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中心静脉压监测与护理

中心静脉压监测与护理
止管道脱开造成出血
咳嗽、吸痰、呕吐、躁动、抽搐均影响CVP值,应 在安静后10~15分钟测量。
CVP管道应避开血管活性药物的通路,以防引起血 压变化。心脏手术后发生低心排的患者经常输入多 巴胺、硝普钠等血管活性药物,若这些药物的输入 与CVP的测量使用同一条静脉通路,容易在测压时 使药物进入不均而引起病情变化 。
体位改变对CVP影响的新理论
体位改变对健康人的CVP无明显影响。健康人无论在仰卧位、 俯卧位还是直立位.其CVP测值相差均在l-2cmH20 ,体位 改变对机械通气的危重病患者CVP有多大?经分析其产生机 制可能有以下几点:①体位改变后测量CVP时重新测量零点 数值,零点均在第4肋间与腋中线交点,减少了因空间位置 的改变引起的零点定位误差对CVP的影响;②半卧位可以使 膈肌下降。胸腔容积相对增大,患者肺活量增加,减少回心 血量,CVP降低,但半卧位时因静脉管薄,压力低,易受重 力的影响,CVP增高;③平卧位时静脉回心血量相对增多, 膈肌上抬,胸腔容积相对减小,胸腔内压力增高、呼吸运动 增强等因素,间接影响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而使心脏射 血能力相对减弱.CVP升高.但平卧位时受重力的影响相对 较小,CVP降低,双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体位改变对CVP 无太明显影响。
监测导管与机器连接后获得第一次数据前进 行归零
换能器归零(Zeroing)
换能器 归零
换能器的位置(Leveling)
将压力传感器沿肢体长轴固定好,换能器位 置与病人右心房在同一水平处
当病人体位抬高时,换能器位置应以零点水 平提高,重新校正零点
压力换能器位置
换能器对 齐腋中线
零点调节:将测压管刻度上的“0”调到与右 心房相平行(相当于平卧时腋中线第四肋间) 水平处,或者用水平仪标定右心房水平在测 压管上的读数,该读数就是零点。如用仪器 测压,则可直接按调零钮,仪器会自动调定 零点。

中心静脉压测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中心静脉压测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4 1 妥善固定导管 , . 保持 导管通 畅 : 证 中心静脉 导管通 保 畅, 是监测 C P值准确的关键。患者活动或翻身时 , Y 防止导 管脱 出、 扭曲; 烦躁 者用约束 带适 当约束 肢体 , 防止 导管拔 出。测压时注意检查各 管道是否受压 、 曲, 道 内有无 气 扭 管 泡 , 管 道接 头是 否 松 动 、 液 , 误 后 方 可测 压 。严 格无 菌 各 漏 元 操作 , 测压后各接 口及时加盖封闭 , 避免直接暴露 在空气中。 4 2 选择标准的测压零点 : . 为减少误差 , 尽量采 取平卧位 , 使心脏与床、 晒保持平行 ; 地 小能完全平 卧时使患者处 于能 承受的最低位置 , 重新测定 测压零点 , 使误差降 至最小。护 士为 患 青测 量 C P时 , 须 做 好 以 下 两 点 : 零 点 标 记 , V 必 ① 防 止人为误簋 。② 体位交班 ( 同定{ 位 ) 防止 同体位测 出 奉 , C P数值相差较大 , 目 V 影u 临床治疗。 4 3 减少胸腔内压干扰因素 : . 尽量使胸内压保持 不变 , 当患 者 出 现烦 躁 、 咳嗽 、 搐 时 , 免 监 测 C P 应 睁 止 1m n , 抽 避 V , 0 i后 方 可监 测 吸 痰 前不 主 张监 测 C P 冈 为 患 者 有 痰 时 , 出 V , 会 现 呼 吸 费力 、 动 或 咳 嗽 等 现 象 。 在 测 量 G P时应 使 患 者 躁 Y 处于平静状态 , 由周定人员测量。机械通气者 , 条件允许 , 若 在准备好体位、 确定好测压零点 、 吸纯氧后 , 机测 C P值 , 脱 V 但应 观 察 血 氧饱 和 度 变 化 ; 氧 严 重 者 , 暂 时 将 P E 缺 可 E P调 至 O m , 测 究 C P后恢 复 P E c H O, V E P水 平 。 4 4 选择适合的液体 : . 测定 C P 选 择生理盐 水,%葡萄 V 5 糖等渗液体 , 避免 用胶体液 , 血液 , 血浆 或浓度 大的液 体测 压 , 应避 免 用 抗 生索 管 活 性 药 物 及 其 他 急 救药 物 或 钾 亦 血 溶 液 测压 , 防止 测 压 时 I断 上 述 药 物 的输 入 或 测 压 后 药物 随 { 】 溶液快速输入体 内, l 一起血压或心律的变化, 甚至危及生命。

中心静脉压监测护理常规

中心静脉压监测护理常规

中心静脉压监测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中心静脉管道:管道的通畅性;是否正在使用此管道进行输血、静脉营养治疗或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若是则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测压装置:测压装置(包括监护仪、压力监测模块和导线)是否处于备用状态;确认一次性使用压力传感器的包装完好、在有效期内。

3、病情评估CVP监测适用于:(1)严重创伤、各类休克及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危重患者。

(2)各类大、中手术,尤其是心血管、颅脑和腹部的大手术。

(3)需长期输液或接受完全肠外营养的患者。

(4)需接受大量、快速输血补液的患者。

二、护理措施1、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正确安装测压装置,并与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正确,设置报警上下限,传感器校零后测压,减少误差。

(1)传感器的位置必须位于腋中线第四肋水平,即右心房水平。

(2)测压时必须保证压力管和中心静脉导管单—相通(可暂停补液)。

(3)应用呼吸机者,测CVP前应脱机10秒左右,目的是去除呼吸机的压力对测量值的影响。

(4)输血时需测量CVP可以用肝素稀释液冲洗管道内血液,然后再测量,避免影响准确性。

(5)避免在患者烦躁或剧烈咳嗽等情况下进行测量。

2、保持管道通畅:(1)首先必须保证整个装置的密闭且无气泡或血块,若有异常情况可用肝素稀释液或生理盐水抽吸冲洗管道。

(2)若压力波形消失或数值明显异常,应立即检查管道系统是否连接正确,整个管路是否密闭;检查管道内是否存在气泡。

(3)检査中心静脉置管是否通畅,有无血块等阻塞,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3、防止脱管(1)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敷贴及胶布松脱。

(2)管道不宜牵拉过紧,以防止管道被拉出。

(3)压力传感器放置在床上适宜的位置,防止掉落后牵拉管道。

(4)翻身时注意保护管道不受牵拉。

(5)若患者出现烦躁、谵妄等症状,宜进行保护性约束或遵医嘱合理使用镇静剂,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4、并发症的护理(1)穿刺伤害:局部出血给予压迫止血,必要时给予止血药物。

临床中心静脉压临床意义、测量测量影响因素、测量方法操作方法

临床中心静脉压临床意义、测量测量影响因素、测量方法操作方法

临床中心静脉压临床意义、测量测量影响因素、测量方法操作方法中心静脉压临床意义中心静脉压是血液流经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

正常值为5cmH20-12cmH20。

中心静脉压由右心室充盈压、静脉内血容量、静脉收缩压和张力压、静脉毛细血管压力四部分组成。

中心静脉压测量受影响因素1、中心静脉导管(1)导管的通畅性置管时间长,输注全胃肠外营养液、血液制品等粘稠液体,未正确封管均可致导管堵塞或附壁血栓形成,使测得CVP值偏高。

(2)导管与压力传感器之间输液附加装置导管与压力传感器之间加入三通接头会延长压力传感器总长度,压力传导系统内径缩小,CVP值降低。

(3)导管尖端位置导管插入过深,CVP偏低,插入过浅,则CVP 偏高。

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心房入口上2cm最为理想,可以通过X 线片确定。

且通过中央腔测量更准确。

2、患者体位不同卧位对患者中心静脉压监测影响均不同,测压管校零时必须与右心房中部在同一水平(腋中线第,体位变动时重新调整两者关系。

零点调节:右心房的中点--胸骨角垂直向下5cm,仰卧时腋中线。

平卧位:第四肋间腋中线半坐卧位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

右侧第二肋间体位:不要求平卧位,改变体位后,测压前重新校零。

3、输液测压。

测压前应用血管收缩药可使CVP升高应用血管扩张药或强心药可使CVP下降输入50%的糖水或脂肪乳剂后测压可使CVP升高,一般用等渗液测压测压时暂停另一条导管输液,以免影响测压准确性。

4、呼吸与呼吸机机械通气会使CVP升高,不同通气模式对CVP的影响程度不同,因为不同通气模式引起平均气道压升高的程度不同。

平均气道压与CVP呈正相关,平均气道压越高,CVP升高越明显,CVP值在脱机后下降明显。

5、胸腹腔压力患者深度呼吸、咳嗽、躁动、腹胀、吸痰、抽搐等情况下会不同程度增加胸腹腔内压力,腹内压升高会直接压迫下腔静脉,引起胸内压升高,使CVP增高。

测CVP时使胸腹腔内压保持不变,安静状态10-15min后测量。

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研究现状

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研究现状
参 考 文 献 : [1] 国 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中 医 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rM3.南 京 :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1994:50. r-z] 李 梦 樱 .外 科 护 理 学 [M3.北 京 :军 事 医 学 科 学 出 版 社 ,
2003:142.
[3] 周 文娟 ,谷 冬 嫒 .清 创 术 的 研 究 进 展 r-J].国外 医学 :护 理 学 分 册 ,2003,22(12) 民族 医学 院学报
第 1期
面愈 合 ,缩 短 愈 合 时 间 。有 研 究 ,用 利 福 平 胶 囊 、氟 哌 酸 胶 囊 、 庆 大 霉 素 、甲 硝 唑 等 抗 生 素 ,给 严 重 创 伤 的 伤 VI或 感 染 等 伤 EI 换 药 ,可 减 少 伤 口感 染 或 促 进 伤 口愈 合 l_】 。黎 宁 、许 杰 等 研 究 认 为 人 重 组 表 皮 生 长 因 子 能 有 效 促 进 创 面 新 生 血 管 形 成 和 增 加 肉芽 组 织 数 量 ,从 而 达 到 快 速 促 进 创 面愈 合 的 目的 。 4.2.2 中药 外 敷 治疗 刘 佳 等 l1 应 用 自制 红 药 育 外 敷 治 疗 慢 性 伤 IZl,可 明 显 缩 短 疗 程 ,且 使 局 部 组 织 变 红 润 、柔 软 、有 弹 性 , 使 创 面 愈 合 较 平 整 。王 增 英 等 1 将 龙 血 竭 外 敷 治 疗 肿 瘤 手 术 后 难 愈 合 性 伤 I :I,龙 血 竭 能 改 善 伤 IZl局 部 微 循 环 障 碍 ,提 高 恶 性 肿 瘤 术 后 难 愈 合 伤 口治 愈 率 。张 敏 等 _1 的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立 奇 膏 治 疗 压 疮 能 促 进 伤 口湿 润 环 境 的 形 成 ,控 制 感 染 、保 温 、生 肌 ,促 进 创 面 愈 合 ,缩 短 治 愈 时 间 。我 院 应 用 自制 溃 疡 宁 外 敷 治 疗 难 愈 合 性 伤 口 ,可 减 少 换 药 次 数 ,缩 短 愈 合 时 间 ,促 进 创 面 愈 合 ,因 溃 疡 宁 具 有 消 炎 消 肿 、收 敛 生 肌 和 促 进 上 皮 生 长 、减 少 伤 口渗 出 、保 持 伤 口湿 润 等 功 效 。 4.2.3 其 他 治 疗 刘 国 红 等 _1 在 封 闭 负 压 辅 助 闭 合 技 术 基 础 上 应 用 伤 口创 缘 间 歇 式 吸 引 、冲 洗 、吹 氧 等 改 良 技 术 治 疗 难 愈 合 性 伤 口 ,伤 口愈 合 率 达 66.7 ,无 需 外 科 缝 合 ,治 愈 率 提 高 , 伤 口愈合 时间缩短 。肖文慧 等 对难 治性感 染性 伤 口在传统 治 疗 的基 础 上 加 局 部 氧 疗 ,结 果 发 现 疗 效 明 显 ,治 愈 时 间 明 显 缩 短 ,且 方 法 简 便 、安 全 、经 济 。

中心静脉压测定的影响因素及护理

中心静脉压测定的影响因素及护理
医学信息 21 年 1 月第 2 卷第 1 期 M d a Io ao. o. 01V 12. o 1 01 1 4 1 ei ln r tn N v2 1. o 4 N . 1 c fm i .
帮助患者制定合 理饮食 、 、 活动 休息和一 系列的康复计划 , 用来增强患者 身体 免疫力 , 这样可以减少并发症 , 患者也可 以培养一些业余爱好 , 并恢复部 分工 作, 使患者能够体现其个人价值 。
老年 帕金森 Biblioteka 者的护理对策 沈 梦 ( 苏省 无锡 市 第二 人 民 医 院 I U, 苏 无锡 江 C 江
帕金森 症又称震颤麻 痹 , 是一种 中老年人常见 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 以静 止性 震颤、 肌强直 、 动作迟缓 、 姿势反射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 、 性椎 进行 体外 系疾病 。 此外患者还可出现吞咽困难 、 抑郁症 等。 合并 随着年龄 的增长 , 男 性 稍多于女性 ,5岁以上患病率为 1 0 / 6 0 01 0万Ⅲ 目前以药物治疗为 主, 只 。 但 能缓 解症状 , 不能阻止疳 隋发展 , 有一定 的毒副作用 。 我院神经内科 20 年 3 07
是预 防药物不 良反应最有效 的方法之一 。 2 . 4生活护理 室内光线要适宜 , 地面平坦 , 病房 内尽可能减少障碍物 , 病床加 用 防护栏 , 睡床高矮适当 , 起床或躺下时应扶床沿 , 动作缓慢 , 避免直立性低血
本组 患者男 3 例 , 8例 , 2 女 平均年龄 8 0岁。在 治疗 上给予适 当的药物治 疗 , 以饮食 、 辅 心理护理 、 药物 、 康复训练等 护理, 症状有所减轻 , 也减少 了并发 症, 延长 了患者的生命 。 据美国 L w t n rd 常生 活能力量表 (c v y a nadB oy 1 o 3 at i it o a i n a , D )1 f i vl ig c eA L r d l v cl 2 给出评分 , 明显好转 5 , 转 l 例 好 6例 , 稍有 好转 8 例, 无效 1 例 , 1 总有效率 7 %。 5

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机械通气等 ,现 总结 如下 。 1 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方法
4 . 2 保 持中心静脉导管 的通畅
这是 监测 C V P准确 的关键 。测 C V P前应保证管道通 畅 ,一端 免管道折 叠、扭曲 、有气泡等。 。
测量 前最 好让 患 者保 持安静 状态 ,避 免影 响 因素 如 吸痰 、 翻身 、叩背等 ,操作后 不主张测 C V P 。 C V P是 血 流动力 学 中 的一 种 常用监 测 手段 ,对 指 导输 液 、 判 断病情 有重 要 的作 用 ,临床上要 避免影 响 C V P的诸 多 因素 ,

儿童 7 ~ 8 c m 。置人过深易致 C V P 值偏低 ,反之则偏 高 “ ] 。
3 - 2 管道的通畅度
呼吸机 ,测压液体降至不改变时 ,即为患者 的 C V P 。 测压管 中液体 下 降速 度主要 取决 于患者 因素 ,但是 管道也 4 . 6 减少药物的影响 是一 个不 可或缺 的部分 ,管道折 叠 、扭 曲 、有气 泡或松 动等都 由于甘露 醇和速尿对 C V P的特殊影响 ,应合理 安排输液顺 是造成 C V P数值 误差的重要 因素 。 序 ,在测 量 C V P前应 尽量避免使用 。
中图分类号 R4 7 3 . 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3 ) 2 8 — 0 1 2 3 — 0 1
中心 静脉 压 ( C V P ) 是指 右心 房及上 、下腔 静脉 胸腔段 的压 力, 是反映血容量 、 右心功能与血管张力等综合情况 的重要指标 , 医学科 学 的发展 ,中心静 脉压 ( C V P ) 被越来越 多地应用 于临床 , 尤其 在危重 患者 的抢救及 手术患 者 的监 测 中。床 旁简 易 中心静

中心静脉压测量不准确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

中心静脉压测量不准确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
当代护士 2017年 12月上旬刊
·5l·
※外科 护 理 中心静 脉 压 测量 不 准确 的影 响 因素 及 护理 进 展
任 小 琼
摘 要 目的 分析应用一 次性压力传感 器测 量中心静脉压 (CVP)的相 关影响 因素 ,以提 高 CVP测量 的准确性 。方 法 对 50例 患
者进行连 续动态测量 CVP共 1000例 次 ,并记录监测结果 。结果 1000例次共 56次 CVP值 不准确 ,分析原 因并针对影 响 因素进行
相 关护理 干预后 测得 CVP值基本 符合 病情。结论 影响 CVP准确性 的 因素 包括导 管、输液 附加 装置 、药物 、测压 零点、胸 内压等 因

素 ,应避免相 关因素 干扰 ,确保 CVP测量的准确性。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准确性 ;护理
中 图分 类 号 :R473.6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006—6411(2017)12—0051—03
中心 静脉 压 (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 胸腔 内上 、 下腔静脉 的压力 ,正常值为 5-12 cmH:0… 。它 通常用 于评 估患 者心脏前负荷及容量状态 ,对 了解循 环血容 量及右 心功能 具有
综上 所述 ,肺康复锻 炼联合 呼 吸干预 能改善 GOPD患者 呼 吸困难症 状 ,提高患者肺 功能 和生 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周文 忠,杨 少华 ,王海 波.家庭氧 疗联 合呼 吸训 练对 COPD
患者 的临床 治疗观察 [J].右 江 民族 医学 院学报 ,2015,37 (4):552—554. [2] 田凌云 ,张莹,田合章 ,等.运动并呼吸肌锻炼对 COPD患者康 复影响的 Meta分析 [J].中国护理管理 ,2014,14(8):810—814. [3] Spruit MA,Singh SJ,Garvey C,et a1.An official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statement:key concepts and advances in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J].Ameri一 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3, 188(8):el3一e64. [4] 卫生部 医政 司.慢性 阻塞性 肺疾 病诊 疗规 范 (2011年 版 ) [J/CD].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 版),2012,4(1):69—76. [5]李 洁,王艳 红.综合 运动康 复训 练对慢 性 阻塞性 肺 疾病稳 定期病人肺功 能及运 动耐 力 的影响 [J].护理 研 究 ,2016, 30(6c):2271—2272. [6] 关风光 ,王涛 ,黄 玉兰 ,等.咽 字诀 呼吸 操 对慢性 阻塞性 肺 疾病稳定期 患者 的康 复效果研 究 [J].中 国实用护理 杂志 , 2015,31(28):2118—2122. [7]王曙红.临床护理评 价量表及应 用 [M].长 沙:湖 南科 学技 术 出版社 :125—131. [8] Lopez AD,Murray CC.The global of disease 1990—2020[J]. Nat Med,1998,4(11):1241—1243. [9]王新 ,雷婷 ,曾侠.综合性 护理 干预 对慢 性 阻塞性肺 疾病 患 者生活 质量 的影 响 分析 [J].当代 护 士 (上 旬刊 ),2017, (8):2l一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标签:中心静脉压;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是反映血容量、右心功能与血管张力等综合情况的重要指标,对指导输液以及心功能监测等都有极其重要的参考意义。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中心静脉压(CVP)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尤其在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手术患者的监测中。

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因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而被广泛应用,但其数据测定常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中心静脉管的长度、通畅度、液体、体位、机械通气等,现总结如下。

1 床旁简易中心静脉压监测方法
首先将测压管与刻有cm H2O的尺板固定,接三通管,一端接无菌液体,另一端接中心静脉导管,尺板固定于床旁,零点与心脏于同一水平位,打开三通开关,测压管内的无菌液体自行下降,当降至某一刻度而不再降时,即为此时的中心静脉压。

2 中心静脉压(CVP)的临床意义
CVP的正常值为5~12 cm H2O;15~20 cm H2O表示心功能不全;>20 cm H2O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应暂缓或停止补液。

3 影响因素
3.1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长度
一般选择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成人导管深度15~18 cm,儿童7~8 cm。

置入过深易致CVP值偏低,反之则偏高[1]。

3.2 管道的通畅度
测压管中液体下降速度主要取决于患者因素,但是管道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管道折叠、扭曲、有气泡或松动等都是造成CVP数值误差的重要因素。

3.3 液体
测压时或测压前使用血管收缩药,可使CVP值增高;使用血管舒张药、强心药、50%糖水或脂肪乳剂时,可使CVP值降低。

3.4 体位、零点
测定CVP时,零点应与右心房在同一水平线,平卧位时与腋中线第4肋间
齐平。

零点抬高,CVP偏低,反之偏高。

为减少误差,尽量采取平卧位。

黄春莲[2]研究认为平卧位能使心脏射血能力相对减弱,CVP升高;半卧位时情况相反,CVP降低。

3.5 机械通气
使用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危重患者,吸气压>25 cm H2O时胸内压增高,CVP增高,脱机后CVP降低,经反复测试,结果均一致,说明机械通气与CVP成正相关。

3.6 甘露醇和速尿应用
甘露醇组在输入30 min后CVP升高,而速尿使用后CVP降低,在30 min~2 h下降较明显,与尹娅红等[3]研究一致。

3.7 患者因素
患者咳嗽、躁动、吸痰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增加胸腔压力,使CVP值增高。

另外腹胀、呕吐等增加腹压的因素也可使CVP增高。

4 护理对策
4.1 妥善固定导管
妥善固定中心静脉导管,防止导管脱出;烦躁者用约束带适当约束肢体或着适当镇静。

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每天更换测压管。

4.2 保持中心静脉导管的通畅
这是监测CVP准确的关键。

测CVP前应保证管道通畅,避免管道折叠、扭曲、有气泡等。

4.3 选择合适的液体
一般采用生理盐水或者其他等渗液体,减少测压液体引起的误差;另外避免与血管活性药物同一通路,以免测压时液体进入过快,影响血压甚至危及生命。

4.4 选择标准的体位
由于静脉管壁薄、压力低、易受重力的影响,故测CVP时应采取平卧位[4]。

若病情不允许或改变体位时,应重新设定零点,保证零点与患者右心房在同一水平。

4.5 减少机械通气的影响
为了保证CVP数值的准确性,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脱机测量。

首先测好脱机前的CVP,保持体位不变,脱取呼吸机,测压液体降至不改变时,即为患者的CVP。

4.6 减少药物的影响
由于甘露醇和速尿对CVP的特殊影响,应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在测量CVP 前应尽量避免使用。

4.7 减少患者方面的影响
测量前最好让患者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影响因素如吸痰、翻身、叩背等,操作后不主张测CVP。

CVP是血流动力学中的一种常用监测手段,对指导输液、判断病情有重要的作用,临床上要避免影响CVP的诸多因素,确保数值的准确性。

但CVP不能有效判断左心功能及肺水肿的情况,必须结合尿量、血压、脉搏及临床表现作出相应治疗。

参考文献
[1]王淑玲,刘红梅,徐佳.中心静脉压测定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山东医药,2005,45(35):30.
[2]黄春莲.体位改变与中心静脉压数值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2001,16(12):897-898.
[3]尹娅红,姚艳绒.静脉应用甘露醇及速尿后中心静脉压变化[J].护理研究,2006,20(28):2593.
[4]林伟芬.影响中心静脉压测定值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6(2):68-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