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与画家》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黑客与画家:硅谷创业之父Paul Graham文集》读书摘抄

《黑客与画家:硅谷创业之父Paul Graham文集》读书摘抄

我的摘抄:1.保罗·格雷厄姆有一套完整的创业哲学,他的创业公式是:搭建原型、上线运营(别管bug)、收集反馈、调整产品、成长壮大。

2.我们的时代是程序员主导的时代,而伟大的程序员就是黑客。

3.hack的字典解释是砍(木头),在这些学生看来,解决一个计算机难题就好像砍倒一棵大树。

那么相应地,完成这种hack的过程就被称为hacking,而从事hacking的人就是hacker,也就是黑客。

4.黑客行为必须包含三个特点:好玩、高智商、探索精神。

5.六条“黑客伦理”(hacker ethic):1)使用计算机以及所有有助于了解这个世界本质的事物都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任何事情都应该亲手尝试。

2)信息应该全部免费。

3)不信任权威,提倡去中心化。

4)判断一名黑客的水平应该看他的技术能力,而不是看他的学历、年龄或地位等其他标准。

5)你可以用计算机创造美和艺术。

6)计算机使生活更美好。

6.根据这六条“黑客伦理”,黑客价值观的核心原则可以概括成这样几点:分享、开放、民主、计算机的自由使用、进步。

7.对于黑客来说,关着的门就是一种挑衅,而锁着的门则是一种侮辱。

……黑客相信,只要有助于改进现状、探索未知,人们就应该被允许自由地使用各种工具和信息。

当一个黑客需要一样东西来帮助自己创造、探索或者改正某种设备时,他不会自找麻烦,不会接受那些财产专有权的荒谬概念。

8.为什么聪明的小孩在青少年时期,比如11岁到17岁,有着一生中最糟的人生经历。

人生的这个时期比其他任何时期更多地受到你的受欢迎程度的影响。

9.在一个人产生良知之前,折磨就是一种娱乐。

10.真实世界的特点是,它极其庞大。

如果总体足够大,即使是人数最少的少数派,只要聚集在一起,也能产生可观的力量。

11.学校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为设计出来的体系,一半像是无菌室,一半像是野蛮洪荒之地。

它就像人生一样,里面无所不包,但又不是事物的真实样子。

它只是一个暂时的过程,只要你向前看,你就能超越它,哪怕现在你还是身处其中。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在读完《黑客与画家》这本书后,我深感作者Paul Graham在书中对黑客与画家这两个群体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和剖析。

本书从多个角度解读了黑客与画家的共同点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仅引发了我对计算机科学和艺术的思考,还让我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预测。

首先,作者从黑客和画家的角度入手,解释了他们相同的特质和价值观。

黑客是指那些对计算机技术充满热情并且在编程领域具有非凡天赋的人,他们追求技术的极致和创新的突破。

而画家则代表了艺术家的形象,他们追求创造力和表现力,在艺术领域有着独特的眼光和才能。

两者虽然在领域和技能上存在差异,但却有着相似的思维模式和创造力。

他们都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追求高效和优雅的解决方案。

这种追求卓越和创新的共同特质,成为黑客和画家连接在一起的纽带。

其次,作者详细地分析了黑客和画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他们的影响。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使得黑客们拥有了更加强大的工具和平台来实现自己的创意和观念。

互联网的普及让黑客们能够与全世界分享自己的成果,形成了一个开放和自由的技术社区。

而在艺术领域,新的媒体和技术的出现也为画家们带来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数字化的艺术作品、虚拟现实等新领域为画家们开辟了全新的创作空间。

作者指出,黑客和画家之所以能够在当今社会获得如此高的地位,正是因为他们不断地适应和利用新的技术和平台。

进一步,作者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他认为互联网将继续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计算机科学和艺术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创造力和创新的重要性将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作者还提到了创业的重要性,认为创业者就是黑客和画家的结合体,他们能够将技术和商业相结合,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预测教育模式的改变也是作者关注的一个方面,他认为传统教育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记忆,而忽视了对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因此,作者呼吁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阅读《黑客与画家》,我对黑客和画家这两个群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
在深入探索编程世界和数字技术的奥秘之后,我深受《黑客与画家》这本书的启发。

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黑客们如何用创新思维和独特的技术手段改变世界,同时也展现了他们作为画家的创作热情和审美追求。

黑客们与画家们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创造力和对美的追求。

他们都是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人,他们以独特的方式探索并塑造世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事物。

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是创造新的可能性,为世界带来新的色彩和声音。

黑客们通过编程语言和算法,将混乱的数据转化为有意义的图像和信息,他们的工作如同画家在画布上挥洒色彩,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同样地,画家们通过他们的艺术作品,将无形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有形的艺术品,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此外,《黑客与画家》也提醒我们,黑客们的思维方式并非单一的“黑与白”,而是包含着无数的灰色地带。

他们善于从复杂的数据中寻找规律,他们以独特的视角看待世界,不断
尝试打破常规,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而画家们的艺术创作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反复修改和完善,不断追求完美。

总的来说,《黑客与画家》让我深刻理解到创新思维和技术手段的重要性。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我们需要像黑客一样勇于探索未知,像画家一样追求完美和创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界中立足。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反思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方向。

作为一名未来的程序员或设计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我将以创新思维和技术手段为武器,不断探索和创造,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黑客与画家》是一本由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所著的畅销书,书中探讨了黑客文化、创意思维以及成功的秘诀。

读完这本书,我对于黑客和画家这两个领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我个人的读后感。

首先,书中对于黑客文化的介绍让我对黑客这个群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黑客并不是电影中所表现的那种破坏力极强的人物,相反,他们更像是一群探索者和创造者。

他们对于编程和计算机系统有着深厚的兴趣,能够对软件、硬件进行自由探索和改进。

他们具备高超的技术能力,能够通过编程实现各种创意和破解,他们追求的是技术上的乐趣和成就感。

这让我重新认识到黑客群体的价值和贡献。

其次,书中对于创意思维的探讨给了我很多启发。

作者将黑客与画家进行对比,认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类似的。

黑客通过技术和代码实现创意,而画家则是通过画笔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创造力。

无论是黑客还是画家,他们都具备了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他们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创意思维成为了一种无比珍贵的能力。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更加明白了创意思维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自己也应该锻炼和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再者,作者在书中对于成功的秘诀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他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不仅仅需要具备技术能力和创意思维,还需要具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续学习的精神。

成功并非是一夜之间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的。

这一点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其他方面,只有坚持不懈,不断追求进步,才能够收获成功。

在读完《黑客与画家》之后,我对于黑客文化、创意思维和成功的秘诀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这本书也给我提供了很多启示和鼓舞。

作为一个普通人,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创意思维,追求个人的梦想和目标。

只有不断学习、持之以恒,才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通过阅读《黑客与画家》,我懂得了黑客与画家的价值,了解到了创意思维的力量,也明白了成功背后的付出。

黑客与画家-读书笔记

黑客与画家-读书笔记

《黑客与画家》读书笔记1.为什么书呆子不受欢迎在美国,中学的学生几乎都只想着怎么让自己受欢迎,那些“书呆子”则是不受欢迎的,尽管他们可能并不是真的书呆子。

书呆子一般来说都比其他人更加聪明。

有时,书呆子也想让自己受欢迎,但由于他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不会整天只想着怎么受欢迎,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比一般人更加不受欢迎。

一群人的虐待比一个人的虐待要残酷的多。

成年人不知道孩子们内部发生的事。

2.黑客与画家“计算机科学”这个词是不存在的。

黑客有时因为“计算机科学”这个词而搞不懂自己到底该做什么。

黑客其实并不需要懂太多理论。

“编程语言是用来帮助思考程序的,而不是用来表达你已经想好的程序。

”大多数黑客是通过实践来学习编程的。

黑客需要有灵感。

开发软件需要合作,但又不能“合”得过头。

黑客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从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

3.不能说的话不管在哪个年代,有一件事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祸从口出”。

不认同社会时毫不犹豫地放弃自己的观点,这会让历史倒退。

找出不能说的话的方法:(1)判断言论的真伪。

(2)关注“异端邪说”。

(3)将当代观念与不同时期的古代观念对比一下,或者在当代将我们的观念与其他文化的观念对比一下。

(4)寻找那些一本正经的卫道者,看看他们到底在捍卫什么。

(5)观察禁忌是如何产生的,某种道德观念是怎么出现的,又是怎么被其他人接受的。

想要做出优秀的作品,你需要一个什么问题都能思考的大脑。

科学家就是要自找麻烦。

知道了哪些是不能说的话之后,“守口如瓶,笑脸相迎。

”如果自己就是潮水中的一部分,怎么能看见潮流的方向呢?你只能永远保持质疑。

4.良好的习惯不服从管教是黑客之所以成为优秀程序员的原因之一。

对于适当的不服从管教,保持宽容不会有太大的坏处。

黑客非常在乎公民自由,因为这对他们至关重要。

黑客是最能体现出美国精神的人群。

正是那些不服从管教的人,才是财富与力量的源泉。

5.另一条路部分软件将从桌面转移至服务器上,这是无法避免的。

26《黑客与画家》读后感

26《黑客与画家》读后感

《黑客与画家》:技术与创造力的融合《黑客与画家》这本书的标题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黑客,通常被视为技术的巅峰,他们精通编程语言,善于解决复杂问题;而画家,则是艺术的化身,用画笔和色彩创造美丽的作品。

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我们不禁要好奇,他们是如何互补、碰撞,甚至融合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被作者Paul Graham的观点所吸引。

他认为黑客与画家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即他们都是创造者,只是工具和媒介不同而已。

黑客用编程语言创造软件,而画家用画笔和颜料创造画作。

这种相似性让我重新审视了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在书中,作者详细描述了黑客的成长过程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世界。

黑客们通常对未知充满好奇,他们喜欢挑战,乐于探索。

他们不仅仅是技术的使用者,更是技术的创新者。

这让我意识到,黑客并不仅仅是那些穿着黑色T恤、戴着眼镜、整天坐在电脑前的人,他们其实是一群有着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的艺术家。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有趣的观点,比如“不能说的话”和“异端邪说”。

作者认为,有些想法可能在社会中不受欢迎或被认为是错误的,但这些想法往往蕴含着创新的火花。

黑客们敢于挑战传统,敢于尝试不同的方法,这正是他们与画家相似的地方。

他们都敢于突破常规,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总的来说,《黑客与画家》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它让我意识到,无论是黑客还是画家,他们都是创造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着美丽和奇迹。

这本书不仅提高了我的技术认知,还激发了我对艺术和创造力的热情。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这种跨界的思维,努力创造出更多令人惊叹的作品。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

《黑客与画家》读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黑客与画家》读后感《黑客与画家》读后感在知乎上看到如何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人推荐了这本书,说是让提问者好好看看作者paulgraham文章的脉络与构思。

于是我带着试一试的心态,下载了pDF电子版的来阅读。

如果还不错的话我就买实体书来收藏。

算上今天花了两天时间,就当做是“读完”了这本书吧。

我给这本书4颗星。

作者就是一个“黑客”,有创新力,不接受规则,对一切秘密好奇的哪一类黑客,而且他还是硅谷创业之父。

从标题看,叫做黑客与画家。

很明显,作者就是认为黑客与画家是存在相似性的——都是创造性的工作。

书的前面一部分介绍了黑客的成长与黑客是怎么样看待世界的。

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从“书呆子”这个词引入的。

所谓书呆子,其实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更高的地方,对那些真正有用,真心喜欢的东西上。

所以,他们完全没有时间与精力去维持自己的社交圈,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能。

如果去维持,他们会陷入一种自我的矛盾之中,而且也不可能去维持,往前走了就很难回头。

之前,在看美国电影或者美剧的时候就很好奇,为什么学校里那些具有社交魅力的人和那些所谓的“书呆子”分界会那么明显,而且为什么前者老是要欺负后者。

作者把学校比作封闭的监狱,把孩子关在里面,正常的生活不出大事儿就ok。

可是孩子们需要找娱乐活动啊!“书呆子”有自己的重心放在探索其他事物上,可是那些维持自己社交魅力的人要怎么做呢?于是他们找到了一个共同的敌人——“书呆子”,打击他们不仅可以当做自己的娱乐,也可以展示自己的魅力,更可以和别人一起站队。

接着一部分说了那些“不能说的话”。

如果你的想法是社会无法容忍的,你怎么办?是学布鲁诺还是学伽利略?作者告诉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在恰当的地方说。

第二,看那些“异端邪说”是不是“不能说的话”要看社会给它们贴的标签。

至于为什么要找出那些“不能说的话”,因为这是很好的脑力训练。

接着,graham解释了黑客怎么样做出自己的成果,这些成果又是怎样对全世界产生了影响。

科技领域名著读书笔记分享

科技领域名著读书笔记分享

科技领域名著读书笔记分享作为一个对科技领域充满兴趣的人,我一直喜欢阅读与科技相关的书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许多经典的科技著作值得我们去探索和阅读。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认为值得一读的科技领域名著,并分享一些我的读书笔记。

1.《黑客与画家》作为计算机领域的经典之作,《黑客与画家》是我认为每一个对计算机和科技有兴趣的人必读的一本书。

本书作者保罗·格雷厄姆是一位成功的程序员和创业者,他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解释了计算机编程的艺术,讲述了计算机科技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

在《黑客与画家》中,作者不仅讲述了计算机编程的基础知识,还深入探讨了创新和技术的本质。

他通过一系列真实的故事和个人经历,向读者展示了计算机编程的魅力和力量。

我的读书笔记中,我特别对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创造无死角”的观点印象深刻。

他认为,计算机编程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活动,每一个编程问题都有无数种解决方法,而程序员应该尽量挖掘出问题的各个方面,以最佳的方式解决问题。

2.《失控》《失控》是一本由凯文·凯利所著的探讨科技和生命演化的书籍。

在这本书中,作者探讨了生物学和计算机科技之间的相似性,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即“失控”思维。

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研究,讲述了生命系统如何通过混沌和复杂性来适应环境,而科技系统也可以从中受益。

这种“失控”思维意味着放弃对系统的完全控制,而是通过创造适应环境的机制来实现系统的自我纠错能力。

在我的读书笔记中,我总结了一些关于“失控”思维的要点。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科技领域是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

因此,我们需要培养适应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能力,以应对变化。

其次,我们应该鼓励创新和实验,并允许失败。

只有通过不断尝试和纠错,我们才能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3.《人工智能简史》人工智能是科技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而《人工智能简史》是一本很好的科普读物。

作者纳兰·尼尔森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并解释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客与画家》读书笔记
MF201492235赵嘉慧
一. 黑客的成长和世界观
本以为是一本继续探讨软件开发相关的管理类书籍,没想到开篇的第一章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书呆子”的成长和心理动态。

想想自己,从小学到高中也算是周围人眼中的书呆子吧,不过心底正如作者所说,也是希望可以受到小伙伴们的欢迎。

初入大学,以为体验才是主要目的又开始将注意从学习转移到了社交,可想而知,“书呆子”之所以不受欢迎是因为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到了更聪明的事上,而大学里的我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真是后悔这愚笨了。

作者所谈到的教育体制我觉得和中国无出其右吧,但相比我的成长环境,我还是感受到了很多来自学校的人文关怀的,如此说来真的要感谢那些负责任的老师,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真的可以悄无生息地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我们都不能去改变整个社会的教育体制,我们只能去改变自己,当我们成为了父母或是老师,无论孩子们是“书呆子”或是“坏孩子”,我们都有责任帮助他们快乐的成长。

文中这一部分还有感触很深的一点是,打草稿,这是在学校里编程老师从未教过的思想。

我们总是接到一个编程任务就大概想一下就直接开始敲键盘,敲好一个功能再去改它的bug,改好之后再去实现下一个,如果完成这个发现与前一个有关联需要更改前一个再去更改前一个,所以就像《人月神话》作者所说,我们把大量的时间实际上是花在了测试和debug上。

本书的思想和《人月神话》作者的思想是一样的,都在倡导我们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计划,再去动手。

三分之一计划,六分之一编码,二分之一编程,才是我们应该遵循的软件开发时间表。

编程等同于艺术创作,这是我以前怀疑过又给自己否定了的论题。

因为有一天有个同学跟我说,与其每天去敲着没有灵魂的代码,他更愿意作一个中规中矩的音乐人。

这当然是同学编程之余的疲惫之辞。

编写乐符和编写代码有什么区别呢,当时我想,实质性区别就是一个是实现功能性,一个是实现艺术性吧。

人类总是要在实现功能性的基础上再去追求艺术,所以学工科比学艺术终归是饿不死的。

但是这本书却给出了另一种想法,编程即艺术,这是我从未想到的。

如果我热爱编程,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实现出一款优美的软件,这和画家完成一件艺术创作确实并无区别。

如果我们不能在其身上找到美感,是否是因为我们不够热爱?流放千古是我不敢想的,但是如果能够让当下的审查者欣赏并具有实用性,我想我就会是幸福的。

二. 黑客的成果和影响
另外非常有意义的一章是第六章,关于如何创造财富。

财富是可以创造的,我认为作者的观点非常务实,他没有像其他的创业大师一样吹嘘一些无用的理论,而是非常诚恳地告诉读者:创业的付出和回报是成比例的。

而且他对于财富的见解非常值得年轻人借鉴,财富并不只是金钱,谈论财富也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你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谈论和获取财富。

“站着把钱赚了”,当然有可能。

从经济学观点看,我们可以把创业想象成一个压缩过程,你的所有工作年份被压缩成了短短几年。

我们不再是低强度地工作四十年,而是以极限强度工作四年。

在高技术
领域,这种压缩的回报尤其丰厚,工作效率越高,额外报酬就越高。

在不受打扰的情况下,程序员能创造很大的价值。

如果自己能够高效率的工作,那么创业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财富。

财富才是我们的目标,金钱不是。

金钱是财富的一种简便的表达方式。

财富是能被创造出来的,创造财富的就是手艺工人。

程序员坐在电脑前就能创造财富。

优秀软件本身就是一件有价值的东西。

如果我们去工作,你创造的财富应该至少要是我们的薪水。

因为大的组织规模下,个人努力会被平均化,所以把大的组织架构划分为小的组织架构是比较合理的。

能够有更高效的生产力。

三. 黑客的工具和工作方法
作者认为,“对于语言设计者来说,认清编程语言的进化路径特别有用”,我也认为如此。

但并不是为了去“照着样子设计语言”,而是因为编程语言的进化和潮流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

作为一个软件科技者,要想成为不被时代抛弃,就要自己有意识地去锻炼这种嗅觉。

就像小米科技的雷军所说,只有去努力去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才有可能达到更大的成功。

四. 总结
通读全书,便理解了作者为本书起名《黑客与画家》之意,我们应该把黑客和画家当作同一种人。

和画家一样,黑客也是怀有一门特殊技艺、有创造天赋的普通人。

同样,编程和美术一样都是一门艺术,开发软件和画家作画、雕塑家雕刻、建筑师设计房屋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我想,通过这本书带给我的重新看软件设计与编程的视角,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拥有更大的热情,去渐渐爱上这份“艺术”。

我也会努力去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去设计创造带有灵魂的属于自己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