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法和隔离法习题有答案
(物理)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1.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滑动变阻器R1、定值电阻R2、R3、平行板电容器及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当滑动变阻器R1触头向左移动时,则()A.电流表读数减小B.电容器电荷量增加C.R2消耗的功率增大D.R1两端的电压减小【答案】D【解析】【详解】A、变阻器R的触头向左移动一小段时,R1阻值减小,回路的总电阻减小,所以回路的总电流增大,电流表读数增大,故A错误.B、外电路总电阻减小,路端电压U减小,所以路端电压减小,电容器的带电量减小,故B 错误.C、由于R1和R2并联,由分析可得则R2电压减小,又由于R2电阻不变,所以R2消耗的功率减小,故C错误.D、路端电压减小,而干路电流增加导致R3两端电压增大,由串联分压可得R1两端的电压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动态分析,要熟练掌握其解决方法为:局部-整体-局部的分析方法;同时注意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2.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
当用大小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 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 a,使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2;当用恒力F倾斜向上向上拉着 a,使a、b一起沿粗糙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3,如图所示。
则()A.x1= x2= x3 B.x1 >x3= x2C.若m1>m2,则 x1>x3= x2 D.若m1<m2,则 x1<x3= x2【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整体法求出加速度,再利用隔离法求出弹簧的弹力,从而求出弹簧的伸长量。
对右图,运用整体法,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的加速度为:;对b物体有:T1=m2a1;得;对中间图:运用整体法,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的加速度为:;对b物体有:T2-m2g=m2a2得:;对左图,整体的加速度:,对物体b:,解得;则T1=T2=T3,根据胡克定律可知,x1= x2= x3,故A正确,BCD错误。
(完整版)整体法和隔离法专题(带答案)

n e i n g整体法和隔离法1、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右图所示.今对小球a 持续施加一个向左偏下30°的恒力,并对小球b 持续施加一个向右偏上30°的同样大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 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 A )2、如图<1>,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三角形木块a ,若物体b 在a 的斜面上匀速下滑,则( A )A 、a 保持静止,而且没有相对于水平面运动的趋势;B 、a 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趋势;C 、a 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左运动的趋势;D 、因未给出所需数据,无法对a 是否运动或有无运动趋势作出判断;3、A 、B 、C 三物块质量分别为M 、m 和m 0,作图<2> 所示的联结. 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 若B 随A 一起沿水平桌面作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 A )A 、物块A 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 0g ;B 、物块A 与B 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 0g ;C 、桌面对A ,B 对A ,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 0g ;D 、桌面对A ,B 对A ,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 0g ;4、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 的物体上,它们静止在水平面上。
现用水平力F 拉物体M,它们仍静止不动。
如右图所示,这时m 与M 之间,M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分别是( C ) A .F ,F B .F ,0 C .0,F D .0,05、如右图所示,物体a 、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b =4N 、F 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c 上,a 、b 和c 仍保持静止。
以f 1、f 2、f 3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
则f 1= 0 ,f 2= 4N ,f 3= 6N 。
6、质量为m 的四块砖被夹在两竖夹板之间,处于静止状态,如右图所示,则砖2对砖1的摩擦力为 mg 。
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

(M+2m)g, C 错误.
D、B 与斜面体间的正压力 N′=2mgcosθ,对 B 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有
F=mgsinθ+μmgcosθ+f′,则 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f N
F -mgsin mgcos 2mgcos
,故
D
正确.
故选 BD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电压表 V1、V2、V3 为理想电压表,R1、R3 为定 值电阻,R2 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为电容器,闭合开关 S,电容器 C 中 的微粒 A 恰好静止.当室温从 25 ℃升高到 35 ℃的过程中,流过电源的电流变化量是 ΔI, 三只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量是 ΔU1、ΔU2 和 ΔU3.则在此过程中( )
A.大小为零 C.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A 【解析】 【详解】 对斜面体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B.方向水平向右 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
开始做匀速下滑知压力与摩擦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相等,当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
加速下滑,虽然压力和摩擦力发生了变化,但摩擦力 f 始终等于 FN 。知两力在水平方向
滑动,小灯泡的阻值可视为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 L1 变暗,V1 表的示数变小,V2 表的示数变大 B.小灯泡 L1 变亮,V1 表的示数变大,V2 表的示数变小 C.小灯泡 L2 变暗,V1 表的示数变小,V2 表的示数变大 D.小灯泡 L2 变亮,V1 表的示数变大,V2 表的示数变大
ma Fb ,F
为负值,b
对a
为推力;若
mb Fa ma Fb ,F 为正值,则 b 对 a 为拉力;若 mb Fa ma Fb ,F 为零.故 C 正确,A、
B、D 错误.故选 C.
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大,所以电阻 R2 两端的电压减小量小于 ΔU,由欧姆定律知,通过电阻 R2 的电流也减小, 减小量小于 ,故 B 项不合题意、D 项不合题意,C 项符合题意.
5.如图所示,A、B 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 4 kg 和 2 kg,用一轻绳将两滑块相连后分别置于 两等高的光滑水平桌面上,并用手按着两滑块固定不动。现将一轻质动滑轮置于轻绳上, 然后将一质量为 4 kg 的钩码 C 挂于动滑轮上。现先后按以下两种方式操作:第一种方式只 释放 A 而 B 按着不动;第二种方式只释放 B 而 A 按着不动。则 C 在以上两种释放方式中获 得的加速度之比为
F1=mg sin a=ma a=gina ,因 a 和 c 球相对静止,因此 c 球的加速度也为 gsina,将 a 和
c 球以及绳看成一个整体,在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情况下加速度为 gsina,因此 a 球和杆的 摩擦力为零,故 A 错误;
对球 d 单独进行受力分离,只受重力和竖直方向的拉力,因此球 d 的加速度为零,因为 b 和 d 相对静止,因此 b 的加速度也为零,故 d 球处于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不是失重状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当 a g tan 时如图一,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水平方向: FC sin ma ① 竖直方向: FC cos FA mg ②,联立①②得: FA mg ma tan , FC ma sin , FA 与 a 成线性关系,当 a=0 时, FA =mg,
T-fAB=mAa
fBC-T=mCa 解得 a=0.5m/s2,以 B 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fBC+fAB)=mBa
解得 F=9N,由题知 F=15N 9N,所以可以将 B 物体从 A、C 中间抽出;即用 15N 的力作用
高一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试题答案及解析1.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斜面体,质量为m 的木块在竖直向上力F 作用下,沿斜面体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A .无摩擦力B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 .支持力为(M+m )gD .支持力小于(M+m )g【答案】AD【解析】对物体M 和m 整体受力分析,受拉力F 、重力(M+m )g 、支持力F N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竖直方向 F N +F-(M+m )g=0,解得:F N =(M+m )g-F <(M+m )g ;水平方向不受力,故没有摩擦力. 故选AD .【考点】整体法及隔离法。
2. 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 分别作用在B 和C 上.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A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1,B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3,则( )A .f 1=0,f 2=0,f 3=0B .f 1=0,f 2=F ,f 3=0C .f 1=F ,f 2=0,f 3=0D .f 1=0,f 2=F ,f 3=F 【答案】B【解析】以ABC 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整体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易知,地面对C 的摩擦力为零,以A 为研究对象,A 处于平衡状态,故C 与A 之间无摩擦力,以B 为研究对象,易知C 与B 之间的摩擦力为F ,故选B 【考点】考查整体隔离法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处理此类问题,研究对象的选择是灵活的,例如分析BC 间摩擦力时,可以以A 、C 整体为研究对象3. 如图水平向左的拉力F 作用在木块2上,三木块一起向左匀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1受到了向左的摩擦力B .木块2受到了2对平衡力C .木块1、2间有2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木块2、3间有2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答案】D【解析】三木块一起向左匀速运动,说明整体合外力为零。
将1物体隔离开,则水平方向静摩擦力为零,所以A错。
整体法隔离法与答案

1.如图所示,物体a 、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 b =5N 、F 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和c 上,a 和b 及c 均仍保持静止,以f 1、f 2、f 3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 C )A. f 1=5N,f 2=0,f 3=5NB. f 1=5N,f 2=5N ,f 3=0C. f 1=0,f 2=5N ,f 3=5ND. f 1=0,f 2=10N ,f 3=5N2.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的质量均为m 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 A )A.零B.mgC.mg/2D.2mg3.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 分别作用在物体B 、C 上。
物体A 、B 、C都处于静止状态。
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
物体A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1,物体B 、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物体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3,则( B )A .000321===f f f ,, B .00321===f F f f ,,C .00321===f f F f ,,D .F f F f f ===3210,,4.(09·海南物理·3)两刚性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a m 和b m 、直径分别为a d 个b d (a d >b d )。
将a 、b 球依次放入一竖直放置、内径为的平底圆筒内,如图所示。
设a 、b 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1f 和2f ,筒底所受的压力大小为F .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若所以接触都是光滑的,则 ( A )A .()a b 12 F m m g f f =+=B .()a 12 b F m m g f f =+≠C .()a 12 a b m g F m m g f f <<+=D .()a a 12, b m g F m m g f f <<+≠答案:A解析:对两刚性球a 和b 整体分析,竖直方向平衡可知F =(a m +b m )g 、水平方向平衡有1f =2f 。
专题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a=MFAA=MFBB=9-3 2t=3+6 2t 故分离前的运动时间为 t=2.5 s,则分离时的速度 v=at≈3.3 m/s. (3)位移 s=12at2≈4.2 m. 答案:(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3.3 m/s,43 m/s2 (3)4.2 m
变式训练3-1 如右图所示,在劲度系数为k旳弹簧 下端挂有质量为m旳物体,开始用托盘托住物体,使弹簧 保持原长,然后托盘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降(a<g),求经过 多长时间托盘与物体分离.
解析:当托盘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降时,托盘与物体 具有相同旳加速度,在下降过程中,物体所受旳弹力逐渐 增大,支持力逐渐减小,当托盘与物体分离时,支持力为 零.设弹簧旳伸长量为x,以物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有:
(2)设分离前两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为 F′ 由 a=9-2Mt-A F′=F′+M3B+2t,得 t=0,F′=5 N 由于 FA 随 t 的增加而减小,FB 随 t 的增加而增加,可以 断定,分离前随着时间的增加,两物体之间的正压力 F′逐 渐减小,分离时两者之间的正压力 F′为零. 分离时两者的速度和加速度相等,加速度仍为 a=43 m/s2. 此时两者之间的作用力为零,由加速度相等得:
变式训练1-1 质量分别为m1、m2、m3、m4旳四个 物体彼此用轻绳连接,放在光滑旳桌面上,拉力F1、F2分 别水平地加在m1、m4上,如图所示.求物体系旳加速度a 和连接m2、m3轻绳旳张力T.(F1>F2)
解析:由于物体系具有相同的向左加速度,所以可把 它们当成一个整体(或看作一个质点),整个系统在水平方向 受到外力F1、F2,有:
【解析】 当小球和斜面接触,但两者之间刚好无压 力时,设滑块旳加速度为a′,此时小球受力如图所示,由 水平和竖直方向状态可列方程分别为:
【物理】物理整体法隔离法解决物理试题题20套(带答案)

滑动,小灯泡的阻值可视为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 L1 变暗,V1 表的示数变小,V2 表的示数变大 B.小灯泡 L1 变亮,V1 表的示数变大,V2 表的示数变小 C.小灯泡 L2 变暗,V1 表的示数变小,V2 表的示数变大 D.小灯泡 L2 变亮,V1 表的示数变大,V2 表的示数变大
C.两个物体会一起向下运动.加速度为 3g 8
D.两个物体会一起向下运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1 mg 2
【答案】C 【解析】 对 A 受力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Ag sin NBA mAa A
对 B 受力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B g sin NBA mB g cos mBa B ,且有 aA aB
【答案】D 【解析】将滑动变阻器的触片由左端向右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变阻器与 灯泡 L2 并联的电阻变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则路端电压随之增大,即 V1 表的读数变 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流过电源的电流减小,灯泡 L1 变暗,电压表 V2 读数变 小.灯泡 L2 的电压 U2=E-I(r+RL1)增大,I 减小,则 U2 增大,灯泡 L2 变亮.故 D 正确.故选 D. 【点睛】本题是电路中动态分析问题.对于路端电压可以直接根据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增大 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判断.
F cos ma , F sin mg
解得
a 3g 3
对 A、B、C 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 (M 2m)a
解得
故 C 错误 D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法和隔离法习题有
答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 1 A B C D 大。
2.如图1所示,重物B 质弹簧与A 连结起来。
当A 和B ( A )
A .重力、支持力;C
3A .用50N B .一个真实的力F 可以正交分解为F 1和F 2,分力F 1
和F 2各有一个反作用力 C .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远大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D .刀切菜时,刀给菜的力与菜给刀的力一样大
4.放在光滑平面上的物体受水平向右的力F 1和水平向左的力F 2,原先F 1>F 2,物体向右运动。
在F 1逐渐减小到等于F 2的过程中,发生的物理情景是:( B )
5
63(
C .
21
21m m N N =
; D .
1
2
21m m N N =。
7.如图4,原来静止在升降机水平地板上的物体A ,被一伸长的弹簧拉着,仍保持静止。
突然发现物体A 被弹簧拉动,则此时升降机所作的运动可能是:( BD )
A .匀速上升;
B .加速下降;
C .加速上升;
D .减速上升。
8.如图6(a ),滑块M 在质量为m 的重物拉动下产生加速度a 1。
若将重物m 撤去,改用拉力F 拉细绳,如图(b )所示,且F=mg ,此时滑块加速度为a 2。
则:( B ) A .a 2=a 1; B .a 2>a 1; C .a 2<a 1;
D .滑块与水平面之间有无摩擦不明,无法判定。
9.有水平恒力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从静止起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ts 后撤去外力F ,结果再经过去时ts 物体正好停止。
则运动全程中物体和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为:( B )
A .F ;
B .
2F ; C .3F ; D .4
F 。
10.手托着一本书使它作下述各种情况的运动,那么,手对书本的作用力最大的情况是:( D )
A .使书竖直向下匀加速运动;
B .使书竖直向上匀减速运动;
C .使书水平向左匀速运动;
D .使书水平向右匀减速运动。
11.用手托住一个悬挂在轻弹簧下的砝码盘,使弹簧正好保持原长L 0(图
7),盘内放一个质量为m 的砝码,然后突然放手。
则砝码对盘的正压力正好等于mg 的情况发生在:( C )
A .盘下落的全过程中;
B .释放盘的一瞬间;
C .盘下落到有最大速度时;
D .盘下落到速度为零时。
二、填空题
图4A (b )
(a ) 图 6 图7
12.力F 在时间t 内使质量是m 的物体移动距离s ,则相同的力在一半时间内使质量一半的物体移动的距离是 S/2 _ 。
13.放在光滑力平面上的物体,在恒力F 1作用下,获得4m/s 2的加速度,方向正西;若
物体在F 1、F 2两个恒力共同作用下,获得3m/s 2
的加速度,方向正北。
则在F 2单独作用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___ __ 5 _m/s 2,方向是 东偏北37° _。
14.升降机顶部有一弹簧,弹簧下面挂一个球,当升降机以2m/s 2的加速度上升时,弹
2)
m m (m B A A B +-
、
B
A m m +。
19.物体以16m/s 的初速度滑上倾角为30°的斜面,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5
3
,在3s 内物体的位移是__15m __。
三、计算题
20.如图11所示,质量为1kg 的长木板A 放在倾角 30=α的光滑斜面上,A 的一端用细绳系住,细绳跨过光滑的滑轮又系着一个重物C ,当质量为0.8kg 的小物块B 在长木板(与下表面平行)上下滑且在2s 内滑下1.25m 时,重物正好不动。
求C 的重量。
(g=10m/s 2)
解:对B 的滑动有:2at 2
1S = 得2s /m 25.1a =
对B 滑动过程用牛顿第二定律有:a m f 30sin mg B =- ⇒N 3f =
对A 的平衡有:C A G f 30sin g M =+ ⇒得N 8G C =
21.如图12,平台P 的质量是40kg ,站在平台上的人质量是60kg, 图中滑轮a 和b 以及绕过滑轮的绳子质量都不计,所有摩擦也不计。
a 挂在天花板上。
当人用力向下拉绳时可使人和平台一起升起。
若人用的力是300N ,求:(1)平台上升的加速度;(2)上升过程中人对平台的压力。
(g 取10m/s 2) 解:对人和平台整体受力图如图甲,平台上升的加速度a 为:
a )m M (g )m M (T 4+=+-⇒得2
s /m 2a = 对人受力图如图乙,平台对人的支持力N 为: ma mg N T =-+
得:N 420300)210(60T )a g (m N =-+⨯=-+=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人对平台的压力大小为N / = N = 420N
22.如图13,木板质量M=1kg ,平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滑块的质量m=0.5kg ,放在离木板左端距离L=0.75m 处,已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 作用在木板上,从静止开始将木板从滑块下抽走,求:
(1)经多少时间木板能从滑块下抽走 (2)在这过程中滑块向前运动了多少距离(g 取10m/s 2
) 解:⑴.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1为:1ma mg =μ ⇒2
1s /m 2a =
木板运动的加速度a 2为:2Ma mg T =μ-⇒22s /m 5.3a =
A
α
B
C
图11b
a
P 图12P
a
b
图
12 m
M
L 图13
mg
T N
a 乙
(M+m)g
T
2T T
a
甲
L t a 2
1t a 212122=-⇒s 1t =
⑵. 15.35.0t a 2
1
d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