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样板
小学课文公开课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XX课文》年级:XX年级教材版本:XX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言表达中。
(3)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朗读、表演、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拓展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热爱,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 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一、导入1. 教师简述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课前预习的收获。
二、新课学习1.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究课文中的生字词,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和情感。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巩固练习1. 词语接龙游戏,巩固生字词。
2. 创作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拓展阅读1. 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互动情况。
2. 朗读表现:评价学生的朗读是否准确、流利、有感情。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1.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公开课教案(样例5)

公开课教案(样例5)第一篇:公开课教案Word插入图片教学目标1、往word里插入图片2、进行图片的排版教学重点1、图片版式的设置教学难点1、图片版式的设置教学内容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插入艺术字2、新知识学习插入图片(1)学生自行练习(2)学生演示(3)教师进行新知识的讲解1点击菜单栏中的插入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式菜单中选择图片,在选择来自文件2直接把图片拖动到word里点击图片,按住左键不松手,拖动鼠标,拖动到word文档中板式的设置(1)学生练习(2)学生演示(3)教师进行新知识的讲解1双击图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版式,进行选择版式:嵌入式、文字衬于下方、文字衬于上方......2在图片上右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显示“图片”工具栏,在弹出的工具栏中进行版式的设置3教师进行知识的总结4学生自行练习第二篇:公开课教案7.4.2简单的线性规划时间:10月11日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线性规划问题,线性规划的意义。
2.线性约束的条,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3.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方法。
(二)能力训练要求:1.了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2.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
3.会用图解方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三)德育渗透目标:让学生树立数型结合思想。
二.教学重点:用图解方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三.教学难点:准确求得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经典的例题进行讲解,学生再通过练习来掌握用图解法解决一些较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内容:课本P60图7—23 廖士哲记作7.4.2A⎧x-1=0过程:先分别作⎪⎨x-4y+3=0三条直线,再找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3x+5y-25=0⎩区域(即三条直线所围成的封闭的区域),再作直线L:2x+y=0.然后,作一组与直线平行的直线:L:2x+y=t。
(或平行移动直线L)从而观察t值的变化。
五.教学过程:I.课题导入上节课,咱们一起探讨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下面我们再来探讨以下如何应用其解决一些问题。
公开课教案电子版(通用5篇)

公开课教案电子版(通用5篇)公开课教案电子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帆、艘”等10个生字,会写“孔、园”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过程:一、电影情境导入1.播放四大场景(海边、乡村、公园、少先队活动)组合的微电影。
2.引出课文——有人用文字记录下了电影里的场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整体把握文本。
课文呈现了海边、乡村、公园、少先队活动四个场景,把四个不同的场景编在一起就成了一首有趣的“场景歌”。
(板书课题)3.师范读,生注意“一”字的读音。
4.指导读好“一”的变调。
师总结:在数量词中“一”后面字的读音决定着“一”的读音。
当后面的字是四声时,“一”字就读第二声“yí”,其他时候都读第四声“yì”。
5.生练读。
三、学习第1、2节1.电影回顾,出示海滩图片。
让学生说说电影的这个场景里有什么。
(海鸥、帆船、军舰、港湾)2.合作读词语。
3.了解“港湾”。
引导学生从“港、湾”两字都有三点水来理解港湾和水相关。
师总结:港湾就是指停泊船只或者临时避风用的水域,港湾是个地方,所以课文里说“一处港湾”。
4.识记“帆、艘、军、舰”。
(1)对比“艘、舰”的相同点,了解舟字旁的字都和船有关。
“艘”是用来计算船的量词,“舰”就是指大型的军用船,通过右边部分读音的呈现,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
(2)同样的方法识记“帆”字:左边的巾字表示帆是用布做成,右边凡字提示读音。
(3)借助图片识记“军”:图中穿着蔚蓝色衣服的是“空军”,穿着白色衣服的是“海军”,穿着松枝绿色衣服的是“陆军”,他们举的旗子叫“军旗”,他们行的礼叫“军礼”,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军人”,电影中出现的就是军人驾驶的——“军舰”。
5.指导朗读,电影配音。
师引语:蔚蓝的大海上,一只海鸥从海面飞过,海上行驶着一艘军舰,一只帆船。
这里就是军舰、帆船最美的港湾。
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

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公开课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区分大和小。
2、学习用大和小说一句话。
3、体验给猫喂鱼的乐趣。
活动准备:1、大小猫图片、大小鱼、大小雪花片。
2、大小篮子、大小盘子。
活动过程:1、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1)师:”今日我们班还来了两位动物客人,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图片)”我们一齐同动物客人打个招呼吧!” (2)师:”小朋友真有礼貌,这两只猫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它们哪只是大猫哪只是小猫呢?(3)幼儿回答,教师帮忙幼儿完整说句子:”红色的`是大猫、绿色的是小猫。
”(4)师:”我们一齐大声的说一遍吧!”再请幼儿大声的说。
2、经过游戏,认识大和小。
(1)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教师这儿还为两只猫客人准备好玩的玩具呢!”(2)师:”这是什么?这两个雪花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呢?教师出示不一样颜色的大小雪花片。
引导幼儿完整说:”大雪花片、小雪花片。
”(3)师:大方形和小方形要来做游戏了,你们看他们是怎样玩游戏的?教师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说一句”变变变,什么出来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说是什么形状出来了,游戏两次。
(4)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大小雪花片,在发的过程中教师说”请你说一说、比一比,哪个是大雪花片,哪个是小雪花片。
”(5)游戏”方形变变变”。
幼儿学教师的样貌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当教师说变变变,小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把小雪花片举起来。
当教师说变变变,大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将大雪花片举起来。
游戏数遍后能够让幼儿将两个方形交换位置再玩几次。
(6)师:这个游戏好玩吗?大猫和小猫也想来玩呢?你觉得大猫应当玩哪一个雪花片呢?快拿出来给教师举给教师看看,小猫玩哪一个呢?”(7)小结:大猫穿了红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大雪花片,小猫穿了绿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小雪花片。
3、给猫客人喂鱼吃。
(1)师扮哭”是谁在哭呀?为什么哭呢?哦,原先是我们动物客人肚子饿哭了,小朋友你明白猫最喜欢吃什么吗?”幼儿回答(2)师出示一大一小两条鱼。
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模板(精选11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开课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通过对比手法的比较,感受水乡茶居的特色。
通过描写手法的赏析,感受水乡人的生活情趣。
2.情感目标:作者对改革开放后社会变革的歌颂。
3.知识目标:了解水乡人的茶居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景物描写和场面描写的赏析,感受水乡人的生活情趣。
(重点)2.通过水乡茶居的变化和水乡人生活情趣的描写“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变革。
(难点)教具准备电脑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文本导入(1)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文本,不会的字词查找字典;(2)播放一段视频,提问并引入课文学习。
(1)课前预习文本,不会的字词查找字典;(2)看视频,思考并回答视频播放的内容。
(1)培养学生文本预习的习惯,积累和掌握基本的字词;(2)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文本学习兴趣;(3)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整体感知要求学生速读全文,思考——文本写了水乡茶居哪两方面的内容?速读全文,筛选信息,回答提问。
(1)带领学生初步感知文本,梳理文章大意;(2)锻炼学生文本信息的筛选能力。
品读感悟(1)要求学生速读文本1—5段,圈画出作者写茶居特色的词语,并思考所用的表现手法。
(2)全班齐读第6和10段,思考问题:作者把“叹”茶和什么作对比?(3)请三位同学朗读第7—9段,思考问题:作者围绕“叹”茶的什么内容展开描写的?(4)结合文本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的相关内容,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茶居的特色发生变化?为什么水乡人的生活富有情趣?(1)速读文本1—5段,圈画写茶居特色的词语,并思考提问;(2)齐读第6和10段,找出和“叹”茶作对比的具体事事物;(3)三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手上拿笔,边听边圈画边思考问题;(4)结合文本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的相关内容,思考并回答两个问题。
公开课优质课完整教案模板

公开课优质课完整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流利朗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
2.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长句,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教师准备教材《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一课。
2. 教具,PPT、录音机、单词卡片、图片等。
3. 学生,学生准备好课本和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1. Greeting and warming-up: 老师向学生问好并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
2. Review: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Step 2,学习新课。
1. Presentation: 通过PPT展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让学生跟读并理解词义。
2. Listening: 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并模仿语音语调。
3. Reading: 分段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Step 3,课文理解。
1. Vocabulary: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让学生理解词义并运用在句子中。
2. Comprehension: 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Step 4,语言运用。
1. Role play: 分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对话,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Writing: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巩固课文中的语言表达。
Step 5,作业布置。
1. Assignments: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并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材料。
2. Summary: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家继续学习英语。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理解课文内容并且能够流利朗读。
公开课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知识点】。
- 学生能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具体技能】解决问题。
-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具体能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培养对【课程主题】的兴趣和热爱。
-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描述,如:初中一年级学生】四、教学时间【教学时间,如:45分钟】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具体知识点】。
- 【关键技能】。
2. 教学难点:- 【具体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 【关键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导入方式,如:图片、视频、故事等】引入课程主题。
-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讲授-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a. 介绍【课程主题】的背景知识。
b. 讲解【具体知识点】。
c. 通过实例、案例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d.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互动环节- 设置讨论题或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
4. 实践活动- 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实验、制作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 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并给予评价。
5. 总结回顾-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思考题。
6. 布置作业- 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
- 评价学生的提问、回答问题的质量。
2. 实践活动评价:- 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3. 作业评价:- 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如正确率、创新性等。
八、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教学目的】1.在网上收集有关节日的大量信息,通过对节日的描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比较中外不同节日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跨文化的国际交流意识。
3.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掌握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并且比较中外文化的差异;能熟练运用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途径;交际法和视听法。
【教具准备】网络课件、实物投影设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1.以日常问候语引入到节日的话题(Greetings)师生对唱一首英语歌曲《Are you happy?》,从而引入节日主题,让学生列举他们所熟悉的节日。
2.提问:你能猜到老师最喜欢哪个节日吗?为什么?(Can you guess which festival I like best?Why?)3.导入课题:中秋节(Look!What’s this?What do you think of when you see the moon?)用一段动画传递中秋节信息,让学生说出月饼、嫦娥、团圆等相关信息。
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Task1—Reading)1.网上阅读,了解中秋节的相关信息。
问:月亮中美丽的嫦娥有着美丽的传说,你想了解吗?(You knowthe beautiful LadyChang’e has its beautiful stories.Do you want to read them?)展示Legend(中秋传说)、Traditions&Customs(传统风俗)和Background(历史背景)等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在电子词典的帮助下,学生自主进行网络和浏览,阅读网页各个板块的内容。
2.自我检测(Self-test)自我测试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相关问题:哪些内容和中秋节相关?(Which are related to Mid-autumn Day?)月饼的象征意义是什么?(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moon cake?)三、文化比较,文化渗透(Task2&3—Listening and Speaking)1.观看一个美国家庭过感恩节的录像(You see an American family are having their Thanks giving dinner.Listen and watch carefully,trying to find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id-autumn Day and Thanksgiving.)感受纯正的英语口语,在真实的情境中了解这些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文化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出示课课文。
1、读了题目,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吗?(预设学生问题)
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太棒了!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能找到,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师:打开课本104页,听老师来读一读吧(师读课文)。
5、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让我们再来欣赏这幅漂亮的画,你觉得小画家们在画画的时候也和我们一样要用颜料和笔吗?(不是)
那他们是怎麽画的,书本上是怎么说的,赶快找一找吧(出示课文)
6、师:小动物们把画画好后在欣赏自己的作品呢!它们说着笑着,忽然小鸡发现少了一个好朋友。谁没来?生接:青蛙。
(师贴图,生齐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上课断电,无话可说,教学基本功不行。
课堂评价意见:(不够、可另附纸)
公开课主持者意见及签名:
学校领导意见及签名:
7、师:青蛙在干什么呢?(出示图片)(齐读:他在洞里睡着啦。)
8、师:冬天来了,小青蛙正在冬眠呢。除了小青蛙,你还知道哪些
动物要冬眠?(蛇、松鼠、蚯蚓、乌龟、田鼠,蚂蚁,蝙蝠,熊)
9、师:雪地里的小画家玩的多快乐,他们的出现给这美丽的雪地增
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下面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课文吧(配乐)。
四、书写指导
小画家看到雪可高兴了,谁来读读“下雪了啦,下雪啦”通过阅读,你知道“感叹号”的作用了嘛?
3、师: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画画的吗?他们都画了些什么?
(齐读: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4、师:小动物们画的多漂亮,你觉得小动物们的画像什么?你能像老师这样说一句很美的话吗?如“ 的画像 。”(课件)
六、板书设计
17、雪地里的小画家
贴图
1、师:冬天是个神奇的魔术师,它轻轻的飞舞着小棒,漫天就飘起了雪花。当你甜甜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打开门一看,大地一片雪白,树木、房屋、群山都穿上了雪白的衣服。现在,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冬天的美丽景色吧!(开心的语气)
教后反思:
从四个小动物的脚印引出,“以读为本”,比较重视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1、师:小画家送了我们这么漂亮的画,我们是不是也要写几个漂亮
的字送给他们?(出示生字)
2、观察生字,看看哪个字需要给小伙伴提个醒?
3、教师示范,生描红,生字本练习。
五、课堂总结
雪地里的小画家给我们带来了多少乐趣,多少美啊!他们在雪的
画布上描绘出了那么奇妙美丽的图画,为雪世界增添了无限生机。
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手印和脚印去操场上做回“沙地里的小画家”!
学生再读,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生字朗读比赛:今天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开火车读
4、谁来做小老师,读一下词语。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师:几个小画家听到小朋友的喊声也来到了雪地上。都有谁来了?
(在书本上标出来,再指名回答,师相机贴图)
出示句子:雪地里来了一()小画家。
雪景。
3、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 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与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借助课件观察小动物们的脚印特点,以获得事物同向比的可靠依据。
课的类型
讲读课
教学方法
自主、启发式教学
教具准备
课件
选用参考
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设计
一、揭题激趣。
一、揭题激趣。
1、师:冬天是个神奇的魔术师,它轻轻的飞舞着小棒,漫天就飘起了雪花。当你甜甜地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打开门一看,大地一片雪白,树木、房屋、群山都穿上了雪白的衣服。现在,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冬天的美丽景色吧!(开心的语气)
学校公开课教案
编号:
2016年12月20日(星期二)上午第2节
学科
语文
班级
一(1)班
执教者
张峰
公开
级别
校级
教学题目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的
1、学会正确书写“几”、“用”、“马”、“牙”、“竹”五个生字,认识11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明白小狗、小猫、小马、小鸭这些动物的
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