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分析: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

合集下载

评论:马蔚华卸任引发的思考

评论:马蔚华卸任引发的思考

评论:马蔚华卸任引发的思考65岁的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卸任总行党委书记,并将卸任行长职务,此事引起业界关注。

马蔚华在招行服务了14年,和中国企业界其他标签性人物一样,他不仅与招行紧密相连,成为招行的金字招牌、第一营销员和最佳宣传明星,还成为中国银行业的大佬级人物,他的卸任受到市场关注,是很正常的。

但是,马蔚华的卸任也给中国企业界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果一家企业,过于打上其创始人或掌政者的烙印,依赖他们的智慧和明星效应发展壮大,那么,对企业的后续发展,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马蔚华虽然不是招行的创业元老,然而,在招行26年的发展史上,他绝对是第一功臣。

他带领招行从早期的一卡通、信用卡,到互联网时代的“水泥+鼠标”战略,再到近期在同业中率先布局移动金融,以其卓越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和判断力,把握住银行业最前沿的发展脉搏,使得招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蝶变”。

正因为此,马蔚华于招行,就如柳传志于联想,王石于万科、马明哲于平安、任正非于华为、张瑞敏于海尔一样,成为企业绝不可少的灵魂人物。

但我们看到,前两者已经解决了主帅退位后的继承人问题及企业的转型问题,后三者主帅还在战斗,还没有解决好继任者问题,即便如此,联想也有过反复。

这说明,企业若过于打上个人烙印,可能是好坏参半的。

好处是,灵魂人物的智慧和人格力量会使得企业快速成长;坏处是,其卸任之后,被灵魂人物光环掩盖的各种矛盾就会被集中暴露出来,假如此前没有相应准备的话,它会阻碍企业的发展,甚至使企业从此一蹶不振。

这方面的案例太多,连大名鼎鼎的苹果公司,也因乔布斯的离世而在业务方面受影响。

招行在马蔚华的领导下,有过两次战略转型,一次是2004年,面对银行业日趋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在普遍“垒大户”的背景下,招行试图找到一条差异化发展路径。

零售银行的创新最终成就了招行。

第二次是2009年,招行陷入了“零售模式困境”,创新动力衰竭,当年招行业绩首次出现下滑趋势。

马蔚华启动了二次转型。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创新人物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创新人物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创新人物作者: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第49期马蔚华(1949年-)生于辽宁锦州,1982年吉林大学毕业,1999年获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分局局长等职务;1999年3月任招商银行行长至今。

他是中国最具创新意识的银行家,他导演了招商银行近年来“网络化、资本市场化、国际化”三出大戏。

他使得招商银行拥有全行统一的电子化平台,率先开发了一系列高技术含量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吸引了大批高端用户,同时树立了技术领先型银行的社会形象。

他率先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改造银行业务,建立网上银行,抢占了金融领域的制高点,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最主要的支付银行;他将原始的服务手段与先进的管理理念“嫁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他将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完美组合。

招行也从一家后起的小银行,成长为“中国最健康、最有潜力”的银行新锐。

王仁茂(1959年- )台湾花莲人,1980年毕业于东海大学企业管理系。

1987年担任台湾光男集团(Pro Kennex)IT事业部副总。

2004年于深圳成立天鹏盛电子集团,成为全球前三大的手持式多媒体影音播放器设计制造商。

现任天鹏盛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仁茂强调建立公司的四大核心价值,诚信、承诺、创新以及团队。

尤其对于天鹏盛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特别重视,每年亲自到重点大学遴选优秀毕业生担任公司研发骨干。

与集团高级主管定期计划培训员工,藉以精实研发能力,并申请多项专利。

王仁茂以自创的IR管理模式,应用在供应链及销售网的管理上,大幅提高供应链效率及销售的能力。

并于2008年引进深圳创新投资、中以基金、台湾纬创资通公司投资天鹏盛公司,使天鹏盛在业界的声誉及财务能力更独树一帜。

天鹏盛预计于2009年第三季将在台湾证券市场挂牌上市,将成为首家深耕于、发展于大陆而在台湾地区上市的公司。

王传福(1966年-)安徽无为人,1987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1990年在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获得硕士学位,并留在该院工作。

马蔚华谢幕背后

马蔚华谢幕背后

马蔚华谢幕背后
徐中强
【期刊名称】《时代人物》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马蔚华1949年生于辽宁锦州,曾任招商银行行长。

从插队知青到银行家,深厚的人生阅历和学识积淀令人难以企及。

马蔚华很喜欢一副对联:"鸟在笼中,关羽不能张飞;人在世上,八戒尚需悟空。

"寓意招行通过制度和文化的不断创新获得展翅高飞的能力。

领军招商银行14载,马蔚华导演了招行"网络化、资本市场化、国际化"的三出大戏,使当初偏居深圳蛇口一隅的区域性小银行,坐上了国内银行界的第六把交椅,他本人也被人誉为"优秀的中国式银行家"。

【总页数】3页(P113-115)
【作者】徐中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34
【相关文献】
1.牛根生谢幕背后或在酝酿“大手笔” [J],
2.马蔚华谢幕“后马”时代招商银行转型引关注 [J], 朱蕊
3.草草谢幕的背后——解读思腾思特退出中国 [J], 张梦
4.《庆余年》背后的男人, 暂时谢幕了 [J], 任尚坤;无
5.贾跃亭VS王石同时谢幕的背后玄机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路人马蔚华

探路人马蔚华
中 国金融 体制改 革 行路难 ,根 本原 因就 是 “ 本位 ”思 维对新 鲜 尝试 的制约 。中国 官
银行 家头 丁 官帽 ,谁 也不愿意 承担 风 险掉 页 了顶 戴花翎 。但 马蔚 华就 敢于 去 突破它 , 而且还完好 无损 。
探 路 人 马 蔚华
■ 文/ 辉 苏
者的勇气值得 肯定 。 2 0 年 金 融 危 机 ,他 公 开 对 媒 体 08
辉煌 。
李 ,去华 尔街拜 访 了美联储 前主席 格林 斯潘 、花旗董事长威 廉・ 罗兹 ,摩根大通
“ 三步走 ”战略 :业务 网络 化 、资本 市
场化 、发展 国际化 。随后 ,他带领招 行 展开 的一场 “ 颠覆式 ”转型 ,使零 售业
前 主席威 廉・ 哈里森 ……这一举措 ,留给
座 ,首 次将少 儿理 财教 育 的理念 全 面引 入普通百姓 的生活 中。 在 壹基 金发 起人 李连 杰 到处求 助 国 内银 行 与其合 作碰 壁时 ,只 有马蔚 华伸 出 了橄榄 枝 。不久后 ,双方 在 “ 国全 中
革这 个 问题应 该得 到重 视 ,因为农 村本 身是 一个 需要 加强 建设 的环 节 ,这 涉及 到我 国的 国计 民生 。” 但摆 在 马蔚 华面 前 的问题 是城 市金 融和 农村 金融 有着很 大 的区别 ,得需 要 为农 村 金 融 “ 身定 做 “ 种 改 革 的 量 一
外界的猜想是 :马蔚华在 向谁看齐呢? 从 官员 到商业银 行 家 ,马蔚华 完美 地实现了身份 的转换。有媒体这样评价 : 马蔚华成了华尔街的 “ 中国偶像”。
务 和中 间业 务达 到 了国 内银行 业前所 未 有的高度。 招商 银行 的零 售银行 业务 发展 ,主 要就是推出的一卡通业务 。这张小小 的卡

改革开放人物

改革开放人物

改革开放事业中的北极星20世纪80年代影响中国伟大前程的改革开放事业从此展开。

当时的中国经历文化大革命之后,面临着两个选择。

这两个选择将决定日后中国的发展之路。

第一个选择便是像华国锋主席一样继续坚持“两个凡是”,而经过之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人普遍选择了第二条发展道路——改革开放。

这是历史性的时刻,严格的来讲,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如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崛起的东方雄狮。

但改革开放的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相反,充满着曲折与艰辛。

在那个时候,涌现出一批批的先锋改革卫士,他们勇于冲破牢笼,解放中国经济,使中国经济的面貌焕然一新。

马蔚华便是其中的代表。

1982年至1985年,在辽宁省计委工作,历任副处长、副秘书长;1985年至1986年,在辽宁省委办公厅工作;1986年至1988年,在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工作;1988年至1990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1990年至1992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副司长;1992年至1998年,任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分局局长;前期的工作经历,特别是后期的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极大地丰富了马蔚华的阅历,让他对中国银行界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对其后来担任招商银行行长取得的成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世纪末期,马蔚华担任招商银行行长。

在任期间他导演了招商银行的“网络化、资本市场化、国际化”的三出大戏,加大了当时招商银行的发展空间,与全球经济发展轨迹相适应,让招商银行在当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马蔚华始终把“创新”贯穿于招商银行的发展之中。

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率先完成第三次科技革命,实现了经济的再度飞跃。

而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奋力追赶欧美国家的发展脚步,在20世纪末期21世纪初,中国的工业革命也已经基本完成。

当时经济发展需要的是创新、新型人才、网络化。

特别是创新,成为世界诸国能否成为全球经济领先的关键。

在时代的背景下,马蔚华将“创新”贯彻于他的经济策略中,使得招商银行拥有全行统一的电子化平台,率先开发了一系列高技术含量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吸引了大批高端用户,同时树立了技术领先型银行的社会形象。

“银行信徒”马蔚华

“银行信徒”马蔚华

标 本
导 地 位 ,并 入 选 哈佛 大 学
MB A教 学 案 例 。

次 大 规 模 兼 并 改 变 了海 南 发展 银 行
的 发 展 轨 迹 。 当 时 海 南 有 几 十 家 信 用
20 0 8年 , 金 融 危 机 风 社 资 不 抵 债 、 法 兑 付 到 期 存 款 , 致 在 无 导 暴 眼 中 ,招 商 银 行 的 国 际 化 了多 起 挤 兑 事件 。 之 路 留下 了 两 座 载 入 史 册 的 19 9 7年 1 2月 ,中 国 人 民银 行 海 里 程 碑 , 即纽 约 分 行 的 开 业 南 省 分 行 宣 布保 留 1家信 用社 , 闭 5 关
国 际化 。
天法院的传票就来 了 ,要 求行长 出庭
20 0 3年 , 行 推 出 了 我 国与 国 际 应 诉 。 那 桩 官 司 是 由于 其 中一 家 信 托 招
接轨 的一卡双 币 VS IA信用卡 , 在短短 公 司的债 务纠纷 引起 的,现 在既然 已

年 多 的 时 间 发 行 突破 百 万 大 关 , 招 经 划 到 了 海 南 发 展 银 行 ,就 把 账 算 到
大 人 小 传
19 9 5年 , 了 加 速 海 南 地 方经 济 持下主持 关闭了银 行 ,处理 了随之而 为 覆巢之 下无完卵。 海南 的发展和妥善处理 停业信托机构 的债 来的各种情况 。 马蔚华 ,男 ,9 9年 6月出生于 14 发展银 行的清算造成 3 0 0 0多人失业 。 辽 宁锦 州 ,9 2年吉林大 学经济系本 权 债 务 问题 ,海 南 省 政 府 决 定 成 立 海 18 惶 科 毕 业 ,9 6年 获 吉 林 大 学 经 济 学 硕 南 发 展 银 行 ,在 5家 信 托 投 资 公 司 的 在 与 原 海 南 发 展 银 行 员 工 对 话 时 , 18

马蔚华谈商业银行的社会角色

马蔚华谈商业银行的社会角色

不 仅其 财 务 指标 、经营 业 绩 将 受到 投 资
者 关 注 , 企 业 文化 、企业 形 象 、企 业 其 行 为也 将 置 于公 众 的监 督 之 下 。所 以 , 对 竞 相 上 市 的 商 业 银 行 来 说 , 极 承 积
十字博爱奖章 ” 和 并 五 次 荣 获

” 爱心 捐 助 奖 ” ,
马蔚华谈商业银行的社会角色
中国银行业 的社会责任
在 近 几 年 的 中 国 金 融 改革 中 , 中
革 进 一 步 深 化 的进 程 中 , 内 银 行 业 国
亟需按 ”国 际 惯 例 ” , 负起 自己 的 肩
民应 该 为社 会 奉献 爱心 。
招 商 银 行 秉 承 源 于 社会 , 回报
立 的 中国 企 业 社 会 责任 同盟 ” 中 , 招 行 行 长 马 蔚 华 还 当 选 为 同 盟 会 的 首 届 会长 。 采 访 中 , 蔚 华行 长认 为随着 中 马 国企 业 逐 渐 融 入 国 际 社 会 , 来 越 多 越 的 中 国 企 业 也 在 越 来 越 自 觉 地 把 企 业
社 会 的 宗 旨 ,自 1 9 4年 以 来 , 9 就
国银 行 业 尤 其 是 商 业 银 行 所 取 得 的 成 绩 是 有 目共 睹 的 。 但 与 国 际 银 行 业 相
比 , 内银 行 业 发 展 仍 存 在 粗 放 和 冲 国
“ 业社 会 责 任 ” 。 企
越 来 越 多 的 商 业 银 行 已 经 或 将 要 通 过 上 市 转 变 为公 众 公 司 。 这意 味 着 ,
其 实 , 业 企 业 自 觉 主 动 地 肩 商
设 力 度 。 先 后 建 设 温 饱 示 范 村 7个 , 为两县 修 建 抽 水站 1 、引水 渠 8 座 0米 、

马蔚华眼中的招商银行

马蔚华眼中的招商银行

多弱点 。 我觉得马行 长是不 是应该把重 名 了对你没 什么好处 。但是 也有 心放在 考虑去 开拓更 多的能盈 利的产 品, 去衡量这些产 品是不是有价值 , 在 内部 的管理上要加强一些工作? 同学说 , 怀大 胆去 , 这是对招商银
好的宣传 。 来我坚持接 受了评 后
个宣传 不是为 了单独地去 搞形式
f 能就是 】 来叉 后 下去讲 。
是 学 生
; 他们 的 !r 还 g层 l 商银 行 『 向社 会 北大讲

网上银
扼 , 功 虽

拉 通过 这 是招 接受了
l 年 的 一
有 了相
么特 别
行为什 你们 银
行成为 者是儆
鼻 e3
维普资讯
传是有点情 不 自禁的。作为 一个行 长 ,
很笼统 , 不具有针对性 。 所 我觉}
而且银行 不断地 发展 ,找会有一 种事 金融 产品 的设 计与开 发 ,招商 银} 业的荣 誉感。但 是我不希望新闻披露 , 因为有的时 候人怕 出名 ,包括 这次评 1 大经济人物 , 中间要退 出。 0 我 因为有 些人提醒我 , 可别老是想 当明星 , 你 出
业 长远的 发展 ,关注 一些 战略方面 的
最 终的 目的是扩大银 行的 影响 , 引 更多的客户 ,达到商 业银行 的
— —
盈利 。
直面尖锐 问题
观 众:我在 英国学习 、 工作 了
3 , 年 这段期 间我也 使用过多家外J
行的服务 ,我感 觉到他 们会针对 消费者量 身定做一 系列多样 化 的 融产 源自的实施 咀及 最后 它的客 户日
阶段和 国 外的 银行 具 有一 定 的差 或者 说有不 小的差距 。您将 采取f 样的措 施来 弥补这 些差距 ,最 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分析: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
题记:马蔚华博士师丛刘诗白教授,现为招商银行行长。

他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怀念导师和师长,经常抽空回到学校与老师们交谈,与同学们对话,参加学校的“博士论坛”,设立招商银行奖学金,他是学校特聘的兼职教授。

2002年9月5日,在新落成的招行大楼,刚刚从香港返回深圳的马蔚华校友告诉我:他很想念学校,感激学校的教育之恩,要我转达他对母校50周年华诞的热烈祝贺!
作为一个排行老七的小银行一一招商银行的行长,他给中国行业带来的冲击,集中地体现在了厚度不过1毫米的"一卡通"那张小小的卡片上。

他是新技术的鼓吹者,在网上银行的虚拟世界与招商银行的现实空间架上了桥梁,率先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改造银行业务,抢占金融领域的制高点;他是金融业的营销高手,将原始的服务手段与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了"嫁接","一站式"服务让每一个客户都感受到了招商银行的独特之处;他是服务业的艺术大师,将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市场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完美组合。

他是中国银行业一位马不停蹄的革新者,他用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思路改变着一个传统的商业根行。

比尔·盖茨有一个论断,他说传统银行在新经济时代是行将灭绝的恐龙。

在2001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中,有一位银行家并不这么认为,他说要用"再造银行"的理念让这个恐龙在新经济时代活得更好。

他,就是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

一个卡片、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是马蔚华运转招商银行的工具。

成立14年后,招商银行终于搬进了属于自己的总部办公大楼。

这一时刻,身为行长的马蔚华,接过新址的营业执照百感交集。

十四年前,在深圳湾畔的蛇口小镇,招商银行诞生了。

那时的招商银行默默无闻。

但招商银行勇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探路者和拓荒者,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埋头苫于,开拓进取,成为一家生气勃勃的现代商业银行。

马蔚华博士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刘诗白教授,他是招商银行的第二任行长,一直是活跃在中国银行业界的头面人物,作过人民银行的官员,管过钱、管过宏观调控,也曾因为处理海南发展银行的风险而名声远扬;1998年,被挖到招商银行出任行长。

几年里,马蔚华带领下的招商银行风头甚健,因为体制灵活,敢尹天下先被称为“新锐银行”。

虽是一个排行老七的小银行,马蔚华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的冲击,集中体现
在那张厚度不过一毫米的"一卡通"卡片上。

1999年,中国开始网络热,招商银行靠"一卡通"成名,率先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改造银行业务,建立网上银行,强占了金融领域的制高点,招行成为中国脆弱的电子商务最主要的支付银行。

马蔚华,这位新技术的鼓吹者,在网上银行的虚拟世界与招商银行的现实空间架上了桥梁。

马蔚华是金融业的营销高手,他喜欢回到母校西南财经大学,与老师交流思想,与同学们对话热点。

喜欢登上北大、清华等各大高校的讲坛游说招行的业务。

他把原始的服务手段与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了"嫁接"。

招商银行的营销方法,采取"跑马圈地"的策略。

2000年3月,中国大学生电脑节,招商银行在45所高校开展营销活动,使大学生电脑节变成了"招商银行电脑节"。

一卡通面世不久,招行曾上街摆摊与消费者直接交流,"一站式"服务让每一个客户都感受到了招商银行的独特之处。

马蔚华堪称是服务业的艺术大师,他将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市场的营销策睹进行了完美组合。

他用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思路改变着一个传统的商业银行,马蔚华被称力中国银行业一位马不停蹄的革新者。

2000年,招商银行用不足国内银行千分之四的从业人员,千分之二的机构网点支撑了国内银行百分之一点六的资产规模和接近百分之六的利润额,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的本土银行。

2001年,招商银行开始了上市冲刺;面对中国加入世贸,中外银行短兵相见的未来格局,一直致力于改革与创新的招商银行,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一招鲜、吃遍天”马蔚华的下一招会是什么呢?他说:到了2001年、我们招行的下一招就是在准备这"一招鲜"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手里还得有几招鲜。

几:年前我们就提出"银行再适",这种银行再造理念也包括一个体制,也包括我们的运作模式,也包括我们的组织体系,也包括我们的许多工具品种,我们的企业文化、思想观念。

虽然招行时间很短,体制上也有很多改革,但是很多的模式脱离不了传统的套路,这一点应该是信息革命所带来的危机感,比尔、盖茨在1994年的时候就尖锐地提出,说传统银行如果你不改变现状的话,你们就是一群行将灭绝的恐龙,这句话对所有的银行都是一个震动。

他所指的行将行将灭绝的那一部分,就是那些跟不上时代的传统的那种银行的模式,比如说我们现在银行,你坐在屋里等人
上客的这种做法肯定将来就不会再有了。

现在一般的是求银行贷款,将来很可能你来贷款的不一定是银行理想的客户,而那些好客户你银行就得走上门去,甚至几家银行都去竞争,而且甚至人家可以采取招标的办法。

因为银行是服务业,你的客户,你的上帝要求你变还不变,那不被他抛弃吗?银行必须兢兢业业,去老老实实为我们的客户去服务。

海尔集团有一个理念:“国际化就是本土化”。

马蔚华说,这句话对招商银行业同样适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