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摄影技术 第1章 摄影简史

合集下载

摄影全套教程数字化摄影基础知识

摄影全套教程数字化摄影基础知识

本 (2)位图的基本图像元素是独立的,即改变其中一个像素,不影响其他像素点。

念 (3)位图的像素点不能随意放大,像素点的位置是固定的,单独的像素点是不能随意移动的,
如果移动了像素点会影响整幅图像的完整性。
第30页,本讲稿共61页

一、计算机对数字化图像的处理方式



2、位图




一幅位图是由一个个最小的图像单元像素组成,相同大小面积的位图,像
一数字相机图像分辨率第三节数字化摄影基本概念念二图像分辨率分辨率以像素为单位表示分辨率可以反映数字图像的大小和清晰度比如一幅相同尺寸的图像分辨率低组成图像的像素较少其特点是清晰度较低影像边缘有锯齿感
摄影全套教程数字化摄影基础 知识
第1页,本讲稿共61页
第二章 数字化摄影基础知识 本章基本内容:
第一节 数字化摄影的优点
第7页,本讲稿共61页

1、可以立刻得到照片:




数字相机可以通过LCD取景器直接看到拍摄的照片,马上确定
化 摄
照片的好坏,如果不符合要求,可以删除重拍。




第8页,本讲稿共61页

2、 利用计算机可以将纸质照片数字化:




纸质照片经过扫描仪扫描进计算机转化成数字化照片,这样就可以
化 摄
第18页,本讲稿共61页
第二 节
数字 化摄 影系 统
二、后期处理系统
数字化图像的后期处理系统除了计算机以外,主要的工具就是图像处理软 件,这类软件很多,比如Photoshop、PhotoPaint、PhotoImpact、Freehand、 Illustrator、CorelDraw等,其中在数字化图像的后期处理上功能最强大的就是 Photoshop。另外,一些数字相机的生产厂家也开发了一些简单易用的图像处 理软件,一般都包含在购买相机所带的光盘中。

摄影简史

摄影简史
第 一 节
摄 影
第一章 摄影简史
简 史
课题概述:
主要讲述摄影 术于1839年 诞生以来发展 的主要流派及 代表作品。
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时代 的摄影代表作 品,为今后的 摄影创作打下
铺垫。
章节重点:
了解现代摄影 的发展以及不 同时代的代表
作品
第一章 摄影简史
第 一
本章内容:


影 简
第一节 摄影技术的发展
技简 术史 的
影家齐伯尔制造的最大的摄影机是1860年完成的,这是一架带有车轮, 并且必须用马拉的庞然大物,玻璃感光板的尺寸是44х36吋,重量为44

第二节 摄影艺术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摄影简史
第一章 摄影简史




摄影作为一项人类的重要发明,它把人类记录历史事件的方

式拓宽了,从单一的绘画和文字,到把自然的影像以拷贝的形式


真实地记录下来。这种真实性是任何文字和绘画都无法比拟的,
因此人们称之为“阳光画”或“自然的手印”。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牵马的孩子》
第 一 节
赛璐璐软底片




使用玻璃片携带起来比较笨重,而且容易打碎。于是人们期待着一种
轻便软片的诞生。
早在1861年帕克发明了一种名叫赛璐璐的物质。1888年,从英国移
居到美国的卡巴特(Carbutt)说服了一位赛璐珞制造商,为其制造极为
理想的薄膜赛璐璐版,在赛璐璐上涂上胶质乳剂,并把它们分割成小块。

技简
伦敦光学机械商威斯特(West)。
术史



五、照相机硬件的发展

数字摄影课件

数字摄影课件
公元前四百多年,《墨经》——光的直线前进、 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现象。
到了宋代,《梦溪笔谈》——“小孔成像匣”的 原理。
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像暗箱”。 1822年,法国涅普斯将印刷用的沥青涂在金属版上,在暗箱中曝光 12小时,拍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 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从1925年至1953年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产出 了平视取景135相机,120双镜头反光相机,单镜头反光照 相机。
从1954年至1985年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三阶段——相机 出现了外测光、自动曝光、自动调焦及静像视频等功能。
从1988年至今为照相机发展的第四阶段——出现了数 字照相机。
照相机发展到今天,早已经进入了数码时代。 各种新型相机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不断问世,从而为 摄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十分精良的设备。
二、摄影艺术的特征 1、瞬间性
911事件
起舞
二、摄影艺术的特征 2、纪实性
藏羚羊
忙碌的清晨
二、摄影艺术的特征 3、典型化
苏州园林
陕西扶风县泥塑
二、摄影艺术的特征 4、可再造性
自行车锁广告
拒绝转基因食品
三、摄影的功能 1、认识功能
18.5天的老鼠胚胎
海底世界
三、摄影的功能 2、教育功能 歌颂、批判
新闻体育摄影
商业摄影 广告摄影场景
专业相机庞大的镜头群
普通民用相机
专业类数码相机按应用侧重划分——速度优先型与画质优先型
速度优先型专业数码相机的代表尼康 D3系列、佳能EOS 1D/1Ds系列
当时画家使用的暗箱柜

摄影摄影简史

摄影摄影简史
塔尔波特的“卡罗式”摄影法能用一张负像反复印制出多张正像,这种 正负系统奠定了现代摄影的基础。 塔尔波特拍摄的《巴黎林荫道的风景》1843年
1.3湿版 有尼普斯的表弟尼普斯·圣·维克多 (Niépce Saint-Victor 1805-1870) 最早尝试使用玻璃取代金属版和纸张,发明了湿版摄影术。
1.5胶卷
另一名美国人汉尼巴尔·古德温( Hannibal Goodwin,1822-1900) 发现了一种名叫赛璐珞的物质,它具有透明、软、轻等特性,比纸张 更加适合制作感光胶台相机,名为The Kodak,它使用 柯达胶卷,可以拍摄100张左右的照片。这个相机的外型是一个长方 形盒子,镜头光圈为F9,焦距是57mm,只有一档1/25秒的快门。 柯达公司,不断推陈出新,生产出许多由业余摄影爱好者自行装卸胶
1.2达盖尔时期的摄影术 “达盖尔摄影法”即“银版摄影术”
达盖尔摄影法所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品
达盖尔摄影法的显湿机
1.2达盖尔时期的摄影术 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发明不久,摄影术迅速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传 播开来,并且逐步得到改进。摄影术的诞生促进了欧洲科学技术和 工业、旅游业以及铁路交通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在欧洲的许多国家 和美国的一些大城市中,都相继出现了肖像摄影室,这些摄影室被 称为“达盖尔式摄影室”。
1.5胶卷 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乔治·伊斯曼( George Eastman,1854-1932)(见 图34)在19 世纪80 年代开始进行感光材料的试验,他将纸张用蓖麻油进 行浸泡,增加纸张的透明度,制作出纸质负片。这就是胶片时代人们常用 的120 和135 胶卷的前身。
乔治·伊斯曼
柯达NO.2 Bull-Eye型相机
1871年,一位英国医生理查德·菜阿切·马多克斯(Richard Leache Maddox,1816-1902)利用动物的皮骨熬制提炼出明胶,然后加入溴化银 进行加热,趁热涂布在玻璃上,待其干燥后就是干燥的感光玻璃片,即玻璃 干版。1878 年,英国人查尔斯·贝耐特( Charles Bennett)对马多克斯的 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在乳剂的配制过程中,把加热的时间进一步延长,使 乳剂的光敏度大大提高。用明胶作为涂布材料制成的玻璃干版片的感光性能 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摄者的室外拍摄提供了便利,也为摄影的快速曝光做好 了准备,使得以前一些拍摄不了的题材得以实现。

《数字摄影技术》全书考试笔记

《数字摄影技术》全书考试笔记

《数字摄影技术》全书考试笔记数字摄影技术(07219)第一章数字摄影概述第一节数字摄影简史一、数字摄影的诞生1981年索尼推出磁录相机,1990年柯达推出数字相机。

数字、磁录相机是用感光元件CCD来记录影像,磁录相机是将所记录的影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数字相机是将所记录的影像储存在内存或外置存储卡上。

二、数字影像的形成数字芯片的表面由许多微小的点组成,每个点相当于胶片中的卤化银颗粒。

只是芯片上的点是硅,而不是卤化银。

芯片上的每个硅点都是光敏的,接收来自原始场景的微小区域的光线,并将该光线的有关信息记录下来。

然后,将光线转换为电子。

光线越强,电子也就越多。

接下来,数字相机中的另一块计算机芯片对这些电子进行“计数”,并将它们转换为一个数字。

三、数字摄影的发展第二节数字摄影的概念及体系一、数字摄影的概念数字摄影指用数字相机拍摄,利用计算机进行加工处理,再用打印设备打印出照片的新型摄影方式,以用数字相机拍摄为其特征。

二、数字摄影的体系第三节数字摄影的特点一、不用胶卷拍摄,无需暗环境二、无化学冲洗,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三、处理影像快捷、多样、精确、无耗四、高质量地、快速地、远距离传输影像五、图文结合方便、快易六、复制的无限性和保存的永久性七、创新的声音记录功能八、多呈现方式九、相片的易得性第二章数字相机第一节数字相机的构成一、数字相机的工作原理当相机对焦完毕后按下快门,光线落在影像传感器上,感光二极管在接受光子的撞击后释放电子,所产生电子的数目与该感光二级管感应到的光的强弱成正比。

当曝光完成后,每个感光二级管上含有不同数量的电子,我们看到的数字影像就是通过电子数量的多少来显现的。

控制电路从CCD中读取信号,并将此信号放大,再将其数字化,变成数字信号,被存入缓存内,最后写入数字相机所使用的移动存储介质中。

这样,就完成了数字照片的整个拍摄过程。

二、数字相机的构成镜头、CCD、ADC、DSP、影像编码压缩器、影像存储器、MCU、LCD、输出接口、电源和闪光灯。

摄影技术试题二

摄影技术试题二

摄影技术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20分)1.摄影术诞生于(B)。

B.1839年2.f16是f8进光面积的(D)。

D.1/4倍3.数码相机的拍摄模式中的“A”档表示(C)。

C.光圈优先4.采用追随法拍摄,对背景的要求是(D)。

D.深浅不一5.不属于侧光表现特点的是(B)。

B.景物轮廓清晰6.如果按景物明亮部位曝光,景物暗部层次效果是(D)。

D.层次损失7.色彩冷色调指的是(C)。

C.紫、蓝、青色光8.灯光型彩色片在日光下拍摄,被摄体色彩会偏(A)。

A.蓝色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突出主体对比方法的是(C)。

C.焦距的对比10.三原色光混合后得到的是(B)色光。

B.白二、多项选择题(20分)1.相机上光圈的主要作用是(AB)。

A.控制景深范围B.控制通光量2.通常把照相机摄影物镜简称为镜头,它主要由(ACD)和部分机械装置构成。

A.透镜组B.光圈C.凸透镜D.凹透镜E.快门3.逆光的特点和表现效果为(B)。

B.被摄体轮廓清晰4.偏振镜的作用有(ABC)。

A.减少金属表面的反光B.减少非金属表面反光C.削弱蓝天中的偏振光D.增加近景的清晰度E.增加画面影调反差5.根据选择的光圈值给出快门值的自动曝光方式称为(A)。

A.光圈优先式6.影响照片色彩的因素主要有(ABCDE)。

A.环境的色彩B.滤光镜的影响C.光源的色彩D.被摄体本身的色彩E.胶片的色彩还原性7.照片画面剪裁的作用是(ABCD)。

A.突出主体B.确定画幅C.缩小照片尺寸D.改变主体内容8.属于摄影常用的景别有(ACE)。

A.特写C.全景E.近景9.根据光线照射方向不同(即景物受光情况)可分为(BCDE)。

B.顺光C.顶光D.侧光E.逆光10.获得大景深效果的方法有(DE)。

D.采用短焦距镜头E.拍摄距离远些一.摄影通过胶片或光电耦合器件(CCD或CMOS)的感光作用,用照相机(含数码相机)拍下摄影事物的影像,统称照相,即摄影。

二.摄影简史几个重要的发展里程碑a牛眼照相机1550年,意大利的物理教授丹诺先生b银板摄影术1833年,法国的一位画家名叫路易达盖尔法国的一位画家名叫路易·达盖尔c莱卡一三五相机发明1925年,德国修理钟表的师傅,名叫奥斯卡巴纳克。

摄影课课件07数字摄影课件知识讲稿

摄影课课件07数字摄影课件知识讲稿
新闻摄影
新闻记者利用数字相机快速捕捉新闻 现场,并通过网络实时传输照片,提 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科技研究
科研人员利用数字摄影记录实验过 程或拍摄微观世界,为科学研究和 学术交流提供直观的图像资料。
商业广告
数字摄影为商业广告提供了高质量的 图像素材,结合后期处理可实现各种 创意效果,满足广告创意需求。
强大功能,适合复杂和精细的后期处理。
Lightroom
02
专注于摄影后期处理的软件,提供照片管理、批量处理、色彩
调整等功能,适合快速处理和优化大量照片。
GIMP
03
免费的开源图像编辑软件,提供与Photoshop相似的功能和工
具,适合初学者和预算有限的用户。
图像调整和优化方法分享
曝光调整
通过调整曝光度、高光和 阴影等参数,改善照片的 明暗对比和细节表现。
色彩调整
利用色彩平衡、饱和度和 色调等调整工具,优化照 片的色彩表现,使其更加 生动或符合特定风格。
清晰度提升
通过锐化工具或高反差保 留等方法,提高照片的清 晰度和细节表现力。
滤镜效果添加和风格化处理
STEP 02
STEP 03
创意合成
将不同元素或照片进行合成 和处理,创造出具有独特视 觉效果和故事性的作品。
平衡与对称
平衡构图可以让画面看起来更加稳定、和谐,对称构图则能带来一 种庄重、正式的感觉。
对比与衬托
运用对比手法可以突出主题,如明暗对比、色彩对比等;衬托则是 通过其他元素来突显主题,如以环境、背景等衬托主体。
视觉元素运用和审美能力提升
1 2 3
点、线、面的运用
点是构图中的基本元素,可以形成视觉焦点;线 可以引导视线,形成不同的视觉感受;面则可以 塑造形体和空间感。

《摄影简史》读书心得

《摄影简史》读书心得

《摄影简史》读书心得《摄影简史》读书心得第一章:摄影的起源在这一章中,作者介绍了摄影的起源及其与绘画的关系。

他详细描述了早期摄影技术的发展和摄影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早期摄影技术本章主要讲述了早期摄影技术的发展过程,包括早期的胶片摄影、银盐摄影以及早期照相机的演变。

第三章:摄影的艺术性作者在这一章节中探讨了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他讨论了摄影的表现手法、构图技巧、光影运用等方面的重要性。

第四章:摄影的社会影响本章主要探讨了摄影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影响。

作者分析了摄影在新闻报道、广告宣传、社交媒体等方面的重要性,并讨论了摄影对人们观念和审美的影响。

第五章:数字摄影的兴起这一章节着重介绍了数字摄影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摄影的影响。

作者详细讲解了数字相机的工作原理、图像处理技术以及数字摄影带来的便利和挑战。

第六章:现代摄影的多样性在这个章节,作者讨论了现代摄影的多样性。

他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摄影作品,如纪实摄影、肖像摄影、风光摄影等,并分析了每种类型的特点和意义。

第七章:摄影的未来发展最后一章中,作者展望了摄影的未来发展趋势。

他讨论了技术在摄影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摄影的潜力以及摄影教育的重要性。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⒈摄影历史的时间线图⒉摄影艺术家的作品集⒊摄影器材购买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版权:指作者对其创作作品所享有的法律保护权利。

⒉知识产权:指由人的智力创造的具有意义的原创性产品所带来的经济权利和社会权益。

⒊肖像权:指个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的权利,包括利用、展示、公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火棉胶的使用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火棉胶摄影法”
以往的摄影技术由于曝光时间长,不适宜人像的摄影。在世界摄影史 上1851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一年,阿查(Archer)在《密斯特杂志》上发表
了“火棉胶摄影法”。
(三)火棉胶的使用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火棉胶摄影法”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查恩所著的《远隔光线曲折
学的人工眼》一书里图解了
几种旅行用的小型暗箱。弯 曲型暗箱的高和宽都是9英 寸,长2英尺。使用乳白色 玻璃的焦点板,为了避免反 射,箱子的内部和镜头的内 侧都涂成黑色。它成为十九 世纪照相机的原形。
十九世纪照相机的原形。
二、光化学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1657年出版的《光学魔术》一书里,记载了一位从西班牙旅 游归来的旅行家,他有一架用一只手能够提动的暗箱。之后彪尔次 堡大学教授萧特制作了一种暗箱,它是由大小两个箱子组成,把小 箱子套进大箱子来调整焦点。而其镜头的套筒内装有两块凸透镜, 只要调节镜头就可以获取正像。这就是照相机的最原始的雏形了。
1685年彪尔次堡修士
(五)彩色软片的诞生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减色法”
在19世纪对于彩色摄影贡献最大要数欧伦,在他所著的一本名为
《彩色摄影及其问题的解决法》里首次提出了“减色法”。他说:“色 素吸收从光线反射色以外的所有色彩。
(五)彩色软片的诞生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四)软片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硝化纤维素软片
1887年天主教修士古德温(Goodwin)发明了质地更薄的硝化纤维素 软片(胶卷),并取得了专利权。
(四)软片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1889年以生产柯达照相机而知名的伊士曼公司开始生产这种硝化纤 维素软片(胶卷),到1902年伊士曼公司生产的这种胶卷占世界生产量 的80%—90%,1900年古德温去世,他的事业继承人对伊士曼公司提起 诉讼,历经12年,终于获胜,由伊士曼公司赔偿500万美元。
涂上碘化钾溶液,两者经过化学反应后,产生碘化银。碘化银具 有感光性,当这种纸曝光后,用没食子硝酸溶液涂抹,在纸上就 可以出现影像来,这就是显影,然后经过镍化钾(后改用次亚硫 酸钠)定影之后,影像就被固定在纸上了。塔尔波特的发明打破 了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的局限,他可以使一个底片一连洗出许多 张相片。这种底片和相片的制法,奠定了现代摄影的基础。
瑞士日内瓦图书馆馆员塞内比(Senebier)研究表明,光谱中 不同波长的光线把盐化银变黑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紫光最短,用 15秒,红光最长,用20分钟。另外,他还研究了光对于树脂的影响, 实验结果是:树脂曝光后,就会变成固体,丧失了其在松节油里的可 溶性。这项发现为以后的摄影实验奠定了基础。
二、光化学
1646年奇尔克教授编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写的《光与幽默的大艺术》 一书里介绍了一个由轻型
而又坚固的材料制作而成
的,可以由两个人搬动的 轻便的暗箱,在这个暗箱 的各个厢壁的中央嵌有镜 头的外壳,画家从箱子上 方的盖板部分进入箱内, 在箱体内做画。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早期的针孔成像原理应用于绘画。1558年,G· 波儿塔(Giovanni Porta) 就曾对暗室成像加以清楚的叙述。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就发现,将 墙壁上的小孔挖大,装上一个望远镜的镜头,便可以形成一个更明亮、更 清楚的影像.这些作为暗室用的房子,主要是设在公共建筑里,或公园里, 以供人们观赏,有些至今仍然留存着。
(四)软片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醋酸纤维素软片
由于这种硝化纤维素软片十分易燃,人们在不断探究新的材质来代
替它。到了20世纪30年代,人们采用了没有燃烧性的醋酸纤维素软片。
从此以后,又屡次改进乳剂,使其感光性能不断增加。 1912年后,电影机厂商大量生产35毫米胶卷,照相机制造厂家把这 种电影底片应用于照相机。
三、成像介质的改进 (一)白纸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卡罗摄影术”
然而真正提出纸印画法的是塔尔博特,时间是1841年2月8日。 此时他命名这种技术为“卡罗摄影术”,后人称之为“塔尔波特式 摄影术”。
三、成像介质的改进 (一)白纸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它的机理是在质量好的的写字纸上涂上硝酸银溶液,接着再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牵马少年》
而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张照片应该是在1825年N· 尼埃普斯用阳光摄影 J· 法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牵马少年》,画面是翻拍十七世纪的一幅荷 兰版画。
世界上第一幅景物照片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在1826年他又在 白蜡版上摄制世界上 第一幅景物照片。他 使用的是巴黎光学机 械商休瓦利提供的专 家制作的摄影机。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1839年8月19日是摄影技术诞生日
在1839年8月19日法国学术院所举行的科学院和美术院的联席 会议上,阿拉果(D.F.J.Arago)正式公布了法国科学家达盖尔的银 版法摄影术,于是这一天被定为摄影技术诞生日。 当时,绝大多数人们认为摄影技术是一种神奇的发明,它可以 使不会绘画的人们很容易完成一幅非常优美的绘画,因而使摄影术 开始风行起来。 1839年被人们公认为是摄影术诞生的一年。
«银版摄影术与透视画的演进实录»的书中是这样记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载摄影操作程序的:
在市面上所卖的镀银铜版上,用碘蒸汽制造碘化银,使这块铜版产生 感光性。当铜版在摄影机中曝光之后,再用水银蒸汽使潜像出现(这种蒸 汽必须使用酒精灯避光加热),于是水银就附着在已经曝光的碘化银上。 接下来就用次亚硫酸钠固定影像,然后再用蒸馏水把药剂洗清干净。但是 由于相片表面怕碰,而且时间长了会变色,因而必须在外面加一层玻璃加 以保护,使之密封不透空气。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N.J.尼普斯(N.J.Niepce)是最早实验把摄入暗箱的影像固 定的人。他没有使用塞内比的研究成果,而是采用了一种硬化的物 质——沥青。1822年用沥青涂版,拍摄首张照片,用12小时来曝光。
然后由玻璃板上重制铜板。
二、光化学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三)火棉胶的使用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使用这种摄影方法,在使用普通尺寸的玻璃板拍摄风景或者建筑物的 时候,只需要10秒—90秒的曝光时间,小型的人物肖像只要2秒—20秒即 可完成。因此,这种火棉胶的湿版技术一直延续使用了20年。 由于这种湿版技术要求曝光、显影、定影必须迅速完成,所以这种技
第一章 本章内容:
摄影简史
第一节 摄影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摄影艺术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摄影简史
第一章
摄影简史
摄影作为一项人类和文字,到把自然的影像以拷贝的形式
真实地记录下来。这种真实性是任何文字和绘画都无法比拟的, 因此人们称之为“阳光画”或“自然的手印”。
三、成像介质的改进 (一)白纸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纸印画法”
1939年2月法国公务员贝亚德(Bayard)在一种白纸上涂上具有感光 性的盐化银,利用这张白纸洗出了不太完整的底片。这可以说是最早的 “纸印画法”。1839年3月20日贝亚德在摄影机里面装上了一张感光纸, 第一次完成了一张质量较好的相片,不过他使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曝光时间。
了银受热后并没有什么变化。
二、光化学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进一步实验的结果表明,银的含量越高,变色越快。最后他把纸 挖出一个字型,让光从字型的孔里射入,很明显在白色的混合物上显 示出字的形状来。但这些字型转眼即逝。后来才发现混合物中剔除磷
后才会变黑。但此时,舒尔采并没有把银盐与照相技术联系起来。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塔尔博恃的最大贡献是在拍摄过程中第一次获得了负像,并且可以把
所得到的黑底白图像的负像片与另一张未感光的感光纸药面相贴,然后曝
光、显影、定影,就可以得到无数张与原物影调一致的正像片。这幅题为 《打开的门》的画面上,纸负片的方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但是限于纸 张纤维的局限,画面的粗糙感已经无法减弱。
术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四)软片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赛璐璐软底片
使用玻璃片携带起来比较笨重,而且容易打碎。于是人们期待着一种 轻便软片的诞生。 早在1861年帕克发明了一种名叫赛璐璐的物质。1888年,从英国移 居到美国的卡巴特(Carbutt)说服了一位赛璐珞制造商,为其制造极为 理想的薄膜赛璐璐版,在赛璐璐上涂上胶质乳剂,并把它们分割成小块。 这就是最早是摄影软底片。
1727年,原纽伦堡附近的阿道夫大学解剖学教授舒尔采(Schulze) 为了制造磷,就把粉笔用硝酸使其饱和,结果无意中发现硝酸里含有若干 银。而他是在窗户附近做的实验。由于混合物的一边受到阳光的照射,而 变成紫色,而没有阳光照射的一边仍为原来的白色。因而他非常惊讶,原 来一直认为银受热变黑的,于是他把这个实验搬到火炉旁进行,结果证实
一、暗箱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针孔成像的发现,不但证明了光的直线前进的性质,而且使光学进 入了一个广阔发展的崭新天地。
一、暗箱
第 一 节 摄 影 技 术 的 发 展
从原则上讲,只要在暗厢内的墙面位置上放上底片,就可以照相。
在针孔的地方改装上光学透镜加上其他器具,就可以制造出照相机。
“火棉胶摄影法”的制作程序是这样的: 把含有碘化钾的火棉胶泼到倾斜的玻璃上,使之比较均匀地覆盖在玻 璃表面。之后把玻璃浸泡在硝酸银溶液当中,保证其具有感光性。但是使 用火棉胶玻璃感光,必须在它湿的时候完成,否则其感光性能会降低,火 棉胶越是干燥,感光性就越低。曝光之后,立即用焦性没食子酸或硫化第 一铁显影,最后用次亚硫酸苏打或氰化钾定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