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综合测试附答案解析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1.识符号,知天气。
图3.3表示的天气状况是()图3.3A.多云转大雨,东南风3级B.阴转大雨,东南风6级C.阴转大雨,西北风3级D.阴转大雨,西北风6级读图,回答2~3题。
图3.42.关于A、B两地降水量多少的说法,正确的是()A.A地多,B地少B.A地少,B地多C.A、B两地一样多D.没法确定3.图3.4说明________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大气运动D.地形4.读2012年5月5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图,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相比较,正确的是()A.太原优于天津、天津优于兰州B.重庆优于上海、上海优于郑州C.哈尔滨优于昆明、昆明优于广州D.昆明优于广州、广州优于重庆读某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5~7题。
图3.5图3.65.甲处的年平均气温为()A.5℃B.-10℃C.15℃D.20℃6.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A.由南向北递增B.由南向北递减C.由南向北先减后增D.由南向北先增后减7.影响上述气温分布总趋势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8.分析:若图3.7中等温线分布状况是因地形而形成,则有关甲、乙两坡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迎风坡——坡度陡B.甲——背风坡——坡度缓C.乙——背风坡——坡度陡D.乙——迎风坡——坡度缓(2013·江苏南通)图3.8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9~11题。
气温/℃降水量/毫米气温/℃降水量/毫米哈尔滨北京气温/℃降水量/毫米气温/℃降水量/毫米武汉广州图3.89.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10.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A.广州B.武汉C.北京D.哈尔滨11.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点是()A.雨热同期B.全年高温多雨C.冬雨夏干D.全年低温少雨(2013·湖南株洲)气候数据有多种呈现方式,图3.9是把代表月份的数字标注在以气温和降水量为坐标的图上,一个月份的点在图中的坐标就是该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常遭受台风袭击,以下天气符号表示台风的是( )A. B. C. D.2.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最高气温一般会出现在( )A.每年的1月B.每年的2月C.每年7月D.每年的8月3.看卫星云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表示海洋B.蓝色表示陆地C.白色表示云雨区D.云层厚的地方一定下特大暴雨4.某地7月月平均气温为26℃,1月月平均气温为﹣4.7℃,则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A.30.7℃B.﹣4.7℃C.21.3℃D.22.3℃5.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是( )A.中午12时和晚上12时B.上午12时和日落后C.午后2时和日出前后D.午后2时和日落后6.如图为某区域1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C.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7.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相比( )A.东岸多B.西岸多C.一样多D.不一定8.贝贝和同学一起在学校地理园测量降水量,下列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下雨时将雨量器搬放到室外,不下雨时搬到室内B.降水过后,直接从雨量器上读取降水量C.降水量的单位为毫升D.将雨量器水平放置于平坦开阔地9.关于全球降水的分布规律,说法正确的有( )①热带地区降水一定多②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③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多,大陆东岸降水少④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A.②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下图示意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示意南亚此时盛行夏季风(西南风),带来大量降水B.乙图示意南亚此时盛行冬季风(东北风),气候凉爽宜人C.丙图示意南亚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丙图示意南亚气候类型是一年可分为三季的热带季风气候11.热带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A. 东部和中部B. 东南部和南部C. 中部和南部D. 西部和南部12.新加坡的居民喜喝"肉骨茶","肉骨茶"虽名为茶,但实为混合中药、香料(包括八角茴香、桂香、丁香、大蒜)及肉排熬制多个小时的浓汤。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天气(含答案)下图是北京天气预报软件截图。
读图,完成下题。
1.图示一周内的天气状况是A.周三有雾霾B.周四雨夹雪C.周五的气温日较差最大D.周五后降温,北风渐强2.图示时期,北京可能在举办A.玉渊潭冰雪节B.北海端午游园会C.香山红叶节D.大兴西瓜节3.造成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①大气静稳无风②汽车尾气排放③燃煤污染④工业废气排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描写“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完成下题。
4.诗中描写的天气现象与其预报符号,组合正确的是A.大雪——B.台风——C.沙尘暴——D.微风——下表是小红从天气预报网站上查询到的北京某月10日和11日两天的天气及相关信息。
据此,回答下题。
A.气温日较差大B.白天气温高C.白昼时间变长D.夜间气温低6.11日的天气状况是A.白天阴B.白天多云C.夜间有雾霾D.夜间雨夹雪7.表中预报信息的日期最有可能出现在A.1月B.4月C.7月D.10月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中心城市某年7月29日的实时天气预报。
读图,完成下题。
8.该城市是A.广州B.拉萨C.北京D.乌鲁木齐9.该城市居民当天出行,根据天气预报应做出的判断是A.昼夜温差大,应备棉服保暖B.西北风强,应备面纱、口罩C.有阵雨,湿度大,应备雨伞D.白天日照强,适合做日光浴读东平县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0.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A.正午12点B.约14时C.日出以前D.子夜11.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D城有__________雨,气温__________。
(2)若要去A城游览,需要带雨具,因为A城有__________。
(3)其中有城市明天可以正常举行运动会,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城。
(填代号)【参考答案】1-5:CCBCC6-10: BBBCB11.(1)小;2-9℃(2)有中到大雨(3)F第二部分气候(含答案)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是气温年变化图B.该图是气温日变化图C.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D.气温日较差大约是10℃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检测(含答案)一、选择题1.读〝天津某日天气图〞, 天津该日天气可描画为〔〕A. 晴,北风 4 级,气温 0-10℃B. 雾,南风 2 级,气温 0-10℃C. 晴,无风 0 级,气温 2-10℃D. 阴,西风 3 级,气温 2-10℃2.关于降水,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同纬度地域降水量相反B. 世界年平均降水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C. 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量少D. 回归线左近大陆东岸比西岸降水多3.以下行为中,不利于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是A. 普及城市公共自行车B. 制止燃烧田地作物秸秆C. 对修建工地洒水降尘D. 鼓舞购置运用私家车4.为了降低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增减轻污天气的发作,从2021年12月4号末尾,河南郑州、周口、开封等地实施为期28天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以下哪些做法能增加大气污染①熄灭秸秆② 浪费用水③绿色出行④多运用清洁动力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5.以下诗句中,描写气候的是A.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6.一年之中,北半球的气温,陆地上〔〕月最低.A. 11B. 12C. 1D. 27.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如今〔〕A. 七月的陆地B. 七月的陆地C. 一月的陆地D. 一月的陆地8.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现象,说明外地〔〕A. 气温年较差大B. 日平均气温大C. 气温日较差大D. 年平均气温大9.通常状况下,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如今A. 午后2点左右B. 正午12点C. 正午12点后D. 正午12点左右10.全球气温的散布具有纬度变化的规律,是由于〔〕A. 不同纬度,太阳照射角度不同,取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一样B. 不同纬度,空中坎坷不一样C. 不同纬度,陆地和陆地的散布状况不同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由于只要陆地性质平均,才有纬度变化规律11.以下关于降水散布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赤道左近,终年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冷却,易构成降水B. 回归线两侧,大陆东、西两岸终年降水少C. 温带大陆中部,距陆地远,降水也少D. 北回归线左近,大陆东岸的亚洲东部,夏季盛行来自陆地的偏南风,湿润多雨12.下面四幅图中,表示降水年际变化的是A. AB. BC. CD. D13.以下关于世界降水量散布的正确表达是〔〕A. 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多于沿海地域B. 北回归线左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于东岸C. 两极地域空中湿润,降水较多D. 赤道地域降水多14.以下四幅图中,正确反映北京各月降水状况的是〔〕A. AB. BC. CD. D二、连线题15.将以下几种图示与其代表的天气现象用直线衔接起来。
七年级地理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检测(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A.风和日丽B.长夏无冬C.四季如春D.常年湿润2、海南岛是我国著名的避寒胜地,其主要原因是( )A、四周是海洋B、纬度位置偏低C、地势低D、受季风影响3、赤道附近的降水量,大多数在_____mm以上。
( )A、500B、1000C、1500D、20004、从降水的季节分配来看,地中海沿岸属于( )A、冬季少雨区B、冬季多雨区C、夏季少雨区D、夏季多雨区5、纬度位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气温的差异B、降水的差异C、风向的差异D、天气的差异6、拉萨和重庆纬度相近,气温相差很大,其主要因素是:()A、纬度B、海陆C、地势高低D、季风7、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东侧的原因是()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8、下列四幅图中,表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是( )9、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是()A.气温和光照B.降水和风力C.气温和降水D.气温和风力10、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状况B.一年之中,世界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半球出现在一月C.气温的观察者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D.一个地方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11、关于等温线的判断,正确的是()A.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小B.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大C.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高D.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低12、关于气温水平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半球相反B.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C.七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赤道地区D.同纬度海陆气温相同在一次国际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中,某学生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一年到头都很热,极少下雨,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据此回答13-14题:13、该中学生的家乡最有可能是()A.非洲的撒哈拉沙漠B.地中海沿岸C.中国的山东半岛D.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14、该中学生家乡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16.下图中小男孩居住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综合复习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综合复习试题一、选择题天气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1.夏秋季节,台风常常会影响南通地区,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下列代表台风的天气符号是()A.B.C.D.2.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
下面为“南通市某日天气预报图”以及“空气污染指数分级标准表”。
关于此日南通市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风4级B.中雨转阴C.空气质量状况优D.气温日较差为6℃关信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表中日出、日落时间不同,形成该现象的原因是()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气温差异④天气现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表中预报信息的日期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某个时间段()A.春分日至夏至日B.夏至日至秋分日C.秋分日至冬至日D.冬至日至春分日5.12日比11日()A.气温日较差大B.白天气温高C.白昼时间变短D.夜间气温高6.12日的天气状况是()A.白天阴B.白天多云C.夜间有雾霾D.夜间雨夹雪7.下列北半球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正确的是()A.A地全年高温B.B地全年降水均匀C.C地夏季高温少雨D.D地冬季高温少雨8.李明早上起床看到家里电子屏幕显示,你认为他应选择穿的上衣是()A.羽绒服B.短袖衫C.毛衣D.皮装9.下图为我国某地降水量柱状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一年内降水最多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10.2021年11月30日受雨雪影响,鹤大高速采取封闭措施。
此事说明()A.天气影响农业B.天气影响工业C.天气影响战争D.天气影响交通11.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A.中午12点B.日出前后C.午后2时D.13点左右12.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情况有()①阴晴②风③气温④水体的矿物质含量⑤降水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二、连线题13.将下列左图和右侧文字连接起来。
三、填空题14.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训练题-带有参考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训练题-带有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多年累计平均沙尘暴、扬沙、浮尘出现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1-2题。
1.2023年4月上旬,我国由北至南,从西到东,多地遭到了来自蒙古国沙尘的侵袭。
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沙尘暴的是()A.B.C.D.2.该地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出现频率居多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下图为洛阳市某日天气预报图。
据此,完成下面3-5题。
3.下列天气符号中,可表示洛阳当日()A.B.C.D.4.根据洛阳当天的天气状况,人们可以()①开窗通风②户外锻炼③关闭门窗,减少外出④外出佩戴防霾口罩A.①③B.①④C.①②D.②③5.根据洛阳当前的天气信息,可判断洛阳此时()A.正值春季或秋季B.洛河的河水已经结冰C.小浪底水库正在调水调沙D.学生已经放暑假下图为四个不同地点一年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下面6-7题。
6.四地中,气候终年寒冷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7.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下面是北半球某地区多年月平均降水量的资料,根据资料完成下列8-9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降水量/毫米4365851802852582282211737942248.根据资料,下列对该地降水季节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全年降水少B.夏季多雨,冬季少雨C.各月降水均匀D.夏季少雨,冬季多雨9.根据表中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读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10-11题。
10.关于①⑤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⑤地为热带草原气候B.①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⑤地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旱、雨两季D.①地雨热不同期1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由①到②,年降水量逐渐增加B.①比③降水多,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C.②比④降水少,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D.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是因为地处背风坡2022年10月底,济南红叶观赏季如期而至。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测试卷(含答案新人教版)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一、动脑选一选下列属于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典型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图的是A.AB.Bc.cD.D下列影响世界气候的主要因素中,错误的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经度因素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A.晴空万里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暴风骤雨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年降水量比较多,季节分配均匀”。
描述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如图是地中海气候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下列关于地中海气候特点正确的是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全年高温多雨c.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D.全年炎热干燥以下关于等温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等温线密集在地方,温差小B.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大c.等温线闭合的地方是高温中心 D.处在同一条等温线的不同地点温度不一定相同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B.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6℃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同纬度的两地气温完全一样亚洲、欧洲、南北美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度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x疆“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是形容A.日较差很大B.气候很干燥c.维吾尔族人特别爱美D.瓜果特别甜0.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A.正午12点整B.午后2点左右c.午后1点左右D.傍晚4点左右1.嵩山最高峰“峻极峰”,山顶气温10℃,山下气温18.4℃,其山顶与山下的相对高度约为A.1400米B.XX米c.1000米D.1800米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和最寒冷的大陆分别是A.亚洲大陆、非洲大陆B.非洲大陆、大洋洲大陆c.非洲大陆、南极洲大陆D.南美洲大陆、南极洲大陆3.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较大的地方是下列的A.热带沙漠B.热带海洋c.温带大陆D.温带海洋南极地区气候寒冷的最主要原因是A.四周被海洋包围B.有巨厚的冰层c.地处高纬地区D.高原地形下列有关降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降水就是降雨B.测量降水量的器具叫雨量器c.赤道附近降水多D.非洲撒哈拉沙漠,属于干燥少雨区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下列哪一种气候类型是亚洲没有的A.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苔原气候以下被称为世界“雨极”的地方是A.乞拉朋齐B.阿塔卡马沙漠c.南极D.青藏高原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学校,放暑假的时间一般是A.1月B.4月c.7月D.10月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地中海气候0.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是A.赤道两侧地区B.极地地区c.温带大陆内部D.温带沿海地区1.西亚和北非的气候共同特点是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四季分明D.寒冷干燥2.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A.亚欧大陆东部B.欧洲西部c.北美洲大陆东部D.南美洲东部3.下列气候类型与其分布面积最广的大陆连线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非洲大陆B.热带草原气候——美洲大陆c.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欧大陆 D.热带沙漠气候——澳大利亚大陆小丽今年12岁了,可她还没有见过下雪,她的家绝对不可能在下列哪个城市A.哈尔滨B.郑州c.北京D.海口.我国西南山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主要原因是A.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B.森林茂密对气候的调节作用c.西南地区处于中纬度地区D.西南地区距离印度洋近,受海洋影响大二、读图分析题读图,回答问题.根据图中不同位置的气温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柱状图,判断E地的气候类型为,A地的气候特征是,与A地气候类型相同的还有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和非洲的.A地气候与B地差异很大,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c、D、E三地比较,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地,降水各月均匀的是地,年降水量较少的是地;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与气候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下图是我国双季稻区图。
2017年,中国科学家在这一地区种植出了“巨型稻”。
与传统双季稻相比,“巨型稻”具有高大、不易摧折、耐淹涝等突出特点。
在水田里还可养鱼和青蛙,利用蛙吃害虫、鱼粪肥田,形成互利共生的生态环境。
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1.“巨型稻”不易摧折、耐淹涝的特点,增强了该作物对南方地区常见灾害性天气的抵御能力,如下列天气中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2.下列《岳阳楼记》中的文字,描述天气的是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A.衔远山,吞长江B.霪雨霏霏…阴风怒号
C.沙鸥翔集,锦鳞游泳D.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读北京市2017年12月7日和8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及天气预报,12月7日24小时整点天气预报图,回答下题。
3.8日比7日
A.白天气温低B.夜间气温高
C.气温日较差大D.气温日较差小
4.7日气温最高值开始出现在
A.12点左右B.13点左右C.16点左右D.18点左右
5.下列描述与8日天气符合的是
A.阴雨绵绵B.烈日炎炎C.狂风大作D.天气晴朗
6.北京市大风预警级别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①蓝色②黄色③红色④橙色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②①D.①④②③
7.大风天气,以下做法不安全的是
A.停止高空作业和水上活动B.妥善安置室外物品
C.减少外出谨防高空坠物D.进行户外攀岩活动
8.一般大雪节气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0℃以下,雪下得大、范围广。
2017年12月7日,大雪节气,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雪未见雪”的现象。
关于“大雪未见雪”中,第二个“雪”字解释正确的是
A.大雪节气B.冬季湿冷C.降雪天气D.气候变化
下图是北京天气预报软件截图。
读图,完成下题。
9.图示一周内的天气状况是
A.周三有雾霾B.周四雨夹雪
C.周五的气温日较差最大D.周五后降温,北风渐强
10.图示时期,北京可能在举办
A.玉渊潭冰雪节B.北海端午游园会
C.香山红叶节D.大兴西瓜节
11.造成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大气静稳无风②汽车尾气排放③燃煤污染④工业废气排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下表是小红从天气预报网站上查询到的北京某月10日和11日两天的天气及相关信息。
A.气温日较差大B.白天气温高C.白昼时间变长D.夜间气温低
13.11日的天气状况是
A.白天阴B.白天多云C.夜间有雾霾D.夜间雨夹雪
14.表中预报信息的日期最有可能出现在
A.1月B.4月C.7月D.10月
某日上午,家住北京的小明从手机屏幕上看到的天气预报内容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题。
15.可以用来描述当日天气特征的是
A.万里无云B.寒气袭人C.四面“霾”伏D.狂风大作
16.该日,大气首要污染物是
A.PM10B.PM2.5C.NO2D.O3
17.未来六七个小时内气象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空气质量将可能
A.好转B.转差C.不变D.无法判断
18.该日所属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描写“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完成下题。
19.诗中描写的天气现象与其预报符号,组合正确的是
A.大雪——B.台风——
C.沙尘暴——D.微风——
20.诗中描写的自然地理现象多见于我国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
21.该区域
A.气候干旱B.地形以平原为主C.森林广布D.河流多外流河
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中心城市某年7月29日的实时天气预报。
读图,完成下题。
22.该城市是
A.广州B.拉萨C.北京D.乌鲁木齐
23.该城市居民当天出行,根据天气预报应做出的判断是
A.昼夜温差大,应备棉服保暖B.西北风强,应备面纱、口罩
C.有阵雨,湿度大,应备雨伞D.白天日照强,适合做日光浴24.读图,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A.4时B.12时C.14时D.24时
25.已知北半球同纬度A、B两点(如图),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
A.冬季B.秋季C.春季D.夏季
26.读太平洋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海域的气温空间分布特点是
A.由北向南递减B.由大洋中心向四周递减
C.由低纬向高纬递减D.由大洋中心向东西两侧递减
27.如图,已知北半球同纬度A、B两点,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8.读图,表达正确的一组是。
A.①地形雨②对流雨③锋面雨B.①对流雨②锋面雨③地形雨
C.①锋面雨②地形雨③对流雨D.①对流雨②地形雨③锋面雨
29.该图所示的降水类型是
A.对流雨B.地形雨C.锋面雨D.台风雨
地理兴趣小组在活动中,按要求一天共测4次气温值:20℃、15℃、33℃、27℃,却忘记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12点B.14点C.2点D.6点
31.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是
A.4℃B.7℃C.18℃D.20℃
读东平县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32.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A.正午12点B.约14时C.日出以前D.子夜
33.这一天,东平县的气温日较差是
A.15℃B.12℃C.25℃D.20℃
答案CBCBD BDCCC BCABB DBDCD ABCCD CBDCB 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