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元素性质及其应用 金属配位
元素周期表中的过渡金属元素及其性质研究

地壳中过渡金属元素的种类和分布
地壳中过渡金属元素的开采难度和成本
地壳中过渡金属元素的应用领域和价值
地壳中过渡金属元素的丰度排名
过渡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主要存在于地壳中,如铁、铜、锌等
开采方法:根据元素性质和矿床类型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如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等
镍的化合物:硫酸镍、氯化镍、硝酸镍等
Hale Waihona Puke 铜元素:原子序数29,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铜的物理性质:红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铜的化学性质:在空气中稳定,不易氧化,但在高温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铜的化合物:包括氧化铜(CuO)、硫酸铜(CuSO4)、氯化铜(CuCl2)等,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汇报人:
元素周期表中的过渡金属元素及其性质研究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过渡金属元素概述
过渡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
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常见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过渡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开采
添加章节标题
过渡金属元素概述
过渡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4、5、6周期
过渡金属元素包括铁、钴、镍、铜、锌、钼、钨、钽、铌、钌、铑、钯、银、金、铂、汞等
过渡金属元素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如铁、铜、铝等
过渡金属元素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作用,如铁、锌等
过渡金属元素在环保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铬、锰等
过渡金属元素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作催化剂,如镍、铂等
过渡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
过渡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等
电子排布:过渡金属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和特点
原子结构对物理性质的影响:如熔点、沸点、导电性等
元素周期表中的内过渡金属元素特性

元素周期表中的内过渡金属元素特性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家们用来分类和组织化学元素的一张表格。
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研究,科学家们逐渐了解了不同元素的特性和行为。
在元素周期表中,内过渡金属元素是一类重要的元素,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内过渡金属元素的特性,包括电子结构、化学反应和应用领域。
一、电子结构内过渡金属元素是指周期表中d区的元素,包括镧系和锕系元素。
它们的电子结构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d轨道的使用上。
内过渡金属元素的轨道层级为(n-2)f^(1-14)(n-1)d^0-10ns^0-2,其中n表示元素所在的主能级。
由于f轨道占据在d轨道之前,内过渡金属元素的电子结构复杂多样,使其具有丰富的化学行为和多种配位方式。
二、化学反应内过渡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独特的特性。
首先,内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较高,常见的化合价为+2和+3。
内过渡金属元素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改变氧化态,以适应不同环境的要求。
此外,内过渡金属元素还可以形成不同的配合物,与其他原子或离子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
内过渡金属元素也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许多内过渡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作为催化剂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铁、铂和铑等元素被广泛应用于氢气的加氢反应和有机物的氧化反应。
内过渡金属元素的催化性能主要与其电子结构和配位方式有关。
三、应用领域内过渡金属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金属合金:内过渡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在金属合金中起到增加硬度和耐久性的作用。
例如,钛合金中的钛是一种重要的内过渡金属元素,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热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和生物医学领域。
2. 催化剂:如前所述,内过渡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它们可以提高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温度,并在合成化学、能源转化和环境保护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3. 发光材料:内过渡金属元素可以作为荧光粉等发光材料的组成部分。
例如,铑和镧被广泛用于制备LED、荧光灯等发光材料,具有高亮度和长寿命的特点。
元素周期表中的过渡金属与配位化合物实验

过渡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过渡金属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4、5、6周期 过渡金属包括铁、钴、镍、铜、锌、汞等元素 过渡金属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过渡金属在配位化合物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
过渡金属的电子构型与化学性质
电子构型:过渡金属元素的电子构 型通常为d或f电子构型
配位化合物:过渡金属元素容易形 成配位化合物,如Fe(CO)5、 Ni(CO)4等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 性与反应性:对于 理解化学反应机理 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操作与注意 事项
实验材料与试剂准备
实验仪器:如烧杯、试管、 滴定管等
配 位 化 合 物 : 如 E DTA 、 DT PA 等
过渡金属:如铁、铜、镍等
实验试剂:如盐酸、硫酸、 氢氧化钠等
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 护目镜等
实验记录本:记录实验过程 和数据
实验结果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渡金属与配位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实验结果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对科学研究的启示
过渡金属与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 实验结果的应用:如催化剂、药物、材料等领域 实验结果的理论解释:如电子结构、配位化学等 实验结果的创新性:如新化合物的发现、新反应的发现等 实验结果的局限性:如实验条件、实验方法等 实验结果的未来研究方向:如新化合内外学者正在积极开 展新型配位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 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应用领域:在材料科学、生物医药、 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
挑战与机遇:面临合成难度大、应 用效果不稳定等挑战,同时也存在 巨大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过渡金属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元素周期表中的过渡金属

医学应用
01
02
03
药物合成
过渡金属在药物合成中发 挥重要作用,如铂、钴、 镍等金属的配合物用于治 疗癌症的药物研发。
诊断试剂
某些过渡金属离子如铁、 铜、锌等参与生物体内的 代谢过程,可作为生物标 记物用于诊断疾病。
医疗器械
一些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学 性质的过渡金属及其合金 用于制造医疗器械,如手 术刀具、植入物等。
环境治理
污水处理
过渡金属化合物在污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害物 质,保障水质安全。
大气治理
利用过渡金属化合物去除大气中的有害气体 ,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助于改善空
气质量。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元素周期表中的过渡金属
CONTENTS
• 过渡金属的概述 • 过渡金属的化学性质 • 过渡金属的物理性质 • 过渡金属的应用 • 过渡金属的发现与开采 • 过渡金属的未来发展
01
过渡金属的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过渡金属是元素周期表中d区和ds区 的金属元素,它们具有未填满的d电 子壳层。
特性
过渡金属具有多种氧化态,可以形成 多种复杂的化合物,具有丰富的化学 性质和物理性质。
功能材料
过渡金属化合物在磁性、光学、电学 等方面具有优异性能,可用于信息存 储、光电器件、传感器等领域。
新能源开发
燃料电池催化剂
过渡金属(如铂、钯等)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是燃料电池中重要的催化剂,有助于提 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太阳能电池
过渡金属化合物在太阳能转换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 效率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过渡金属具有多种氧化态,这是因为它们的d电子可以轻易地参与成键,形成不 同的价态。此外,由于d电子的存在,使得相邻氧化态间的电离能差较小,这使 得过渡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过渡金属配位机制

化学反应中的过渡金属配位机制过渡金属配位化学是现代化学中一个重要且广泛的领域。
过渡金属元素能够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这是由于它们具有未填满的d轨道,这些电子可以与配体中的原子轨道相重叠形成配位键。
通过深入研究过渡金属配位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化学反应以及新型配合物的合成。
一、配位键的形成机制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的形成涉及配体和过渡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键的形成。
配体是指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电子对给过渡金属离子的化合物或离子。
配位键的形成机制包括配体提供电子对,通过共价键形成以及配体和金属之间的电荷转移。
在形成配位键时,配体中的原子轨道与过渡金属离子中的未填满的d轨道重叠,产生一个共价键。
这种配位键的形成可以通过Donor-Acceptor模型来解释,即配体作为电子给体,提供电子给金属离子作为受体。
二、配位数与配位键的影响过渡金属离子的配位数是指围绕中心金属离子所形成的配位键数目。
配位数取决于过渡金属元素的电子结构以及配体的性质。
常见的配位数有4、5、6等。
配位数的变化会影响到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和化学行为。
不同配位数的配合物在稳定性、溶解度、光谱性质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此外,配位数的变化还会影响到反应的速度和机理。
三、配位发生的动力学概念了解配位发生的动力学概念对于理解过渡金属配位机制至关重要。
配位发生包括两个方面:配合物的形成和解离。
配合物的形成速率取决于配体和过渡金属离子之间的反应速率以及配体的浓度。
配体的取代反应可以通过互变反应速率常数来评估,而配体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则会影响反应速率。
配合物的解离取决于配合物中配体与金属之间的键强度、水解能力以及其它配体促进解离的因素。
理解配合物的解离机理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稳定的配位化合物或者利用溶剂效应来控制反应速率。
四、配位理论的应用过渡金属配位机制的研究在很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配位化合物在催化反应、药物设计、材料科学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过渡金属配位机制,可以开发新的催化剂,设计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并提供新的药物研究方向。
过渡金属化合物

过渡金属化合物引言过渡金属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和广泛应用的化合物。
它们由过渡金属元素与其他元素(如氧、硫、氮等)形成,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性质。
本文将深入探讨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特点、合成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
特点过渡金属化合物具有以下特点:1.多价性:过渡金属元素的电子结构使其能够在不同价态之间转变,从而展现出多种性质。
2.复杂的结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晶体结构通常比较复杂,包含有多个金属离子和配位体。
3.磁性:许多过渡金属化合物具有磁性,可以表现出顺磁性、反磁性或铁磁性等性质。
4.催化性能:过渡金属化合物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具有催化活性,广泛应用于催化剂的制备。
5.电子性质: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过渡金属离子能够吸收和放出可见光,具有一定的光电性能。
合成方法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包括:1.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高温高压的水环境,使金属离子与配位体反应生成化合物。
水热法具有反应温度范围广、反应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制备多种过渡金属化合物。
2.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一种通过气相反应合成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利用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前体,在高温条件下与气体反应生成化合物。
气相沉积法可以控制反应条件,得到高纯度、均匀分布的过渡金属化合物。
3.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通过溶胶和凝胶过程合成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金属盐溶液与溶剂混合形成溶胶,再通过凝胶过程使溶胶凝聚成凝胶。
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的过渡金属化合物。
应用领域过渡金属化合物在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催化剂过渡金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中。
它们可以提高反应速率、改变反应路径,实现高效催化。
例如,铂族金属化合物常用于氢气的催化生成和氧化反应中。
2. 电子材料过渡金属化合物在电子材料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中过渡元素的性质与应用

元素周期表中过渡元素的性质与应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家们总结和分类元素的重要工具,其中过渡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第3-12组元素,包括3d、4d、5d轨道上的元素。
过渡元素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对于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讨论过渡元素的性质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过渡元素的性质1. 多价性和化合价变化:过渡元素具有多个氧化态,即多价性。
这是由于过渡元素具有既能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也能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的能力。
因此,它们能够形成不同的化合价,参与到多种反应中。
2. 颜色和吸收光谱:许多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鲜明的颜色,这是由于它们能够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在可见光区域发生电子跃迁。
例如,铜的化合物呈现蓝绿色、钴的化合物呈现鲜艳的红色等。
这一性质使得过渡元素在颜料、染料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3. 催化活性:许多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它们可以在反应中降低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常见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包括钯、铂、镍等,它们在有机合成、能源转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4. 形成强稳络合物:过渡元素常常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它们能够与配体发生配位键,形成配位化合物。
这些络合物具有丰富的结构和性质,广泛应用于催化、荧光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
5. 磁性行为:过渡元素和其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磁性行为。
其中,具有未被填满的d轨道的过渡金属离子更容易表现出明显的磁性。
这一性质使得它们在磁性材料、数据存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二、过渡元素的应用1. 工业催化剂:许多过渡金属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
例如,钯催化剂可用于加氢反应、芳香化反应等;铑催化剂可用于氧化反应等。
这些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速率、选择性和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 电子材料: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电子材料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铜、铝、铁等过渡金属被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等导电材料中。
同时,过渡金属氧化物也是光电子器件、可见光催化剂等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元素周期表基础知识点清单过渡金属

化学元素周期表基础知识点清单过渡金属化学元素周期表基础知识点清单-过渡金属过渡金属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类元素,它们的特点是位于周期表的B区,外层电子数为d的1至10个电子。
过渡金属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重要的应用,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过渡金属的基础知识点。
1. 过渡金属的定义过渡金属是指周期表中第4至第11族的元素,包括铬、锰、铁、钴、镍、铜、锌等。
它们在化学性质上通常表现为多价态和显著的配位能力,可形成复杂的络合物。
2. 过渡金属的电子结构过渡金属的电子结构特点是在外层能级中含有不满的d电子。
举个例子,铁的电子结构是[Ar] 3d^6 4s^2,其中3d轨道的电子数为6个,处于不满的状态,因此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
3. 过渡金属的物理性质过渡金属通常是固态,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熔点。
它们的硬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此外,过渡金属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可轻松制成细丝或薄片。
4. 过渡金属的化学性质过渡金属的化学性质独特且多样。
它们能够与其他元素形成氧化物或化合物,产生丰富的配位化合物。
过渡金属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在不同价态之间转变。
5. 过渡金属的催化性质过渡金属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
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过渡金属的多价态和丰富的配位能力使其成为优秀的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6. 过渡金属的重要应用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铁和钢是构建基础设施和制造机械的关键材料;铜被广泛用于电气工程和通信技术;钴广泛用于电池制造和催化剂领域。
此外,许多药物和颜料也包含过渡金属元素。
总结:过渡金属作为元素周期表的重要一部分,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了解过渡金属的基础知识对于深入研究和应用化学非常重要。
通过掌握过渡金属的电子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元素在催化、材料科学、医药和环境等领域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水溶性: 重铬酸盐 > 铬酸盐 Ba2+ + Cr2O72- 或 CrO42- → BaCrO4↓ (黄色) Pb2+ + Cr2O72- 或 CrO42- → PbCrO4↓ (黄色) Ag+ + Cr2O72- 或 CrO42- → Ag2CrO4↓(砖红色)
4.重铬酸盐的强氧化性:
φ(Cr2O72-/Cr3+) = 1.33V φ(Cl2/Cl-) = 1.36V 例如: K2Cr2O7 + 14 HCl(浓) = 2 CrCl3+ 3 Cl2+ 2 KCl + 7 H2O
-
H
4
或加热
Cr(OH)3 呈两性
2. 碱介质中,Cr(OH)4- 可被氧化后CrO42例:2Cr(OH)4-+ 3Na2O2 = 2CrO42-+ 4OH- + 6Na+ + 2H2O
3.Cr3+ 形成配合物倾向:
Cr3+ 3d 3 CrL6 八面体 例:Cr(NH3)6 3+ 黄色, [Cr(SCN)6]3对比: Al 3+ + NH3 H 2O → Al(OH)3↓
Hg(NO3)2 + Na2CO3 HgO + CO2 + 2NaNO3
(10)金属有金属光泽或呈银白色,但金属粉末 都是黑色
5、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磁性
按照物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响应情况,可将 物质划分为:
抗或逆磁性物质
物质
顺磁性物质
铁磁性物质
物质的磁性与“成单电子数”有关。磁矩大小可 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洗液:K2Cr2O7 + 浓H2SO4,利用了Cr(Ⅵ)强的氧 化性及H2SO4的强酸性。由于Cr(VI)污染环境,是致 癌性物质,因此停止使用。
可以王水代替(王水:HNO3(浓) : HCl(浓) = 1 : 3)。利 用HNO3强氧化性,Cl的络合性,大多数金属硝酸盐 可溶等性质。由于HNO3- HCl溶液在放置过程会分解, 因此王水应现用现配。
Cr2O72- + 14H+ + 6 Fe2+ = 2 Cr3+ + 6 Fe3+ + 7H2O
Fe2++2OH- = Fe(OH)2 (s) Fe3++3OH- = Fe(OH)3 (s) Cr3++3OH-= Cr(OH)3 (s)
思考题:
实验室过去常用洗液 (组成:K2Cr2O7 + 浓H2SO4) 来洗涤玻璃仪器,原理是什么? 为什么现在不再使用 洗液来清洗玻璃仪器? 请你选择合适的试剂作洗液代用 品,并说明理由。
紫色(400—430nm) 紫色(490—540nm) 紫色
亮绿
(7)四面体、平面正方形配合物的颜色比相应 的八面体的颜色移向短波方向
CoCl42- 深蓝 Co(H2O)62+粉红色
(8)无色晶体如果掺有杂质或存在晶格缺陷时, 常有颜色
(9)晶粒的大小影响晶体颜色
Hg2+ + OH-
HgO + H2O
氧化还原性 酸碱性 配位性 稳定性 各元素特异性
钛(Titanium)及其化合物
(2)Ti单质的化学性质
Ti具有很强的抗酸碱腐蚀性能。它既不溶于盐 酸和硫酸,也不溶于硝酸和王水。它仅溶于氢氟 酸,生成可溶的氟配合物。
Ti + 6 HF = H2[TiF6] + 2H2
( 3)Ti的化合物 在Ti的化合物中,以+Ⅳ氧化态物质稳定,常见 的有:TiO2,TiCl4,TiOSO4等
TiO2++H2O2 = [TiO(H2O2)]2+ (黄色)
(该反应常用于Ti的定性分析和检测)
钒( Vanadium)及其化合物
(1)五价V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和颜色:
V2O5两性偏酸,微溶于水成酸。
强碱性溶液存在形式为:VO43-、VO3酸性溶液中存在形式为多酸盐。强酸性溶液中
KFe[Fe(CN)6] K4Fe(CN)6 K3Fe(CN)6
呈现深蓝色 黄色 橙红色
(5) 3、4、5、6主族,5、6周期各元素的氧化物 大部分都有颜色;
4、5、6周期各元素的硫化物几乎都有颜色
(6)顺式异构体配合物所呈现的颜色一般比同 种配合物的反式异构体的颜色偏短波方向
顺式[Co(NH3)4Cl2]Cl 反式[Co(NH3)4Cl2]Cl 顺式[Co(en)2Br2]Br 反式[Co(en)2Br2]Br
Cr2O72- + 14H+ + 6 Fe2+ = 2 Cr3+ + 6 Fe3+ + 7H2O + I- → Cr3+ + I2 + H2O
+ H2C2O4(草酸 ) → Cr3+ + CO2↑
(二)Cr (Ⅲ)化合物
1.Cr3+ OH H 蓝紫
Cr(OH)3↓ 灰蓝
Cr(OH) OH
(2)同一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加,最高氧化态先逐渐升 高后降低
(3)同族过渡元素从上到下高价趋于稳定,即重元素 的高价态较轻元素稳定,例如:
Cr(Ⅲ)稳定 Mo(Ⅲ)强还原剂 W(Ⅲ) 强还原剂
CrO3 强氧化剂 MoO3稳定 WO3稳定
2、过渡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1)同一周期内,从IIIB到VIIB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这是由于原子序数增加,有效核电荷增加,金属键增强 所致;VIIB族以后,原子半径又有所回升,这是由于金属 键减弱占据主导地位,而有效核电荷增加影响为次所致。
d区元素都是副族元素,各族元素性质之间的差异 主要源于次外层d电子的不同,所以和主族元素相比, 各族之间的差别较小。
过渡元素或过渡金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最新的
一、过渡元素的通性
1. 过渡元素的氧化态
小结:过渡元素氧化态变化规律
(1)具有可变的氧化态,且多数元素的价态变化是连 续的。
(B)酸介质中,中等氧化剂 φ (VO2+/VO2+= + 1.00 V φ (Cl2/Cl- )= + 1.36V 2 VO2+ + 4 H+ + 2 Cl –(浓)= 2 VO2+ + Cl2+2 H2O
(C)重要催化剂:
2 SO2(g) + O2 (g) V 2 O5 2 SO3 (g)
铬(Chromium)及其化合物
CrO42-
Cr2O72-
CrO2-
Cr(OH)3பைடு நூலகம்
Cr3+
铬的重要化合物
(一)铬酸盐与重铬酸盐:
1.CrO3(s) + H2O = H2CrO4 黄色(未得纯酸)
2.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2 CrO42- + 2 H+ = Cr2O7 2 - + H2O
(黄色)
(橙色)
[H+]↗ 平衡 → pH = 4.0,[Cr2O72-]占90%,溶液橙色; [H+]↘ 平衡 ← ,pH = 9.0,[CrO42-] > 99%,溶液黄色。
级相差不大的(n-1)d,ns,np轨道
名称:二-(环戊二稀)基铁 别名:二茂铁
三氯乙烯合铂
7、形成多碱、多酸倾向
(一)多碱
较高价态 Mn+在一定 pH 值下多步水解通过羟桥键而形
成的多核配合物:
例:[Fe(H2O)6]3+ 水解形成 [Fe2(H2O)8(OH)2]4+
H2O H H2O
4+
H2O
μ n(n 2)μB
上述公式中,μ表示磁矩的大小;n表示所研究 物质中的成单电子数;μB表示玻尔磁子。
n = 1, μ= 1.732 μB n = 2, μ= 2.828 μB n = 3,μ= 3.873 μB n = 4, μ= 4.899 μB n = 5, μ= 5.916 μB
公式的应用:
通常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或法拉第磁天 平(超导量子干涉磁力计,SQUID)测得待测物质的 磁矩值,通过上述公式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成单电 子数,进而可推断待测物质的d电子排布,再结 合价键理论或晶体场理论即可推断出待测物质的 空间构型。
6、过渡元素易形成配合物 过渡元素中心原子半径小,电荷高,有几个能
(2)卤化物:
多数氟化物无色(特例:CuF(红色)) 3、4、5、6主族,5、6周期各元素的溴化 物、碘化物几乎 都有颜色
锌族卤化物除 HgI2(红)都无色 铜族除CuCl和AgCl外多数有颜色
(3)含氧酸根离子: 主族元素含氧酸根离子绝大多数无色
过渡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多数有色,同族 内随原子序数的增加酸根的颜色变浅或无色
Fe 3+ + NH3 H 2O → Fe(OH) 3↓
Cr(VI)毒性很大,而Cr(III)对人体的毒性 要小得多,请列出一种工业含Cr(VI)废水的处 理方法,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在含铬废水中加入FeSO4,使Cr2O72-→Cr3+,再加入 NaOH至pH~6-8(加热使沉淀完全)发生反应:
(2)同一族内,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层数的增加,第一 过渡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相应第二过渡系元素的原子半径 ,而第三过渡系元素的原子半径与第二过渡系元素相比, 差别不大。这是由于镧系收缩所致。
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与原子半径的变化规 律类似。
3、过渡元素单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与主族相比,过渡元素晶格中,不仅ns电子参与成键 ,(n-1)d电子也参与成键;此外,过渡元素原子半径小, 单位体积内原子个数多。故过渡元素的熔点、密度和硬度 比主族元素要高。