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剂检验操作规程
药剂学实验——散剂的制备与质量检查

实验目的 实验指导 实验内容与操作 实验报告 思考题
实验三 散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
实验目的
掌握散剂的制备方法 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粉碎、筛分、混合的基本操作 熟悉散剂的质量检查
实验三 散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
实验指导
散剂(powders)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 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见图1-1)
实验三 散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
➢实验内容与操作
1.硫酸阿托品散的制备 2.脚气粉的制备
操作 操作
实验三 散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
实验报告
实验三 散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
思考题
1.硫酸阿托品散制备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2.写出散剂制备的工艺流程图。
散剂示意图
实验三 散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
散剂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粉碎
筛分
混合
分剂量
质量检查
包装
药物
辅料
散剂
一些毒、剧药物因剂量小,常在制备时添加一定
比例的辅料制成稀释散或倍散。
实验三 散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
实验内容与操作
➢实验材料与设备 实验材料:硫酸阿托品、乳糖、胭脂红、樟脑、 薄荷脑、水杨酸、硼酸、氧化锌、滑石粉 实验器材:乳钵、天平、6号筛、7号筛
生三七散(生田七粉)检验操作规程

[代号] C12[品名]生三七散(生田七粉)[拼音] Shengsanqi San[规格][处方依据] WS3-B-3804-98本品为三七经粉碎加工制成的散剂。
[法定标准及标准依据]【制法】取三七(剪口)7份与三七(筋条)3份,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灰黄色的粉末;味苦、微甜。
检查方法:取本品10g,置白板上自然光下观察,颜色应符合规定;用舌尖少许样品,性味应符合规定。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µm复粒2~10余分粒组成;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梯纹、网纹及螺纹导管直径15~55µm;草酸钙簇晶少见,直径50~80µm。
(2)取本品0.5g加甲醇10ml,振摇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人参皂工甙Rb1、Rg1及三皂甙R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7:3: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I B)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均匀的色泽,无花纹、色斑。
水分取供试品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H)测定。
不得过9.0%。
检查方法:取本品粉末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稳定重量,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
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的含水量(%)。
健胃散(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GMP管理文件
一、目的:为规定健胃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操作要求,特制定此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健胃散成品的检验。
三、责任者:生产部经理、检验员、生产人员
四、正文:
【质量标准】见健胃散成品内控质量标准
【检验内容】
性状:本品为淡棕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果皮石细胞淡紫红色、红色或黄棕色,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约至125um,果皮细胞纵列,常有1个长细胞与2个短细胞相间连接,长细胞壁厚,波状弯曲,木化。
内胚乳碎片无色,壁较厚,有较多大的类圆形纹孔。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的有关各项规定。
散剂验证方案[1]
![散剂验证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a94a41aa76e58fafab00375.png)
散剂生产工艺验证方案目录1 目的2 验证小组成员与分工3 工艺介绍4 设备介绍5 公共设施6 工艺流程图7 工艺验证计划及合格标准8 验证结果判定方法9 验证结果确认评价10 验证报告11 再验证周期12 验证证书的签发1.目的:本方案为散剂生产工艺验证,生产本产品的厂房为三十万级洁净厂房(用于中药、粉碎的厂房亦同30万级管理)。
所用设备(设施)等均已经过验证,符合生产工艺条件。
本方案用以确认本产品生产工艺规程、生产环境、生产设备(设施),生产全过程所制定的标准操作程序(SOP)、设备清洁等仍然符合生产的要求。
2.验证小组成员与分工:验证小组成员的组成及分工3.工艺介绍:净药材,经过粉碎机粉碎后,过90目筛,然后经三维运动混合机混匀后湿热灭菌。
再颗粒包装机包装而成。
4.设备介绍:5.公共设施:6. 散剂生产工艺散剂工艺流程图物料工序检验入库7.工艺验证计划及合格标准:7.1原辅料、包装材料的检验:按原辅包材料检验SOP及抽样方法对本产品所用原辅料、包装材料进行质量检验。
原辅、包材质量确认表7.2 粉碎过筛:实验条件:筛网选择90目与100目进行比较。
评估项目:筛网对处方物料粉碎效果的影响。
7.3 总混:实验条件设计:在装量:2/3-1/2,轴心转速:400r/min ,每次取样5个点,取样方式:用取样器在总混罐边上和中心取样评估项目:混合时间对混合均匀度的影响,混合时间分别为10分钟,20分钟,30分钟。
粉碎到总混完毕的药粉收率。
检查标准:根据颜色均匀度(或含量均匀度)来检查。
收率90-100%。
7.4 湿热灭菌:实验条件设计:温度121℃,时间30分钟,每次取样5个点,四角和中间。
评估项目:在设定温度时间下灭菌效果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水分是否合格。
检查标准:微生物限度和水分符合中间体内控质量标准。
7.5 内包:实验条件设计:复合膜袋,颗粒包装机运行速度50袋/分钟,纵封温度110度,横封温度113度。
散剂的常规检查项目与方法

散剂的常规检查项目与方法
(六)装量 多剂量包装的散剂,照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七)无菌 用于烧伤、严重创伤或临床必需无菌的局部用散剂,照无菌
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八)微生物限度
照《中国药典》现行版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测。
散剂的常规检查项目 与方法
散剂的常规检查项目与方法
常规检查项目与方法
(一)粒度 检查方法:取供试品10g,精密称定,照粒度与粒度分布
测定法测定。 化学药散剂通过七号筛(中药通过六号筛)的粉末重量,
不得少于95%。 (二)外观均匀度
检查方法: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 其表面压平,在明亮处观察,应色泽均匀,无花纹与色斑。
散剂的装量差异限度
平均装量或 标示装量
0.1g及0.1g以下
装量差异限度 (中药、化药)±15%装量差异限度 (生物制品)
±15%
0.1g以上至0.5g 0.5g以上至1.5g
±10% ±8%
±10% ±7.5%
1.5g以上至6.0g
±7%
±5%
6.0g以上
±5%
±3%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化学药和生物制品散剂, 一般不再进行装量差异的检查
散剂的常规检查项目与方法
(三)水分 中药散剂照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9.0%
(四)干燥失重 按照干燥失重测定法测定,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
不得过2.0%。 (五)装量差异
供试品10袋; 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散剂不得多于2袋,并不得有1袋超出装 量差异限度的1倍。
散剂的常规检查项目与方法
催奶灵散(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GMP管理文件
一、目的:为规定催奶灵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操作要求,特制定此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催奶灵散成品的检验。
三、责任者:生产部经理、检验员、生产人员
四、正文:
【质量标准】见催奶灵散成品内控质量标准
【检验内容】
性状:本品为灰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甘。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种皮表皮细胞红棕色或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50-120um,垂周壁增厚,星角状或深波状弯曲。
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呈帚状或较平截,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细微的斜向交错纹理。
石细胞类斜方形或多角形,一端稍尖,壁较厚,纹理稀疏。
果皮石细胞类方形、梭形、不规则形或分枝状,直径53-398um,壁极厚,孔沟分枝状。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的有关各项规定。
第六章散剂和预混剂的质量检测

散剂的制备
3)分剂量 将混合均 匀的散剂,按重量要 求分成等重份数的过 程叫分剂量。 4)封口
•
散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贮存
1.质量检查 1)均匀度肉眼检查法、含量测定法 • 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 表面压平,在亮处观察,应呈现均匀色泽, 无花纹、色斑。目测:将散剂撒于白纸,呈 均匀色泽,无花斑 • 含量测定:从散剂不同部位取样测定,应与 规定含量相符 2)水分 取供试品照水分测定法测定,载体为无 机质水分﹤3%;载体为有机质水分﹤8% 3)装量差异 单剂量、一日剂量包装的散剂,装 量差异限度应符合规定(表3一2) 4 )粉末细度测定:取粉末25-100g于标准筛, 加盖,转动20-30分钟,将通过粉末称重得 百分比
第六章
散剂和颗粒剂的质 量检测
江西农业大学动科院 王小莺
第六章 散剂和颗粒剂 第一节 散剂
• 散剂(Powders)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
成的粉末状制剂,可供内服,也可外用。
散剂的特点
• ①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 ②外用覆盖面大,具保护、收敛等作用; • ③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 • ④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2)影响混合效果的因素及 防止混合不匀的措施
③组分的吸附性与带电性 应将量大且不易吸附的药粉或辅料 垫底,量少且易吸附者后加入。 因混合摩擦而带电的粉末常阻碍均 匀混合,通常可加少量表面活性剂克服, 也有人用润滑剂作抗静电剂。
2)影响混合效果的因素及 防止混合不匀的措施
④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的组分 如处方中有液体组分时,可用处方 中其它组分吸收该液体,若液体组分量 太多,宜用吸收剂吸收至不显润湿为止, 常用吸收剂有磷酸钙、白陶土、蔗糖和 葡萄糖等。
18扶正解毒散(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GMP管理文件
一、目的:为规定扶正解毒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操作要求,特制定此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扶正解毒散成品的检验。
三、责任者:生产部经理、检验员、生产人员
四、正文:
【质量标准】见扶正解毒散成品内控质量标准
【检验内容】
性状:本品为灰黄色的粉末;气微香。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
非腺毛3-10细胞,长200-1000um,顶端细胞长,有的含棕色或黄棕色物。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的有关各项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散剂检验操作规程
散剂是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
对散剂的质量要求,除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以及药典品种正文规定的检验项目外,还应检查粒度、水分、装量差异和微生物限度。
(一)粒度检查
1、简述
(1)本法适用于西药散剂的粒度检查。
(2)本项检查的目的是控制西药散剂粒度大小是否均匀。
2、仪器与用具
托盘扭力天平(感量10mg),七号筛,光滑白纸。
3、操作
(1)初试精密称取本品10g,置七号筛中,加盖密封。
水平左右旋转振摇3分钟,取出通过筛网的粉末精密称定重量,应不低于95%。
(2)复试若初试低于95%,应另精密称取10g供试品,照上述方法复试。
4、注意事项
注意保持筛体水平,并来回旋转振摇,准确计时3分钟。
5、记录与计算
(1)记录如实记录供试品总重量和通过筛网的粉末总和的称量数据。
(2)计算按公式计算百分粒度。
百分粒度=通过筛网的粉末重量/供试品重量×100%
6、结果判定
初试符合规定判为合格,初试不符合规定应另取样复试;复试符合规定判为合格,复试不符合规定判为不合格。
(二)均匀度检查
1、简述
(3)本法适用于散剂的均匀度检查。
(4)本项检查的目的是控制散剂混合是否均匀。
4、仪器与用具
托盘扭力天平(感量10mg),七号筛,光滑白纸。
5、操作
(3)初试精密称取本品10g,置七号筛中,加盖密封。
水平左右旋转振摇3分钟,取出通过筛网的粉末精密称定重量,应不低于95%。
(4)复试若初试低于95%,应另精密称取10g供试品,照上述方法复试。
6、注意事项
注意保持筛体水平,并来回旋转振摇,准确计时3分钟。
7、记录与计算
(3)记录如实记录供试品总重量和通过筛网的粉末总和的称量数据。
(4)计算按公式计算百分粒度。
百分粒度=通过筛网的粉末重量/供试品重量×100%
7、结果判定
初试符合规定判为合格,初试不符合规定应另取样复试;复试符合规定判为合格,复试不符合规定判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