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易学通重难点一本过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上:实验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含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设计:5.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设计:5.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教学设计一、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探究实验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探索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2、通过小组对实验现象的汇报交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色素的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色素的分离: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

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新鲜绿叶,研钵,剪刀,干燥的定性滤纸(条形和圆形),铅笔,尺子,卡片,培养皿,棉线,牙签,胶头滴管,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四、实验教学设计思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难点是通过分离色素探究绿叶中色素的种类。

但在学生实验中,常因实验原理不明、材料选择不当、研磨不充分、分离操作过程复杂等原因导致本实验要解决的重难点未能通过实验真正解决,实验效率因为实验结果的不理想大打折扣。

因此针对该实验的几个关键之处,根据实验操作实践并参考相关文献进行了改进,有效提高了实验效果。

本实验的教学改进与创新具体如下:1、实验材料的改进实验材料课本要求称取5g的绿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后加入10mL的无水乙醇。

由于该实验为定性实验,并考虑到生物实验室中没有电子天平或台秤以及实验时间的缘故,所以改为:取2-3片菠菜的叶片,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后加入5ml 无水乙醇(分两次加入)迅速研磨。

创新:可让部分学生尝试其他绿叶材料。

2、画滤液细线的改进课本上采取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的滤液,但是实验下来效果总是不好,滤液细线不直,量不均匀。

改进为:色素研磨后不必过滤(不影响实验效果),用卡片取代毛细吸管,沿铅笔线均匀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2-3次,这样滤线细线更直。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欢迎大家分享。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一、实验目的1. 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二、实验原理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四种,不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强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碳酸钙。

四、实验过程(见书P54)1.提取色素:2.制备滤纸条: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4.观察: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宽窄。

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五、讨论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是什么?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一、实验目的1、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二、实验原理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中。

故要提取色素,要破坏细胞结构,破坏叶绿体膜,使基粒片层结构直接与有机溶剂接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原理及方法。

2. 学会使用无水酒精、石英砂和碳酸钙等化学物质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3. 能够独立完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并正确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 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技巧,如研磨充分、提取液的制备等。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新鲜绿叶(如菠菜)、无水酒精、石英砂、碳酸钙、丙酮、层析液等。

2. 实验仪器:研钵、漏斗、烧杯、玻璃棒、滤纸、试管、培养皿等。

3. 教学工具:PPT、实验指导书、实验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叶绿体的结构,引导学生了解叶绿体色素的分布和功能。

2. 讲解:详细讲解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以及实验方法和步骤。

3. 示范:播放实验视频,展示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过程。

4.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讨论:实验完成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原理和操作技巧,分享实验心得。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2. 思考题:结合实验,分析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预习下节课内容:叶绿体的功能和作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实验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如研磨、过滤、层析等。

3. 实验报告质量:检查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4. 思考题回答:评估学生对思考题的回答,检验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技巧的理解。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使用化学物质时,要注意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上实验7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含解析

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上实验7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含解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谱、试剂的作用和实验成败关键前情提要:关键词: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色素的种类、试剂的作用难度系数:★★★重要程度:★★★★基础回忆:考点内容要求考纲解读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Ⅱ1、理解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2、知道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谱3、理解实验中试剂的作用和实验成败关键考点一、实验的原理(1)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纸层析法)①能够利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在研磨时还应加入少量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其中前者有助于研磨充分,后者可避免在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②分离的原理是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的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那么慢。

考点二、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谱色素种类颜色吸收光谱滤纸条上位置叶绿素(约占3/4)叶绿素a蓝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中下层叶绿素b黄绿色下层类胡萝卜胡萝卜橙黄主要吸收蓝紫光上层1.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关键(1)叶绿素不稳固,易被破坏,因此研磨要迅速、充分以保证提取较多的色素。

(2)滤液搜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避免滤液挥发。

(3)称取绿叶的质量和加入无水乙醇的体积要适当,以保证提取液的浓度。

2.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关键(1)滤液细线不仅要细、直,而且要含有较多的色素,因此要在滤液干后,重复画1~2次。

(2)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或没入)层析液,不然会使滤液中的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使实验失败。

3. 实验流程提取色素⎩⎪⎪⎨⎪⎪⎧取材:称取5 g 绿色叶片↓研磨:加少许SiO 2、CaCO 3和10 mL 无水乙醇↓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 ↓收集:收集滤液,试管口用棉塞塞严制备滤纸条⎩⎪⎪⎨⎪⎪⎧干燥滤纸↓剪滤纸条:将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和宽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铅笔画线:在距剪去两个角一端1 cm 处用 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画线:沿铅笔线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重复画一两次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3 mL 层析液倒入试管中,装置如图所示插入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随后用软木塞塞紧试管口。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11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小组成员:一、学习任务分析本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经典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能感性地观察到叶绿体中的几种重要色素,加深对色素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教材是通过先引导学生做叶绿体各种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然后再介绍叶绿素的分布以及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本实验也是高中阶段唯一的分离纯化脂溶性化合物的实验,在完善中学生物学实验技能方面有重要价值。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含有光和色素,本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会提取和分离光和色素的方法,加深光和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所起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分离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并加以区别,结合理论知识了解每种光和色素的吸收光谱,为学习光合作用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教学重点:(1)初步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了解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种类及其在滤纸层析上的分布情况。

2、教学难点:分离叶绿体色素中滤液线的画法。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严谨认真的科学实验观(2)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1.课题引入及简单复习1、提问:大家知不知道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在哪吗?(叶绿体)复习教材: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基粒,基质(附图简单说明)2.给学生看用粉笔已分离好的色素层,引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方法——纸层析法。

并简要介绍四种色素的吸收光谱(ppt课件图示)学生回答叶绿体中色素的具体位置。

学生听讲叶绿体有哪些结构。

学生听讲2.实验原理和目的教师简明讲述实验原理和目的:1. 叶绿体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用丙酮/无水乙醇提学生听讲取叶绿素中的色素。

2.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5-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教案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教案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一、教材地位分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供应》中的教学内容。

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光合色素是光合作用发生所必须的物质,本实验安排在光合作用的讲解之前,既突出了生物实验及其实验基本技能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基础性地位,也能让学生在实验中感知色素的存在,为学生后面学习光合作用过程做了较好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物和化学知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掌握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组成、颜色。

2.掌握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也形成善于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的具体操作。

教学难点: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和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例如绿叶的选择和研磨,滤纸条的制备以及滤液细线的画法等)。

五、实验原理:色素的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色素的分离:分离色素的方法叫纸层析,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虑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将各种色素分开。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结合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自习课上已经对本实验内容有了初步的学习和理解,通过批阅导学案,学生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研磨时所用到的各化学药品的作用还不能熟悉并掌握。

2.画滤液细线时,应以细、直、颜色浓绿为标准,重复画线时必须等上次画线干燥后再进行并重复2-3次。

其目的理解不透彻。

3.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对其原因没有深刻认识。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生物学理论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各种化学试剂的作用。

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

2. 实验材料的准备与处理。

3.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过程。

4. 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2. 教学难点: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各种化学试剂的作用,实验结果的解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实验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新鲜绿叶(如菠菜叶)、无水乙醇、石英砂、碳酸钙、丙酮、层析液、滤纸条等。

2. 实验仪器:研钵、漏斗、烧杯、玻璃棒、层析柱、显微镜等。

3. 教学课件和实验操作视频。

请您提供剩余五个章节的和要求,以便我继续编写教案。

六、实验原理与材料处理1. 深入讲解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包括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石英砂的研磨作用以及碳酸钙的保护作用。

2. 演示如何处理实验材料,包括选取新鲜的绿叶、剪碎叶片、加入无水乙醇、石英砂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并进行研磨。

七、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过程1. 分步骤讲解如何将研磨后的混合物过滤,并收集滤液。

2. 介绍如何用丙酮等有机溶剂对滤液进行提取,以进一步纯化色素。

3. 展示如何使用层析液和滤纸条进行色素的分离,解释各色素的迁移速率和层析原理。

八、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1. 指导学生观察层析结果,识别不同色素带,并记录实验数据。

2. 分析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与其迁移速率的关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生物实验报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掌握色素的分离技术,并了解不同色素对叶绿体的作用。

实验原理叶绿体是植物和藻类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也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其中,叶绿素是其最主要的色素,在光合作用中起到吸收太阳能的作用。

叶绿体中还包含其他色素,如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它们具有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的能力。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主要利用其不同的亲水性和亲油性,通过不同的溶剂将其提取出来,并进行分离、纯化。

其中,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等可以提取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亲油性色素,而酸性溶液可以提取出卟啉类、铁类等亲水性色素。

实验步骤1.取适量菠菜叶,去掉梗部,用清水反复洗净,去除表面的灰尘。

2.将菠菜叶放入离心管中,加入约5毫升丙酮,使用手持式超声波仪器超声处理10分钟。

3.将超声处理后的菠菜混合物离心10分钟,待叶绿体沉淀下来。

4.取叶绿体沉淀,加入少量乙酸乙酯,经超声震荡3分钟。

5.将混合物离心10分钟,分离出上层的色素提取液,放置在离心管中。

6.加入冷水,将提取液分层,即可分离出不同色素。

7.将分离好的色素涂于色谱纸上,将色谱纸浸泡至溶液面之下,待上端溶液移动至色素液的1/2处时,取出晾干,即可得到不同色素的分离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出了叶绿体中的色素,其中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

在色谱纸上的分离结果如下:色素名称相对迁移率叶绿素0.48氧化型叶绿素0.39类胡萝卜素0.92实验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丙酮和乙酸乙酯等溶剂成功地提取了叶绿体中的色素,也尝试了不同溶剂对色素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的作用。

通过色谱纸的分离结果,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各色素的迁移情况,进一步了解到不同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特点和性质。

实验总结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叶绿体和其中色素的了解,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谱、试剂的作用和实验成败关键前情提要:关键词: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色素的种类、试剂的作用难度系数:★★★重要程度:★★★★基础回顾:考点内容要求考纲解读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Ⅱ1、理解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2、知道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谱3、理解实验中试剂的作用和实验成败关键考点一、实验的原理(1)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纸层析法)①可以利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在研磨时还应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其中前者有助于研磨充分,后者可防止在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②分离的原理是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的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考点二、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谱色素种类颜色吸收光谱滤纸条上位置叶绿素(约占3/4)叶绿素a 蓝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中下层叶绿素b 黄绿色下层类胡萝卜素(约占1/4)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上层叶黄色黄色中上层1.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关键(1)叶绿素不稳定,易被破坏,因此研磨要迅速、充分以保证提取较多的色素。

(2)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防止滤液挥发。

(3)称取绿叶的质量和加入无水乙醇的体积要适当,以保证提取液的浓度。

2.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关键(1)滤液细线不仅要细、直,而且要含有较多的色素,因此要在滤液干后,重复画1~2次。

(2)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或没入)层析液,否则会使滤液中的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使实验失败。

3. 实验流程提取色素⎩⎪⎪⎨⎪⎪⎧ 取材:称取5 g 绿色叶片↓研磨:加少许SiO 2、CaCO 3和10 mL 无水乙醇↓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收集:收集滤液,试管口用棉塞塞严制备滤纸条⎩⎪⎪⎨⎪⎪⎧ 干燥滤纸 ↓剪滤纸条:将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和宽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铅笔画线:在距剪去两个角一端1 cm 处用 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 ↓画线:沿铅笔线画出一条细线 ↓待滤液干后,重复画一两次 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3 mL 层析液倒入试管中,装置如图所示插入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随后用软木塞塞紧试管口。

注意:不能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4、由操作要求探究操作目的操作要求操作目的提取色素选新鲜绿色的叶片使滤液中色素含量高研磨时加无水乙醇溶解色素加少量SiO2和CaCO3研磨充分和保护色素迅速、充分研磨防止乙醇挥发,充分溶解色素盛放滤液的试管管口加棉塞防止乙醇挥发和色素氧化分离色素滤纸预先干燥处理使层析液在滤纸上快速扩散滤液细线要细、直、齐使分离出的色素带平整不重叠滤液细线干燥后再画一两次使分离出的色素带清晰分明滤液细线不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直接溶解到层析液中5(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②使用放置数天的叶片,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

③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

(3)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①忘记画滤液细线或没有提取出色素。

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技巧归纳】实验设计的四大基本原则(1)单一变量原则:即除自变量(实验变量)以外,应使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

如生物材料相同(大小、生理状况、年龄、性别等)、实验器具相同(型号、洁净程度等)、实验试剂相同(用量、浓度、使用方法等)和条件相同(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振荡等)。

(2)对照原则:应设置对照实验,使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自变量不同(其余因素都相同),以便减小实验误差。

(3)平行重复原则:在实验设计中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必须对所做实验进行足够次数的重复,以获得多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科学性原则:指在设计实验时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即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研究的材料和实验方法的选择要恰当,整个实验设计的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实验原理、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

【课堂巩固】1.将可见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到绿色植物叶片的某种色素提取液上,可获得该吸收光谱(图中的暗带表示溶液吸收该波长的光后形成的光谱)。

则该色素是()A.类胡萝卜素B.叶黄素C.胡萝卜素 D.叶绿素a【答案】D2.图中①代表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结果,则图②所示结果最有可能来自于()A.水培的洋葱叶B.生长的柳树幼叶C.培养的衣藻D.秋冬的银杏落叶【答案】D【解析】从两条层析条带上分析可知,滤纸条②缺少了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色素带。

可能是选择的材料中缺少叶绿素。

从4个选项分析,秋冬季的银杏落叶由于叶绿素分解,而呈现黄色,所以层析出的色素带最可能出现②的情况。

3.如图表示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纸层析的结果,据图判断,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颜色为()A.红色B.黄色C.绿色D.紫色【答案】B【解析】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的四条色素带距点样处的距离由近及远分别是: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由图可知,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含量少,用作实验材料的叶片应呈黄色。

B选项正确。

4.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

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答案】B5.从新鲜的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色素,发现提取液明显偏黄绿色,最可能的原因是()A.加入的石英砂太多B.没有加入碳酸钙C.用脱脂棉过滤不彻底D.一次加入过多无水乙醇【答案】B【解析】叶绿体的色素提取液偏黄绿色,可能是因为研磨过程中未加碳酸钙,叶绿素被破坏导致叶绿素含量减少,呈现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

6.某班学生完成对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C.丙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D.丁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答案】D【解析】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SiO2可使菠菜叶研磨充分,CaCO3可防止叶绿素受到破坏,未加入SiO2和CaCO3时,会发生甲、乙图示的现象,A、B正确;丙图中色素含量基本为零,可能是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的结果,C正确;丁图显示含量最高的是叶黄素,实际上正常绿色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多,D 错误。

【课后提升】1.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2.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绿比率)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R(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黄/绿比率有增高趋向B.人工林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适当采伐C.农作物栽培时选择b点比a点更适宜D.在作物收获季节,群落的P/R值可能在a点3.为了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菠菜绿叶提取出光合色素粗品,然后在25℃的室温条件下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时加入SiO2可维持研磨液pH的稳定B.该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在碱性环境中不会被破坏C.弱酸环境中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可能低于叶绿素D.可用纸层析法分析②④两组溶液颜色差异的原因4.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5.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

根据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在晚间用大约550 nm 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度②据图可知,用白光中450 nm 左右波长的光比白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③在经过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上,胡萝卜素的印记在最上面④土壤中缺乏镁时,420~470 nm 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⑤由550 nm 波长的光转为670 nm 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 3的量减少A .②④⑤B .③④⑤C .②③④D .①②⑤6.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B .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C .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D .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7.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

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Ⅰ.提取叶绿素 绿色叶片――→X 碳酸钙提取液―→过滤液―→浓缩液―→叶绿素粗产品Ⅱ.探究pH 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 ℃)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1)提取叶绿素的X应该为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表中Y应该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________食品,否则_____________。

(4)小李想了解叶绿素粗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