不同类型的利尿剂适用于不同的患者。
c.利尿剂的主要副作用包括低钾血症、尿频、疲劳等,需要患者注意及时补充钾离子。
2.ACE抑制剂的使用:a.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阻断血管紧张素转化为血管收缩物质,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b.ACE抑制剂常用于合并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
c.ACE抑制剂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咳嗽、低血压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物性水肿。
3.钙通道阻滞剂的使用:a.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细胞内钙离子的内流,减少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的收缩,降低血压。
b.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老年患者、冠心病患者和合并有哮喘疾病的高血压患者。
c.钙通道阻滞剂的副作用包括心动过缓、头晕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加重。
4.β受体阻断剂的使用:a.β受体阻断剂通过阻断β受体的激活,减少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降低血压。
b.β受体阻断剂适用于合并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
c.β受体阻断剂的常见副作用包括心动过缓、低血压、哮喘加重等,患者需要密切监测。
5.药物治疗的监测与评估:a.高血压患者在服药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并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理想的血压控制水平。
高血压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全文

高血压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全文引言:高血压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合理的用药对于控制高血压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基层合理用药的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治疗高血压患者。
一、分类及判断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总数的90%以上。
诊断高血压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 在静息状态下,至少连续测量三次血压超过140/90 mmHg;2. 结果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测量;3.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
二、治疗原则1. 非药物治疗: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是首选。
包括饮食控制、体重管理、减少钠摄入、戒烟限酒、增加体力活动等。
2. 药物治疗:对于血压达到一定程度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药物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3. 目标控制:血压的控制目标取决于患者的整体风险,包括心脏、脑血管等事件的风险。
三、药物选择1. 钙离子拮抗剂:主要用于中老年患者和黑人高血压患者,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主要用于年轻患者和有并发症的患者,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主要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如氯沙坦、缬沙坦等。
4. 利尿剂:主要用于老年患者和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如氢氯噻嗪、螺内酯等。
四、联合治疗单一药物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高血压,需要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的原则是选择不同机理的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加降压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五、监测与随访治疗高血压需要进行定期监测与随访。
包括测量血压、检查心脏、血液等指标,以及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同时,要咨询患者的生活方式及用药情况,帮助他们合理管理高血压。
六、特殊人群的治疗1. 孕妇高血压:孕妇患有高血压需要特殊的治疗,选择安全的药物进行降压。
2. 年轻患者高血压:年轻患者的高血压常常伴有遗传因素和代谢异常,治疗需要个体化。
高血压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标准与方法

高血压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标准与方法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主要特征是持续性的血压升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合理用药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它可以帮助老年患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高血压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标准与方法。
首先,对于高血压老年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是十分重要的。
常见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下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因此需要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
通常情况下,首选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剂,因为它们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相对较小。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或者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
其次,高血压老年患者剂量的选择也需要谨慎。
由于老年人体内药物代谢和排泄的能力下降,起始剂量通常需要调低。
在开始治疗时,可以选择最小有效剂量,并逐渐调整至目标剂量。
监测血压的变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性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此外,高血压老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通常伴有多种疾病和多种药物的使用,容易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因此,合理的用药需要综合考虑所有因素。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使用的其他药物,并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时,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也会受损,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肾功能、肝功能和心功能等状态进行剂量调整。
另外,高血压患者应该坚持长期用药。
由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药物治疗可能需要长期维持。
患者需要按时按量地服药,并定期复查血压,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忽视治疗或者停药会导致血压不稳定,加重症状,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最后,高血压老年患者在用药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合理的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都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
饮食应少盐、低脂、高纤维,尽量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多食新鲜蔬果。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活动量,改善心肺功能,有助于控制血压。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高血压合理用药宣传

高血压合理用药宣传1、简介
1.1 高血压的定义和影响
1.2 合理用药对高血压管理的重要性
1.3 目的和目标
2、高血压的风险因素
2.1 年龄
2.2 遗传因素
2.3 生活方式
2.4 其他疾病的存在
3、高血压合理用药的原则
3.1 个体化治疗
3.2 选药原则
3.3 组合用药原则
3.4 指导用量和用药时间
3.5 定期复查和调整用药
4、常用降压药物介绍
4.1 利尿药
4.2 钙通道阻滞剂
4.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4.4 β受体阻滞剂
4.5 中心作用药物
5、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
5.1 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5.2 药物相互作用
5.3 特殊人群用药的考虑
5.4 自我监测和应对药物用量变化
6、高血压合理用药的相关法律名词及注释 6.1 药物管理法规
6.2 药品注册和审批法规
6.3 医疗机构管理法规
7、结语
7.1 总结
7.2 再次强调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7.3 提供联系方式,以便咨询和讨论
附件:
附件1:高血压自我监测记录表格
附件2:常见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表格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 药物管理法规:涉及药物生产、流通和使用等行为的法规和政策,包括药品生产管理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
- 药品注册和审批法规:用于规范药品注册和审批过程的法规和政策,包括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审批流程等。
- 医疗机构管理法规:涉及医疗机构行为规范、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包括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等级评审标准等。
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方法

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方法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的不加以控制将会对心血管系统和其他重要脏器产生损害。
针对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是控制病情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方法,并详细阐述药物的选择与使用。
一、合理用药方法1. 定期就医:高血压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定期就医,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血压水平、合并症、年龄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适合的用药方案。
2. 严格按医嘱使用药物: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按时服用药物,并遵循医生开具的剂量和用药频次。
不要自行调整药物的剂量或停药,以免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3.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除了药物治疗外,高血压患者还应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都有助于降低血压水平。
同时,减少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
4. 不骤停药物:在医生指导下,若患者血压稳定并持续下降,也不能自行停药。
停药前应与医生取得联系,接受进一步的指导。
在医生的监控下逐渐减量或停药,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
5. 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一些降压药物可能对肾功能、血液系统等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高血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如出现不适感或异常反应,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二、药物选择与使用1. 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CCB)和利尿剂等。
每种药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
2. 单药的初始治疗:对于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起始治疗通常会使用单一药物。
单药疗效不佳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联合用药。
3. 联合用药: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选择联合用药来控制高血压。
联合用药可以提高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并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联合用药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并由医生进行指导。
高血压的合理用药小结

高血压的合理用药小结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疾病,多见于老年群体,以血压异常升高为主要特征,药物是主要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旨在将血压、血糖水平维持在合理范围内。
但值得注意的是,受疾病知识缺乏、病程长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往往较低,影响治疗效果,故合理用药就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高血压合理用药的因素在高血压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氨苯喋啶、阿替洛尔等药物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为避免耐药及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用药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提高,就需重视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免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基于相关因素的前提下来说,常见的主要为医师、管理、患者及药师等,其中医师因素主要是因为在接受治疗期间,相关医师的药物知识掌握程度与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有一定关系,如若医师盲目的展开用药,则会直接降低用药安全性,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其分布方式、代谢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若医师未严格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用药,受主观意识的影响,导致剂量不合理等情况的发生,则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例如,在患者无指征的情况下予以使用利尿剂等药物治疗,这不仅会加剧患者的痛苦,促使治疗效果难以达到理想化,增加医患纠纷的可能性,且还会直接引发药物滥用情况,影响医院社会形象的树立。
通常情况下,很多患者都未全面掌握自身病情,受此因素的影响,其则极易出现不遵医嘱用药行为,以药量不合理、用药方式不合理的为主要表现,进而降低用药安全性,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
在合理用药中,药师占据核心地位,其知识结构的全面性与用药安全性有着直接的联系,如若未严格审核处方,或是缺乏对不良反应的检测力度,则会导致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
另外,给药前如若没有向患者说明使用方法,或是药物剂量等,也会导致用药阿全事件的发生。
合理用药在实际用药中,想要进一步促进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提高,使用前需做好用药宣教,并深入了解、掌握患者的情况,包括药物过敏史等,将药物的使用方法、用量等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提高用药的合理性,防止药物滥用现象的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血压的分类和治疗
血压分类 正常 收缩压 舒张压 生活方式 * * 改变 mmHg mmHg <120 和 <80 鼓励 初始药物治疗 没有强适应证 有强适应证
高血压前状 120-139 态
1期高血压
或 80-89
是
是
无使用降压药指征 根据强适应证选用药物‡
140-159 或 90-99
多数考虑用噻嗪类利尿剂 ;可以考虑ACEI,ARB ,BB,CCB或联合使用
对8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46个活性治疗组(n=3767)和 17个安慰剂组(n=346)进行荟萃分析 ARB CCB ACEI 利尿剂 β阻滞剂
LVMI变化率(%)
(8%-18%)
13%*
(9%-13%)
11%*
(8%-12%) *P<0.05 vs β阻滞剂
10%*
(5%-10%)
8%
(3%-8%)
以CCB 为基础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
二氢吡啶类 CCB + ACEI 二氢吡啶类CCB + β 受体阻滞剂
1
二 氢 吡 啶 类 CCB + ARB
2
3
二氢吡啶类 CCB +噻嗪类 利尿剂
4
CHINA STATUS: 中国伴不同合并症不达标患者, 以缬沙坦/氨氯地平片为基础治疗8周,血压均显著下降 ARB + CCB
①药物选择,推荐个体化的原则; ②起始量,从较小剂量开始,避免或减少不良反 应; ③反应好,但未达标,可加量(耐受的前提下) ④一种药物反应不佳,可考虑联合用药;联合用 药益处,增加血压达标率,减少副反应; ⑤耐受性差或出现不良反应需更换药物; ⑥选用长效药物,平稳降压,增加顺从性,减少 血压波动和对靶器官的损害; ⑦服药疗程,因人而异;强调高血压病需终身监 测血压,而并不一定是终身服药; ⑧停药方式:逐步减量,密切观察,定期监测。
分类
根据CCB 与钙通道亚型 的亲和力不同
根据 CCB 在体内的药 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 学特点
每一亚型的 药物分为 第一、二、三代
• ①二氢吡啶类 CCB : 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 肌上的 L 型钙通道, 发挥舒张血管和降低 血压的作用 ; • ②非二氢吡啶类 CCB : 对窦房结和房室结 处的钙通道具有选择性, 其扩张血管强度 弱于二氢吡啶类 CCB, 但是负性变时、 降 低交感神经活性作用是二氢吡啶类 CCB 不 具备的。
用药原则及规范
适应证: 利尿剂适用于大多数无禁忌证的高 血压患者的初始和维持治疗, 尤其适合老年 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 心力衰竭合并高 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等。
用药原则及规范
禁忌证 : 痛风患者禁用噻嗪类利尿剂, 高 血钾与肾衰竭患者禁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长期大剂量应用利尿剂单药治疗时还需注意 其导致电解质紊乱、 糖代谢异常、 高尿酸 血症、 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
用药原则及规范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1) CCB 扩张血管降压,必然出现反射性交感激活,心 率加快,使血流动力学波动并抵抗其降压作用,故应尽量 使用长效制剂,其降压平稳持久有效,不良反应小,患者 耐受性好,依从性高。 (2) CCB 如维拉帕米与地尔硫卓均有明显的负性肌力作 用, 应避免用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 (3) 非二氢吡啶类 CCB 有明显的负性传导作用, 存在心 脏房室传导功能障碍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应 慎用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同时非二氢吡啶类 CCB 与 β 受体阻滞剂联用可诱发或加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 全。 (4) CCB 类药物对代谢无不良影响, 更适用于糖尿病与 代谢综合征患者。
高血压治疗流程
生活方式改变 血压没有达标 (<140/90 mmHg, 对于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须<130/80 mmHg)
初始药物治疗
没有强适应证
有强适应证
1期高血压 ( SBP140-159 或 DBP90-99mmHg ) 多数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可考虑应用 ACEI,ARB,β受体阻滞剂,CCB,或联 合应用
用药原则及规范
禁忌证 (1) ARB 可致畸, 禁止用于妊娠高血压患者。 (2) ARB 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 导致肾小球 滤过率(GFR) 下降, 肌酐水平升高, 血钾升高 。 高血钾或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ARB。
用药原则及规范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1) 因 ARB 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入球小动脉 , 肾小球滤过压下降, GFR 下降, 血肌酐和血钾水平升高。 因此, 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4 期或 5期患者, ARB 初始剂量减半并严密监测血钾、 血肌酐水平及 GFR 的变化。 血肌酐水平≥ 3 mg/dl 者,慎用 ARB。 (2) 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使用 ARB 应注意患侧及健侧肾功能 变化。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心力衰竭患者, 先从小剂量 ARB 起始(约常规剂量的 1/2), 避免首过低血压反应, 逐渐增加 剂量至患者能够耐受的靶剂量。 (4) 对有高钾血症和肾损伤的患者, 避免使用ARB + ACEI, 尤其是 ARB + ACEI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5) ARB 致咳嗽的发生率远低于 ACEI, 仍有极少数患者出现 咳嗽。
L 型通道
L > N型通道 N 型通道 L 、 N、T型通道
用药原则及规范
适应证: CCB 降压疗效强, 药效呈剂量依 赖性, 适用于轻、 中、 重度高血压。 其中二氢吡啶类 优先选用的人群包括 :1) 容量性高血压 ;2)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 血压 。 非二氢吡啶类 的药理特点包括松弛血管平滑 肌、 扩张血管作用及负性肌力、 负性变时 作用,故此类药物更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心绞 痛、 高血压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合并颈动 脉粥样硬化的患者。
利尿剂与ACEI、ARB 或CCB 联用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2014 JNC 8、AHA/ ACC/ CDC科学建议和ASH/ ISH指南
噻嗪类利尿剂与ACEI/ARB及CCB 所组成的联合方案是合理的
2
钙通道阻滞剂
根据CCB与动脉血管 及心脏的亲和力和作用
二氢吡啶类 非二氢吡啶类
L 型、L/N型或 L/T 型(双通 道)、及L/N/T 型(三通道)
1 2 3 4
利尿剂 钙通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5
6
β 受体阻滞剂
α 受体阻滞剂
7
8 9
固定复方制剂
交感神经抑制剂 直接血管扩张剂
1
利尿剂
分类
袢利尿剂
噻嗪类 利尿剂
保钾 利尿剂
《利尿剂中国专家共识》:利尿剂分类
襻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
保钾利尿剂
氨苯蝶啶 阿米洛利 螺内酯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抑制钠-氢共同转运体 抑制Na+再吸收和减少K+分泌
HOT-CHINA研究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率高
老老年亚(80~90岁)组研究结 束时使用不超过两种药物血压 达标的患者比例高达82%
患者百分比(%) CCB+B-阻滞剂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刘力生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4):291-4.
3
血管紧张素II(AT1受 体)受体阻断剂
2期高血压 (SBP≥160mmHg或DBP≥100mmHg) 大多数患者需两种药物合用,常用利尿剂 +ACEI,或ARB,或β受体阻滞剂,或CCB
根据强适应证选用药物 利尿剂, ACEI,ARB,β受体阻 滞剂,CCB
血压未达标
调整至最佳剂量或继续加用降压药直到血压达标 考虑请高血压专家会诊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
2期高血压
>160
或 >100
是
多数需2种药物联合使 用(通常为噻嗪类利尿 剂+ACEI,或ARB,或β受 体阻滞剂,或CCB)
根据强适应证 选用药物‡及其 它降压药(利 尿剂,ACEI, ARB,β受体阻 滞剂,CCB)
*治疗按照最高血压的分类决定 †有体位性低血压危险的患者初始治疗时慎用联合用药 ‡慢性肾脏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目标血压应<130/80mmHg
冠心病 N 基线 BP(mmHg) 1,753 160.3/91.6 心力衰竭 189 163.1/90.5 糖尿病 1,865 158.9/92.3 慢性肾脏病 355 159.9/94.4
治疗8周,平均坐位血压较基线 的变化 (mmHg)
MSSBP MSDBP *P<0.0001 vs 基线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3 Scientific Sessions. San Francisco 2013
用药原则及规范
禁忌证 :二氢吡啶类 CCB 可作为一线降 压药物用于各年龄段、 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 者, 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 只有相对禁忌 证, 没有绝对禁忌证 。
用药原则及规范
(1) 二氢吡啶类 CCB 明确的血管扩张作 用,短中效的 CCB 在降压的同时会出现反 射性心率加快。 相对禁用于高血压合并快速 性心律失常患者。 (2) 由于非二氢吡啶类 CCB 的心脏亲和 性及其对心肌、 窦房结功能、 房室传导的 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 维拉帕米与地尔 硫 禁用于二至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并 相对禁用于心力衰竭患者。
呋噻米 肾髓襻升支粗段皮质部 阻断钠-钾-氯共同转运体 抑制对氯化钠的主动重吸收
氢氯噻嗪
吲哒帕胺/ 氯噻酮
作用于远曲小管 阻断钠-氯共同转运体 减少Na+和Cl-重吸收
Saunders:2006-11-10;ISBN: 1416030530 Hypertension: a companion to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