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试题与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三年级实验实验一: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实验步骤:100ml量筒、一定量的水。

实验过程: 1、将量筒放平稳,倒入一定量的水。

(3分) 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水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6分) 3、整理器材。

(1分)实验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10分)实验器材:水槽、水、木块、金属块、塑料块。

实验步骤: 1、预测三种物品的沉浮情况。

(3分) 2、将三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

(6分)3、整理器材。

(1分)实验三:观察一杯水(10分)实验器材:烧杯、水、干净的一次性筷子。

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

(2分) 2、用鼻子闻(无气味,注意闻的方法)。

(2分) 3、用嘴巴尝(无味道)。

(2分) 4、总结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颜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的液体)。

(3分) 5、整理器材。

(1分)四年级实验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10分)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

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

(1分)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

(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分)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3分)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1分)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1分) 6、整理器材。

(1分)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模拟鼓膜的振动(附评分标准)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模拟鼓膜的振动(附评分标准)
2.用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并描述鼓膜发生振动情况(2分)
3.用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远近不同的声音,观察并描述鼓膜发生振动情况(2分)
4.整理器材(1分)
模拟鼓膜的振动实验记录单
物体发出的声音
“鼓膜”是怎样振动的
声音距“鼓膜”的远近不变
声音较强时
声音较弱时
声音的强弱不变
声音较远时
声音较近时
模拟鼓膜的振动——评分标准
时间:8分钟 分值:8分
评分内容
参考评分标准
组装鼓膜模型(2分)
使用橡皮筋、玻璃杯和气球正确组装鼓膜模型(2分)
模拟鼓膜的振动(6分)
1.在鼓膜的上面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细沙或碎纸屑(1分)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模拟鼓膜的振动(附评分标准)
实验内容及要求
能按正确步骤模拟鼓膜振动。
(1)使用橡皮筋、玻璃杯和气球组装鼓膜模型;
(2)用音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观察鼓膜发生振动情况并告诉评委。
供选器材
音叉一套、玻璃杯一个、气球1个、橡皮筋3-5根、碎纸屑、细沙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预计时间大约:5分钟)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小匙2把、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填写结论。

实验结论: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1.正确选取实验所需器材3分。

2.前两个步骤操作正确各10分。

3.第三个步骤:观察、比较5分。

4.得出正确结论5分。

5.实验报告填写(0~10分)6.整理实验器材2分。

(二)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预计时间大约:5分钟)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对着光线观察混合物中的颗粒,填写现象。

实验结论:对着光线观察混合物,发现了面粉颗粒,说明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1.正确选取实验所需器材3分。

2.第一步骤操作正确得10分,第二步操作正确15分,填写现象5分。

3.得出正确结论5分。

4.实验报告填写(0~10分).5.整理实验器材2分。

(三)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预计时间:15分钟)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在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4. 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进行过滤。

5.观察比较滤纸,观察实验结果,并填写。

实验结论:过滤后,食盐没留在滤纸上,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1.正确选取实验所需器材3分。

2.第一二三步骤操作正确各5分。

3.第四步操作正确5分,填写现象5分。

4.得出正确结论5分。

5.实验报告填写(0~10分)6.整理实验器材2分。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分离混合的食盐和沙(附评分标准)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分离混合的食盐和沙(附评分标准)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分离混合的食盐和沙(附评分标准)
分离混合的食盐和沙
实验内容及要求
通过正确步骤将混合的食盐和沙分开。
(1)设计实验并逐步分离食盐和沙;
(2)将最终分离出的食盐展示给评委看。
供选器材
500ml烧杯2个、混合的食盐和沙(颗粒较大的沙和细沙)、滤网纱布1块、搅拌棒1根、蒸发皿1个、三脚架1个、酒精灯1盏、筛子1个、火柴1盒、水、A4纸1张、护目镜1个、废物杯1个。
3.搅拌时搅拌棒没有碰到杯底和杯壁(1分)
4.静置一会儿(1分)
5.用滤布和烧杯组装过滤装置(1分)
6.过滤:将液体缓慢倒入过滤装置中,将沙分离出来(1分)
分离食盐和水
(5分)
1.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1分)
2.将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1分)
3.调整酒精灯高度,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加热(1分)
4.将火柴放入废物杯中(1分)
5.边加热,边搅拌(1分)
收集蒸发皿中的白酒精灯,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1分)
2.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两次(1分)
整理实验器材(1分)
整理材料(1分)
分离混合的食盐和沙——评分标准
实验时间:16分钟 分值:16分
评分内容
参考评分标准
检查器材
(1分)
检查并选择合适的器材(1分)
筛沙(1分)
在桌面上放一张A4纸,用筛子将较大的沙砾筛除(1分)
分离食盐和沙
(6分)
1.将白纸上的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较多水,(1分)
2.搅拌一段时间,直到食盐完全溶解(1分)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制作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附评分标准)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制作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附评分标准)
检测故障(3分)
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出所给故障电路的故障原因并记录(3分)
排除故障(2分)
替换损坏电器元件,排除故障并记录(2分)
整理材料(1分)
实验后整理好实验材料(1分)
时间:8分钟 分
可能出现的故障
检测项目
无故障画“√”有故障画“×”
排除故障的方法
小灯泡坏了
小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
电池没有电了标准
制作电路检测器
(2分)
1.用一节电池、1个电池盒、1个小灯泡、1个灯座和三根导线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连接方式正确(1分)
2.让电路检测器两端互相接触,小灯泡亮起来(1分)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制作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附评分标准)
制作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
实验内容与要求
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检测一个有故障电路。
(1)制作1个电路检测器;
(2)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有故障电路;
(3)排除电路故障。
供选器材
开关盒1个、电池2节、小灯座2个、小灯泡2个、导线5根、一个有故障的电路
电路故障检测记录单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试题及评分标准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试题及评分标准

探究内容: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学校:年级:姓名:分数:1.实验材料: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所需的材料、木片、塑料片、回形针、钥匙、纸板、橡皮、布、丝绸、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陶瓷……2.实验步骤:(1)组装电路检测器,并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正确组装,连接点相靠时灯泡能亮。

20分】(2)选择6种物品进行检测。

(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___________;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__________(注意要重复检测)。

【检测方法正确,填空正确。

20分】(4)将检测过的物品分类放置。

【能按照实验情况严谨分类。

20分】3.实验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打√)【能及时填写,记录真实。

20分】4.实验结论:【结论填写正确。

20分】在我们选取的材料中,容易导电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类物体叫_____;不容易导电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类物体叫__________。

探究问题:搅拌可以加快溶解吗?学校:年级:姓名:分数:1.我们的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预测。

10分】2.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常温水、食盐。

3.实验步骤:(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__________(填等量或不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_______(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食盐。

【操作时相同条件控制得当。

20分】(2)用玻璃棒在一个烧杯内搅拌,另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现象。

【操作时正确控制不同条件。

20分】(3)整理器材。

【注意实验器材的整理,不碰撞无破损。

10分】3.现象和结论:【能正确填写结论。

20分】搅拌能使杯中的食盐溶解得____,不搅拌杯中的食盐溶解较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

4.实验拓展:【选择正确。

20分】如果你要验证“用冷水还是用热水物质溶解的快?”这个问题,实验中哪些条件应该控制为相同的?(在正确的做法的序号上打√)A.杯子里的水的多少要一样B.杯子里水的温度要一样C.杯子里放的食盐多少要一样D.杯子里食盐的颗粒大小要一样E.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F.都同时搅拌或者都不搅拌探究问题: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校:年级:姓名:分数:1.我们的预测:(请在你预测的选项上打√)【合理预测。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附评分标准)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附评分标准)
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题: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附评分标准)
实验内容及要求
检验出食物中是否有淀粉。
(1)仔细观察各种食物和碘酒的颜色;
(2)正确使用滴管,取出碘酒;
(3)在每一种食物的样本上滴一滴碘酒,观察颜色的变化,正确指出哪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供选器材
碘酒1瓶、滴管1根、培养皿1个、待检测食物(馒头1个、马铃薯1个、西红柿1个、生菜叶1片等)
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实验记录单
食物
滴加碘酒后的变化情况
是否含有淀粉
马铃薯
西红柿
馒头
生菜
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评分标准
评分内容
参考评分标准
观察食物及器材(1分)
观察食物是否新鲜,器材是否齐全完好(1分)
使用滴管取用碘酒(2分)
1.用手指捏紧滴管橡胶乳头,赶出滴管中的空气,然后把滴管伸入试剂瓶中,放开手指,吸入碘酒(1分)
2.保持胶头在上方,不要平放或倒置(1分)
使用碘酒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3分)
1.将待检食物取样,放置到培养皿中(1分)
2.在不同食物样本上滴加碘酒、滴管头不能与食物接触(1分)
3.观察并记录食物样本的颜色变化,指出哪种食物中含有淀粉(1分)
时间:6分钟 分值:6分

2023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评分表

2023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评分表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评分表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观察比较各种镜片的特点实验器材:放大镜、普通玻璃片、近视眼镜镜片、教科书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的关系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探究生活中有放大作用的物体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自制一个组合凸透镜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观察多种生物细胞实验器材:植物叶表皮细胞装片、植物叶肉细胞装片、人体口腔上表皮细胞装片、人血涂片、显微镜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模拟北京与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活动形式)参与人员:全班师生实验器材:写有地区、方位、太阳的大卡纸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观察日影的四季变化实验器材:纸条、卡纸、长尺、双面胶、剪刀、手电筒、“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标志物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模拟四季的形成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制作斜面滑道搬运物品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用木板制作斜面,模拟搬运物体过程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利用木板撬和移动重物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观察导线是否产生磁性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用通电线圈靠近指南针,重演奥斯特实验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制作铁钉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探究电磁铁南北极与导线缠绕方向的关系实验器材:绝缘皮导线、大铁钉、电池、电池盒、指南针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探究电磁铁南北极与电池正负极接法的关系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科学实验操作评分表实验题目:探究小电动机转动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内容: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
学校:年级:姓名:分数:
1.实验材料: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所需的材料、木片、塑料片、回形针、钥匙、纸板、橡皮、布、丝绸、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陶瓷……
2.实验步骤:
(1)组装电路检测器,并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正确组装,连接点相靠时灯泡能亮。

20分】
(2)选择6种物品进行检测。

(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___________;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__________(注意要重复检测)。

【检测方法正确,填空正确。

20分】
(4)将检测过的物品分类放置。

【能按照实验情况严谨分类。

20分】3.实验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打√)【能及时填写,记录真实。

20分】
4.实验结论:【结论填写正确。

20分】
在我们选取的材料中,容易导电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类物体叫_____;不容易导电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类物体叫__________。

探究问题:搅拌可以加快溶解吗?
学校:年级:姓名:分数:
1.我们的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预测。

10分】
2.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常温水、食盐。

3.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__________(填等量或不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_______(填等量或不等量)的食盐。

【操作时相同条件控制得当。

20分】
(2)用玻璃棒在一个烧杯内搅拌,另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现象。

【操作时正确控制不同条件。

20分】
(3)整理器材。

【注意实验器材的整理,不碰撞无破损。

10分】
3.现象和结论:【能正确填写结论。

20分】
搅拌能使杯中的食盐溶解得____,不搅拌杯中的食盐溶解较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

4.实验拓展:【选择正确。

20分】
如果你要验证“用冷水还是用热水物质溶解的快?”这个问题,实验中哪些条件应该控制为相同的?(在正确的做法的序号上打√)
A.杯子里的水的多少要一样
B.杯子里水的温度要一样
C.杯子里放的食盐多少要一样
D.杯子里食盐的颗粒大小要一样
E.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
F.都同时搅拌或者都不搅拌
探究问题: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校:年级:姓名:分数:
1.我们的预测:(请在你预测的选项上打√)【合理预测。

10分】
下沉物体在水中(会、不会)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小),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小)。

2.实验器材:水槽、弹簧秤、大块橡皮、细线
3.实验步骤:
①测量大块橡皮在空气中的重力。

【能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重力。

10分】
②测量大块橡皮小部分浸入水中时弹簧秤上的拉力,计算出浮力的大小。

③测量大块橡皮大部分浸入水中时弹簧秤上的拉力,计算出浮力的大小。

④测量大块橡皮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秤上的拉力,计算出浮力的大小。

【以上3步,能正确测量,及时记录。

30分】
⑤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

【数据记录准确,计算无误。

10分】
4.实验记录单:【记录完整正确。

20分】
橡皮自重:________N
5.现象和结论:【能正确填写结论。

20分】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_______(填会或不会)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______,受到的浮力也越________。

探究问题: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学校:年级:姓名:分数:
1.我们的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预测。

10分】
2.实验器材:
锥形烧瓶或者矿泉水瓶、大烧杯或者水槽、气球、冷热水
3.实验步骤:
(1)在空锥形烧瓶口套上一个气球。

【10分】
(2)把套上气球的锥形烧瓶放入________中观察。

【10分】
(3)取出锥形烧瓶放入________中观察。

【10分】
(4)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实验结论。

【10分】
4.实验记录单:【能及时正确填写。

10分】
5.实验结论:【能正确填写结论。

20分】
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问题: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有什么变化?
学校:年级:姓名:分数:
1.我们的预测:【合理预测。

10分】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勺子
3.实验过程:
(1)分别观察混合前小苏打和白醋的特点。

【能认真观察并记录。

20分】
(2)取一只玻璃杯,倒入____匙醋,然后小心地倒入____匙小苏打。

观察现象。

【比例合适,操作规范。

20分】
(3)盖上一块玻璃片。

用手触摸玻璃壁外壁,看有什么感觉。

【能正
确说出感觉。

20分】
(4)整理器材。

【10分】
4.现象和结论:【能正确填写结论。

20分】
小苏打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醋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我们会听到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说明
有________产生。

盖上一块玻璃片。

用手触摸玻璃壁外壁,感觉有点__________。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___________,这个变化是__________变化。

探究内容: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的微小结构
学校:年级:姓名:分数:
1.我们的预测:【合理预测。

10分】
生命体是由______组成的,形态是___________(填“一个样或多种多样”)的。

2.实验器材:显微镜、2-3种动物、植物或者人体的细胞装片
3.实验操作步骤:
(1)安放显微镜【取镜操作规范,放置位置合适。

10分】
(2)对光【能准确对光。

10分】
(3)上片【上片操作规范。

10分】
(4)调焦【粗细准焦螺旋运用合理,焦距合适。

10分】
(5)观察并记录一种生物细胞【合理运用双眼观察与绘图。

10分】(6)切换细胞装片,继续观察另一种装片。

【10分】
4.实验现象:(边观察边画出你看到的微小结构)【绘图清晰真实。

20分】
5.实验结论:【能正确填写结论。

10分】
生命体是由______组成的,________的形态是____________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