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 奇妙的电话机 说课稿

合集下载

2024年小学美术教案《奇妙的电话机

2024年小学美术教案《奇妙的电话机

2024年小学美术教案《奇妙的电话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章《设计与应用》,具体内容为第一节《奇妙的电话机》。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史,学习电话机的构造与设计原理,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制作电话机模型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历史和基本构造,理解电话机设计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电话机模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话机的构造与设计原理,电话机模型的制作方法。

难点:电话机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PPT、实物电话机、剪刀、胶水、彩纸、卡纸等。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卡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电话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史,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0分钟)讲解电话机的构造、设计原理以及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

3. 实践活动(2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设计并制作一个电话机模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评价(10分钟)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电话机的历史2. 电话机的构造与设计原理听筒、话筒、键盘、显示屏等设计原则:实用、美观、创新3. 电话机模型制作方法设计草图制作材料制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独特的电话机模型。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挥创意,设计一个具有特色的电话机模型。

2. 作业要求:提交设计草图和制作过程的照片或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通讯工具的发展历史和设计原理。

(2)开展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设计制作一个电话机模型,加强亲子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指导3. 作业设计的要求与评价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重点:电话机的构造与设计原理,电话机模型的制作方法。

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5《奇妙的电话机》 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5《奇妙的电话机》  教学设计
110人报警电话
120急救电话
122交通事故电话
121天气查询电话
114查询电话号码
(设计意图:与其他学科融合衔接,了解生活常识,丰富课程知识。)
2.总结:今天,同学们都用不同的材料表达了自己想当一名设计师的愿望。我相信,你们的这些创意一定能为咱们的未来世界增添一份力量。在未来,电话机不仅仅是作为便捷人类沟通的一种工具,还可以促使人们之间建立深厚的情感,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当然,也别忘了,适时地放下电话机,面对面的与亲人、朋友进行交流。最后祝愿同学们梦想成真!
手机使用后我很担心会遇到一些麻烦:被盗、被监听、进水、被摔、有辐射,根据这些状况,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的电话机进行升级改造自由发言。
生:给电话机加上指纹识别系统,采用特殊防火、防摔材料,自动屏蔽干扰.….
针对这些问题,电话机设计师们也在想办法进行他们伟大的构想。
3.总结了设计师和学生的意见之后,老师再把示范电话机进行改造升级:
本课在欣赏部分选择了老式电话机和几种异型电话机,以及西班牙艺术家达利的装置艺术作品《龙虾电话机》,并配以“看一看,电话机的外观有什么特点?说一说你喜欢的电话机"的导语。让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尝试设计制作独特功能的“电话机”,力求造型独特、功能新颖、使用便捷。而学生作品除了一般的彩泥和纸艺完成的作品外,还增加了同学们“能随时帮助我学习的电话机”“保密电话机”和 “随时提醒环境变化的电话机”的设计作品,凸显了“设计”的概念。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选择材料,更有利于他们制作出心仪的电话机,在创意上会有更加积极的想法。)
四、展评阶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传递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和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颁发由学生在课堂上自己设计的奖杯不仅是课堂再设计,而且会更有意义。)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奇妙的电话机 》人教版(2)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 奇妙的电话机 》人教版(2)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奇妙的电话机》人教版(2)一. 教材分析《第5课奇妙的电话机》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案。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造型特点以及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各种类型的电话机,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变化,并能够运用剪贴、绘画等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电话机作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电话机有一定的了解,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电话机。

他们具有好奇心,喜欢探索新事物,对于有趣的美术活动充满热情。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和艺术表现手法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创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造型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造型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2.难点:运用剪贴、绘画等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电话机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电话机的造型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电话机的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剪刀、彩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教室布置:布置成一个电话机博物馆,展示各种类型的电话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类型的电话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电话机的造型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同时,向学生介绍电话机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电话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电话机的造型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教师总结并板书。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绘画工具,引导学生动手创作电话机作品。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参考教室内的电话机展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5课 奇妙的电话机》说课稿2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5课 奇妙的电话机》说课稿2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5课奇妙的电话机》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5课奇妙的电话机》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掌握电话机的画法,以及通过设计自己喜欢的电话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不同类型的电话机图片,以及制作电话机的基本步骤,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内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电话机有一定的了解,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电话机。

但是,他们可能对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和设计原理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历史,激发他们对电话机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掌握电话机的画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电话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感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话机的发展历程,电话机的画法,设计自己喜欢的电话机。

2.教学难点:电话机的设计原理,创新意识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合作法、评价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电话机模型、画具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电话机,引导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电话机的兴趣。

2.讲解:讲解电话机的画法,展示制作电话机的步骤,引导学生掌握电话机的画法。

3.实践:学生分组合作,设计自己喜欢的电话机,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价,互相学习。

5.总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电话机的设计原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电话机的发展历程、电话机的画法、设计原理和创新意识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作品的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

2024年小学美术教案《奇妙的电话机

2024年小学美术教案《奇妙的电话机

2024年小学美术教案《奇妙的电话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课《奇妙的电话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话机的结构、发展历程以及设计原理。

详细内容为:了解电话机的组成部分,探究电话机的演变过程,学习如何设计一款富有创意的电话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结构和发展历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技能,设计出富有创意的电话机。

3. 增强学生对现代通信工具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话机的结构、发展历程以及设计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富有创意的电话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电话机实物、图片、视频、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部老式电话机和一部现代智能手机,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异同。

引导学生关注电话机的发展历程。

2. 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讲解电话机的结构、发展历程以及设计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一部富有创意的电话机设计作品,分析其设计思路和技巧。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设计一款富有创意的电话机。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6. 知识拓展(10分钟)讲解现代通信工具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未来通信工具的想象。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电话机的结构2. 电话机的发展历程3. 电话机设计原理4. 创意设计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富有创意的电话机。

答案:学生作品,要求结构清晰、设计新颖、创意独特。

2. 附加作业:收集生活中的创意设计,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学生拓展:关注生活中的创意设计,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设计能力。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5课 奇妙的电话机》教案2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5课 奇妙的电话机》教案2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5课奇妙的电话机》教案2一. 教材分析《奇妙的电话机》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5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外观设计和功能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欣赏电话机的艺术价值,提高审美能力,并尝试自己设计一款具有创意的电话机。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电话机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知道电话机是用来通信的工具,但对其发展历程和艺术价值可能不太清楚。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创新。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外观设计和功能特点。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外观设计和功能特点,学会欣赏电话机的艺术价值。

2.难点:设计一款具有创意的电话机,并能够用美术语言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教学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电话机的艺术价值。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电话机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绘画材料。

3.准备电话机的设计模板,供学生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年代的电话机,引导学生谈论电话机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具有创意的电话机设计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讨论这些作品的特点和魅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电话机的设计模板,动手制作自己设计的电话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小学美术优质教案《奇妙的电话机

小学美术优质教案《奇妙的电话机

小学美术优质教案《奇妙的电话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四章《生活的多面性》,详细内容围绕“奇妙的电话机”展开。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史,掌握其基本结构,同时运用创意设计一款属于自己的电话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史,认识到科技进步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学会运用基本造型元素进行设计。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话机的结构设计,创意元素的融入。

教学重点: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史,掌握基本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电话机、模型、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部老式电话机,引导学生谈论电话机的发展历史,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电话机的基本结构,展示各种创意电话机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创意融入电话机设计中。

3. 实践环节:(1)发放画纸,让学生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中的电话机。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互相交流、学习。

(3)指导学生运用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将设计变成实物。

六、板书设计1. 电话机的发展历史2. 电话机的基本结构3. 创意电话机设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奇妙的电话机。

2. 答案要求:作品需包含电话机的三个基本结构,同时融入自己的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创意发挥方面还有待提高。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尝试将创意设计应用于生活用品,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电话机的结构设计,创意元素的融入。

2. 实践环节中的学生创意发挥和互相交流。

3. 作业设计中的创意要求及答案标准。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入实施。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5课 奇妙的电话机》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5课 奇妙的电话机》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5课奇妙的电话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奇妙的电话机》是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第5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和结构特点,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电话机的历史、种类、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电话机的绘画和制作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电话机有一定的了解,生活中也经常使用电话。

但他们对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和结构特点可能了解不多。

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帮助学生丰富电话机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和结构特点,增长学生的知识储备。

2.通过绘画和制作电话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和结构特点,掌握电话机的绘画和制作方法。

2.难点:电话机的创新设计和制作。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展示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和结构特点。

2.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绘画和制作电话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电话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

2.绘画和制作电话机的材料和工具。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电话机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电话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电话机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电话机的美的元素。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绘画电话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挥创新精神,设计独特的电话机。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尝试制作电话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成学校第五届探索杯教学大赛说课稿
美术组:
课题:《奇妙的电话机》
年级:二年级
教材:山东版小学美术第三册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美术的四个学习领域中的造型*表现领域,是教材中的第四课,与第三课《可塑的彩泥》是同一单元的知识。

一、说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最早的电话机、到观察身边的电话机、欣赏独特造型的电话机、畅想多功能的超级电话机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趋势,感受科技发展带给人们的美好生活。

2、启发学生在外形和功能上拓展思维,制作外表美观、功能神奇的电话机。

3、引导学生运用橡皮泥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二、教学重点:在外形和功能上拓展学生思维,制作美观神奇的电话机。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材料来表现自己的独特创意。

四、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范作等。

学生:橡皮泥、牙签等。

五、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情境创设、实习作业、游戏法等。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课
1、师:上课!同学们好。

课件出示:老式电话铃声。

师:听什么声音?
出示课题:《奇妙的电话机!》
(二)、新授:
问题设计:
1、大家知道电话机是谁发明的吗?如果你知道请举手!
课件出示视频:贝尔的电话机
师:请看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电话机!有了电话机,两个相距遥远的人交谈再不成为困难,电话机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老师准备了生活中最常用的电话机,请同学们看一看,仔细地观察一下电话机是什么样子的。

2、谁来说一说,你眼前的这部电话机是什么样子的?
3你观察到了电话机的上面都有什么?
4、同学们说,这两个电话机的样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5、有什么不同?
教师会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嗯,你发现了大小的区别,嗯,颜色不同。

你观察的很仔细。


小结: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其实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的用的两类电话,固定电话机,它被放在这儿,我就只能在这儿打电话,手机,也就移动电话机,我可拿着它随时随地打电话。

(三)、发展
1、下面,我们到商店里去逛一逛,那里有更多的电话机,样子比这些可漂亮多了!
课件出示:外形奇异的电话机
2、(等学生观察一会儿)这么多电话机啊,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3、课件:根据苹果的外形来设计个电话机是不是也很趣呢?
看来我们可以根据许多事物的外形来设计电话机,想一想,除了这些?电话机还可以做成什么外形的?
4、手里拿着外形漂亮的电话机的确很神气,可是电话机仅仅漂亮就足够了吗?
5、对,还有功能!
同学们,你知道现在的电话机都有哪些功能吗?
(发短信、听音乐、上网等),
对,但现在这些功能已经很普通了,也吸引不了大家!
所以,我们国家正在研制一批新的超级电话机,这超级电话机不但要有漂亮了外形,更要有神奇的功能。

你想当一名手机设计师吗?要当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必须要有丰富的想像力。

6、瞧,这是我用橡皮泥制作的手机(出示橡皮泥手机范作)
我现在就对它来个大改造,把它变成一部多功能的超级电话。

我在这加个太阳能电池板,我把它放在桌子上它就自动利用光能充电, 这样不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充电了!
我想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可是我英语很破,我在这加个翻译器,这样以后就实现了中英互译,我们可以开心的交谈了。

不懂外语的人也适合用这部电话。

7、同学们,你希望有一部什么样的电话机,你希望它帮你干什么呢?
8、同学的想法真是千奇百怪啊,看,老师是用橡皮泥和各种小材料组合表现我的小电话机,你都准备了什么?等会儿,要好好想想如何更好的运用它们表达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对手机的造型和功能做怎样的改进?
独特的外形:
几何形、动物形、植物形……总之外形简洁,才方便使用。

多样的形式:
翻盖式、手表式、旋转式等……
个性化的色彩:
独特的色彩搭配可以赋予手机个性,可爱的、优雅的、朋克的……
(四)、实践
1、好,现在,小设计师们,大胆放飞想像的翅膀,自创一个外形漂亮,功能神奇的超级电话机吧,还可以给你的电话机起个好听的名字。

好吧!开始。

2、作业放音乐进行创作。

1.设计方法,提示学生要考虑到电话使用的方便快捷。

2.功能设计:提示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突出与众不同的功能。

可以考虑不同人群的需要。

3.外形设计:提示学生外形设计引起大家注意的因素之一。

(五)、展示欣赏
1、大家设计了这么多漂亮神奇的电话机,现在我们就来召开一个新产品发布会。

请你为你的电话机做个小广告,向大家介绍一下,让我们了解它。

2、噢,还有这么多同学也完成了自己创作,我想它们一定很奇特。

现在你最想给谁打电话呢,请拨通他的号码,向他介绍一下你的电话机吧,通话时间为一分钟。

3、刚才同学们拨出了很多不同的号码,接下来我们看看电话簿,这么多号码,我们一起读一遍。

你知道这些号码有什么作用吗?
下课以后把它们搞清楚并牢记,因为这些号码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会给你提供特别大的帮助。

3、我们的课快要结束了,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优秀的小小手机设计师,创意的脚步永不停留。

课后请同学们多收集有关电话机的资料,让我们运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更加新颖的电话
机吧。

好,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